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陽詢

(唐朝書法家、大臣)

鎖定
歐陽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人。唐朝大臣、書法家,南朝陳黃門侍郎歐陽紇之子。 [1] 
隋煬帝時,歐陽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竇建德,授太常卿一職。武德五年(622年),歸順唐高祖李淵,授侍中,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受封渤海縣男,主持編撰《藝文類聚》。貞觀十五年去世,時年八十五歲。 [15] 
歐陽詢精通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這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與歐陽通合稱“大小歐”。書法於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代表作包括:楷書《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温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1] 
別    名
大歐
信本 [1] 
所處時代
南陳-隋-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潭州臨湘縣
出生日期
約 557年 [1] 
逝世日期
約 641年 [1] 
主要成就
楷書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
九成宮醴泉銘
仲尼夢奠帖
本    名
歐陽詢
官    職
銀青光祿大夫

歐陽詢人物生平

歐陽詢早年經歷

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歐陽詢生於衡州。曾祖景達,梁代為本州治中,祖父歐陽頠,時年六十,為南朝陳衡州刺史,其父歐陽紇時年二十,跟隨歐陽頠討伐嶺南地區。後祖父卒,其父襲封陽山郡守,並曾率兵征討陳寶應之亂。 [2]  [13] 
陳宣帝太建二年(公元570),歐陽紇舉兵謀反失敗,被押送建康。歐陽詢因藏匿起來而未受牽連,後遇天下大赦得免。時其父友江總為東宮佐史,年五十二,被其收養,教其書計。 [2] 

歐陽詢仕隋時期

陳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歐陽修弱冠,取字信本。此後幾年,直到陳後主禎明三年(公元589),隨其養父至長安。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公元594),養父卒,年七十六。隋場帝大業元年(公元584)四月,上大將軍周羅眠卒,徐敞撰墓誌銘稱述之。歐陽詢正書銘石。 [2]  [13] 
此後於隋場帝大業二年(公元606),歐陽詢出任太常博士,奉詔與晉王府學士潘徽、著作佐郎陸從典、太常博士褚亮等人助越國公楊薄旗《魏書》會楊卒而止。隋場帝大業七年(公元611)三月十九日,右光大夫、祿左屯衞大將軍姚辯卒,虞世南兄世基為之撰文志頌,太常卿歐陽詢正書銘文石。隋場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四月,江州廬山立歐陽詢所撰《廬山西林寺道場碑》。 [2] 

歐陽詢仕唐時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五月初二日,秦王李世民破竇建德於虎牢,平定河北。歐陽詢、虞世南併入唐,因早年隋朝時期,歐陽詢將當時還卑微的李淵引入賓客,故授其給事中。七月,歐陽詢制詞開元通寶錢及書,時人稱讚其工藝。同年,納言竇抗卒,歐陽詢撰志稱述並隸書銘石,居住在西京敦化坊。 [2]  [14]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九月十七日,歐陽詢等人奉詔撰寫《藝文類聚》,成書一百卷,歐陽詢請奏給皇上,被賜帛二百段。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二月十五,歐陽詢撰並隸書《大唐宗聖觀記》,陳叔達撰銘。九月,歐陽詢以本官兼任弘文館學士。次年,歐陽詢與另一位楷書書法家虞世南一起到弘文館教授楷書書法,有二十四人入館學書。自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後,歐陽詢開始留下大量石刻碑記。同年,蔡國公杜如晦卒,虞世南奉詔撰述《唐杜如晦碑》,歐陽詢為其正書銘石。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歐陽詢隸書《房彥謙碑》、正書《化度寺碑》,次年,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蘭惹帖》《付善奴帖》。此後幾年,又先後書《唐丹州刺史肅恭公張崇碑》《文德皇后碑》《陰符經帖》《温彥博志》等。 [2]  [14]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歐陽詢卒,享年八十五歲。 [2]  [14] 

歐陽詢主要成就

歐陽詢應召修書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歐陽詢應詔與人主持編撰《藝文類聚》。七年書成,詢撰序言。全書凡100卷,分48部。此書徵引古籍達1400餘種,這些古籍後來大多散佚。賴《藝文類聚》保存諸書許多重要內容。

歐陽詢書法成就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歐陽詢書法作品

相關碑帖
皇甫誕碑
化度寺塔銘
黃帝陰符經(現藏於徐州市博物館
薦福寺碑(已佚)
張翰思鱸帖
夢奠帖
正草千字文
行書千字文
丘師墓誌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於貞觀六年(632)四月刻石,632年鐫立於陝西麟遊。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內文是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九成宮醴泉銘》碑文上歐陽詢的楷書法剛勁婉潤,神采與骨力俱呈,楷書中兼有隸書元素,是歐陽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世人譽為“正書第一”,是楷書中登峯造極之作。(3)(12)

歐陽詢化度寺碑

《化度寺碑》全稱為《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貞觀五年(631)立石於洛陽化度寺,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丹。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敦煌石室曾發現該碑的唐拓本,被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攜往國外,分存於法國巴黎圖書館、英國倫敦博物館。近年敦煌石室又發現—個該碑的殘本,存236字。元代趙孟頰評論該碑書法雲:“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學家翁方綱評論雲:“若以唐代書格而論,則《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晉法而論,則《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化度寺碑》上的楷書字體小而秀雅,體方筆圓神氣深隱,清秀中又深藴着一種剛猛氣度,故被後世稱讚為楷法極致。 [3]  [9] 

歐陽詢書論作品

《虞恭公碑》是歐陽詢晚年書法的代表作,貞觀十一年(637)十月立,原石在陝西禮泉,歐陽詢已年81歲,碑文上的楷書的清峻穩健,其書法藝術修養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房彥謙碑》是歐陽詢傳世的唯一隸書作品,李百藥撰文,歐陽詢書丹,貞觀五年(631)三月立石于山東章丘。該碑書法保留北朝古拙雄渾的風格,總體比較粗率。其字介於隸楷之間,結體謹嚴,挑拔險峨,體現了隸楷的自然結合,有“草隸之妙,冠絕當時”的稱譽。《卜商帖》是歐陽詢的行書作品代表,為其晚年字跡,拓本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字跡威猛勁隆,森嚴有冷峭之氣。另外,歐陽詢的飛白和章草等書體沒有作品傳世,篆書散見於其所題寫的碑版題額,有小楷《心經》等作品存世。 [3]  [10] 

歐陽詢詩文作品

《道失道失》已惑孔貴嬪,又被辭人侮。花箋一何榮,七字誰曾許。不下結綺閣,空迷江令語。雕戈動地來,誤殺陳後主。 [10] 
《嘲蕭蠫射》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欲高翻覆下,應西還更東。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12] 
《與歐陽詢互嘲》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只因心渾渾,所以面團團。 [12] 
傳授訣
歐陽詢作品圖片
歐陽詢作品圖片(12張)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輕重,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敧正。
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痴;又不可瘦,瘦當枯形,復不可肥,肥即質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要妙處。貞觀六年七月十二日,詢書付善奴授訣。
八訣
所創的“歐陽詢八訣”書法理論具有獨到見解。對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黃自元結構92法的著述,均有啓示。

歐陽詢藝術特點

歐陽詢風格

歐陽詢的書法風格總體可概括為"歐體"字,即其用筆從古隸中出,方圓互參,凝重沉着;結體緊結,方正渾穆,險正相生,停勻合度。此外,其楷書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有骨氣勁峭、法度嚴整的風格。 [5] 

歐陽詢歐體結構

歐陽詢是初唐時期的書法大家,所作楷書,在融通二王的基礎上摻以北碑的朴茂峻整,從而創造了出了自身的獨特風格面貌,其用筆從古隸中出,方圓互參,凝重沉着;結體緊結,方正渾穆,險正相生,停勻合度,世稱“歐體”。 [5] 

歐陽詢骨氣勁峭

歐陽詢師因從北齊著名書法家劉珉,學習劉珉書法中的狂放與險陘,形成了骨氣勁峭、法度嚴整的書法風格。初唐時歐陽詢的書法已相當成熟,其書法風格綜合南北朝數家之精髓,尤在楷書藝術上獨樹一幟,他的楷書直出漢隸,有骨氣勁峭、筆畫穿插的風範,被人評論為“若草裏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體現出,歐陽詢楷書靈動百變如同風動蛇影般無法捉摸,又似有百種柔軟與飄搖,又具有力透紙背神力與精神。在歐陽詢遒勁的書法風格之下,其書法作品呈現出“篆體尤精,飛白冠絕,真行別成一體,草書跌宕流通只比二王”的態勢。被稱讚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煩)之一。其所書《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温彥博碑》、《皇甫誕碑》即是其楷書的代表作,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3] 

歐陽詢運筆特點

主要表現在方筆與圓筆兩方面。方筆筆力凝聚、筆畫勁挺;圓筆豐潤飽滿。歐陽詢書法經常把橫畫與豎畫藏鋒在折筆之中,行筆以直勢居多。歐陽詢在書寫橫畫時,往往右邊向上取勢,像五、善等字的長橫,中間又偏細;書寫懸針豎畫,往往一按後,再出鋒,收尾處給人以含蓄有力之感。在書寫撇時,起筆以藏鋒居多,提筆時筆端微微按下,再斜出,筆勢勁健;捺有平捺與斜捺之分:折筆藏鋒用於平捺,落筆露鋒用於斜捺。同時,捺的弧度相對較小,捺腳處提筆收鋒,多用方筆。 [6] 

歐陽詢結構特點

其書法結構往往是欹側之中帶有險峻卻又穩健,嚴謹緊湊而又工整疏朗。點在歐陽詢書法結構中,變化非常豐富,不同字中有着不同的書寫特點。點在筆畫多、少的字中又有着大、小之別。同時,豎畫在中間與兩邊也有着上下伸展與向北取勢之別,如申與閣中的豎寫法就不一樣。上下結構多縱向延伸、左右結構卻又橫向擴散,給人以活躍之感。同時,歐陽詢書法中,氲在組合安排上沒有一點擁擠之感。 [6] 

歐陽詢人物評價

張懷瓘書斷》:“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
宋《宣和書譜》譽其正楷為“翰墨之冠”。
唐高祖李淵説:“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虞世南説他“不擇紙筆,皆能如意”。

歐陽詢歷史評價

清代學者郭尚先在《芳堅館題跋》中雲“率更書出奇不窮,《化度》之淵穆,《醴泉》之華貴,《虞公》之峻潔,此碑(指《皇甫君碑》)之森秀”中可以看出,歐陽詢的書法所呈現出的全方位風采,為後世難以企及。(3)
唐代書法評論家張懷謠在其《書斷》中稱讚歐陽詢的書法為:“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跌宕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 [3] 

歐陽詢軼事典故

歐陽詢卧碑三日

歐陽詢聰敏勤學,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尤好書法,幾乎達到痴迷的程度。《新唐書》列傳一百二十三“儒學上”記雲:“詢初仿王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嘗行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類此。”及據説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一陣才離開,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讚歎多次,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覆揣摩,最後在碑旁一連坐卧了3天才離去。 [3] 
列傳中提到的索靖為晉代號稱“敦煌五龍”之一的書法家,索靖善章草書,自稱有“銀鈎蠆尾”的風格。‘銀鈎”是指彎彎的月鈎,比喻清亮簡潔;“蠆尾”是指蜜蜂和蠍子的尾部,比喻鋭利猛烈。梁武帝蕭衍亦稱讚索靖書法為“遒勁處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峻險處如雪嶺孤松,冰河危石”,充分顯示索靖書法的精靈古怪之氣。也許正是索靖在碑文上體現出來的“銀鈎蠆尾”的字體結構以及“鷙鳥乍飛、雪嶺孤松,冰河危石”的詭異氣度,才使歐陽詢為之着迷而流連忘返,留下了這段書法史上的佳話。 [3] 

歐陽詢樣貌醜陋

《補江總白猿傳》相傳是歐陽詢仇家所作,其中寫道,歐陽詢的父親歐陽紇南征桂林郡時,攻城略地,冒險深入崇山峻嶺,平定了眾部落。當地部落中人見歐陽紇攜妻子出行,曾問歐陽紇問什麼帶妻子去林中,並提醒他這森林中有專門抓美女的白猿。歐陽紇聽説後,加強戒備,可妻子仍然在夜裏被擄走。歐陽紇率兵到山洞中將白猿殺死,救回妻子,但此時妻子已經懷孕。後來歐陽紇的妻子誕下一個男嬰,長得很像白猿,這個嬰兒就是歐陽詢。 [4]  [8]  [11] 

歐陽詢遠播夷狄

當時,高句麗聽説歐陽詢的名聲,遣使者索要其書法作品。唐高祖嘆息道:“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跡,固謂其形魁梧耶!”

歐陽詢家族成員

關係
姓名
爵位
祖父
歐陽頠
曾任徵南大將軍、衡州都督 [2] 
父親
歐陽紇
曾任南朝陳給事黃門侍郎、陽山郡公 [2] 
兒子
歐陽通
曾任唐朝銀青光祿大夫、兵部尚書、侍中、渤海縣子 [2] 

歐陽詢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銅官街道書堂大道建有“歐陽詢文化園”來紀念歐陽詢。歐陽詢書法文化園位於書堂山街道書堂山村與何橋村的交界處,核心景區位於書堂山上。書堂山是歐陽詢父子從事書法藝術學習和創作的重要場所,距今已1500年。山中歐陽詢祖居、書堂古寺等遺蹟保存較好,“太子圍圩”“洗筆泉池等書堂八景遺風尚存。 [7] 

歐陽詢紀念活動

中國書堂山首屆踏青節
中國書堂山首屆踏青節於2014年3月23日—4月10日在望城書堂山街道舉行。活動由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主辦,望城區旅遊局、銅官窯管理處、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協辦。

歐陽詢史書記載

朝代
作者
書名
後晉
張昭遠
舊唐書
歐陽修
《新唐書·歐陽詢傳》 [14] 
參考資料
  • 1.    歐陽詢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27]
  • 2.    朱關田.歐陽詢年譜(J):中國書畫,2010(08):4-11
  • 3.    楊曉春.論初唐父子書法家歐陽詢歐陽通(J):蘭台世界.,2014(3):159-160
  • 4.    魏亞麗.淺析《補江總白猿傳》之白猿形象[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3(8):17-18
  • 5.    樊廣平.歐陽詢及其書法探微(J):集寧師範學院學報,1995(2):87-89
  • 6.    何桂榮.歐陽詢書法的藝術特點探討--以《九成宮醴泉銘》為例(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中),2016(11):135-136
  • 7.    望城區積極推進書堂山歐陽詢文化園項目開發建設  .紅網[引用日期2024-04-28]
  • 8.    鄭慧霞.《補江總白猿傳》創作主旨探微(J):文藝評論.2011(06),2011(06):70-78.
  • 9.    邱羽.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文欣賞(J):美與時代.2023(10),2023(10):132-134
  • 10.    (清)董浩.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 11.    卞孝萱.《補江總白猿傳》新探(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3):41-45,74
  • 12.    清)董浩.全唐文:中華書局,2005
  • 13.    姚思廉.《陳書》:中華書局,2023-9-1:卷九·列傳第三 [圖片]
  • 14.    歐陽修.《新唐書》. 北宋:中華書局,1975-2-1: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三·儒學上
  • 15.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八》: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男。卒,年八十五。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