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楓橋街道

鎖定
楓橋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地處虎丘區東部,東與金閶區彩香街道隔江南運河相望,南與獅山街道相連,西南與吳中區木瀆鎮毗鄰,西、西北、北與滸墅關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34.69平方千米,2011年末,楓橋街道轄區户籍人口5.85萬人 [4]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稱楓橋市,為吳縣二市之一。民國元年(1912年),楓津河南北分屬吳縣木瀆市、滸關市。民國十七年(1929年),分屬吳縣第二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分屬吳縣木瀆區、滸關區。1950年3月,屬楓橋區。2003年12月,撤鎮,改為楓橋街道 [4]  。截至2023年6月,楓橋街道轄10個社區 [3]  ,鎮人民政府駐康佳社區華山路158號 [4] 
2011年,楓橋街道財政總收入46.52億元,其中地區財政收入20.1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5.億元,增值税21.1億元,企業所得税13.4億元,個人所得税1.4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9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6億元,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89.1:10.9 [4] 
楓橋街道先後榮獲“法治蘇州先進集體”、“蘇州市‘激勵幹事創業、奉獻火紅年代’先進集體”、“年度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單位”、“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觀察點”等稱號 [2] 
中文名
楓橋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江蘇蘇州虎丘區
地理位置
虎丘區東部
面    積
34.69 km²
下轄地區
10個社區 [3] 
政府駐地
康佳社區華山路158號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129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楓橋風景區
車牌代碼
蘇E
人    口
5.85萬人(2011年)

楓橋街道歷史沿革

雍正年間(1723~1735年),稱楓橋市,為吳縣二市之一。
民國元年(1912年),楓津河南北分屬吳縣木瀆市、滸關市。
民國十七年(1929年),分屬吳縣第二區、第一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分屬吳縣第二區、第四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屬吳縣吳西區、滸關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分屬吳縣木瀆區、滸關區。
1950年3月,屬楓橋區。
1954年9月,劃屬蘇州郊區。
1957年12月,屬楓橋鄉。
1958年7月,除楓橋集鎮及運河以東的新興高級社外,劃歸吳縣;同年9月,改為楓橋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復為楓橋鄉。
1986年12月,撤鄉,改為楓橋鎮。
1988年3月,獅山、何山2個村劃歸蘇州郊區橫塘鄉。
1993年3月,徐何、金莊、典橋3個村劃由蘇州新區管委會代管。
1994年6月,楓橋鎮劃由蘇州新區管委會代管。
2002年7月,劃歸虎丘區。
2003年12月,撤鎮,改為楓橋街道 [4] 

楓橋街道行政區劃

楓橋街道電子地圖 楓橋街道電子地圖
2011年末,楓橋街道轄楓津、馬浜、東浜、西津橋、康佳、白馬澗第一、白馬澗第二7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77個居民小組 [4] 
截至2023年6月,楓橋街道轄10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康佳社區華山路158號 [4] 
楓橋街道區劃詳情
白馬澗社區
龍池社區
西津橋社區
康佳社區
東浜社區
馬浜社區
楓津社區
景山社區
寒山社區
楓華社區

楓橋街道地理環境

楓橋街道位置境域

楓橋街道地處虎丘區東部,東與金聞區彩香街道隔江南運河相望,南與獅山街道相連,西南與吳中區木瀆鎮毗鄰,西、西北、北與滸墅關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34.69平方千米 [4] 

楓橋街道氣候

楓橋街道境地處長江下游,屬亞熱帶濕性季風氣候,具有四季明顯,氣温適宜,雨量充沛的特點。常年平均温度在15.7℃。

楓橋街道地形地貌

楓橋風貌
楓橋風貌(6張)
楓橋街道地形東高西低,街道東西跨度為8.2千米,南北跨度為6.8千米,呈梯形狀,境內地貌主要是平原和低山丘陵,街道可分為楓北、楓中、楓南三塊,楓北由前橋港和馬運河相夾,楓中由馬運河和楓津河相夾;楓南由楓津河和楓金河相夾。

楓橋街道水文

楓橋街道地形圖 楓橋街道地形圖
楓橋街道有地面水資源也有地下水資源,但不夠豐富。地面水資源主要有東西向的楓金河、楓津河、馬運河和前橋港的四條河道及南北向的大運河,還有在林牧場裏的(屬建林村管理)勝天水庫。

楓橋街道土壤

楓橋街道分為平原和山地兩部分土壤。平原土壤約佔總面積的90%,其餘屬山地土壤,根據1980年4月調查,有30758.6畝土地,分為黃泥土、一般黃泥土、僵黃泥土、鐵屑黃泥土、黃泥白土、灰底黃泥土、黑灰質土、粉砂白土、黃沙土。
礦產資源
楓橋街道工業園 楓橋街道工業園
根據地下礦藏勘探部門提供的資料,楓橋街道地下礦產有非金屬礦藏和金屬礦藏兩大類。
非金屬礦藏:螢石礦位於俞宅村、俞宅前地下,規模為中型。
金屬礦藏:鐵礦位於旺米村談家橋,旺米山地下伴有鋅、銅、硫,規模為中型;合理村唐家墩地下伴有錫、鋅、鉛,規模為小型;俞宅村南爪及何山地下為小型礦點,鈮鐵礦位於開山村高景山地下。

楓橋街道人口

2011年末,楓橋街道轄區户籍人口5.85萬人,城鎮常住人口5.44萬人,城鎮化率93.0%。另有流動人口16萬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9499人,佔50.4%;女性29035人,佔49.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86人 [4] 

楓橋街道經濟

楓橋街道綜述

2011年,楓橋街道財政總收入46.52億元,其中地區財政收入20.1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5.億元,增值税21.1億元,企業所得税13.4億元,個人所得税1.4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9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6億元,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89.1:10.9 [4] 

楓橋街道工業

2011年,楓橋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842.9億元。有工業企業4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1家,職工9.1萬人。以電子、機械、化工產業為主 [4] 

楓橋街道商業

JWQ富康商業街 JWQ富康商業街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商業網點4個,職工643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7.7億元 [4] 

楓橋街道外貿

2011年,楓橋街道進出口總額105.8億美元,其中進口45.5億美元,出口60.3億美元 [4] 

楓橋街道金融

2011年,楓橋街道7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支行或設立辦事處 [4] 

楓橋街道郵政電信業

2011年,楓橋街道郵政業務收入4.5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800萬元 [4] 

楓橋街道交通運輸

楓橋北臨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南接蘇福公路、蘇州繞城高速公路,直通光福機場;東經寒山大橋、何山大橋與古城區緊密連接;西由世紀大道直通浩渺的太湖。

楓橋街道社會事業

楓橋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街道文體中心I個,社區文體服務站7所,街道文藝團體1個,社區各類藝術表演團體36個;公共圖書館(室)2個,建築面積280平方米,藏書2.1萬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 [4] 

楓橋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2588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3所,在校生3697人,專任教師2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76人,專任教師123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有街道黨校(成教中心)1所 [4] 

楓橋街道科學技術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各類科技人才5.2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5萬人,經營管理人才2.2萬人,高技能人才0.5萬人 [4] 

楓橋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衞生服務站4個,街道殘疾人康復中心1個,社區殘疾人康復站3個。牀位300張。有專業衞生人員270人。2011年完成診療67萬人次,住院手術2200台次,出院病人9000人次。位於境內的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為二等乙級綜合醫院 [4] 

楓橋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體育場地37處。體育社團21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5人。100%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0% [4] 

楓橋街道社會保障

楓橋街道行政大廈 楓橋街道行政大廈
2011年,楓橋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4户,人數139人,支出79萬元,月人均473.6元;城市醫療救助1467人次,共支出283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人,支出43萬元;街道敬老院1所,牀位20張 [4] 

楓橋街道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楓橋街道有郵政網點4個,投遞點10個;徵訂報紙162.8萬份、期刊7.7萬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5個;固定電話用户3.8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3萬户,寬帶接入用户3.1萬户 [4] 

楓橋街道歷史文化

楓橋街道名稱來歷

楓橋景區 楓橋景區
楓橋街道因原轄區內有著名的楓橋而得名。楓橋舊名封橋,因唐張繼“楓橋夜泊”詩而改名楓橋 [4] 

楓橋街道文物古蹟

綜述
楓橋街道出土文物和地面文物較多,有春秋時期吳越銅劍,漢代的陶鼎,晉代的玉器和金飾件,唐代的銅鏡和明清時期的瓷器。
茶店頭遺址
茶店頭遺址 茶店頭遺址
茶店頭遺址位於高景山東北麓,茶店頭村西,南北長約200米左右,從茶店頭村新開河的斷面看,文化層厚2米。1985年5月,吳縣文管會清理附近一座殘墓時發現它。在遺址中,採集到較多的陶片和少量的石器。陶片有夾砂硬陶,印紋硬陶等;石器有打製粗糙,刃口磨光的石斧和通體磨光的石鐮。根據文化遺物的質地、紋飾、特點等情況分析,與上海馬橋文化遺址有相同的特徵,1986年3月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銅提樑盉
1980年7月6月,楓橋公社水泥廠在何山取土時,挖出一批青銅器和陶器,因墓穴已破壞,吳縣文管會派員現場調查後,徵集到一批出土文物。主要器物有:青銅鼎、盉、簠、缶、匜、盤、戈、予、鐮、硬陶罐、原始瓷碗等。出土文物中的青銅提樑盉肩部有“楚叔之孫途為之盉”篆書銘文。從銘文看,這件銅器當為楚器。青銅提樑盉為國家級重要文物,通高25.2釐米,口徑10.8釐米,全銅質、直口、扁圓腹,下設獸面膝蹄足三個。口上設龍形提樑,前有龍首形流,後有龍尾形把。器口上罩圓盤形蓋,蓋頂設環鈕,有兩節鎖鏈與提樑連接。器蓋面飾有獸,腹部飾蟠螭紋,並有劃紋的凸鏤二道。製作極精,是春秋楚國銅器的代表性作品。
郢爰
在建林村貓山附近,出土兩枚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金幣“郢爰”。一枚為長方形,長邊3釐米、重23克,一枚為不規則的六邊形,重17克。兩枚的中部均有陰文“郢爰”戳記,經銀行測定,含金量達99.8%。

楓橋街道方言

楓橋街道緊靠蘇州市區,地方語言習慣、口音屬蘇州話。現隨着國家推行,方言也不斷向國家標準語言靠攏,呈逐步同化的趨勢。區域內年齡大的人的語言比年齡輕的人的語言、地方色彩、音調濃;西部山區的人的語言地方色彩、音調更濃。

楓橋街道風景名勝

楓橋街道龍池

龍池,又名勝天水庫,處於羣山環抱之中,水尤清洌,曾在此發現可追溯到6億5千萬年前的“活化石”桃花水母。一萬多平方米的水面波光瀲灩,綠樹、怪石倒影如畫,與著名的風景區靈巖山、天平山綿延一體。山上,歷朝眾多名勝古蹟遍佈,僅摩崖石刻就有一百多處,古木參天。
觀音寺位於名山支硎山的中峯,故以前有“中峯寺”之説。這裏,早期為東晉高僧支遁道林的別庵。到南朝梁時,佛教盛行,始成“中峯寺院”。唐景龍年更名為“報恩寺”,支硎山亦易名“報恩山”。唐大中年間宰相裴休書額“南峯院”,北宋真宗祥符五年(1014年),敕名“天峯院”。到了明代複稱“中峯禪院”。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寺院,並更名為“觀音寺”,這一稱呼延續了下來 [1] 

楓橋街道蘇州白馬澗龍池景區

蘇州白馬澗龍池景區,地處楓橋街道西部,1.5平方千米的佔地覆蓋成為整個高新區的一塊原生態“綠肺”。
白馬澗全景 白馬澗全景
蘇州白馬澗龍池景區素有“江南九寨”之稱,風景秀美,歷史文化底藴悠久。具有5.5億年曆史的活化石——桃花水母於2002年被生物學家發現,被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此地為吳王養馬之地、越王勾踐卧薪嚐膽之處,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行宮所在,如今尚有飲馬池、謝越嶺等遺址。
蘇州楓橋風景名勝區高清組圖
蘇州楓橋風景名勝區高清組圖(47張)
龍池風景區內人文景觀眾多,通往龍池的小道為古御道,道兩側有清乾隆當年的行宮遺址、明朝文學家趙宧光題刻的千尺雪、壽星石,明末清初大書畫家徐枋的澗上草堂及洗心泉,還有云谷飛瀑、乾隆御碑、尋馬亭、天工石韻、十里木棧等,無一不彰顯人文與自然的歸一返璞 [1] 

楓橋街道楓橋風景名勝區

寒山寺楓橋 寒山寺楓橋
楓橋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城西3.5千米處的古運河畔,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寒山寺楓橋是蘇州風景名勝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張繼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描繪的就是寒山寺楓橋。寒山寺是蘇州著名的古剎之一,始建於六朝的梁代天監年間(502~519年)。
江村橋、楓橋自古有名,距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清咸豐十(1860年)年毀於兵亂,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橋下的古運河是京杭運河的一段。鐵鈴關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又名楓橋敵樓,是蘇州唯一現存的抗遺蹟。
1986年,楓橋風景名勝區的建設被國家旅遊局列入“七五”計劃。經多年的發展建設,楓橋景區已成為遊覽勝地。

楓橋街道榮譽稱號

楓橋街道先後榮獲“法治蘇州先進集體”、“蘇州市‘激勵幹事創業、奉獻火紅年代’先進集體”、“年度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單位”、“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觀察點”等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