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篆書

(漢字字體)

鎖定
篆書,漢字的一種字體,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匯也;豕者,象之形也。篆書,即象形性較強的書體;即隸書之前的字體。篆書分為大篆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小篆,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書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實施書同文採用的字體。
中文名
篆書
外文名
seal character [1] 
類    別
大篆小篆
代表作品
太史籀書 秦丞相李斯書
代表書法家
李斯、太史籀
形成年代
周代

篆書篆書流變

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占卜時,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因甲骨質堅難刻而粗拙簡約。它隨商朝的滅亡而埋於殷墟之下,直至公元1899年重見天日。
金文,主要是商周時期,鑿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稱“銘文”,或"鐘鼎文"。因其歷史背景複雜而風格各異。
宋刻大觀帖周朝太史籀篆書
宋刻大觀帖周朝太史籀篆書(3張)
籀文,泛指金文以外的周朝文字。籀者,留於竹簡的周朝手書也。
石鼓文,先秦文字留於石鼓而得名。
小篆,因其筆畫靈動,字體端正,而達篆書之巔。小篆,因其工整,書寫費時,而被隸書取代。
隸書,是因快速書寫,把之前漢字的線條筆畫,拆解成了點提橫豎撇捺折勾,並書寫到順手的位置上,而產生的字體。
隸書終結了篆書向更高層次發展。但,小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一直被廣泛用於篆刻和書法作品,並在清朝有了一個較為繁榮的橫向發展時期。

篆書代表人物

倉頡,傳説中的漢字締造者。
李斯,秦朝宰相,小篆鼻祖。作品僅有泰山會稽石刻存世。 [2] 
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 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
籀篆 籀篆
《石鼓文》 《石鼓文》

篆書入門書法

篆書,是早期漢字的自然體現。其筆法簡單,筆畫流暢;其形有意,其書有趣。
練習書法,宜篆書為始;待行雲流水,隸書自見;繼而行書,再而楷書。
書法愛好者,不求千篇一律,隨個性,久則明。
直接臨摹楷書,寫字而已。 [3] 

篆書篆書貼

甲骨文編 金文編 篆書字典 嶧山碑 吳昌碩 鄧石如 趙之謙 …… [4] 

篆書篆書練習

臨摹之前,想清楚某字為什麼這樣寫,是學習書法藝術的重要環節。
臨摹,求似,而不求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