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運河

(海河支流、京杭大運河一段)

鎖定
南運河,中國隋唐南北大運河和元代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隋、唐稱永濟渠,宋、元稱御河,明、清稱衞河,南接衞運河魯運河,原以山東臨清為南起點,天津市海河三岔河口為北終點,與北運河相接。全長436公里。 [1]  1950年代年擴建四女寺樞紐,開挖獨流減河,把南運河截斷後, [2]  南運河南起於四女寺節制閘,東北流經山東省德州市,河北省衡水、滄州地區,至靜海區十一堡與子牙河匯合止,全長309公里(以下被獨流減河截斷)。至天津市金剛橋(三岔河口) [3]  為止,全長349公里。 [4] 
現代水利上,南運河劃分為海河流域漳衞南運河水系的最下端幹流,是海河水系中最長的一條河,主要由漳河衞河兩大支流組成。以漳河中的濁漳河南源為源,流經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天津五省、市,至天津市金鋼橋(三岔河口)附近注入海河。據《海河志》《天津通志》全長959公里,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 [5]  ;據2003版《漳衞南運河志》全長為972.3公里。 [6]  據2013版《漳衞南運河志》則為1050公里,流域面積37700平方公里。 [7] 
南運河自隋代開鑿至明清,始終是國家的交通命脈,明、清兩代每年都有約400萬石漕糧經滄州運至北京。此外,還有大量瓷器、鹽、煤等貨物靠運河水路運輸。漕運的繁忙和南北物資的融匯給沿河德州、滄州、吳橋、泊頭、天津等城市帶來了兩岸經濟的繁榮,更有了大小不等的碼頭、擺渡。 [8] 
1978年,由於缺乏水源,南運河航運全線中斷。成為海河流域南部的排水河道及引水通道。引黃入津、引嶽入津都是通過此河道。 [9] 
中文名
南運河
別    名
永濟渠
御河
衞河
衞漕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漳衞南運河水系
地理位置
中國華北平原東部
流經地區
德州、衡水、滄州、靜海區
發源地
山西省長子縣西發鳩山
主要支流
漳河
衞河
河    長
1050 km
流域面積
37700 km²
面    積
37584 km²
河    口
天津市靜海區十一堡或三岔河口
負責河長
王立彤 [31] 

南運河名稱演變

南運河的名稱,和京杭大運河的形成有關。隋大業四年(608)重修永濟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時舊渠。因沁、淇兩河合於衞又得名衞河。因隋煬帝乘龍舟沿永濟渠抵涿郡,故又名御河,海河志認為宋元時稱御河。
元代以後,先後開通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從此京杭運河不再繞道中原,起名為京杭大運河,以天津三岔口為界,南為南運河、北為北運河。明、清槽糧運輸增加,故又名漕河、衞河。因分段命名,衞河下至三岔口稱衞漕,到清朝稱運河。現代水利以水系劃分,因其屬漳衞南運河水系,故稱南運河。 [10]  [11]  [12] 

南運河幹流概況

南運河河道走向

南運河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南運河的位置及幹流走向
南運河,在航道水運範疇內,作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南起山東省臨清縣,東北流經故城、德州、吳橋、東光、滄州、靜海等縣市至天津市金鋼橋附近(此處為原南運河、北運河或子牙河和海河交匯處,原名三岔河口)注入海河,全長436公里。
1950年代初開挖獨流減河,截斷南運河;1958年,擴挖四女寺減河後,南運河上端改從四女寺南運河節制閘算起,南起四女寺樞紐的節制閘,東北流經山東省德州市,河北省衡水、滄州地區的故城、景縣、阜城、吳橋、東光、南皮、泊頭市、滄縣、滄州市區、青縣等縣市(根據河北省水利廳2020年5月8日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702號提案的答覆中稱南運河在河北省境內長242公里 [2]  ),至天津市靜海區獨流減河口南獨流鎮十一堡與子牙河匯合,全長309公里。若仍以天津三岔河口為南運河河口(終點)入海河,為上天津市下段40.3公里,則長349公里。 [1] 
南運河,大水利範疇上,屬漳衞南運河水系。位於子牙河以南和黃河、徒駭馬頰河以北,是海河水系中最長的一條河。漳衞南運河是漳河、衞河、衞運河、漳衞新河和南運河的統稱。南運河作為此水系的最末端幹流,主要由漳河及衞河兩大支流組成。以漳河濁漳河南源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西發鳩山為源,流經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天津市五省、直轄市,至天津市金鋼橋(三岔河口)附近注入海河。
作為漳衞南運河水系的南運河,長度統計也有兩種觀點:一種以天津十一堡(南運河南運河上改道閘處)為終點(《漳衞南運河志》持此觀點),一種以天津金鋼橋(三岔河口)為終點(《海河志》《天津通志》持此觀點)。
《海河志》《天津通志》以三岔河口為終點,記為959公里,由於中間跨獨流減河段已經不復存在,故此長度是否計算在內尚不確定。扣除天津市下段40.3公里,則至十一堡長度約為938.7公里。 [1]  [5] 
2003版《漳衞南運河志》載:以濁漳河南源為源,至南運河天津市靜海區十一堡閘匯入子牙河(西河),河道全長932公里;加上北小口子閘至舊三岔河口40.3公里(1950年代,開獨流減河,減河入口以北小口子閘至天津市市區金鋼橋段南運河,從此變為引水排瀝河道,河長40.3公里 [10]  ),則至三岔河口(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天津政務網2020年7月30日關於“天津之眼”摩天輪的介紹中標註是海河、南運河、北運河交匯處, [3]  但也有部分資料標註是海河、南運河、子牙河交匯處) [3]  ,全長為972.3公里。 [6]  2013版《漳衞南運河志》則記為1050公里。 [7] 
南運河天津市下段,因獨流減河開挖而截斷,使南運河在天津市獨流鎮附近徹底斷開。自獨流減河上口北小口子閘,至天津市區金鋼橋以下,共長40.3公里,從此變為引水排瀝河道,雖然沒有航運價值,但天津市仍稱這為南運河。同時改道下段小口子閘並未建船閘,因此南運河下段實際上已無法作為航道。但由於自十一堡南運河匯流子牙河,子牙河下段可以行船,並在西河閘建有船閘,同時子牙河在大紅橋下新三岔河口直接與北運河相匯,可以使南北運河航道連通。 [1] 

南運河河道特徵

南運河是隋代永濟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變遷與衞河、衞運河類同,是經過人工開挖的蜿蜒性河道,呈半地上河。河道蜿蜒曲折,彎道明顯,河道縱坡一般在1/10000~1/35000;河槽為單式U型河槽,河槽上口寬在50~120米,河槽深5~9米;兩岸堤距一般在60~1700米不等;河牀多為粉質壤土或砂質壤土,河道設計行洪流量由上至下為300~30立方米每秒。 [5]  [13] 
唐代,南運河右岸開挖有無棣溝、陽通河、靳河等減河。明、清時期,在南運河右岸,自南至北挑挖有四女寺減河、哨馬營減河、捷地減河、興濟減河和馬廠減河。 [4]  [8] 
漳衞南運河四女寺樞紐北進洪閘 漳衞南運河四女寺樞紐北進洪閘
德州四女寺樞紐 德州四女寺樞紐
南運河滄州市區段 南運河滄州市區段
南運河德州段 南運河德州段
南運河德州段 南運河德州段
南運河起點四女寺樞紐節制閘 南運河起點四女寺樞紐節制閘
楊柳青一段 楊柳青一段
南運河匯入海河處天津三岔口 南運河匯入海河處天津三岔口
南運河天津市紅橋區一段 南運河天津市紅橋區一段
天津西青區中北鎮一段 天津西青區中北鎮一段

南運河水文特徵

徑流。該水系徑流的年內分配比較集中。但由於氣候條件、補給形式、流域調蓄能力等差異,各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的年內分配形式及集中程度存在較大的差別。徑流的年際變化受降水及下墊面因素的影響,地區之間差異懸殊。年徑流變化中存在連豐、連枯現象。
流域內水資源量的年際變化很大,最大、最小天然徑流量之比為4~6,變差係數Cv在0.4~0.5。多數測站最大、最小年天然徑流量之比為8~10,Cv值在0.6~0.7。流域連續枯水的情況非常明顯。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地表水被大量的開發利用,河川徑流量急劇減少。與20世紀50~60年代相比,2000年嶽城水庫入庫(觀台站)、出庫平均年徑流量分別減少了82%和93%,衞河元村站減少了61%,衞運河臨清站減少了84%。
洪水。漳衞南運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發生的特性與暴雨基本一致,大部分發生在7~8月,尤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更為集中。山區河流洪水一般歷時短,峯型尖瘦,陡漲陡落。中下游河道受坡窪的調蓄,高水位維持時間較長,一次漲水到落水的過程可持續3~4個月。
泥沙。漳衞南運河含沙量年內變化極不均勻,年內最大月均輸沙量多發生在7~8月,一般與年內最大月降水量出現月份相同,含沙量的年際變化大於年徑流的年際變化。
泥沙主要來自山區的沖刷侵蝕,平原區河道時有衝淤,漳河多年平均年產沙量約2366萬噸,佔海河流域山區年產沙量的13.0%;衞河多年平均年產沙量238萬噸,僅佔海河流域山區年產沙量的1.3%。山區的產沙量僅1.1%入海,其餘淤積在中下游平原河道及沿河坡窪、蓄滯洪區及山區的水庫中。
自然災害。1996年漳衞南運河發生大洪水,流域內大部地區受災嚴重。1996年洪水之後至2005年,流域內未出現較大的水災和旱災。 [14] 
南運河在四女寺減河淤廢后未擴大治理前,是衞運河唯一的泄洪出路,其洪水特性與上游衞運河相似,洪峯平緩,峯低量大。在大洪水時,衞運河向恩縣窪分洪後,洪峯流量可減少,峯形更為平緩,嶽城水庫的建成,四女寺減河的擴大治理,使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泄洪出路得到改觀。1963年,南運河最大洪峯流量達到483立方米/秒,超南運河保證標準行洪18天,曾提東光碼頭閘向宣惠河分洪15立方米/秒。捷地減河最大洪峯量達190立方米/秒,超保證標準行洪23天,曾提朱裏口分洪閘、官莊閘,分別分洪15立方米/秒和5立方米/秒。馬廠減河最大流量193立方米/秒,超標運行25天。 [15] 

南運河河道變遷

南運河水系河道,有部分源自古代黃河(河水)分支河道。衞河的金灘鎮至臨清段,南運河的臨清至故城段和德州至東光段,四女寺河(即鬲津河,今漳衞新河),馬頰河的清平至慶雲段,都是西漢時期的黃河河道。 [16] 
東漢,黃河南徙後,原入黃河的洹水(今安陽河)從東光行西漢黃河故道北流,至滄州又行今南運河河道北流,至青縣北入滹沱河,加入了滹沱河水系。
三國時期南運河水系分佈 三國時期南運河水系分佈
東漢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為進攻袁紹餘部,在今河南淇縣、浚縣一帶的淇水入黃河處修築枋堰,“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白河原來是黃河河道,由於黃河改道後水量減少,不能滿足軍事航運要求,曹操便用枋木築堰、開渠引淇的方式,攔截淇水使其不能再流入黃河而導入白溝,致使白溝脱離開黃河水系,納入海河水系,這是衞河的雛形,也是南運河的前身。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為了北征烏桓,消滅袁尚殘餘力量,組織修建了平虜渠。平虜渠位於渤海灣的西岸,溝通了滹沱河和泒河,給海河平原上的河道結構帶來了歷史性的變化。平虜渠南起滹沱河畔的青縣,北止於泒水的獨流鎮附近,全長約50多公里,從而使滹沱河與泒水合,匯合後始稱清河。據《水經·沽水》載:“清河者,派(泒)河尾也。”滹沱河與泒水的匯合,溝通了海河平原上的兩大水系,為海河水系的形成創造了又一個有利條件,也為後來開鑿南運河奠定了基礎。 [11] 
隋大業四年(608)重修永濟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時舊渠。因沁、淇兩河合於衞又得名衞河。因隋煬帝乘龍舟沿永濟渠抵涿郡,故又名御河。
元至元二十年(1283)至至元二十九年(1292),先後開通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從此京杭運河不再繞道中原,起名為京杭大運河,以天津三岔口為界,南為南運河、北為北運河。明、清槽糧運輸增加,故又名漕河。因分段命名,衞河下至三岔口稱衞漕。現以水系劃分,因其屬漳衞南運河水系,故稱南運河。 [11]  [10] 
西漢末年(公元8年)以前,漳河屬於黃河水系。隋代開鑿永濟渠後,漳河作為南運河的支流,納入了海河水系。但漳河河道時有變遷,直到清代,因衞河水弱,館陶縣疏浚,漳河全由此歸南運河。 [17] 
天津市境內的南運河段歷史上本是於三岔河口與北運河同注入海河干流,三水相匯流處形成三岔河口,三岔河口在今金鋼橋以下。1917年天津發了大水,次年11月在整治海河干流時,進行了三岔河口裁彎取直工程,把三岔河口的地理位置向上遊推移至大紅橋西位置。
1951年,開挖獨流減河,把南運河截斷,對自獨流鎮正北至十一堡段南運河進行了上改道工程,於十一堡修建了上改道節制閘、船閘,從此南運河來水經節制閘入子牙河。同時在第六埠建小口子進水閘,並由進水閘至大沙窩附近開挖了下改道工程,與原南運河連接,以便於引水,上下改道的挖河和修建節制閘、船閘、進水閘工程均於1951年竣工。
1953年春由天津市施工完成穿獨流減河三廂涵洞,形成與獨流減河成立交形式。其原意是溝通獨流減河南北兩側原南運河河道,以確保南運河水不斷流。後來通過上下改道運用實踐,三廂涵洞的利用率逐年降低。1968年擴大治理獨流減河時,三廂涵洞與減河南堤兩側的南運河故道均被廢棄。後因三廂涵洞頂蓋破碎,為了獨流減河的度汛安全,對北端穿獨流減河北大堤部位進行封堵,又因年年檢查、封堵、費工、費料又費事,也不安全,1980年代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堵(漿砌石封閉),至此三廂涵洞徹底報廢。獨流減河以北小口子閘至天津市市區金鋼橋段南運河,從此變為引水排瀝河道,河長40.3公里。 [18] 

南運河河道治理

南運河疏浚

南運河開闢漕運以後,為確保漕運,除進行疏河築堤外,還開挖了四女寺、哨馬營、捷地、興濟、馬廠等減河以分泄運河洪水,保持漕運暢通。建國初期,除捷地、馬廠兩減河尚可利用外,其餘均淤廢。當時南運河是唯一承泄漳衞河洪水的河道,泄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矛盾極為突出,防洪任務異常嚴峻。 [12] 
1949年9月,河北省南運河河務局成立後,隨即對南運河、衞運河、漳河進行實地勘察,結合歷史資料分析研究,於1950年確定治理南運河的方針是:“擇要修整堤埝,疏浚整理下游河道及減河,堅決廢除民埝,以備汛期起到蓄水作用。”還提出解除南運河洪水威脅的兩個治本目標:“在漳河上游修建控制工程,蓄水攔沙;在下游開闢減河分洪入海。”1950年代編制的《海河流域規劃》,1960年代編制的《南運河近期治理規劃報告》和《漳衞南運河防洪規劃》,對南運河洪水的治理,都是本着全河系、上下游統一考慮,採取有效工程措施,實行治本原則。隨着漳衞河上游水庫的修建,沿河坡窪和滯洪區的開闢,中下游河道及入海尾閭的擴大治理、減河的疏浚,南運河防洪標準由1950年代初期超標準運用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泄洪能力限制在300立方米每秒以下,防洪條件有很大改善。1958年擴挖四女寺減河後,南運河上端改從四女寺南運河節制閘起算,至十一堡全長309公里。 [12] 
建國前,南運河堤身低矮單薄,年久失修,抗洪能力極低,稍大洪水即決溢成災。
1949年5月~6月,解放區山東渤海行署組織南皮、吳橋、東光、德縣1.5萬名民工,對南運河復堤55.6公里,護險81處,長9.9公里,共完成土方46.4萬立方米,用工36.3萬工日。
1950~1954年和1958年,山東、河北兩省分別對南運河進行了局部復堤和險工護岸工程。
1963年洪水後,當年冬和次年春,河北省對南運河堤防按防禦1963年型洪水的標準進行修復,復堤長203公里,完成土方170萬立方米;修險114處,長17.56公里,完成石方5.54萬立方米。1963年11月~1964年1月,河北省將南運河25孔橋兩堤分洪口門堵閉。
1964年12月,天津地區對南運河九宣閘至獨流鎮段河道進行疏浚,長42公里,清淤土方51.6萬立方米,用工65萬工日,用款66.9萬元。
1981年10月4~27日由天津市下撥382.73萬元,由市水利局牽頭,靜海縣水利局負責勘測設計施工:起自九宣閘下止於十一堡節制閘的河道進行疏浚工程,長44公里,起點高程清至2.65米,止點高程清至0.9米,河底寬6米,河邊坡1∶2,清除土方108.38萬立方米,修橋、閘各3座,用工151萬工日,其清除之土就近加固堤防,堤距遠者則就近棄於灘地整平。 [10] 
1981年10月15日~1982年1月23日,運用南運河引黃濟津和1982年10月1日~1983年1月4日運用南運河引嶽、引黃濟津之後,國家兩次撥出專款對南運河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河北省境內自1982年7月~1985年8月共完成整修堤防286公里,單堤加戧120處,長32.2公里,險工砌護82處,長12.23公里,城鎮護岸總長5.66公里,河道清淤37.65公里,修汛房328間,堤防植樹9934萬株,植苗圃1004畝,連同修復橋樑和閘、涵等,總投資2454.41萬元。 [12] 

南運河改道

三岔河口位置改變 三岔河口位置改變
1917年天津發了大水,次年11月在整治海河干流時,進行了三岔河口裁彎取直工程,把三岔河口的地理位置向上遊推移至大紅橋東。 [10] 
南運河上下改道示意圖 南運河上下改道示意圖
1951年,開挖獨流減河,把南運河截斷,對自獨流鎮正北至十一堡段南運河進行了上改道工程,於十一堡修建了上改道節制閘、船閘,從此南運河來水經節制閘入子牙河。同時在第六埠建小口子進水閘,並由進水閘至大沙窩附近開挖了下改道工程,與原南運河連接,以便於引水,上下改道的挖河和修建節制閘、船閘、進水閘工程均於1951年竣工,其建築物由水利部華北水利工程局第一、二隊施工。上下改道河道開挖由靜海縣施工,完成土方40萬立方米,用工24萬工日。1953年春建穿獨流減河三廂涵洞,形成與獨流減河成立交形式。後來通過上下改道運用實踐,三廂涵洞的利用率逐年降低。1968年擴大治理獨流減河時,三廂涵洞與減河南堤兩側的南運河故道均被廢棄。後因三廂涵洞頂蓋破碎,為了獨流減河的度汛安全,對北端穿獨流減河北大堤部位進行封堵,又因年年檢查、封堵、費工、費料又費事,也不安全,1980年代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堵(漿砌石封閉),至此三廂涵洞徹底報廢。獨流減河以北小口子閘至天津市市區金鋼橋段南運河,從此變為引水排瀝河道,河長40.3公里。西郊區段33.8公里兩岸築有堤埝,埝高2~3米,穿楊柳青鎮段整修為防浪牆。市區段6.5公里有土埝,部分段落設防浪牆,河上口寬40米,河底寬20米,河底高程0~1米。 [10] 

南運河主要支流

南運河上游支流

漳河,實際上是漳衞南運河水系的正源,以漳河的濁漳河南源為源,流經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天津市五個省、直轄市,至天津市金鋼橋附近注入海河。河流全長959公里,流域面積37584平方公里。漳河自濁漳河南源河源至漳、衞河匯流處徐萬倉,全長460公里,流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8.29億立方米,最大45.63億立方米(1963年),最小8.06億立方米(1984年)。上游山區建有關河、後灣、漳澤、嶽城4座大型水庫(總庫容15.75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81萬平方公里,佔山區面積的99.8%。 [5] 
衞河,因春秋屬衞地而得名,亦稱御河,是南運河兩大主要支流之一。原發源於河南輝縣百泉;1950年代曾視運糧河為衞河上游幹流;以後又改以大沙河為衞河上游的幹流,源於太行山南麓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南嶺。西南流經河南省焦作市南轉向東流,至合河村石門河、黃水河、百泉河合流匯入後稱衞河;東北流先後納淇河、湯河、安陽河後,於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合,以下至四女寺樞紐稱衞運河。《海河志》稱衞河全長382公里(海河水利委員會網站則稱394公里 [19]  )。衞河支流主要來自左岸,水系呈梳齒狀,流域山區面積7303平方公里,流域長度245公里,平均寬度59.9公里,流域平均比降4.92‰,河道平均比降3.20‰;流域山區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4.50億立方米,最大42.39億立方米(1963年),最小5.22億立方米(1981年)。 [5]  2021年6月10日,衞河干流(淇門-徐萬倉)治理工程在河南省鶴壁市浚縣開工,衞河治理工程治理範圍為衞河干流淇門至徐萬倉183公里河段和共產主義渠淇門至老觀嘴44公里河段,工程建成後,衞河干流及共產主義渠防洪標準將達到50年一遇。 [30] 

南運河分洪河道

漳衞新河(上段岔河)德州市段 漳衞新河(上段岔河)德州市段
漳衞新河(原四女寺減河),歷史上稱鬲津河、老黃河、四女寺減河。它是在黃河故道的基礎上經過人工的多次疏浚、開挖而成。《尚書·禹貢》記載的九河,據西漢河堤都尉許商考證,徒駭最北,鬲津最南。古鬲津約在冀魯邊界的山東德州、陵縣、河北鹽山一帶,也叫老黃河。後歷經秦、漢、三國、晉、南北朝,到隋代河廢而成古河道。唐永徽元年(650年),刺史薛大鼎開無棣溝,大致在舊縣以下利用了鬲津河。北宋時,黃河東流又奪無棣溝在辛集以下河段入海。明永樂十年(1412年),開挖四女寺減河,距運河閘口(今德州西北)6公里以東的河道,全部利用了古鬲津河。弘治三年(1490年),白昂鑿小河12道,將四女寺減河上口移至四女寺鎮。1972年春,又擴大、疏浚了四女寺減河,改名為漳衞新河,它是衞運——南運河系的一條主要人工減河。 [20] 
獨流減河,起自天津市第六埠南運河東側的獨流進洪閘,向東南經良王莊、管頭鋪,斜穿團泊窪、馬廠減河,沿北大港北緣,向東入海,長約70公里。是大清河水系的主要人工減河,擔負天津市外圍東澱、文安窪的排洪任務,以確保天津市和津浦鐵路的安全。民國28年(1939年)海河發生大水,天津市被淹,開始開挖獨流減河。但此減河沒有入海,而是注入馬廠減河。1953年,又開挖獨流減河,仍到馬廠減河為止,其中陳家台子至王穩莊段向南改道而成為現代的河道。1968年冬至1969年春,擴挖了獨流減河,通過北大港直接入海。 [20] 
捷地減河,從滄州南捷地村的捷地進洪閘開始,到歧口南的新防潮閘止,長約83公里。1972年擴建,主要承擔排泄南運河一部分的洪水。捷地減河位於秦漢黃河古河道高地上,河槽經人工疏浚開挖以後雖然低於兩側平地,但兩側的古自然堤卻高於兩側平地。因此,捷地減河只能排泄南運河的洪水,而難於排泄運東地區的洪水。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首次開挖捷地減河。民國29年(1940年)再次開挖捷地減河。1972年又對捷地減河進行了擴建。
捷地減河:開挖於明弘治三年(公元1468年),距今已有545年。捷地減河渠首在滄縣捷地鎮,流向東北,到黃驊市岐口入渤海,全長120公里。捷地減河渠首分洪工程歷經幾次重大變化,其中一次發生在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改閘為壩。這一年乾隆皇帝順運河下江南,到捷地觀減河水閘,他主張改閘為壩,拆去閘門改為龍骨石壩,並很快付諸實施。捷地減河改閘為壩竣工後,於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親書《捷地興濟壩工記事詩碑》。碑文記載了改建工程的原由及工程做法。 [20]  [21] 
興濟減河,也叫北減河、興濟引河。據《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記載:“弘治三年,白昂和助手調集上萬役夫,上築長堤,下修減水閘。南自東平北至興濟,開鑿了十二道小河,興濟減河就是這十二道之一。從興濟東北流經北蔡家莊,進入滄州東北境地。又經乾符城南,轉向東北流經桃園,又東折南轉二十里,流入小西河,與南減河匯合,流向大海。這裏的南減河是指滄州南面的捷地減河。當年的十二條小河,在滄州境內的只有捷地、興濟這兩條,所以興濟減河又叫北減河。
據光緒《重修天津府志》記載,“興濟減河俗名北減河,在縣南興濟鎮北三里大掃灣東岸,東北流至歧口,會捷地減河入海。長九十六里,其在蔡家莊以西者屬青縣,蔡家莊以東者屬滄州。”而在嘉靖《興濟縣誌》的記載裏,它又叫減水閘河,是因為河上有一座石閘,用來分流防淤,預防運河的壅塞氾濫。可是時間一久,減河堤岸經常崩塌,河水溢出灌到農田裏,當地的百姓乾脆將它填上了。
嘉靖十四年,南運河再次決口,重修興濟減河閘壩,並且疏鑿河道,直至興濟縣東北四十里的豐台堡以東入海,歷時一年大功告成。後來,清朝幾位皇帝都對減河進行修治,並疏浚了下游海口。到了嘉慶年間,興濟減河自興濟流經西馬官屯,往東流至上下五旗新莊(即今天的上伍村、下伍村)、周龍莊、打虎莊、大杜家莊、豐台堡等多個村莊後進入滄州境,東匯合南減河,流入海河入海。據記載,當時河面寬九丈,底寬五丈,深六尺至八尺不等。咸豐元年,太平軍佔據南京、揚州,切斷了大運河的航運,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河運廢弛,漕糧改為海運,大運河逐漸全線斷航,作為運河支流的興濟減河也失去了它的作用,年深日久,淤積屯沒。 [22] 
馬廠減河:隨着馬廠營房的建成而開挖。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以“青縣地近畿輔,拱衞攸關”為由,奏請穆宗皇帝在此設防,獲准,遂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青縣馬廠建營設防,從山東濟寧調淮軍21000餘人駐紮馬廠兵營。隨後,駐防淮軍開挖西通運河,東至天津葛沽入海,全程75公里的減水河一條,稱馬廠減河。馬廠減河引運河水東流,不僅減輕了運河水患壓力,更使兩岸百姓受益。特別是在天津小站(新農鎮)一帶屯墾的軍民,將大片荒地改造成水田,由馬廠減河引運河水澆灌,種植出優質水稻,使小站稻米享譽四方。 [21] 
哨馬營減河,哨馬營村位於德州城西北6公里閘子村附近南運河右岸。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夏,衞河水漲,在哨馬營、老虎倉、桑園鎮(今吳橋縣城)等地漫決。次年7月,哨馬營等地再次漫決。鑑於當時洪水流經態勢,山東巡撫嶽浚建議就勢疏導,“開挖新渠,以資分泄”。後經直隸、山東兩省官員會勘,決定在哨馬營開挖一條減河,該河東行10裏至陳公堤,由曹村決口放水通鈎盤河故道,東北至吳橋縣玉泉莊入老黃河,合四女寺減河歸海,雍正十三年建成。減河上口的滾水壩長十二丈,後屢經延長至三十丈,壩脊比河底高一丈六尺,中建磯心12座,兩岸遙堤相距百丈,並築堤束溜。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泄水不暢,將壩心二十丈降低二尺,使壩脊高於河底一丈四尺。減河長一千七百九十八丈,與四女寺減河合流後,共長160公里。
哨馬營減河在乾隆年間一直髮揮着較好的效益,“照歲修之例,每年疏浚”。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還有“甚為暢達”,“宣泄甚暢”的記載。
嘉慶年間,哨馬營減河逐漸淤塞,至嘉慶七年(1802年)時,“河身盡成民田”。道光四年(1824年),山東巡撫琦善曾奏示再開哨馬營減河,但未能實施。此後這條減河很少見諸文字記載了。德州以北閘子村南運河上,還可看到當年減水石壩的遺蹟。
無棣水,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載,西周時期(公元前771年以前)在今南皮、孟村、鹽山縣境內,有一條古河道稱為無棣水。至北朝魏(386年至534年)時期改為無棣溝,亦稱無棣河。據《新唐書》載,無棣溝到隋朝末年淤廢。唐代永徽年間(650年),滄州刺史薛大鼎又組織民夫進行疏浚藉以運輸魚鹽,受到百姓的稱讚。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徙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二十五史河渠志註釋》)。當時,無棣河的大致走向是西起泊頭南運河東岸,向東南流至鹽山縣慶雲鎮北,然後折向東北,在今海興縣城東入海。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又對無棣河進行過一次開挖。唐朝為了擴大水運交通網,還在永濟渠(今南運河)兩側,新鑿了一些支渠如清河郡的張甲河,滄州的無棣河(即無棣溝),以及任丘、大城附近自滹沱至永濟渠間的運渠等等。元、明時期,無棣河已經湮沒。1952年,鹽山縣對無棣溝進行了開挖治理,西起鹽山縣西大辛,東至小裏寨北入宣惠河。以後在1961、1965、1976年進行過三次擴大治理。現無棣乾溝西起鹽山縣王槐家,東至海興沃土會宣南乾溝入宣惠河,長44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設計流量35.5立方米每秒。 [13] 

南運河水利樞紐

四女寺樞紐 四女寺樞紐
四女寺樞紐。明弘治三年(1490年)在四女寺減河上口設閘控泄,清初減河及閘均淤廢。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建四女寺減水閘,後又淤廢。雍正八年(1730年)疏通減河後,將閘改為滾水壩。乾隆二十七~二十八年(1762~1763年)曾將滾水壩落低展寬,1949年前夕已淤廢。1955年四女寺減河按泄洪400立方米每秒擴挖後,在上口設底寬170米的臨時分洪口門及寬20米、高1米的低水閘孔與滾水壩相接。1958年按泄洪850立方米每秒,建成四女寺樞紐。1972年又按最大泄洪5000立方米每秒擴建成四女寺樞紐工程。四女寺樞紐工程位於山東省武城縣四女寺東北衞運河尾端、漳衞新河和南運河銜接處,是漳衞南運河中下游的主要控制樞紐。 [23] 
北陳屯樞紐 北陳屯樞紐
北陳屯樞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藥王廟和北陳屯兩村之間南運河上。主要任務是:與捷地分洪閘統一調度,聯合運用,在四女寺向南運河下泄洪水300立方米每秒時,節制壅高水位保證經捷地分洪閘下泄180立方米每秒,控制北陳屯下泄不超過120立方米每秒,兼有蓄水、灌溉、航運、供水等綜合效益,是南運河渠化規劃五級梯級佈置的第三級。1972年,滄州地區根治海河指揮部建工處按二級建築物設計,由節制閘和船閘組成。船閘在節制閘左側,通航標準為100噸級。節制閘1971年11月開工,1973年6月竣工。1976年5月驗收後交河北省南運河河務管理處管理。投入運用後,節制閘在泄洪、輸水、蓄水、灌溉方面發揮了作用。因河道平時無水未能通航。 [24] 
南運河安陵樞紐 南運河安陵樞紐
南運河安陵樞紐位於景縣安陵鎮北3km的南運河上,由節制閘和船閘組成,為南運河梯級蓄水樞紐工程之一。於1972年10月開工興建,1973年10月投入運用,承擔行洪、蓄水、航運等任務。節制閘為開敞岸坡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共六孔。中間四孔底板高程為11.60m,每孔淨寬8.4m,閘門高6.2m;兩邊孔底板高程為13.90m,每孔淨寬8.4m,閘門高3.9m;閘門為升卧式鋼閘門,配六台捲揚式啓閉機。船閘按100t級拖船設計,設計最高通航水位為17.77m,最低通航水位為13.6m,船閘不承擔行洪任務。 [29]  尤其對德州市、吳橋和景縣沿岸引水效益比較顯著。輸水1.17億立方米,灌溉103.1萬畝次。 [25] 
南運河上改道閘 南運河上改道閘
南運河上改道閘,上改道節制閘、船閘位於天津市靜海縣十一堡村南運河上改道入子牙河交匯處。主要建築物包括節制閘、船閘。工程用途主要是行洪、城市供水、農業灌溉、船隻航運。設計單位水電部北京勘測設計院,施工單位天津市營造廠,1951年3月動工,同年11月竣工。設計流量50立方米/秒,閘上設計水位6.56米。閘孔共兩孔,單孔高3.9米,寬6米,胸牆頂設計高程7.56米,閘底設計高程0.91米,閘門鋼結構,閘門型式為直立平板鋼閘門。電動啓閉設備。消能型式採取三級跌水。船閘單室矩形,寬16米,閘室長80米,閘門系人字形鋼閘門,閘室底板高程-0.44米。 [26] 
南運河北改道閘 南運河北改道閘
小口子進水閘(南運河北改道閘),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第六埠村,南運河北改道入口,1951年建。為3孔節制閘。
周官屯樞紐 周官屯樞紐
周官屯水利穿運樞紐。穿運樞紐全部工程由水電部海河設計院設計,省海河指揮部工程局施工,1966年10月開工,1967年7月竣工。穿運樞紐是子牙新河、北排河、南運河的交叉工程,由子牙新河主槽穿運涵洞、南運河子牙新河主槽渡槽、南運河節制閘、北排河穿運涵洞、南運河跨北排河渡槽、南運河改道段和導流堤等組成。穿運渡槽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渡槽工程和全國八大水利工程之一。2011年被列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屬滄州市南運河管理處管理。 [27] 
此外,不在南運河干流上的還有捷地減河進洪閘、馬廠減河分洪閘九宣閘、子牙河上的西河閘樞紐、子牙新河穿河樞紐。都屬於南運河流域的樞紐工程。 [26] 
九宣閘 九宣閘
九宣閘,位於天津市靜海縣大張屯,是馬廠減河首閘,經此分泄南運河洪水,從靳官屯閘記碑文中推證是光緒六年(1880)建閘。當時稱作靳官屯大橋閘,後改稱九宣閘,意即宣泄多條河來水的閘。1965年、1982年加固。設計閘上水位6.21米,設計過閘流量12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50立方米/秒。閘孔5孔,每孔淨寬5.8米,閘門尺寸寬5.8米,高4.75米,閘底高程3.42米。南運河承受中上游洪水來量時,多經九宣閘進入馬廠減河導流入海。1956年汛期最大泄洪量高達100立方米/秒。對縮減洪水對南運河的壓力,減少災害起很大作用。 [26] 

南運河水運航道

南運河古代漕運

漳衞南運河水運歷史悠久。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北征袁尚,“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開闢了衞河航道。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為北征烏桓,又命董昭開挖了平虜渠,溝通了滹沱河與泒水(其河道在今青縣以東,即今南運河的前身)。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又開鑿了利漕渠,曹操開渠引漳水過鄴入白溝(衞河)轉通黃河,打通了漳河與黃河的聯繫。隋統一全國後,為加強邊防,發展漕運,開鑿了聞名於世的南北大運河。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徵用百萬民夫,“引沁水南達於(黃)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南)”,開挖了南北大運河黃河以北的永濟渠,永濟渠南接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挖的通濟渠及邗溝,而達江、淮,止於餘杭,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的南北大運河。
唐代積極修築和加固永濟渠及其附近的河渠堤防,據記載,唐代永濟渠南段水面曾拓寬到5.6~7米。唐初,每年從大運河輸送糧食不過20萬石,但到唐明皇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最多達700萬石。除此,還興修或疏浚了具有漕運能力的溝渠,如長豐渠、無棣溝等。
至宋代,永濟渠仍可通航,但已不能從沁水通黃河。北宋建立後,宋遼以白溝(又稱界河,大體相當於大清河及海河干流一線)為界,南北對峙,加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北流,永濟渠淤塞,大運河已遠非隋唐時景況,失去了漕運的價值。
從遼、金開始,北京成為都城。元朝以後,北京更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元朝為大量北調江南物資,因而漕運相應得到發展。元朝統一全國後,至元十九年至元二十一年(1280~1282年),先後開挖了膠萊運河和自濟寧至安山的濟州渠。至元二十年(1281年),又開挖了會通河,溝通了濟州渠和衞河。兩年後,又開挖了通州至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從此,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全線通航,此河比南北大運河縮短約1000公里。當時,臨清至天津稱御河或衞河,至清代才改稱南運河。
元、明、清三代的漕運經歷了一個從海運到河運,又從河運到海運的發展變化過程。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遷至大都,此後漕運問題就迅速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最初的運道有三條,一從淮、黃轉來經衞河至直沽(今天津);二由淮、泗經濟州河至安山轉來;三由安山入大清河,再出海轉達直沽。這幾條運道大約使用了五、六年,結果是“勞費不資,卒無成效”。會通河開成以後,內河航運不必再轉陸運,可沿運河直達大都。但會通河“岸狹水淺,不能負重,每歲之運不過數十萬石”,比海運數量(有時每年達三百萬石)要少得多。因北,“終元之世,海運不罷”,河運一直處於次要地位。
明初的幾十年,漕運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洪武年間,以海運為主,主要為北方和遼東輸運軍糧和其他物資,同元朝類似。第二階段是永樂元年至永樂十三年(1402~1415年),海運與內河運輸仍主要為軍用。永樂九年(1411年)重開會通河,並整修了北運河及其他河流,京杭運河的全線通航,使內河水運上升至主導地位,永樂十三年(1415年)罷海運,改以內河為主,運河漕運量達六百餘萬石,遠超元代的漕運量。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至永樂十九年,京杭運河已暢通無阻,且漕糧數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即使遇自然災害或政治動亂,也無明顯變化。如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河決口和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仍年達四百萬石。從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開始,向北京運輸漕糧成為定製,每年為四百萬石。
清代初期和中期,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繁榮,漕運沿襲明代,仍以內河航運為主。順治二年(1645年),户部奏定漕糧數量為每年四百萬石,與明朝的運輸水平大體相當。隨着漕運量的不斷增長,為了維護和擴大運河功能,清代建立健全運輸管理規章制度,加強了運河工程的管理。康熙十六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77~1687年),在治理黃河的同時,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整治。乾隆二年(1737年),在運河上設立了四名巡漕御史,其中之一駐天津,負責巡察天津以南至山東直隸交界處的漕運情況。清中葉以後,政治腐敗,經濟衰退,加上黃河決口的影響,大運河航道狀況每況愈下。道光時,大部分漕運已改走海運。咸豐三年(1853年),漕運停頓。咸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北流,大運河被攔腰截斷,水運就此結束。 [9] 

南運河近代水運

舊時天津南運河上的船隻 舊時天津南運河上的船隻
19世紀40年代以後,我國逐步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60年,天津被迫開放為商埠,各國商人紛紛在天津建立輪船公司,英國的聚興公司擁有木船250只、1.2萬噸,在南運河沿岸的重要碼頭德州、臨清、元村等地設立營業組織,基本壟斷了南運河水運。清朝覆滅後,運河逐漸淤淺,雖已無大規模的水運活動,但從天津至德州、臨清、濟寧等處,仍可憑藉帆船進行小量的運輸。
民國時期,雖也有民族輪船公司經營內河航運,但規模很小。1937年,舊政府曾舉辦黃(河)清(淇)聯運工程,在位山附近的牛家莊安置虹吸管,引黃河水入會通河,並修臨清等閘。不久,日寇入侵,虹吸管被日寇封殺,聯運工程也從此中斷。 [9] 

南運河解放區的水運

20世紀40年代,漳衞南運河河系的水運與海河流域其他河系一樣,由於社會動盪、戰火連綿處於徘徊不前的狀態。但在華北抗日根據地,新的水運事業在戰火中誕生了。
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為打破日本侵略者的封鎖,發展經濟,始終將發展交通運輸事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1945年4月,邊區政府在河北省涉縣成立了華北地區第一家公營運輸機構——太行運輸公司。1946年1月,更名為裕通轉運股份有限公司。4月,裕通公司下屬的臨清廣華轉運公司成立,經營衞運河水上運輸。5月,裕通公司又在衡水組建了衡水永祥貨棧,利用衡水水陸交通方便的特點,從事滏陽河、子牙河上的水上運輸。這樣,裕通、廣華、永祥一起,開展了中斷已久的衞河、滏陽河和子牙河的水上運輸。1946年12月底,裕通、廣華公司已擁有木船69艘,載重量3485噸;民船1186艘,載重量為53418噸。
1947年12月,冀中行署設立冀中運輸公司,下設航運大隊、馬車大隊和汽車大隊。航運大隊駐地臧橋,往南沿子牙河可進入滹沱河或滏陽河,往北可通達天津,或轉道進入大清河與南運河,交通十分便利。航運大隊共有木船40艘,載重量4000噸,有員工280人。還有一座造船廠。1949年平津戰役勝利後,公司接受支援解放軍南下的任務。在奉命運送第四野戰軍醫院南下任務中,公司派出70多艘木船,把全部人員、設備和藥品及時通過南運河運到臨清。
1948年6月,成立了華北財辦衞運河管理委員會,開始對水上運輸進行初步統一管理。1949年1月,華北地區全部解放,使阻斷多年的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和薊運河的內河運輸得以全線貫通。2月,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衞運河航政管理處成立,並在山東臨清建立了辦事處,將廣華運輸公司改組成衞運河船運公司,駐地德州,並管轄臨清航運公司。4月,華北人民政府決定,在衞運河航運管理處的基礎上組建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航運管理局(簡稱華北內河局)。5月6日,華北內河局在德州正式成立,以管理經營衞運河航運為主。5月19日,將衞運河船政處所屬的辦事處、船運公司,劃歸華北內河局管轄,局址由德州遷往天津。接着,在德州、滄州、臨清和天津市設立了船運辦事處,組建了華北內河船運公司,管轄由衡水永祥、臨清廣華公司改組的德州、衡水、臨清船運分公司。隨着華北地區政治經濟的不斷髮展,水運工作逐步由分散管理走向初步的統一。 [9] 

南運河建國後的水運

建國初期,衞河、衞運河、南運河仍為海河流域航線最長、航運之利最大的一條河流。為了恢復和發展水運,各級政府加強對民船的管理,組織公私船舶參與每次大的運輸任務。
1949年下半年,水運部門接到一個在3個月內把河北省和平原省3.5萬噸糧食用船運到德州的任務後,立即組成運糧指揮部,除少數公船外共動員民船712艘投入緊張的運輸工作。經過努力,提前44天完成,共調運糧食6萬餘噸。此外,還主動承攬完成6383噸棉花、煤炭、鹽等短途和回程運輸,為河系水運事業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各級人民政府既發揮國營船舶的骨幹作用,又團結、鼓勵和扶植民船從事運輸生產,1950年冬修期間,人民政府向本河系615艘民船發放修船貸款4萬多元;1951年又發放3.8萬多元;1953年發放了3.4萬元。1953年對民船進行了民主改革,按不同港區建立聯合運輸社或分社,這些運輸組織全面推行統一貨源、統一調度、統一運價的政策,實行統一的計劃運輸管理,使水運事業走上了正規。在河系水運航線上,一般相距10公里就有一個碼頭,較大的有滄州、泊鎮、德州、臨清、館陶、龍王廟和新鄉,這些城鎮多為水陸聯運的樞紐,在溝通城鄉物資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內河水運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建國前,內河水運的主要工具是木船,憑藉人力和風力航行。1952年8月,在南運河航線上進行了首航拖駁試驗。經過試驗後,11月由“河豐”號拖輪拖帶5艘對槽船,載重337噸,從臨清出發沿衞河上行,行程400多公里,抵達新鄉市,至此新鄉至天津914公里航道成為海河流域各大河中首先能全線通行輪船拖帶的航線。1956年,船工們大膽革新,發明了高線拖帶法,這種方式較低纜安全、方便、航行阻力小、纜繩磨損慢,很快得到推廣應用。以1952年輪船拖帶完成的貨運量為基數進行比較,1954年提高4.7倍,1956年提高到12.6倍。
1909年天津三岔河口碼頭 1909年天津三岔河口碼頭
新鄉至天津,每年通航期達300天。新鄉至臨清段,水大時可通行110噸木船,低水時期通行30噸以下木船;臨清到天津,水大時可通行100馬力汽輪和140噸木船,低水時可通行50噸以下木船。1957年衞運河航運由河北、山東、河南分管後,通過定期聯席會議,研究解決航運問題。1960年開始實行水陸聯運,解決了貨物積壓、堵塞水陸等老大難問題,創造了深水拖輪百馬力月產22264噸公里、木船噸船月產1000噸公里的好成績。
衞河、衞運河、南運河河道彎曲,增加了航程,低水時,水源不足,與灌溉用水常發生矛盾。1952、1958年為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的情況,結合航運的要求,先後建成人民勝利渠和共渠。通過引黃濟衞,加上漳河、衞河基流,基本上滿足了灌溉和航運用水。1954年,為了縮短九宣閘下枯水停航時間,制訂了《九宣閘管理辦法》,規定水量分配比例為灌溉七分,航運三分,調整灌溉、航運及天津市生活用水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以上措施,南運河航道大大改善,到1956年,年通航期達290天。
與此同時,南運河水運管理機構為了適應水運事業的發展,幾經變化,日趨完善。華北內河局和河北省內河航運局先後管轄過南運河水運工作,強化集中管理,克服地方主義,促進了南運河水運事業的發展。1957年,衞運河水運工作由原來的條塊管理體制改為塊塊管理體制,將衞運河航道按行政區劃分別劃給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實行分段管理,同時運輸船舶也相應分開。
1960年代德州港碼頭 1960年代德州港碼頭
1958年,為緩和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情況,開始考慮南水北調東線引水工程。結合開發京杭運河,在南運河上修建了四女寺和西河閘樞紐工程,分別興建了一座百噸級的船閘。四女寺樞紐船閘設計通航能力,採用船隊頂推運行分式,可通過400~1000噸船隊,年通過能力達36.4萬噸。自1958年4月船閘通航至1973年,過閘船隻共10.708萬隻,運輸物資901.96萬噸。
德州港碼頭遺址 德州港碼頭遺址
1959年,開始修建嶽城水庫,控制了漳河水源。1962年,引黃濟衞工程停止放水,南運河航運用水更顯不足。1967年,南運河全線停運。1968年初,水電部軍管會與交通部軍管會共同研究並提出了《衞運河臨清至德州段復航規劃報告》,建議首先恢復臨清至德州的航運,在四女寺樞紐上游58.2公里處(現祝官屯)修建水深5米的船閘。鑑此,將祝官屯樞紐列入漳衞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項目中。1973年10月29日,山東省計劃委員會將山東省交通廳編制的“衞運河祝官屯樞紐工程設計”報水電部。1974年2月19日,水電部批覆同意興建該工程。同年4月12日開工,1977年底竣工。該樞紐配有一座百噸級船閘,但由於建成後河道缺水,船閘一直未予使用。1971年,結合漳衞河中下游擴大治理工程,計劃在安陵、泊鎮、捷地、馬廠修建四級樞紐,力圖渠化南運河航道。1973年、1976年分別修建了安陵、北陳屯樞紐,各配有1座百噸級船閘。但由於缺乏水源,改善船運效果不大。到1978年,南運河航運全線中斷。1982年德州航運局宣佈撤銷。 [9] 

南運河輸水工程

1950年代,為了維持小站稻的出口,保證水稻的生產,在海河流域自身水源枯欠的年月,就曾直接或間接由河南省的人民勝利渠和共產主義渠引黃河水經衞運河、南運河、馬廠減河向小站地區和團泊窪地區送水種稻。1960年代,在由王快水庫、西大洋水庫、橫山嶺水庫,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嶽城水庫給天津供水以保證天津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時,也曾用南運河和馬廠減河輸水。
1972年是大早年,天津缺水,水質劣化,都已嚴重威脅着工農業生產、發電和人民生活。在嚴峻的時刻得到國務院的關懷,同時取得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在1972年11月11日至1973年2月15日首次從黃河引水,收水量1.63億立方米,由於旱情未能解除,1973年5月13日至6月28日繼續利用河南省新鄉人民勝利渠,途經衞河、衞運河、南運河至天津市九宣閘,全長782公里的輸水路線,輸水流量按40立方米/秒為天津市輸水,九宣閘處收水量1.08億立方米,先後收水量2.71億立方米。
1975年,汛期海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天津市的水源緊張,從1975年10月10日始,至1976年1月底止,引黃、引密,北、南兩系共送水7.435億立方米。北系屈家店收水0.37億立方米;南系九宣閘收水4.4億立方米,合計4.77億立方米,收水率為64%,除調水期間耗用外,餘皆存蓄入北大港水庫和獨流減河,為1976年汛前城市備用水源。
1980年,華北地區普遍少雨,汛後密雲水庫蓄水有限,加上冬春季入庫基流,全年可供的水量只有9億立方米。為保證京津兩個城市的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用水,水利部在北京召開京、津、冀三省市會議,為解決這一問題,農村支援城市,保證城市必需的用水,城市也壓縮用水指標,用於緩解農村旱情,共同度過乾旱缺水的難關。
1981年,持續乾旱,天津市遇到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荒。國務院發文批轉《京津用水緊急會議紀要》,決定從黃河引水接濟天津市。要求河南省通過人民勝利渠向天津送水3.5億立方米,山東省通過位山和潘莊兩條輸水線路送水3億立方米。至1982年2月天津九宣閘共收水4.47億立方米。
1982年持續乾旱,國務院決定再次引黃濟津。九宣閘實收水6.02億立方米。
引黃濟津輸水(包括引嶽)共四條線路。
①人民勝利渠線:由河南省新鄉人民勝利渠首起,經衞河、衞運河、南運河至天津市九宣閘,全長782公里。
②位臨於渠線:由山東東阿縣位山渠首起,經臨清入衞運河、再經南運河至天津市九宣閘,全長496公里。
③潘莊乾渠線:由山東齊河縣潘莊渠首起至四女寺入南運河至天津九宣閘,全長393公里。
④漳河線:自嶽城水庫引水由漳河至徐萬倉入衞河再經衞運河、南運河至天津九宣閘,全長533公里。
引黃引嶽濟津輸入北大港水庫、團泊窪水庫、獨流減河、海河輸水線路,簡稱兩引兩庫線路:
1.九宣閘、馬廠減河、馬圈閘、馬圈引河、馬圈進水閘自流入北大港水庫,線路長36.3公里。
2.九宣閘、馬廠減河、獨流減河、姚塘子揚水站提水入北大港水庫,線路長45公里。
3.南運河十一堡、獨流減河低水閘、獨流減河、姚塘子揚水站提水入北大港水庫,線路長96.4公里。
4.南運河十一堡、獨流減河低水閘、獨流減河、管鋪頭揚水站提水入團泊窪水庫,線路長67.4公里。
5.南運河十一堡、子牙河、市區金鋼橋自流入海河干流,長80.5公里。
6.南運河十一堡、獨流減河低水閘入獨流減河長91.9公里。
7.九宣閘、馬廠減河經南台尾閘入獨流減河長40公里。 [28] 

南運河流域概況

南運河自然環境

作為漳衞南運河水系的終段,南運河流域面積為37584平方公里(2013版《漳衞南運河志》則記為流域面積37700平方公里)。 [7]  [1]  流域西部(上游)地處太嶽山東麓和太行山區,地面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為土質丘陵區和石質山區,中間點綴着長治盆地,東部及東北部(中下游)為廣闊山前洪積、坡積、沖積平原。山區、丘陵區面積25436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68%,平原面積12148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32%。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直接相接,山前丘陵過渡區很短。地形總趨勢西高東低,地面坡度山區丘陵區為0.5‰~10‰,平原為0.1‰~0.3‰。平原內微地形複雜,中游分佈着大小不等的幾個窪地,成為河道的蓄滯洪區,下游沿海岸帶為濱海沖積三角洲平原。 [14] 

南運河氣候特徵

流域地處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濕潤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温變化不大,由於地勢和氣候的特性,該地區降水有明顯地帶性差異,年內、年際分配極不均勻。
流域年平均氣温,平原區在13.0~14.5℃,山區隨海拔高程的增高而降低,等温線走向基本上與山脈走向一致。極端最高氣温一般出現在6~7月份。其中,平原區通常在40.0℃以上,如1966年6月22日河南省武陟縣出現最高氣温達43.6℃。山區通常不超過40.0℃。極端最低氣温一般出現在1~2月份。其中,平原區和山區的一些河谷盆地,通常在零下20℃~零下30℃,個別年份低於零下30℃。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800毫米,局部地區小於500毫米或大於800毫米,在海河流域諸河中是降水較多的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佈存在明顯的地帶性差異,山區一般在600~700毫米,平原區一般在550~600毫米。受季風環流的影響,雨季大多從6月中、下旬開始至8月下旬結束。夏季(6~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70%~80%;春季(3~5月)佔8%~16%;秋季(9~11月)佔13%~23%;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佔2%左右。 [14] 

南運河社會經濟

2005年12月,該流域涉及的行政區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省及天津市,共15個地級市67個縣(市、區)。其中漳衞南局管轄河道範圍內涉及的行政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三省的10個地級市,28個縣(市、區)。2005年年底,全流域總人口3206.09萬人,較1996年增長648.74萬人,10年來平均年增長64.87萬人。
該流域是中國糧棉主要產區之一,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花生、芝麻、綠豆為主。2005年全流域農業總產值573.65億元,較1996年增長81.74億元,10年來平均年增長8.17億元。
該流域內煤炭、石油資源豐富,主要工業有煤炭、石油、鋼鐵、發電、紡織、造紙以及各類加工企業等。2005年全流域工業總產值2107.16億元,較1996年增長516.32億元,10年來平均年增長51.63億元。
截至2005年年底,流域內有京廣、京九、京滬、石德等鐵路,京福、京開、濮鶴、大廣、青銀等高速公路,104、105、106、107、205、207、208等國道。與省道及縣鄉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體系。 [14] 
參考資料
  • 1.    天津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天津市志·自然地理志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47 .
  • 2.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三次會議第0702號提案的答覆  .河北省人民政府.2020-08-14[引用日期2020-11-22]
  • 3.    “天津之眼”摩天輪  .天津政務網.2020-07-30[引用日期2020-10-28]
  • 4.    《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編委會.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年10月:24
  • 5.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海河志 第一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12.1 :134-136.
  • 6.    第一章 流域概況Ⅰ -  .漳衞南運河管理局網[引用日期2020-08-01]
  • 7.    《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編委會.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22
  • 8.    滄州十大名片”系列:歷史重任“南運河”  .長城網[引用日期2020-03-21]
  • 9.    漳衞南運河志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5-13]
  • 10.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194-195 .
  • 11.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 .海河志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7/12/1 :97 .
  • 12.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海河志 第二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年8月:15
  • 13.    第二章 水系的形成與變遷Ⅱ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5-13]
  • 14.    《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編委會 .漳衞南運河志(1996~2005)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年10月 :25-38 .
  • 15.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191-193 .
  • 16.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海河志 第一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7/12/1:95
  • 17.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 .海河志 第一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7/12/1 :100-101 .
  • 18.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194 .
  • 19.    關於衞河衞運河的長度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8-04]
  • 20.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 海河志 第一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12.1:114-116.
  • 21.    滄州晚報. 大運河滄州段的三條減河[EB/OL]. (2014.12.15)[2020.3.19]. http://czwb.bohaitoday.com/index.php?nid=15073.
  • 22.    消失的“娘娘河”  .滄州日報.2018年11月28日 [引用日期2020-03-19]
  • 23.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 .海河志 第二卷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8年8月 :18 .
  • 24.    海河志編纂委員會.海河志 第二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年8月:22.
  • 25.    滄州地區水利局編志辦公室.滄州地區水利志.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392-394
  • 26.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196-198 .
  • 27.    周官屯水利穿運樞紐簡介  .青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引用日期2020-03-22]
  • 28.    天津市地方誌編修委員會 .天津通志-水利志 .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年 :199-200 .
  • 29.    關於南運河安陵樞紐節制閘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覆  .河北省政府.2012-04-13[引用日期2021-06-12]
  • 30.    澎湃新聞:國家重大水利工程衞河干流治理工程開工,將提升防洪減災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21-06-11[引用日期2021-06-14]
  • 31.    河北省省級總河湖長和省級河長、湖長名單公佈  .河北日報.2023-05-16[引用日期2023-05-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