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州綜合保税區

鎖定
梅州綜合保税區位於廣東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內,面積2.53平方公里,一期封關圍網面積1.29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首個內陸型綜保區,是梅州革命老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參與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重要國家級新平台。 [1-2]  [20]  [26] 
2020年6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設立梅州綜合保税區,這是廣東省第七個綜合保税區、北部生態發展區首個綜合保税區、梅州首個國家級發展平台,也是廣東省內首個內陸型綜合保税區。 [3-4]  保税區內重點發展以保税加工為主導、以保税物流為支撐、以保税服務為配套的產業,重點打造先進製造、綜合物流、國際貿易(含跨境電商)、現代服務四大核心產業體系。 [17] 
梅州綜保區的獲批建成,改變了粵東北地區沒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格局,將有利於粵東北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為建立更加高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平台支撐,意味着粵東北地區將具備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製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的政策條件。 [5] 
2021年6月28日,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 [17]  2021年12月2日,梅州綜合保税區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19]  [21]  2022年3月28日,梅州綜合保税區正式封關運行。 [27]  2023年7月9日,“梅州綜保區—鹽田”海鐵聯運班列在梅州國際無水港成功試運行。 [36]  2023年8月2日,“梅州綜保區-廣州南沙”海鐵聯運班列成功試運行。 [37] 
中文名
梅州綜合保税區
面    積
2.53 km²
地理位置
廣東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內 [4] 
設立時間
2020年6月28日 [4] 

梅州綜合保税區基本概況

梅州綜合保税區
梅州綜合保税區(9張)
梅州綜合保税區位於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中心區域,位於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二期規劃範圍內,批覆面積2.53平方公里,一期建設面積1.46平方公里(封關圍網面積1.29平方公里),二期規劃面積1.07平方公里。區內重點開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保税服務業務,以“長短結合、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着眼長遠”的規劃理念,打造粵北生態發展區開放型經濟新引擎。 [26] 
這裏交通條件優越,與G206國道相鄰,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僅約5分鐘,到梅汕高鐵畲江站約10分鐘,到達梅州機場和潮汕機場約40分鐘,向東可連接廈門港海西經濟區,向西可對接鹽田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向南可連通潮州港汕頭港和沿海經濟發展帶,向北可通過中歐班列連接歐洲中亞城市。毗鄰梅州綜保區的梅州國際無水港(梅州國際陸港)可以通過廣梅汕鐵路直達鹽田港 [3]  ,距離年吞吐能力440萬噸的潮州港亞太通用碼頭1個小時車程。 [4] 
梅州綜合保税區的建設也得到了深圳市鹽田區委區政府的重視支持,促成平鹽海鐵聯運有限公司、有信達集團與廣鐵集團合作建設梅州國際陸港
在梅州綜保區建設國際陸港,有利於鹽田港增加貨源集散地,提供分流通道減少貨櫃堆放存量和貨櫃拖車進出量,改善當地綜合交通環境問題;有利於梅州企業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物流成本,有利於梅州發展現代物流業、擴大對外貿易。 [6] 
據瞭解,國家對各地設立綜合保税區數量採取總量控制,申報項目必須在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區位優勢、基礎設施等方面達到申建基本要求。梅州綜合保税區在全國上百個申建項目中成功獲批,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廣東省內海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5] 
2015年梅州綜合保税區申報工作啓動以來,梅縣區已累計投入約10億元,完成土地徵拆1800畝,平整土地1500畝,保税倉、海關綜合大樓和一批市政道路管網建設有序推進。
同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已簽約深圳安盛華集團、廣東盈方創投、梅州松棚鐵路貨場、深圳有信達粵東北跨境電商產業園、BPW車軸等14個項目。 [7] 
截止2020年7月9日,梅州綜保區規劃範圍內落户入駐企業5家,已簽約項目15個,其中3個項目已動工建設,簽約企業包括廣州中新集團汽車零部件製造、安盛華集團、有信達粵東北跨境電商產業園、卡萊輪胎保税物流等。 [5]  綜保區建設啓動以來,梅州市已投入11億元推進基礎配套及監管運營等相關設施建設。 [8] 
完成徵地拆遷1800畝、平整1600畝 [9]  。已建成配套專利技術孵化園、2棟標準廠房和2棟保税倉庫,4棟標準廠房、海關綜合服務樓等。 [4]  與此同時,同步推進總投資5.3億元的梅州國際無水港(松棚鐵路貨場)建設,已完成610畝土地收儲,預計2020年10月份啓動首期400畝用地建設。 [10] 
項目首期預計2021年4月前完工,包括計劃投資1.8億元,建設綜保三路及跨線橋、綜保五路、綜保六路、中央大道、創業二路、巡邏道等基礎設施;計劃投資1.6億元推進618畝場地平整;計劃投資1.1億元,建設信息化系統、卡口、圍網、查驗場與監管倉庫等監管運營設施。 [11] 
2022年11月30日,梅州綜合保税區二期項目在梅州舉行動工儀式。二期佔地面積為1.07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約35.31億元,分兩個階段實施。 [28-29] 
2023年12月26日,梅州綜合保税區(二期)順利通過模擬驗收。 [39] 

梅州綜合保税區發展歷程

2015年11月10日至11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何力率隊來梅調研梅州綜合保税區申報工作。在梅期間,何力一行前往梅縣區實地考察了梅州綜合保税區有關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情況,並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了土地儲備、項目落實、招商引資等工作彙報。 [1] 
2018年8月,海關總署正式啓動梅州綜合保税區聯審程序,國家八部委正重點審核梅州市提交的設立綜合保税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等6個申報材料,標誌着梅州綜合保税區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7] 
2019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綜合保税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21項扶持措施,海關總署集中出台了2019年第26號、第27號、第28號公告。 [12] 
2019年2月,汕頭海關召開促進梅州綜合保税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梅州綜保區享多重政策紅利。區內基礎設施、監管設施、配套服務設施採用政府財政直接投入和PPP模式有序推進建設。區內已簽約盈方創投、有信達跨境電商園、安勝華集團等項目13個,預計投資總額達60億元。 [12] 
2020年5月,梅州綜合保税區申報工作通過國家八部委聯審,正待海關總署呈報國務院審批。 [13] 
2020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梅州綜合保税區,這是繼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税區、深圳鹽田綜合保税區、珠海高欄港綜合保税區(在建)、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税區、汕頭綜合保税區、廣州黃埔綜保區之後廣東省第7個綜合保税區,梅州也成為了廣東省第6個擁有綜保區的城市。 [14-15] 
2020年7月31日上午,梅州舉行梅州綜合保税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啓動儀式,並召開梅州綜合保税區建設動員大會,標誌着梅州綜合保税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正式啓動。此次動工項目為綜保區首期封關運營的控制性工程和重要基礎設施,總投資約4.5億元,計劃於2021年4月前全部完工。 [9] 
2021年10月28日,由汕頭海關、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商務廳等8部門組成的聯合預驗收組,對梅州綜合保税區(一期)進行實地察看、綜合評審後,同意梅州綜合保税區通過聯合預驗收。 [18] 
2021年12月2日,由海關總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委組成的聯合驗收組一致同意梅州綜保區(一期)通過正式驗收。標誌着梅州首個國家平台正式建成,為梅州蘇區外貿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19]  [21] 
2021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印發《“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區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其中,《方案》提出,支持梅州建設省際交界地區節點城市,加快建設梅州綜合保税區。 [22] 
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梅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梅州國際無水港與梅州綜保區的“區港”聯動、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梅州綜合保税區的口岸作業、保税物流功能。 [41] 
2022年3月1日,梅州市税務局收到廣東省税務局轉發覆函,税務總局、財政部和海關總署同意在梅州綜合保税區推廣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試點。 [23-24] 
2022年3月28日,梅州綜合保税區封關運行儀式以視頻連線方式在梅州綜保區舉行。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宣佈梅州綜保區封關運行;汕頭海關關長劉大立,梅州市市長王暉出席活動並講話。 [26] 
2023年2月27日,梅州綜保區順利完成封關運行以來首票梅州至香港貨運直通業務。此次梅州綜合保税區實現直通香港、“港倉內移”,直接改變了梅州地區到香港的貨物需要中轉的局面。“加快了貨運速度,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物流、倉儲成本,為梅州本地企業的貨物進出口通關提供便利,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40] 
2023年7月9日,“梅州綜保區—鹽田”海鐵聯運班列在梅州國際無水港成功試運行。此次海鐵聯運班列試運行成功,實現了鹽田港港口功能前移,為梅州國際無水港開通運營後常態化運行“梅州綜保區—鹽田”海鐵聯運班列打開先河、創造條件,為梅州及周邊地區進出口企業打通了梅州綜保區—鹽田港的海鐵聯運物流新通道,有效加強梅州綜保區與梅州國際無水港的“區港聯動”、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的協同聯動發展。 [35] 
2023年8月2日,“梅州綜保區-廣州南沙”海鐵聯運班列成功試運行,這是梅州國際陸港試運行以來開通的第二條海鐵聯運線路,打通了“梅州綜保區-國際陸港-廣州南沙港”的海鐵聯運物流新通道。 [38] 
梅州綜合保税區二期基礎設施項目將於2023年10月底完工。 [32] 
2023年12月26日,汕頭海關牽頭梅州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税務局、市外匯管理局組成聯合模擬驗收組,參照正式驗收流程,對梅州綜保區(二期)基礎和監管設施建設情況進行模擬驗收。經過綜合評估,模擬驗收組一致認為梅州綜保區(二期)的建設符合《綜合保税區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範》驗收標準,並在梅州海關的指導下開展了多輪測試、自查和整改,已具備封關驗收條件。 [39] 
梅州綜合保税區 梅州綜合保税區 [19]

梅州綜合保税區區位交通

梅州綜合保税區作為處於內陸地區的產業依託型綜合保税區,為克服不靠海、不臨空的制約因素,梅州市堅持“區港一體”的發展思路,構建更快捷更便利的通道和貨運集散、內暢外聯的發展格局,與廣鐵集團公司合作共建,在梅州綜合保税區旁邊同步建設梅州國際無水港(松棚鐵路物流基地),項目規劃面積1000畝,設計年吞吐量初期155萬噸、中期208萬噸、遠期360萬噸,已於2021年10月底進場施工,目前正在進行路基土石方、橋涵、房建等工程建設。建成後將與梅州綜合保税區形成“區港聯動”、協同發展,為梅州打造成為粵東北、粵閩贛周邊區域的區域性分撥中心和集散中心提供重要的支撐。 [30] 
梅州綜合保税區所在位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距離高速出口僅5分鐘車程,到梅汕高鐵畲江站僅10分鐘,到梅州機場和潮汕國際機場約40分鐘。通過毗鄰的國際無水港、高鐵、公路、航空等立體交通網絡,向東可連接廈門港和海西經濟區城市羣,向西可對接鹽田港、南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羣,向南可連通潮州港、汕頭港和沿海經濟發展帶城市羣,向北可通過申報中歐班列連接歐洲及中亞城市。 [30] 

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機構

2021年4月13日,廣東省委批准設立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作為梅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正處級。 [25] 
2021年6月28日,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新成立的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主要承擔梅州綜合保税區和梅州國際無水港的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職責,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主要依託當地政府開展。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設4個內設機構,分別為黨政辦公室、規劃建設科、經濟發展科和投資促進科。 [17] 
梅州綜合保税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標誌着梅州綜保區正式邁進了規範管理、科學運營的嶄新徵程,對進一步保障綜保區管理運營體制,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水平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將推動綜保區建設成為業態高端多元、功能佈局完善、服務優質高效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助推梅州蘇區振興發展。 [17] 

梅州綜合保税區建設情況

2021年12月2日梅州綜合保税區(一期)通過國家正式驗收。2022年3月1日梅州綜合保税區成功獲批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試點。2022年3月28日,梅州綜合保税區正式封關運行,首單貨物順利通關。區內建有6.9萬平方米的廠房、1.2萬平方米的保税倉庫、6.5萬平方米的專利技術孵化園、1.5萬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大樓(設有政務服務大廳和海關報關大廳)。同時,圍繞全面提升梅州綜合保税區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制定了《梅州綜合保税區周邊空間規劃》《梅州綜合保税區周邊交通規劃》,注重梅州綜合保税區與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梅縣區和興寧市的產城融合發展,預留2.35平方公里的擴區空間,進一步完善梅州綜合保税區和周邊路網,確保梅州綜合保税區與周邊高速公路出口、高鐵站、機場、鐵路、快線的有效銜接,與周邊區縣、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連通,暢通人流物流通道。 [30] 
目前,綜保區基建工作仍在進行中,綜保三路(跨線橋)28根樁基和10個承台已全部完成,橋墩柱(含耳牆)10個已完成9個,箱梁支架9跨已完成搭設4跨;創業二路路基填築已完成88%,正進行排水溝和雨污水管道建設;綜保五路路基平整已完成,綜保六路正進行路基和雨污水管道開挖。綜保區梅縣範圍502畝場地平整工作已完成72%,興寧145畝場地平整工作已完成99%;查驗中心和檢疫處理用房主體結構施工完成70%;海關綜合服務樓正在進行裝修和線路鋪設。 [16] 
智慧園區建設情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梅州綜合保税區信息化管理系統,建有智能化集成平台、企業智慧關務服務平台、智慧園區運營服務平台、檢驗檢疫及跨境電商查驗分揀系統、園區互聯網、海關業務網等,滿足海關監管、信息共享和日常辦公需求。 [30] 
2023年4月15日,梅州綜保區管委會在深圳市舉行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與香港新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惠福電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東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移動通信設備保税維修、出口貿易項目框架協議,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年進出口總額達35億元。 [34] 
2023年6月8日,“梅州綜保區有福 深愛您來”——梅州綜保區“灣區系列招商”活動深圳專題招商推介會在深圳銀湖會議中心舉行。現場共簽約意向入區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額約4.4億元,進出口總額約30億元,涵蓋加工製造、保税維修、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等領域。 [33] 

梅州綜合保税區發展方向

結合省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突出“原中央蘇區”特色,梅州市高標準編制了《梅州綜合保税區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以保税加工為主導、以保税物流為支撐、以保税服務為配套的產業,重點打造先進製造、綜合物流、國際貿易(含跨境電商)、現代服務四大核心產業體系,緊密圍繞高端電子信息、精密製造、智能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戰略產業,堅持優先發展“大進大出”的先進製造業,輔助以倉儲物流、跨境電商、融資租賃、展示交易、綜合服務等配套產業,推動形成“龍頭企業在綜合保税區內,配套企業在周邊腹地,帶動區域開放型經濟整體向好發展”的良性產業發展格局。 [30] 
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梅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高效完善的綜保區銜接網絡。
以打通外部大循環、拓展內部腹地的全局性定位,構建層次清晰、立體綜合、高效便捷、銜接順暢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系統提升梅州綜合保税區和周邊地區的通暢便捷水平,實現“人優其行、貨暢其流”的美好願景。
加強綜保區主卡口與園區道路、國際無水港的銜接。加快綜保北路建設,實現與國道G206、中心大道和畲江至國道G355連接線的快速銜接。完善梅州綜保區內部與鐵路卡口的道路網絡,優化交通運輸組織,實現與國際無水港的無縫銜接。
加強綜保區與周邊區縣、交通樞紐、產業園區的銜接。構建“三縱四橫五聯絡”幹線公路網絡與周邊高速互通、畲江高鐵站及興寧南站進行快速銜接。通過加快建設畲江北互通至國道G355連接線等項目,提升中心大道和國道G206等綜保區周邊路網的通行效率,實現10分鐘通達畲江高鐵站,15分鐘通達周邊高速互通。
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周邊區域的快速連通。以高速公路、鐵路為抓手,加快構建西聯粵港澳大灣區、東接海峽西岸、北拓贛閩地區、南融汕潮揭都市圈的綜合立體交通大通道。加快梅州至龍川、梅州至龍巖高速鐵路建設,實現綜保區與大灣區、海西區快速銜接;加快汕梅高速改擴建,暢通梅州與汕潮揭都市圈的聯動發展。
加強與國內、國際節點的銜接。充分發揮梅州國際無水港的功能優勢,加強鐵水聯運,加快推進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擴能升級改造工程,實現與深圳鹽田港、廣州黃埔港、汕頭廣澳港、廈門海滄港等重要沿海港口的直接聯繫。加快瑞梅鐵路建設,構建粵東北上出省運輸大通道,對接贛州國際港站,實現與歐亞大陸國家的互聯互通,打通國際貨運通道。 [41] 

梅州綜合保税區優惠政策

梅州綜合保税區國家優惠政策

根據《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税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和《海關總署關於印送<綜合保税區適合入區項目指引(2021年版)>的函》(署貿函〔2021〕36號),可享受的政策有:
税收政策
1.基建物資及設備進口免徵進口關税和進口環節税。
(1)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免税;
(2)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免税;
(3)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區內企業從國外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免税。自國務院批准設立綜合保税區之日起,入區企業進口自用的機器設備等,可免徵進口關税和進口環節税。
2.境內(指境內區外,下同)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出口退税。
3.區內貨物進入境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報驗狀態徵税(經批准或授權的除外)。
4.選擇性徵收關税政策。區內企業生產、加工並銷往區外的保税貨物,企業可以選擇按其對應進口料件或者按實際報驗狀態繳納進口關税。
5.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税收政策。區內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税進口業務可以享受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税收政策。
6.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免徵增值税、消費税。
7.區內企業(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試點企業除外)從區外購進並用於生產耗用的水(包括蒸汽)、電力、燃氣視同出口貨物實行退税。
8.經批准或授權可以享受的税收政策。
(1)賦予區內企業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政策。經備案試點的區內企業可自願申請成為試點企業,並按規定辦理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登記,自增值税一般納税人資格生效之日起,可享受進口自用設備暫免進口税收後按內外銷比例年度補繳税款、內銷貨物向税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税和消費税並按規定向海關繳納進口税收以及緩税利息、外銷貨物適用出口退(免)税政策、增值税可按規定抵扣等具體政策;
(2)經批准或授權的其他税收政策。
貿易管制政策
除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外,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件管理。區內生產製造的手機、汽車零部件等重點產品從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中剔除。
保税監管政策
1.區內保税存儲貨物不設存儲期限。
2.進口貨物入區保税。
3.區內企業之間保税貨物可以自由流轉。
4.具有整車進口口岸的地級市行政區劃內(含直轄市)的綜合保税區可以開展進口汽車保税存儲、展示等業務。
外匯政策
進出區(境內區外)貨物可用外幣或人民幣結算。
綜合保税區
特殊貿易便利化措施
1.區內加工製造企業可利用剩餘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託加工。
2.區內實施企業自主備案、合理自定核銷週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税款並簡化海關業務核准手續。
3.區內新設的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經評定符合有關標準的,直接賦予最高信用等級。
4.除禁止進境的外,區內企業從境外進口且在區內用於研發的貨物、物品,免於提交許可證件,進口的消耗性材料根據實際研發耗用核銷。
5.對境內入區的不涉出口關税、不涉貿易管制證件、不要求退税且不納入海關統計的貨物、物品,實施便捷進出區管理模式。
6.區內實行數據自動比對、卡口自動核放,保税貨物點對點直接流轉。
7.區內企業進口的醫療器械用於研發、展示的,可不辦理相關注冊或備案手續。
8.文物自境外入區實施入區登記審核。藝術品在綜合保税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免辦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批准文件。
9.區內企業從境外進口已獲批的人用疫苗或體外診斷試劑,可在具備必要監管查驗條件的綜合保税區內查驗。境外入區的食品,如需檢測的,在抽樣後即放行,對境外入區動植物產品的檢驗項目,實行“先入區、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後續處置。
10.對註冊在綜合保税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進出口飛機、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物等大型設備,不具備實際入區條件的,可實行海關異地委託監管。
11.區內企業可以辦理集中申報手續。實行集中申報的區內企業在海關規定的期限內對申報清單數據進行歸併後向海關辦理集中申報手續。集中申報適用報關單集中申報之日實施的税率、匯率。
12.允許非保税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綜合保税區,與保税貨物集拼、分撥後,實際離境出口或出區返回境內。 [31] 

梅州綜合保税區地方優惠政策

《梅縣區產業集聚地招商引資管理辦法(修訂)》(梅縣區府〔2021〕4號)
《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干措施及其配套文件》(梅市府〔2022〕24號) [31] 

梅州綜合保税區歷史意義

梅州綜合保税區的設立,意味着梅州打開了一扇與世界無縫對接的大門,將徹底改變地理位置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增效插上翅膀,更好地促進蘇區振興發展和全市外貿經濟發展。 [3] 
梅州綜合保税區的設立,使梅州真正擁有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標誌着梅州外貿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將極大地提升梅州的整體形象和整體經濟,不僅可以讓食品、藥品、化妝品等進口商品“引進來”,還能讓梅州發展有具有本地特色的外向型經濟,幫助梅州特色工業品和農產品等“走出去”,不斷提升梅州的經濟競爭力。 [3] 
作為著名的“華僑之鄉”,梅州是客家人移民海外開拓印度洋的第一站,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全國重點僑鄉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梅州旅居海外僑胞約500萬人,遍佈8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世界客都”。
梅州綜合保税區對招商引資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可以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客商企業回鄉投資,不斷集聚產業、提升經濟、增加税收、促進就業,服務梅州市10個省級產業園,推動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發展,帶動梅州外貿經濟發展,從而拉動GDP增長,加快梅州蘇區振興發展。 [3] 
綜合保税區是中國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便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梅州綜合保税區的設立有利於原中央蘇區梅州市振興發展,發揮僑鄉優勢拓展海外市場合作空間,有利於粵東北地區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利用國際和國內的資源和市場,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落實廣東省振興粵東西北發展戰略。 [5] 
綜保區是一個政策疊加的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貨物在綜保區內可以一次性辦理報關查驗等手續,相當於在候機樓買票後直接出發運送到海港或空港——辦事程序最簡化,大大縮短了貨物進出口時間,有效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和綜合物流成本 [14] 
綜保區具備保税倉儲功能,梅州綜保區獲批後,相當於把“海外的倉庫”搬到了家門口,梅州老百姓不出國門就能以更實惠的價格、更快捷的速度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此外,海關部門對綜保區出入貨物實施全程嚴格監管,相比海外代購和“海淘”,綜保區的商品質量更讓人放心。 [14] 
與此同時,距離梅州綜合保税區約1公里的1000畝梅州國際無水港項目(松棚鐵路貨場),建成後可讓貨物在綜保區出來後就可以直接通過廣梅汕鐵路從無水港出發,直達鹽田港廣州港等海港,並享受“1+N”港區聯動優惠政策,梅州現代物流業和對外貿易將得到跨越式發展。 [14] 
梅州綜合保税區正式獲批,是梅州市對外開放一張嶄新、閃亮的名片,將為梅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開放平台支撐,更好地對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