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州木偶

鎖定
梅州木偶的代表項目主要包括五華提線木偶戲梅縣提線木偶戲等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提線木偶戲,客家地區舊稱“吊線戲”,古稱“傀儡戲”,始於漢代,興於唐代,盛於宋代。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戲劇。伴隨着客家人的第三次大遷徙,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由江浙地區經福建省傳入梅州,主要流行於大埔梅縣、五華、興寧等地。1954年《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紀念刊》記載:“明朝初年,閩西木偶戲已傳入粵東。” 是中國稀有的提線木偶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性木偶藝術劇種之一。 [1-2] 
2008年6月,五華提線木偶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09年10,梅縣提線木偶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 
中文名
梅州木偶
類    別
傳統戲劇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
傳承機構
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梅縣區木偶傳習所

梅州木偶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孔子時期已經有了"俑"。《洛陽金村古墓聚英》及《古明器圖象》等考古文獻也證明西周已有木俑、銀俑。這些俑開始是殉葬品,後來成為"喪家之樂"。《列子記事》中提及"周穆王時,巧人有偃師者,為木人,能歌舞。王與盛姬觀之。舞既終,木人瞬目,以手招王左右。王怒,欲斬偃師,偃師懼,壞之,皆丹黑膠漆之所為也。"這大概是木偶戲的雛形了。考古學家根據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文物,認為西漢時我國已有木偶戲。《樂府雜尋》記載"漢高祖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絕食,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機關,舞子眸間。閼氏望見,謂是美人,慮下其城,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故有"陳平當年設傀儡,世世代代有戲演"的傳説。
總之,中國木偶戲,在先秦時代已出現了雛形,到了漢末,喪樂中已經普遍演出木偶戲。《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傀儡子,作偶人以戲,善彩舞,本喪家之樂也,漢末始用於嘉會。"以後木偶戲逐漸演變成獨立的劇種,並從單純的歌舞,雜耍發展到能演史事、公案、脂粉、靈怪等各種內容。至唐代,木偶藝術已發展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的高超境界。宋代,木偶戲盛極一時,據《東京夢華錄》、《夢梁錄》、《都城紀勝》等書記載,宋時木偶已有"懸絲傀儡、藥發傀儡、持棒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許多種類,但從操縱上看,發展至現代,不外有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皮影戲及遮頸等。 [2] 
廣東客家梅州地區的提線木偶是福建閩西傳入廣東,它分佈於粵東的梅縣、興寧、豐順、大埔、蕉嶺、五華、揭西、陸豐等縣。木偶戲面向城鄉廣大民眾,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尤其在舊時的農村深受人們的喜歡,是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
據《五華縣木偶劇團建團40週年紀念專集》中的資料記載,五華木偶戲是在明代從福建上杭縣傳入的。民國初年,五華縣擁有林華堂、新華堂、彩華香、同樂園等20多個木偶戲班,居興梅、潮汕各縣之冠,藝術基礎也較好,素稱“木偶之鄉”。 1930年,五華木偶戲著名藝人李伯紳組建“林華堂”出國木偶戲班,由木偶戲青年演員李壽添領銜,古妙洪、張日星、張炳星、古三、張如亮、李亞七、古妙姐等人組成。應華僑張建賓邀請,遠渡重洋到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演出,時間四年之多,頗受華僑和外國人士讚賞。
據謝永昌著《梅州客家風情》書中<漫談梅州木偶戲>所載,梅縣的木偶戲是由福建上杭傳入的。舊時梅縣提線木偶戲班有不少,至建國前夕還有6個。即梅城謝發父親謝瑞庭為班主的“樂堯天”,梅江黃寶師為班主的“奏吉祥”、南口車陂劉偉榮的“榮華堂”、南口圩陳立郎的“富天彩”、隆文李達安的“合一聲”、鬆口童士洪的“樂昇平”。1910年,梅縣“奏吉祥”木偶戲班曾由華僑黃雙粦先生“綽號黃百萬”聘請到南海羣島的泰國、新加坡、大北等埠叻去演出。深受華僑的好評。
謝如劍撰寫的《大埔木偶戲》提供的資料。大埔縣的木偶戲是由福建上杭傳入的,人們稱為“外江木偶戲”。大埔木偶戲在抗戰前極為盛行,清末至民國初年,雙溪鎮草田裏、清泉溪、木教、和村、燈盞湖都有木偶戲班,興盛流行。1947年前後,大埔境內只有州瑞、梓里、碗瑤等處尚存“彩新風”、“新天彩”、“高升平”、“樂昇平”(後稱“彩華新”)等幾個木偶戲班。
舊時梅州市各縣均有木偶戲班活動。木偶戲班,多活動於本地區及閩、粵、贛地區一帶的城鄉。民間木偶藝人肩挑道具,走村串户,上門演出。以往的線戲班,多為藝人自由組合,人數二三人為一班,有五六人到十多人不等。有戲做時則做戲,無戲做時則從事打八音(羣眾婚喪喜慶,常請八音,銅鼓吹奏)。
舊時,如請木偶戲班演出,有時由富家或華僑出錢,有時是集體(舊時多由宗族公嘗)出錢。講定每本戲若干錢,十本戲可演一個下午或一晚。在山村,演出地點則多在學校禮堂或農村的祠堂裏。當時梅城的演出地點在上市河唇湖坪裏,用竹篷、木板搭成戲台、看台。 [5] 
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均屬提線木偶,又叫線戲。1954年《華東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紀念刊》在閩西提線木偶戲的介紹中提到"明初,有上杭縣白沙鄉農民李氏兄弟二人至浙江温州習技提線木偶。三年藝成,攜八個傀儡歸去,後來播傳粵東各地。"過去,五華縣何華先的木偶班保存着古舊的佛經、符語,演出台本都標有福建字樣。據更詳細的考證,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是在明代由江浙、福建傳入的,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代以後,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有了較大的發展。由於它輕裝簡載,舞台小,演員少,在街頭巷尾、山坡田野架起露天小舞台就可演出,而且包場經費低廉,因此農村墟鎮每逢傳統節日,神誕廟會等必請木偶戲演出幾天。這樣,自然促使木偶戲班倍增,從事木偶藝術活動的人越來越多。興寧縣曾擁有二十多個木偶班,如林華堂、新華堂、應華堂、美華堂等,木偶藝人多至七、八十個。梅縣木偶六大班,即"東堯天"、"奏吉祥"、"榮華堂"、"富天彩"、"合一聲"和"樂昇平"。在民間享有很高的聲譽。大埔縣境內,木偶戲更盛極一時。晚清期間,青溪、梓里、洲瑞、平原、巖上、大東、雙溪等地都有木偶戲班。
粵東客家地區木偶戲的黃金時代是在20世紀初,不僅木偶戲班眾多,而且活動範圍也不斷拓展,由本地區城鄉,拓展到閩、粵、贛邊區一帶,甚至遠渡重洋,足涉國外。如1910年間,梅縣"奏吉祥"木偶班應華僑黃雙磷先生聘請,到南洋羣島去演出。1930年初,五華縣的"林華堂"木偶班應華僑張建彬先生的邀請,前往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演出,長達四年之久,得到南洋羣島各國華僑和當地居民的歡迎和稱譽,外國藝術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到了解放前夕,由於戰事不斷,災荒連年,城鄉經濟調弊,加上木偶戲本身也存在不少缺點,如內容陳舊,表演墨守成規等,致使木偶戲奄奄一息,瀕於絕境,戲班也所剩無幾,度日艱難。
解放後,在人民政府重視下,木偶戲如枯木逢春又有了生機,1951年,梅縣、五華、大埔三縣在老戲班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梅縣民藝線劇團"、"五華木偶劇團"、"大埔線劇隊"。它們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也加緊排演現代劇,並在藝術形式上對木偶戲進行了改革,如打破行當,完全用客方言演唱等,使之更接近時代,曾多次到省市甚至中央去進行彙報演出、藝術交流等,受到各界的好評。木偶戲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很有影響,而且進行了有意義的改革,使之更適於表現現代生活。如今,木偶戲和其他民間小戲一樣,也呈現衰落的趨勢,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挽救木偶戲和其他有價值的地方傳統藝術,是一個新的重要課題。 [2] 

梅州木偶藝術特色

(1)提線木偶製作精巧細緻,操縱靈活生動。
粵東客家地區木偶傳統節目的角色與漢劇無異,即分生、旦、醜、公、婆、紅淨和烏淨七大行當。木偶即是仿照戲劇人物角色的臉譜型,雕出頭、手、足,身高在65cm至75cm左右。但五華縣的木偶形體較大,雕刻線條較粗獷,身高較其他縣高出1/4左右。身軀以竹木裹成空筐,外被服飾,並在關節安裝提線牽引挈動。操縱線有硬線和軟線兩種。硬線繫於木偶之兩耳、背部,呈品字形,用以控制木偶軀體的站立平衡,亦可做些動作。軟線繫於手腳和腰部等,用以表演細膩之動作。木偶操縱線傳入粵東客家地區之初僅有五根,後發展到十多根。一般來説,生、旦角較少線,丑角較多線,因醜態百出,必須在其肩、肚、眼、舌等部增添些"補線",以適應表演時的需要。木偶表演時,演員除了發揮頭、腰、腿、手等部位的靈活性外,也很注意運用手腕及手掌的關節,以表現各種較複雜的動作。木偶在舞台上常常有雜耍表演,以活躍氣氛,增強效果。這類雜耍表演,常常象江湖賣藝人的表演一樣逼真。其提線操縱靈活,目的就可想而知了。其它如握筆、拔劍、跑馬、射箭、梳頭、斟酒、紡紗以及甩髮等等,表演均有獨到之處,使觀眾興趣盎然。 [6] 
提線木偶是用線操縱木偶。提線分“硬線”和“軟線”。“硬線”繫於木偶的兩耳和背部,呈三角形,用於控制木偶身軀站立平衡,亦可做些動作;“軟線”則繫於木偶的手腳和腰部等,用於表現較細緻的動作。生、旦木偶的操縱線較少,丑角則較多。一般為幾根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所發展,有的達20~32根線,在肩、肚、眼、嘴、舌等部位,都增加副線,以適應表演各種醜態的需要。飛禽走獸及各種舞台道具等,根據表演需要裝線。所有提線集中繫於一塊線板上,藝人用左手二指抓住線板,其餘八個手指撥動線路操縱木偶表演。 [1] 
(2)木偶戲表演程式特別,舞台演出自由。
木偶戲在表演程式上雖也和"人戲"一樣,可分為"唱、做、念、打",但其中"唱"和"念"表面是木偶的,其實是演員的,屬於演員的直接表演部分,而"做"和"打"則要通過演員的雙手操縱木偶.間接地表現出來。木偶雖是無情物,然而如果演員的技藝高超,則能使木偶的形神動作表演得維妙維肖,使觀眾感到自然逼真,栩栩如生。另外,由於木偶"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在舞台上顯得十分自身自由,象上天入地下海,騰雲駕霧,赴湯蹈火等等。這些,以戲根本無法表演的動作,它卻能充分生動逼真也表現出來,運用其變幻無窮的浪漫色彩,使舞台成為任意馳騁的廣闊天地。 [6] 
提線木偶戲,隊伍小,行裝輕便,舊時通常一班1~5人,10多個常用木偶,幾隻戲箱籠或小竹籮,流動方便,有2~4張“八仙桌”即可演出。現改為天橋立體架高舞台和長線操作;並使用軟景、硬景、天幕等擴大表演區,還使用各種投景燈、色燈配景等;木偶身軀也相應改高,有的節目還結合杖頭、布袋木偶及人偶同台,使表演更加活潑生動。 [1] 
(3)劇本篇幅短小,唱白精煉,情節滑稽風趣。
木偶戲的表演特點是自提自唱,手口並用,所以往往是"唱"、"念"與"做"、"打"分家,需要較好的配合。為此,人物的對白和唱詞都比"人戲"對白和唱詞濃縮得多,講究少而精,往往寥寥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那種敍述式的説唱幾乎不見,而提示動作的語言往往比一般戲劇要多得多。
為了適應木偶戲表演的要求,木偶戲的劇本一般都比較短小,很象是一個摺子戲。如演《白蛇傳》,只是取其中的一折《水漫金山》,而且對白也省略了很多,劇情也進行了改動。木偶戲演出的《水漫金山》、《逼昄》、《索夫》、《水漫》和《團圓》四場,劇情從高潮演起,使戲劇衝突異常激烈,更好地發揮了懸線木偶藝術的高超技藝。而且一反習見之結尾,安排四大金剛慘敗,白蛇劍戮法海袈裟,許仙落水,白蛇將他救起,夫妻團圓。劇情很簡單,篇幅短小精煉。 [6] 
(4)音樂曲調豐富多樣
粵東客家地區的木偶戲的唱腔除二黃、西皮、大板三類與漢劇相同外,還有特殊之唱腔--傀儡腔,如猜調、拆字歌等。傀儡腔中的猜調為四句式,分為平聲韻和仄聲韻兩種,全用客家話演唱,不僅咬詞吐字清晰,且喜怒哀樂,抑揚頓挫,馳騁自如,由於其富有濃郁的鄉土風味,特別受羣眾歡迎。此外,還有不少經過加工提煉的客家山歌。 [6] 
梅州提線木偶戲的基本音樂唱腔,與廣東漢劇相同,屬皮黃劇種,道白也用“中州音韻”。但丑角可以自由發揮,唸白多夾雜一些客家方言,唱腔也採用一些採茶、山歌和民間小調,一些“雜劇”也常用客家話對白。 [1] 
另外,傳統的木偶戲較多地接受漢劇的比較典雅的地方戲的影響,人物分行當,對白和唱腔用古代官話等等,這使它和人民羣眾有較大的距離,解放以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木偶戲出現了新的面貌,與人民羣眾的聯繫更加密切了。 [7] 

梅州木偶內容和劇目

從現存傳統劇目來看,一類是取材於歷史故事的作品,如重現梁山泊英雄好漢智取大名府的《化子進城》;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聯吳抗魏的《借東風》和《過江招親》。另一類是取材於民間傳説和神話故事的作品,如歌頌自由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水淹金山寺》和《梁山伯與祝英台》;揭露封建統治階級殘暴的《孟姜女》。而孫悟空是木偶戲特別喜愛的神話人物,以他為主角的劇目特別多,這些戲寫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所經歷的種種神奇驚險的經歷,頌揚孫悟空愛憎分明、見妖必除的精神,突出他機智勇敢堅韌頑強的性格特徵,如《火焰山》、《火雲洞》、《三打白骨精》和《大鬧天宮》等。而《寶盆乖乖》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都離不開道德勸諭的主題,表現善惡必報的觀念,與人民羣眾的現實生活聯繫較緊,所以也最容易打入觀眾的內心世界,產生迅速的影響。解放後,產生了一批現代劇,如《霧裏牛車》、《送郎參軍》、《慶豐收》、《海上擒諜》、《範壽山》和《甘茶送親人》等,題材多樣,反映的生活面相當廣泛。 [2] 
梅州木偶戲劇目有“正本戲”和“耍戲”二類,正本戲一般為傳統歷史劇,如《化子進城》、《水淹金山寺》、《孟姜女》、《蘇州案》等,一般是在白天和午夜前演出;耍戲是小丑戲,是木偶藝人臨時自編自演,沒有台本,以笑話為主,內容雜亂,故只准在午夜後演出,有時直到天亮才休場,故又稱“鬼話戲”、“下夜戲”、“天光戲”。 [1] 

梅州木偶傳承保護

梅州木偶傳承現狀

梅州各地都有民間藝人組合的“吊線戲班”,以五華、大埔、梅縣居多。由於木偶戲演出費用低廉,民間每逢迎神賽會、婚嫁喜慶、橋樑屋宇落成等,多僱請木偶戲班演出。梅州的提線木偶戲,除在梅州備城鎮演出外,同時伸展到鄰近的東江、粵北、贛南、閩西等客家地區演出,甚至走出國門,遠赴外國表演。 [1] 
據調查,而今木偶戲還是有人看的,短時期內還不至於消亡和淘汰。閩粵客家地區的專業木偶劇團和業餘木偶戲班還在城鄉各地演出。近幾年來,梅縣木偶劇團還排演了一批少兒木偶戲,深入到學校演出受到老師學生的歡迎。 [5] 
隨着電視電影等娛樂方式興起,古老的木偶戲漸漸被人們所淡忘,木偶劇團也經歷了在夾縫中生存的窘境。 [8] 
非遺傳承形式多為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而學藝艱苦、工資待遇低、學藝週期長等因素使得不少老藝人都不願讓子女繼承父業。 [9] 

梅州木偶傳承機構

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五華縣木偶團。2012年8月經廣東省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轉製為公益一類性質的事業單位“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專門從事傳承、保護、研究和展演工作,是省級傳承基地。 [10] 
梅縣區木偶傳習所(前稱:梅縣木偶劇團)成立於1951年,全民事業單位,是一個國營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於2012年6月轉製成立梅州市梅縣區木偶劇團演藝有限公司。梅縣提線木偶戲一直是梅縣木偶劇團傳承與創新。 [11] 

梅州木偶傳承人物

李新賢,男,1964年生。有從事提線木偶藝術30餘年的豐富經驗,導演、提線、演唱、伴奏、製作樣樣皆能,技藝全面,功底深厚,其創新的木偶書法,表演獨特,被稱為“梅州一絕”,曾獲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大賽優秀表演獎,主演的提線木偶雜技劇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歌舞雜技主題晚會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先後應邀到泰國、法國、印尼等國表演,在培養表演人才,傳承五華提線木偶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12] 
巫啓勝,男,1955年生。高中畢業後參加梅縣木偶劇團工作,先後師承黃銘粦、李炎興、李達安等名家,學習木偶配樂、唱腔、操作及木偶製作等,並廣泛吸收各家所長,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能提、能唱、能彈、能演的木偶藝人。其創作、表演俱佳,曾在傳統長線木偶的基礎上,獨立創作短線木偶《木偶書寫》、《紅綢舞》等別具一格的木偶表演。從藝30多年來,完成送戲下鄉演出數千場,深受觀眾歡迎和喜愛,為弘揚、傳播梅縣提線木偶戲作出。 [13] 

梅州木偶保護措施

據瞭解,為了加大對提線木偶的保護力度,五華縣制定了相關保護措施,成立了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每年撥出資金70萬元,對專業劇團、民間木偶劇團和木偶戲藝人加以保護,並資助傳人習藝、傳藝,鼓勵表演藝人創作,並定期到各地展演,擴大影響力。 [14]  在“五華提線木偶戲保護傳承與發展”研討會上,廣東省木偶劇團團長張遠明表示,提線木偶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塊瑰寶,要把人才培養要放在非遺傳承的重要位置,莫讓民間“絕活”變成“絕唱”。“要積極創新非遺人才培養方式,比如可以採取政府給傳承人實質性幫助的方式,激勵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涉足非遺行業。同時可以把非遺寫入教材,貫穿到小學、中學、大學的教學、學習中。”並要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加強培訓交流,增強傳承人的使命感,提升他們培養好徒弟的事業心。 [9] 
2007年,梅縣木偶傳習所逐步走上了市場化道路,商演不斷。同時,他們在堅守傳統木偶戲表演劇目的基礎上求新求變,發展適合市場需求的劇目和表演方式,已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15] 
2007年,陸學平擔任了梅縣木偶劇團的團長,給劇團成員發了一筆過年費。並對劇團進行全面改革,把長線木偶轉為短線木偶,積極尋找演出市場,並編排課本劇到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地演出,劇團慢慢恢復了元氣。2009年,劇團由差額撥款變成了全額撥款,劇團成員的生活有了保障。除了推陳出新外,傳習所還積極走進校園、社區、村鎮,通過“送戲上門”的方式培養觀眾。 [8] 
2018年3月14日,梅縣提線木偶走進嘉應大學,用講給學生聽、演給學生看、帶着學生體驗的方式,給大學生們上了一堂興趣課,讓更多大學生了解非遺,傳承非遺。 [8] 
2018年11月,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與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共建活動驛站,旨在打造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與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共同的活動陣地,通過溯本清源、藝術互動、交流培訓等形式,使廣東漢劇廣東漢樂五華提線木偶戲這三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具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 [16] 
2019年,五華縣教育局五華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五華縣“非遺(五華提線木偶)進校園”活動方案》的通知。 [17] 
2020年4月27日,五華提線木偶戲(轉水矮車)傳習所掛牌儀式在五華轉水鎮矮車村舉行。 [18] 

梅州木偶社會影響

梅州木偶重要演出

1910年,梅縣“奏吉祥”木偶戲班應邀赴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國演出,深受廣大華僑的歡迎和好評。 [19] 
1930年初,五華縣的"林華堂"木偶班應華僑張建彬先生的邀請,前往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演出,長達四年之久,得到南洋羣島各國華僑和當地居民的歡迎和稱譽,外國藝術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2] 
1991年9月,梅縣木偶劇團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穗、桂、湘、滬4省3市的木偶劇團藝術展演大會。 [19] 
1992年,梅縣木偶劇團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劇中採用真人與木偶合演的手法,打破了千百年來木偶戲的傳統表演形式,突破了千百年來提線木偶演出的舞台空間,採用皮影戲的光學效應,使劇中被斬“蛇妖”身首分離的表演絕技形象逼真,獲得滿堂喝彩,掌聲雷動。 [19] 
2010年,上海世博會廣東活動週期間,代表客家文化的參與展演的五華木偶戲每天演出6-8場,每次出場,技驚四座,總博得陣陣喝彩聲。 [20] 
2015年6月5日下午5點半,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華木偶戲走進南燕”活動在鏡湖旁廣場拉開帷幕。 [21] 
2018年12月15日至18日,“五華提線木偶戲”走進深圳市南山區各社區開展演出和免費授教活動,吸引上千居民觀看。 [22] 
2019年8月,“五華提線木偶戲”大型傳統劇《金鱗記》在江蘇揚州參加慶祝建國七十週年“廣陵杯”全國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 [23-24] 

梅州木偶榮譽表彰

1992年9月,梅縣木偶劇團的作品《鳳嶺緣》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匯演”獲得劇目創作獎和演出獎。 [25] 
2017年11月,梅縣區木偶劇團演藝有限公司原創木偶劇《海族總動員》在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中獲得優秀劇目三等獎。 [26-27] 
2018年8月,梅縣木偶傳習所參賽作品《封箱》在“廣東省第六屆嶺南舞蹈大賽”中獲得非職業組作品金獎、創作金獎、表演金獎三項金獎。 [15]  [28] 
2018年,榮獲“深圳市南山區民生微實事”項目二等獎。 [22] 
2019年8月12日晚,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廣陵杯”全國木偶皮影劇(節)目展演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揚州大劇院落幕,此次展演的各大獎項也隨之揭曉。五華縣提線木偶傳習所精心打造的大型傳統提線木偶劇《金鱗記》經過激烈角逐,榮獲1個集體獎和4個個人獎(1個優秀傳承劇目獎,3個優秀操縱表演,1個偶型設計製作獎)。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