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漢劇

鎖定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廣東省漢族客家戲劇劇種 [44]  、廣東三大劇種(粵、潮、漢)之一,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稱為“南國牡丹”。 [1-3] 
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清代乾隆年間進入粵東,以潮州為中心,向鄰近地區傳佈。其藝術風格與湖北漢劇有所不同,為顯示區別,1956年定名為“廣東漢劇”。1959年成立廣東漢劇院,院址設在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廣東漢劇的唱腔音樂包括“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種聲腔,而以“西皮”、“二簧”為主,此外還有崑曲、民間小調和少量梆子曲調。廣東漢劇的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烏淨、紅淨七個行當,各行當唱腔均有明顯特點,舞台語言沿用“中州韻”、普通話,表演中唱、念、做、打的程式十分豐富。 [1]  廣東漢劇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戲曲藝術的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廣東漢劇主要流行於粵東、粵北、閩西、閩南、贛南等地以及港台和東南亞客籍華僑聚居地。傳統劇目主要有《昭君出塞》、《百里奚認妻入《高皇過關人《齊王求將入《孝義流芳》、《西廂記》、《賣油郎獨佔花魁》、《花燈案》等。 [4] 
2008年6月7日,廣東漢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29。 [1] 
中文名
廣東漢劇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
Ⅳ-129
申報單位
廣東漢劇院

廣東漢劇歷史淵源

廣東漢劇是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以中州官話為舞台語的劇種,原稱“外江戲”。1933年廣東大埔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一書,將外江戲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 [5] 
明末清初,廣東已有不少唱弋陽腔、青陽腔、亂彈等聲腔的外省戲班。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外來戲班在廣州建立外江梨園會館,與當地戲班的瓊花會館各立門户。其時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個是徽班,八個來自湖南。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
嘉慶時(1796-1820),外江班除活躍於廣州外,足跡已漸次達到潮州汕頭一帶。外江班進入粵東後,吸收當地人入戲班學戲和演出。之後,又進入操客家語的梅州一帶,吸收客家“中軍班”藝人蔘加,在此過程中,融合粵東民間音樂和佛、道樂曲,以及中軍班音樂(梅城、興寧、五華、大埔等民間婚喪喜慶活動的吹奏樂曲),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但它在許多方面仍與徽劇有一脈相承之處。在廣東漢劇的早期劇目中,《快活林》《淤泥河》《齊王點馬》《王婆罵街》《碧遊宮》《昭君》等,曾是徽劇劇目。在音樂唱腔上,廣東漢劇的安春調與徽劇的安慶調相同,兩者的二黃平板也近似。在樂器上,廣東漢劇的頭弦基本與過去徽劇所用領奏樂器徽胡相同,廣東漢劇的大蘇鑼與早期徽劇曾用過的大鑼也相同。
到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海禁開放,潮州、汕頭成為閩粵贛邊區商品集散地,外江戲班隨商旅的到來也大量湧集到潮州。
光緒年間(1875-1908),外江班藝人又在潮州上水門興建了外江梨園分所。當時,外江戲班達三十多個,活動於粵東、閩西等地,並有所謂“上四班”、“下四班”、“鹹水班”、“童子班”等,以普寧榮天彩、潮州新天彩、潮陽老三多、澄海老福順“四大班”最著名。湧現出一批著名藝人及其各自的拿手戲,如老生客仔的《分家》,老旦鄭耀龍的《釣魚龜》,紅淨陳隆玉的《送京娘》,青衣呂毛的《孝義流芳》,烏衣張富鎮的《貴妃醉酒》,小生林美添的《羅成寫書》,醜生笠四的《藍繼子哭街》等。
廣東漢劇除在廣東的韓江、東江流域流行外,其班社還常到閩西、閩南和贛南活動。廣東漢劇在東南亞一帶也頗有影響。早在清光緒初年,就有榮天彩班到泰國演出;1910年,老三多班又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流動演出達3年之久。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非洲的毛里求斯等華僑聚居地,還有業餘演唱組織。抗日戰爭爆發後,潮汕地區淪陷,廣東漢劇藝人遷徒流離,班社解散。建國後,於1950年成立了大埔民聲漢劇社(前身是同藝國樂社)、梅縣藝光漢劇團、文光漢劇團等。1956年成立了廣東漢劇團(1959年改組為廣東漢劇院)。建國後至“文革”前,在黨政關懷下,廣東漢劇重放異彩。僅廣東境內的專業團體便有廣東漢劇院、梅縣地區漢劇團、梅縣漢劇團、大埔漢劇團、豐順漢劇團、興寧漢劇團、蕉嶺長風漢劇團、平遠漢劇團、揭西漢劇團、潮州漢劇團、揭陽漢劇團、連平漢劇團、惠陽地區漢劇團、粵北漢劇團等近20個。還有業餘班社(包括漢樂)上百個,大大活躍了客家地區的羣眾文化生活。 [6-7] 
國家及省市領導對廣東漢劇發展的關懷
國家及省市領導對廣東漢劇發展的關懷(46張)
自秦開五嶺以來,聚居客家人最多的梅州,一直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匯點之一,而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便是這一漫長曆史間近三百年來的產物。從20世紀以來,有名可查的著名外江戲藝人,大部分是梅州人,少數是閩西等地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閩西的漢劇團體中,仍有不少樂師和演員是梅州人,如鄧玉璇、鍾開城等。建國前,著名藝人黃粦傳等人也曾在閩西搭班傳藝。當代著名廣東漢劇演員李光華、陳隆玉、賴宣、黃桂珠、黃粦傳、羅恆報、黃玉蘭、鍾熙懿(鍾妹)、範思湘、林冠權、肖雪梅、肖霜梅、曾謀、梁素珍、羅純生、黃羣、林仕律、範開聖、李仙花楊秀微、吳衍先等;著名樂師饒淑樞、羅璇、管石鑾羅九香、羅璉、餘敦昌、鍾開強、鍾禮俊等均是梅州客家人,從中可見客家人對廣東漢劇的喜愛程度。 [7] 

廣東漢劇文化特徵

廣東漢劇角色行當

〈〈秦香蓮〉〉劇目中的陳世美 〈〈秦香蓮〉〉劇目中的陳世美
廣東漢劇的角色行當有生(小生)、旦、醜、公(老生)、婆、紅淨、烏淨七大行。此外還有包單、雜(打雜),俗稱小行。大行中的生、旦、醜、 公還可細分為各“當”,如“公”行中分白鬚、摻白鬚、烏須老生、武老生等;“生”行中分文生、武生、文武生、娃娃生等;“旦”行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彩旦等;“醜”行分官袍醜、方巾醜、短衣醜、武丑、童醜、女丑等。
生行
又稱小生,主要扮演青、壯年男子角色,用男聲假嗓唱唸,身段穩重大方,動作文雅瀟灑。生行主要分文小生、武小生兩種,文小生表演時“行如秋風,站似玉樹”,注重翎子功、扇子功和水袖功,扮演的人物如《鬧嚴府》的曾榮;武小生表演時乾淨利索,講究力度節奏,注重把子功,所扮人物如《戰徐州》的趙雲。此外,還有《販馬記》扮趙寵的官袍小生,《三孃教子》扮薛倚哥的娃娃生,《三官堂》扮韓琪的箭衣小生。
旦行 旦行
旦行
扮演青年、中年婦女的各種角色,用女聲假嗓唱唸,表演以身段和水袖功夫見長。旦行又分正旦、青衣、花彩旦三種,正旦也稱烏衣,表演端莊嫺淑,要求“行不動裙,笑不露齒”,所扮人物如《秦香蓮》的秦香蓮;青衣,又稱閨門旦,表演要求與正旦相同,所扮人物如《林昭德》的王金愛;花彩旦,要求身段動作“動如燕,行如風”,所扮人物如《花燈案》的陳綵鳳。此外,還有花旦,如《鳳儀亭》的貂蟬。
醜行
扮演各種滑稽詼諧的人物,用男聲原嗓唱唸,動作誇張,常走矮步或單腿移步,出手小,表演時要求眉、眼、鼻、口、舌能同肩、手、指、腰、腿緊密配合。行內有“二偷活洛練五冬,偷油活捉最見功”的戲諺,意思是醜行演員必須學會《偷油》、《偷雞》、《活捉三郎》和《洛陽失印》四出主要的醜戲。醜行有官袍醜,扮《昭君出塞》的王龍;項衫醜,扮《打花鼓》的公子;袈裟醜,扮《僧尼會》的小和尚;短衣醜,扮《偷油》的黃巢;童子醜,扮《藍繼子》的藍繼子;武丑,扮《時遷偷雞》的時遷;女丑,扮《鐵弓緣》的蕭氏。
公行 公行
公行
又稱老生、鬚生,扮演各種中年、老年的角色,用男聲原嗓唱唸,儀態莊重大方,步法以穩健的“八字步”為基礎。公行有白鬚老生,動作較為遲緩,重須功和發功,如:扮《百里奚認妻》的百里奚;烏須老生,扮《孔明請東風》的孔明;黲白鬚老生,扮《狀元媒》的宋王;武老生,扮《羣英會》的黃忠。
婆行
又稱老旦、老媽,扮演老年婦女角色。有貧婆,扮《清風亭》的張元秀妻;貴婆,扮《白虎堂》的佘太君;醜婆,扮《金蓮裁衣》的王婆。
烏淨行
紅淨行 紅淨行
又稱烏面、大花臉,既扮演英雄豪傑,也扮演權奸神怪,用炸音發聲,嗓音威猛粗放,表演重功架,多用大動作,要求“舉手投足千斤重,開膀過頭顯英雄”。烏淨有黑花臉 ,扮《太行山》的姚剛;白花臉,扮《擊鼓罵曹》的曹操;青花臉,扮《齊王求將》的公孫衍;金花臉,扮神話戲中的天王神將;二花臉,扮《三氣周瑜》的張飛。
紅淨行
又稱紅面,扮演英雄好漢,以原嗓與假嗓結合發聲,唱腔有獨特的風格和韻味,表演要求龍行虎步,器宇軒昂。紅淨中的頭手紅淨重唱功,所扮人物如《打洞結拜》的趙匡胤;二手紅淨重做功、武功,所扮人物如《崔子弒齊君》的崔杼。此外,還有旗手、宮女、丫環等雜角,由各行的二、三路演員應工。 [6] 

廣東漢劇聲腔唱法

該劇種的行當分工與其它劇種略有不同,角色分行有生、旦、醜、公、婆、淨六大行,而淨又有烏淨、紅淨之別。烏淨髮炸音,紅淨則以鼻腔共鳴為主的真假嗓結合,高音用假嗓,低音用本嗓,唱腔悠揚清脆,頗有特色。
廣東漢劇《擊鼓罵曹》劇照 廣東漢劇《擊鼓罵曹》劇照
聲腔基本是皮黃腔,另有有四平調(大板)、吹腔(安春調),還有少量崑曲、小調和佛曲等。它不但在唱腔曲調上更為接近徽戲,而且在伴奏樂器方面,如頭弦、號頭、大蘇鑼,都與老徽戲的徽胡、先鋒號、蘇鑼相同。
廣東漢劇的基本唱腔屬板腔體,分為二黃、西皮、大板和曲牌雜調四大類。皮黃板式包括倒導板、頭板、二板、三板、二六板、馬龍頭、疊板、哭板(滾板)、叫頭(或稱“哭科”)等,又分“正指”與“反指”兩種調門。二黃曲調平穩,寬廣大方,優雅持重,善於抒發真切、哀怨的感情。西皮曲調靈活,高亢激昂,流暢悠揚,婉轉多腔,關於抒發喜樂感情。大板舊稱“二黃平板”,輕鬆活潑,悠揚瀟灑,宜喜不宜悲,常作為二黃板式情調不足的補充。曲牌雜調包括一些曲牌、民間小調和少量梆子、 崑曲。 [6] 

廣東漢劇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摺子戲《逼侄赴科》
伴奏音樂有整套鑼鼓經、嗩吶曲牌一百多首,民間小調一百多支,漢樂絲絃樂曲五百餘首,除了皮黃之外,還有崑曲、流水大板、安春調、七句半、曲牌、小調、佛曲等。可用於烘托劇情氣氛,配合人物表演。 [6]  [8] 
伴奏樂器有文場、武場之分。文場樂器有頭弦、二胡、三絃、橫簫、大嗩吶、小嗩吶、揚琴、提胡、秦琴、月琴、椰胡、琵琶、古箏、蘆笙、大提琴;武場有戰鼓、大鼓、邊鼓、大蘇鑼(又稱“銅鑼”)、小鑼、碗鑼、銅金、檀板、號頭、大鈸、小鈸等。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頭弦是領奏絃樂,適合伴奏成人假嗓。大蘇鑼音色柔和,深沉肅穆,伴奏較為緩慢、平穩的腔調。號頭音色高尖,雄壯猛烈,常用於開場與結束,其音又有淒厲恐怖之感,故在兩軍鏖戰,法場命斬的場面中,能烘托緊張激烈、悲慼恐怖的氣氛。 [6] 

廣東漢劇表演技法

廣東漢劇在表演上也富有特色。小生開膀拉山平肩,舉手投足穩重大方、端莊、文雅;文生和文武生均重瀟灑、飄逸,講究扇子、水袖、翎子功夫,文生要行似秋風落葉,站如玉樹婷婷。武生舉手投足講究暗勁力度、造型亮相和槍刀把子。且行開膀拉山對臍上,婆(老旦)開膀拉山不過肩不下臍。旦行的科步動作、程式有慢步、中步、快步、細步(碎步)、直步、斜步、彎步、大跳、小跳、出水、入水等五十多種。閨門旦要求行不露足,踱不過寸,笑不露齒,手不上胸,唱、做要掌握“氣沉丹田頭頂空,全憑腰轉兩肩松”;唱時音質要有厚度,唱法柔婉,表演輕鬆莊重。醜行表演動作誇張,胸正膝曲,常走矮步或單腿移動,肩、眼、鼻、口、舌與肩、手、指、腰、腿緊密配合,要求“功底過硬一身輕,蹲步動作穩如釘;走步技巧似無邊,翻騰飛躍無響聲”。公(老生)開膀拉山齊胸出手,雙手平肩拉開,水袖、台步、扇子的各種程式都要求大方、端莊、穩重。紅淨、烏淨的表演程式要求“舉手投足千斤重,開膀過頭顯英雄;步履穩健使暗勁,亞賽金剛搬不動。” [6] 

廣東漢劇代表劇目

廣東漢劇《金蓮》 廣東漢劇《金蓮》
廣東漢劇劇目題材廣泛,有各朝代歷史故事、民間傳説、演義、傳奇、神話和元明雜劇、現代劇等800多個。 [8] 
截至2019年,在廣東漢劇的傳統劇目中,有劇本的共三百二十八個,有目無本的八百七十二個。代表性劇目有《百里奚會妻》、《齊王求將》、《紅書寶劍》、《打洞結拜》、《三打王英》、《林昭德》、《遊武廟》、《昭君出塞》、《擊鼓罵曹》、《孟姜女哭倒長城》、《孟麗君》、《珍珠塔》、《四進士》、《山海關》、《五台山》、《一袋麥種》、《人民勤務員》、《秦香蓮》、《鬧嚴府》、《春娘曲》、《花燈案》、《包公與妞妞》、《蝴蝶夢》、《深宮假鳳》、《白門柳》、《黃遵憲》、《李堅真》等;根據地方掌故編寫的有《廣東案》《揭陽案》《花燈案》《武平案》等。 [5]  [9-10] 
廣東漢劇院成立以來,在劇目創作、挖掘、繼承和創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整理、移植、排演了《百里奚認妻》、《藍繼子》、《林昭德》、《鬧嚴府》、《秦香蓮》等100多個行將失傳的傳統劇目,創作生產了《半邊天》、《人民勤務員》、《家內有家》、《一袋麥種》等大批現代戲劇目,接着又陸續推出了《蝴蝶夢》、《深宮假鳳》、《白門柳》、《塵埃落定》、《黃遵憲》、《金蓮》、《詩娘》、《夢@時代》、《李堅真》等多出優秀劇目,其中《齊王求將》、《一袋麥種》、《白門柳》、《蝴蝶夢》等拍攝成戲曲藝術影片發行,《蝴蝶夢》、《白門柳》、《花燈案》、《鬧嚴府》等10多個劇目被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攝製成舞台劇和電視劇播映。 [2] 

廣東漢劇傳承保護

梅州市客家舞蹈大賽-《南國牡丹舞新韻》

廣東漢劇傳承價值

廣東漢劇行當齊全,表演藝術多姿多彩,音樂唱腔豐富優美,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曾被周恩來總理讚譽為“南國牡丹”。這一別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家文化及南方戲曲藝術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廣東漢劇傳承現狀

受市場經濟和流行娛樂文化的衝擊,廣東漢劇觀眾鋭減,演出難以為繼,原有劇團先後撤銷或合併;隨着老藝人辭世,年輕人不願傳承發揚,廣東漢劇藝術不少絕技亦人去藝亡。廣東漢劇處於瀕危狀態,亟待加大力度予以保護。 [11] 

廣東漢劇傳承人物

梁素珍,女,1938年7月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廣東漢劇。 [12] 
2007年,梁素珍入選“當代嶺南文化名人50家”, 2009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0年獲“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 [13-14] 

廣東漢劇保護措施

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59年的廣東漢劇院,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劇保護基地,肩負劇目創作、演出示範、藝術理論研究和人才培訓等重任。 [2]  2019年6月,該院將規劃建設開放式的廣東漢劇博物館,設有廣東漢劇體驗館、廣東漢劇藝術講堂、廣東漢劇創作研究基地、廣東漢劇衍生品研製中心、廣東漢劇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室,讓更多市民、遊客近距離、直觀地感受廣東漢劇的魅力,讓廣東漢劇得到有力的傳承和發展。 [15] 
2005年,“廣東漢劇幼苗班”開辦。 [17] 
2012年5月,大埔漢劇團改革轉製為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 [18]  [46] 
2019年3月12日上午,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和蕉嶺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為蕉嶺縣博藝漢劇協會、蕉嶺縣漢樂協會“廣東漢劇(漢樂)活動驛站”掛牌,為廣東漢劇打造非遺活動基地,推動廣東漢劇的傳承和發展。 [19] 
2019年6月16日,廣東漢劇進校園活動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劇傳承人梁素珍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梅州市農業學校舉行。 [1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獲得“廣東漢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 
2019年12月25日,梅州市振興廣東漢劇文藝基金會正式啓動成立。此舉旨在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機制,資助廣東漢劇發展和創新,保護漢劇文化資源,傳承漢劇藝術。 [47] 
2022年4月14日,在中國和毛里求斯建交50週年之際,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與毛里求斯中華文化藝術委員會達成共識,在路易港市設立“廣東漢劇海外(毛里求斯)傳承推廣中心”。這是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首個海外傳承推廣中心。 [4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東漢劇”項目保護單位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評估合格。 [49]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劇,廣東漢劇院近年復排了廣東漢劇系列優秀傳統劇目,並與梅州廣播電視台合作,利用高科技手段及先進設備,拍攝成影像資料,同時以電視台、網絡等現代媒體為平台進行播放宣傳,使廣東漢劇走進千家萬户,讓更多的人瞭解廣東漢劇、熱愛廣東漢劇、支持廣東漢劇。 [21] 

廣東漢劇社會影響

廣東漢劇重要演出

1957年,廣東漢劇團赴北京演出,在中南海懷仁堂為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專場演出《百里奚認妻》等劇,被譽為‘南國牡丹”。 [4] 
1965年10月,廣東漢劇院彩車在天安門前接受毛主席檢閲,廣東漢劇《一袋麥種》劇組與全國勞模在人民大會堂得到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董必武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22] 
1975年,廣東漢劇《人民勤務員》劇組赴京參加全國文藝調演。 [22] 
1979年,廣東省委以廣東漢劇院為主體,組成廣東省慰問團慰問對越自衞反擊戰參戰部隊,省委書記習仲勳親任團長。 [22] 
1981年,廣東漢劇《林昭德》劇組在廣州友誼劇院為第五十屆中國出口交易會演出。 [22] 
1989年,廣東漢劇《昭君行》劇組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中南片)。 [22] 
1990年,廣東漢劇《試妻》劇組與湖北漢劇團一起赴新加坡演出。 [22] 
1993年,廣東漢劇院組團赴京參加紀念毛主席誕辰100週年演出。 [22] 
1997年,廣東漢劇《陰陽河》劇組參加紀念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00週年演出。 [22] 
2005年12月,廣東漢劇《白門柳》劇組參加第九屆中國戲劇節展演。 [22] 
2007年11月,廣東漢劇《宇宙鋒》劇組晉京參加CCTV空中劇院演出。 [22] 
2008年12月舉行《李仙花從藝35週年漢劇經典演唱會》。 [22] 
2013年9月,在“梅州月·中華情”——2013年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上,在李玉剛的《花滿樓》裏融入了廣東漢劇《南國牡丹吐芬芳》、《齊王求將》、《盤夫》、《花燈案》、《百里奚認妻》、《時遷偷雞》等古典戲的情景表演。 [23-24] 
2017年10月29日晚,由省文化廳指導,由廣東民族樂團、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黃麗華廣東漢劇唱腔民族交響音樂會”在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隆重舉行。 [25] 
2018年6月9日上午,由廣東省文化廳和汕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省主場系列活動在汕頭市小公園正式啓動,廣東漢劇在內的13個廣東傳統劇種首次集中展演,全面展示傳統戲劇類項目保護與傳承方面的成果。 [26] 
2021年11月,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省藝術研究所策劃承辦的“2021粵戲越精彩·廣東戲曲行當展演”在廣州成功舉行。其中,《豔陽樓》《火判》《扈家莊》《改容戰父》4個廣東漢劇劇目在活動中精彩亮相,廣東漢劇演員葉林、陳文斐和曾潔樂、鍾慧分獲“十佳淨行”“十佳武旦”稱號。 [48] 

廣東漢劇榮譽表彰

1983年,廣東漢劇《花燈案》榮獲首屆廣東省魯迅文藝金獎紀念。 [27] 
1986年,廣東漢劇院新編劇目《包公與妞妞》,參加第二屆廣東省藝術節,獲劇本、演出、導演、演員4項一等獎及其他獎項。 [28-29] 
1997年,廣東漢劇《蝴蝶夢》由於不拘泥於人物褒貶、突出對人性和人生哲理的開掘,在第五屆中國戲劇節上一舉囊括7項大獎。 [30] 
1998年,領銜主演楊秀微憑藉廣東漢劇《花燈案》和《深宮假鳳》斬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31] 
2000年,領銜主演李仙花憑藉廣東漢劇《蝴蝶夢》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 [30] 
2012年6月,在第七屆廣東省戲劇演藝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32] 
2013年,廣東漢劇《金蓮》代表廣東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獲得劇目獎和優秀表演獎;此外,廣東漢劇《詩娘》榮獲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特別獎。 [33-34] 
2014年,漢劇院演員管樂瑩憑藉着廣東漢劇戲曲舞蹈《功夫水袖》、漢歌《南國牡丹賦》等表演,在星光大道上過關斬將,獲得周冠軍。 [31] 
2017年11月 ,廣東漢劇《陰陽河》參加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優秀小戲小品展演,並從全國53個參演劇目中脱穎而出,榮獲優秀劇目獎;此外,廣東漢劇《李堅真》榮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二等獎。 [35-36] 
2018年5月,在廣東省第九屆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決賽中,梅州市藝術學校選送的《四傑村》《扈家莊》榮獲“金花十佳獎”,《活捉三郎》榮獲“金花獎”,其指導老師陳小平、孫達文、曾潔樂、司鼓李軒安榮獲園丁獎。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大埔縣廣東漢劇協會、大埔縣大埔小學選送的《花燈案選段》、《黃遵憲選段》榮獲“銀花獎”。 [37] 
2019年5月,在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中,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參演劇目《蝴蝶夢》獲評“優秀劇目展演”作品。 [38] 
2019年9月,由梅州市委宣傳部選送的廣東漢劇《李堅真》獲得廣東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39] 
2019年10月,由中央新影集團攝製的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入圍第二屆中國戲曲電影展並最終榮獲“優秀戲曲電影”獎。 [40] 
2019年11月,在“中華頌·長豐杯”第十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上,由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選送的廣東漢劇小戲《客家之子·田家炳》獲優秀劇目金獎和優秀組織獎。此外,《客家之子·田家炳》還榮獲優秀總策劃、優秀藝術總監、優秀執行策劃、優秀編劇、優秀導演、優秀唱腔設計、優秀演員等14項21人大滿貫優秀獎項。 [41] 

廣東漢劇衍生作品

1961年,廣東漢劇《盤夫》由中央對外新聞社拍攝成彩色紀錄片。 [22] 
在1962年及1965年,廣東漢劇《齊王求將》和《一袋麥種》先後被拍攝成電影,為廣東漢劇留下了銀幕記憶。 [42] 
2015年10月23日上午,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在拍攝地蘇州木瀆古鎮舉行開機儀式暨新聞發佈會,宣告電影《白門柳》正式開機。 [42] 
2019年1月7日,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廣東省文聯等出品的廣東漢劇戲曲電影《蝴蝶夢》開機。 [30] 
2019年10月15日晚,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在廣州舉辦首映儀式,標誌着影片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在全國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該電影是廣東漢劇時隔半個世紀後重回大銀幕的首部作品,填補了廣東漢劇電影50多年的歷史空白。 [43] 
央視星光大道——漢劇女生管樂瑩劇照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