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漢樂

鎖定
廣東漢樂,傳統音樂,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有“中州古樂”之稱,素有中原遺響之美譽,曲風典雅大氣,古樸流暢。在與大埔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大體包括絲絃音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五大類 [1-2]  [30] 廣泛流傳於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和福建龍巖、江西贛南、台灣等客家地區及海內外華僑的客家人中,其中又以素稱廣東漢樂之鄉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 [2] 
2006年5月20日,廣東漢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51 [3] 
中文名
廣東漢樂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51

廣東漢樂歷史淵源

廣東漢樂歷史悠久,自4世紀開始,漢族就發生過多次大規模南遷,到粵東、閩西、贛南等地定居,被當地人稱為“客家”。客家人不僅帶來了異鄉習俗,還帶來了《中州古調》《漢皋舊譜》等中原古漢樂樂譜,與客居地的民間音樂、廟堂音樂等樂種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流派——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傳承宋元明清以來的古韻遺風,歷史上曾有“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之稱,稱謂不一。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縣誌》設祭祀禮樂欄目,詳載了琴、瑟、鍾、磬、笙、簫等樂器,並附迎神、祭奠、送神用的"鍾、呂"文字古樂譜五首。
20世紀初,樂社林立、人才輩出,是廣東漢樂興盛時期的標誌之一。這一時期的樂社活動形式多樣,雅俗並重,同時,樂譜整理和理論研究的風氣甚盛。成立於1949年前的民間樂社有潮州揚風國樂社(20世紀50年代發展為“揚風漢劇團”)、汕頭公益社、大埔以成社、大埔國藝國樂社等,成立於1949年之後的民間組織有大埔民間音樂研究會、大埔縣漢樂研究會、廣東省漢樂研究會等,此外海外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的漢樂組織也與中國國內的民間音樂活動遙相呼應 [4] 
1962年,“羊城音樂花會”期間,由音樂界人士共同定名為“廣東漢樂”。
2004年,廣東省文化廳命名大埔縣為“廣東漢樂之鄉”。
2008年12月,國家文化部命名大埔縣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漢樂之鄉” [5]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基本特徵

廣東漢樂類別

按照傳統的演奏形式、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及不同用途,廣東漢樂分成五個類別。
一是絲絃樂,俗稱“和絃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俗稱“吊規子”)或提胡領奏,配以揚琴、三絃、笛子、椰胡等樂器。
二是清樂,又稱儒樂。它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人稱箏、琶、胡“三件頭”。
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它主要應用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演奏時以嗩吶主奏,另輔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等打擊樂器。
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它主要由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演奏,作為儀仗性質的音樂,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演奏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絃樂。
五是廟堂音樂。它是舉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以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絃樂 [4]  [1]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風格

1.曲調類別與標題特徵
在廣東漢樂“和絃索”和“清樂”中,歷來有“大調”和“串調”之分。“大調”是指樂曲長度在68板並屬於八板系統的樂曲。“串調”是指在戲曲音樂(漢劇)中用以配合劇情和舞台表演,以及渲染、烘托舞台氣氛的開場和過場音樂。串調樂曲長短不一,多則數十板,少則十幾板。
由於廣東漢樂基本上屬於有標題的曲牌類民間器樂曲,在不少“大調”樂曲中,通過標題揭示樂曲的意境和情感,反映一定的思想內容和情趣,如《出水蓮》《昭君怨》《崖山哀》《懷古》等;但也有不少樂曲雖有標題曲名,也表達某種情緒,但並不表現特定的音樂形象,如《南進宮》《北進宮》等;有的只表明樂曲的來歷和出處,或略示其音樂的某些特點和用途,如《單點頭》《亂插花》等。
2.音階調式與特性音
廣東漢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調式音階,一種是以“5、6、1、2、3”五音為骨幹音,增加“4、7”兩個偏音作為裝飾性輔助音,構成七聲徵調式,在廣東漢樂中常稱作“硬套”或“硬線”樂曲,與潮樂中的“輕三六”調及粵曲中的“正線”調基本相同,是廣東漢樂音階的基礎。另一種是以“5、7、1、2、4”五音為骨幹音,增加“6、3”兩個偏音作為裝飾性輔助音,構成帶有特性音的七聲徵調式,其中“7、4”兩音在“6、7、1”和“3、4、6”的三音列中,其音高近似一箇中間音,通常稱為“特性音”或“中立音”;“7、4”兩音構成純正五度音程,在廣東漢樂中常稱為“軟套”或“軟線”樂曲,與潮樂中的“重三六”調及粵曲中的“乙凡調”基本相同,是廣東漢樂曲調風格富有特色的一種音階。由於廣東漢樂存在兩種不同的音階組合方式,因此在廣東漢樂中便形成了“軟線”和“硬線”兩類不同風格韻味的樂曲。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軟線”與“硬線”樂曲之間還具有相互轉換的特點,即將“硬線”樂曲中的“6、3”分別轉換為“7、4”,即為“軟線”樂曲;反之,將“軟線”樂曲中的“7、4”分別轉換為“6、3”,即為“硬線”樂曲。
3.套曲聯奏及變奏特點
廣東漢樂屬曲牌體音樂,是套曲結構或稱曲牌聯奏體結構。在傳統演奏中,有的樂曲慢板轉快板變奏是同一首樂曲,而有的樂曲慢板轉快板是另一首樂曲的聯奏,即為套曲形式。此外,還有由同宮系統的若干首樂曲組成套曲聯奏形式,構成聯套式結構,演奏時按照慢板、中板、快板依次演奏,但均嚴格保持“同官到底”,以求得調式調性上的統一。一般“軟線”接“軟線”樂曲,“硬線.’接“硬線”樂曲。按照傳統的演奏習慣,如《出水蓮》後面多接《昭君怨》和《崖山哀》聯為套曲,又如《玉連環》後面多接《絆馬索》和《落地金錢》聯為套曲等 [4] 

廣東漢樂樂器

廣東漢樂的傳統樂器分為兩大類。一是文樂類:有頭弦(俗稱吊規子)、提胡、椰胡、低音胡、笛子、洞簫、嗩吶、笙、月弦、三絃、揚琴、琵琶、箏。二是武樂類:有正板(片鼓)、副板(片鼓)、小鼓、大鼓、堂鼓、戥子、小鈸、碗鑼、當點、馬鑼、小鑼、銅鑼、大鑼 [6] 
頭弦是廣東漢樂的特色樂器,俗稱“吊圭子”,它的弦杆比較短,約60釐米,弦筒的前筒寬5釐米、後筒7釐米,弓長約為75釐米。頭弦定弦為西皮63,二黃52兩調。演奏時手法多樣,有八種基本奏法,一手弓拉盡,叫“長弓”;送至1/3而復拉回,叫“短弓”;調中前音已盡,後音未來,順手添字將弓帶轉,叫“帶弓”;逐字平均送去,叫“平弓”;短聲連奏,叫“摧弓”;忽然停止,叫“頓弓”;摧弓或停止之後忽作長音,叫“跌弓”;曲調中應有的音故意省去,叫“偷弓” [7] 

廣東漢樂代表作品

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絲絃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代表曲目有絲絃曲《單點尾》、《玉山坡》、《思夫》,嗩吶曲《粉疊》、《普天樂》、《玉芙蓉》,廟堂音樂有《一封書》、《水底魚》等 [1]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傳承保護

廣東漢樂傳承價值

廣東漢樂作為漢民族客家民系的音樂,廣東漢樂是一種移民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邊沿儲存”,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價值。在長期的傳承發展中,廣東漢樂既傳承了中國中原地區的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的精華,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區傳統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同時還吸納了潮樂(大鑼鼓)的一些成份,形成了獨特、完整的音樂體系,在中國民間音樂史上具有研究價值。廣東漢樂既保留了“中州古韻”,又富於本地民俗風情的特色,特別是在反映民間習俗方面有相當部分的樂曲(如反映季節的《春串》,反映民間傳統節日的《鬧元宵》,反映民間小賣的《賣雜貨》,反映民間婚慶的《拜花堂》,反映祭祀的《大樂》等),具有較高的民俗學價值。廣東漢樂的五大類中有廟堂音樂,如《佛曲》有鮮明宗教色彩,它是出家人進行宗教法事演奏的音樂,體現了宗教學的價值。作為一個古老樂種,廣東漢樂風格獨特,體系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8] 
普寧地區的漢樂與大埔的廣東漢樂為同源異流而各具特色,歷經百年而不衰,其歷史文化價值彌珍,其流源、沿革、發展對研究中原音樂在嶺南地區流變有着重要價值和意義 [7] 
漢樂的傳承方式頗具特色,是以不同樂器的特殊演奏技巧體現整體風格的和諧統一,因此不分專業或業餘,無論職業或非職業,大多數的“局內人”演奏者均能演奏多種樂器。漢樂的傳承路徑也具有多樣性,即家庭傳承、師徒傳承、社會傳承相互交融,這種特徵聚焦於“和絃索”這一開放性的民間日常音樂交流活動形式,使之不僅廣為民眾喜聞樂見,也承載了客家人儒雅純樸、重鄉戀家的社羣傳統。 [29] 

廣東漢樂傳承現狀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生活日趨多元化,如今年輕一輩對傳統音樂大多不感興趣,老一輩藝人隨着年歲增長退出舞台或離世,人才隊伍青黃不接,廣東漢樂面臨瀕危的處境,亟待加強傳承與保護 [7] 
隨着時代的變遷和進步已遠遠不能滿足廣東漢樂良性發展的生存空間 [9] 

廣東漢樂傳承人物

羅邦龍,男,漢族,1942年生,廣東大埔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大埔縣漢劇團國家三級演員,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顧問 [10] 
張高徊,男,1940年生,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69年至1980年,其在大埔漢劇團音樂組擔任頭弦、提胡、揚琴等樂器伴奏,並擔任編劇。20世紀80年代,中國唱片社到埔錄製漢樂卡帶中的揚琴均由其演奏 [11] 
饒寶尤,男,1948年生,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世紀60年代初師從廣東漢樂資深藝人黃石花,主習頭弦、提胡。2005年擔任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會長 [12] 

廣東漢樂保護措施

1988年,廣東省漢樂研究會成立;12月,惠州市廣東漢劇(漢樂)藝術研究會成立。
1989年,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成立。
2006年,梅州成立梅州廣東漢樂協會 [13-14] 
2007年,河源市成立廣東漢樂協會。
2009年,廣州羊城廣東漢樂團成立。
2011年,廣州增城廣東漢樂團成立。
2013年,增城漢樂團和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合作,在校內成立了漢樂社 [15]  。11月,“十二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廣東漢樂曲庫》在梅州出版發行 [16] 
2014年,梅州市客都女子廣東漢樂團成立 [17]  。2015年8月,由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編輯的《提胡演奏曲譜選集》出版 [18] 
2019年5月21日,深圳市龍華區廣東漢樂協會成立;8月3日,龍華區首期漢樂創作培訓班開班 [19-20]  。10月,由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重校的《廣東漢樂三百首》首次正式出版,此部傳統樂曲集分絲絃音樂類和中軍班音樂類,包含漢樂300多首。此次同時出版的還有廣東漢樂文獻家李德禮1994年編輯內部出版的《廣東漢樂新三百首》 [2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大埔縣文化館獲得“廣東漢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廣東漢樂項目保護單位大埔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31] 

廣東漢樂社會影響

廣東漢樂榮譽表彰

2004年,梅州市大埔縣被廣東省文化廳正式授予“漢樂之鄉”的榮譽稱號 [23-24] 
2012年10月,在2012CCTV 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傳統民間器樂組合總決賽上,由廣東漢劇院9名樂手組成的廣東漢劇院樂團,以一首廣東漢樂《翠子登潭》奪得傳統民樂組合第一名 [25-26] 

廣東漢樂重要演出

2006年10月21―22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樂系列活動在京舉辦。此次活動中,來自梅州、大埔、廣州、深圳等地的漢樂演奏家聯合組成的“廣東漢樂晉京演出團”,還於10月21日、22日晚,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兩場音樂會,為首都觀眾帶來較為原汁原味的廣東漢樂 [2] 
2007年2月,廣東漢劇院受邀專程赴深圳,為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演奏廣東漢樂、漢劇 [25] 
2010年12月,漢樂·首屆(2010)學術論壇暨展演在星海音樂學院大學城校區圖書館二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27] 
2010年,2011年廣東漢樂演奏先後亮相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讓廣大市民領略到古老的廣東漢樂的藝術風采 [28] 
2016年6月17日到18日,梅州廣東漢樂協會舉辦成立十週年系列慶典活動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