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良器

鎖定
柏良器(743年—803年 [1]  ),字公亮,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唐朝中期大將,獲嘉縣令柏造之子。
柏良器早年學習擊劍,立志為父報仇。後從軍於朔方節度使李光弼麾下。他率軍討平山越,並鎮壓袁晁方清起義。至二十四歲時,已官拜左羽林軍大將軍唐德宗時,柏良器又率浙西軍援救寧陵,擊敗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因功獲封平原郡王。貞元五年(789年),繪像於凌煙閣。官至左領軍衞大將軍御史大夫
貞元十九年(803年),柏良器逝世,年六十一。冊贈陝州大都督,累贈司空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代修《安徽青陽臨城柏氏宗譜》
本    名
柏良器
公亮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魏州
出生日期
743年
逝世日期
803年
主要成就
鎮壓袁晁方清,擊敗李希烈;繪像凌煙閣
官    職
左領軍衞大將軍、御史大夫
爵    位
平原郡王
追    贈
陝州大都督→司空

柏良器人物生平

柏良器誓殄父仇

柏良器十二歲時,其父柏造時任獲嘉縣令,為安史叛軍所殺。柏良器立志為父報仇,於是學習擊劍。柏造的好友王奐對柏良器説:“你前額的紋路像臨淮王(李光弼),臉上的黑痣像顏平原(顏真卿),或許能夠立下戰功。”柏良器十七歲時,獲授汝州龍興縣尉。王奐在朔方節度使李光弼麾下任從事,將柏良器推薦給李光弼。李光弼命柏良器率軍討平山越叛亂。因功遷左武衞中郎將,率所部歸屬浙西。 [2]  [3] 

柏良器早經戰陣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柏良器參與鎮壓袁晁方清起義,獲賜錢五百萬。又擊破海賊張三霸,歷授左武衞將軍左金吾衞將軍都知兵馬使等職。 [4]  [5] 
大曆(766年—779年)初年,叛將潘獰虎、胡參等人分據小傷、蒸裏,柏良器率步卒三千、騎軍五百人將其擊破,斬首三千級,俘獲叛軍一千人。朝廷下詔,加其為檢校光祿大夫兼蘇州別駕,又加左羽林大將軍、試殿中監察御史 [6]  柏良器二十四歲時,已經歷大小戰鬥六十二次。 [7] 
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初年,宰相楊炎曾召見柏良器。柏良器藉機進言,陳説浙西觀察使李道昌為政無能,應該馬上派人接代他。楊炎許諾,不久後便將宣、越州與浙西合併,命晉州剌史韓滉接替李道昌任職。 [8] 

柏良器解圍寧陵

興元元年(78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領兵五萬圍攻寧陵,引河水灌城,濮州刺史劉昌率兵三千堅守。鎮海軍節度使韓滉派柏良器及王棲曜、李長榮率軍救援,派數千名強健的弩手遊過汴水,乘夜入城。次日,弩手從城上射擊李希烈,箭矢射至叛軍帳幕中。李希烈大驚道:“宣、潤的弩手到了!”便解除寧陵之圍,自行離去。劉昌聚集城中軍民説:“如果不是浙西的援軍抵達,那此城已經遭受屠滅了。” [9]  [10]  戰後,柏良器因功獲授特進御史中丞,封平原郡王,食邑三千户。 [11-12] 

柏良器功成名顯

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被淮西大將陳仙奇毒殺,淮西平定。柏良器因功入朝擔任左神策軍將軍、知軍事。 [12]  [13] 
貞元五年(789年),柏良器與太尉李晟、侍中馬燧等三十六人得以繪像凌煙閣,德宗親自前往觀看,併為其畫像作贊。 [12]  [14] 

柏良器左遷及病逝

貞元八年(792年),柏良器升任左神策軍大將軍。他招募材勇之人代替神策軍中的商販,遭到左神策護軍中尉竇文場的憎惡。恰巧柏良器妻子的族人醉酒,違反禁令,在宮舍中過夜。竇文場借題發揮,向德宗進讒言。十二月,柏良器被改為右領軍衞大將軍。自此之後,神策軍政都由宦官掌控。 [15]  [16] 
貞元十五年(799年),獲兼英武將軍使。 [17] 
貞元十八年(802年),柏良器調任左領軍衞大將軍兼御史大夫 [17]  [15] 
貞元十九年(803年)閏十月,柏良器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德宗為其輟朝,追贈陝州大都督。 [1]  後因子柏元封、柏耆顯貴,累贈為司空 [18] 

柏良器主要成就

柏良器軍事

柏良器早年從軍於大將李光弼麾下,受命討平山越叛亂。 [2]  唐代宗時,參與鎮壓袁晁方清起義,又擊破海賊張三霸。 [4]  [5]  又擊破叛將潘獰虎、胡參等人。 [6]  他二十四歲時,已經歷大小戰鬥六十二次。 [7]  興元元年(784年),柏良器與王棲曜等率軍救援寧陵,迫使圍城的淮寧節度使李希烈退走。 [9]  [10] 

柏良器政治

唐德宗時,柏良器曾向宰相楊炎進言,建議更換為政無能的浙西觀察使李道昌。楊炎不久後便將宣、越州與浙西合併,命晉州剌史韓滉接任。 [8] 

柏良器人物評價

王奐:爾額文似臨淮王(李光弼),面黑子似顏平原(顏真卿),殆能立功。 [19] 新唐書》引
李棲筠:相識甚近,得公甚深,勉哉! [20] 《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引
李翱:①公自少則戮力破賊,及壯解寧陵、猗杖之圍,希烈之所以兵不及於宋,而江東以全者,實公之所為也。功最高,位獨以不副,克生良子,能大厥家。 [20] 《贈司空柏公神道碑》)②公生十二,未壯家毀。誓殄父仇,不怯勇死。釋官就軍,焯有其勳。擒兇盜平,威明顯聞。人誰不貴,孰勝其位。由卑至巨,莫匪躬致。宣疏土疆,報未功當。是生後人,紹慶不忘。 [20] 《贈司空柏公神道碑》
宋祁:若荔非元禮郝廷玉李國臣白孝德張伯儀白元光陳利貞侯仲莊、柏良器,皆章章可稱列者,附次左方。 [19] 《新唐書》

柏良器逸聞趣事

唐代宗時,浙西觀察使李棲筠曾詢問柏良器的年齡,他回答“二十有四”,又問柏良器經歷過多少戰鬥,答道“六十有二”。李棲筠聽後,嘆息説:“我們相識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我非常佩服你,你要努力啊!”柏良器流淚道謝:“我身處亂世,父死家破,所以發誓要捨命誅除賊寇。家仇未報,怎麼敢祈望受明公你的知遇!” [21] 

柏良器親屬成員

柏良器親屬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高祖父
柏季纂
唐初官至虞州刺史,後贈工部尚書、武陵郡公,諡號“敬”。
曾祖父
柏敬仁
官至蘄州長史。
祖父
柏謇
官至永寧縣令,追贈大理寺少卿。
父親
柏造
官至獲嘉縣令,安史之亂時遇害。
——
配偶
康氏
康國人,追封魏國太夫人。
子輩
長子
柏元封
官至蔡州剌史。
次子
官至諫議大夫,後因罪被流放賜死。
三子
柏元鳳
官至澄城主簿。
四子
柏夔
官至襄州參軍。
據《贈司空柏公神道碑》記載,柏良器還有三女,生平不詳。
家庭成員參考資料 [20]  [22-23] 

柏良器史料記載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 [20]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 [1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

柏良器後世紀念

柏良器墓
據《咸寧縣誌·陵墓誌》載:“平原郡王柏良器墓貞元二十年葬於萬年縣畢原,李翱撰神道碑。” [24] 
參考資料
  • 1.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十九年閏十月,以疾卒,年六十一。天子為之廢朝,贈陝州大都督。明年,葬於萬年畢原。
  • 2.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柏良器,字公亮,魏州人。父造,以獲嘉令死安祿山難。乃學擊劍,欲報賊。父友王奐為光弼從事,見之曰:“爾額文似臨淮王,面黑子似顏平原,殆能立功。”乃薦之光弼。授兵平山越,遷左武衞中郎將。
  • 3.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生十二年,安祿山陷東郡,獲嘉守縣印不去,為賊將所害。公既免喪,懷平賊志,乃學擊劍,依父友王奐。奐嘗曰:“汝額文似李臨淮,面黑子似顏平原,其必立。”臨淮即太尉光弼也。年十七,得汝州龍興尉。王奐從事太尉府,薦之太尉,召與言,遂授以兵,使平安越之盜。累授左武衞中郎將,以所將兵隸於浙西。
  • 4.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廣德歲中,盜陷江東十州,公帥所將兵來婺州,功多進左武衞將軍。平方清於洞中,賜錢五百萬,破張三霸海上,改左金吾衞將軍,為都知兵馬使。
  • 5.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以部兵隸浙西,豫平袁晁、方清。
  • 6.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大曆初,潘獰虎據小傷,胡參據蒸裏,江東大擾,公將卒三千人、騎五百人與戰,皆破之,斬首三千級,執俘一千人。詔加檢校光祿大夫兼蘇州別駕,又加左羽林大將軍試殿中監察御史。
  • 7.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其後潘獰虎、胡參分據小傷、蒸裏,又擊破之。是時年二十四,更戰陣六十二。
  • 8.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建中初嘗至京師,宰相楊炎召之語,公因言兩河有事,職税所辦者,惟在江東,李道昌無政,宜速得人以代之。炎許諾,其冬遂並宣越與浙西以為一,而以晉州剌史韓滉代道昌焉。
  • 9.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李希烈將兵五萬圍寧陵,引水灌之。濮州刺史劉昌以三千人守之……劉昌守寧陵,凡四十五日不釋甲。韓滉遣其將王棲曜將兵助劉洽拒希烈,棲曜以強弩數千遊汴水,夜,入寧陵城。明日,從城上射希烈,及其坐幄。希烈驚曰:“宣、潤弩手至矣!”遂解圍去。
  • 10.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將昌集城中人哭曰:“向非浙西救至,則此城已屠矣。”遂拔襄邑,收漳口,宋州由是獲全。
  • 11.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詔封平原郡王,食邑三千户,特進兼御史中丞。
  • 12.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李希烈圍寧陵,遏水灌之,親令軍中明日拔城。良器以救兵至,擇弩手善遊者,沿汴渠夜入,及旦,伏弩發,賊乘城者皆死。錄功封平原郡王,入為左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圖形凌煙閣。
  • 13.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貞元二年淮西平,詔曰:“休勳茂伐,書於竹帛,戎籍乃為裨將副,非所以褒功寵德也,其以為左神策軍將軍知軍事兼官如故。”
  • 14.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五年詔與太尉晟、侍中燧等三十六人圖形於凌煙閣,上親御,即其形而贊之。
  • 15.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募材勇以代士卒市販者,中尉竇文場惡之,坐友人闌入,換右領軍衞。自是軍政皆中官專之。終左領軍衞大將軍,贈陝州大都督。
  • 1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四·唐紀五十》:貞元八年……左神策大將軍柏良器,募才勇之士以易販鬻者,監軍竇文場惡之。會良器妻族飲醉,寓宿宮舍。十二月,丙戌,良器坐左遷右領軍。自是宦官始專軍政。
  • 17.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十五年兼英武將軍使,十八年遷左領軍兼御史大夫。
  • 18.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以元封及耆累贈為司空,夫人追封魏國太夫人。
  • 19.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0]
  • 20.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1-10]
  • 21.    《唐故特進左領軍衞上將軍兼御史大夫平原郡王贈司空柏公神道碑》:李棲筠問公年,對曰二十有四,戰陣幾何,曰六十有二。李公嘆曰:“相識甚近,得公甚深,勉哉!”公泣涕謝曰:“遭時喪亂,父死家破,誓棄性命,以除寇讎,私志未立,豈敢望為明公之所知哉!”
  • 22.    《唐代的異族通婚》,李鳳先
  • 23.    《唐會要·卷八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4]
  • 24.    《第四節:唐代墓葬》  .陝西省地情網[引用日期2017-01-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