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光弼

鎖定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1]  ),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傑出的軍事將領 [113]  ,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2]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3]  ,初任左衞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被任為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叛軍。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軍,又成功守衞太原,遏止其攻勢。乾元元年(758年),奉命與八節度合兵討伐安慶緒,初戰獲捷,次年兵敗安陽,全軍而歸。同年接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指揮河陽之戰,挫敗史思明南下的企圖。上元二年(761年),因宦官牽制,再攻洛陽無功,改以河南副元帥、太尉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寶應元年(762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最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獲贈司空太保諡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4]  [49]  [71] 
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嚴整,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為平定安史之亂作出了巨大貢獻 [113]  。著有兵書《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 [5]  等,今已佚。《全唐文》錄有其文。 [6] 
概述圖來源 [112] 
全    名
李光弼
別    名
李臨淮
李武穆 [4] 
諡    號
武穆
所處時代
唐朝中期
民族族羣
契丹族
出生地
營州柳城
出生日期
708年
逝世日期
764年8月15日 [1] 
主要成就
多次擊敗安史叛軍,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之一
鎮壓浙東袁晁起義,維持東南穩定
主要作品
《將律》
《統軍靈轄秘策》
《李臨淮武記》
《辭疾讓官表》
最高官職
河南副元帥、太尉侍中司空太保(贈)
爵    位
薊郡公→臨淮郡王

李光弼人物生平

李光弼契丹驍將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周時自契丹來降,累官朔方(治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一作郡公)。 [8-9] 
李光弼自幼為人沉穩嚴毅,擅長騎射,喜讀《漢書》,治軍極嚴,兼有謀略。他少年即入軍旅,任左衞親府左郎將。在為父守喪時,他嚴遵禮法。至天寶(742年-756年)初年,李光弼升遷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 [10-11] 
天寶五載(746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任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為兵馬使,並充任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即使是宿將所受的禮遇,也不能與他相比。當時的李光弼已在邊鎮聲名鵲起,“稱為名將”。王忠嗣曾説:“光弼必居我位(一説為‘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後因擊敗吐蕃吐谷渾的功勞,進號雲麾將軍 [12]  [105] 
天寶八載(749年),李光弼升任河西節度副使,被封為薊郡公。天寶十一載(752年),拜官單于都護府副都護。天寶十三載(754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奏請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安思順喜愛李光弼的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聞訊後,託病辭官。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便奏請玄宗,將他召回京師長安。 [13]  [106] 

李光弼出奇制勝

舉薦李光弼的郭子儀 舉薦李光弼的郭子儀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范陽(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盧(治今遼寧朝陽)、河東(治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討宰相楊國忠為名,從范陽發兵十五萬,南下反唐。玄宗相繼任用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將守衞潼關,同時命新任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收兵河西”。在玄宗下詔徵求良將時,郭子儀舉薦李光弼“堪當閫寄”,玄宗遂於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下詔命李光弼為雲中太守,攝御史大夫,充任河東節度副使,知河東節度事,二月後轉授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 [14] 
李光弼就職河北採訪使後,奉詔率領五千朔方軍會同郭子儀所部,自井陘東進,收復被叛軍攻佔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聽聞李光弼抵達後,常山的團練子弟擒獲叛將史思義前來投降。自從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常山淪為戰場,出現“露胔蔽野”的慘狀,李光弼酹酒祭奠陣亡軍民,並釋放了被叛軍囚禁的人,厚待其家屬。當時叛將史思明、李立節、蔡希德等正在圍攻饒陽,李光弼於是善待史思義,親自為其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接受史思義“按軍入守”、以逸待勞的策略,守城不出,分屬下兵馬為四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使叛軍移駐遠處。同時,李光弼“出其南”,夾滹沱河列陣,威脅叛軍。史思明倚仗較近的饒陽援軍,仍休整士卒,企圖再戰。同日,饒陽叛軍五千人果然來援,李光弼偵知其行蹤後,派輕騎數千隱藏行跡,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遭到唐軍突然襲擊,幾乎全軍覆沒。史思明聞知敗訊,大為恐懼,當即撤退,並暗中派奇兵切斷了唐軍的糧道。因戰馬無草料,李光弼令部將率兵往行唐運草料,擊退來襲的叛軍,成功將草料運回常山城內。 [14]  [107] 
適逢郭子儀收復雲中,唐廷遂命郭子儀全軍出井陘,與李光弼會合(一説李光弼向郭子儀告急 [111]  )。四月,李光弼、郭子儀合力在九門城南大敗叛軍,史思明脱身逃往趙郡,李立節也被流矢射殺,蔡希德則逃往鉅鹿。李光弼、郭子儀趁勝連收藁城等十餘縣,進圍趙郡。三月,唐廷命李光弼兼任范陽大都督府長史、河北節度使。此時,史思明自鼓城進入博陵,殺死降唐的當地官吏,此舉使河北的景城、河間、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紛紛結營自守,倒向李光弼一方。李光弼利用這一時機,急攻趙郡。僅用一天時間,趙郡守軍便投降。唐軍士卒入城時,多有搶掠,李光弼親坐譙門,將他們搶來的財物全部歸還百姓,城中軍民大悦。 [14]  [107] 
之後,李光弼進攻博陵,未能將其攻克,於是與郭子儀撤回常山。史思明派兵跟隨其後,一路得到叛軍數萬人的增援。郭子儀則在數次擊退叛軍後,在恆陽“深溝高壘”,嚴陣以待,採取“賊來則守,去則追之,晝則耀兵,夜斫其營”的方法,使史思明等部疲於奔命,不得休息。數日後,李光弼與郭子儀都認為此時是出戰的最佳時機,於是在五月二十九日盡出全軍,在常山郡以東的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等部展開決戰,大破叛軍,“斬首萬計,生擒四千”(《資治通鑑》則稱“斬首四萬級,捕虜千餘人”);史思明墜馬,狼狽逃往博陵。李光弼再度率軍圍困博陵,軍威大振。 [107]  河北十餘郡聞訊,紛紛殺死叛軍的守將,重新歸順了唐朝。 [14]  叛軍老巢范陽郡與各地的聯繫被切斷,河北形勢為之一變。 [110] 

李光弼太原之戰

嘉山之戰後,李光弼想趁勢攻取范陽郡,以絕其根基。適逢潼關失守,長安淪陷,玄宗逃奔蜀地,人心驚駭。 [15]  此事遂被擱置。
至德元載(756年)七月,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的唐肅宗遣使追命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八月,二人抵達,受到肅宗召見。肅宗授李光弼為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仍任節度使之職。並特加其為北都太原留守。此後,李光弼奉命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征討叛軍。 [108-109] 
李光弼守衞太原之戰,柏楊繪 李光弼守衞太原之戰,柏楊繪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佔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滿萬人的弱卒,聽聞史思明即將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築牆抗敵。李光弼説:“太原城方圓四十里,叛軍快到了才修牆,只能空耗人力。”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李光弼一面防禦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讓戰士從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擊敵軍;他還在城上安裝石炮(拋石器),擊斃大量叛軍;地道後來挖到史思明大營,俘斬叛軍一萬多人。此時,叛軍內訌,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史思明退兵范陽,留駐的蔡希德等人疲憊不堪。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隊向叛軍發動進攻,斬首七萬餘級,繳獲大批軍械。太原之戰取得完全勝利。他又進收清夷、橫野等軍,擊破攻擊好畤、大橫關一帶的叛軍分支。戰後,李光弼轉拜檢校司徒。 [16] 
太原之戰是平亂戰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是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李光弼充分發揮了軍事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勝利消息傳到靈武,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他為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國公。 [16] 

李光弼朔方節度

李光弼 李光弼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肅宗再次詔李光弼與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入朝,命朝中四品已上的官員都出城迎拜,升他為侍中,改封鄭國公。 [17]  九月,李光弼與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奉命統領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因肅宗不相信諸將,故而不設主帥,只派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攬諸軍。唐軍出師後,在獲嘉擊敗叛軍,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叛將安太清逃至衞州防守,安慶緒派七萬軍隊援救衞州。唐軍大破安慶緒,斬首四萬級,繳獲鎧冑數十萬,收復衞州。唐軍又在愁思岡擊破叛軍,並趁勢圍攻鄴城。安慶緒求救於史思明。史思明出動十三萬軍隊援救鄴城。 [18-19]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自稱大聖燕王。李光弼説:“史思明攻佔魏州後,按兵不動,是想鬆懈我軍意志,然後用精兵突襲。請讓我與朔方軍聯兵進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戰,史思明有鑑於嘉山之敗的教訓,必定不敢輕易出戰。這樣曠日持久,我們就能夠收復鄴城。如果安慶緒敗死,史思明就會失去號召力,難以指揮叛軍。”因魚朝恩反對,此事只好作罷。 [20]  三月,唐軍“步騎六十萬”列陣於安陽河北,史思明親率五萬精兵衝擊唐軍。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率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被殺傷的人數幾乎相等。郭子儀率部在後,還未來得及佈陣,突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卻看不清。唐軍與叛軍都大驚,各棄兵仗、輜重,分向南、北方面潰退。這一變故,使洛陽官民受到驚嚇,紛紛逃避山中。此役後,各節度使相繼潰歸本鎮,士卒在沿途剽掠,官吏不能禁止,擾亂多日方才安定。 [21-22]  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整敕部隊,全軍而歸。 [23] 
相州之戰形勢圖 相州之戰形勢圖
戰後,魚朝恩把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同年七月,肅宗剝奪郭子儀的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元帥。因李光弼請求以親王為元帥,自領副元帥,朝廷於是重新任命趙王李系為天下兵馬元帥。李光弼雖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卻仍知諸節度行營,是實際上的平叛主帥。 [24-25]  李光弼受命後,以河東騎兵五百人馳赴洛陽,夜入朔方軍中。為防叛軍進攻洛陽,他認為“當扼虎牢”,於是領兵東出黃河。朔方軍習慣郭子儀的寬縱,畏懼李光弼的嚴厲,左廂兵馬使張用濟與諸將密謀驅逐李光弼,迎回郭子儀,經勸阻方才作罷。李光弼領數千騎兵東出汜水,張用濟單騎迎拜,李光弼責備他沒有按時到達,於是將其斬於轅門 [26-28]  八月,李光弼加兼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河北節度支度營田經略等使。 [29-30] 

李光弼鏖戰河陽

主詞條:河陽之戰
明人繪李光弼像 明人繪李光弼像 [7]
乾元二年(759年)九月,史思明集結重兵南下,分兵四路,企圖圍攻汴州。李光弼當時正在巡視黃河沿岸各部,得知史思明南下的消息後,立即返回汴州,對汴滑節度使許叔冀説:“你如果能夠堅守汴州十五天,我就率兵來救。”許叔冀允諾,李光弼便返回洛陽。待到史思明率軍來攻時,許叔冀一旦兵敗,卻決定投降叛軍。許叔冀的背叛,使汴州陷落,叛軍甚至南下至江淮一帶。 [31] 
史思明挾勝西攻鄭州,李光弼緩行至洛陽後,對東都留守韋陟説:“賊人乘勝來攻,我們應該按兵不動,不宜速戰。洛陽城難以堅守,您有什麼計策呢?”韋陟請求留兵陝郡,退守潼關,佔據險要之地,以挫叛軍鋒鋭。李光弼説:“兩軍相當,貴進忌退,如今無故放棄五百里地,那麼賊人的勢力就會更加囂張。不如移軍於河陽,北與澤潞相連,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表裏相應,讓賊人不敢西侵,這是猿臂之勢(意指運轉自如)。爭論朝中禮儀,我不如您;如果論及軍旅之事,您不如我。”韋陟不能應答。東都判官韋損説:“東京是帝宅,侍中(指李光弼)為何要棄守?”李光弼説:“如果要堅守東京,那麼汜水、崿嶺、龍門一帶都要布兵設訪,你是兵馬判官,能守住嗎?”於是李光弼下文書,令韋陟及河南尹李若幽分率洛陽官民撤離,使洛陽變為一座空城。 [32] 
隨後,李光弼指揮士卒把油、鐵等物資運入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準備防守,並親率五百騎兵殿後。當時史思明的遊兵已到達石橋,諸將問道:“現在是從洛陽城北繞行呢,還是從石橋上過去?”李光弼説:“就從石橋上過去。”到天黑時,他命令士卒手持火炬,緩慢地前進,隊伍嚴整,叛軍緊隨其後,但不敢逼近。李光弼連夜撤退至河陽,有士卒兩萬,但城中口糧僅夠十日食用。李光弼檢查守備,安排士卒,一律嚴辦。而史思明進入洛陽後,得到的只是空城,他擔心李光弼截斷後路,只得不退駐白馬寺南,又於河陽城南建築月城,以做防備。 [33] 
十月,史思明進攻河陽三城,李光弼先設計誘得史思明所部良馬千餘匹。接着又用木杆鐵叉叉住史思明在黃河上的火船攻勢,並設計招降了叛軍驍將李日越、高庭暉。 [34]  [35] 
史思明損兵折將,親率大軍再攻河陽。李光弼問李抱玉:“你能為我堅守南城兩天嗎?”李抱玉説:“超過兩天以後怎麼辦?”李光弼説:“如果超過兩天救兵不來,就隨你放棄。”李抱玉同意,然後整兵守城,屢挫叛軍。 [36]  李光弼親駐河陽中城,用部將荔非元禮之計,擊退了叛將周摯的進攻。 [37] 
在進攻中城失利後,周摯等轉逼北城。李光弼立刻率兵到了北城,登上城頭,望着叛軍説:“賊兵雖多,但混亂不整,不足畏懼。過不了中午,一定為諸位破敵。”於是命諸將出戰。到了中午,還沒有決出勝負,李光弼便派愛將郝廷玉、論惟貞分別攻擊最頑強的西北、東南兩處叛軍,並下令:“你們都看着我的旗子作戰,如果我的旗子揮動緩慢,就任憑你們擇利出戰,如果我急速往地上揮動旗子三下,你們就全軍齊發,冒死前進,稍有退者斬!”他事先在靴內藏刀,説:“戰鬥,是危險的事。我身為國家的三公,不能死在賊人手上。萬一作戰不利,諸君在前戰死,我在此地自刎,決不只讓諸君單獨赴死。”郝廷玉奮命先登,流矢雨集,他的戰馬受傷而退。李光弼登城望見,驚駭地説:“郝廷玉敗退,我軍就完了!”於是命左右取郝廷玉首級來,郝廷玉見使者前來,説:“是馬中毒箭,不是兵敗了。”李光弼命人為他換馬再戰。僕固懷恩與其子僕固瑒作戰稍有退卻,李光弼又命左右去取他們的首級。僕固懷恩父子看見使者提刀騎馬而來,重新上前決戰。李光弼不斷地揮動着手中的旗子,諸將冒死進攻,呼喊之聲驚天動地,最終大敗叛軍。此役,唐軍斬首一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資治通鑑》稱“斬首千餘級,捕虜五百人,溺死者千餘人”),獲馬兩千匹,軍資、武器數以億計,周摯僅以身免,叛將徐璜玉等被擒獲,另一叛將安太清退守懷州。 [38-40]  河陽之戰再次表現了李光弼傑出的軍事才能,此戰的勝利牽制了史思明主力軍,保障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
此時,史思明不知周摯等已經戰敗,還在攻河陽南城。李光弼在河邊向其展示俘虜,史思明才退去。 [41]  他趁勢攻懷州,史思明來救,李光弼迎擊於沁水之上,又將其擊敗。安太清在懷州拒守一月有餘,李光弼令僕固懷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裏應外合,攻克懷州。安太清等被生擒,送往朝廷。 [40] 

李光弼中興第一

上元元年(760年)正月,肅宗加授李光弼為太尉中書令 [42] 
李光弼等反攻洛陽失敗 李光弼等反攻洛陽失敗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言賊可滅”的進言,於是令李光弼儘快收取洛陽。但李光弼多次上表認為,叛軍兵鋒尚鋭,應該等待時機出兵,不可輕舉妄動。但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依附魚朝恩,也建議儘快出兵。在朝廷使者的督戰下,李光弼無可奈何,只得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僕固懷恩、魚朝恩進攻洛陽。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軍令,不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佈陣,致使大敗。李抱玉聽聞敗訊,放棄河陽,李光弼也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史思明雖然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軍也因此得以休整。肅宗將邙山之敗歸罪在僕固懷恩身上,於是優詔徵李光弼入朝。李光弼進京後,抗表請罪,被肅宗赦免。因他多次辭讓太尉,故朝廷重授李光弼為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營節度使。後再拜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今江蘇盱眙),進攻史朝義軍。 [43] 
監軍使以台州(治臨海,今屬浙江)人袁晁領導的浙東(治越州,今浙江紹興)義軍勢大,李光弼兵少,請他退保潤州以避叛軍鋒芒。李光弼説:“朝廷安危繫於我一身,現在敵人雖強,但不知道我的兵力多少,如果我出其不意,敵人自當退走。”徑直前往泗州,旋即先克許州(今河南許昌),活捉史朝義部將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蘇徐州)。當時,大將田神功平定劉展之亂後,滯留在淮南不前;尚衡、殷仲卿等在兗、鄆兩州相互攻擊;來瑱不聽朝廷詔令,堅持留在襄陽。朝廷深感憂慮,等到李光弼到了許州後,史朝義退走,田神功急忙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來瑱等都畏懼李光弼的威名,相繼入朝覲見。 [44] 
李光弼繪像 李光弼繪像 [45]
寶應元年(762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旋即派兵收復許州,斬得叛軍首級一千餘級,擒獲叛將二十二人。史朝義分兵進攻宋州(今河南商丘),易州遂城府左果毅劉昌率軍堅守。李光弼領軍救援,將其擊退。 [46-47] 
李光弼又派部將張伯儀等率領各軍,向袁晁義軍發起攻勢。十二月,唐軍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縣)擊敗義軍。 [47] 
此年,江南人方清在歙州(治今安徽歙縣)率饑民起義。朝廷命李光弼分兵討伐。 [48] 
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為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49] 
同年三月,官軍再次擊敗袁晁義軍。四月,經十餘次交戰,唐軍最終擊敗義軍,俘獲袁晁。其弟袁瑛率軍突圍,不久後亦被困死於寧海紫溪洞中。此後,代宗下詔增李光弼實封食邑至二千户,授其一子為三品官,又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於凌煙閣 [50-51] 
李光弼在徐州,只決斷軍旅之事,其餘一切事務,都委託為政精明的判官張傪處理。諸將奏事,李光弼大多讓張傪參與商議。諸將事奉張傪,如同事奉李光弼,因此軍中整肅,東夏(泛指東部)得以安寧。 [52] 

李光弼愧恨長逝

李光弼側身像 李光弼側身像 [53]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廣德元年(763年)初,吐蕃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乘虛攻入關中,佔領長安。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急詔李光弼奔赴陝州行在。李光弼與程元振不和,於是拖延未去。朝廷倚仗李光弼為後援,故此也不敢加罪於他,反而多次派使者慰問他的母親李氏。其後,吐蕃被關內副元帥郭子儀擊退,代宗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以觀察他的舉動。李光弼以詔書未至為由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想要收取江淮租賦以自用。代宗返回長安後,於廣德二年(764年)正月再遣使至徐州,對李光弼加以宣慰。同時命郭子儀將李光弼的母親自河中送回長安居住,厚待李光弼之弟李光進,以寬慰其心。 [54] 
起初,李光弼治軍嚴整,先謀後戰,能以少勝多,與郭子儀齊名,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諸將不敢不服。後來,李光弼在徐州不敢入朝,部將田神功等人對他的敬畏態度大有變化 [55]  。李光弼因而很不得志,憂鬱成疾,提前派衙將孫珍向朝廷進呈遺表,自述遺志。 [56]  [57] 
廣德二年七月十四日(764年8月15日),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 [56]  代宗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太保諡號“武穆”。不久後,李光弼的部下護送他的靈柩回到長安,代宗派魚朝恩前往其母李氏在長安的宅邸吊恤,又命京兆尹第五琦負責監護其喪事。十一月,李光弼被安葬在三原。出葬之日,代宗命宰臣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1]  [57-58] 
大曆十四年(779年),代宗評定“至德已來將相,功效明着”之人,李光弼等七人被定為第二等。 [59]  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評“至德以來將相既歿者”,李光弼等十五人被定為功臣次等。 [59] 

李光弼主要影響

李光弼軍事活動

李光弼足智多謀,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49]  ,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61]  其主要戰績有:
  • 天寶十四年(755年),率兵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先後收復常山、九門、趙郡等地。五月,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會師常山,乘敵疲憊出擊,大敗史思明部於嘉山,進圍博陵,軍威大振,使河北十餘郡皆殺叛吏歸唐。 [62] 
  • 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史思明、蔡希德等率眾十萬進攻北都太原。李光弼所部不滿萬人,先在城外鑿壕,又以挖出的土作坯數十萬,加固城壘。當敵攻城時,用發石機發巨石猛擊,並暗掘地道陷敵,不斷襲擊叛軍,使之不敢接近。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擊,大敗蔡希德,殲敵七萬,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證了唐軍左翼的安全。 [62] 
  • 乾元二年(759年),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與郭子儀等圍攻安慶緒。因兵力懸殊,乃棄洛陽,守河陽,威脅叛軍側翼,使其不敢西進。隨後伺機作戰,挫敗了叛軍對河陽三城的進攻。 [62] 
  • 上元二年(761年),出鎮臨淮,統河南諸道兵反攻叛軍,配合僕固懷恩等收復洛陽,為安史之亂的最終平定奠定基礎。後又派兵至浙東鎮壓袁晁起義 [62] 
此外,李光弼培養或間接影響的部將如李懷光僕固懷恩田神功李抱玉李忠臣哥舒曜韓遊瑰渾釋之辛京杲荔非元禮郝廷玉李國臣白孝德張伯儀白元光陳利貞侯仲莊柏良器等,也大都著名當時。 [63] 

李光弼軍事思想

李光弼軍事思想強調治軍嚴整,注重把握戰爭全局,善於用奇,因敵制勝,對平定安史之亂髮揮了重要作用,對後世兵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13] 
  • 建軍思想
主要內容是:
  1. 治軍嚴整,賞罰有信。治軍以嚴整為指導思想,執法如山,雖朝廷顯貴違犯軍法,也按律治罪,毫不寬假。所指揮的軍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戰鬥力強,常能臨危不亂。史書稱其“御軍嚴肅,天下服其威名” [60]  。凡與敵作戰,必斬退卻者而重賞殺敵者。 [113] 
  2. 謙虛自居,善採眾議。善於採納別人正確意見,每戰必先與諸將謀議,甚至求計降將,因而常能作出正確決斷。
  3. 明於知人,善於任用。重視提拔培養年輕將領,手下猛將如雲,都是當時戰功卓著的將領。 [113] 
  4. 嚴於責己,率先垂範。太原之戰時,他在城上設公幄止息,堅守五十餘日,“有急即應,行過府門,未嘗回顧。賊退三日,決軍事畢,始歸府第”。 [113] 
  • 作戰指導思想
主要內容有:
  1. 洞觀全局,謀定後戰。重視把握戰爭全局,不急於求戰,不計較眼前得失,廟略多算,謀定後動。在河陽之戰時從全局利益出發,暫時放棄洛陽,退守河陽,然後以各種手段,疲敵、誤敵以尋求機會破敵。 [113] 
  2. 奇正並用,出奇制勝。太原之戰,採用挖地道的戰術打擊和騷擾敵人,將前人用於攻城的手段用於守城,給敵造成重大傷亡。河陽之戰,史思明企圖用馬羣引誘李光弼入伏,李光弼將計就計,用“母馬計”輕易獲得史思明千匹良駒。 [113] 
  3. 長於守城,後發制人。善於利用地形、城池等作戰,尤其擅長守城,但不是一味消極防守,而是以地道戰、襲擊戰以及城守和野戰並用等手段消耗、疲憊敵軍,後發制人。史思明亦稱其“長於憑城”。 [113] 
  4. 激勵士氣,瓦解敵軍。注意士氣的重要作用,在敵軍進攻河陽時,鼓勵部下説“彼軍雖鋭,然方陣而囂,不足虞也,日中當破”,用以鼓舞士氣。利用敵人內部矛盾,準確分析其心理,用計使史思明部下將領高庭暉、李日越不戰而降。 [113] 

李光弼歷史評價

王忠嗣: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49] 新唐書》引
李光弼像 李光弼像 [64]
李亨
  • 業盛勳賢,材優將相,藴權謀而制敵,勵誠節以匡時。往屬兇醜亂常,雲雷經始,鹹能外持戎律,內翊皇圖,披荊棘而有功,歷險艱而無易。或分麾東討,掃昏祲於兩都;或仗節北臨,備長城於萬里。並以掃清寇孽,任切股肱。永惟締構之勳,久著山河之誓。 [65] 授郭子儀中書令李光弼侍中制
  • 器識宏遠,志懷沈毅。藴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材。往屬艱難,備彰忠勇。協風雲而經始,保宗社於阽危。由是出備長城,入扶大廈,茂功懸於日月,嘉績被於巖廊。屬殘寇猶虞,總戎有命,用擇唯賢之佐,式宏建親之典,必能緝寧邦國,協贊天人,誓于丹浦之師,剿彼綠林之盜。 [65] 授李光弼副知行營事制
  • 器格沈正,襟靈邃遠,感風雲之密契,藴縱橫之大才。成經綸之功,足以靜亂;懷忠孝之道,故能匡國。自狂胡構禍,寰宇未清,義勇竭於忠心,勳庸著於王室。頃者豺狼餘孽,尚稽天討,蚊蚋相依,仍侵河外。是用仗其深略,為我長城。有穰苴之法令,(周)亞夫之威略。遂能挫羣兇之鋭,全百勝之師,為廟堂之寶臣,成軍國之重任。雖吉甫作憲,道可經邦;而孫武行兵,謀能制敵。克壯大業,無愧前賢。 [65] 授李光弼太尉中書令制
史思明: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 [66] 資治通鑑》引
郝廷玉:太尉善御軍,賞罰當功過。每校旗之日,軍士小不如令,必斬之以徇,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有心破膽裂者。 [67] 舊唐書》引
  • 我皇唐之反正也,時則有若臨淮、汾陽,秉文武忠義之姿,廓清河朔,保乂王室,翼戴三聖,天下之人,謂之李、郭。 [68]  《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
  • 公以吉甫文武之姿,兼樊仲將明之德。王國多難,羣胡搆紛,藉朔方偏師之旅,入井陘不測之地。思明挫鋭於恆定,祿山息望於江淮。守太原而地道設奇,保河陽而云梯罔冀。破周贄於温沇,擒太清於覃懷。走史朝義叛渙之眾於梁宋救,僕固瑒已危之軍於瀛莫。皆意出事外,虜墜計中,天下無贅旒之患,此皆公之力也。 [68]  《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
舒奎:天寶末,安祿山反范陽、陷兩京,明皇流離於蜀,宇內防非唐有矣。非有而卒復有,蓋王與郭汾陽之功也。王之功,紀金劵、藏太廟,圖凌煙閣,載諸史冊。霞電烱照,而金翠補寫也。迨於今,蓑童笠防,皆知有王雲。 [69] 《唐臨淮王李武穆廟碑》
呂温許叔冀之保靈昌,李光弼之全河陽,李晟之收復京邑,皆以兵少將一,而建大功。 [70] 代李侍郎論兵表
  • 凡言將者,以孫、吳、韓、白為首。如光弼至性居喪,人子之情顯矣;雄才出將,軍旅之政肅然。以奇用兵,以少敗眾,將今比古,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慚德。邙山之敗,閫外之權不專;徐州之留,郡側之人伺隙。失律之尤雖免,匪躬之義或虧,令名不全,良可惜也。然閫外之事,君側之人,得不慎諸? [71] 《舊唐書》
  • 光弼雄名,思禮刑清。 [71] 《舊唐書》
孫甫:光弼將帥之材,傑出於時。平賊之功,高於諸將。晚年為讒邪所間,大節微虧。蓋不能去強橫之態也,可不惜哉! [72] 歷代名賢確論》引
宋祁: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沉鷙有守。遭祿山變,拔任兵柄,其策敵制勝不世出,賞信罰明,士卒爭奮,毅然有古良將風。本夫終父喪不入妻室,位王公事繼母至孝,好讀班固《漢書》,異夫庸人武夫者。及困於口舌,不能以忠自明,奄侍內構,遂陷嫌隙,謀就全安,而身益危,所謂工於料人而拙於謀己邪。方攘袂徇國,天下風靡;一為遷延,而田神功等皆不受約束,卒以憂死。功臣去就,可不慎邪?嗚呼,光弼雖有不釋位之誅,然讒人為害,亦可畏矣,將時之不幸歟! [49] 《新唐書》
張唐英:光弼平安史,有大功於社稷,古之名將無以加之。然非純臣也。 [72] 《歷代名賢確論》引
蘇轍:李光弼提孤軍,與安史健卒百鬥百勝,其治軍行兵,風采出郭子儀之右。而當時諸將,皆望風服子儀,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諸將已不為使。子儀能使回紇謂為父,而思明乃上書請誅光弼。大抵光弼之實不如子儀之名,子儀安坐而有餘,光弼馳騁而不足。 [72] 《歷代名賢確論》引
李綱:唐有天下,將臣為多……在肅宗時,值安史之變,戡亂定功、中興王室,則有若郭子儀、李光弼……皆能奮忠勇、攄謀猷,感防風雲,勒勳帝籍,號為大將之賢者。至議其優劣,則勣不及靖,光弼不及子儀,瑊、燧不及晟……子儀朝受命,夕引道,崎嶇防譖間,不辯自明。而光弼間隙一開,卒不復合,至憂憤以死,其誠不足稱也。 [73] 《人物誌》
張預:孫子曰:“攻其無備。”光弼伺敵方飯而擊之。又曰:“辭卑而益備者,進也。”光弼潛溝營地而佯約降。又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為爭地。”光弼移軍河陽而使賊不得西。又曰:“三軍可奪氣。”光弼先攻最堅而走太清。又曰:“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光弼知賊必襲而降二將是也。 [74] 十七史百將傳
徐鈞:間關百戰佐中興,料敵行師妙若神。可惜罹讒終恨死,傷心不見白頭親。 [75] 《李光弼》
  • 李光弼處危疑之地,其跡若無君者,而諸將亦不復稟畏光弼。 [76] 《資治通鑑》注
  • 史言李光弼不能以功名自終。 [76] 《資治通鑑》注
陳元靚:蘇郡襲封,挺茲神武。麾旗進兵,長駈擒虜。雲靡原野,彗清中土。天佑有唐,錫其良輔。 [77] 事林廣記後集
孫承恩:氣蓋三軍,威攝羣將。法令嚴明,莫我或抗。納諫勵士,麾旗破敵。中興之功,令名有赫。 [78] 《古像贊》
  • 唐之李臨淮亦類之(陶侃),臨淮之功,大於士行,而不能終。其勸王忠嗣之行賂,與激史思明之叛,蓋可以窺其所以不終矣。吾嘗謂是二公者,稱名將可也,稱賢臣不可也。 [79] 《王弇州崇論》
  • 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遠出祿山上,李臨淮之角之,凡兩大勝、一大敗。其勝者皆用寡,而敗者乃用眾。用寡之勝,皆乘險謀豫,以忍而屈之。野戰則敗。郭汾陽之始能用眾而不能用寡,即用眾,亦未必決勝也。晚節之捍吐蕃回統,始乘險謀豫,以忍而屈之。故不敗,而卒為宗社之元臣。惜哉,臨淮之有功名而不善居之也。凡臨淮之將略心事,與陶士行略相當。其治軍,臨淮為最;治民,士行為最。臨淮不幸,而與河北之藩鎮近;士行幸,而與温太真(温嶠)合,而見推輓,不至作愧憤死。噫嘻!亦數哉。 [79] 《王弇州崇論》
  • 光弼知將而不知臣。 [80] 《弇州四部稿》
黃道周:賢將光弼,唐代名臣。讀書執禮,孝能仁親。雍容儒雅,韜略過人。子儀折節,薦牘上陳。朔方有警,仕主致身。治兵有法,料敵如神。范陽先取,除賊本根。太原繼入,威震三軍。軍政馳廢,斬眾以徇。殺一警百,壁壘一新。思明狡獪,結寨連雲。出奇制勝,賊營成塵。潛通隧道,墮者紛紛。賊人西向,危在亡唇。河陽拒險,明見絕倫。戰勝攻守,表裏相因。持糧十日,與士卒均。賞罰嚴正,熟敢不遵。諸將奮擊,賊眾敗奔。功加太尉,捷報楓宸。乂安唐室,功在生民。如何讒間,起自朝恩。憂疑不定,末路因循。英雄坐困,惜此元勳。倘完晚節,不愧松筠。 [81] 廣名將傳
  • 鄴侯去國,兵無謀主,郭、李之威,盡於一戰,思明再叛,河北終不歸唐,非但烏承恩之謀淺、李光弼之計左也。 [82] 讀通鑑論
  • 安、史之滅,自滅也,互相殺而四賊夷,唐不能俘馘之也。前之復兩京,後之收東都,皆乘其敝而資回紇之力,李、郭亦因時以取大勳,非有血戰之殊勞焉。以戰功論,李光弼奮其智勇,克敵制勝之功視郭為多;郭則一敗於清渠,再潰於相州,功尤詘焉……相州師潰,汾陽之威名既損,魚朝恩之譖行,肅宗奪其兵柄授李光弼,數年之內,光弼以元帥擁重兵戮力中原,若將駕汾陽而上之也。乃許叔冀叛於汴州,劉展反於江、淮,段子璋反於梓州,楚州殺李藏用,河東殺鄧景山,行營殺李國真、荔非元禮,內亂蠭起,此撲彼興……以光弼之忠勇不下於公,而天下不蒙其祐,兩將相衡,度量較然矣。 [82] 《讀通鑑論》
朱軾:光弼賢將也。其用兵峻厲嚴肅,料敵如神。唐室中興,厥功為鉅。獨異其起戎行,而能持節行讀書執禮,以孝友着聞,斯豈尋常將帥所可同年語歟!使時無朝恩、元振,不以憂防懼禍來,晚節全鏡之埃,則汾陽何以過焉! [83] 《史傳三編》
陳宏謀: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84] 《歷代名臣奏議》
牛天宿:唐室再造,李郭之力也。 [85]  《百僚金鑑》
藍鼎元:①臨淮用兵膽略,汾陽亦當怖服,其遜汾陽者,德耳。 [85]  《修史試筆》)②光弼賢將也,其用兵峻厲嚴肅,料敵如神,唐室中興,厥功為大。獨異其起戎酋、終行伍而能持節禮。讀書執禮,以孝友著聞,斯豈尋常將帥所可同年語歟?使時無朝恩、元振,不以饞懼禍來,晚節全鏡之埃,則汾陽何以過焉? [85]  《修史試筆》
張彥士:光弼心乎國者也,故百戰爭能,唯恐其國之不復。又心乎君者也,故被讒而不欲自明,惟獸其君之自悟。又能保其身者也,故畏讒疑沮,顧望而不敢前。 [85]  《讀史矕疑》
劉體仁:光弼與子儀齊名,而晚節擁兵不朝,諸將遂不稟畏,愧恨而卒,猶不及子儀。子儀能忍而光弼不能忍,以致於死。 [85]  通鑑札記
愛新覺羅·弘曆:李郭雖併為中興名將,輸忠王室,然朔方受代之際,使子儀、光弼易地而居,恐光弼不能如子儀之略無芥蒂矣。 [85]  《評鑑闡要》
蔡東藩:九節度中,郭李最為忠智,若令郭功鄴城,李攻范陽,餘七節度分隸兩人,則號令既專,責成有自,安慶緒似釜底游魚,不亡何待?史思明雖較強盛,以光弼制之,亦覺有餘,何致有相州之潰耶?乃內寵李輔國,外任魚朝恩,輿尸失律,理有固然。藉非然者,河陽一役,光弼僅有眾二萬人,糧食亦第支十日,卒之擊退賊軍,大獲勝仗,是可知分聽生亂,專任有成,何肅宗之始終不悟也? [88] 唐史演義
李震:其後不有李光弼守住太原,則肅宗亦無所作為;不有張巡許遠致死睢陽城,則江、淮之地將盡陷於賊手,唐已無其復國之望,歷史上繼唐者,將為大燕帝國。是李光弼與張巡,實唐代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之人。 [89] 中國曆代戰爭史
崔瑞德:這兩人(郭子儀、李光弼)即令不像後世史家所説的那樣是百戰百勝的軍事天才,也仍不失為有能耐和富於經驗的將領。 [90] 劍橋中國隋唐史

李光弼軼事典故

李光弼盡釋前嫌

安思順任朔方節度使時,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擔任牙門都將之職,但不能和睦相處,雖然同桌吃飯,卻互相瞪眼,不肯交談。後來,郭子儀接替安思順任節度使,李光弼就有意離去,心裏猶豫不決。十天後,唐玄宗下詔命郭子儀率兵東征,李光弼進入官衙見郭子儀説:“我情願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兒子女。”郭子儀即刻走下堂來,摟着李光弼上堂,流着淚道:“當今國亂主遷,沒有您的協助,我怎麼能夠出兵打仗呢?現在哪裏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呀!”於是互相扶持對拜,共謀破賊大計。 [93] 

李光弼速斬崔眾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因太原節度使王承業不理軍政,命御史崔眾到河東接替。崔眾因輕視王承業,縱容部下全副武裝地闖進王承業的府衙中嬉戲。李光弼得知後,心裏不平。後來,崔眾要將兵權交給李光弼,崔眾帶着部下來見李光弼,李光弼出來迎接,二人的隊伍相接時,崔眾竟不顧禮法而不迴避。李光弼對崔眾的無禮行為很憤怒,而崔眾又不立即把兵權交出,於是李光弼就下令將崔眾逮捕。這時,朝廷派遣宦官來到河東,要任命崔眾為御史中丞,手持敕書問李光弼崔眾的行蹤。李光弼答道:“崔眾犯法,我已將他逮捕。”宦官把敕書拿給李光弼看,李光弼説:“如今只不過是殺一位侍御史;如果宣佈了詔命,我就斬殺一位御史中丞,如果拜授他為宰相,我也要斬殺他這位宰相。”宦官一聽此話不敢再多言,只好帶着敕書回京。次日,李光弼派兵包圍崔眾,在碑堂下把他當眾殺死,還讓他的家屬來弔祭。從此,李光弼威震三軍。 [94-95] 

李光弼美馬計

李光弼守衞河陽時,與史思明對峙。史思明有一千多匹戰馬,每天在河南邊洗馬,用來顯示他的馬多兵強。李光弼便在諸營中選出母馬五百匹,等史思明的馬下河時,他把母馬趕下河,因為母馬都有馬駒在城內,所以母馬不間斷地嘶鳴。史思明的戰馬聽着母馬嘶叫,便渡過河來,李光弼都趕進了軍營。 [34]  [96] 

李光弼智降兩將

李光弼像 李光弼像 [97]
河陽之戰時,李光弼在野水渡地方防備史思明。到了晚上,他撤回河陽,只留部將雍希顥領一千多人守衞。李光弼對雍希顥説:“賊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都號稱萬人敵,史思明必然派一人來劫我。我先走了,你領兵在此等候。如果賊人前來,不準和他們交戰。他們若是投降,就和他們一起來。”諸將不知其意,都暗中嘲笑。隨後,史思明召來李日越説:“李光弼擅長守城,如今外出,正是打敗他的好時機。你率精騎連夜渡河,為我把他抓來,如果抓不到,你就不要回來見我。”李日越率領五百騎兵出發,在早晨接近了雍希顥軍。雍希顥讓士兵隔着戰壕休息,只是呼喊着互相察看。李日越感覺很奇怪,問:“司空(指李光弼)在嗎?”唐軍回答:“夜間走了。”李日越又問:“你們有多少兵?。”回答:“有一千人。”又問:“將領是誰?”答:“是雍希顥。”然後對部下説:“現在失掉了李光弼,就是抓住雍希顥回去,我也免不了一死,不如投降為好。”於是請求歸降,與雍希顥一起同覲見李光弼。李光弼厚待李日越,視他為心腹。高庭暉得知此事後,也來投降。 [35] 
有人問李光弼:“你招降二將為何這麼容易?”李光弼説:“這是人之常情罷了。史思明時常遺憾不能與我在野外交戰,得知我在城外,就以為一定能夠抓到我。李日越沒有抓到我,一定不敢回去。高庭暉的智勇在李日越之上,聽説李日越受我寵任,一定想奪走他的位子。” [35] 

李光弼雙旌在門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前後十年間三次入朝,與其異母弟李光進同在京師,二人各自奉養生母,史稱“雙旌在門,鼎味就養,甲第並開,往來追歡,極一時之榮”。 [98] 

李光弼驚服田神功

淄青節度使田神功從副將出身,累功至節度使。他的幕僚都是從前的部曲,田神功大模大樣接受他們的叩拜,即使是對待前節度判官劉位等人,也仍是如此。等看到李光弼與其判官張傪行對等禮時,才大吃一驚。田神功回府後,問劉位説:“李太尉(指李光弼)今日見張郎中(指張傪)來,與他平禮回拜,這是什麼禮節?”劉位回答:“使主(指節度使等官)對於判官及幕僚,沒有接受他們平拜的禮儀。”田神功説:“您為何不早些説?”於是召集幕僚,説道:“我田神功行伍出身,不懂朝廷禮數,誤受諸位平拜。諸位也不説,鑄成田神功的錯,現在回拜諸位。”於是逐位予以拜謝。 [99-100] 

李光弼後事安排

李光弼臨終時,屬下問他死後的安排,他説:“我長年在軍旅,不能回家奉養母親,是不孝子,還説什麼呢?”最後拿出府中剩下的絹、綢、布匹分送給部下將領。 [101] 

李光弼臨淮遺法

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大舉入侵,進逼長安,李光弼的愛將郝廷玉駐守便橋(今陝西咸陽渭橋)。觀軍容使魚朝恩聽聞郝廷玉擅長排兵佈陣,想看他訓練檢閲部隊。郝廷玉便在營中排列隊伍,擊鼓鳴角出軍,分列為陣,伸張舒展,或離或合,進退如一。魚朝恩觀後,不禁嘆道:“我在軍中十多年,今天才見得郝將軍訓練軍隊啊。如此治軍,面前又怎會有強敵?”郝廷玉傷感地謙謝道:“這不是小將我所擅長的事,是臨淮王(李光弼)的遺法。太尉(亦指李光弼)擅長統軍,賞罰得當。每當將帥揮旗操演軍陣之日,軍士稍不從命,一定斬首示眾,因此眾人都主動效命,而赴湯蹈火、馳騁奔突,那情景真令人有心破膽裂之感。太尉去世後,不再有將帥揮旗操演軍陣,這些實在不值得被軍容使(魚朝恩)稱讚。” [102-103] 

李光弼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曾祖父
李令節
官至左威衞大將軍、幽州經略軍副使。
祖父
李重英
官至鴻臚卿兼檀州刺史。
父親
原為契丹酋長,後降唐,累官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一作郡公)。以驍勇善戰出名,在反擊突厥戰爭中暴卒。死後贈營州都督、司空,諡號“忠烈”。
母親
李氏
燕國公李楷固之女,封韓國太夫人。
平輩
兄長
李遵直
官至將軍。早逝。
李遵行
官至將軍。早逝。
弟弟
李光琰
早逝。
李光顏
官至特進、鴻臚卿。
官至太子太保、渭北節度使,封武威郡王。
——
妻子
王氏
出身太原王氏,封薛國夫人。先於李光弼逝世。
子輩
兒子
李義忠
官至太僕卿。先於李光弼逝世。
李象
官至太僕卿。
李匯
官至涇原節度使。死後追贈工部尚書。
孫輩
孫子
李黯
官至景州刺史。
據《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公即薊國公之第四子也”,則李光弼應還有一兄,名不詳。
表格參考資料: [68]  [49] 

李光弼主要作品

李光弼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一題《李臨淮兵法》2卷 [91]  )各1卷,今已佚。 [92] 郡齋讀書志》卷14稱《李臨淮武記》“其書凡一百二章,末雲‘呂望智廓而遠,孫武思幽而密,黃石寬而重斷,吳起嚴而貴勇,墨翟守而無攻,老聃勝而不美,今擇其精要,雜以愚識,為一家之書’。”有説法認為此書為李光弼的幕僚張參所撰。 [5] 
全唐文》錄有其文1篇:《辭疾讓官表》。 [6] 

李光弼後世紀念

李光弼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約1公里處。墓因在古老灌區,淤冢地下,墓地地面仍有唐碑、清碑2通。 [104] 
唐碑為張少悌所書,碑文為楊炎所撰,碑高4.03米,寬1.30米,厚0.40米,碑頭浮雕六螭首沿兩側下垂,碑首陰刻篆文四行“大唐贈司空李府君神道之碑”12字。碑文隸書22行,行34字,挺秀流暢。碑刻立於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三月,碑文對其祖籍和本人身世有述。清碑為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命富平縣令吳六鰲所立,正面隸書“大唐太尉李公光弼之墓”10字。 [104] 
據《富平縣誌》載,墓旁有祠,祠建於宋皇祐元年(1049年),縣令王哲為記立碑,該祠系毀赤眉祠宇而建立,以赤眉祠宇其材所建。1956年8月6日,李光弼墓被公佈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4] 

李光弼史料索引

顏魯公集》卷4《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 [68]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 [71]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 [49]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11《代宗紀》:(廣德二年)七月己酉,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臨淮王李光弼薨于徐州,廢朝三日。
  • 2.    《顏魯公集》卷4《贈太保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公即薊國公之第四子也。
  • 3.    《新唐書·卷七十五·表第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10]
  • 4.    俞正燮 撰.癸巳存稿: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03:214
  • 5.    王雲五 主編.文獻通考 第1-2冊:商務印書館,1936-03:1790
  • 6.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4]
  • 7.    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 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 1: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04:138
  • 8.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楷洛,本契丹酋長,武后時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將軍,封薊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擊走之。初行,謂人曰:“賊平,吾不歸矣。”師還,卒於道,贈營州都督,諡曰忠烈。
  • 9.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李光弼,營州柳城人。其先,契丹之酋長。父楷洛,開元初,左羽林將軍同正、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果聞。
  • 10.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光弼幼持節行,善騎射,能讀班氏《漢書》。少從戎,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衞郎。丁父憂,終喪不入妻室。天寶初,累遷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
  • 11.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起家左衞親府左郎將,累遷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
  • 12.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補河西王忠嗣府兵馬使,充赤水軍使。忠嗣遇之厚,雖宿將莫能比。嘗曰:“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俄襲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渾功,進雲麾將軍。
  • 13.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朔方節度使安思順表為副,知留後事,愛其材,欲以子妻之,光弼引疾去。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異其操,表還長安。
  • 14.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祿山之亂,封常清、高仙芝戰敗,斬於潼關。又以哥舒翰率師拒賊。尋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收兵河西。玄宗眷求良將,委以河北、河東之事,以問子儀,子儀薦光弼堪當閫寄。十五載正月,以光弼為雲中太守,攝御史大夫,充河東節度副使、知節度事。二月,轉魏郡太守、河北道採訪使,以朔方兵五千會郭子儀軍,東下井陘,收常山郡。賊將史思明以卒數萬來援常山,追擊破之,進收藁城等十餘縣,南攻趙郡。三月八日,光弼兼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拔趙郡。自祿山反,常山為戰場,死人蔽野,光弼酹其屍而哭之,為賊幽閉者出之,誓平寇難,以慰其心。六月,與賊將蔡希德、史思明、尹子奇戰於常山郡之嘉山,大破賊黨,斬首萬計,生擒四千。思明露發跣足,奔於博陵。河北歸順者十餘郡。
  • 15.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光弼以范陽祿山之巢穴,將先斷之,使將絕根本。會哥舒翰潼關失守,玄宗幸蜀,人心驚駭。
  • 16.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至德二載,思明、希德率高秀巖、牛廷玠將兵十萬攻光弼。時鋭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滿萬,眾議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環四十里,賊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徹民屋為摞石車,車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輒數十人死,賊傷十二。思明為飛樓,障以木幔,築土山臨城,光弼遣穴地頹之。思明宴城下,倡優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駭,徙牙帳遠去,軍中皆視地後行。又潛溝營地,將沈其軍,乃陽約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賊數千沒於塹,城上鼓譟,突騎出乘之,俘斬萬計。思明畏敗,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賊,斬首七萬級,希德委資糧遁走。初,賊至,光弼設公幄城隅以止息,經府門不顧。圍解,閲三昔乃歸私寢。收清夷、橫野等軍。賊別將攻好畤,破大橫關,光弼追敗之。加檢校司徒,尋遷司空,封鄭國公,食實户八百。
  • 17.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乾元元年,與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入朝,敕朝官四品已上出城迎謁。遷侍中,改封鄭國公。
  • 18.    《新唐書》卷137《郭子儀傳》:子儀自杏園濟河,圍衞州。慶緒分其眾為三軍。將戰,子儀選善射三千士伏壁內,誡曰:“須吾卻,賊必乘壘,若等噪而射。”既戰,偽遁,賊薄營,伏發,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斬首四萬級,獲鎧冑數十萬,執安慶和,收衞州。又戰愁思岡,破之。
  • 19.    《資治通鑑》卷220:郭子儀引兵自杏園濟河,東至獲嘉,破安太清,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太清走保衞州,子儀進圍之;丙午,遣使告捷。魯炅自陽武濟,季廣琛、崔光遠自酸棗濟,與李嗣業兵皆會子儀於衞州。慶緒悉舉鄴中之眾七萬救衞州,分三軍,以崔乾祐將上軍,田承嗣將下軍,慶緒自將中軍。子儀使善射者三千人伏於壘垣之內,令曰:“我退,賊必逐我,汝乃登壘,鼓譟而射之。”既而與慶緒戰,偽退,賊逐之,至壘下,伏兵起射之,矢如雨注,賊還走,子儀復引兵逐之,慶緒大敗。獲其弟慶和,殺之。遂拔衞州。慶緒走,子儀等追之至鄴,許叔冀、董秦、王思禮及河東兵馬使薛兼訓皆引兵繼至。慶緒收餘眾拒戰於愁思岡,又敗。前後斬首三萬級,捕虜千人。慶緒乃入城固守,子儀等圍之,李光弼引兵繼至。慶緒窘急,遣薛嵩求救於史思明,且請以位讓之。思明發范陽兵十三萬欲救鄴。
  • 20.    《資治通鑑》卷221:(乾元二年)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築壇於魏州城北,自稱大聖燕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鋭掩吾不備也。請與朔方軍同逼魏城,求與之戰。彼懲嘉山之敗,必不敢輕出。得曠日引久,則鄴城必拔矣。慶緒已死,彼則無辭以用其眾也。"魚朝恩以為不可,乃止。
  • 21.    《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思明率眾自魏州來。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前軍遇賊於鄴南,與之接戰,夷傷相半,魯炅中流矢。子儀為後陣,未及合戰,大風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辯物色。我師潰而南,賊軍潰而北,委棄兵仗輜重,累積於路。諸軍各還本鎮。
  • 22.    《新唐書》卷137《郭子儀傳》:諸節度引還。
  • 23.    《資治通鑑》卷221:(乾元二年)三月,壬申,官軍步騎六十萬陳於安陽河北,思明自將精兵五萬敵之,諸軍望之,以為遊軍,未介意。思明直前奮擊,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先與之戰,殺傷相半;魯炅中流矢。郭子儀承其後,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棄甲仗輜重委積於路。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東京。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東京士民驚駭,散奔山谷,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南奔襄、鄧,諸節度各潰歸本鎮。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李光弼、王思禮整勒部伍,全軍以歸。
  • 24.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乾元元年,入朝,詔朝官四品以上郊謁,進兼侍中。與九節度圍安慶緒於相州,大戰鄴西,敗之。光弼與諸將議:“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軍逼之。彼懲嘉山之敗,不敢輕出,則慶緒可禽。”觀軍容使魚朝恩固謂不可。既而思明來援,光弼拒賊,戰尤力,殺略大當。會諸將驚潰,各引歸,所在剽掠,獨光弼整眾還太原。帝貸諸將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府長史,知諸道節度行營事。又代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未幾,為天下兵馬副元帥。
  • 25.    《資治通鑑》卷221:觀軍容使魚朝恩惡郭子儀,因其敗,短之於上。(乾元二年)秋,七月,上召子儀還京師,以李光弼代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元帥。光弼願得親王為之副,辛巳,以趙王係為天下兵馬元帥,光弼副之,仍以光弼知諸節度行營。
  • 26.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左廂兵馬使張用濟承子儀之寬,懼光弼之令,與諸將頗有異議,欲逗留其眾。光弼以數千騎出次汜水縣,用濟單騎迎謁,即斬於轅門。諸將懾伏,都兵馬使僕固懷恩先期而至。
  • 27.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光弼以河東騎五百馳東都,夜入其軍,且謂賊方窺洛,當扼虎牢,帥師東出河上。檄召兵馬使張用濟,用濟憚光弼嚴,教諸將逗留其兵。用濟單騎入謁,光弼斬之,以辛京杲代。復追都將僕固懷恩,懷恩懼,先期至。
  • 28.    《資治通鑑》卷221:光弼以河東騎五百馳赴東都,夜,入其軍。光弼治軍嚴整,始至,號令一施,士卒、壁壘、旌旗、精采皆變。是時朔方將士樂子儀之寬,憚光弼之嚴。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屯河陽,光弼以檄召之。用濟曰:“朔方,非叛軍也,乘夜而入,何見疑之甚邪!”與諸將謀以精鋭突入東京,逐光弼,請子儀;命其士皆被甲上馬,銜枚以待。都知兵馬使僕固懷恩曰:“鄴城之潰,郭公先去,朝廷責帥,故罷其兵柄。今逐李公而強請之,違拒朝命,是反也,其可乎!”右武鋒使康元寶曰:“君以兵請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諷君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負於君乎!”用濟乃止。光弼以數千騎東出汜水,用濟單騎來謁。光弼責用濟召不時至,斬之,命部將辛京杲代領其眾。僕固懷恩繼至,光弼引坐,與語。須臾,閽者曰:"蕃、渾五百騎至矣。”光弼變色。懷恩走出,召麾下將,陽責之曰:“語汝勿來,何得固違!”光弼曰:"士卒隨將,亦復何罪!"命給牛酒。
  • 29.    《資治通鑑》卷221:(乾元二年)八月,……壬戌,以李光弼為幽州長史、河北節度等使。
  • 30.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八月,兼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河北節度支度營田經略等使,餘如故。
  • 31.    《資治通鑑》卷221:史思明使其子朝清守范陽,命諸郡太守各將兵三千從己向河南,分為四道,使其將令狐彰將兵五千自黎陽濟河取滑州,思明自濮陽,史朝義自白皋,周摯自胡良濟河,會於汴州。李光弼方巡河上諸營,聞之,還入汴州,謂汴滑節度使許叔冀曰:"大夫能守汴州十五日,我則將兵來救。"叔冀許諾。光弼還東京。思明至汴州,叔冀與戰,不勝,遂與濮州刺史董秦及其將梁浦、劉從諫、田神功等降之。思明以叔冀為中書令,與其將李詳守汴州;厚待董秦,收其妻子,置長蘆為質;使其將南德信與梁浦、劉從諫、田神功等數十人徇江、淮。
  • 32.    《資治通鑑》卷221:思明乘勝西攻鄭州。光弼整眾徐行,至洛陽,謂留守韋陟曰:“賊乘勝而來;利在按兵,不利速戰。洛城不可守,於公計何如?”陟請留兵於陝,退守潼關,據險以挫其鋭。光弼曰:“兩敵相當,貴進忌退,今無故棄五百里地,則賊勢益張矣。不若移軍河陽,北連澤潞,利則進取,不利則退守,表裏相應,使賊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勢也。夫辨朝廷之禮,光弼不如公;論軍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無以應。判官韋損曰:“東京帝宅,侍中奈何不守?”光弼曰:“守之,則汜水、崿嶺、龍門皆應置兵,子為兵馬判官,能守之乎?”遂移牒留守韋陟使帥東京官屬西入關,牒河南尹李若幽使帥吏民出城避賊,空其城。
  • 33.    《資治通鑑》卷221:光弼帥軍士運油、鐵諸物詣河陽為守備,光弼以五百騎殿。時思明遊兵已至石橋,諸將請曰:"今自洛城而北乎,當石橋而進乎?"光弼曰:"當石橋而進。"及日暮,光弼乘炬徐行,部曲堅重,賊引兵躡之,不敢逼。光弼夜至河陽,有兵二萬,糧才支十日。光弼按閲守備,部分士卒,無不嚴辦。庚寅,思明入洛陽,城空,無所得,畏光弼掎其後,不敢入宮,退屯白馬寺南,築月城於河陽南以拒光弼。於是鄭、滑等州相繼陷沒,韋陟、李若幽皆寓治於陝。
  • 34.    《資治通鑑》卷221: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日出於河南渚浴之,循環不休以示多。光弼命索軍中牝馬,得五百匹,縶其駒於城內。俟思明馬至水際,盡出之,馬嘶不已,思明馬悉浮渡河,一時驅之入城。思明怒,列戰船數百艘,泛火船於前而隨之,欲乘流燒浮橋。光弼先貯百尺長竿數百枚,以巨木承其根,氈裹鐵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得進,須臾自焚盡。又以叉拒戰船,於橋上發炮石擊之,中者皆沉沒,賊不勝而去。
  • 35.    《資治通鑑》卷221:思明見兵於河清,欲絕光弼糧道,光弼軍於野水渡以備之。既夕,還河陽,留兵千人,使部將雍希顥守其柵,曰:“賊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來劫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賊至,勿與之戰。降,則與之俱來。”諸將莫諭其意,皆竊笑之。既而思明果謂李日越曰:“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汝以鐵騎宵濟,為我取之,不得,則勿返。”日越將五百騎晨至柵下,希顥阻壕休卒,吟嘯相視。日越怪之,問曰:“司空在乎?”曰:“夜去矣。”“兵幾何?”曰:“千人。”“將誰?”曰:“雍希顥。”日越默計久之,謂其下曰:“今失李光弼,得希顥而歸,吾死必矣,不如降也。”遂請降。希顥與之俱見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庭暉聞之,亦降。或問光弼:“降二將何易也?”光弼曰:“此人情耳。思明常恨不得野戰,聞我在外,以為必可取。日越不獲我,勢不敢歸。庭暉才勇過於日越,聞日越被寵任,必思奪之矣。”
  • 36.    《資治通鑑》卷221:思明覆攻河陽,光弼謂鄭陳節度使李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何如?”光弼曰:“過期救不至,任棄之。”抱玉許諾,勒兵拒守。城且陷,抱玉紿之曰:“吾糧盡,明旦當降。”賊喜,斂軍以待之。抱玉繕完城備,明日,復請戰。賊怒,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裏夾擊,殺傷甚眾。
  • 37.    《資治通鑑》卷221:時光弼自將屯中潬,城外置柵,柵外穿塹,深廣二丈。乙巳,賊將周摯舍南城,併力攻中潬。光弼命荔非元禮出勁卒於羊馬城以拒賊。光弼自於城東北隅建小朱旗以望賊。賊恃其眾,直進逼城,以車載攻具自隨,督眾填塹,三面各八道以過兵,又開柵為門。光弼望賊逼城,使問元禮曰:“中丞視賊填塹開柵過兵,晏然不動,何也?”元禮曰:“司空欲守乎,戰乎?”光弼曰:“欲戰。”元禮曰:“欲戰,則賊為吾填塹,何為禁之?”光弼曰:“善,吾所不及,勉之!”元禮俟柵開,帥敢死士突出擊賊,卻走數百步。元禮度賊陣堅,未易摧陷,乃復引退,須其怠而擊之。光弼望見元禮退,怒,遣左右召,欲斬之。元禮曰:“戰正急,召何為?”乃退入柵中。賊亦不敢逼。良久,鼓譟出柵門,奮擊,破之。
  • 38.    《資治通鑑》卷221:周摯復收兵趣北城。光弼遽帥眾入北城,登城望賊曰:“賊兵雖多,囂而不整,不足畏也。不過日中,保為諸君破之。”乃命諸將出戰。及期,不決,召諸將問曰:“向來賊陣,何方最堅?”曰:“西北隅。”光弼命其將郝廷玉當之。廷玉請騎兵五百,與之三百。又問其次堅者。曰:“東南隅。”光弼命其將論惟貞當之。惟貞請鐵騎三百,與之二百。光弼令諸將曰:“爾輩望吾旗而戰,吾颭旗緩,任爾擇利而戰;吾急颭旗三至地,則萬眾齊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斬!”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戰,危事。吾國之三公,不可死賊手。萬一戰不利,諸君前死於敵,我自剄於此,不令諸君獨死也。”諸將出戰,頃之,廷玉奔還。光弼望之,驚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馳報。光弼令易馬,遣之。僕固懷恩及其子開府儀同三司瑒戰小卻,光弼又命取其首。懷恩父子顧見使者提刀馳來,更前決戰。光弼連颭其旗,諸將齊進致死,呼聲動天地,賊眾大潰,斬首千餘級,捕虜五百人,溺死者千餘人。周摯以數騎遁去,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其河南節度使安太清走保懷州。
  • 39.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光弼麾旗三,諸軍爭奮,賊眾奔敗,斬首萬餘級,俘八千餘人,馬二千,軍資器械以億計,禽周摯、徐璜玉、李秦授,惟太清挺身走。思明未知,猶攻南城,光弼驅所俘示之,思明大懼,築壘以拒官軍。始,光弼將戰,內刀於靴,曰:“戰,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於賊。萬有一不捷,當自刎以謝天子。”及是,西向拜舞,三軍感動。太清襲懷州,守之。
  • 40.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光弼連麾,三軍望旗俱進,聲動天地,一鼓而賊大潰,斬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軍資器械糧儲數萬計,臨陣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周摯。其大將安太清走保懷州。思明不知摯等敗,尚攻南城。光弼悉驅俘囚臨河以示之,殺數十人以威之,餘眾懼,投河赴南岸,光弼皆斬之。……賊既敗走,光弼收懷州,思明來救,迎擊於沁水之上,又敗之。城將安太清極力拒守,月餘不下。光弼令僕固懷恩、郝玉由地道而入,得其軍號,乃登陴大呼,我師同登,城遂拔。生擒安太清、周摯、楊希文等,送於闕下,即日懷州平。以功進爵臨淮郡王,累加實封至一千五百户。
  • 41.    《資治通鑑》卷221:思明不知摯敗,尚攻南城,光弼驅俘囚臨河示之,乃遁。
  • 42.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上元元年,加太尉、中書令。
  • 43.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觀軍容使魚朝恩屢言賊可滅之狀,朝旨令光弼速收東都。光弼屢表:"賊鋒尚鋭,請候時而動,不可輕進。"僕固懷恩又害光弼之功,潛附朝恩,言賊可滅。由是中使督戰,光弼不獲已,進軍列陣於北邙山下。賊悉精鋭來戰,光弼敗績,軍資器械併為賊所有。時李抱玉亦棄河陽,光弼渡河保聞喜。朝旨以懷恩異同致敗,優詔徵之。光弼自河中入朝,抗表請罪,詔釋之。光弼懇讓太尉,遂加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營節度使;俄復拜太尉,充河南、淮南、山南東道、荊南等副元帥,侍中如故,出鎮臨淮。
  • 44.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初,光弼將止臨淮,在道舁疾而行。監軍使以袁晁方擾江淮,光弼兵少,請保潤州以避其鋒。光弼曰:“朝廷寄安危於我,今賊雖強,未測吾眾寡,若出其不意,當自退矣。”遂徑往泗州。光弼未至河南也,田神功平劉展後,逗留於揚府,尚衡、殷仲卿相攻於兗、鄆、來瑱旅拒於襄陽,朝廷患之。及光弼輕騎至徐州,史朝義退走,田神功遽歸河南,尚衡、殷仲卿、來瑱皆懼其威名,相繼赴闕。
  • 45.    王雲石.中國古代刀馬人物圖譜: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01:106
  • 46.    《舊唐書》卷152《劉昌傳》:及史朝義遣將圍宋州;昌在圍中,連月不解,城中食盡,賊垂將陷之。刺史李岑計蹙,昌為之謀曰:“今河陽有李光弼制勝,且江、淮足兵,此廩中有數千斤曲,可以屑食。計援兵不二十日當至。東南隅之敵,眾以為危,昌請守之。”昌遂被鎧持盾登城,陳逆順以告諭賊,賊眾畏服。後十五日,副元帥李光弼救軍至,賊乃宵潰。
  • 47.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寶應元年,進封臨淮郡王。光弼收許州,斬賊贏千級,縛偽將二十二人。朝義分兵攻宋州,光弼破走之。浙東賊袁晁反台州,建元寶勝,以建醜為正月,殘剽州縣。光弼遣麾下破其眾於衢州。
  • 48.    《新唐書》卷146《李棲筠傳》:蘇州豪士方清因歲凶,誘流殍為盜,積數萬,依黟、歙間,阻山自防,東南厭苦。詔李光弼分兵討平之。
  • 49.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7]
  • 50.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廣德元年,遂禽晁,浙東平。詔增實封户二千,與一子三品階,賜鐵券,名藏太廟,圖形凌煙閣。
  • 51.    《唐大詔令集》卷9《廣德元年冊尊號赦》:河南副元帥光弼,與一子三品官並階,加實封三百户。……仍各賜鐵劵,以名蔵太廟,畫像於凌煙之閣。
  • 52.    《資治通鑑》卷222:光弼在徐州,惟軍旅之事自決之,自餘眾務,悉委判官張。吏事精敏,區處如流,諸將白事,光弼多令與議之,諸將事如光弼,由是軍中肅然,東夏以寧。
  • 53.    李光弼側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歷代名人圖[引用日期2013-08-28]
  • 54.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廣德初,吐蕃入寇京畿,代宗詔徵天下兵。光弼與程元振不協,遷延不至。十月,西戎犯京師,代宗幸陝。朝廷方倚光弼為援,恐成嫌疑,數詔問其母。吐蕃退,乃除光弼東都留守,以察其去就。光弼伺知之,辭以久待敕不至,且歸徐州,欲收江淮租賦以自給。代宗還京,二年正月,遣中使往宣慰。光弼母在河中,密詔子儀輿歸京師。其弟光進,與李輔國同掌禁兵,委以心膂。至是,以光進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涼國公、渭北節度使,上遇之益厚。
  • 55.    趙劍敏.細説隋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292-293
  • 56.    《資治通鑑》卷223: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帥、臨淮武穆王李光弼,治軍嚴整,指顧號令,諸將莫敢仰視,謀定而後戰,能以少制眾,與郭子儀齊名。及在徐州,擁兵不朝,諸將田神功等不復稟畏,光弼愧恨成疾,己酉,薨。
  • 57.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光弼御軍嚴肅,天下服其威名,每申號令,諸將不敢仰視。及懼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皆不稟命,因愧恥成疾,遣衙將孫珍奉遺表自陳。廣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時年五十七。輟朝三日,贈太保,諡曰武穆。……部下護喪柩還京師。代宗遣中官開府魚朝恩弔問其母於私第,又命京兆尹第五琦監護喪事。十一月,葬於三原,詔宰臣百官祖送於延平門外。
  • 58.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取所餘絹布分遺部將。薨,年五十七。部將即以其布遂為光弼行喪,號哭相問。帝遣使吊恤其母,贈太保,諡曰武穆,詔百官送葬延平門外。
  • 59.    《唐會要·卷四十五·功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7]
  • 60.    《資治通鑑》卷221:光弼以河東騎五百馳赴東都,夜,入其軍。光弼治軍嚴整,始至,號令一施,士卒、壁壘、旌旗、精采皆變。是時朔方將士樂子儀之寬,憚光弼之嚴。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屯河陽,光弼以檄召之。用濟曰:“朔方,非叛軍也,乘夜而入,何見疑之甚邪!”與諸將謀以精鋭突入東京,逐光弼,請子儀;命其士皆被甲上馬,銜枚以待。都知兵馬使僕固懷恩曰:“鄴城之潰,郭公先去,朝廷責帥,故罷其兵柄。今逐李公而強請之,違拒朝命,是反也,其可乎!”右武鋒使康元寶曰:“君以兵請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諷君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負於君乎!”用濟乃止。光弼以數千騎東出汜水,用濟單騎來謁。光弼責用濟召不時至,斬之,命部將辛京杲代領其眾。僕固懷恩繼至,光弼引坐,與語。須臾,閽者曰:"蕃、渾五百騎至矣。”光弼變色。懷恩走出,召麾下將,陽責之曰:“語汝勿來,何得固違!”光弼曰:"士卒隨將,亦復何罪!"命給牛酒。
  • 61.    白述禮.大唐靈州鎮將: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250-255
  • 62.    李德義,於汝波 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 編.中國將師名錄 遠古至唐代卷:解放軍出版社,2007-02:397-398
  • 63.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光弼所部將李懷光、僕固懷恩、田神功、李抱玉、董秦、哥舒曜、韓遊環、渾釋之、辛京杲自有傳。若荔非元禮、郝廷玉、李國臣、白孝德、張伯儀、白元光、陳利貞、侯仲莊、柏良器,皆章章可稱列者,附次左方。
  • 64.    蘇文.中國曆代名將圖典:天津楊柳青畫社,2017-01:137
  • 65.    《全唐文·卷四十二》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7]
  • 6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一·唐紀三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12-06]
  • 67.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一百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7-20]
  • 68.    周紹良 主編.全唐文新編 第2部 第2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2:3920-3923
  • 69.    《赤城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01-19]
  • 70.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六》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12-05]
  • 71.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07]
  • 72.    《歷代名賢確論》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5-11]
  • 73.    (宋)李綱 著.李綱全集 下:嶽麓書社,2004-05:1316
  • 74.    《十七史百將傳·卷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5]
  • 75.    《全宋詩·卷四百三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2-19]
  • 76.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三·唐紀三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7]
  • 77.    《事林廣記後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3-08-19]
  • 78.    《文簡集·卷四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6-12-06]
  • 79.    《王弇州崇論·卷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5-11]
  • 80.    《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01-19]
  • 81.    (明)黃道周 注斷,孟冰 點校.廣名將傳: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11:176-177
  • 82.    《讀通鑑論·卷二十三·肅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7]
  • 83.    (清)朱軾 編.歷代名臣傳:嶽麓書社,1993-03:265-266
  • 84.    (清)姚鼐 編.古文辭類纂 上:崇文書局,2017-05:226
  • 85.    田衞麗.清人論唐——以探究唐代人物為主.陝西師範大學,2006:47-48
  • 86.    鄭觀應 著;夏東元 編.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09:840
  • 87.    鄭觀應 著;夏東元 編.鄭觀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09:845
  • 88.    唐史演義: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5]
  • 89.    台灣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曆代戰爭史(第9冊):中信出版社,2013:155-156
  • 90.    劍橋中國隋唐史:安祿山之亂及其後果(755—786年)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7]
  • 91.    劉申寧.中國兵書總目: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06:60
  • 92.    《宋史·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12-07]
  • 93.    《智囊全集·上智部》:安思順帥朔方,郭子儀與李光弼俱為牙門都將,而不相能,雖同盤飲食,常睇目相視,不交一語。及子儀代思順,光弼意欲亡去,猶未決,旬日詔子儀率兵東出趙、魏,光弼入見子儀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子儀趨下,持抱上堂而泣曰:“今國亂主遷,非公不能東伐,豈懷私忿時耶?”執其手,相持而拜,相與合謀破賊。
  • 94.    《冊府元龜》卷449《將帥部》“專殺”:李光弼。肅宗至德元年八月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先是,太原節度王承業軍政不修,時御史崔眾主兵於河東,侮易承業之為人,衷甲持槍上承業廳,以玩謔之。光弼聞之,甚不平。至是,又有詔交眾所主兵於光弼。眾以麾下來謁光弼,迎旌相接,而不遜避,長揖光弼。光弼怒。既至,又不交兵。光弼收系之,頃中使至,雲:除眾御史中丞。中使懷其敕問眾所在,光弼曰:眾有罪,系之久矣。中使持敕示光弼,光弼對曰:光弼今祗斬侍御史。若宣制命拜中丞,即斬中丞。若拜宰相,即斬宰相。中使懼,遂寢之而還。翼日,以兵圍眾,至碑堂下,斬之。威振三軍。
  • 95.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時節度王承業軍政不修,詔御史崔眾交兵於河東。眾侮易承業,或裹甲持槍,突入承業廳事玩謔之。光弼聞之素不平。至是,交眾兵於光弼。眾以麾下來,光弼出迎,旌旗相接而不避。光弼怒其無禮,又不即次兵,令收系之。頃中使至,除眾御史中丞,懷其敕問眾所在。光弼曰:“眾有罪,系之矣!”中使以敕示光弼,光弼曰:“今只斬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斬中丞;若拜宰相,亦斬宰相。”中使懼,遂寢之而還。翌日,以兵仗圍眾,至碑堂下斬之,威震三軍。命其親屬吊之。
  • 96.    《太平廣記》卷189《將帥一》:李光弼討史思明,師於野水渡,既夕還軍,留其卒一千人。謂雍顥曰:"賊將高暉、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劫我。我且去之,子領卒待賊於此。至勿與戰,降則俱來。其日,思明召日越曰:李君引兵至野水,此成擒也。汝以鐵騎宵濟,為我取之。命曰:必獲李君,不然無歸!日越引騎五百,晨壓顥軍。顥阻濠休卒,吟嘯相視。日越怪之,問曰:"太尉在乎?"曰:"夜去矣。"兵幾何?曰:"千人,將謂誰?曰雍顥也。"日越沉吟久,謂其下曰:我受命必得李君,今獲顥,不塞此望,必見害,不如降之。遂請降。顥與之俱至。光弼悉又嘗伏軍守河陽,與史思明相持經年。思明有戰馬千匹,每日洗馬於河南,以示其多。光弼乃於諸營檢獲牝馬五百匹,待思明馬至水際,盡驅出之。有駒縶於城中,羣牝嘶鳴,無復間斷,思明戰馬,悉浮渡河,光弼盡驅入營。
  • 97.    李光弼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歷代名人圖[引用日期2013-08-28]
  • 98.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光弼十年間三入朝,與弟光進在京師,雖與光弼異母,性亦孝悌,雙旌在門,鼎味就養,甲第並開,往來追歡,極一時之榮。
  • 99.    《資治通鑑》卷222:先是,田神功起偏裨為節度使,留前使判官劉位等於幕府,神功皆平受其拜;及見光弼與抗禮,乃大驚,遍拜位等曰:“神功出於行伍,不知禮儀,諸君亦胡為不言,成神功之過乎!”
  • 100.    《唐語林·自新》:田神功自平盧兵使授淄青節度,舊官皆偏裨時部曲,神功平受其拜;及此前使判官劉位已下數人並留在院,神功待之亦無降禮。後因圍宋州,見李光弼與敕使打球,聞判官張傪至,光弼答拜。神功大驚,歸幕呼劉位問之,曰:“太尉今日見張郎中來,與之拜答,是何禮也?”位曰:“判官幕客,使主無受拜之禮。”神功曰:“公何不早説?”遂令屈諸判官,謝之曰:“神功武將,起自行伍,不知朝廷禮數,誤受判官等拜。判官又不言,成神功之過,今還諸公拜。”遂一一拜之。
  • 101.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將吏問後事,答曰:“吾淹軍中,不得就養,為不孝子,尚何言哉!”取所餘絹布分遺部將。
  • 102.    《舊唐書》卷152《郝廷玉傳》:觀軍容使魚朝恩以廷玉善陣,欲觀其教閲。廷玉乃於營內列部伍,鳴鼓角而出,分而為陣,箕張翼舒,乍離乍合,坐作進退,其眾如一。朝恩嘆曰:“吾在兵間十餘年,始見郝將軍之訓練耳。治戎若此,豈有前敵耶?”廷玉悽然謝曰:“此非末校所長,臨淮王之遺法也。太尉善御軍,賞罰當功過。每校旗之日,軍士小不如令,必斬之以徇,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有心破膽裂者。太尉薨變已來,無覆校旗之事,此不足軍容見賞。”
  • 103.    《新唐書》卷136《郝廷玉傳》:吐蕃犯京畿,與馬璘屯中渭橋。它日,魚朝恩聞其善佈陣,請觀之。廷玉申號令,鳴鼓角,部伍坐作進退若一。朝恩嘆曰:“吾處兵間久,今始識訓練法。”廷玉惻然曰:“此臨淮王遺法也。王善御軍,賞當功,罰適過,每校旗,不如令者輒斬。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馳突,心破膽裂。自臨淮歿,無覆校旗事,此安足賞哉?”
  • 104.    謝長峯 編.陝西名勝概覽:三秦出版社,2007-01:529-530
  • 105.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五載,河西節度王忠嗣補為兵馬使,充赤水軍使。忠嗣遇之甚厚,常雲:“光弼必居我位。”邊上稱為名將。
  • 106.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八載,充節度副使,封薊郡公。十一載,拜單于副使都護。十三載,朔方節度安思順奏為副使、知留後事。思順愛其材,欲妻之,光弼稱疾辭官。隴右節度哥舒翰聞而奏之,得還京師。
  • 107.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門,東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團練子弟執賊將安思義降。自顏杲卿死,郡為戰區,露胔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為賊幽閉者,厚恤其家。時賊將史思明、李立節、蔡希德攻饒陽,光弼得思義,不殺,問其計,答曰:"今軍行疲勞,逢敵不可支,不如按軍入守,料勝而出。虜兵焱鋭,弗能持重,圖之萬全。"光弼曰:"善。"據城待。明日,思明兵二萬傅堞,光弼兵不得出,乃以勁弩五百射之,賊退,徙陣稍北。光弼出其南,夾滹沱而軍。思明雖數困,然恃近救,解鞍休士。是日,饒陽賊五千至九門,光弼諜知之,提輕兵,斂旗鼓,伺賊方飯,襲殺之且盡。思明懼,引去,以奇兵斷饟道。馬食薦藉,光弼命將取芻行唐,賊鈔擊之,兵負户戰,賊不能奪。會郭子儀收雲中,詔悉眾出井陘,與光弼合擊賊九門西,思明大敗,挺身走趙郡,立節中流矢死,希德走鉅鹿。收稿城等十縣,遂攻趙。詔加光弼范陽大都督府長史、范陽節度使。思明繇鼓城入博陵,殺官吏。景城、河間、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結營自守,以附光弼。光弼急攻趙,一日拔之。士多滷掠,光弼坐譙門,收所獲,悉歸之民,城中大悦。進圍博陵,未下。與子儀合擊思明於嘉山,大破之。
  • 108.    《舊唐書》卷110《李光弼傳》:肅宗理兵於靈武,遣中使劉智達追光弼、子儀赴行在,授光弼户部尚書,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景城、河間之卒五千赴太原。
  • 109.    《新唐書》卷136《李光弼傳》:肅宗即位,詔以兵赴靈武,更授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節度如故。光弼以景城、河間兵五千入太原。
  • 110.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八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01]
  • 111.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01]
  • 112.    明人畫李光弼像軸  .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引用日期2023-05-21]
  • 113.    李光弼軍事思想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