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未來科技城

(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鎖定
未來科學城前身為“未來科技城”,始建於2009年,最初定位是中央企業的創新基地和一流人才集聚地。2017年3月,市委、市政府明確將未來科技城正式更名為未來科學城。 [3] 
未來科學城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南部平原地區,規劃範圍約170.6平方公里,東至京承高速,與順義區接壤,距首都國際機場10公里;南至回南北路附近村界,與回龍觀天通苑兩大居住區相鄰,距北五環10公里:西至京新高速,與海淀區接壤;北至北六環。 [4] 
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科技發展規劃,圍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國有經濟佈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未來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引領我國應用科技發展方向、代表我國相關產業應用研究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創新人才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2024年1月6日,北京市合成生物製造產業創新發展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舉行。會上,北京市合成生物製造技術創新中心中關村合成生物製造產業集聚區揭牌並啓動建設,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製造產業創新策源地和產業創新高地,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5] 
2024年1月20日,首屆城市新能源高峯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舉行。
2024年3月16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未來科學城集團下屬產業公司等單位承辦的首屆醫學裝備創新大賽(複賽)在未來科學城萬怡酒店舉辦。 [6] 
中文名
未來科學城 [1] 
外文名
Future Science City
別    名
未來科技城
位    置
北京市昌平區境內
佔地面積
170.6 km² [2] 
建設時間
2009年7月
城    市
北京
核心使命
攻關未來科技、發展未來產業、集聚未來人才
發展目標
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協同創新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城

未來科技城建設背景

2008年8月1日,中央組織部對神華集團公司的請示做出批示:“贊成依據神華、中石油等大型國企建設一個國家級高新科技研發基地,採用生命所那樣的新機制吸引世界優秀科技人才。”未來科技城是中央組織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為深入貫徹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建設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研發機構集羣。
2009年7月28日,由神華集團牽頭建設的國家級能源科技研發機構“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奠基開工,這也標誌着未來科技城建設工作正式啓動。同時,北京市和昌平區成立“北京未來科技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加快推進園區開發建設工作。

未來科技城規劃情況

按照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籌建工作小組通過的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園區“創新.科技”之城、“開放.共享”之城、“美好.活力”之城、“低碳.節能”之城和“和諧.生態”之城(以下簡稱“五個之城”)的規劃理念,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建設並初具規模,屆時未來科技城將形成“一心、兩園、雙核、四軸”(“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綠色空間;“兩區”指北區和南區;“雙核”為園區配套的公共服務中心,温榆河以南為主公共服務核心區、以北為副核心區;“四軸”為生態軸、產業軸、休閒軸、文化軸)主體空間結構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近300萬平米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體系,含總部辦公、優質辦公、創意辦公、四星商務酒店、五星温泉酒店、五星科技酒店、科學家公寓人才公寓綠色生態住宅、精品購物中心、濱水公園、體育中心、圖書館、劇院、知名公立學校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及地鐵17號線。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中關村人才特區;國家住建部批准的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區”;北京市核准的第一批“綠色生態示範區”。

未來科技城總體定位

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科技發展規劃,圍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國有經濟佈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未來科技城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引領我國應用科技發展方向、代表我國相關產業應用研究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創新人才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建設目標

---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進10位左右在業內有重大影響、具有科技研發國際前瞻力的戰略科學家,集聚100位左右掌握行業核心技術、具有旺盛創造力的研發領軍人才,培養1000位左右精通研發技能、掌握關鍵技術的科研骨幹,形成一批國際一流、結構合理的研發團隊
---引領科技創新的研發平台。在新能源、信息、冶金、節能環保、航空、新材料等關係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和重大產業佈局的領域,依託企業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加快開展核心技術的戰略研發、關鍵技術的跨越發展、重要技術的集成示範、共性技術的合作攻關,加速推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產業化。研發機構5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0%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全新運行機制的人才特區。借鑑國際一流科研機構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大科研體制改革和資源整合力度,着力探索建立企業投資為主、國家支持為輔的科技投入體制,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研協作機制,建立研發機構負責人按照有關規定自主決定團隊成員聘任、研究內容或技術路線科研經費使用等的內部運行機制,建立以期權股權等方式分享利益的長效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海外人才的積極作用。

未來科技城入駐央企

已確定: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等15家中央企業入駐園區,擬投資建設研究院、研發中心、技術創新基地和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研發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
1. 神華集團:建設項目為神華集團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華技術創新基地,致力於煤轉化和改質的新途徑:火電廠和IGCC電廠的減排,二氧化碳封存(CCS)和二氧化碳驅油(EOR),可再生能源和化工產品 ,能源存儲煤制天然氣,合成器制燃料和化工產品,直接法煤液化等領域的開發。2009年7月28日,由神華集團牽頭建設的國家級能源科技研發機構—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奠基開工,這也標誌着未來科技城建設工作正式啓動。
2. 中國商飛:建設項目為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規劃建設包括科研辦公樓、專業實驗室以及配套設施等。項目致力於建設成為國家先進水平的民用飛機基礎研究中心,專業規劃包括民機產業發展研究、飛機總體、系統集成航空材料、航空製造技術、適航工程、客户服務等7大研究領域的34個研發方向。2010年3月29日,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舉行了奠基開工典禮。
3. 國家電網:建設項目為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項目方向為智能輸變電、智能配電與用電、通信與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應用與能源戰略與政策。2011年6月9日,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奠基開工建設。
4. 中國國電:建設項目為國電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項目着力解決制約能源高效清潔利用的若干重大技術難題,全面提高我國電力科學水平,建立風電、太陽能、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煤潔淨燃燒、低碳能源海洋能地熱能、風電運營等7個技術研究所,着力從事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與應用。2010年8月18日,國電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舉行了奠基開工典禮。
5. 中國海油:建設項目為中海油能源技術開發研究院,致力於為石油勘探技術開發管道運輸工程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2011年8月29日開工建設。
6. 中國華能:建設項目為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分別有三個實驗樓、博士後工作站及研究生院、電子生產樓、創新培育樓等科研建築。是華能集團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的載體,也是基地建設的主體。項目致力於綠色煤電煤基多聯產技術、温室氣體減排技術、低質煤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發電新材料、電站優化設計等項目研究。
7. 鞍鋼建設項目為鞍鋼未來鋼鐵研究院,主要科研建築包括:專項技術實驗中心、物理性能分析中心化學性能分析中心、精密儀器實驗中心、對外合作研發中心及研發單元。項目致力於圍繞新一代高附加值金屬材料製造技術、以用户為導向的材料應用與深加工技術、節能與能源綜合利用技術、環境保護和再資源化技術、企業中長遠科技發展戰略等五個領域開展研究。
8. 武鋼建設項目為武鋼(北京)新材料研發中心,項目着力引進一批海外人才,開展先進鋼鐵材料研究。擬下設四個研究室,先進鋼鐵材料研究室、硅鋼應用技術研究室、汽車用鋼應用技術研究室、結構鋼應用技術研究室,重點開展先進鋼鐵材料研究,以及汽車板、結構鋼等產品應用技術研究。2011年6月24日,武鋼(北京)新材料研發中心奠基開工建設。
9. 中糧集團建設項目為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研究院的總體定位是:建設人類、動物營養健康的研發中心,構建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引領營養、健康、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2011年4月26日,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奠基開工建設。
10. 中國鋁業建設項目為中鋁科學技術研究院,項目主要研究業務為鋁、銅、鈦、鎂等合金材料,預留業務發展空間為擴展到稀有稀土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相關合金材料等領域。2011年7月13日,中鋁科學技術研究院奠基開工建設。
11. 中國電子建設項目為中國電子信息安全技術研究院,項目圍繞金融、電子政務智能電網智能鐵路物聯網等應用,建立多個軟件和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實驗室,重點開展兩化融合工業信息化、運營服務、EDA軟件、金融信息安全、電子政務、無線通信等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推進工作。
12. 中國電信建設項目為北京信息技術創新園,項目重點研發領域集中在無線技術(重點在CDMA向LTE過渡),IP網絡(重點是IPv4向IPv6過渡、網絡安全和綜合業務承載),集中計算(雲計算)和寬帶運營模式等技術研究和應用產品開發
13. 中國建材建設項目為中建材科技創新研究院。項目總體定位是: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我國經濟建設急需的節能功能化玻璃、薄膜太陽能光伏——建築材料一體化產品、新型集成房屋綠色建材產業化住宅關鍵技術、碳纖維複合材料及風力葉片應用技術、平板顯示器用基板玻璃生產技術;建立起節能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生產所需的產業化示範線及所需的關鍵裝備製造示範線。
14. 中國兵器:建設項目為兵裝新能源創新基地,項目結合集團公司自身的優勢產業,在輸變電設備、光伏太陽能、風電產業基礎上進行新能源開發研究。
15. 國家核電:建設項目為國核(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項目研發領域主要包括先進堆芯燃料元件核級設備鑑定評審技術、核電在役檢查技術、數字化儀控系統、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常規島工程技術、清潔能源工程技術、核電軟件開發等。2011年7月8日,國核(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奠基開工建設。
神華項目奠基 神華項目奠基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首屆科技論壇 首屆科技論壇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