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奇

鎖定
施奇(1922年-1942年),在獄中化名周琳 [8]  , 浙江平湖人。淞滬抗戰爆發後,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國紅十字會煤業救護隊,奔赴抗日前線搶救傷員。1938年8月,在皖南涇縣參加新四軍,被編入軍部教導隊學習,任班長,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學習結業後,被分配到軍部速記班,隨後被調到軍部機要科,並擔任江北大組的組長。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施奇鎮定地譯發電報,突圍時不幸被俘,被關進上饒集中營。1942年5月,施奇被敵人活埋於上饒茅家嶺,犧牲時年僅20歲。她被譽為我軍機要戰線上堅貞、聖潔而崇高的“丹娘”。 [1] 
本    名
施奇
出生地
浙江平湖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機要科機要員

施奇人物生平

施奇幼年輾轉遇師恩

施奇,原名施美雲。父親是糖坊的手工業工人。 [14] 
施奇出生於平湖縣徐家埭北面的姜家村(今屬平湖市林埭鎮華豐村)一户貧困家庭中。由於無法養活孩子,母親潘氏只能將其寄養在孃家。到了週歲,又被送到東村杜埭施家。一年後,施家生了一個男孩,卻在8歲時夭折,養母去算命,説施奇命硬,剋死了她兒子,於是養母又將施奇趕出家門。
之後,太平廟學校的馬老師收養了施奇,教她讀書識字、辨明是非,並改名為“奇”,盼望她長大後成為有作為的奇女子。 [7] 

施奇動盪年間生星火

為了生活,14歲的施奇進入上海一家繅絲廠做童工。此後,她參加了黨的地下組織舉辦的工人夜校並接受了進步思想。 [9]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抗戰熱潮席捲全國,人們愛國熱情高漲,紛紛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年輕的煤業工人周山在煤業地下黨支部的領導下,帶動煤業愛國青年組成救護隊,參加紅十字會工作,開着運煤卡車奔赴前線,在槍林彈雨中把傷兵搶救下來,分送醫院治療。 [10] 
17歲的施奇離開了做工的紡織廠,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國紅十字會煤業救護隊,奔赴抗日前線搶救傷員,被分配在第十九傷兵醫院擔任護士工作。周山與施奇這兩個熱血青年就在這與祖國共命運同呼吸的鬥爭中結識了。不久,上海失守,陷為孤島,煤業救護隊隨軍撤退,向蘇、錫、寧等地區轉移。一路上看到日寇到處燒殺的獸行,更增強了人們的民族仇恨。在宣城車站,周山帶領大家搶運一批汽油時,又遭到敵機轟炸。周山在搶運時又遇到了施奇。二人在異鄉客地再次邂逅後,更覺分外親熱,相互敍述撤退經過,同恨國民黨的腐敗,共吐繼續抗日的志願。二人感到志同道合,目標一致,施奇也參加了煤業救護隊一起轉移。
煤業救護隊到了屯溪,工作和生活都成了問題,出路方向也有些渺茫。這時,混進來的一些投機分子乘機活動,掀起一股逆流,他們想以煤業隊的力量作為資本,去參加國民黨第三戰區傷兵管理處,以此爭取個人升官發財的機會。周山、施奇等正義青年經過幾個月的鍛鍊,愈來愈認識到必須要有正確領導,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他們迫切需要尋找共產黨,堅持抗戰堅持革命。周山等人與逆流進行了尖鋭鬥爭,在隊員中開展工作,團結進步力量,反對投機出賣活動,保持了煤業救護隊這個羣眾團體的純潔性、獨立性。
救護隊是一個戰鬥的集體,每天清晨五點起牀集合,領操跑步,教唱救亡歌曲,教打步槍。上街宣傳時,施奇主演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煤業救護隊領導同志葉進明忻元錫、周山、陳昌吉、洪德生等,幫助大家學習《大眾哲學》《西行漫記》《共產黨宣言》等書籍。他們經過一段時間學習,開始樹立“唯物史觀”,懂得“剩餘價值”理論,批判了“工人吃苦是前世不修今世苦”的觀點,思想進人了一個新的天地,這為他們要求參加中國共產黨打下了初步的思想理論基礎。煤業救護隊真是一座革命大熔爐,許多同志經過這座熔爐的鍛鍊,思想覺悟提高了,革命意志堅強了。在這艱難的歲月裏,周山與施奇相互勉勵相互鼓舞,堅定了革命的信心,也日漸加深了彼此的瞭解。施奇對周山的豪爽、能幹、堅毅無畏的性格很敬慕,而施奇的淳厚、忠實、一心革命的本質也贏得了周山的傾心,感情在默默地滋長。 [10] 
1938年初,與施奇同齡的毛維青隨哥哥毛中玉一起參加上海煤業救護隊。自此,她與施奇相識相知,共同成長。同年9月,毛維青兄妹倆和施奇一起奔赴皖南,參加了新四軍。 [9]  臨行前,施奇在送給隊友郭步洲的照片背面寫下這樣的贈言:“在抗戰期內,我們一面擔負起救亡的使命來完成我們的天職,一面在這炮彈之下鍛鍊成一個健全的鬥士。朋友們請努力吧!” [14] 

施奇入黨淬鍊赴革命

參加新四軍後,施奇和毛維青被派往小河口留守處的醫務室工作。”當得知施奇和毛維青是隨煤業救護隊來參軍時,新四軍的創建人項英由衷地稱讚道:“煤業救護隊對新四軍有功,不但將下山的紅軍游擊隊運到巖寺集中,而且送來了很多貴重藥品,特別是輸送了一批青年知識分子來參軍。我們正在籌辦教導隊,這批青年要作為骨幹培養。”毛維青問:“教導隊成立後,能接受我們女兵嗎?”“當然囉,共產黨講男女平等。教導隊要辦女生隊,要培養女幹部。”項英肯定地回答。不久,施奇和毛維青如願進入教導總隊第八隊(女生大隊)學習。 [9] 
施奇進了教導總隊學習,周山任軍部軍法處幹事。那時部隊為了戰爭環境的需要,規定部隊幹部談戀愛、結婚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28歲以上、三年以上軍齡、團級以上幹部,周山、施奇都不夠條件。領導對他倆戀愛的事早已知道,允許他們抗戰勝利後結婚。這一對革命青年自覺地遵守了紀律,壓制着自己的戀情,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部的精力加倍地投身革命工作中去。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女生老八隊生活,出操打靶、放哨、偷營,施奇不落人後,不久擔任新八隊的九班班長,處處以身作則,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大家都稱她為好班長。 [10]  在學習中,她雖然年紀小文化低,由於聚精會神聽講,認真筆記,所以學習成績很好,政治、軍事、文化功課都名列前茅。
不久,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2] 
1938年11月,為了培養一批速記人員,項英參照中共中央的做法,在軍部戰地服務團駐地開辦了第一期速記培訓班,由中央組織部選調的任之擔任教員。因為學員們結業後要從事文字工作,且涉及軍事機密,所以選調的學員大都是具有大中專學歷的中共黨員。第一期共14名學員,其中有李又蘭吳博等10名女同志。1939年5月,軍部又開辦了第二期速記培訓班,其中有施奇、毛維青、汪企求、楚青等8名女學員。
1939年,項英提出要培養女機要員。他認為女同志思想純正、工作細心,很適合機要工作的要求。同年冬,施奇、毛維青、汪企求在軍部速記培訓班學習結業後,被調到司令部參謀處機要科工作。不久,周臨冰也被從教導隊調到機要科。風華正茂的4個姑娘成為軍部的第一批女機要員。 [9] 
施奇在軍部機要科擔任江北大組組長。 [1] 
施奇 施奇 [1]
軍部領導對機要工作非常重視,新四軍剛成立時,機要科只有兩個人,此時已擴充到10多人。要想在機要科立足,除了專業技術要精通外,還要過思想政治關、軍事訓練關、保密紀律關等。姑娘們一到機要科報到,組織上就對她們進行保密教育,要求做到“門緊、手緊、腳緊、嘴緊”。也就是要對電報內容守口如瓶,不相互談論和打聽電報內容;外出行動必須兩人以上同行;任何書信(包括家書、情書)往來都要經機要科領導審查;對外絕對不能暴露自己的機要員身份;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能讓密碼本落入敵手。 [9] 
機要科的工作十分嚴肅和緊張,分工也十分嚴密:有負責與黨中央通電的,有負責與國民黨三戰區通電的,有負責與江南江北前線部隊通電的。組與組間對電報內容必須絕對保密,本組也不準傳閲電文和互相談論。如收到“萬萬火急”電報,即使半夜裏也必須立即起來譯報,立即送首長閲示;有時還要等首長寫完覆電稿,方能回去休息。 [11] 
雖然機要科的工作緊張忙碌且要求嚴格,但是軍部領導對4位姑娘關愛有加,讓她們倍感温暖。施奇、毛維青等機要員們的津貼是每月5塊銀元,而副軍長項英才拿4塊銀元。此外,考慮到她們經常要晚上工作,軍部還特意給機要室添置了火盆,並給她們每人發了一件只有團以上幹部才能配發的棉大衣。 [9] 

施奇堅貞不屈留丹名

在新四軍北移前,中共對國民黨的罪惡企圖已有覺察,為了照顧女同志,組織上打算讓她們先行一步,經上海轉到蘇北。施奇獲得這個消息後,與同志們商量後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請組織允許我們跟部隊一塊走,我們可以擔任譯電工作。我們知道,戰鬥是殘酷的,讓戰鬥來考驗我們吧!一個多麼要求上進的姑娘,正如那暴風雨前的海燕,她渴望自己能在嚴酷的鬥爭中鍛鍊成長。 [14] 
1941年1月,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施奇鎮定地譯發電報,保持與黨中央的聯繫。當敵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時,她按上級命令忍痛毀掉電台,燒掉密碼。突圍時不幸被俘。兇惡的敵人對她百般摧殘蹂躪,威逼她自首。施奇在遭受折磨後身患重疾,但面對淫威,堅貞不屈,義正詞嚴地痛斥敵人,拒絕敵人的誘降。敵人惱羞成怒,將她關進上饒集中營 [1] 
俘虜施奇的獸兵把她架送到三戰區一個政工隊。這個政工隊看她有傷病,留下了她。問她姓名,她説叫周琳。此時,她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政工隊裏有幾個年輕人,偷偷照顧她。她向她們揭露皖南事變的真相,宣傳新四軍在大江南北打鬼子的事蹟,還講新四軍對愛國青年的愛護和關懷,使這幾個青年很感動,對她也非常同情。但是不久,她的病發作了,流血不止,疼痛劇烈。在這羣同情她的年輕人的要求下,她被送進醫院治療。但是國民黨特務並沒有放鬆對重病人的迫害,反而以給她治病作為誘餌,乘機逼她辦理自首手續,企圖脅迫她叛黨,也企圖用強迫她自首的手段來掩蓋國民黨軍強姦女俘的罪行。施奇嚴正地徹底地拒絕了。她理直氣壯地説:“抗日有什麼罪?為什麼要自首!我的病你們清楚,我要控訴你們!我寧願痛死、爛死,也決不出賣我的靈魂!” [11] 
上饒集中營對外號稱“國民黨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軍官大隊”,是迫害新四軍被俘將士的地獄,有臭名昭著的十大酷刑:金(刀砍)、木(棒打)、水(灌辣椒水煤油、澆開水)、火(烙鐵)、土(活埋)、風(寒風中吊打)、站(站刺籠)、吞(逼吞臭蟲蝨子煙絲)、絞(頸絞索)、毒(食物投毒)。集中營將被捕的新四軍指戰員編為2個大隊6箇中隊,大隊長、中隊長、指導員都由受過訓練的國民黨特務擔任。30名女兵被編為一個“女生隊”,隸屬四中隊。國民黨特務以軍事訓練為名,對她們施以操練、勞役、“上課”、審訊和刑罰等各種精神虐待和人身摧殘。女兵們在獄中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堅貞不屈,拒絕在“悔過書”“自首書”上簽字,巧妙而堅定地與敵人作鬥爭。敵特在女生隊查不出一個“共產黨員”,誘不出一個叛變分子。 [9]  集中營裏認識、知道機要員的同志並不少,他們全都幫助機要員掩蔽身份。 [11] 
監獄裏缺醫少藥,特務們不給治療,施奇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當時,特務們把她隔離到了醫務室的一間房子裏,沒有人照料,自己不能起牀。大小便不方便,醫生就在她的牀板上打一個洞,讓她把大小便從洞中拉出,任其流到牀底下的盆子裏。即便到了這個樣子,特務們還逼她悔過自首,最終特務的威逼利誘也沒有動搖她的信念。 [4] 
被關押大約半年後,毛維青和汪企求得知身患重病的施奇被單獨關押在醫務所後面的一間小屋裏。毛維青心急如焚,急忙喝了一碗熱開水,佯裝發高燒要求去醫務所看病,乘機溜進了那間陰森恐怖、臭氣沖鼻的小屋。只見屋裏有一張小板牀,牀板上鋪了幾把稻草,草上墊着一件破軍裝,牀下放了一隻便桶。牀上躺着一個頭發蓬亂、臉色慘白、骨瘦如柴的女人,怎麼看也不像那個白白胖胖、兩頰通紅,被姐妹們戲稱為無錫泥人“阿福”的施奇。
看到朝思暮想的姐妹這般慘狀,毛維青心如刀割,淚如雨下。見到毛維青,施奇也非常激動,但很快冷靜下來,悄悄地在毛維青耳邊説:“不要流淚,不要出聲,當心被特務發現。”臨分別時,施奇讓毛維青轉告黨組織:“只要我的心還在跳,就決不停止對敵人的鬥爭。” [9] 
回到監舍後,毛維青立即將施奇的悲慘遭遇和堅貞不屈的事蹟向獄中黨支部作了彙報。在黨支部的領導和組織下,同志們為聲援施奇,掀起了一場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迫於壓力,獄方才不得已每天給施奇吃幾片消炎藥,並允許女同志派代表探望。毛維青、汪企求等人輪流值日,給施奇送水送飯、幫她擦洗身體。施奇的牢房也成為同志們交換信息的聯絡站。
在同志們的悉心照料和鼓勵下,施奇逐漸樂觀起來,盼望着有一天能重返革命隊伍,繼續為黨工作。但是,由於得不到有效治療,她的病情仍日益惡化。 [9]  在獄中黨支部的引導下,難友姐妹們團結一心,提出抗議,要求監獄當局送她到醫院治療。在醫護人員的治療下,施奇有所好轉。 [4]  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知道她的病由後,都對她寄予同情。 [11]  女護士甘玉珍 [13]  還偷偷地在外面找好關係,準備將她營救出去。但是這件事被特務發覺了,女護士也被關進了上饒集中營。即使病得奄奄一息,敵人還是不放過施奇,三天兩頭找她談話,誘逼她自首,許願只要她一辦自首手續就馬上送她住院治療。但敵人所有的伎倆都被她揭穿了,她一面忍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疾病折磨,一面同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11] 
反動當局以治療為誘餌,脅迫她自首,但她寧死不屈,頑強鬥爭,還積極為越獄的同志提供上海、蘇北黨組織的聯絡地址。 [4]  1941年底,在秘密準備越獄前夕,一批戰友去看望施奇,她擔心自己的病體會拖累戰友,深情地對大家説:“不要管我了,你們快走。請轉告黨組織,雖然我還是個青年黨員,經受的鍛鍊和考驗還不夠,但我的心至死也想着黨!你們出去以後,把我的遭遇告訴大家,要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為我和千千萬萬死難的戰友報仇!” [1]  1942年初,毛維青等8人利用機會越獄。越獄前夕,毛維青偷偷地去看望施奇,並把越獄計劃告訴她。施奇拉着毛維青的手,動情地説:“真想和你們一塊兒衝出這吃人的地獄,但我不行了,希望你們越獄成功。你找到組織以後,請告訴黨,請黨放心,我的靈魂是純潔的,我決不會辜負黨的教導,不會玷污共產黨員光榮的稱號。” [11] 
1942年6月8日深夜,國民黨特務誆騙施奇:“日本鬼子打來了,為了安全,現在送你去福建。”然而,他們用一張竹牀把施奇抬出茅家嶺監獄,走了約百來米,就在山腳下停住了。這裏有一個事先挖好的土坑。施奇環顧四周,一切都明白了。她用盡全身力氣,掙扎着從竹牀上爬起來,挺起胸,雙目怒視着國民黨特務,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地説:“你們這班強盜,卑鄙!無恥!今天,你們殺死我一個,明天,你們,連同你們的整個階級統統都要被我們埋葬!”特務們震駭了,慌忙指使一個小特工,把一團舊棉絮塞進施奇的嘴裏,隨即把她推下土坑,匆匆填上土。黃土蓋上後,施奇還在土中掙扎,特務頭目又指使小特工將土打實,並提來一桶水澆上。蠕動的黃土變得沉寂了。 [14] 
施奇被敵人活埋於上饒茅家嶺,犧牲時年僅20歲。她被譽為我軍機要戰線上堅貞、聖潔而崇高的“丹娘”。 [1] 

施奇後世紀念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局撥專款在上饒集中營舊址建立女英雄施奇烈士半身塑像。塑像基座正面上方是賴少其同志題詞:“施奇同志浩氣長存”;下方是中辦機要局的題詞:“機要工作者的楷模——施奇烈士”。基座的左側是施奇同志的生平簡介;右側是1995年時任中辦機要局局長王振川同志的題詞:“英勇就義,學習楷模”。 [3] 
2007年10月12日,為了紀念這位從平湖市東湖之畔走出的新四軍女英雄,平湖市委、市政府建造一尊全身銅像,安放在東湖景區的西南角花壇的中央。 [1]  銅像高2.5米、底座高1.2米,銅像巍然挺立,神態逼真,英姿颯爽,充滿着朝氣和活力。銅像前種滿杜鵑,兩側有桂花翠柏掩映。 [4]  在美麗的東湖之畔,一座兩米多高的施奇烈士塑像正式豎立,宣告了平湖女兒歷經65年的回家之路終於到了終點——家鄉平湖。 [2] 
施奇塑像 施奇塑像 [5]
2018年,上饒集中營舊址再次投資重建施奇塑像。含新建紀念涼亭一個,面積約60㎡,全身紀念塑像一座,高2.75米(其中:基座高1米,塑像高1.65米,塑像平台高0.1米)。 [5] 
施奇革命故事紀念館 施奇革命故事紀念館 [6]
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進一步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6月30日上午,位於平湖市林埭鎮華豐村的施奇革命故事紀念館隆重開館。紀念館佔地502平方米,主體為二層樓房,館前還打造了一尊施奇烈士在新四軍時期的銅像,館內分“幼年輾轉遇恩師、動盪年間生星火、入黨淬鍊赴革命、從容就義留丹名”四個篇章,展示了施奇烈士短暫、曲折而光榮的一生。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