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涇縣

鎖定
涇縣,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古稱猷州,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介於北緯30°21’—30°51’,東經117°57’—118°41’之間,東西長66千米,南北寬53千米,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佔安徽省總面積的1.47% [1]  。截至2022年10月,涇縣下轄9個鎮、2個鄉 [57]  。截至2022年末,涇縣常住人口27.1萬人。 [56] 
涇縣建制於秦,史稱“先秦所建,漢則因之”。《漢書地理志》注:涇水出蕪湖,縣因水立名。涇縣文化底藴深厚,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涇縣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享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是中國宣紙之鄉,中國宣筆之鄉,中國木梳之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和激戰地。全縣人文景觀40多處,共有國家級4A景區7家,3A景區6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6項,其中人類非遺名錄1項,國家級2項、省級9項、市級19項、縣級36項。 [53] 
2022年,涇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4.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8.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14.2:41.9:43.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149元。 [56] 
中文名
涇縣
外文名
Jingxi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34182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宣城市
地理位置
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
面    積
2054.5 km²
下轄地區
9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涇川鎮
電話區號
0563
郵政編碼
242500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
人口數量
27.1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新四軍軍部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
火車站
涇縣站
車牌代碼
皖P
地區生產總值
155.2 億元(2022年)

涇縣歷史沿革

上古
新石器時期,涇縣境內即有先民活動生息。
夏、商、周
桃花潭鎮查濟古村落 桃花潭鎮查濟古村落
為古越族先民。
地初屬吳國。此後吳、楚曾爭戰於此,地常屬吳。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吳、楚大戰,曾屬楚國。此後為吳、楚爭峙場所。
戰國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地屬越國。繼為越、楚爭峙場所。
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翌年,平江南,置涇縣(治城西北2.5千米涇溪西岸),屬會稽郡
秦末,分會稽郡西部置鄣郡,涇縣屬之。不久,復分鄣郡西部置廬江郡,涇縣改屬之。 [5] 
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銷江南廬江郡,涇縣改屬丹陽郡
永和四年(139年),涇縣改屬宣城郡
建和元年(147年),撤銷宣城郡,涇縣仍屬丹陽郡。
興平二年(195年),為孫策控制區,仍之。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分涇縣西南地區置安吳縣(治西蘭山南渡口,今涇縣黃村鎮安吳村),屬丹陽郡。
太康元年(280年),今縣境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安吳(仍治今黃村鎮安吳村)2個縣屬宣城郡。
延續晉制。
開皇九年(589年),廢宣城郡,撤銷安吳縣,併入涇縣(仍治涇溪西岸),屬宣州。
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涇縣改屬宣城郡(仍治宣城)。隋末羣雄並起,後為杜伏威部控制區。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初設南徐州,不久,改為猷州(治今涇縣章渡鄉大嶺集馬家村大寧山南),涇縣屬之。
武德八年(625年),廢猷州併入涇縣,改屬宣州。
天寶元年(742年),宣州改稱宣城郡。
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宣城郡複名宣州。涇縣先後從屬。 [5] 
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為寧國府(仍治宣城)。
嘉定三年(1210年)冬,涇縣遷往舊城東1千米留村。
至元十三年(1276年),涇縣入元,改治敬天坊(今城廂鎮),仍屬寧國府。
皖南事變主戰場標記物 皖南事變主戰場標記物
至元十四年(1277年),屬寧國路。
至正十七年(1357年)四月,朱元璋取寧國路,改稱寧國府。
龍鳳七年(1361年)四月,寧國府改稱宣城府
龍鳳十二年(1366年)正月,改稱宣州府。
吳元年(1367年)四月,宣州府改稱寧國府,涇縣均屬之。
明、清
涇縣屬寧國府。 [5]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涇縣(仍治今城廂鎮),屬安徽省。
民國三年(1914年)6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蕪湖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2日,涇縣屬安徽省第九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10日,涇縣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6日,日軍攻陷宣城,第九專區專員公署遷駐涇縣城趙家祠堂。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第九專區駐涇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涇縣政府曾遷城郊(今屬百元鄉)張家村張氏宗祠。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6日,第九專區改為第六專區(專員仍駐涇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9日,日軍陷涇縣城,第六專區行政公署遷駐榔橋;涇縣政府遷駐黃村。當日克涇縣城,公署及縣政府返城。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縣政府曾遷駐黃村,後回駐縣城。
桃花潭夜景 桃花潭夜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底,撤銷皖南行政公署,第六專區專員公署改駐蕪湖(今蕪湖市),涇縣仍屬之。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開始。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涇縣縣政府宣佈起義,當日解放涇縣。 [5]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建立後,涇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涇縣行政區劃圖 涇縣行政區劃圖
1952年3月28日,涇縣改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蕪湖專區。
1971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稱蕪湖地區,涇縣屬之。
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涇縣仍屬之。
2000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涇縣屬之至今未變。 [5] 

涇縣行政區劃

涇縣區劃沿革

涇縣行政區劃唐代以前無據可考,僅知唐代曾劃18鄉,但鄉名佚。
全縣建11鄉,鄉轄裏,全縣劃置261裏。
記載缺失,或因或改,無考其祥。
鄉仍因其舊。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鄉下設32都,都下轄裏,全縣合併為117裏。
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並減為76裏。
嘉靖七年(1528年),全縣又並減為64裏。
鄉、都、隅仍舊,惟改裏為圖,圖下設甲,每圖十甲,形成鄉轄都,都轄圖,圖轄甲的行政建制。其時全縣劃為11鄉、32都、65圖。
中華民國
初沿用清代鄉、都、圖制。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鄉。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頒佈《地方自治法規》,全縣設6個區,區下設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基層政權為保甲制,區仍依其舊,都圖制結束。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全縣分設6區、91聯保、478保、4664甲。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並減為3區,共設35聯保、210保、2479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聯保製為鄉、鎮保甲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涇縣區鄉鎮整編後概況表》載:全縣劃2區、3鎮、19鄉。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廢區,劃3鎮11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劃3鎮,15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縣又劃為3鎮、19鄉。
1949年4月,涇縣解放。
1949年5月,縣人民政府宣佈廢除保、甲制度,改設行政村(街年)。按原民國時期的22個鄉、鎮行政區劃重新成立鄉、鎮人民政權。全縣增加區公所建制(後改稱區人民政府年),設5區、3鎮、19鄉、226行政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撤銷鄉鎮,全縣設10個區,分轄227個行政村。
1951年,區鄉調整,改行政鄉制,廢行政村制。全縣共設10個區、103個鄉、3個鎮。
1956年,又調整為7個區、53個鄉鎮。
1957年,全縣再次調整為4個區、39個鄉、1個鎮。
1958年,全縣調整為3個區、37個鄉、鎮。
1958年10月,全縣調整為10個鄉。
1958年11月,將全縣10個鄉更名為人民公社。
1961年,重新建立8個區、4個直屬社,全縣原10個大公社劃為30個公社。
1969年,撤去區的建制。
1984年,全縣改設3個區委會,改公社建置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為35個鄉、1個鎮。
1987年,撤區(委),改茂林、榔橋、陳村3鄉為鎮。全縣為4鎮、32鄉。
1992年3月,鄉鎮區劃調整。百園鄉併入城關鎮;古壩鄉與潘村鄉合併,改建晏公鎮;丁橋鄉改為丁家橋鎮;章渡鄉改為章渡鎮;蔡村鄉改為蔡村鎮;查濟鄉併入厚岸鄉;田坊鄉併入孤峯鄉;赤灘鄉併入琴溪鄉;漕溪鄉併入蘇紅鄉。全縣調整為8鎮、22鄉。
2001年11月,涇縣參加全省第一批鄉鎮區劃調整試點工作。太園鄉併入城關鎮,城關鎮改稱涇川鎮;鳳村鄉、南容鄉、桐山鄉併入茂林鎮;黃田鄉、浙溪鄉、烏溪鄉併入榔橋鎮;愛民鄉併入蔡村鎮;安吳鄉和黃村鄉合併,改建黃村鎮;雲嶺鄉改為雲嶺鎮。全縣鄉鎮由30個調整為11個鎮10個鄉。
2005年4月,鄉鎮區劃調整。晏公鎮併入涇川鎮;西陽鄉併入榔橋鎮;章渡鎮、中村鄉、北貢鄉併入雲嶺鎮;厚岸鄉、包合鄉併入桃花潭鎮;童疃鄉、孤峯鄉併入昌橋鄉;蘇紅鄉併入汀溪鄉。原11鎮、10鄉調整為9鎮、2鄉。 [6-7]  [52] 

涇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涇縣下轄9個鎮、2個鄉 [57]  。涇縣人民政府駐涇川鎮 [53]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41823100000
涇川鎮
341823101000
茂林鎮
341823102000
榔橋鎮
341823103000
桃花潭鎮
341823104000
琴溪鎮
341823105000
蔡村鎮
341823106000
雲嶺鎮
341823107000
黃村鎮
341823108000
丁家橋鎮
341823200000
汀溪鄉
341823201000
昌橋鄉

涇縣地理環境

涇縣位置境域

涇縣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游,處於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東鄰宣州市寧國市;南界旌德縣黃山市;西接青陽縣;北依南陵縣,介於北緯30°21′—30°50′,東經117°57′—118°41′之間,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佔安徽省總面積的1.47%。縣城距省會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千米;距宣城市52千米;距黃山市115千米。 [1]  [8]  [53] 

涇縣地質構造

涇縣大地構造位置,處於揚子準地台下揚子台坳內次級單元沿江拱斷褶帶和皖南陷褶斷帶的過渡地帶,它們之間以江南深斷裂為界。
涇縣境內褶皺構造頗為強烈。以江南深斷裂為界,西部為七都(石台縣)復背斜的北端,褶皺形態清楚,軸向北東,樞紐向北東傾伏,縣內僅見背斜南東翼,由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組成,岩層傾角變化於30°—60°之間。江南深斷裂以東部分為黃山復向斜的北部,其軸向北東,樞紐向北東傾沒,縣內僅見覆向斜北西翼,主要由上志留系組成,次級褶皺較發育,褶曲類型都為對稱或斜歪狀,上古生界即位於次級向斜核部,岩層傾角一般均小於30°。上述褶皺構造在縣城的北部,都因遭受周王深斷裂破壞,被中新生界覆蓋。
涇縣斷裂構造也十分突出,以北東向、東西向和北北東向斷層最為顯著。北東向有深斷裂,經縣城西北斜貫涇縣境內,向北經宣城延至江蘇,向南經石台七都延至江西。東西向有周王深斷裂,西起貴池城北,經青陽木鎮、涇縣田坊、宣城周王延至浙江境內。北北東向有湯口斷裂,經榔橋、潘村穿過。上述斷裂構造對岩漿活動和地殼演化等都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另外,與褶被構造伴生有縱向和橫向兩組斷裂構造,但發育不普遍。
涇縣現代構造運動主要表現以升降運動為基本特徵。按《省地震志》新構造運動分區資料,涇縣以周王深斷裂為界,北部為升降運動交替區,縣城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為強烈上升區。根據國家地震局1978年出版《中國地震危險區劃圖》表明,涇縣為5.5—5.75級(地震烈度七度)地震危險區。 [9-10] 

涇縣地形地貌

涇縣以丘陵低山為主,中山和平原所佔面積很少,境內東南部黃兒公山為最高峯,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兩者相差1154.8米左右。全縣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徵,東南部和西北部二處為隆起的丘陵山地區,其間鑲嵌一條帶狀河谷平原,總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東北逐級遞減,具明顯階梯狀特點。丘陵山地的走向與區域構造線吻合,大都北東走向。 [9-10] 
平原
①河谷平原分佈於青弋江兩岸及其支流徽水、合溪、汀溪、漕溪和孤峯河的中、下游地區,一般寬1千米,涇縣城和黃村一帶平原寬闊可達5千米左右,地貌組合包括河漫灘和河流低階地。
②河流低階地分佈在琴溪以下,與南陵縣毗連處,這裏青弋江已出丘陵、山地,進入下游沖積平原,整個平原灘地很窄,以河流低階地為主。 [9-10] 
崗地(台地)
①起伏的堆積低崗地分佈於章家渡、茂林、鳳村、包合、琴溪和昌橋等鄉鎮境內,海拔50—60米,比高20米左右,高崗地由崗、土旁、衝組合而成,三者之間比例,多般為4:3:3。
②起伏的侵蝕剝蝕低崗地分佈百元、黃村、北貢、雲嶺、昌橋等鄉。由紅色砂岩、紫紅色砂頁岩、花崗閃長巖等組成,海拔60—80米為主,高程由山前向盆底或河流方向遞減,相對起伏20—30米。
③起伏的侵蝕剝蝕高崗地分佈黃村、章渡和包合等鄉的山前地帶或盆地的內緣。海拔80—100米為主,往往由山前地帶向河谷或盆地傾斜。 [9-10] 
丘陵
①侵蝕剝蝕低丘陵分佈丁橋、章渡、榔橋、浙溪、童疃、雲嶺等鄉。海拔150米,比高小於100米,有的呈渾園狀,有的為帶狀,為溝谷切割十分破碎,走向多變,隨溝谷方向而變。
②喀斯特低丘陵分佈涇縣城西北2—3千米處,海拔120—130米,丘間分佈園形或橢園形小型溶蝕窪地,直徑小於100米,窪地深10米左右,海拔80—100米,常有小型溶洞分佈,溶澱積景觀不多。
③侵蝕剝蝕高丘陵分佈黃田、西陽、浙溪、琴溪、陳村等鄉鎮,海拔200—500米,比高100—200米,脈絡清晰,延伸較遠,北東走向為主,由地塊抬升,再遭流水長期切割而成,丘間發育較寬,谷地丘脊以平頂式為最多,少數為尖狹狀。
④喀斯特高丘陵分佈涇縣城東北琴溪鄉,海拔200—400米,比高100—200米,地表以喀斯特高丘與窪地為主,丘坡自下而上,分佈半埋藏型石芽和裸露型石芽,基本上呈岩石嵯山它狀態。 [9-10] 
山地
①侵蝕剝蝕小起伏低山分佈蔡村、愛民、汀溪、西陽、黃田、茂林、南容、鳳村、北貢、中村等鄉境內。海拔400—1000米為主,大都北東走向,山體完整,脈絡清晰,盆地由狹窄的灘地和河流階地組成。
②喀斯特小起伏低山分佈潘村、百園、黃村、北貢、包合、南容、銅山、中村、厚岸等鄉。海拔400—1000米,比高200—500米,走向北東,形成低山正地貌,谷地和窪地負地貌的組合結構,山地都較陡峻。
③侵蝕剝蝕中山分佈黃田、蘇紅、浙溪等鄉。均屬黃山山脈向東北延伸分支,海拔1010—1170米左右,呈北東向展布。山間分佈小型山間盆地,呈菱形或橢園形,多為居民點所在。 [9-10] 

涇縣氣候特徵

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根據氣象指標分類,屬於北亞熱帶、副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資源豐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有春來遲,秋來早的特點。年平均温度15.7℃,氣温年極端最高值為40.8℃。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温28.1℃;極端最低氣温-14.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温為2.9℃。無霜期一般為239—241天。平均初霜日為11月15日,終霜日為3月19日,霜期127天。 [11] 

涇縣自然災害

涇縣地處山區,河流溪壑縱橫交錯,易旱易澇,水旱災害頻繁交替發生。
涇縣是全國地震七度設防區。境內多山,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有三條較大斷裂(江南深大斷裂、木鎮——孫家埠斷裂、周王——湯口斷裂)貫穿縣境。歷史上曾發生地震多次。自元、明起續有記載,震級一般5.5級。並存在可能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背景。 [12] 
涇縣風光

涇縣自然資源

涇縣植物資源

涇縣境內草本植物約計1000餘種,其中藥材達600餘種,花卉60多種,餘為牧用雜草以及水草植物。 [13] 

涇縣動物資源

清嘉慶《涇縣誌》載:涇縣主要野生動物獸類有:鹿野豬松鼠、犭豪、穿山甲玉面狸等。鳥類有24種,鱗甲類24種,蛇蟲類12種。長期以來,隨着生態環境的改變,野生動物有的絕跡,有的繁殖極少,如虎豹之類已屬罕見,據20世紀80年代初調查,涇縣各類野生動物約有115種。 [13] 

涇縣礦產資源

涇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5種,分佈於35個鄉鎮的229處。
金屬礦產
鐵礦52處。遠景地質儲量1700萬噸。
錳礦1處。地質儲量0.4萬噸。
銅礦4處,遠景地質儲量2985噸。
多金屬礦產地5處,主要是Ca(鈣)、Pb(鉛)、Zn(鋅)、Au(金)、Ag(銀)等共生。
鉛鋅礦2處,遠景儲藏量1750噸。
鉬礦6處,遠景地質儲量6560噸。
銻礦3處,地質儲量3萬餘噸。
金礦銀礦8處,(其中包括合金、銀多金屬礦3處)經地質部門勘探的3處,其中1處金礦初步儲量金500千克,銀2100千克。其0線附近1號礦體儲量金250千克左右。 [13] 
非金屬礦產
涇縣有建築材料花崗石產地25處,大理石產地11處,石灰岩五大岩層分佈帶,有概算地質儲量的礦點17處,白雲岩產地1處,板岩產地1處,以及6條水系的黃沙
化工、玻璃、陶瓷等材料黃鐵礦8處,鉀礦5處,方解石礦1處,重晶石礦1處,硅灰石礦1處,瓷石1處,高嶺土3處,耐火粘土11處,石英礦6處。並均有一定的地質遠景儲量。
涇縣煤礦地質儲藏量約1280萬噸。其中有煙煤937.9萬噸,佔探明儲量73.3%。無煙煤342.5萬噸,佔探明儲量的26.7%。主要分佈在蔡村、潘村兩鄉範圍內。 [13] 

涇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涇縣常住人口27.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40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942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406人,外出務工人數6.8萬人。 [56] 

涇縣經濟

涇縣綜述

2022年,涇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1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64.9億元,增長5.6%,其中工業增加值42.7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68.2億元,增長2.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3:41.2:44.5調整為14.2:41.9:43.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149元,比上年增加3184元。 [56]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涇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8.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0.9%,民間投資增長10.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5.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8.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9%。 [56] 
財税收支
2022年,涇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6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税收收入9.2億元,增長7.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0億元,下降4.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5億元;教育支出6.1億元;科技支出0.4億元;農林水支出6.4億元;衞生健康支出2.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7億元。 [56] 
人民生活
2022年,涇縣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49元,比上年增長6.7%。人均消費支出20083元,比上年增長5.8%。恩格爾係數為34.3%。
按常住地分,2022年,涇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62元,增長5.6%。人均消費支出25241元,增長4.1%。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5.5%,衣着支出增長—1.1%,居住支出增長12.9%,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2.9%,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8.6%,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2.1%,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3.1%。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9%,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1.6平方米,比上年末43.1平方米減少1.5平方米。
2022年,涇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53元,比上年增長7.2%。人均消費支出15907元,增長7.3%。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6.4%,衣着支出增長8.2%,居住支出增長9.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1.2%,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長11.2%,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9%,醫療保健支出增長—3.2%。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3.5%,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年末農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4.7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6.7平方米。 [56] 

涇縣第一產業

2022年,涇縣有省級龍頭企業9家,市級龍頭企業42家。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產品總數72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專業合作社437家,家庭農場1441家。 [56] 
農業
2022年,涇縣糧食播種面積29.6萬畝,比上年減少1220畝;糧食產量115871噸,比上年減產3.2%。其中,夏糧5334噸,增產1.1%;秋糧111207噸,減產5.3%。油料產量8240噸,增產7.1%,棉花產量2.8噸,減產2.8%。 [56] 
林業
2022年,涇縣完成人工造林面積121公頃,森林撫育面積18311公頃。 [56] 
畜牧業
截至2022年末,涇縣生豬存欄44200頭,比上年增長2.5%;全年生豬出欄103498頭,增長8.2%。豬牛羊禽肉產量31666.6噸,增長8.2%。禽蛋產量4739噸,增長1%。 [56] 
生產條件
2022年,涇縣農業機械總動力21.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9%。 [56] 

涇縣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涇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9户,比上年增加16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2.2%,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8.8%。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0.6%,製造業增長8.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9%。分行業看,全縣2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1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12.8%、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同比增長12.3%、非金屬礦採選業同比增長10.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同比增長6.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47768.1萬元,比上年增長17.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953.6萬元,集體控股企業虧損612.6萬元,私營企業利潤47280.7萬元。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1320.6萬元,製造業利潤47226.3萬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虧損778.8萬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8.4元,比上年增加0.2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3%,比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 [56] 
建築業
2022年,涇縣建築業增加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8.3%。年末在庫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30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93.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4%;房屋竣工面積69.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 [56] 

涇縣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涇縣服務業增加值68.2億元,增長2.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4.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億元,下降0.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3億元,下降4.8%;金融業增加值8.4億元,增長9.5%;房地產業增加值7億元,下降5.4%;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2.7%;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6.4億元,增長1.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下降17.9%,其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含省重點)營業收入增長1.8%。 [56] 
國內貿易
2022年,涇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0億元,比上年增長2.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1.3億元,增長6.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7億元,下降8.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73.9億元,增長4.5%;餐飲收入10.1億元,下降12.0%。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五金、電料類增長267.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1.9%,糧油、食品類增長20.1%,飲料類增長15.2%,日用品類增長12.9%,中西藥品類增長0.7%。限額以上批零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4.1億元,增長0.6%。 [56] 
對外經濟
2022年,涇縣進出口總額568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2.8%。其中,出口5674萬美元,下降22.6%;進口6萬美元,下降73.4%。 [56] 
房地產業
2022年,涇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3.1億元,比上年增長23.0%;商品房銷售面積12.8萬平方米,下降28.9%;商品房銷售額8.3億元,下降40.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0.2萬平方米,與上一年度持平。 [56] 
郵電通信
2022年,涇縣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47.2萬件。累計實現業務收入6741.5萬元,增長17.9%,其中代理金融4450.8萬元;包裹快遞1618.9萬元;函件收入83.3萬元;報刊收入137.1萬元;集郵收入169.3萬元;電商分銷收入223.6萬元,其他收入58.5萬元。全年實現利潤1454.5萬元。 [56] 
旅遊業
2022年,涇縣旅遊接待人次373.7萬人次,旅遊收入34.9億元。 [56]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涇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83.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3.5億元,同比增長13.4%;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69.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0.3億元,同比增長21.8%。 [56] 
“涇縣蘭香”汀溪採茶節 “涇縣蘭香”汀溪採茶節

涇縣交通運輸

涇縣交通

2022年10月8日,安徽省發改委網發佈宣城至涇縣高速公路二期項目申請報告核准前公示,宣城至涇縣高速公路二期路線起自涇縣涇川鎮江梓村附近止於黃村鎮九義村附近接蕪湖至黃山高速公路,全長約11.34千米。 [55] 
截至2022年末,涇縣境內公路總里程2119千米,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54.5千米,省道278.6千米、縣道392.4千米、鄉道502.9千米、村道890.6千米。 [56] 

涇縣運輸

截至2022年末,涇縣民用汽車擁有量52685輛。 [56] 

涇縣社會事業

涇縣科技事業

2022年,涇縣共授權專利364件,其中,發明專利30件,實用新型247件,外觀設計87件。 [56] 

涇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涇縣共有基礎教育學校81所,其中:幼兒園43所、小學19所、初中15所、高中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基礎教育擁有在校學生數30349人,其中:學前教育幼兒6575人;義務教育學生20505人(小學在校生13783人,初中在校生6722人);高中在校學生3178人;特殊教育91人。基礎教育擁有教職工數2998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924人,其中專任教師505人;小學教職工712人,其中專任教師662人。 [56] 

涇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涇縣共有各類衞生機構197個。其中:醫院5個,基層醫療機構189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個。全縣實有牀位數1609張。全縣衞生人員數2639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229人,執業(助理)醫師872人。 [56] 

涇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涇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9.4萬人,其中16—60週歲完成2022年度繳費10.3萬人,領取養老金待遇6.6萬人(其中當年新增領取人員5136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35095人,全年為440名工傷人員發放工傷保險金。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3753人,全年為360名失業人員發放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金。
截至2022年末,涇縣共有養老機構22所,牀位2334張,收養各類人員1201人。年末1259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164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供養對象2128人。 [56] 

涇縣環境保護

2022年,涇縣PM2.5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較去年上升3.7%;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1%,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1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優良率100%。縣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水源達標率達100%。 [56] 

涇縣安全生產

2022年,涇縣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7起,死亡7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下降12.5%。 [56] 

涇縣歷史文化

涇縣綜述

“涇邑自瀛秦始置,封壤頗巨,今之石埭、太平、旌德皆其舊地;餘始至入境,觀山川之秀麗,人物之阜繁,土地沃饒,產植豐富,喟然嘆曰:江左名區也。”(明嘉靖《涇縣誌》)涇縣建制於秦,史稱“先秦所建,漢則因之”。建制以來,相沿至今。
涇縣文化底藴深厚,包合世古墩、章渡赤麓山和瑤莊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早在5000年前,先民就在這裏生息、繁衍。“琴溪古窯址”為唐五代時期宣州窯最大的青瓷生產基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涇縣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享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是中國宣紙之鄉,中國宣筆之鄉,中國木梳之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地和激戰地。全縣人文景觀40多處,其中有包括中國近現代八大重要史蹟之一的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在內的國家重點保護單位6處,省級保護單位1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6項,其中人類非遺名錄1項,國家級2項、省級9項、市級19項、縣級36項。2006年,宣紙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宣紙傳統制作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目前為止安徽省唯一獨立申報、獨立保護的人類非遺項目。2008年,宣筆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湧溪火青、花磚、後山剪刀、涇縣油布傘、榔橋木梳、宣紙簾、宣紙製品加工、正興隆醬菜、琴魚乾製作技藝等9個項目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皖南糕點製作技藝等19個項目列入市級非遺保護名錄,茂林十二碗等36個項目列入縣級非遺保護名錄(其中,2019年5月新評選第五批縣級非遺保護名錄16個)。已初步建成國家、省、市、縣“四位一體”的非遺名錄保護體系。
涇縣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歷史文化名人薈萃。歷史上,涇縣既是“男勤於耕女勤於織”的農桑之區,又以官宦眾多、文風昌盛名聞於世。有李白《贈汪倫》千古絕唱舉世聞名的桃花潭,有“大大茂林村小小涇縣城”之説的皖南著名古鎮茂林。明清兩代,全縣中進士106人,居全省第三。歷史名人唐代許棠才列“鹹通十哲”,汪遵“奮譽文苑”;宋代吳份學富五車,譽為“江南兩腳書櫥”;昌永為紹興進士,特奏名第一。明代董剛、董傑昆仲同舉進士,為官清正,譽滿朝野;查鐸著述顯名於時。清代包世臣舉世推崇,朱珔學重皖派,人尊“江左經詩之冠”。近現代學者有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經濟學家吳半農,教育家查謙等,美術大師吳作人、文學家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並稱“茂林三吳”,音樂家朱踐耳、散文家張拓蕪等名流,此外還有查全性、汪應絡、文蘭、朱永貝睿、翟光明五位“兩院”院士。 [53] 

涇縣地名由來

《漢書地理志》注:涇水出蕪湖,縣因水立名。 [53] 

涇縣文物古蹟

截至2022年末,涇縣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 [56] 

涇縣戲曲

涇縣民間戲曲班社始見於清末,盛於民國時期。班社藝人或終身從藝或農忙務農、農閒走鄉串鎮演出,風餐露宿,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被稱為“戲花子”。班社亦時演時停,自生自滅。1982—1983年,縣內先後有涇縣和平黃梅戲劇團、涇縣大眾黃梅戲劇團、涇縣孤峯黃梅戲劇團、孤峯廬劇團4個民間職業劇團相繼成立。至1986年,除和平黃梅戲劇團尚在繼續演出外,其餘3個劇團先後解體。 [16] 

涇縣曲藝

涇縣城鄉集鎮向有曲藝演出,主要為“評書”(俗稱“説大鼓書”)。內容多為歷史通俗演義、武俠奇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小説之類。外來説書藝人居多,本縣縣城、赤灘等地只有評書藝人三、四人,建國後改從他業。20世紀70年代間有説書藝人來涇演出,除傳統書目外,同時亦演説現代文藝作品如《歐陽海之歌》、《林海雪原》等,並在“書頭”(開場小段)中講述短小革命故事。20世紀80年代,由縣、鄉文化館、站提供有償場所組織演出。 [16] 

涇縣宣紙

宣紙問世於唐朝初期。《新唐書·地理志》有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宣州土貢中上貢“紙、筆”的記載。《唐六典·太府寺》有開元前各地雜物貢的記載,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紙、次紙”的記錄。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寫《華嚴經》,以沉香種樹,用以製造宣紙”之説。唐時宣州的屬縣宣城、涇縣、寧國均產紙,以“涇縣所制尤工”。紙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紙。
唐·張彥遠·歷代名話記 唐·張彥遠·歷代名話記
“宣紙”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元和乾符年間(815年—875年)書畫評論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論畫體工用榻寫”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古代作畫習用“用法蠟之”的加工宣,如南唐的“澄心堂紙”即由宣紙(亦有歙紙)加工而成。
迨至宋代,宣紙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產紙供不應求。熙寧七年(1074)六月,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造五萬番”。而涇縣宣紙則更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滿子權》詩中雲:“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宋代涇縣屬江南東路寧國府)。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涇縣小嶺,亦以製造宣紙為業。自以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的佼佼者。
明代,涇縣宣紙生產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工藝精益求精,品種規格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間製造的宣紙為最優,讚譽宣紙的詩文屢見不鮮。沈德符在《飛鳧語略》文中曾直稱宣紙為“涇縣紙”。文震亨在其所著《長物志》中曾雲:“吳中灑金紙、松江潭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即宣紙四尺單)最佳。”
清代,涇縣宣紙生產得到長足發展,縣東漕溪有汪六吉等造紙大户,生產頗具規模,縣西有小嶺曹氏宣紙世家,生產日益繁榮,康熙進士儲在文宦遊涇縣作《羅紋紙賦》詳盡記述了涇縣小嶺、漕溪等山區宣紙生產興旺景象。迨至咸豐、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軍在涇縣一帶轉輾爭戰達10年之久,戰禍所及,家毀人亡。小嶺《曹氏族譜》記載當時盛產宣紙的小嶺“屋只存一二,人亡之七八”。紙槽大部分被毀,原料基地荒蕪。同治後,宣紙業開始復甦。
清末至民國期間抗日戰爭爆發前,是涇縣宣紙業由恢復而發展而鼎盛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大部分國土淪喪,交通阻隔,宣紙銷路受阻,生產一落千丈。直至抗戰勝利後,宣紙行業繼續衰微,至1949年涇縣解放前夕幾乎全部停業。
民國期間,國內名流學者對宣紙的創制歷史和工藝曾有多篇著述問世。國學大師、邑人胡樸安曾著《宣紙説》一文,指出:“涇縣古屬宣州,產紙甲於全國,世謂之宣紙。近自國內,遠至東瀛,無不珍視,以為書畫佳品。宣紙每年之輸出者價約為百餘萬元。區區之數,誠不足多,然以一縣之制,獨重藝林,舉世無出其右,或亦足以自豪”。楊大金著《中國實業志》中雲:“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貢品,世稱宣紙。”第十一章(民國二十七年)《製紙業》中雲:“宣紙為皮料是最佳者,產於安徽涇縣,涇縣之宣紙業在小嶺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輕授人。故江西省及日本皆有仿製者,然其品質終不及涇縣。”
新中國建立後,宣紙業得到復甦並空前發展,由聯營而公私合營及至國營。截止到2015年,涇縣有宣紙、書畫紙企業400餘家,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7] 

涇縣方言

涇縣地方語種為涇縣話,屬吳語宣州片,譜系關係: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支→涇縣語種。因地處吳語區跟徽語區以及江淮官話交界處,故而雖然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所使用的都稱為涇縣話,但卻有較大差異,縣民一般稱東部地區所使用的涇縣話為“東鄉話”,屬吳語宣州片銅涇小片,主要分佈在榔橋鎮(含原榔橋鎮、浙溪鄉、黃田鄉、西陽鄉、烏溪鄉)、原蘇紅鄉部分地區(今屬汀溪鄉)、蔡村鎮部分地區一帶,西部地區所使用的稱為“西鄉話”,主要分佈在茂林鎮、雲嶺鎮、桃花潭鎮、丁家橋鎮、黃村鎮一帶,其中西鄉話中融入了較多的徽語詞素和語音,東西語言互相交流略有困難。加上歷史上本地區的外來徙入移民較眾,縣內除涇縣話外,操江淮官話者有之,操徽語者有之,甚至西南官話者亦有之(主要分佈在汀溪鄉)。 [15] 

涇縣風景名勝

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 [2]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涇縣名列其中。 [18] 

涇縣自然景觀

月亮灣風景區 月亮灣風景區
月亮灣風景區
位於距涇縣縣城18千米處被譽為“華夏毛竹第一鎮”的蔡村鎮月亮灣村境內,景區內山清水秀、秀峯峻嶺、層次分明,連綿百里,驅車而至,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夾雜着春竹的馨香,映入眼簾的是層巒疊嶂的山峯,還有滿山遍野的翠竹,河中成羣的魚蝦盡情的嬉戲,遠處深山中,不時地傳來伐竹工人陣陣伐竹聲和船工號子聲。這裏被多家電影製片廠選為外景基地:《月亮灣的笑聲》、《月亮灣的風波》、《紅色的記憶》、《渡江偵察記》等等多部優秀經典的影視作品都曾在此拍攝外景。 [19] 
琴高山 琴高山
琴高山
位於琴溪之濱,又名琴高峯,舊時亦稱琴高台。相傳漢處士琴高公煉丹於此山,得遵成仙,而後在此“控鯉昇天”,山水因是而名。其山獨峯突兀,高壁嶙峋,姿如雄獅,故本地人亦稱獅子山。山上有隱雨巖、煉丹洞等古蹟。煉丹洞中還有丹灶、石桌、石凳等奇石,傳為神仙琴高煉丹的遺物,在煉丹洞外左側有岩石卓秀屹兀,昂昂若雞立,被稱為“金雞石”。據舊縣誌記載,在琴高山的懸崖峭壁間,有歷代摩岩石刻多達二、三十處,為全縣之冠。 [20] 
江南第一漂 江南第一漂
江南第一漂
“江南第一漂”是徽水河流經涇縣的最後一段竹筏漂流活動,是中國唯一註冊成功“江南第一漂”漂流品牌的生態風景區。自宣紙之鄉涇縣榔橋鎮烏溪村小河口碼頭乘筏順流而下至黃村鎮平垣村11千米的河段為漂流景區,景區內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河段落差明顯,淺彎與深潭相連,風光綺麗。 [21] 
桃花潭 桃花潭
桃花潭
位於涇縣以西40千米處,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緊緊相連,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唐代絕句而名揚天下。縣誌《桃花潭記》稱“層巖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潭東岸,有東園古渡,系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有明朝建踏歌岸閣,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下游東岸有建於乾隆年間的文昌閣。 [22] 

涇縣人文景觀

赤灘 赤灘
赤灘
赤灘古鎮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涇縣青弋江畔的琴溪鎮境內,距縣城7.5千米,322省道穿境而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赤灘古鎮始建於宋代,完好保存着明清一條街古建築羣,卵石路面,青磚黛瓦,馬頭牆,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青石板上留下的獨輪車輒溝槽,記錄着古鎮昔日的輝煌。建有民俗文化陳列館,展出千餘件塵封已久的民俗實物,再現昔時民間生活縮影。巖龍寺僧來俗往,鐘聲悠揚。佛教文化陳列館廣欽大和尚舍利子晶瑩莊嚴致臻。《税務局長》《依然的心》《一個女人的史詩》等多部電視連續劇曾在這裏拍攝。 [23] 
查濟古建築羣 查濟古建築羣
查濟古建築羣
查濟村位於安徽涇縣之西,東南緊靠太平湖,桃花潭,東南與黃山接壤,北和九華山相鄰。李白在《過汪倫別業》詩中雲道:“由山誰可遊,子明與浮丘”,丹山、由山皆因仙而名。查濟古村的建築以三條溪為軸線,以各祠堂為節點,紅樓橋以上為生活區,以下為商業區,形成完整的空間格局。查濟古村極盛時有四門三塔,一百零八座橋,一百零八座祠堂(廳屋),一百零八座廟,民居“粉牆矗矗,黛瓦鱗鱗,棹楔崢嶸,邸吻聳挺,宛如城郭”。 [24] 
茂林景區 茂林景區
茂林景區
茂林歷史悠久,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説。境內青山環繞,東溪古溪兩水相抱,鎮域平坦開闊,府第軒園、樓亭坊塔尚存300餘處。史上名人輩出,為官者,如清代吏部尚書吳芳培、江南河道總督潘錫恩、新中國曾任國家財政部長吳波等;為文者,有並稱“茂林三吳”的近代書法家吳玉如、文學家吳組緗、畫家吳作人等。茂林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線的中心地帶、涇縣茂林鎮境內,距離縣城35千米,距黃山50千米,有322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旅遊設施完善。 [25]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
位於涇縣榔橋鎮,又名篤誠堂,建於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圍以高牆,兩側開有深渠,圍牆及屋體皆仿輪船外形依地勢而築。“船頭”呈尖角狀,院牆的尖端微微上翹,院內的花園和塾館,其高度不出院牆,亦無明顯高差,唯“梅家村塾”兩層,上層露於牆頭之上,似“駕駛室”樓艙,艙腰為高層住宅和廳堂建築,體積龐大,似為“客艙”,其中馬房與廚房兩處的院牆,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馬頭牆,藉以遮蔽裏面的建築。登高俯瞰,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逆水而上。 [26] 
太平湖 太平湖
太平湖
位於涇縣桃花潭鎮東面,南依黃山,北鄰九華,是九華山進黃山公路必經之津,有“黃山情侶”、“東方日內瓦”、“未經雕琢的翡翠”之美譽。太平湖是一處人工湖,全長有80千米,最寬處4千米,狹處僅10米,平均水深達40米,最深處達70米,總面積88平方千米。為安徽省第一大水庫——陳村水庫蓄水後形成,庫容28億立方米,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27]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
一為大觀塔,一為小方塔。大觀塔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寧國府志》、《涇縣誌》的記載和現有塔上的題記刻石,都證實了這一點。大觀塔共七層八面,底層直徑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磚圈拱門,層層用疊澀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結構的凸出斗拱,每層出檐雙層,磚塊錯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圖案,層與層之間的轉角處用半圓形磚砌成半圓柱,整個塔體顯得凝重、壯麗。塔內原有樓梯和樓板,今已無存,何時被毀,尚無確切考證,塔的內壁仍然殘留着被火燒過的焦木痕跡。 [28]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
又名“貞潔坊”,座落在黃村鄉九峯村村頭,建造於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牌坊的上端刻有圖案,是徐氏贍老撫幼的生動寫照。這位徐氏的四個兒子長大後相繼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建功立業,官位顯赫,為九峯王氏子孫作出了榜樣。後代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在徐氏一百零一歲去世的那年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旌表。皇帝下旨建造了這座牌坊,該坊雖然經受了百年風風雨雨的侵襲,至今仍屹立在九峯村頭。百歲坊通體為上等的花崗石建築,高十二米左右。 [29] 
章渡吊棟閣 章渡吊棟閣
章渡吊棟閣
位於涇縣西南章渡鎮的“江南千條腿”是一處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瓦房木板結構,前店後宅。房屋一面臨江,用木柱懸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從其下潺潺流過。由於此建築一户接一户,綿延一、二華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稱“千條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攤成了長長的一片,似一張大木排順流而下;入夜燈明,燈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萬家燈火”,相互輝映,十分壯觀。獨看一家一户,又似一盞盞吊在燈杆上的燈籠,故又稱“吊燈閣”;由於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撐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個名稱“吊棟閣”。 [30] 
魁山·飛雄塔 魁山·飛雄塔
魁山·飛雄塔
魁山位於涇縣茂林鎮區南行約一千米處。此山拔地突起,獨聳一峯,圓如古鐘,秀拔出眾。飛雄塔山頂高處有座三層六角磚塔,飛檐翹脊,古意盎然,塔心內空,有梯可登,直上三層,該塔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縣貢生吳延選出資興建,名曰飛雄。建國後,政府在魁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墓,闢為烈士陵園。這裏安葬了紅軍將領尋淮洲的忠骨,現藏有陳毅同志於1938年5月率部隊東進抗日途經茂林時,為尋淮洲烈士撰寫的墓誌銘,該碑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此外還安放了在“皖南事變”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遺骨。 [31] 
西陽花戲樓 西陽花戲樓
西陽花戲樓
涇縣西陽鄉座落着兩座花戲摟,一為裏西陽花戲樓,一為外西陽花戲樓。因建於同一時代且建築風格相似,故被當地人稱為姊妹花戲樓,每年九月廟會在此酬神唱戲,故又稱萬年台。雙台均為磚木結構,裏西陽萬年台前為單檐歇山式,後棟為硬山頂,前台檐子與後棟前檐相交,台基高1.8米,寬12米,台深10米,台前伸出部分寬6.5米,深約佔整台的1/2。頂為大方格木條天花,台中以屏板平行分隔為前後台,粱及檐柱斜撐上刻有戲曲圖文,正脊與戧脊飾以鴟吻。外西陽萬年台相仿,但結構比裏西陽台複雜。屋面6個翹角分三層起翹,飛檐斗拱。台內有單鬥無粱藻井和各種花卉。台基高約2米,整個寬13.5米,台深10米。 [32]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
三吳紀念館
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同為涇縣茂林人,人稱“三吳”,聲播海內外。為彙集三位先生畢生之精粹,展示三位先生一生工作生活和創作經歷,弘揚三位先生藝術上永不止息的創新追求精神,光大一脈相傳孕育於佳山秀水中的涇川文化,涇縣特建立了三吳紀念館,館址選定在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展覽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生平介紹,設展采用文字和圖片表現;二為藝術作品和三位先生的文物展示,用展櫥、展櫃表現。 [33]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
翟氏宗祠位於涇縣桃花潭東北,建於明嘉靖年間,坐北朝南,五楹三進,規模宏大,總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獅,祠內有前廳、天井、享堂和寢樓。地基為花崗石鋪成,建築採用銀杏木、紅木、桶木等名貴木材,上下木石結構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歷代帝王將相、地方官吏所賜名匾108塊。大門上有“江南名族”橫匾,享堂中懸“忠孝堂”三字紅底金字木匾。1997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羅哲文來涇縣考察時,讚歎翟氏宗祠為“中華第一祠”,並欣然題寫了匾額。1998年5月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4] 
吳氏大宗 吳氏大宗
吳氏大宗
茂林鎮現存宗祠當中,唯一稱“大宗祠”的,是茂林吳姓的祠堂。祠名匾上“吳氏大宗祠”五字,人稱“蒼龍脱骨體”,縣誌記載明邑庫生吳國搶所書,稱其書法如“老樹枯藤,互為撐柱;天梯雲棧,自相鈎連。”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吳氏大宗祠為明崇楨已卯年(1639年)湖廣佈政使吳尚默倡建。民國三十年(1941年)新四軍撤離皖南時,在此祠召開告別大會,又為革命遺址。 [35] 

涇縣紅色景點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依託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紮雲嶺期間留下的主要遺址而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位於涇縣西北部,北鄰蕪湖,東聯宣城,南與黃山相毗鄰,西與九華山接壤。新四軍軍部舊址1961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7月陳毅元帥敬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名。1985年正式開放。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現保存完好的有軍部司令部、大會堂、政治部、中共中央東南局等10處舊址,佔地面積200平方千米。 [36]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位於皖南涇縣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五十週年而修建,佔地十五公頃,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由入口紀念碑、主題廣場、主碑紀念廣場和無名英雄烈士墓四個紀念性空間序列配以皖南事變史料陳列室有機組合而成,整座陵園以鄧小平題寫的“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主碑為中心,結合山形地勢,將各紀念建築組成一個完整有序、莊嚴肅穆的有機整體。陵園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闕,四座廠闕以數字寓意新四軍的四,七米高隱喻皖南事蹟悲壯慘烈的七天七夜。 [37]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在涇縣西南厚岸鄉,距縣城37千米。故居系清末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坐東朝西,位柳溪邊。宅前有門樓,挨門樓砌垣牆連正屋,構成前庭院,右側是書房,左側是花園,以一道矮牆間隔,迎面正屋,兩居一廳,兩邊住房,門窗是雕刻花紋圖案,中間為廳堂,後有廚房。故居中陳列着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學習用具,展出了王稼祥同志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動照片,供人們參觀瞻仰。 [38] 

涇縣地方特產

木梳 木梳
木梳
涇縣是中國最大的木梳加工生產基地。有木梳生產企業60餘户,擁有十幾種木梳品牌,開發出保健木梳、工藝木梳、竹梳等5大系列300多個品種,年產木梳6000萬把,年創產值4500萬元,從業人員達1900餘人。涇縣木梳採用上等黃楊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棗木等天然名貴材料,傳承了傳統的手工制梳工藝。色澤美觀自然,梳齒圓滑、光潔,造型別致。 [45] 
琴魚 琴魚
琴魚
相傳晉代時,有一位隱士叫琴高在涇縣修仙煉丹,“修煉道成,控鯉上升”。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魚則稱為“琴魚”。琴魚乾,是一種罕見的小魚乾,為涇縣獨有的著名特產。這種魚乾一般不作食用,多用來泡水代茶飲,故有“琴魚茶”之稱。琴魚長不過寸,口生龍鬚,重唇四腮,鰭乍尾曲,嘴寬體奇,龍首鷺目,味道鮮美。飲用時,將琴魚乾放入杯中,衝入開水,魚乾上下游動,似活魚躍於杯中;入口清香醇和,喝罷茶湯,再將琴魚吃在口裏細品,鮮、香、鹹、甜,別具風味。 [46] 
宣紙 宣紙
宣紙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徙至涇縣西鄉小嶺一帶以製造宣紙為生。此史實見於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小嶺曹氏族譜》序言。自此,涇縣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中的佼佼者。並且曾一度壟斷了宣紙的生產經營。元代建立後,南北統一,經濟文化有所發展,尤其是以倪元林、王蒙、吳鎮、黃子文等山水畫派衝破傳統宮廷畫法的桎梏,提倡山水寫意和潑墨豪放的技法,宣紙為此畫法提供了廣闊發揮和相象的空間,因此宣紙作為畫家們發揮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視起來,大大地刺激了宣紙業的發展,加上宣紙製造工藝的日趨成熟,使宣紙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47] 
宣筆 宣筆
宣筆
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具有裝模雅緻,毛純耐用,剛柔得中,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唐、宋時代,宣城兔毫(又稱紫毫)筆極受書畫名獲的仰慕和追求。元代,由於蒙佔貴族對工藝美術的嚴重摧殘,宣筆的顯赫地位,逐漸為浙江善璉鎮產的湖筆所取代。二十世紀初,科舉制度廢除,引進了自來水筆,宣筆瀕於技絕人亡的境地。解放後,成立了涇縣宣筆廠,使宣筆重新復甦,品種已擴大到二百多種,年產量達五十萬餘支。根據選用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紫毫、狼毫、獾毫、羊毫等幾大類。 [48] 
涇縣茶葉 涇縣茶葉
涇縣茶葉
涇縣產茶歷史悠久。據《寧國府志》記載:“宋時涇縣有茶樹四百萬六千六百八十七株”。遠在唐代就曾出產過白雲茶,塗尖等名貴茶葉。相傳乾隆六下江南途經寧國府時,知府獻上涇縣產的貢尖,乾隆嘗後讚不絕口,吩咐隨從帶上飲用。清朝晚期,涇縣尖茶已暢銷沿江各大城市,並隨出洋華人批量銷往東南亞一帶,故在當時,尖茶又有“洋尖”之稱。明朝末年,居住在涇縣黃田湧溪的羅隱和尚,又創制出風格獨特的“湧溪火青”,並以其腰圓緊結,味甘香濃的特點聞名,1982年被國家商業部和中國茶學會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49] 

涇縣著名人物

許棠(822年—?)
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唐代詩人,為“鹹通十哲”之一。鹹通十二年(871年),進士及第,工詩文,性僻難與人合。以作洞庭詩著名,時號許洞庭。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查鐸(1516—1589年)
又名查天鐸,字子警,號毅齋。明嘉靖己已年舉人,乙丑進士。查鐸極力倡明理學,折節引後進,雖覆被薦官,未肯就,悉心培養人才。當中數本縣人蕭彥、蕭雍、徐榜最為有名。逝後萬曆皇帝追憶他的業績,欽賜他“理學名臣”匾,萬曆十年為他敕建“青瑣侍臣”漢白玉四腳大牌坊。清康熙乙丑年予祀北京鄉賢祠。查鐸以他的業績留得《明史》列傳。
朱理(1761—1822)
字燮臣,號靜齋,安徽涇縣人。歷任山西主考官,衢州知府,福建興泉永道,浙江、山東布政使,光祿寺卿,順天、武會副考官,江蘇巡撫,內閣學士。嘉慶十九年遷刑部右侍郎,二十年改倉場侍郎,二十一年改刑部左侍郎,旋改貴州巡撫(從二品)。所任皆有善政,為一代能吏。
朱珔(1769—1850年)
清學者、藏書家。字玉存,一字蘭坡,安徽涇縣人。著有《説文假借義證》二十八卷,《經文廣異》十二卷,《文選集釋》二十四卷,《小萬卷齋詩文集》七十卷。輯有《國朝古文匯鈔》二百七十二卷,又有《詁經文鈔》六十二卷。生平酷嗜圖書,以藏書富而聞名。曾祖父朱武勳所遺“培風閣”藏書33000卷,另有“松竹軒”所藏7000餘卷,加上其歷代所藏共10萬餘卷,貯於“小萬卷齋”中。取宋朱遵度的“萬卷齋”、朱昂“小萬卷齋”、遂以朱昂之齋命名。藏書印有“東園遺澤”、“培風閣珍藏”等。仿鄭樵《通志略》和尤袤《遂初堂書目》之例,撰《培風閣藏書目錄》,序雲:“閣貯九匱,凡三萬三千卷有奇”,只記書名和撰著人姓名。著《文選集釋》、《説文假借義證》、《小萬卷齋集》、《小萬卷齋文稿》24卷,《詩稿》32卷。輯《國朝古文匯抄》272卷、《國朝詁井文抄》90卷。
包世臣(1775—1855年)
字慎伯,好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安徽涇縣人。系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近代經學家。嘉慶十三年(1808)中舉,曾官江西新渝知縣,被劾去官。包世臣學識淵博,喜兵家言,治經濟學,對農政、貨幣以及文學等均有研究著述,時人譽為奇才。工詩文書畫,能篆刻,其書法備得古人執筆運峯之奇,一時成為包體。28歲時遇鄧石如,師從學篆隸,後有倡導北魏,晚年習二王,自稱:“慎伯中年書從顏、歐入手,轉及蘇、董,後肆力北魏,晚習二王,遂成絕業。”自擬為“右軍第一人”,自負之極。包世臣愛國憂民,清貧如洗,生平著作有《中衢一勺》《藝舟雙楫》《管情三義》《齊民四術》合為《安吳四種》共36卷。其中《藝舟雙楫》對清代中、後期書風的變革影響很大,至今為書界稱頌,為中國書學理論重要著作。
胡樸安(1878—1947年)
學名韞玉,字仲民。涇縣溪頭村人。宣統二年(1910年)與弟胡寄塵同時參加南社,繼又加入同盟會,任《國粹學報》,同時為《民立報》(于右任創辦)主要撰稿人。辛亥革命前,受聘《太平洋報》專撰社論,同時為《中華民報》撰寫社論併兼評議員。後去《民國新聞》、《民權報》主持筆政,在上海新聞界頗有影響。胡樸安一生著述甚豐,時人尊為國學大師,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史》、《文字學叢論》、《中國學術史》、《中華全國風俗志》、《俗語典》等,收入《樸學齋叢書》的有:《周易古觀》、《周易人生觀》、《周易學》、《尚書新義》、《墨子學説》、《中國習慣—》、《宣紙説》等,凡數十種,數百萬言。
查謙(1896年11月22日—1975年1月23日)
原名查貴師,字嘯仙,物理學家、教育家。華中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曾任金陵大學教授,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武漢大學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建國後,歷任武漢大學校委會副主任,華中工學院籌委會主任,華中工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譯有《向量分析》、《理論物理》。查謙首次採用蒸發型鉑片研究了光電效應的不對稱性,清楚地界定了不對稱性發生的條件,消除了因不對稱現象而引起的與量子論的矛盾。同時還指出以光電效應方法測定普朗克常數的正確途徑。畢生從事教育事業,創建了武漢大學和華中工學院物理系。積極倡導“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和研究方法。
吳玉如(1898—1982年)
名家琭,早年號“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安徽涇縣人。善書,真草隸篆無所不精,自幼博覽臨習歷朝諸名家,形成清秀勁健、端莊豪放的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早年學蘇(軾)趙(孟頫),後改學米芾,又改學李北海和二王的《黃庭經》,採諸家之長,融會貫通,自成風格。吳玉如曾執教津沽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工商學院,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出版有關方面的書稿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自書詩稿》、《迂叟魏碑千字文》等十餘種。
吳半農(1905—1978年)
號曲林,原名祖光,涇縣茂林人。文學家吳組湘胞兄。1934年夏,他被派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12月取道蘇聯西伯利亞回到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和國民政府秘書,1944年任太平洋學會美國客座研究員。日本投降後,吳半農任中國駐盟軍總部賠償歸還代表團首席代表。1947年成立賠償歸還物資接收委員會,吳半農為賠償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吳半農於1949年後在日本與國民政府脱離關係。1956年8月攜全家離開日本返回祖國,先後在外交部任國際關係研究所日本組與世界經濟組組長、研究員、顧問等職。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是全國政協第三、四、五屆委員。他一生翻譯著作甚豐,多為哲學、經濟學論著。
王稼祥(1906—1974年)
原名嘉祥,又名嘉薔,安徽涇縣厚岸人。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對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他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大使、國務院外交部副部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屆中央委員。 [54] 
吳組緗(1908—1994年)
字仲華,曾用名祖襄,筆名蕪帝、野松、寄谷。涇縣茂林人,作家、學者和教育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3年9月調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會理事,後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議被推選為作協書記處書記之一。並歷任全國作協顧問、全國散文學會會長、《紅樓夢》研究會會長、顧問,中國民俗文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小説、散文集《西柳集》、《飯餘集》等。
吳作人(1908—1997年)
涇縣茂林人,油畫家、中國畫畫家、美術教育家。“七七”事變後參加“戰地寫生團”到前線創作《受難者》、《空襲下的母親》等一批速寫油畫作品並被選到蘇聯展覽。1985年被法國總統和法國文化部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最高勳章”,為中國畫家獲得此榮譽的第一人。歷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協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朱踐耳(1922—2017年)
中國作曲家,原名朱榮實,安徽涇縣人。1949年至1953年,先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作曲,曾為《大地重光》《海上風暴》等影片配樂。創作多為小型聲樂體裁,其中《接過雷鋒的槍》《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成為當時流傳較廣的歌曲。於1991年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個人“傑出貢獻獎”,1990年起被列入英國劍橋傳記中心的《世界音樂名人錄》。
查全性(1925—2019年)
安徽涇縣人。出生於書香世家,祖父查秉鈞為清朝翰林,父親查謙早年留美,主攻物理學,上世紀30年代回國後,先任中央大學教務長,隨後來到武漢大學,解放後任華中科大校長。80年代以來主要從事光電化學催化、高比能鋰電池及生物酶電極研究,並創建了適用於研究粉末材料電化學性質的粉末微電極方法。其編著的《電極過程動力學導論》是中國電化學界影響最廣泛的學術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作為院士,查全性學術成果自是豐碩,然而真正使他名揚天下的,卻是第一個發出恢復高考的倡議。1977年8月,在人民大會堂江西廳,鄧小平召開科教座談會,查全性應邀出席,會議中提出恢復高考並得到鄧小平當場同意。 [54] 

涇縣榮譽稱號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4]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 [39]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3-4]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40]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入選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41-42]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43]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44]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50] 
2022年5月,入選安徽省級農村電商示範縣。 [51]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91。 [5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