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方定一

鎖定
方定一(1911--1985) [1]  ,獸醫學者。浙江省嘉興市人,1911年10月12日生於書香門第。方定一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較高的外語水平,較深的專業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講課時深入淺出,緊緊抓住中心,語言精煉、生動有趣,實行啓發性教育,是當時最受尊敬的教師之一,多次被評為教育先進工作者。為了畜牧獸醫事業,他積極主持並參加病原微生物研究室和教研室的建設,成為江蘇省第一批重點研究室,現已被批准為畜禽病原微生物研究室及生物製品研究所,是全國開放實驗室之一,具有現代先進水平。
中文名
方定一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85年
畢業院校
中央大學
職    業
家禽傳染病學家
主要成就
發現和分離小鵝瘟病毒
性    別

方定一人物經歷

1911年10月12日 生於浙江省嘉興市。
1940年 畢業於中央大學獸醫系。
1940-1941年 在山西銘賢學院任助教。
1941-1942年 在自流井鹽區獸疫防治所 [1]  任技師、主任。
1943-1946年 在四川五通橋獸疫防治所 [1]  任技師、主任。
1946-1949年 任台灣省農業廳技正,先後兼任台灣血清製造所科長,代所長,種馬場場長。
1950-1952年 任南通學院畜牧獸醫系 [1]  副教授、系務委員會副主任。
1952-1956年 任蘇北農學院副教授、畜牧獸醫系主任。
1957-1971年 任蘇北農學院教員。
1971-1979年 任江蘇農學院教員。
1980年 任江蘇農學院教授、牧醫系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當選為禽病研究會副理事長。
1985年9月8日 逝世於揚州。

方定一主要貢獻

主編《獸醫病毒學》、《仔豬大腸桿菌文集》、《小鵝瘟文集》、《禽病免瘟專輯》、《布氏桿菌》等書。參與編著《家畜傳染病》、《家畜傳染病學》、《實用家畜傳染病學》、《動物檢疫》、《禽病防治》、《禽病學》、《動物病毒學》、《豬病研究進展》等書。發表論文40餘篇。
1956年江蘇農村養鵝業發展很快,但小鵝死亡率很高,引起方定一的重視。他深入農村調查,剖檢大量死亡的小鵝,採集病樣,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在排除了飼養管理、氣候、中毒、細菌等原因之後,在簡陋的條件下,用發育中鵝胚分離到病毒,並確定為該病的病因。1957年方被錯劃為極右派,研究工作被迫中斷。1961年底方重進實驗室,確定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亞急性敗血症,定名為小鵝瘟,並分離獲得“小鵝瘟”病毒。病毒可在鴨、鵝胚繼代,在-7℃冰箱保存10個月致病力不減,病癒血清有較強的中和能力。由於保密,研究材料未能及時發表,僅在1960年江蘇省畜牧獸醫學會內部進行了學術交流。1962年,方定一研製出用疫苗接種母鵝製備抗血清,給雛鵝每隻注射0.5ml,保護率達86.7-92%,對照組死亡率達80%以上。隨後又研製出疫苗,現已廣泛應用於工廠化生產。同年在《中國獸醫雜誌》上發表了《小鵝瘟研究介紹》,這是國際上首次報導。國外直到1966年才有匈牙利獸醫Derzsy發現該病,1970年確定病源後定名為Derzsy氏病,1973年研究出疫苗。1963年方又將該研究向前推進,用強毒接種母鵝獲得大量高免血清,注射小鵝試驗獲得成功,使“小鵝瘟”在江蘇省得以全面控制。方的這項研究是我國自己獨立研究併成功地得以控制的第一個烈性傳染病。為此,獲江蘇省1978年科學大會獎,1987年又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0年發表了《小鵝瘟研究》文集,共收集論文17篇,1981年在《中國農業科學》上發表《小鵝瘟病原體及特異防治的研究》,加上以後發表的共20餘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全面論述了小鵝瘟及其防治措施。
江蘇泰興是我國著名養豬縣,早在30年代就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以豬為主的家畜改良站,至50年代年飼養量達120多萬頭。由於集體養豬,又缺乏預防措施,造成大批仔豬因黃痢而死亡。方定一於1958年12月下放泰興縣農村勞動。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始進行該項目的研究。他從泰興、泰州、揚州一線各養豬場的仔豬白痢、黃痢病例中,分離到49株細菌。由於農村條件簡陋,只能夠土法培養細菌,甚至用他自己的體温培養細菌,終於保存了35株。1959年底返校後,對分離的細菌做進一步鑑定,證明全部是典型的大腸桿菌。在此研究基礎上,他迅速製造出抗仔豬白痢多價血清,對仔豬白痢病進行治療試驗,有效率達98%,預防效果達100%,解決了當時生產上的一個難題。這項研究結果在1963年《畜牧獸醫學報》第1期發表,題為《仔豬白痢大腸桿菌及其特異防治研究》,在國內首先提出了某些血清型大腸桿菌可引起仔豬腹瀉。國外雖也在同一時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但未能像他那樣用於臨牀實踐。由於方定一取得的成績,1963年國家下達經費,由他主持仔豬大腸桿菌病的研究。
1964年方定一等完成了《利用產腸菌素NY-10株大腸桿菌對仔豬黃痢的試驗》,有效率達93.7%,而對照組死亡率高達89%。這株NY-10大腸桿菌無致病性,口飼仔豬後能產生腸菌素的正常大腸桿菌,在飼後48小時,仔豬大便中幾乎全是NY-10株,從而以其先入為主和產生腸菌素,防止了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發展。這是國際上首次提出併成功地應用能產生腸菌素的非致病性大腸桿菌的競爭性抑制,來預防新生仔豬大腸桿菌病。正當要推廣此項技術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得以向全國推廣。儘管耽誤了10多年,當時仍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此後,他率領崔治中、諸長貴、劉立仁、董國雄等一批中青年科學工作者,將仔豬大腸桿菌研究推向新階段。
關於仔豬大腸桿菌病的研究,方定一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他們的主要成就,除前述者外,主要有:用MRE血凝反應,分離和鑑定粘着素K88抗原陽性產生熱敏腸毒素病原性大腸桿菌,並闡明瞭該血清型大腸桿菌在我國仔豬黃痢發生中的作用;發現除了K88抗原外,在我國引起仔豬黃痢的致病性大腸桿菌中,還有兩種粘着素K抗原;首創用小腸粘膜塗片法對仔豬黃痢的鑑別診斷,此法簡單易行,適宜於現場操作,可立即對新生仔豬腹瀉是不是由腸道病原性大腸桿菌所致作出確診。
1950年南通地區豬丹毒流行,方定一立即進行診斷治療,親手治癒病豬近千頭,被當地譽為神醫。與此同時,對豬丹毒進行了研究,發表4篇論文,在國內首次發現吸血蚊蟲體內有豬丹毒桿菌,為揭示豬丹毒病流行規律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1952年,方定一在揚州發現豬以氣喘為症狀的肺炎,經過幾年研究,1956年在《中國獸醫雜誌》上發表論文《豬地方性肺炎的研究》。這是國內第一個對該病系統地從流行病學、病理學、病原學、診斷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報告。與此同時,他發明了用簡易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人工哺乳方法,建立無氣喘病豬羣,有效地控制了豬氣喘病的發生,減少了該病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此外,方定一於1956年完成新城疫小白鼠化疫苗。1979 年研製成鵝胚化新城疫疫苗,稱為VI系苗,安全可靠,直到現在還廣泛應用。70年代中期方發明了豬水泡病高免血清,為防治豬水泡病作出了新貢獻,解決了生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獲得我國第一次科學大會獎(1978年)。豬口蹄疫的研究獲得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盱眙水牛病是我國地方性烈性傳染病,他和其他同志共同努力,基本揭開該病的內幕。
主要論著:
1 方定一.豬瘟病在黃牛體內情形.畜牧獸醫,1950(3).
2 方定一.豬瘟血清的變化.畜牧獸醫,1951(5).
3 方定一.最近南通郊區流行之豬丹毒.畜牧獸醫,1952(7,8).
4 方定一.犢牛克氏細菌性肺炎病例報告.畜牧獸醫,1952(8).
5 方定一.豬丹毒流行之原因探索.畜牧獸醫,1952(8).
6 方定一.新城疫病毒小白鼠腦通過試驗.微生物學報,1954.
7 方定一.家畜布氏桿菌病.南京:畜牧獸醫出版社,1956.
8 方定一.沙門氏菌病.南京:畜牧獸醫出版社,1956.
9 方定一.豬地方性肺炎的研究.中國獸醫雜誌,1956(1).
10 方定一.豬丹毒桿菌在試管內對青黴素的獲得與毒力關係.中國獸醫雜誌,1957(1).
11 方定一等.小鵝瘟研究介紹.中國獸醫雜誌,1962.
12 方定一.泰興種豬場建立無氣喘病經驗.中國獸醫雜誌,1963(1).
13 方定一等.小鵝瘟的研究·江蘇省畜牧獸醫論文集.1963,4.
14 方定一等.小鵝瘟特異防治的研究·小鵝瘟研究論文集.1963,4.
15 方定一等.小鵝瘟抗血清的製造方法·小鵝瘟研究論文集.1963,4.
16 方定一等.利用食品公司鵝羣製造大量抗小鵝瘟血清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報告·小鵝瘟研究論文集.1963,4.
17 方定一等.仔豬白痢大腸桿菌及其特異防治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1963(1).
18 方定一等.動物檢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9 方定一等.家畜傳染病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20 方定一等.禽病防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21 方定一.建立無氣喘病豬羣研究.畜牧與獸醫,1979.
22 方定一等.用口飼NY-10株大腸桿菌預防仔豬黃痢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1979.
23 方定一等.仔豬黃痢致病大腸桿菌K88抗原研究——用M.R.E.血凝應篩選含K88抗原的致病大腸桿菌.畜牧獸醫學報,1980(4).
24 方定一等.正常吮乳仔豬腸道內埃氏大腸菌血清型定居與變更情況的觀察.江蘇農學院學報,1981(4).
25 方定一主編.獸醫病毒學.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84.
26 崔治中,方定一.用小腸粘液塗片診斷仔豬黃痢.中國獸醫雜誌,1985(11).
27 鄭玉美,方定一.鵝胚化新城疫苗研究.家禽雜誌,1985(4).
28 方定一.實用家畜傳染病學(蔡寶祥主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29 方定一.家畜傳染病學(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主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方定一獲獎記錄

《小鵝瘟病原體及特異性的研究及其防治》獲江蘇省科技大會獎和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仔豬黃痢防治的研究》獲江蘇省科技大會獎,《雞胚化雞新城疫Ⅳ系苗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盱眙水牛病的病原研究》和《豬氣喘病的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獸醫病毒學》獲1988年華東優秀科技書二等獎。1980年,方定一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稱號。獲農業部科技改進一等獎(1979)和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979年獲得江蘇省政府的獎勵。獲得江蘇省科技改進二等獎(198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