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豬瘟

鎖定
豬瘟(Infection with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簡稱CSF)是由豬瘟病毒(CSFV)引起的、發生在豬上的一種高度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該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之分。該病以發病急、發生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全身泛發性小點出血、脾梗死為特徵。 [2-4] 
豬瘟流行廣泛,發病率、死亡率高;主要傳播途徑為消化道和呼吸道;母豬感染後,經胎盤垂直感染胎兒。該病一年四季流行,可對養豬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是危害養豬業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5-6] 
養豬場要加強養殖環境的科學衞生管理,按時清掃、消毒,保證豬隻營養充足,從而提高豬隻免疫力,使豬瘟疫情得到控制,才能減少豬瘟造成的影響。 [5] 
豬瘟列入2020年7月3日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檢疫疫病名錄》,為一類傳染病;世界動物衞生組織(OIE)將該病列為A類動物疫病;列入《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為二類動物疫病。 [1]  [3]  [8] 
中文名
豬瘟
外文名
Infection with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 [1] 
別    名
豬霍亂、爛腸瘟、古典豬瘟 等
病    原
豬瘟病毒(CSFV)
危害動物
豬(包括野豬)
病害類型
病毒性傳染病
侵害部位
全身性

豬瘟病害學史

183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首先發現豬瘟,1903年證明豬瘟的病原體是病毒,豬瘟在世界養豬國家有不同程度流行。1984年國際動物衞生組織將該病列入A類法定傳染病之一,並規定為國際重要檢疫對象。 [2] 
中國於1945年首次分離到豬瘟石門系強毒株。1954年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研製成功了豬瘟兔化弱毒疫苗,該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和免疫原性優良的特點,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從1956年起在中國廣泛使用,為控制和消滅豬瘟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疫苗在中國以外應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羅馬尼亞、朝鮮、阿爾巴尼亞等國家應用中國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消滅了豬瘟。 [2] 
但是全世界還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豬瘟的流行,甚至一些已經宣佈消滅了豬瘟的歐洲國家(如荷蘭、比利時、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豬瘟又相繼復發。中國雖然控制了豬瘟的急性發生和大流行,但在一些養豬密集地區的豬瘟的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並且豬瘟的流行形式和發病特點發生了很大變化(此變化也是世界性的)。 [2] 

豬瘟病原特徵

豬瘟病毒粒子(電鏡) 豬瘟病毒粒子(電鏡)
豬瘟病原為豬瘟病毒(CSFV),屬於黃病毒科、瘟病毒屬。豬瘟病毒粒子直徑為34-50納米,有20面體對稱的核衣殼,內部核心直徑約30納米,病毒粒子略呈圓形,具有脂蛋白囊膜,病毒粒子表面有脆弱的纖突結構。病毒在蔗糖密度梯度中的浮密度為每立方厘米01.15-1.16克,可以通過各種除菌濾器。豬瘟病毒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長度為12.3千鹼基。根據豬瘟病毒的血清學特性的差異及毒株的毒力、抗原性、致病性,可將豬瘟病毒分為2個血清型(羣),其中1羣主要包括豬瘟病毒的強毒株和絕大多數用作疫苗的弱毒株;2羣主要包括引起慢性豬瘟的低毒力毒株。按照豬瘟病毒流行株基因結構的多樣性,將其分為2個基因組6個基因亞組。 [2] 
豬瘟病毒在細胞培養液中經60℃10分鐘或56℃60分鐘可失去感染性,但在脱纖血中經68℃處理30分鐘或64℃60分鐘仍不能滅活。存在於畜圈及糞便中的豬瘟病毒能存活幾天,在豬肉和豬肉製品中的豬瘟病毒則可保持數月的感染性。豬瘟病毒在pH5-10條件下比較穩定,pH過低或過高均可使豬瘟病毒的感染性迅速喪失。脂溶劑,如乙醚氯仿、脱氧膽酸鹽以及多種去污劑和常用的消毒劑均能使豬瘟病毒迅速滅活,2%氫氧化鈉溶液是最適宜的消毒劑。 [2] 

豬瘟為害症狀

豬瘟
豬瘟(4張)
根據發病程度和病程長短,在臨牀上可將豬瘟劃分為5種病型,即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續感染型。 [2] 
  1. 最急性型:多見於流行初期和首次發生豬瘟的豬場。潛伏期一般為2—3天,豬隻突然發病,高熱稽留(體温升高2℃以上),全身痙攣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發紺,全身有多處出血點或出血斑,卧地不起,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不超過5天,死亡率為90-100%。 [2] 
  2. 急性型:臨牀中最常見,潛伏期一般為3—5天,起初感染豬精神沉鬱、食慾鋭減,到後期病豬厭食,往往把嘴放到食槽處片刻又回到休息處。高熱稽留,同時白細胞數下降。發病初期,病豬眼部的分泌物增多,伴髮結膜炎導致流淚,嚴重者跟瞼被完全粘連。在高温初期一般出現便秘,繼而出現嚴重的黃褐色水樣腹瀉及嘔吐,吐出含黃色含膽汁的液體。病豬怕冷,常常聚堆,顫抖、嗜睡、被毛蓬鬆。病豬幾日內消瘦、虛弱,多數豬行走彎扭或步伐搖晃,後肢麻痹,不能站立而呈犬坐姿勢,偶見抽搐。腹部皮膚、耳濞鏡和四肢,甚至全身常有紅色或紫色的出血點,逐漸擴大連成片或出血斑,甚至有皮膚壞死區。有些病豬雙耳尖及尾部由於出血、壞死,由紅色變成紫色甚至藍黑色,逐漸乾枯,常被其他豬撕咬。急性豬瘟病豬,大多在感染後10—20天死亡,死亡率50-60%。死亡前數小時,體温下降到正常以下。 [2] 
  3. 亞急性型:多見於豬瘟常發地區或飼養管理較差的豬場。症狀與急性相似,但臨牀表現更輕微。潛伏期1—2周,體温升高1-2℃。發病後期病豬消瘦,出現運動失調,常因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一般為30-40%。病程3周以上的不死豬常轉為慢性型。 [2] 
  4. 慢性型:多見於防疫條件差的豬場或常年具有豬瘟流行的豬場。根據臨診症狀和血象變化,將亞急性型和慢性型豬瘟的病程分為三期:第一期,病豬出現厭食、沉鬱、體温升高、白細胞減少。第二期,病豬食慾和外觀明顯改善,體温下降到正常體温或稍高,白細胞仍然減少。第三期,病豬再度厭食、精神沉鬱、體温升高,並持續到死亡。或者食慾、精神、體温再次恢復正常但成為“僵豬”或終身帶毒豬。這些豬的生長嚴重受阻,皮膚出現病變,並常見弓背站立。慢性豬瘟的患病豬可存活100天以上。 [2] 
  5. 持續感染型:多見於有豬瘟流行史的豬場。感染豬隻本身無任何臨牀症狀,但長期帶毒和排毒,並可通過胎盤垂直感染胎兒。感染母豬表現為流產、早產,產木乃伊胎、死胎、弱胎以及顫抖的仔豬或外表健康的仔豬,所有這些胎兒和仔豬均長期帶毒。產後的仔豬大部分會發病死亡,但發病時間各不相同,有些產後即可發病,部分仔豬產後1周內發病,也有些於20日齡後發病,還有些仔豬不發病,終身帶毒和不定期排毒。經胎盤垂直感染的發病仔豬,臨牀症狀似急性型,死亡率50%左右。 [2] 

豬瘟流行情況

豬瘟在自然條件下,僅豬(包括野豬)具有較強的易感性。不同品種、年齡和性別的豬均可感染,易感性差別不大。但一般認為優良純種、改良種以及仔豬易感性較強。 [7] 
豬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豬,病後帶毒豬、潛伏期帶毒豬和隱性感染豬均可成為傳染源。屠宰病豬的血液、臟器、肌肉和廢料、廢水不經滅毒處理,也可大量散播病毒,造成豬瘟的發生和流行。被污染的飼料、飲水、運輸工具以及管理人員服裝也都可以成為傳播豬瘟的媒介。易感豬主要是經消化道,或經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感染,也可經皮膚破傷引起感染。 [7] 
豬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然而受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以春、秋兩季較為嚴重。易感豬羣初次受到豬瘟病毒侵襲時,常引起急性暴發,先是一頭或幾頭豬發病,呈最急性經過,突然死亡。繼之病豬不斷增加,1-3周達到流行高潮,多數病豬呈急性經過和死亡。此後逐漸趨向低潮,病豬多呈亞急性或轉為慢性。 [7] 

豬瘟病理變化

豬瘟病毒感染後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免疫抑制和血細胞減少,豬瘟病毒對豬免疫系統的損傷是導致急性致死性豬瘟的一個重要原因。豬瘟病毒感染並損害淋巴組織的發生中心,阻礙B淋巴細胞的成熟,從而使在循環系統及淋巴組織中的B淋巴細胞缺失、病豬胸腺萎縮、白細胞減少,病豬的骨髓也遭到了破壞。原位雜交顯示,作為病毒複製及入侵淋巴結位點的濾泡在晚期結構已遭到破壞。 [2] 
第一,在急性或亞急性的豬瘟病例中,常出現以實質器官多發性出血為特徵的敗血症病變。頜下腹股溝、腸繫膜等淋巴結腫大、出血,呈現大理石或紅黑色外觀;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出現卡他性、纖維性和出血性炎症反應;腎臟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點或出血斑;尿道、膀胱有出血點或出血斑;喉部、會厭軟骨、心臟、腸道出血。脾臟邊緣梗死被認為是豬瘟最具特徵性的病變,梗死呈黑色,大小不一,表面稍隆起,可能單個出現,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在脾臟邊緣形成梗死灶。扁桃體出現壞死灶,是扁桃體發生梗死的表現。肺部梗死和出血,可形成卡他性到纖維素性支氣管炎和胸膜炎,可能是繼發細菌感染所致。心臟病變主要是心肌鬆弛和心肌充血。胃底部經常出現明顯的充血和出血。小腸和大腸瘀血和瀰漫性出血。 [2] 
第二,在慢性豬瘟和遲發性豬瘟中,出血和梗死病變不太明顯或缺乏。持續性感染豬隻最顯著的病變是胸腺萎縮和外周淋巴樣器官中淋巴細胞排空。還常看到組織細胞增生,同時伴有淋巴細胞碎片的吞噬現象。持續感染豬瘟病毒豬,在盲腸和結腸可見壞死和紐扣狀潰瘍。成熟軟骨發生鈣化沉積,導致肋骨損傷。慢性豬瘟有腎小球腎炎病變,在遲發性豬瘟中沒有出現。 [2] 
豬瘟-病理變化

豬瘟診斷方法

豬瘟臨牀診斷

豬瘟的發生不受年齡、性別和品種限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在免疫豬羣中可呈散發,抗菌藥物治療無效;臨牀上主要表現為高熱稽留、食慾廢絕或減少、結膜炎和急性腸炎等,四肢末梢、腹下、耳尖、尾尖等處有紫紅色斑點或斑塊;腎有點狀出血。淋巴結切面周邊出血呈紅白相間的大理石樣,脾臟不腫大、表面有點狀出血或邊緣楔狀梗死區,心臟、喉頭膀胱、膽囊有點狀出血,以及迴盲瓣、迴腸、結腸形成“紐扣狀”潰瘍等可作初診。同時,當仔豬出現衰弱、寒戰、痙攣、發育不良等現象時,可懷疑母豬為豬瘟病毒攜帶者,確診該病還需要依據實驗室診斷。另外,由於目前豬瘟常以非典型形式出現,並可與其他疾病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非洲豬瘟、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病、豬弓形體病等混淆,因此實驗室檢測是豬瘟診斷必不可少的確診方法。 [2] 

豬瘟病原學診斷

常用免疫熒光、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試驗來檢測切片或組織培養物中的豬瘟病毒抗原,也可從組織病料或病豬血樣中提取病毒基因組,通過RT-PCR檢測病毒抗原,同時可以進行測序分析。 [2] 
  • 病毒分離與鑑定:取病豬淋巴結、扁桃體、脾臟或腎臟組織研磨成乳劑,離心取上清,經雙抗處理後過濾,接種到PK-15細胞等易感細胞,接種48—72小時後取出接毒後的細胞片,用HC免疫熒光抗體法或免疫酶染法檢查,或者盲傳3代,RT-PCR檢測是否有豬瘟病毒。 [2] 
  • 血清學診斷:常用豬瘟病毒強毒株、弱毒株和BVDV單抗進行血清學試驗以測定不同的毒株和病毒感染,常用的方法包括HC單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熒光抗體病毒中和試驗,過氧化物酶聯中和試驗。 [2] 

豬瘟鑑別診斷

當豬發病時,除注意與其他可導致繁殖障礙型的病毒病(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病)相區別外,還應注意與敗血型沙門菌病、豬丹毒豬巴氏桿菌病豬敗血性鏈球菌病、豬弓形體病和豬黃麴黴毒素中毒等進行鑑別。 [2] 

豬瘟防治措施

豬瘟預防措施

  1. 免疫預防:中國採取廣泛和系統的豬瘟弱毒苗預防注射,並結合獸醫衞生綜合措施,控制了豬瘟的大面積流行。應強化計劃免疫,保證豬羣的有效免疫水平。 [7] 
  2. 完善疫苗效價:中國研製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經世界各國廣泛應用和檢驗,證明各個品種、性別和不同年齡的豬,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被免疫豬不帶毒、不排毒。連續復歸豬體不返強,無殘餘毒力。對妊娠母豬及胚胎和胎兒無不良影響。被公認是一株理想的制苗用弱毒株。因此,如何保證接種豬時的疫苗效價,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7] 
  3.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豬瘟的免疫程序是種豬一年免疫3-4次或產後20天免疫,商品豬在20-25日齡進行首免,60-65日齡進行二免。 [7] 

豬瘟治療方法

已知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給豬注射後,3-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根據疫苗的這一特性,在已發生豬瘟疫情的豬羣或地區,對假定未感染豬羣進行緊急接種,可使一部分豬或大部分獲得保護。可逐頭測量體温,對正常的和尚未出現症狀的豬做緊急接種,常可控制疫情。此外,對疫區周圍的豬羣,立即一頭不漏地注射疫苗,形成安全帶,防止疫區擴大和豬瘟蔓延。但應注意對注射針頭等的清毒,以防人為傳播。 [7]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第256號公告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7-06]
  • 2.    王茂森,郭健,逯春香.獸醫傳染病學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20.05:135-145
  • 3.    劉全,劉孝剛.最新動物檢疫技術.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8:119-122
  • 4.    唐新連.科學養豬實用技術 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02:362-364
  • 5.    於薇薇. 豬瘟的防治[J]. 養殖與飼料, 2019, (11):80-81.
  • 6.    賀東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材 高效養豬技術.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47
  • 7.    周倫江,王隆柏.豬病診治實用技術.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81-85
  • 8.    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  .數科網頁輕閲讀[引用日期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