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澤西號戰列艦

鎖定
新澤西號戰列艦(英文:USS NEW JERSEY [3]  )是20世紀40年代初美國建造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的二號艦。
1940年由費拉德爾菲亞海軍船廠建造,1943年交付海軍,後作為海軍上將威廉·F·哈爾西的座艦,成為第三分艦隊的旗艦,參與對日作戰。1948年6月被解除現役分到了紐約大西洋儲備艦隊。1950年11月再次入役參與朝鮮戰爭,1957年8月轉入儲備。1968年加入現役,參與了越南戰爭,1969年12月再次退役。1982年10月,現代化改裝後的新澤西號又一次加入現役,1991年退役,2001年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中文名
新澤西號戰列艦
外文名
USS New Jersey (BB-62)
艦    種
戰列艦
艦    級
依阿華級戰列艦
動    工
1940年9月16日
下    水
1942年12月7日
服    役
1943年5月23日

新澤西號戰列艦發展沿革

新澤西號戰列艦建造節點

1938年 新澤西號設計通過
1940年9月16日  新澤西號開工建造
1942年10月7日  新澤西號下水
1943年5月23日  開始服役
1944年1月7日 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進行處女航

新澤西號戰列艦建造進程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舷號BB-62)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列艦,為依阿華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它是美軍第二艘以新澤西州為名的軍艦。
新澤西號在1940年按照第二次文森法案(Second Vinson Act),於費城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2年下水,並在1943年服役,其時美國已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多時。新澤西號旋即被派往太平洋戰區,並先後參與了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羣島戰役馬里亞納羣島帕勞羣島戰役萊特灣海戰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戰爭結束前數月,新澤西號返國維修,在日本投降後返抵遠東,並協助美軍佔領日本,然後參與魔毯行動(Operation Magic Carpet),接載美軍返國。
戰後新澤西號因海軍經費不足,而在1948年退役。兩年後朝鮮戰爭爆發,海軍經費逐步恢復,且亟需前線艦炮火力支援,新澤西號則因此在1950年重返現役,並主要炮擊朝鮮運輸路線及工業重鎮。朝鮮戰爭結束後,新澤西號調回大西洋,並參與多次北約海軍演習。1957年新澤西號再次退役封存。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
1964年,美國藉東京灣事件而日益增兵越南,但傷亡卻與日俱增:參與滾雷行動的飛機屢遭密集的防空導彈迎擊,而在地面作戰的陸戰隊員又無法獲得及時充足的炮火支援。有見及此,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決定將一艘艾奧瓦級戰列艦重新服役。1968年新澤西號重返現役,並進行一次越戰巡航,但在返國後卻旋即再次退役。由於新澤西號在前線表現卓著,故其迅速退役一直引起不少猜測。
1981年,里根當選新任美國總統,並提出“六百艦隊”(600-ship Navy)擴軍計劃,大規模擴充海軍,以壓抑蘇聯。新澤西號因而重新復修,並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建,包括裝設戰斧巡航導彈魚叉導彈發射器,以及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1982年新澤西號再次重返現役,並在翌年到地中海東部,支援參與黎巴嫩內戰的陸戰隊員。稍後新澤西號主要在波斯灣印度洋巡航,最後在1991年初退役,未有參與海灣戰爭
新澤西號戰列艦所獲榮譽 新澤西號戰列艦所獲榮譽
1995年新澤西號一度除籍,但當時國會憂慮海軍將在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退役後,而喪失艦炮火力支援能力。故此國會通過法案,限令海軍至少保留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於船籍之內;而新澤西號及威斯康辛號戰列艦則在1996年重新列入船籍。到1999年,海軍決定將新澤西號捐贈予民間團體作博物館艦,新澤西號才再次除籍。2000年,新澤西號正式改裝為博物館艦,並在新澤西州肯頓對外開放。
新澤西號分別在二戰獲得九枚戰鬥之星、在朝鮮戰爭獲得四枚、而在越戰則獲得三枚。

新澤西號戰列艦性能數據

新澤西號戰列艦參考數據
標準排水量設計
45,000噸
滿載排水量設計
56,270噸
全長整體
887呎3吋
水線
860呎
全寬水線
108呎2吋
吃水
37呎2吋
最高速度
33節
武器裝備建成
-
主炮
3門16吋/50三聯裝火炮
副炮
10門5吋/38雙聯裝火炮
-
20門4聯裝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
49挺單裝奧利岡20毫米防空機炮
1982年
3門16吋/50三聯裝火炮
-
6門5吋/38雙聯裝火炮
8座四管箱型戰斧巡航導彈發射器
4座Mk 141 四管魚叉導彈發射器
4座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
裝甲艦側
12.1吋
隔艙
11.3吋
炮座
11.6吋至17.3吋
艦炮
19.7吋
甲板
7.5吋
艦載機
4架;
彈射器
2台 [1] 

新澤西號戰列艦服役動態

新澤西號戰列艦二戰入役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 [2]
1942年12月7日“新澤西”號在珍珠港事件一週年之際下水。為了鼓舞美國人民,當時全美各大報紙都對下水儀式進行了報道,還將“新澤西”號稱為“世界最強大的戰列艦”。1943年5月23日“新澤西”號加入現役。1944年1月22日“依阿華”號和“新澤西”號一起加入第5艦隊。“新澤西”號成為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的旗艦。
1944年2月17日率領“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協同米切爾海軍中將的第58特混編隊攻擊特魯克基地。“依阿華”號和“新澤西”號的任務是:封鎖特魯克港的出海口,截擊企圖出海突圍的日艦。“新澤西”號則在30千米距離上攻擊了日本驅逐艦“舞風”號。此役孤立了馬紹爾羣島的日軍,更是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士氣。
1944年3月30日“新澤西”號掩護快速航母空襲了加羅林羣島。隨後,“新澤西”號參加又對沃累艾島進行炮擊。4月1日,編隊返航前往馬朱羅環礁加油。在返航途中,斯普魯恩斯將旗艦由“新澤西”號變更為“印第安那波利斯”號重巡洋艦
艦上9門406mm50倍口徑艦炮在兩舷齊射 艦上9門406mm50倍口徑艦炮在兩舷齊射
“依阿華”號和“新澤西”號在馬朱羅環礁完成補給休整後,隨快速航母編隊駛往太平洋西南部,支援麥克阿瑟將軍對新幾內亞島北部的進攻。1944年4月22日,兩艦對艾塔佩一帶的日軍進行了炮擊,掩護美軍在該地實施登陸。29日,在對加羅林羣島的特魯克島的攻擊中,“新澤西”號擊落兩架日軍的魚雷轟炸機。1944年5月1日李海軍中將指揮的戰列艦、巡洋艦編隊對加羅林羣島的波那佩島進行炮擊,摧毀了日軍設在該地的水上飛機基地和港口設施
1944年6月11日“依阿華”號與“新澤西”號及其他五艘戰列艦掩護米切爾的快速航母編隊空襲了塞班島提尼安島。其間,日軍的岸基航空兵對美艦隊發起反擊。戰鬥中,“新澤西”號擊落一架魚雷轟炸機。13日至14日,兩艦隨李中將的戰列艦羣對塞班島和提尼安島實施了艦炮火力準備,可是這次火力準備時間過短,未能徹底摧毀日軍的防禦設施,就將炮擊任務移交給奧爾登多夫少將的火力支援羣(下轄七艘戰列艦)。
1944年6月19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部隊在小澤治三郎中將率領下與美國海軍第5艦隊進行了著名的馬里亞那海戰。此役,日方出動10艘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32艘驅逐艦。美方擁有15艘航空母艦,7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67艘驅逐艦。為了與日本水面艦艇交戰,“新澤西”號及全部快速戰列艦組成一個戰列艦大隊,由李中將指揮。經過多番海空大戰,日本艦隊被擊沉3艘航空母艦,另4艘航空母艦和1艘戰列艦被擊傷,損失395架艦載機,只得落荒而逃。而美國艦隊未沉1艦,僅損失110架艦載機,另有2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被擊傷。此役中,“依阿華”號和“新澤西”號未受損傷。“依阿華”號還擊落1架魚雷轟炸機。
7月,“新澤西”號仍在馬里亞那海域作戰,炮擊了帕勞羣島的日軍,並執行了關島登陸作戰的火力準備任務。由於美軍對關島的登陸火力準備時間長達13天。“新澤西”號在關島登陸戰結束後返回珍珠港進行休整。1944年8月24日哈爾西上將把“新澤西”號作為第3艦隊旗艦,並於30日乘該艦駛離珍珠港前往烏利西島基地準備進行菲律賓戰役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
10月哈爾西上將乘“新澤西”號率領快速航母特混編隊長驅直入,於10日突襲了沖繩島,11日轟炸了呂宋島,12日開始空襲台灣的日軍機場。20日麥克阿瑟指揮的登陸部隊在萊特島實施登陸。此時,日本海軍決定孤注一擲,命令小澤治三郎中將率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其任務是將美快速航母特混編隊引離萊特灣。由慄田健男中將率第一遊擊部隊,由志摩清英中將指揮第二遊擊部隊。這兩支艦隊的任務是乘機突入萊特灣,用艦炮消滅美登陸編隊。25日哈爾西上將乘“新澤西”號率第3艦隊主力全力北上攻擊小澤的機動部隊。慄田健男率領第一遊擊部隊乘機突破聖?貝納迪諾海峽,在薩馬島海域與美護航航母編隊進行了遭遇戰。當哈爾西得知萊特灣告急的情況後,立即率部返航。可是此時慄田已經率領“大和”號等四艘戰列艦在巡洋艦和驅逐艦掩護下撤往科龍灣。美日新型戰列艦進行決戰的機會就這樣失去了。
1944年12月17日,位於菲律賓東南海域美第3艦隊遭颱風襲擊。此次颱風的威力極強,給美軍造成重大損失:3艘驅逐艦沉沒,21艘各型艦船受傷。“新澤西”號在台風中安然無恙。23日,返回烏利西錨地進行休整的“新澤西”號遭到己方驅逐艦的誤射,被擊中一發127毫米炮彈,造成一名艦員受傷。
1944年12月30日“新澤西”號與“威斯康星”號隨哈爾西的快速航母編隊(共計1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駛離烏利西錨地,進行了被稱為“哈爾西台風”的一連串攻擊行動:1945年1月3-4日該編隊空襲了台灣、沖繩,6~7日又轟炸了呂宋島。隨後又突入南中國海,於12日空襲了越南金蘭灣。15~16日,兩艦協同航母編隊攻擊了香港、汕頭廈門的日軍港口、機場,有力支援了當地中國人民抗日鬥爭。21~22日,該編隊又再次猛烈攻擊了台灣、沖繩的日軍基地。
1月底“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和“密蘇里”號在烏利西錨地會合。“新澤西”號成為第7戰列艦大隊司令拜得戈爾海軍少將的旗艦。1945年2月10日隨米切爾中將的快速航母特混編隊(共計17艘航母空母艦、8艘戰列艦、16艘巡洋艦、77艘驅逐艦,被稱為歷史上最強大的艦隊)從烏利西出發。16日該編隊出動大批艦載機轟炸了東京地區的機場、飛機制造廠。這次襲擊是杜立特空襲東京後美國海軍首次攻擊日本本土。
新澤西號戰列艦 新澤西號戰列艦
1945年3月18日,“新澤西”號則對沖繩島的日軍進行炮擊。雖然沖繩島的日軍敗局已定,但是日本海軍仍作垂死抵抗,命令第2艦隊司令伊藤整一中將率領“大和”號戰列艦組成海上特攻部隊,準備突入沖繩以西海域消滅美軍登陸編隊。斯普魯恩斯命令正在執行炮擊任務的“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和“密蘇里”號協同戴約海軍少將的火力支援部隊,準備在日特攻部隊突破艦載機攔截後,用艦炮火力消滅——“大和”號戰列艦。可是美航母艦載機部隊沒有將擊沉“大和”號的殊榮留給依阿華級戰列艦。美、日兩國最強大的戰列艦進行海上對決的機會永遠消失了。
1945年4月15日,完成維修後的“依阿華”號到達沖繩前線接替“新澤西”號執行作戰任務,返回位於美國本土西海岸的桑德造船廠進行維修。
1949年,“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均被編入預備役。只有名聲顯赫的“密蘇里”號象徵性地保持現役。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已退出現役的三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隨後於1951年9月前全部重新編入現役,參加對朝鮮沿海地區的炮擊作戰。
朝鮮戰爭結束後,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於1958年3月前全部再次被編入預備役。1964年8月美國開始介入越南戰爭。隨着戰事的發展,美國海軍迫切需要一種火力強大的戰艦摧毀越南的海岸防禦設施。於是,1968年4月“新澤西”號戰列艦單獨重返現役。“新澤西”號在編入現役前,進行了小規模的現代化改裝。首先將40毫米和20毫米機關炮全部拆除。前檣樓的外形改變較大,安裝了新型電子對抗和反對抗裝置,改進了射擊指揮裝置。此外,還着重改善了醫療設施和居住條件。“新澤西”號重新服役後,立即投入對越南沿海的炮擊。由於從1969年9月起美國開始從越南撤軍,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新澤西”號於1969年底再次退役。
1981年裏根政府上台後提出了建設“600艘艦艇海軍”的政策。由於里根歷來是戰列艦的支持者,在他的推動下,依阿華級的改裝計劃以預算修正案的形式獲得通過。“新澤西”號於1981年10月開始改裝,至1982年12月再次服役。至1989年2月四艘依阿華級全部重返現役。
隨着軍費的再度減少,1990年第四次服役僅8年的“新澤西”號和改裝後剛服役六年的“依阿華”號再次退役,被美國海軍封存。

新澤西號戰列艦動態時點

1944年1月22日  加入美國海軍第5艦隊
1944年1月29日至2月2日 參加美軍在太平洋戰區的馬紹爾羣島戰役
1948年6月30日  首次退役
1950年11月21日 第二次服役參加朝鮮戰爭
1957年8月21日  再次退役
1967~68年  進行現代化改造
1968年4月6日 第三次服役參加越南戰爭
1969年12月17日 第三次退役(因作用有限,消耗費用巨大)
1981~82年  再次進行現代化改造
1982年12月28日 里根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第四次服役
1983年 參與美軍對黎巴嫩作戰
1991年2月8日 第四次退役
1995年1月  退出美國海軍
1999年9月12日  最後一次航行
2001年10月 陳列於新澤西州一處紀念館(denglong收集整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