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列艦

(海軍艦種)

鎖定
戰列艦(Battleship)是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又稱戰鬥艦主力艦。是“鉅艦大炮主義”的象徵。
中文名
戰列艦
外文名
Battleship
別    名
戰鬥艦主力艦

戰列艦作用介紹

戰列艦自風帆戰船時代誕生,1860年開始變革,在1870年-1890年之間一度斷代,由1890年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
戰列艦主要用於攻擊、摧毀敵方大型艦船,以此奪取制海權。同時,依靠其重火力也可以作為炮台執行攻擊敵岸的重要目標或支援登陸作戰等任務。 [2] 
戰列艦曾長期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隨着科技的發展、武器裝備的進步,海戰形勢也隨之發生變化,戰列艦的戰略戰術地位一落千丈,直至被航空母艦彈道導彈核潛艇所取代。 [1] 

戰列艦發展沿革

戰列艦風帆戰列艦

十五世紀末,主要是兩個領域的技術進步產生了最初形態的戰列艦(Ship of the line):一是冶金技術的提高使前裝滑膛炮逐漸成為一種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建造較大的船隻,以風力而不是人力航行。於是,貫穿整個大航海時代蓋倫帆船出現了。、
這一時期的戰列艦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一般標準長度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幾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適合運載貨物通過很長的海道,續航力很強。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有2000噸,吃水達8米,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上最大的船。
經過英國、荷蘭等國的改造,到了17世紀戰列艦真正的出現了。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期間發佈的《海上作戰條令》明確的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各分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必須盡力與其分隊長保持一線隊列(單縱陣)前進……”這也是“戰列線”(line of the battleship)這一名稱的首次被使用。 [1] 
這一時期戰列艦的具體情況,可以參照詞條風帆戰列艦

戰列艦鐵甲戰列艦

定遠級鐵甲戰列艦 定遠級鐵甲戰列艦
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十九世紀最後50年迅速改變了海軍的面貌,蒸汽動力、金屬船體、裝甲和新式火炮這幾項重要的進展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它們的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武器——至少在外觀上是全新的。
往復式蒸汽機代替了風帆和索具,桅杆則為了火控、觀察和信號通信等工作的需要而保留下來;後裝彈線膛火炮取代了原先排列在兩舷的舊式火炮,新式火炮更重但數量少,配備在艦甲板的中心線上的裝甲炮塔裏;越來越厚的裝甲覆蓋了船身以抵禦新式火炮的攻擊;木製的船體已經無法負擔沉重的新裝備產生的應力,不得不用金屬建造整個船體。
到19世紀70年代,世界各海軍強國的蒸汽裝甲戰列艦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蒸汽機不僅為軍艦提供了推進動力,而且蒸汽還被用於操縱舵系統、錨泊系統、轉動裝甲炮塔系統、裝填彈藥、抽水及升降艦載小艇等。大型蒸汽裝甲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8000至9000噸,推進功率達到6000至8000匹馬力。這時的戰列艦在主甲板的中央軸線上或者艦體兩側裝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轉的裝甲炮塔,艦炮也都普遍採用了螺旋膛線,攻擊力進一步增強。此時的戰列艦大多被稱作“鐵甲艦”(Ironclad),北洋海軍的定遠級鐵甲艦可以稱作是這一時期的戰列艦代表。 [1] 

戰列艦海軍競賽中的高速發展

技術革新一旦開始就會不停步的繼續前進:火炮、裝甲、船體逐步由鐵製替換成鋼製以獲得更好的性能;蒸汽輪機比往復式蒸汽機能提供更強的動力,可以使戰艦獲得以前想象不到的高速,蒸汽輪機的性能也更可靠,可以縮短維修養護的時間,延長戰艦巡航的時間,等於增加了艦隊的戰略機動能力;火炮射擊指揮儀的發明使人們對大口徑火炮和遠程射擊的威力更有信心;為了增加防護力,水線以下設置隔艙逐漸成為大型船隻的標準設計;裝甲也不再均勻的覆蓋全艦,而是在重點部位重點防護,以求用相同重量的裝甲取得更好的防護效果。
圖1三笠號戰列艦 圖1三笠號戰列艦
在吸收了黃海海戰的經驗之後,被統稱為前無畏艦的近代戰列艦誕生了。 在吸取了以前的海戰經驗後,前無畏艦的設計更加統一,普遍裝備有兩到三座聯裝主炮塔與數量可觀的裝在舷側的副炮,其構架、佈局、裝甲等也更加統一。圖1為現存的前無畏艦三笠號。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戰爭中,三笠號戰列艦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是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座艦。位於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以紀念艦形式保存。 [1] 
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戰列艦,它在許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第一艘安裝蒸汽輪機的主力艦,航速達到了驚人的21節,而同時代的美國戰列艦“羅得島”號航速是19節;“無畏”號的武備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點,當時的戰列艦通常安裝安裝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和各種中等口徑的火炮,“羅得島”號裝有4門12英寸口徑的火炮、8門8英寸口徑的和12門6英寸口徑的火炮,8艘與“無畏”號同時完工的英國“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分別裝了4門12英寸炮、四門9.2英寸炮和10門6英寸炮,而“無畏”號除了一些對付魚雷艇的小口徑速射炮以外,只裝備了10門12英寸主炮,完全沒有中等口徑的火炮,這樣“無畏”號的遠程大口徑火力比其他戰列艦強一倍半;火炮射擊指揮儀確保它的這些大口徑火炮在最大射程上仍有較高的命中率;最後,在費希爾勳爵的主持下,這艘艦用了不到一年就完工,而不是一般所用的4年,創下了主力艦的建造時間最短記錄。她的出現又一次顯示英國海軍在技術上遙遙領先,許多國家經過數十年努力建成的引以為自豪的戰列艦隊突然間都變成了古董。此後所有的海上強國都仿照“無畏”號建造自己的戰列艦,“無畏”號成為了現代戰列艦的代名詞,所有這些後來建造的戰艦——總共有150艘之多——都被冠以“無畏艦”的稱呼(以前建造的則稱為“前無畏艦”)。 [2] 
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噸位比例為10:10:6:3.5:3.5。1930年簽訂的《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倫敦海軍條約)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戰列艦進入條約時代。
從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Navy Holiday),各國的大型戰列艦建造計劃都被終止或取消,代之以對已有的戰列艦的進行更新和改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共有7艘,全部搭載16英寸左右主炮,分別是美國的科羅拉多級(3艘,科羅拉多號西弗吉尼亞號、馬里蘭號)、日本的長門級2艘(長門號、陸奧號)、英國的納爾遜級(納爾遜號羅德尼號)。被合稱為“BIG7”。 [1] 

戰列艦二戰前後的巔峯與衰落

二戰是戰列艦最巔峯的時刻,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結束後,列強們建造出了噸位最大、航速最快、火力最猛的新鋭戰列艦,也就是“後條約戰列艦”。這些戰列艦成為了戰列艦這一艦種的巔峯,不過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了。在“前衞”號下水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一艘戰列艦建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列艦主要有美國的“衣阿華”級、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級、德國的“俾斯麥”級、意大利的“維托里奧”級。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滿載排水量72800噸,航速接近30節,裝備三聯裝460毫米主炮3座,側舷防護裝甲410毫米,搭載水上飛機7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和潛艇的成功運用,使參戰國70餘艘戰列艦中的28艘被擊沉、擊毀,“大和”號、“武藏”號、“俾斯麥”號、“提爾皮茲”號、“威爾士親王”號、“加利福尼亞”號等著名的戰列艦亦包括在內。從此,戰列艦喪失了主力艦的地位。 [1] 
海灣戰爭中對地開火的衣阿華級戰列艦 海灣戰爭中對地開火的衣阿華級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列艦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絕大多數戰列艦都退役並解體,有些則作為博物館保留下來。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對“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了現代化改裝:航速增至35節,保留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拆除4座雙聯裝127毫米副炮,加裝8座四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裝置、4座四聯裝“捕鯨叉”導彈發射裝置、4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搭載直升機3架,加裝了電子系統以及對空搜索雷達。該艦重新服役後,曾組成4個以戰列艦為核心的海上突擊羣,獨立遂行海上作戰、支援登陸和攻擊岸上目標等任務,或協同航空母艦編隊行動。其中2艘於1991年參加了海灣戰爭,以“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伊拉克的目標,並用406毫米火炮轟擊伊軍的陣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至1992年,最後的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全部退役,標誌着戰列艦這一艦種的終結。 [2] 

戰列艦技術特點

戰列艦艦體

作為艦隊核心的主力戰艦,戰列艦的艦體是同時期戰艦中噸位最大的,依靠其巨大的艦體,戰列艦擁有良好的適航性與優秀的抗沉能力。 [1] 

戰列艦武器

戰列艦的主要武器是各種類型的火炮,使用火炮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
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擁有多層火炮甲板,將大量前膛火炮排列在舷側,集中轟擊側向的敵人。為了降低艦船的重心以避免傾覆,風帆戰列艦一般會將重型火炮置於下層甲板,將輕型火炮置於上層甲板。
隨着火炮技術的發展,後膛裝彈的加農炮被安裝在了鐵甲戰列艦上。依靠艦船的強大載重能力,戰列艦可以搭載大口徑的重炮。依靠堅船利炮,戰列艦可以摧毀遇到的一切敵手。
隨着艦船設計逐漸成熟,戰列艦的武器也開始多樣化、專門化。
為了消滅敵人的主力艦,戰列艦裝備着數門大口徑主炮,這些火炮有裝在舷側的,也有裝在炮塔中的。其口徑通常在兩百毫米以上,發射動能穿甲彈高爆彈等炮彈。可以有效的毀傷敵方艦船或地面設施等目標。
除了主炮以外,為了應對來襲的小型艦船,戰列艦一般還會裝備各種口徑的副炮組,這些副炮比主炮的數量更多,射速更快,也更加靈活,可以有效的反制魚雷艇等小型艦船的突襲。
魚雷出現後,也有戰列艦裝備魚雷發射管的,不過隨着主力艦交戰距離的增長,戰列艦的魚雷發射管淪為雞肋,漸漸被放棄了。
在飛機出現 在戰場上後,為了應對愈發強大的空中威脅,戰列艦上也開始裝備防空武器,包括高射機槍、防空炮與對空火箭彈等。一些戰列艦甚至會裝備口徑上百毫米的重型高平兩用炮 [1] 

戰列艦防護

為了保護要害不被敵方的攻擊輕易破壞,戰列艦普遍裝備着厚重的裝甲防護。隨着艦炮的發展,用於抵禦敵方艦炮的裝甲也變得愈發厚重,近代的一些戰列艦甚至會加裝上萬噸重的裝甲,最厚處超過半米。一般的戰列艦防禦最嚴密的位置是司令塔、彈藥庫、炮台與動力裝置,這些位置的防禦裝甲更加厚重,而次要部位,例如艦首艦尾或是上層建築的裝甲防禦就要薄弱很多。為了防禦魚雷,近代的戰列艦也會在水線上下加裝防雷鼓包隔艙,依靠額外的空間削弱魚雷對艦體的破壞。 [1] 

戰列艦服役歷程

作為艦隊中絕對的主力戰艦,各國海軍一般都不會輕易動用戰列艦,而一旦動用戰列艦,就是準備進行主力決戰,要一戰定勝負了。
著名的戰列艦之間的對決有“特拉法爾加海戰”、“對馬海戰”、“日德蘭大海戰”等,這些戰役的交戰雙方都是以戰列艦作為艦隊主力,其戰鬥結果對戰爭的結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了交戰各國的未來命運。 [1] 
參考資料
  • 1.    羅伯特·傑克遜(Jackson,R.)(英).世界戰列艦全史(The World‘s Great Batterships):海軍出版社(譯本),2015.11(譯本)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