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黎巴嫩內戰

鎖定
1975年4月15日,巴勒斯坦游擊隊和基督教長槍黨民兵之間的戰鬥在黎巴嫩爆發,這一天死亡總人數接近100人,右翼基督教長槍黨在這個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佔一半的國家有着牢固基礎。黎巴嫩人民在這一衝突中同樣分為兩派,長槍黨反對巴勒斯坦從黎巴嫩領土進攻以色列。這次戰鬥主要涉及在1970-1971年被侯賽因國王從約旦驅走的巴勒斯坦游擊隊將來的家園問題。這場內戰斷斷續續持續了16年之久。
名    稱
黎巴嫩內戰
發生時間
1975年4月13日 至 1990年10月13日
地    點
黎巴嫩
參戰方
黎巴嫩長槍黨黎巴嫩力量以色列社會進步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敍利亞阿邁勒運動奧恩政府
結    果
塔伊夫協議》簽訂
主要指揮官
阿明·傑馬耶勒
埃利·胡貝卡
瓦立德·瓊布拉特
納比·貝里
米歇爾·奧恩
外文名
Lebanese civil war

黎巴嫩內戰戰爭背景

黎巴嫩內戰 黎巴嫩內戰
黎巴嫩是曾經有着“中東瑞士”之稱的發達國家。但作為法國殖民統治的遺留產物,黎巴嫩的政治體制先天就依賴於脆弱的教派力量平衡。隨着五六十年代黎巴嫩人口結構的變化,基督徒失去了多數派的地位。但基督教上層統治集團依舊頑固維護其既得利益,令各教派之間的政治分裂不斷加深。黎巴嫩戰爭爆發後,以色列敍利亞及西方勢力各取所需,支持親附於己的武裝派別,致使內戰愈曠日持久,黎巴嫩的經濟也處於崩潰邊緣。
黎巴嫩是一個多教派國家。1943年獨立前夕,人口約130萬,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人口比例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礎上達成分配國家領導職務與議會席位的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人士擔任,軍隊參謀長則由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人士擔任,在議會99個席位中,基督教派佔53席。此後數十年間,在馬龍派和世俗派穆斯林統治下,黎巴嫩成為中東地區最穩定的國家,旅遊、銀行、過境貿易給其帶來高額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與石油國家不相上下,首都貝魯特更成為與蘇黎士並稱的國際金融之都和中近東交通、教育、文化中心,號稱“近東巴黎”,黎巴嫩鎊也成為和瑞士法郎、西德馬克一樣堅挺的國際貨幣。
後來,伊斯蘭教派人口迅速增長,逐漸居全國多數。他們對基督教派繼續掌握軍政大權日益不滿,迫切要求重新分配國家權力。而基督教派統治集團為維護既得利益,不肯做出讓步,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此外,在黎巴嫩還有40多萬巴勒斯坦難民;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勒斯坦游擊隊的“黑九月事件”發生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主力1萬餘人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並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不斷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因而黎巴嫩經常遭到以色列的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還支持伊斯蘭教派的鬥爭。這些都引起基督教派統治當局的強烈不滿。加之美國、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經常插手黎巴嫩事務,從而增加了黎巴嫩局勢的複雜性,促使全面內戰的爆發。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擊隊槍擊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長槍黨(又譯弗朗吉亞黨,馬龍派的政治組織)黨員和數名平民。為了報復這一暴行,基督教長槍黨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在當天伏擊一輛載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擊隊分子)的公共汽車,將其乘客全部殺害,由此引發黎巴嫩長期、殘酷的內戰。

黎巴嫩內戰戰爭過程

黎巴嫩內戰第一階段

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長槍黨為打擊部分穆斯林教派的武裝力量和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游擊隊勢力,以反對巴勒斯坦難民遷居黎巴嫩為由,調動武裝力量,在貝魯特艾因魯馬納地區襲擊了巴勒斯坦人並向巴勒斯坦人聚集的居民區進攻,黎穆斯林各派別聯盟組織——黎巴嫩全國運動和巴勒斯坦游擊隊立即組成聯軍進行反擊。 [1] 
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軍隊支持,伊斯蘭教派則得到巴勒斯坦游擊隊支持。基督教派民兵的裝備和訓練優於對方,在戰爭初期稍占上風。1976年1月初,黎長槍黨武裝在部分黎政府軍參與下,包圍了3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巴解武裝對黎軍進行堅決反擊。以黎巴嫩社會進步黨為首的黎伊斯蘭教派勢力配合巴解,向馬龍派據點發動牽制性進攻。在敍利亞默許下,“巴勒斯坦解放軍”和巴解“閃電”部隊8000人同時從敍利亞境內開入黎巴嫩,對馬龍派武裝形成壓倒優勢,控制了黎大部地區,黎巴嫩軍隊發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約6000人宣佈成立“阿拉伯黎巴嫩軍”,公開倒向伊斯蘭教派;另有部分黎軍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為削弱,黎政府面臨垮台。
1976年各方控制區 1976年各方控制區
1976年10月18日,埃及、敍利亞、黎巴嫩、科威特沙特和巴解五國六方首腦在利雅得舉行會議,達成了在黎實現停火、派遣“阿拉伯威懾部隊”、執行黎、巴之間的《開羅協議》等決議。這些決議在第八次阿拉伯首腦會議上獲得各方認可。根據有關決議,沙特、蘇丹利比亞、敍利亞等國派出3萬多阿拉伯威懾部隊(其中敍軍28000人)進入黎巴嫩,維持停火,內戰漸趨平息。但是,由於黎巴嫩基督教派堅持要解決巴勒斯坦游擊隊在黎巴嫩南部的問題,雙方戰事處於僵持局面。1977年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敍利亞三方簽署了《什陶拉協定》,重新確定了有關方面各自的勢力範圍。這一階段內戰給黎造成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750800億黎鎊,4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約幾十萬人逃亡國外。 [1] 

黎巴嫩內戰第二階段

到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敍利亞部隊控制的北部地區,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區以及由激進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控制的南部幾塊飛地。巴勒斯坦游擊隊以黎巴嫩南部為基地,多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以軍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莊發射火箭和炮彈。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再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一輛公共汽車。3月15日,以色列為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黎巴嫩南部地區活動的游擊隊主力,大舉入侵黎巴嫩,並佔領了利塔尼河以南近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425號決議,呼籲各方尊重黎巴嫩主權,決定向黎巴嫩南部派駐“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維持和平部隊”。4月14日,以色列開始分階段撤軍。27日黎巴嫩議會舉行會議,通過6點決議:執行聯合國安理會425號決議;停止巴勒斯坦人或非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領土上的武裝活動,禁止任何武裝存在,重建黎巴嫩政府軍;全國實現社會公正;有關各方認真實施議會決定的各項決議。但是黎巴嫩各派對此決議均有不同的解釋,特別是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在黎巴嫩的存在,基督教馬龍派認為決議已明確規定取消巴勒斯坦游擊隊在黎巴嫩南部的武裝;而穆斯林社會進步黨等議員則強調,該決議並不要求廢除黎巴嫩與巴勒斯坦之間於1969年已達成的《開羅協議》。以色列軍隊撤離時,在黎巴嫩南部地區扶持原黎巴嫩馬龍派退役軍官哈達德在黎巴嫩與以色列交界處黎方境內成立“獨立的自由黎巴嫩國”。儘管未被承認,但使局勢更加複雜。
1978年後,敍利亞改變了原來傾向基督教馬龍派民兵的立場,轉而公開支持穆斯林左派勢力。1978年7月,敍利亞軍隊與黎巴嫩馬龍派民兵在貝卡谷地發生了“百日大戰”。10月15日,黎巴嫩總統薩爾基斯同參加或資助阿拉伯威懾部隊國家的外長或代表在貝魯特附近的貝特丁召開會議,討論黎巴嫩問題。與會者對黎巴嫩的統一、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重建軍隊,解除非法武裝和實現黎巴嫩全國和解取得一致意見。1980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舉行內閣會議,在上述意見的基礎上通過了全國和解的14點綱領。由於黎巴嫩各派政見不一,此綱領未能奏效。 [1] 
1980年,敍利亞在黎巴嫩中部貝卡谷地集結兵力,後又在那裏部署蘇制薩姆-6地空導彈。基督教長槍黨人佔領貝魯特-大馬士革戰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圍的高地後,敍利亞對其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出動飛機襲擊敍利亞人,並轟炸貝魯特地區,以示警告。1981年7月24日,敍利亞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裝達成了一項臨時停火協議,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隨即同黎政府軍交戰,奪佔了黎南部大片地區。
1981年4月,敍利亞軍隊與黎巴嫩長槍黨民兵在貝卡谷地的武裝衝突進一步擴大,導致黎巴嫩局勢再度惡化,釀成了轟動一時的“敍以導彈危機”。28日,以色列派飛機轟炸了在黎巴嫩扎赫勒市附近的敍軍陣地,並擊落敍軍兩架直升飛機。翌日,敍利亞調遣7000人的增援部隊和幾組蘇制薩姆-6防空彈進駐貝卡地區,接着又在敍利亞與黎巴嫩兩國邊境地區部署了薩姆-2地對空導彈。這樣敍利亞以阿拉伯威懾部隊名義進駐黎巴嫩的軍事人員總數超過3萬並配備導彈等先進的武器裝備。以色列認為敍利亞在黎的軍事部署直接威脅到其在黎巴嫩的制空權,要求敍利亞撤走導彈設施,否則將用武力予以摧毀。敍利亞拒絕撤出並繼續增加導彈部署。雙方劍拔弩張,戰事一步步升級。蘇聯加緊對敍利亞的支持和滲透。美國為防止蘇聯插手,派出總統特使哈比卜穿梭於黎巴嫩、敍利亞、以色列三方,從中調解。7月24日,美國在沙特等國配合之下,促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之間的停火協議的同時,也促使敍以達成危機解決辦法,由此“敍以導彈危機”宣告結束,黎巴嫩局勢出現暫時平靜。 [1] 

黎巴嫩內戰第三階段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藉口其駐英國大使遇刺,悍然出兵進攻黎巴嫩。在6天之內佔領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土地,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黎巴嫩的大部分基地。6月9日,以色列佔領軍與敍利亞駐黎巴嫩部隊開始交火。14日,以色列集中兵力包圍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地區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所在地。8月18日,黎巴嫩內閣會議通過了美國里根總統特使哈比卜提出的關於和平解決貝魯特問題的方法。經過美國特使哈比卜的斡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三方於19日達成協議。哈比卜的方案是:巴勒斯坦武裝力量和敍利亞軍隊撤離貝魯特西區;由美國、法國和意大利派兵組成多國部隊進駐貝魯特。8月21日至9月1日,巴解游擊隊全部撤出貝魯特並陸續轉移到突尼斯、利比亞、也門等8個阿拉伯國家。 [1] 
1982年8月23日,貝希爾·傑馬耶勒當選為黎巴嫩總統,但不到一個月就遇刺身亡,其弟阿明·傑馬耶勒於9月21日當選為新任總統。 [1]  暗殺傑馬耶勒的兇手事後被查明是敍利亞特工,但是阿里埃勒·沙龍當時卻指責巴勒斯坦人為兇手。為了報復這一行為,9月16日至18日,長槍党進入貝魯特西區的薩布拉和夏蒂拉難民營,製造了貝魯特大屠殺,殺害人數從不到400到3萬估計不等,雖然兇手是長槍黨,但是眾多證據指明大屠殺過程中沙龍和以色列軍隊給了長槍黨人以支持,所以成為了國際社會譴責的對象。
1982年8~9月,美國與法國、意大利等國組成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企圖以直接的軍事捲入為基督教派強硬勢力撐腰,使其繼續執行親西方的政策。9月20日,美國派遣1200人、法國派遣1600人、意大利派遣1000人組成多國部隊於10月2日再次進駐貝魯特及效區。 [1]  1983年4月18日,美國駐貝魯特使館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況下,美國和法國在黎巴嫩的維和部隊駐軍司令部相繼被炸,美軍死239人,法軍死58人。黎局勢的惡化,使美國進退兩難。里根決定採取“收縮”政策,於1984年2月7日將海軍陸戰隊撤出,並命令海軍戰列艦隻轟擊敍軍和伊斯蘭教派武裝在山區的陣地。
1983年各方控制區 1983年各方控制區
在美國參與下,黎、以雙方經過談判,於1983年5月17日簽定了以色列從黎撤軍的協議。但由於該協議同時要求敍軍和巴勒斯坦武裝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敍利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伊斯蘭教派的堅決抵制,無法執行。9月4日,以色列佔領軍自黎巴嫩中部舒夫山區撤至南部阿瓦利河一線,黎巴嫩政府軍和長槍黨武裝力量同以瓦立德·瓊布拉特領導的德魯茲派民兵為爭奪以色列撤出地區的控制權發生了激烈的軍事衝突。9月5日,黎巴嫩交戰各方在沙特和美國的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10月31日至11月4日,傑馬耶勒總統在日內瓦主持召開了由黎巴嫩各派領導人蔘加的第一次全國和解會議。1984年2月2日,黎巴嫩戰火再起。穆斯林什葉派阿邁勒運動武裝力量向政府軍發動軍事進攻,並控制了貝魯特西區。與此同時,德魯茲民兵在舒夫山區同政府軍短兵相接。3月5日,黎巴嫩政府被迫宣佈廢除黎以撤軍協議,交戰各方開始停火。3月12日至20日,傑馬耶勒總統在瑞士洛桑主持召開由黎巴嫩各派領導人蔘加的第二次全國和解會議,達成6點和解決議。由於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解會議決議未能兑現。 [1] 

黎巴嫩內戰第四階段

1985年12月,黎巴嫩基督教組織黎巴嫩力量司令埃利·胡貝卡、穆斯林什葉派阿邁勒運動領導人納比·貝里和德魯茲民兵領導人瓦立德·瓊布拉特三大首領在敍利亞主持下籤署了旨在結束黎巴嫩內戰的和平協議。但在基督教馬龍派強硬派勢力的反對下,這一協議也名存實亡。1986年5月,基督教馬龍派提出解決黎巴嫩問題的方案,又遭到穆斯林方面的拒絕。 [1] 
為牽制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和德魯茲民兵,經黎方默許,巴解武裝從1985年起陸續重返黎巴嫩。後者隨即與阿邁勒民兵武裝發生矛盾,1986年9月雙方爆發大規模衝突。1987年2月,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在敍利亞支持下包圍夏蒂拉、薩布拉等多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用重炮、坦克轟擊難民營,造成數萬人傷亡。為解救難民,聯合國向被圍難民營派出緊急救援隊。
1987年5月,黎巴嫩總理兼外長、穆斯林遜尼派的重要領導人拉希德·卡拉米提出辭職,雖然未獲總統接受,但實際上內閣早已處於癱瘓狀態。6月1日,卡拉米總理被刺,後由教育和勞動部長薩利姆·胡斯出任代總理兼外長。
1988年5月6日,阿邁勒運動民兵和真主黨民兵為了爭奪對貝魯特西區南郊60萬什葉派穆斯林聚居區的控制權又發生了武裝衝突,經過3周的激戰,最後以敍利亞軍隊進駐該地區而告終。8月18日至9月22日,黎巴嫩總統選舉失敗。阿明·傑馬耶勒在離任前根據憲法規定,任命了由6名軍官組成的黎巴嫩臨時軍政府,武裝部隊司令米歇爾·奧恩擔任總理職務。在敍利亞與穆斯林的支持下,黎巴嫩穆斯林派領導人於2月3日宣佈,代總理胡斯領導的內閣仍為合法政府。胡斯表示願繼續主持原政府的工作。自此,黎巴嫩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沒有總統、以奧恩將軍為首的看守政府和代總理胡斯為首的臨時政府的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
1989年3月14日至9月22日,以奧恩政府軍和黎巴嫩力量為一方與以敍軍和穆斯林民兵為另一方,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港口之戰”。這次派別衝突波及黎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死亡1000多人,傷4000多人,幾十萬人逃離家園,經濟損失約12億美元。為此,沙特阿拉伯、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組成阿拉伯三方委員會,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主持召開會議,黎巴嫩62名議員參加,其中基督教和穆斯林兩大教派各佔一半。會議討論了三方委員會起草的黎巴嫩“民族和解憲章”,通過了妥協折中的《塔伊夫協議》,其內容主要是政治改革和主權問題。11月5日,黎巴嫩議會批准了該協議。政治改革主要是權力分配問題,但協議也確認了“分階段消除政治教派制度”的原則。在未明確規定的過渡時期內,基督教方面繼續保留擔任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的權力,穆斯林方面擴大了總理和議長的權力。主權問題主要是敍利亞撤軍。確認黎巴嫩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在一定期限內,先將敍軍部分撤至貝卡地區,然後由黎、敍兩國政府通過平等協商解決最終撤軍問題;黎與所有阿拉伯國家均為“兄弟關係”,但同時又承認了黎、敍兩國有“特殊關係”。對這個協議奧恩方面和真主黨堅決反對,其他各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黎巴嫩議會根據《塔伊夫協議》於1989年11月5日選出勒內·穆阿瓦德為總統。17天后,穆阿瓦德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不幸身亡。24日,黎巴嫩議會重新進行總統選舉,埃利亞斯·赫拉維當選總統。赫拉維總統上台後迅速任命胡斯組成內閣,宣佈解散1988年9月阿明·傑馬耶勒任命的臨時軍政府,解除奧恩將軍的黎巴嫩武裝部隊總司令的職務,並限奧恩在48小時內放棄權力,由埃米爾·拉胡德接替奧恩的職務,但奧恩將軍拒絕接受。擁有2萬多人的奧恩軍隊和黎巴嫩一些基督教派人士認為,奧恩將軍的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指責赫拉維總統及其新內閣是在敍利亞的控制下行使權力,表示將採取堅決抵制態度。赫拉維總統多次表示,決不允許在黎巴嫩出現兩個政府局面,決心用武力解決這一問題。於是,黎巴嫩兩派又爆發了持續半年多的極為激烈的武裝衝突。
1990年1月,赫拉維總統訪問敍利亞,雙方就繼續對奧恩將軍保持壓力達成一致意見。此後,黎巴嫩政府在軍事上圍困奧恩將軍控制的貝魯特東區;在經濟上,下令中央銀行拒絕向追隨奧恩將軍的官兵支付薪金,要求法國凍結奧恩在法國銀行1500萬美元的存款。敍利亞方面向黎巴嫩不斷增派部隊,使其駐軍超過4萬人,準備協助黎巴嫩政府對奧恩施加壓力。為儘早消除黎巴嫩危機,阿拉伯三方委員會繼續積極斡旋,美、法等國也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力求為奧恩離開巴卜達總理府找到妥協途徑。奧恩則表示,在主權問題上決不屈服。隨後,奧恩軍隊與穆斯林民兵在貝魯特東西區的綠線附近發生武裝衝突。經過4個多月斷斷續續的火併,奧恩與黎巴嫩力量等組織在多方調解下於5月26日同意簽署停火協議。這次武裝衝突有1035人死亡,2770人受傷。此外,為爭奪對120萬穆斯林什葉派居住區的控制權,敍利亞支持的阿邁勒運動民兵與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民兵在黎巴嫩南部的西頓地區也不斷髮生武裝衝突。後經敍利亞和伊朗調解,阿邁勒運動與真主黨於11月5日達成和解協議。
1990年7月11日,黎巴嫩內閣舉行全體會議,要求所有軍事人員從貝魯特撤出,以此作為結束黎巴嫩內戰的第一步。會議結束後發表的聲明要求,黎巴嫩衝突各方停止武力行動,並就《塔伊夫協議》進一步表明各自的立場,奧恩軍隊停止反抗,其軍隊加入合法的政府軍。30日黎政府發佈命令,所有軍事哨卡禁止任何運載燃料、武器和其他生活物資的車輛進入奧恩控制區,重申禁止銀行向其提供資金。黎巴嫩外交部通知各國駐黎巴嫩使領館,各國的外交人員不得與奧恩方面進行任何接觸。9月7日,奧恩提出解決危機的5點建議:要求薩利姆·胡斯辭去黎巴嫩總理職務;重新成立包括黎巴嫩所有民兵組織在內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政府;該政府成立後30天內奧恩將其控制的貝魯特東區陸軍司令部交給武裝部隊總司令拉胡德;最後解散黎巴嫩各派民兵組織。21日赫拉維總統簽署由基督教和穆斯林兩派平分最高權力的政治改革方案。
10月10日,駐紮在黎巴嫩貝魯特西區的敍利亞軍隊出動了1.7萬名武裝人員,動用大量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配合黎巴嫩政府軍,完成對貝魯特東區奧恩部隊駐地最後的軍事部署,形成了敍黎聯軍與奧恩部隊對峙的局面。翌日,黎巴嫩力量民兵為支持黎巴嫩政府軍的行動,率先向奧恩部隊發動試探性進攻。第三天,敍利亞軍隊和黎巴嫩部隊向奧恩控制區發動全面進攻。首先由敍利亞空軍戰鬥機對奧恩總指揮部進行猛烈轟炸。接着,敍利亞和黎巴嫩步兵在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分三路逼近奧恩居住的總理府和國防部。最後,奧恩被迫命令下屬部隊歸順拉胡德將軍,自己則逃亡法國駐黎巴嫩使館請求政治避難,黎巴嫩政府軍收復了曾被奧恩控制兩年多的總理府和國防部,黎巴嫩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最終結束。經黎巴嫩政府允許,奧恩於1991年8月僑居法國。 [1]  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嫩內戰基本結束。

黎巴嫩內戰戰爭結果

1990年10月24日黎巴嫩政府宣佈,凡部署在卡勒布河以南、達姆爾河以北40平方公里範圍的貝魯特市區及郊區的各派民兵,必須自動撤出,由拉胡德將軍統帥的黎巴嫩政府軍接管。阿邁勒運動、社會進步黨所屬的德魯茲民兵表示同意撤出該地區。真主黨和黎巴嫩力量則態度曖昧。11月20日,黎巴嫩力量和長槍黨代表與赫拉維總統達成協議,基督教民兵撤出貝魯特,黎巴嫩政府軍從21日起逐步接管黎巴嫩力量和長槍黨的民兵、武器和在東貝魯特的設施。29日,黎巴嫩政府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就巴武裝力量在黎巴嫩南部的存在和黎巴嫩政府軍在貝魯特地區的部署達成協議。巴勒斯坦方面同意將其武裝於12月3日前撤離貝魯特南部50公里的地區。12月4日,黎巴嫩力量民兵撤出貝魯特,至此黎巴嫩民兵全部撤出首都地區,“大貝魯特安全計劃”的第一步宣告完成。
1990年12月19日,胡斯總理辭職,赫拉維總統授權奧馬爾·卡拉米組閣。24日,卡拉米宣佈組成由30名成員組成的“擴大民族和解政府”,基督教、伊斯蘭教派人士各佔一半,其中增設9名國務部長。新政府施政綱領確定:繼續鞏固“大貝魯特安全計劃”,恢復政府在全境行使權力;解散民兵組織,收繳武器;開始經濟重建;與各國及國際組織發展關係,加強同敍利亞的特殊關係。1991年4月30日,黎政府按計劃開始進行解散各派民兵組織、收繳武器的工作,並開始收編原民兵人員,政府軍陸續接管原民兵控制區。真主黨強烈抵制政府上述舉措。經伊朗斡旋、敍利亞同意,黎政府允許真主黨在黎南部保留部分武裝。6月6日,黎巴嫩政府完成《塔伊夫協議》確定的任命議員工作。7月1日,黎政府軍在敍利亞駐黎部隊的支持下,進駐西頓地區,巴解被迫交出中、重型武器,黎政府軍完成了在西頓地區的部署,並控制了各難民營,繼而進駐蘇爾地區和聯黎部隊防區以北各地區。黎政府表示將陸續收繳黎南部各派民兵及巴解組織的武裝。此後,黎巴嫩局勢趨於穩定。 [1] 
黎巴嫩廢墟中的婚禮 黎巴嫩廢墟中的婚禮
持續十餘年的內戰,已造成十餘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給黎巴嫩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或逃往國外。在戰事進行期間,聯盟組合經常改變,而且非常出乎意料之外。在戰事結束時,差不多每一方都背叛過其他所有的陣營至少一次。1980年代更是陰暗,貝魯特的大部分地方在以色列入侵時被破壞了。戰爭更演變成不同宗教派別之間的仇殺,最後,黎巴嫩就在這些死者之間獨立了。
在1989年塔依夫協定的時候,以色列仍然駐紮黎巴嫩南部,扶植南黎巴嫩軍作為北部邊疆的緩衝區。以色列軍隊終在2000年撤離,那但他們希望見到敍利亞接下他們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坐穩的,才空出來的職位。直至2005年,黎巴嫩反對派和有力的外交干涉(美﹑法﹑聯合國)聯手以逼走敍利亞,敍利亞那時候才從黎國撤走。

黎巴嫩內戰民團組成

基督徒在黎巴嫩獨立之後長期控制政府,但在1960年代,這種權力壟斷引起愈來愈多的穆斯林和非宗教的左翼分子的不滿;更在1969年加入黎巴嫩國民運動。黎巴嫩國民運動提出新的人口普查(上一次在1932年),以反映國內人口分佈的真實情況,然後根據數據計劃一個新的政府架構。它被視為對基督教勢力的一種致命的威脅(尤其是馬勞尼特派)。雖然聯盟的組合比馬勞尼特派首領和許多觀察者説的“伊斯蘭教對基督教”更為複雜得多。
雙方都無法解決他們的利益衝突,開始組織民團;本來是用作自衞,但形勢進一步惡化的時候,他們已經與軍隊無異。中央政府的權力被迅速破壞,他們維持秩序的能力亦因為黎巴嫩軍隊的性質而大大減弱。黎巴嫩軍隊的人數是中東各國軍隊中人數最少的其中之一,而且他們軍隊內的人口比例是與國內種族的人口比例相同的。當軍人轉投非宗教的民團之時,軍隊就無法再控制那些軍團﹑巴解,或管制外來干預。而且,由於政府,包括那些軍官和高官,是由基督徒領導的;回教人口對於政府或軍隊的信任相當低。黎巴嫩軍隊的瓦解最終引致穆斯林武裝組織宣佈他們不再聽命於黎軍。
在整場戰爭中,幾乎沒有民團是本着人權的標準行軍的,而且宗派衝突令手無寸鐵的平民也經常成為目標。戰爭一直拖延,而民團亦變成犯罪集團,以犯罪為主要工作,而非戰鬥。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
外來支援:多數來自阿拉伯政府﹑以色列﹑或西方國家;通常都是跟他們一直有聯繫的。聯盟的組合也變動得非常快。
以平民作犧牲品:敲詐﹑盜竊﹑銀行劫案與設立需要錢“通關”的關卡等,在各營都很普遍。在停火期間,很多民團都在他們家鄉的範圍內以犯罪集團形式運作。
走私:內戰期間,黎巴嫩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毒品製造商,大部分麻醉藥的製作都集中在貝卡谷地。而槍械﹑物資等很多賊贓都成為了走私品――無論有沒有戰爭,黎巴嫩都是歐阿商業的中間人。有很多場仗都是在黎巴嫩的港口打的,就是為了方便走私客。
主要民團
基督教民團
基督教民團的武裝由西德和比利時提供,他們從黎巴嫩北面較大的基督徒人口中取得支持。他們通常都是右翼份子,有些則受歐洲法西斯主義的影響。所有最大的基督教民團都是馬勞尼特派為主的,其他的宗派作為一個次要的角色。
最大勢力的基督教民團是傑馬耶爾領導下的Phalange。它們在1977年協助成立在1986年被格基領導的黎巴嫩軍隊。有一小部分是極端的黎巴嫩杉保衞者。這些民團很快在基督教控制的東貝魯特和很多政府大樓建立了勢力。
參考資料
  • 1.    彭樹智.中東國家通史 敍利亞和黎巴嫩卷:商務印書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