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安王氏

鎖定
新安王氏屬琅琊王氏支派,出自江左王氏之後,導公後裔褒公為王氏咸陽祖,褒公四傳至綝,綝公生十子,其中第三子曰曒;曒公又五傳至璵,為唐肅宗宰相;璵公二子,長曰及,次曰乂,乂生鏚 ,鏚公生璧,是為新安王氏始祖。 璧公字大獻,好騎射任俠。時值唐季,天下大亂,民無寧日。璧公率眾戢民安境,民所賴之。時楊行密為宣歙觀察使,聞璧公名,歷補軍職。璧公隨之東征西伐,屢建戰功。楊行密建國為吳,拜璧公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行密卒,子渥嗣立,淫虐無道,出璧公為祁門令。璧公遂請老致仕,定居於祁門城西百餘里之苦竹港。
中文名
新安王氏
所屬派別
琅琊王氏支派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簡介

新安王氏始祖壁公像
新安王氏始祖壁公像(1張)
璧公生有九子,皆仕於南唐和吳越,或為諫議大夫,或為行軍司馬。九子共二十三孫,分徒各郡,散處江之東西,如安徽之祁門、歙縣、績溪、黟縣、休寧、宣城、江西之婺源、九江、彭澤、湖口、鄱陽,浙江之建德,以及江蘇南京泰州、高郵等地、號稱一百三十六房,為江南王氏之又一大族。
如今,新安王氏後裔人丁興旺,族人分佈於祖國各地,為社會義建設作貢獻,更有不少走向世界者,正造福於全人類!

新安王氏九子二十三孫

新安王氏九子

王思聰(863——?),璧公之長子,官至朝散大夫
王思聯(864——?),璧公之次子,官至諫議大夫
王思仲(867——?),璧公之三子,官至中議大夫
王思茂(869——?),璧公之四子,官至行軍司馬
王思會(872——?),璧公之五子,官至宣州行營都統帥,卒於陣。
王思悰(873——?),璧公之六子,官至洪州教授。
王思經(875——?),璧公之七子,官至直秘閣
王思諒(876——?),璧公之八子,官至通議大夫
王思謙(876——?),璧公之九子,仕吳越國為客省舍人。

新安王氏二十三孫

敬璋,思聰公長子,受父恩,文學出身,官至文林郎,初任豐州豐縣主簿,二任靳口鎮監轄,三任衡州安仁縣縣丞,四任贛州安遠縣知縣,任內亡。
敬允,思聰公次子,受父恩,初任韶州仁化縣尉,捕賊陣亡,授宣教郎。
敬文,思聯公長子,受父恩,官至文林郎,後任通判。
敬昭,思聯公次子,初任宣州太平縣尉,二任漢陽軍司法,三任常州無錫縣丞,四任處州桂陽縣令,五任荊門軍知錄,六任峽州推官。
敬成,思聯公三子,仕至文林郎,九經丞事。
敬愛,思仲公長子,官至文林郎。
敬琬,思仲公次子,官至縣尉。
敬德,思仲公三子,初任江陵縣尉,二任洪州司户,三任奏王府司幹,四任石埭知縣,五任彭澤縣令,六任僉判,七任柳州通判,官至朝散大夫。
敬獻,思茂公長子。
敬祥,思茂公次子,受父恩,補將仕郎,初任江陵縣主簿,二任張俊奏宣幹,三任洪州司户,四任石埭知縣。
敬仲,思悰公長子,初任越州蕭山尉,二任饒州司理,三任嶽州石首縣令,四任靳州仕曹,五任舒州府懷寧縣知縣,六任廣州通判,官至朝散大夫。
敬饒,思悰公次子,受父恩,官至承信郎
敬海,思經公長子,初任廣州道縣尉,二任寧波通判,三任文林郎。
敬倫,思經公次子,受父恩,官至奉議大夫。
敬顯,思諒公長子,初任德安府知錄,仕至文林郎。
敬清,思諒公次子,初任韶州任化縣尉,仕至文林郎
敬淳,思諒公三子,任潭州寧鄉縣尉。
敬逸,思謙公長子,為先鋒將。
敬義,思謙公次子,仕至文林郎。
敬和,思謙公三子,任保議郎。
敬忠,思謙公四子,官至通議大夫。
敬珉,思謙公五子,官至翰林院文館秘書。
敬復,思謙公六子,官至通判。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世系

華胥氏——伏羲——少典——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不窋——鞠陶——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周康王姬釗——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滿——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夷王姬燮——周厲王姬胡——周宣王姬靜——周幽王姬宮湦——周平王姬宜臼——太子姬泄父——周桓王姬林——周莊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齊——周惠王姬閬——周襄王姬鄭——周頃王姬壬臣——周定王姬瑜——周簡王姬夷——周靈王姬泄心——太子晉——宗敬——王森——王彬——王升——王宥——王碩——王錯——王貢——王諭——王息——王恢——王永——王頤——王翦——王賁——王離——王元——王誠——王淵——王吉——王駿——王崇——王尊——王仁——王融——王覽——王裁——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綽——王儉——王騫——王規——王褒——王鼒——王弘直—— 王綝(王方慶)——王曒——王寵——王仲連——王紹——王璵——王乂——王鏚——王璧
表注:
1、華胥氏、伏羲、少典三代世系參考《太平御覽》《史記》《國語》。《太平御覽》引《詩含玉露》:“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犧”。《史記·補三皇本紀》:“太昊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曾祖母華胥氏。”
2、黃帝至周靈王姬泄心世系,參考司馬遷《史記·周本紀 》。
3、太子晉至王璧世系為48世,為新安王氏後裔公認代數,摘自王應鬥《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該譜原版本如今所存不多,其一為河北圖書館收藏,是譜為吾族傳世家譜中最為完整的一部統譜。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名人

王璧,新安王氏一世祖,字大獻,好騎射任俠。時值唐季,天下大亂,民無寧日。璧公率眾戢民安境,民所賴之。時楊行密為宣歙觀察使,聞璧公名,歷補軍職。璧公隨之東征西伐,屢建戰功。楊行密建國為吳,拜璧公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行密卒,子渥嗣立,淫虐無道,出璧公為祁門令。璧公遂請老致仕,定居於祁門城西百餘里之苦竹港。
王思謙(876——?),璧公之九子,仕吳越國為客省舍人。後梁國曾經賜給吳越國一匹名馬,有一天,這馬忽然死了。吳越王大怒,將看馬卒下獄,準備斬首。看馬卒的母親在街頭哭泣,正好被思謙碰到了,思謙教她到吳越王面前,當着滿朝文武,哭訴道:“馬死了,我兒償命;那我兒死了,又由誰償命呢?”王問:“是誰教你的?”説:“王舍人。”吳越王自知理虧,只好將看馬卒釋放了,但卻對思謙懷恨在心。思謙感覺到不好,遂辭官歸去,走到半路上,被追兵襲擊而死。後人仰慕其仁義,立廟祭祀,稱“祁山祠”。
王寵,字仲錫,號巖溪,明代歙縣巖鎮人,賜進士出身,秋官員外郎正德乙亥譜(公元1515年主修。
王彥洪(1467~1540),字克寬,號松山。安徽望江人,與王祥、孟宗、徐仲源並稱為“望江四大孝子”。
王琠,明嘉靖年間御醫,他篤志學古,精研詩文,自幼研讀《素問》諸書,得醫學之奧妙,治病不泥古方。明嘉靖年間閒遊京師,因治癒皇太子病,授太醫院官,直聖濟殿事,加授登仕郎。有《醫學碎金》、《意庵醫案》等書行世。
王應鬥,彭澤蔣家巷人,為新安琅琊王氏八房後裔,字士光,號彭澤羨人。曾主修明嘉靖庚申譜(譜名《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雖由於當時信息所限還有較多族人未能錄入,但絲毫不影響其價值。有作品《歸田錄》傳世。
王之慶(1593-1645),字修祜,號天寵,諡忠節,安徽望江人。幼年家貧,“躬耕養父母,讀書尚奇節。”明崇禎二年(1629),任福建尤溪縣令,政績卓著。後因雙親年邁,告假歸田。崇禎十五年,張獻忠部大軍壓境,王之慶率領家鄉子弟多次擊退來犯之敵。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部大破京師,崇禎皇帝自殺,王之慶悲痛欲絕。順治二年,清軍兵臨城下,王之慶率眾奮起抵抗。清軍統領大怒,調集大軍揚言屠城。城內有人見大勢已去,勸王之慶投降,為了全城百姓安危,他出城前往清軍大營。清軍統領欣賞其大義,委任他為黃州太守,王之慶笑而不答,返城。行至九江時連寫兩封《示子書》和一封《寄合邑書》,隨後穿上明朝官服投入琵琶亭後碧水池中身亡。墓初建在望江城北,後遷葬於太湖。順治二年,望江縣公建“忠節祠”於望江城西街。安慶府亦建祠,將他與左光斗、雷縯祚同祀,名曰:“三賢祠”。
王稼祥(1906~1974),安徽宣城涇縣厚岸村人。原名嘉祥,又名稼嗇。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對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
王鳳梧(1901-1985),派名王萬桐,金寨縣南溪鎮王畈村王台子人,系新安琅琊王氏後裔。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數百戰,戰功卓著,是我軍優秀的指揮員。解放後,歷任航空學院政委、中國民航局副局長和黨委代理書記、空軍高射炮指揮部副政委等職。在民航工作中,為創建中國民航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1955年授少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各一枚。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5年病逝於北京。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軼事

王地陳墳碑,此碑在閃裏鎮銅鑼灣,明萬曆十年(1582)立。碑高230cm,寬43cm,厚11.5cm,陰刻。碑上方橫批為“高大爺鈞判”,中間直書“王地陳墳”四個大字,左刻“萬曆拾年柒月初十日立”。
銅鑼灣宋時屬仙桂下鄉,原為大獻公唐兵部尚書王壁始祖買程超茶園地約四百畝。唐末以來戰爭紛亂,王壁率婿鄭傳屢建戰功,楊行密割據淮南,王壁累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行密死後,兒子尾嗣*不道,被貶為祁門縣令,王壁遂告假回家,卜居邑西百餘里苦竹港,68歲時壽終正寢,就葬文溪社灣坦,此地像鑼形,是塊風水寶地。王壁有一家僕陳迪,戰亂期間隨王壁左右,深受王壁喜愛,並以奴婢彭三姐嫁之,讓其為自己守墓。
然而,家僕陳迪子孫將王家土地據為己有。據大清順治十七年王氏家譜記載,灣坦山地,幾百年來,紛爭不斷,先後經歷了五次訴訟。直到萬曆九年明旨清丈土田,清理疆界,陳新道等還偽造保簿,墓後盜葬,越界丈量,企圖混佔。王氏裔孫於是訴訟官府,縣府主張還地,定界畫圖,刻石“王地陳墳”,豎碑定疆,明文訂約:王姓不得以地侵陳墳,陳姓不得以墳侵佔王地。隨令陳新道備石立碑,刻“高大爺鈞判”,“王地陳墳”,送縣驗過,差官胡元記押運,抬往灣坦,於萬曆十年七月初十日豎立。這樣不僅解決了陳王兩家的長期紛爭,也承認了既成的事實。
王地陳墳碑
王地陳墳碑(1張)
此碑的豎立源於兩姓爭奪土地,先後經歷五次訴訟,時間長達三百餘年,實為罕見,在徽州土地訴訟案中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徽州地域的宗族、經濟、民俗及土地制度的一些現象。
順治十年徽州祁門縣“王地陳墳”訟案史料
此案史料共6紙,首有順治五年王光文狀告陳文象“盜砍蔭木”、“毀碑佔地”、“篡改鱗冊”兩紙。陳文象反告王光文一張、陳聖辯詞一張、官府判詞一張、官府給發王光文抄帖一張。
通讀史料,此案中王光文是原告,灣坦土地歷來為其所有,載於黃冊和魚鱗冊。明萬曆年間陳氏盜葬墳墓,經過訴訟,墳墓不遷,但立“王地陳墳”碑於此地,以免日後生訟。入清以後,陳文象不僅盜砍蔭木、毀碑佔地,還因陳姓做大,同宗陳聖等為保長公正的機會,重新丈量土地,篡改鱗冊,據土地為己有。官府經過審理判決王光文勝訴,陳文象歸還林木,重新立碑。陳文象和陳聖等依律杖八十,後用錢糧充公頂替。
此批訴狀,字體相同,顯然出自同一書吏之手。可見,清初的訴訟還沒有實行後來格式化的官頒狀紙。而且官府不僅有判詞,還給發原告一紙抄帖,其中形式也與後來不同。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祭祖大典

庚寅年(2010年)祭祖紀實
2010年3月27日,虎年農曆二月十二,清明前夕,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閃裏鎮在新安王氏始祖璧公墓前舉行隆重的祭祖大典,併成立王壁研究會,還舉行了一系列的民俗表演活動。
據瞭解,王璧墓位於祁門閃裏鎮銅鑼灣,自後梁乾化年間(912)始建,至今已有1136年。墓前原有石獸、翁仲、華表、享堂、碑亭都因王璧被尊為琅琊王姓之祖。該古墓歷來受到很好的保護,後經當地政府及王氏家族後裔修繕,王璧古墓煥然一新,現已正式對開放。國內外歷史學家,尤其是民俗研究專家以及學術界專家多次前來考察,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癸已年(2013年)祭祖紀實
祭祖實錄
祭祖實錄(10張)
農曆二月十二日,王璧誕辰1168週年,安徽、江西、湖北、江蘇等地區王璧後裔8000餘人齊聚祁門縣閃裏鎮銅鑼灣,參加祭祀先輩活動。祭祀現場彩旗招展、鑼鼓喧天、爆竹齊鳴、龍獅舞動,後裔們在墓園前奉上水果、豬、羊等供品,身着統一的漢家衣裳、行漢家禮儀。為使墓園能順利通過文保、申遺驗收,確保前期墓園修繕和擴大有充分的資金保障,在祭祖現場舉行了募捐活動,得到了王璧公後裔們的紛紛響應,僅現場募集資金就有12萬之多。2013年3月23日,天公作美,祁門縣閃裏鎮人頭傳動,璧公墓地鑼鼓喧天,墓祭現場秩序井然。璧公九子二十三孫後裔從20日起就開始趕到銅鑼灣參加一年一度的始祖誕辰祭祀活動。

新安王氏新安王氏祖先遷徙年表

周靈王七年(公元前565年) 太子晉公出生。
周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 太子晉公諫壅川,被廢為庶人,遂駕鶴遨遊天下,止於伊洛間,定居於緱山(今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曰“王喬”,“王子僑”。
周景王后期、敬王前期 第二世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
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 因王子朝之徒作亂,宗敬公避難於晉,家於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
周烈王六年,魏惠王二年(公元前368年) 第八世王錯,因天下大亂,由魏入韓,由韓入秦,隱居於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東巡至琅琊台(今山東省膠南縣西南),令李斯刻石留念。是時,十六世王賁,十七世王離隨行,與始皇留居於此三月。
秦朝末年 十八世王元,因避秦亂,遷居琅琊皋虞(今山東省即墨縣東北),是為琅琊王氏始祖。
西漢元、成時期 二十二世王駿,遷居琅琊都鄉南仁裏(今山東省費縣東)。
東漢獻帝時期 二十七世王祥王覽,因天下大亂,扶母朱氏夫人,避難廬江(今安徽省望江縣境內),隱居三十餘年。後復回原籍。
西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 二十九世王導,擁琅琊王司馬睿出鎮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住於朱雀橋邊烏衣巷。
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 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任命王導為丞相,稱曰“仲父”。開始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輝煌時期。
晉孝武帝時期 三十一世王珣,出任吳國內史,遷居蘇州虎丘山(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北郊)。幼子王曇首留居建康。
南朝齊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 三十四世王儉,出任丹陽尹,遷居丹陽湖孰(今江蘇省江寧縣湖熟鎮)。
梁簡文帝大寶二年(公元前551年) 三十七世王褒,遷居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梁元帝承聖三年(公元554年) 江陵淪陷,王褒入於周,遷居雍州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四十五世王璵,出任淮南節度使,遷居杭州。
唐朝末年 四十八世王璧,由杭州遷居祁門北隅,後遷祁西苦竹港,是為新安王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