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收,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1]  ,讀作shōu,最早見於戰國古文字 [2]  。本義為捕,即捕取罪人;引申指沒收,又引申指收藏、收取,還可引申為所收賦斂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shōu
部    首
五    筆
nhty
倉    頡
vlok
鄭    碼
zimo
筆    順
523134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1] 
平水韻
十一尤 平聲;二十六宥 去聲 [4]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6536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
6
四角號碼
2874₀
注    音
ㄕㄡ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收,形聲字。從攴,丩聲。形旁攴為手持器械治事狀,表示收字本義與治事有關;聲旁丩像兩繩糾結,於收字表音,丩與收為宵幽旁轉。丩為收之源頭、聲首,甲骨文已經出現。古初蓋以丩為收,後乃為造專字。郾侯庫簋、《包山楚簡》並以丩為“糾”,後乃造分化字。收字最早見於戰國古文字,主流結構為從攴丩聲。形旁或作手,手與攴屬於義近偏旁的互用,不影響本義之表達。聲旁或作手,手與收同韻,較丩之於收的宵幽旁轉更切近,但沒得到《説文》的首肯。隸變時,丩旁或繁化作“字10”左半邊形,或又加形旁糸(mì,俗稱“絞絲”),但都沒取得主流地位。楷書作“收”,是小篆的筆勢變化。俗作𠬧,非正字。 [2] 
《説文》本義為捕,即捕取罪人。《詩·大雅·瞻仰》:“此宜無罪,女反收之。”鄭玄箋:“收,拘也。”引申指沒收。雲楚秦簡《法律答問》“從母為收。”引申指收藏,收取。《法律答問》:“妻智(知)夫盜而匿之,當以三百論為盜;不智,為收。”又:“死者有妻子當收(收屍),弗言而葬,當貲一甲。”又引申為所收賦斂。《包山楚簡》2.147:“將以成收。”通“糾”,糾察。《荀子·君道》:“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收眾之門户牖向也。”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ōu
動詞
逮捕;拘捕。
arrest
女反收之。——《詩·大雅·瞻卬》。傳:“拘收也。”
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 武,而收系張勝。——《漢書·李廣蘇建傳》
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後漢書·張衡傳》
收領;收系;收付;收考;收夷;收劾;收案;收掩;收執;收禁;收領
收拾;收取。
receive
收,取也。——《廣雅
收以奔褒。——《國語·鄭語》 注:“取也。”
勤者有事則收之。——《禮記·玉藻》 疏:“謂斂持在手。”
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齊策》
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古來白骨無人收。——唐·杜甫兵車行
收信;收什;收局;收捉;收略;收解
聚集;收集。
gather
收,斂也。——《小爾雅
我其收之。——《詩·周頌·維天之命》。傳:“聚也。”
既蠟而收。——《儀記·郊特牲》。注:“謂收斂積聚也。”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宋·王安石《傷仲永》
收括;收藉
收容;接受。
take in
仲尼七十説,歷聘莫見收。—— 李白《贈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補貧窮。——《荀子·王制》
收小的;收管
收穫;收割。
harvest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史記·太史公自序》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收田
使中斷、停頓或終止。
stop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唐·白居易《琵琶行》
收功;收淚;收科;收逢;收煞;收驩;收聲;收計
徵收。
collect
收租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收田租畝四升。——曹操《抑兼併令》
收取其錢得數百萬。——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收租;收税
收回;收繳。
get back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漢·賈誼《過秦論》
收掌
收藏;保存。
store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戰國策·燕策》

佔取。
control
秦將 王翦破 趙,虜 趙王,盡收其地。——《戰國策·燕策》

收回;收復。
recapture
攻大澤鄉,收而攻 蘄。——《史記·陳涉世家》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名詞
收穫;收成。
harves
其能耕者不過百,百畝之收不過百擔。——晁錯《論貴粟疏》
豐收;欠收;顆粒無收
收藏品。
collections
燕、 趙之收藏。—— 杜牧《阿房宮賦

收入。


收支
車箱底部四面的橫木,即車軫。
log


夏代冠名。

帝堯者……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史記·五帝本紀
[3]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捕也。從攴丩聲。式州切 [5] 

説文解字注

收,捕也。
手部曰:“捕,取也。”
從攴,丩聲。
式州切,三部。 [5] 

康熙字典

古文:㧃
《唐韻》式周切。《集韻》屍周切。𠀤音收。《説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注:收,取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注:收,猶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注:收,言所以收斂發也。
又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6] 

字形書法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全清
式州切/舒救切
ɕju

全清
舒救切/式州切
ɕju
集韻

次清
屍周切
ɕiəu

次清
舒救切
ɕiəu
韻略






屍周切







舒救切

增韻






屍周切







舒救切


陰平
尤侯



全清

ʂiəu
中州

平聲
尤侯





賖周切




全清
屍周切
ʃiou



全清
舒救切
ʃiou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ɕ

王力系統
ɕ
ǐu
董同龢系統
ç
jŏɡ
周法高系統
stʰ
jəw
李方桂系統
h
rjəgw
兩漢
西漢


東漢




jou


jo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ɕ
i̯ə̯u
擬音/王力系統

ɕ
ǐəu
擬音/董同龢系統

ɕ
ju
擬音/周法高系統

ɕ
iəu
擬音/李方桂系統

ś
jə̆u
擬音/陳新雄系統

ɕ
ǐou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