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戴淵

(東晉大臣、名士)

鎖定
戴淵(269年-322年),字若思,廣陵郡(今江蘇揚州市)人。 [1]  晉朝大臣、名士,會稽太守戴昌之子。
風儀閒爽,不拘操行。舉孝廉出身,受到名士陸機推薦,授沁水縣令。八王之亂時,投靠東海王司馬越,授軍諮祭酒,歷任豫章太守、治書侍御史、驃騎司馬,累遷散騎侍郎,封秣陵侯。永嘉初年,歸附琅琊王司馬睿,任鎮東右司馬,歷任前將軍、尚書、中護軍等職,頗受晉元帝司馬睿信任。
太興四年(321年),授散騎常侍、徵西將軍、都督六州軍事,出鎮合肥。王敦之亂時,出任驃騎將軍,率軍勤王,兵敗遇害。太寧二年,獲贈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為“簡”。工於書法,張懷瓘書估》將其書法列入第四等。
本    名
戴淵
別    名
戴若思
若思
所處時代
東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陵郡
出生日期
269年
逝世日期
322年
官    職
驃騎將軍
追    贈
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諡    號

戴淵人物生平

戴淵效力越府

戴淵(《晉書》避唐高祖李淵諱作戴若思),頗有風度儀表,性情閒適爽朗,年少時仗義救難,不拘常人的節操行止。年輕時為盜,經陸機勸解,才受感悟。最初被舉為孝廉,到了洛陽,陸機向趙王司馬倫推薦他,司馬倫就起用戴淵,任沁水縣令,他沒有就任,接着就去武陵郡探望父親。當時與戴淵同郡的潘京有識鑑,以知人而出名,戴淵的父親讓他找潘京交談,交談不多時潘京便稱他有公輔之才。經多次升任轉任太傅司馬越的軍諮祭酒,出洛陽補任豫章太守,加職振威將軍,兼任義軍都督。因討賊有功,賜爵秣陵侯,升任治書侍御史、驃騎將軍司馬,任散騎侍郎 [2] 

戴淵歸附元帝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琅玡王司馬睿出鎮建鄴時,召戴淵為鎮東將軍右司馬。將要征討杜弢時,加戴淵為前將軍,尚未出發而杜弢起義已被平定。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馬睿稱晉王時,任命戴淵為尚書 [3] 
太興元年(公元318年),東晉建立後,戴淵任中護軍,轉任護軍將軍尚書僕射,戴淵都推辭不就職。 [4] 

戴淵出鎮合肥

太興四年(公元321年),朝廷授任戴淵徵西將軍,都督兗、豫、幽、冀、雍、並六州諸軍事、假節,加職散騎常侍。徵發投名帖求官的一千人任軍吏,調揚州百姓家奴一萬人作為士兵分配給他們,任命散騎常侍王遐任徵西軍司,鎮守合肥,與劉隗一同出京。元帝親臨戴淵軍營,慰勞勉勵將士,臨出發時祭祖餞行,置酒賦詩。 [5]  當時,鎮西將軍祖逖認為戴淵雖有才望,但無遠見,無助於北伐,而且自己既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卻突然由如此從容不逼的文臣統領,心中甚為不快。 [6] 

戴淵勤王遇害

戴淵抵達合肥,而爆發了王敦之亂,朝廷下詔讓戴淵返回鎮守京師,升任驃騎將軍,與右衞將軍郭逸在大桁橋北夾道築起營壘。不久,石頭城失守,戴淵與諸軍進攻石頭,遭遇大敗。戴淵帶着部下一百多人到朝廷接受詔命,與公卿百官在石頭見到王敦。王敦問戴淵:“前日之戰你還有餘力嗎?”戴淵不道歉而答道:“怎麼敢有餘,只是力不足罷了。”王敦又説:“我這一舉動,天下認為如何?”戴淵回答:“看到的人認為是叛逆,體諒您的人認為是忠誠。”王敦笑道:“你真稱得上會説話。” [7] 
王敦的參軍呂猗昔日在尚書枱任職,有刀筆小吏的才能,而性情奸邪諂諛,戴淵任尚書時,厭惡呂猗的為人,呂猗因此十分恨他。到此時,呂猗勸王敦道:“周顗、戴若思都有很高的名望,足以迷惑眾人,近來他們的言語竟然毫無愧色。您如果不除掉他們,恐怕會有再次舉兵的禍患。”王敦認為此話有理,加上平素就忌恨他們,不久便派鄧嶽、繆坦拘捕戴淵並將他殺害。戴淵平日享有很高的威望,四海之士聽到他遇害的消息沒有不痛惜的。太寧二年(公元324年),王敦之亂平定後,戴淵被朝廷追贈為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簡。 [8] 

戴淵書法才能

戴淵工書法,張懷瓘書估》列入第四等。稱其“時見高深,絕長補短,智均力敵,可敵右軍(王羲之)草書三分之一。”

戴淵人物評價

陸機:伏見處士廣陵戴若思,年三十,清衝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鑑足以辯物;安窮樂志,無風塵之慕,砥節立行,有井渫之潔;誠東南之遺寶,宰朝之奇璞也。若得託跡康衢,則能結軌驥騄;曜質廊廟,必能垂光璵璠矣。 [9] 
王敦:卿可謂能言。 [9] 
呂猗:周顗、戴淵皆有高名,足以惑眾,近者之言曾無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舉之患,為將來之憂耳。 [9] 
房玄齡等《晉書》:①若思閒爽,照理研幽。伯仁凝正,處腴能約。鹹以高才雅道,參豫疇諮。及京室淪胥,抗言無撓,甘赴鼎而全操,蓋事君而盡節者歟!②周戴英爽,忠謨允塞。道屬屯蒙,禍罹兇慝。 [9] 
李燾:祖逖與晉,披荊棘、冒風露、尺攘寸,取以復河南故土,而王導以戴淵一旦雍容,直據其上而節制之,是艱難之際而逖盡其力,而平定之後則淵居其利,故逖以感憤而其功不終。噫!以逖之氣節,豈肯低首撫衿碌碌從戴淵後者,王導遽以加之,抑英雄之氣、沮進取之謀,非策也。 [10] 
宗白華枕戈待旦的劉琨,橫江擊楫的祖逖,雄武的桓温,勇於自新的周處、戴淵,都是千載下懍懍有生氣的人物。 [11] 

戴淵軼事典故

戴淵年輕時,很俠義,不注意品行,曾在長江、淮河間襲擊、搶劫商人和旅客。陸機度假後回洛陽,行李很多,戴淵便指使一班年輕人去搶劫。他在岸上,坐在摺疊椅上指揮手下的人,安排得頭頭是道。戴淵原本風度儀態挺拔不凡,雖然是處理搶劫這種卑劣的事,神彩仍舊與眾不同。陸機在船艙裏遠遠地對他説:“你有這樣的才能,還要做強盜嗎?”戴淵感悟流淚,便扔掉劍投靠了陸機。他的談吐非同一般,陸機更加看重他,和他確定交誼,並寫信推薦他。戴淵拿着信過江投軍,在軍中作戰勇敢,表現突出,一直做到徵西將軍 [12-13] 

戴淵史書記載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9] 

戴淵親屬成員

戴淵祖父

戴烈三國孫吳時官至左將軍 [14] 

戴淵父親

戴昌,官至會稽太守。 [15] 

戴淵弟弟

戴邈,字望之,官至尚書僕射,卒贈衞將軍,諡號穆。 [9]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戴若思,廣陵人也,名犯高祖廟諱。
  • 2.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若思有風儀,性閒爽,少好遊俠,不拘操行......若思後舉孝廉,入洛,機薦之於趙王倫曰:“蓋聞繁弱登御,然後高墉之功顯;孤竹在肆,然後降神之曲成。是以高世之主必假遠邇之器,藴櫝之才思託太音之和。伏見處士廣陵戴若思,年三十,清衝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鑑足以辯物;安窮樂志,無風塵之慕,砥節立行,有井渫之潔;誠東南之遺寶,宰朝之奇璞也。若得託跡康衢,則能結軌驥騄;曜質廊廟,必能垂光璵璠矣。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廢。”倫乃闢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時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鑑,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與語,既而稱若思有公輔之才。累轉東海王越軍諮祭酒,出補豫章太守,加振威將軍,領義軍都督。以討賊有功,賜爵秣陵侯,遷治書侍御史、驃騎司馬,拜散騎侍郎。
  • 3.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元帝召為鎮東右司馬。將徵杜弢,加若思前將軍,未發而弢滅。帝為晉王,以為尚書。
  • 4.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中興建,為中護軍,轉護軍將軍、尚書僕射,皆辭不拜。
  • 5.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出為徵西將軍、都督兗豫幽冀雍並六州諸軍事、假節,加散騎常侍。發投刺王官千人為軍吏,調揚州百姓家奴萬人為兵配之,以散騎常侍王遐為軍司,鎮壽陽,與劉隗同出。帝親倖其營,勞勉將士,臨發祖餞,置酒賦詩。
  • 6.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方當推鋒越河,掃清冀朔,會朝廷將遣戴若思為都督,逖以若思是吳人,雖有才望,無弘致遠識,且已翦荊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來統之,意甚怏怏。
  • 7.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若思至合肥,而王敦舉兵,詔追若思還鎮京都,進驃騎將軍,與右衞將軍郭逸夾道築壘於大桁之北。尋而石頭失守,若思與諸軍攻石頭,王師敗績。若思率麾下百餘人赴宮受詔,與公卿百官於石頭見敦。敦問若思曰:“前日之戰有餘力乎?”若思不謝而答曰:“豈敢有餘,但力不足耳。”又曰:“吾此舉動,天下以為如何?”若思曰:“見形者謂之逆,體誠者謂之忠。”敦笑曰:“卿可謂能言。”
  • 8.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敦參軍呂猗昔為台郎,有刀筆才,性尤奸諂,若思為尚書,惡其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説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眾,近者之言曾無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舉之患,為將來之憂耳。”敦以為然,又素忌之,俄而遣鄧嶽、繆坦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賊平,冊贈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曰簡。
  • 9.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22]
  • 10.    《六朝通鑑博議·卷三》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4-10-06]
  • 11.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 12.    《世説新語·自新第十五》:戴淵少時,遊俠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赴假還洛,輜重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胡牀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淵既神姿峯穎,雖處鄙事,神氣猶異。機於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復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辭厲非常,機彌重之,定交,作筆薦焉。過江,仕至徵西將軍。
  • 13.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遇陸機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據胡牀,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機察見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復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劍就之。機與言,深加賞異,遂與定交焉。
  • 14.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祖烈,吳左將軍。
  • 15.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父昌,會稽太守。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