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士遜

鎖定
張士遜(964—1049年),字順之,襄州陰城(今湖北老河口)人。 [1]  北宋政治人物、詩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舉進士第,為均州鄖鄉縣(今湖北鄖縣)主簿,遷射洪(今屬四川)令,歷江南、廣東、河北轉運使、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康定元年(1040)致仕,仁宗優詔拜太傅,進封鄧國公(今河南鄧縣一帶)。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贈太師,兼中書令,諡文懿。張士遜曾經活躍於北宋政壇,仁宗朝曾三次拜相。 [2]  張士遜是我國北宋政治舞台上有一定影響的歷史人物,與陳堯佐范仲淹蘇轍等著名文人、政壇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 [3] 
順之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襄州陰城
出生日期
乾德二年(964年)
逝世日期
皇祐元年(1049年)
本    名
張士遜

張士遜人物簡介

張士遜,(964-1049年),北宋官吏、字順之。陰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宋太宗淳化進士。調鄖陽區(今屬湖北)主簿,遷射洪(今屬四川)令。有政績。後改襄陽(今湖北襄陽市)令。宋真宗時被薦為監察御史;再遷侍御史,徙廣東,又徙河北。黃河在山東惠民縣決口,朝廷命將州治移徙陽信,有人認為惠民縣存糧過金,遷徙不易。他調查後建議,沿河諸州,缺糧户甚多;即以存糧貸給農民,令農民次年納糧至陽信。真宗末年,升樞密副史;不久,又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仁宗寶元初,封國公。康定初,他上説書:禁兵久戍邊,其家在京,有不能生存者。仁宗命內侍從指揮使以下,分別按等級出庫藏十萬賜予。他又請遣使安撫陝西,仁宗即命知制誥韓琦前往,並下令樞密院,以後邊防事務,必須與士遜等參議。後累上書請退,獲准並封為鄧國公。 [12] 

張士遜人物生平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九月二十一日,張士遜生於陰城(今湖北老河口) [4]  。史料載其士遜出生百天始啼哭,生後便喪母,襁褓和少年時期主要靠姑母適全氏撫養,視同已出。 [5]  青少年時期極其貧困,讀書於武當山下。 [6] 
淳化三年(992)舉進士,任鄖鄉主簿(文書)。後調射洪(今四川省轄縣)縣令。轉運使調遜治郪(今四川省三台縣),百姓聞知,挽留,不得去,又還射洪。安撫使到梓州(府署在三台),問下屬:“官吏誰有才能?”知州張雍即答:“射洪令,第一也。”後改任襄陽縣令,為秘書省著作佐郎、知邵武縣,以寬厚得民。改秘書丞、監折中倉,歷御史台推直官。
景德四年(1007),翰林學士楊億舉薦士遜為監察御史,因改革貢舉(考試)辦法,受到真宗(趙恆)賞識。大中祥符元年(1008),拔為江南轉運使。後任侍御史,督廣東、河北一帶糧政。以糧貸放貧民,公私均獲利,受到人們稱讚。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十一月,太子賓客張士遜改為太子詹事,會靈觀判官。五年,自樞密直學士樞密副使
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遷尚書左丞。六年,加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七年(1029),以刑部尚書知江寧府(今南京市)。八年,知許州(今許昌市)。六年(1028)三月,自樞密副使、尚書左丞、祥源觀使、加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七年,張士遜坐救曹利用,遷刑部尚書、出知江寧府
明道元年(1032),以張士遜自知許州、定國軍節度使加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同年十一月,兼兵部尚書。二年(1033)四月,自刑部尚書平章事,加門下侍郎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是歲旱蝗,士遜請如漢故事冊免,不許。及帝自損尊號,士遜又請降官一等,以答天變,帝慰勉之。五月,命宰臣士遜撰《謝太廟》及《籍田記》。十月,張士遜與同列過楊崇勳園飲,日中不至。御史中丞範諷劾張士遜,以尚書左僕射河南府
寶元元年(1038),三月,王隨陳堯佐等罷。張士自山南東道節度使,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十二月癸亥朔,封郢國公,加恩百官。寶元初,仁宗體憫百姓,釋放宮人,士遜説:“此盛德事也。”仁宗問士遜:“君子、小人各有黨乎?”當即答道:“有之。只是公私不同罷了。”仁宗説:“法令必行,邪正有別,定能國泰民安。”
康定元年(1040)二月,士遜與朝廷議論邊境之事,並建議派人慰問家在京城的戍邊將士,仁宗以緡錢(一串錢)十萬賜禁兵。五月壬戌,致仕,拜太傅,封鄧國公。仁宗書寫飛白“千歲”二字以贈,士遜因建“千歲堂”。宋
皇祐元年(1049)正月乙酉,士遜逝世,年八十六。仁宗親臨哀悼,贈太師中書令,諡文懿,並篆其墓碑曰“舊德之碑”。
(其他參考資料: [1] 

張士遜軼事典故

治射洪,以旱禱雨白崖山陸使君祠,尋大雨,士遜立廷中,須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禱歐陽太守廟,廟去城過一舍,士遜徹蓋,雨沾足始歸。
士遜生七日,喪母,其姑育養之。既長,事姑孝謹,姑亡,為行服,徒跣扶柩以葬,追封南陽縣太君。初,陳堯佐罷參知政事,人有挾怨告堯佐謀反,復有誣諫官陰附宗室者。士遜曰:“憸人構陷善良,以搖朝廷,奸偽一開,亦不能自保矣。”帝悟,抵告者以罪,誣諫官事亦不下。然曹利用樞府,藉寵肆威,士遜居其間,無所可否,時人以“和鼓”目之。士遜嘗納女口宮中,為御史楊偕所劾。
(其他參考資料: [1] 

張士遜人物評價

(元)脱脱:呂夷簡、張士遜皆以儒學起家,列位輔弼。仁宗之世,天下承平,因時制宜,濟以寬厚,相臣預有力焉。士遜練習民事,風跡可紀,而依違曹利用以取譏。 [1] 

張士遜親屬成員

輩分
關係
簡介
先輩
曾祖
張育從,唐末五代荊襄節度使趙匡凝部下,主管財政事務。唐昭宗天佑二年(905),朱温大敗趙匡凝於漢江,張育從躲避於均州鄖鄉,卒葬於斯。
曾祖母
郭氏。
祖父
張裕,試金吾長史,嘗蒞陰城鹽院,並定居於此。
祖母
胡氏。
父親
張廷朗,翔去弗仕,鹹以醲徳厚行,品於州曲。
母親
趙氏。
姨娘
龐氏、李氏。
姑母
適全氏,追封南陽縣太君
晚輩
長子
張友真,字益之。初補將作監主簿,再遷為丞。士遜為請館閣校勘,仁宗曰:「館閣所以待英俊,不可。」乃令館閣讀書,詔校勘毋得增員。後編三館書籍,遷秘閣校理、同知禮院,賜進士出身,知襄州。坐軍賊張海剽劫不能制,罷歸。後除史館修撰,御史何郯言:「史館修撰,故事,皆試知制誥,友直不當得。」改集賢殿修撰。以天章閣待制知陝州,同勾當三班院。侍宴集英殿,猶衣緋衣,仁宗顧見之,乃賜金紫。累遷工部郎中、知越州。州民每春斂財,大集僧道士女,謂之「祭天」,友直下令禁絕,取所斂財建學以延諸生。卒官。士遜嘗記帝東宮舊事,而史官未之見,友直纂為《資善錄》上之。
著有:《張友直文集》十卷(《藝文略》) 《資善錄》(《宋史·張士遜傳》) 《太素脈法》一卷(《湖北通志》) [7] 
幼子
張友正,字義祖。杜門不治家事,居小閣學書,積三十年不輟,遂以書名。神宗評其草書,為本朝第一。
米芾評張友正的書法為“如宮女插花,媚嬌對鑑,端正自然,別有一種韻致”。董逌雲:“張友正所書.自雲得漢人心法,其用筆過為鋒長而力弱,殆不可持,故使筆常動搖,勢若宛轉,世人故自不能用。今考其書,別構一體,自得成就。雖神明潛發,不逮古人,然其過人正在自然處勝也。” [8] 
孫女
陳氏,贈博平郡夫人,詩人陳與義之母。 [9] 
(其他參考資料: [1]  [10] 

張士遜個人作品

官舍書事二首
官舍如僧舍,翛然萬慮清。
等閒無客到,容易有苔生。
寄陳文惠
赭案當年並命時,蒹薜衰颯倚瓊枝。
皇恩乞與桑榆老,鴻自高冥鳳在池。
寄唐山人
梓潼江口涪江上,深僻還如樗杜村
獨坐翠光噴釣艇,萬家寒影落吟軒。
結友尋真重駐留,行行渾似近蓬邱。
人擎綠玉簡齊立,水帶碧桃花亂流。
松蓋幾層須自老,芝英三秀又誰收。
坐中忽見紅雲起,疑是仙姑訪舊遊。
送柴大諫赴闕
一萬餘家留戀意,二三十里管絃聲。
惠加潼水流難盡,鞭指金門望轉清。
送高學士知越
著撰煩鴻筆,均勞利建侯。
僧隨天際棹,郡冠浙東州。
山影四明接,溪聲萬壑流。
謝家風月在,公外稱冥搜。
送僧歸護國寺
一言已了忘筌誼,諸祖休傳壞色衣。
只履遠過葱嶺去,片雲高傍石橋歸。
海宮有請杯慵度,塵劫無涯錫倦飛。
元帥香燈持百載,又從樞府發清輝。
題寶蓋巖寺
身為冠冕留,心是雲泉客。
每到雲泉中,便擬忘歸跡。
況茲寶蓋巖,天造清涼宅。
税車官道邊,誰知願言適。
題建寧縣洛陽村
金谷花時醉幾場,舊遊無日不思量。
誰知萬水千山裏,枉被人言過洛陽。
題西庵寺
西庵深入西山裏,算得當年少客遊。
密密石叢盤小徑,涓涓雲竇瀉寒流。
松皆有節誰青蓋,僧盡無心也白頭。
欲刷粉牌書姓字,調卑官冗不堪留。
晚春遊金明抵暮入宜秋門閽兵捧門牌請官位因
閒遊靈沼送春回,關吏何須苦見猜。
八十衰翁無品秩,昔曾三到鳳池來。
靈蹤遺幾載,卓錫在高岑。
妙法歸何地,清泉流至今。
苔花生細細,雲葉映沈沈。
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
峽山寺
峽寺一停橈,新秋暑乍消。
幽懷徒易釋,肥遁固難招。
翠擬千峯活,紅分數葉凋。
優遊虛歲月,何以報清朝。
憶越州
稽山岩壑深復高,思之誰妙丹青毫。
霜縑若得一千幅,伻圖何必乘蘭舠。
憶越州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縱賞無餘遺。
不知風月誰為主,夷猶未必如當時。
雍熙中植桐於蕭寺壬辰登科後告老來寺留題
桐枝手植有桐孫,二紀重來愧此身。
三匹衣魚聯貴仕,十洲軒冕接清塵。
耕桑雖喜多新隴,耆艾堪嗟少故人。
蕭寺前題粉壁在,又書丁巳對壬辰。
雲峯寺
百越回轅度翠微,全家還憩白雲扉。
白雲知我帝鄉去,旋拂徵鞍也要歸。
邵武縣禱雨大有感應任滿作詩紀其事
乞靈曾爇一爐煙,言下滂沱救旱田。
今日解龜留數字,要教來者更恭虔。
(本章參考文獻: [11] 

張士遜影視形象

電視劇《清平樂》徐正運飾演張士遜
參考資料
  • 1.    (元)脱脱 等 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 2.    王瑩. 張士遜研究[D].西北大學,2019.
  • 3.    羅耀松.北宋張士遜交往考[J].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6(01):7-10.
  • 4.    (宋)胡宿.太傅致仕鄧國公張公行狀(文恭集):廣雅書局,1899
  • 5.    紀昀 等 編.四庫全書·集部二七·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6.    青箱雜記·卷八  .青箱雜記-卷八_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2-20]
  • 7.    襄陽曆代著述記略  .豆瓣[引用日期2019-12-20]
  • 8.    陳志平.章友直與張友正書史考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03):68-71+161.
  • 9.    劉雲軍,馬愛萍.《宋史·陳與義傳》補正[J].宋史研究論叢,2015(02):447-464.
  • 10.    (宋)宋祁.景文集·卷五七·卷五七·張文懿公士遜舊德之碑[M]//王雲五 等 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 11.    張士遜詩選  .詩[引用日期2013-02-08]
  • 12.    歷史人物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