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度尚

鎖定
度尚(117年—166年),字博平。山陽郡湖陸(今山東金鄉西)人。 [1]  東漢時期名將、“八廚”之一。
度尚出身寒微,歷任郡上計吏郎中。後出任上虞縣長,他為政嚴峻,但卻深受敬仰,被百姓呼為神明。任文安縣令時,接濟遭到災荒的百姓。
延熹五年(162年),升任荊州刺史,在平定荊州的叛亂中功勳卓著,因功受封右鄉侯,遷任桂陽太守。晚年出任遼東太守,擊破擾境的鮮卑。延熹九年(166年)去世,享年五十歲。
中文名
度尚
別    名
度博平
國    籍
東漢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公元117年(東漢元初四年)
逝世日期
公元166年(東漢延熹九年)
職    業
將領
主要成就
大破荊州羣賊,斬獲數萬
擊破鮮卑,使夷狄畏憚
出生地
山陽湖陸
官    職
荊州刺史、遼東太守
封    爵
右鄉侯
地    位
八廚之一

度尚人物生平

度尚早年經歷

度尚出身貧寒,年輕時不喜讀書,也不修養自己的品行,所以不被鄉里推舉。(據《續漢書》記載:度尚幼年喪父,侍奉母親非常孝順,通曉《京氏》、《古文尚書》。為官清廉,有文武才略 [2]  )後來因為太過貧窮,只好幫同郡的宦官侯覽看田,因此得以擔任郡裏的上計吏,又拜為郎中,出任上虞縣長。度尚為政嚴峻,善於揭發人的奸行和過錯,眾人都以此為奇,認為他是神明。 [3] 
後轉任文安縣令,遇到災害的時候,谷貴而人吃不飽,度尚開倉救濟,百姓因此得救。當時冀州刺史朱穆巡行到此,見到度尚感到驚奇。 [4] 

度尚初入軍旅

延熹五年(162年),長沙、零陵叛軍共七八千人,其首領自稱將軍,攻入桂陽、蒼梧、南海、交阯,交阯刺史及蒼梧太守都望風而逃,兩地全都失陷。朝廷派遣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討伐,無法攻克。豫章艾縣的六百多人,應募後卻沒有得到賞賜,在憤怨之下造反,焚燒長沙諸郡縣,攻益陽,殺其縣令,部眾漸強。朝廷又派謁者馬睦督荊州刺史劉度進擊,結果失敗,為叛軍所擊破,二人都逃走。
在無奈之下,桓帝只得下詔令公卿舉薦可以代替劉度的人選,當時已經升任尚書的朱穆舉薦度尚,度尚得以右校令之職升任荊州刺史。他到任後,親率部曲,同甘共苦,招募少數民族的軍隊,設獎賞,率軍進擊,大破叛軍,受降數萬人。 [5] 
而長期反叛的桂陽叛軍卜陽、潘鴻畏懼度尚,都遷徙至山谷之中。度尚率軍窮追數百里,攻入南海界,擊破三屯,繳獲許多珍寶。但卜陽、潘鴻的主力仍在,度尚想要再次進擊,但士卒都為財寶所吸引,沒有了鬥志。度尚思慮如果延緩就不能戰鬥,迅速進擊必然使其逃亡,於是在軍中宣言説卜陽、潘鴻做賊十餘年,擅長攻守之道,如今兵少,不可以輕進,應當等到諸郡援助的軍隊抵達,再合力圍攻。並下令允許士兵打獵,士兵喜悦,都出營打獵。度尚於是密令親信潛入大營,將珍寶焚燒殆盡。士兵們打獵回來,見此都流淚哭泣。度尚慰勞他們,並深深自責,趁機説道:“卜陽的財寶足夠你們幾世富裕,只怕你們不盡力而已。現在所丟失的少,有什麼好介意的!”眾人聽了都憤慨踴躍,自告奮勇。度尚趁機下令,明早率軍進擊。而卜陽、潘鴻認為自己堡壘堅固,不設防備,眾人趁機進攻,大破其軍。度尚出兵三年,平定了所有的叛軍。 [6] 

度尚威震荊襄

延熹七年(164年),度尚因功受封右鄉侯。遷桂陽太守。
延熹八年(165年),度尚被徵還京師雒陽。同年,荊州士兵朱蓋等人因為守邊已久,卻沒有受到什麼賞賜,在怨恨之下再次作亂,與桂陽叛軍胡蘭等三千多人再次進攻桂陽,焚燒郡縣,桂陽太守任胤棄城而逃,叛軍總數已至數萬。便轉攻零陵,零陵太守陳球率軍固守以抗拒叛軍。朝廷任命度尚為中郎將,率幽州冀州、黎陽和烏桓步、騎軍共兩萬六千人救援陳球,又與長沙太守抗徐等徵發諸郡軍隊,共同進擊,大破叛軍,斬得胡蘭等三千五百人的首級,其餘叛軍逃往蒼梧郡。朝廷下詔賜度尚錢百萬。 [7] 

度尚因功獲赦

事後,朝廷再次任命度尚為荊州刺史,度尚見胡蘭餘黨逃往蒼梧,害怕他們再次成為自己的負擔,於是假造消息説蒼梧賊進犯荊州界,於是召交阯刺史張磐關押至廷尉處。但張磐辭狀尚未寫完,就被赦免了。張磐不肯出獄,獄吏對張磐説:“天恩空前但您不出獄,這可以嗎?” [8] 
張磐於是為自己辯白説:“從前長沙賊胡蘭作難荊州,餘黨散入交阯。臣身披甲冑,冒着危險,討擊兇惡的賊人,殺了他們的頭目,餘黨全部鳥竄逃走,回到荊州。刺史度尚害怕我先説,而招致罪過,於是上奏冤枉臣。臣備位方伯,是國家的爪牙,而被度尚冤枉,受牢獄之災。事情有虛有實,法律有是有非。臣確實沒有過錯,赦無所除。如果忍受下來,永受侵辱之恥,生為惡吏,死為敝鬼。請求傳度尚到廷尉這裏,面對曲直,足明真偽。如果不徵度尚,臣就埋骨於牢檻之中,一輩子不出去,希望澄清冤枉。”廷尉向桓帝陳説了此事,朝廷於是下詔徵度尚至廷尉處,度尚詞窮只得認罪,因為之前的功勞得以赦免。 [9] 
當時,海內追求高風亮節的人便互相標榜,為天下名士定出標號。以度尚與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周、蕃向、王章八人稱為“八廚”。 [10] 

度尚再破鮮卑

度尚晚年時,出任遼東太守。他任職數月後,鮮卑進攻遼東,度尚率軍與其交戰,大破鮮卑。夷狄自此非常畏懼他,不敢再犯。 [11] 
延熹九年(166年),度尚去世,享年五十歲。 [12]  他去世後,蔡邕為其撰碑文,名《荊州刺史度尚碑》。 [13] 

度尚歷史評價

蔡邕:君資天地之正氣,含太極之純精。明潔鮮于白圭,貞操厲乎寒松。朗鑑出於自然,英風發乎天骨。事親以孝,則行侔於曾、閔;結交以信,則契明於黃石。温温然弘裕虛引,落落然高風起世。信荊山之良寶,靈川之明球也。爰在弱冠,英風固以揚於四海矣。拜為荊州刺史,仗衝靜以臨民,施仁義以接物,恩惠著於萬里,誠信暢於殊俗。由是撫亂以治,綏擾以靜也。 [13] 
續漢書》:為吏清潔,有文武才略。 [14] 
范曄後漢書》:①安、順以後,風威稍薄,寇攘浸橫,緣隙而生,剽人盜邑者不闋時月,假署皇王者益以十數。或託驗神道,或矯妄冕服。然其雄渠魁長,未有聞焉,猶至壘盈四郊,奔命首尾。若夫數將者,並宣力勤慮,以勞定功,而景風之賞未甄,膚受之言互及。以此而推,政道難乎以免。②江、淮、海、岱,虔劉寇阻。其誰清之?雄、尚、緄、撫。 [15] 
谷應泰:及乎孫傳庭盩厔之戰,擒闖王以獻俘,劉良佐左良玉義門之戰,破賊兵二十餘萬,此何異李固之入荊州,度尚之臨艾縣。 [16] 
蔡東藩後漢演義》:國家設兵,原以防盜,盜去不擊,烏用兵為?觀度尚之計激軍心,似以詐謀使人,不足為法,然尚之所用以擊賊者,乃蠻夷雜種耳;平素未曾訓練,第因一時之募集,驅使從戎,若非設法以鼓動之,安能令其再接再厲,搗平賊巢耶?故尚之所為,權道也,非正道也!孔子所謂可與權者,尚其有焉。 [17] 

度尚軼事典故

度尚知人之鑑

度尚喜歡推薦賢才,為了等待他們可以一直坐到天亮。度尚曾提拔門下書佐朱儁,經常嘆息親近他,認為朱儁志向不凡。朱儁後來官至車騎將軍,遠近的人都為度尚的識人之明而驚奇。 [18] 

度尚表彰曹娥

在上虞縣中有一個孝女曹娥,因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元嘉元年(151年),時任上虞縣長度尚聽聞曹娥的事蹟,他於是下令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又命門生邯鄲淳為其作誄辭,刻石立碑,以表彰她的孝烈。 [19] 

度尚史書記載

續漢書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15] 

度尚文學形象

在小説《後漢演義》中,度尚形象與正史相似。任荊州刺史,是當時名將。先用計破桂陽餘賊潘鴻等,使荊州大定,羣賊都被平定。度尚以功得封右鄉侯,調任桂陽太守。次年,被徵還京師,後來荊州兵朱蓋等反叛,包圍零陵太守陳球,朝廷再以度尚為中郎將,率軍前往救援零陵,度尚連敗賊軍,又與抗徐等調集各郡士兵,合力討擊,大破桂陽賊胡蘭。胡蘭急不擇路,被度尚督兵追斬,朝廷賜度尚錢百萬, [17]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度尚字博平,山陽湖陸人也。
  • 2.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李賢注引《續漢書》曰:“尚少喪父,事母至孝,通《京氏易》、古文尚書。為吏清潔,有文武才略。”與此不同。
  • 3.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家貧,不修學行,不為鄉里所推舉。積困窮,乃為宦者同郡侯覽視田,得為郡上計吏,拜郎中,除上虞長。為政嚴峻,明於發擿姦非,吏人謂之神明。
  • 4.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遷文安令,遇時疾疫,谷貴人飢,尚開倉廩給,營救疾者,百姓蒙其濟。時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見尚甚奇之。
  • 5.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延熹五年,長沙、零陵賊合七八千人,自稱“將軍”,入桂陽、蒼梧、南海、交阯,交阯刺史及蒼梧太守望風逃奔,二郡皆沒。遣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討之,不能克。豫章艾縣人六百餘人,應募而不得賞直,怨恚,遂反,焚燒長沙郡縣,寇益陽,殺縣令,眾漸盛。又遣謁者馬睦,督荊州刺史劉度擊之,軍敗,睦、度奔走。桓帝詔公卿舉任代劉度者,尚書朱穆舉尚,自右校令擢為荊州刺史。尚躬率部曲,與同勞逸,廣募雜種諸蠻夷,明設購賞,進擊,大破之,降者數萬人。
  • 6.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而陽、鴻等黨眾猶盛,尚欲擊之,而士卒驕富,莫有鬥志。尚計緩之則不戰,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陽、潘鴻作賊十年,習於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進,當須諸郡所發悉至,爾乃併力攻之。申令軍中,恣聽射獵,兵士喜悦,大小皆相與從禽。尚乃密使所親客潛焚其營,珍積皆盡。獵者來還,莫不泣涕。尚人人慰勞,深自咎責,因曰:“卜陽等財寶足富數世,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眾聞鹹憤踴,尚敕令秣馬蓐食,明旦,徑赴賊屯。陽、鴻等自以深固,不復設備,吏士乘鋭,遂大破平之。尚出兵三年,羣寇悉定。
  • 7.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七年,封右鄉侯,遷桂陽太守。明年,徵還京師。時荊州兵朱蓋等,征戍役久,財賞不贍,忿恚,復作亂,與桂陽賊胡蘭等三千餘人復攻桂陽,焚燒郡縣,太守任胤棄城走,賊眾遂至數萬。轉攻零陵,太守陳球固守拒之。於是以尚為中郎將,將幽、冀、黎陽、烏桓步騎二萬六千人救球,又與長沙太守抗徐等發諸郡兵,並勢討擊,大破之,斬蘭等首三千五百級,餘賊走蒼梧。詔賜尚錢百萬,餘人各有差。
  • 8.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復以尚為荊州刺史。尚見胡蘭餘黨南走蒼梧,懼為已負,乃偽上言蒼梧賊入荊州界,於是徵交阯刺中張磐下廷尉。辭狀未正,會赦見原。磐不肯出獄,方更牢持械節,獄吏謂磐曰:“天恩曠然而君不出,可乎?”
  • 9.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磐因自列曰:“前長沙賊胡蘭作難荊州,餘黨散入交阯。磐身嬰甲冑,涉危履險,討擊兇患,斬殄渠帥,餘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刺史度尚懼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見誣。磐備位方伯,為國爪牙,而為尚所枉,受罪牢獄。夫事有虛實,法有是非。磐實不辜,赦無所除。如忍以苟免,永受侵辱之恥,生為惡吏,死為敝鬼。乞傳尚詣廷尉,面對曲直,足明真偽。尚不徵者,磐埋骨牢檻,終不虛出,望塵受枉。”廷尉以其狀上,詔書徵尚到廷尉,辭窮受罪,以先有功得原。
  • 10.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2-17]
  • 11.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尚後為遼東太守,數月,鮮卑率兵攻尚,與戰,破之,戎狄憚畏。
  • 12.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年五十,延熹九年,卒於官。
  • 13.    《全後漢文·卷七十九》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3-12-17]
  • 14.    李賢注《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2]
  • 15.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2]
  • 16.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五·中原羣盜》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1]
  • 17.    《後漢演義·第五十三回》  .天涯在線書庫[引用日期2013-08-03]
  • 18.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李賢注引謝承《後漢書》:尚進善愛人,坐以待旦,擢門下書佐朱儁,恆嘆述之,以為有不凡之操。俊後官至車騎將軍,遠近奇尚有知人之鑑。
  • 19.    紹興孝女曹娥碑  .上虞圖書館[引用日期2013-12-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