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母班

鎖定
胡母班(?―190年),複姓胡母,名班,字季皮 [9]  (一作季友 [4]  [7]  ),泰山奉高人,東漢末年大臣,“八廚”之一,當時有言“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1] 
初平元年(190年),胡母班時為執金吾,奉董卓之命東行説解關東聯軍,結果被袁紹指使王匡殺害。 [4] 
全    名
胡母班
季皮(一作季友 [7]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泰山郡奉高縣 [1] 
逝世日期
190年
最高官職
執金吾

胡母班人物生平

胡母班名列八廚

胡母班,是泰山奉高人,年少時輕財赴義,振濟人士,與度尚王考張邈劉儒秦周蕃向王章號為“八廚”,當時有句話叫“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胡母班曾任侍御史。 [1]  [9]  [13] 
《後漢書》所載蔡邕上疏以及李賢注《蔡邕集》提到:胡母班擔任侍御史時,劉郃承詔命拷問胡母班,並稱他與羊陟為黨。蔡邕維護胡母班,與叔父蔡質問劉郃拷問胡母班的理由,劉郃沒有回答。 [2] 

胡母班東行遇害

初平元年(190年),胡母班時任執金吾。董卓令胡母班與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帶着詔書勸解關東聯軍。胡母班來到河內,當時河內太守王匡是胡母班妻子的哥哥,也是討董聯軍的一員,袁紹指使他將胡母班收捕下獄,打算殺死胡母班示眾。胡母班寫信給王匡説:“自古以來,就沒有下土諸侯舉兵向京師的。《劉向傳》説‘擲鼠忌器’,對於器物尚且如此,何況董卓身處身處京城,用天子做掩護。幼主還在宮中,怎麼能夠討伐呢?我與太傅馬公、太僕趙岐、少府陰修都受到詔命。關東諸郡,雖然實際嫉恨董卓,但表面仍然奉行王命。而唯獨足下將我拘於獄中,打算殺我釁鼓,這是何等悖暴無道之舉?我與董卓是何親戚?豈有與他共同承擔罪惡的道理?足下張開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因痛恨董卓而遷怒於我,何等殘酷啊!死亡,是人不幸的遭遇,但我恥為狂夫所害。如果死者有靈,我當向皇天控訴足下。婚姻是禍是福,今日我算是明白了,過去我們是一體,如今成了血仇。亡人的兩個兒子(一説為兩個女兒)也是您的外甥,我身死之後,希望您切勿讓他們看到我的屍骨。”王匡得書後,抱着胡母班的兩個兒子大哭,最終胡母班死於獄中。(此信內容有爭議,詳見目錄“相關爭議”。) [3-4]  [9] 
當時,胡母班、吳修、王瑰都被袁紹指使王匡殺害,陰修也被袁術殺死,只有韓融因名聲德行而倖免。 [4] 
後來,王匡被董卓擊敗,走歸泰山郡,得到數千勁勇的士卒,打算去和張邈會合。胡母班的親屬不勝憤怒,於是與曹操併力攻擊王匡,將其斬殺。 [5] 

胡母班個人作品

《全後漢文》載胡母班作《與王匡書》。 [8] 

胡母班親屬成員

妻子
王氏,同郡王匡之妹。 [4]  [5] 

胡母班軼事典故

胡母班 胡母班
《搜神記·卷四》中,有一件胡母班與泰山府君的故事。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郡人。有一次他走過泰山的旁邊,忽然在樹林裏碰上一個穿紅衣服的騎士,招呼胡母班説:“泰山府君召見。”胡母班驚呆了,正在猶豫不決還沒回答的時候,又有一個騎士出來,呼喚他。於是胡母班就跟着他們走了幾十步,騎士就請胡母班暫時閉上眼睛。一會兒,他看見宮殿房屋,儀仗非常威嚴。胡母班就進府拜見了泰山府君,泰山府君讓人給他端上飯菜,對胡母班説:“我想見您,沒有別的情,只是想請您捎封信給我女婿罷了。”胡母班問:“您女兒在哪裏?”泰山府君説:“我女兒是河伯的妻子。”胡母班説:“我立即就拿信送去,不知道沿着什麼路走才能到她那裏?”泰山府君回答説:“您一到黃河的中央,就敲打着船呼喚奴婢,自會有取信的人出來。”胡母班就告辭了出來,剛才那騎士又讓他閉上眼睛,一會兒,他忽然又來到了原來的路上。
胡母班就向西去了,像泰山府君所説的那樣呼喚奴婢。一會兒,果然有一個婢女出來,拿了信就又潛到水中去了。過了一會兒,這婢女又冒出水面説:“河伯想見您一下。”這婢女也請他閉上眼睛。不一會兒,胡母班便拜見了河伯。河伯則大擺酒宴,説話也十分熱情。臨走時,他對胡母班説:“感激您老遠給我送來信,我也沒有什麼東西奉送給您。”於是就命令身邊的侍從:“把我的青絲鞋拿來。”於是就把這鞋子贈送給了胡母班。胡母班出來時,也閉上眼睛,忽然又回到了船上。
胡母班在長安過了一年就回家去了。他走到泰山旁邊,不敢偷偷地經過,就敲着樹幹,自報姓名:“我胡母班從長安回來,想報告一下消息。”一會兒,從前的那騎士出來,帶着胡母班按照過去的方法進了泰山。於是胡母班就向泰山府君報告了送信的經過。泰山府君請求説:“我會在其他方面再報答您。”胡母班説罷,上廁所去。忽然看見他父親帶着刑具在於犯人所服的勞役,這種人有幾百個。胡毋班上前拜見父親,流着淚問:“大人為什麼落到這個地步?”他父親説:“我死了後很不幸,被懲罰三年,現在已經二年了,苦得不能再待下去了。知道您現在被府君所賞識,你可以給我向他訴説一下,求他免除這勞役,我只是想當一個土地神罷了。” 胡毋班就依照父親教給他的話,向府君磕頭求情。府君説:“活人和死人屬於不同的世界,不可以互相接近。我自己倒沒有什麼吝惜的。”胡母班苦苦哀求,府君才答應了他的請求。於是胡母班告辭出來,回家去了。
過了一年多,胡母班的兒子幾乎死光了。胡母班很恐懼,又來到泰山,敲樹求見。過去的騎士就迎接他去見府君。胡毋班就自己先説道:“我過去説話粗疏,等到我回家後,我的兒子都快死光了,現在恐怕禍事還沒完,所以馬上來稟告給您,希望得到您的憐憫和拯救。”府君拍手大笑説:“這就是我過去對你所説的‘活人和死人屬於不同的世界,不可以互相接近’的緣故啊。”就傳令外邊召見胡母班的父親。一會兒,胡母班的父親來到廳堂上,府君就問他:“過去你請求回到家鄉當個土地神,本當為家族造福,可是你的孫兒快死光了,這是為什麼呢?”胡母班的父親回答説:“我離開家鄉很久了,十分高興能回家,又碰上吃的喝的十分豐盛,實在想念孫兒們,所以就召見了他們。”於是府君便撤換了胡母班的父親。他父親痛哭流涕地出去了。胡母班就回家去了,後來又有了兒子,都平安無事。 [6] 

胡母班相關爭議

胡母班寫給王匡的信,出自謝承《後漢書》。裴松之為陳壽《三國志》作注、李賢為范曄《後漢書》作注時皆有引用此段(詳見《三國志·袁紹傳》、《後漢書·袁紹傳》)。 [10-11] 
裴松之引用的此信內容全面,李賢則省去了前面一段。但信中胡母班提到子女一事,裴注謝承書作“亡人子二人”,李賢注謝承書則作“亡人二女”,未知孰是。 [4]  [9] 
又按范曄《後漢書·獻帝紀》,此信中的“太傅馬公”指馬日磾。但范曄《後漢書》記載馬日磾、趙岐出使關東之事在初平三年(192年)秋八月(原文“秋七月庚子,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八月,遣日磾及太僕趙岐,持節慰撫天下。”)。此信與史料記載衝突,不知為何。 [12] 
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認為此信內容有誤,且前後內容互相牴觸,懷疑此信並非胡母班所作。 [14] 
參考資料
  • 1.    《陶淵明集 卷九》: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海內珍奇胡母季皮】
  • 2.    李賢注《後漢書 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初,邕與司徒劉郃素不相平,叔父衞尉質又與將作大匠陽球有隙。球即中常侍程璜女夫也,璜遂使人飛章言邕、質數以私事請託於郃,郃不聽,邕含隱切,志欲相中。於是詔下尚書,召邕詰狀。邕上書自陳曰:“臣被召,問以大鴻臚劉郃前為濟陰太守,臣屬吏張宛長休百日,郃為司隸,又託河內郡吏李奇為州書佐,及營護故河南尹羊陟、侍御史胡母班,郃不為用致怨之狀。【《邕集》其奏曰:“邕屬張宛長休百日,郃假宛五日;復屬河南李奇為書佐,郃不為召;太山黨魁羊陟與邕季父衞尉質對門九族,質為尚書,營護阿擁,令文書不覺,郃被詔書考胡母班等,辭與陟為黨,質及邕頻詣郃問班所及,郃不應,遂懷怨恨,欲必中傷郃。”制曰:“下司隸校尉正處上。”《邕集》作“綦母班”也。】
  • 3.    《後漢書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初平元年……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安集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執而殺之,唯韓融獲免。
  • 4.    李賢注《後漢書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董卓聞紹起山東,乃誅紹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師者,盡滅之。【《獻帝春秋》曰:太傅袁隗,太僕袁基,術之母兄,卓使司隸宣璠盡口收之,母及姊妹嬰孩以上五十餘人下獄死。《卓別傳》曰:悉埋青城門外東都門內,而加書焉。又恐有盜取者,復以屍送郿藏之。】卓乃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譬解紹等諸軍。紹使王匡殺班、瑰、吳循等,【《海內先賢傳》曰:韓融字元長,潁川人。《楚國先賢傳》曰:陰循字元基,南陽新野人也。《漢末名士錄》曰;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名在八廚。《謝承書》曰:班,王匡之妹夫。匡受紹旨,收班繫獄,欲殺以徇軍。班與匡書,略曰:‘足下拘僕於獄,欲以釁鼓,此何悖暴無道之甚者也?僕與董卓何親戚?義豈同惡?足下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恚卓遷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足下於皇天。夫婚姻者禍福之幾,今日著矣。曩為一體,今為血仇,亡人二女,則君之甥,身沒之後,慎勿令臨僕屍骸。’匡得書,抱班二子哭,班遂死於獄。】袁術亦執殺陰循,惟韓融以名德免。
  • 5.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英雄記曰: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以任俠聞。闢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強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敗,匡還州里。起家,拜河內太守。謝承後漢書曰:匡少與蔡邕善。其年為卓軍所敗,走還泰山,收集勁勇得數千人,欲與張邈合。匡先殺執金吾胡母班。班親屬不勝憤怒,與太祖並勢,共殺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 6.    搜神記卷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1]
  • 7.    《搜神記 卷四》: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
  • 8.    全後漢文卷八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1]
  • 9.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齎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漢末名士錄曰:班字季皮,太山人,少與山陽度尚、東平張邈等八人並輕財赴義,振濟人士,世謂之八廚。謝承後漢書曰:班,王匡之妹夫,董卓使班奉詔到河內,解釋義兵。匡受袁紹旨。收班繫獄,欲殺之以徇軍。班與匡書雲:"自古以來,未有下土諸侯舉兵向京師者。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僕與太傅馬公、太僕趙岐、少府陰脩俱受詔命。關東諸郡,雖實嫉卓,猶以銜奉王命,不敢玷辱。而足下獨囚僕於獄,欲以釁鼓,此悖暴無道之甚者也。僕與董卓有何親戚,義豈同惡?而足下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恚卓遷怒,何甚酷哉!死,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足下於皇天。夫婚姻者禍福之機,今日著矣。曩為一體,今為血仇。亡人子二人,則君之甥,身沒之後,慎勿令臨僕屍骸也。"匡得書,抱班二子而泣。班遂死於獄。班嘗見太山府君及河伯,事在搜神記,語多不載。】
  • 10.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1]
  • 11.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1]
  • 12.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1]
  • 13.    《後漢書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摽搒,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古之“八元”、“八凱”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
  • 14.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