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良佐

鎖定
劉良佐(?-1667年),字明輔,北直隸人(清代直隸省) [6]  。明末叛將。 [2] 
劉良佐初從李自成農民軍,後降明,官至總兵 [2]  [7]  ,封廣昌伯。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南下,他率部十萬降清,帶兵俘虜弘光帝於蕪湖,攻破江陰,大肆屠殺人民。 [3] 
清順治五年(1648年),以降功授世職二等精尼奇哈番,即二等“子”。後又轉戰至江西一帶平息明軍將領金聲桓、王得仁軍隊,授散職。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總官銜,尋政直隸提督,官至左都督。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病休官回鄉,次年病故於左雲。 [3] 
全    名
劉良佐
別    名
花馬劉
明輔
封    號
廣昌伯(明安宗封)、二等子爵(清朝封) [5]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西大同左衞
逝世日期
1667年
主要成就
貳臣,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
最高官職
鎮守鳳壽等處總兵官(明朝)、提督直隸總兵官(清朝) [4-5] 
旗    籍
漢軍鑲黃旗

劉良佐人物生平

劉良佐早年經歷

崇禎年間統兵在宿松廬州六安一帶同義軍作戰,升任總兵官
崇禎十年,同總兵牟文綬擊潰羅汝才部下搖天動二十餘萬人。
崇禎十五年,同鳳陽總兵黃得功大敗張獻忠潛山

劉良佐擁立福王

1644年李自成北京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欲立潞王朱常淓,劉良佐與鳳陽總督馬士英、總兵劉澤清、黃得功、高傑擁立福王朱由崧南明時與黃得功、劉澤清、高傑同列為四鎮,封廣昌伯,專轄鳳、壽,駐臨淮,經理陳、杞一路。
黃得功、劉澤清、高傑爭駐揚州,高傑先至,大殺掠。劉澤清大掠淮上。臨淮不接納劉良佐,也被劫掠,史可法親自進行調解,四鎮才都聽命南明朝廷。
高傑欲進軍河南,收復中原,調劉良佐赴徐州作為聲援。後諸軍缺少糧餉,而清軍準備南下,授命與黃得功進行扼守。

劉良佐投降清朝

順治二年(1645),豫親王多鐸率軍下江南,劉良佐以兵十萬來降,隨清軍進攻丹陽金壇江陰。閏六月下旬,良佐部兵數萬包圍江陰縣城,屢攻不利,良佐親作《勸民歌》,希望江陰投降,守將閻應元不從。八月廿一,清軍集中紅衣大炮轟擊城,江陰失守。陳明遇巷戰而死,閻應元自盡。良佐曾勸降黃得功,得功中箭驟逝,以功隸漢軍鑲黃旗。 [8] 
順治五年(1648年)封二等子爵,隨徵南大將軍譚泰剿叛鎮金聲桓、王得仁於江西,平之,授散秩大臣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授江南江安提督,加總管銜。後調任直隸,去總管銜,改左都督
康熙五年(1666年),因病休致。六年,卒;賜祭葬如例。

劉良佐兄弟子孫

其弟劉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時任遊擊,就已隨總兵祖大壽投降清廷。
子劉澤涵,襲子爵。

劉良佐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八·列傳三十五》 [1]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八·列傳三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09]
  • 2.    張文達編.中國軍事人物辭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8.第156頁
  • 3.    左雲名人  .大同市左雲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6-15]
  • 4.    《明季三朝野史》立四鎮:以總兵官東平伯劉澤清轄淮海,駐淮北,經理山東一路;總兵官高傑,封興平伯,轄徐泗,駐泗水,經理開歸一路;總兵官劉良佐,封廣昌伯,轄鳳壽,駐臨淮,經理陳杞一路;總兵官靖安伯黃得功,進爵為侯,轄滁和,駐廬州,經理光固一路。每鎮設兵三萬人,本色米二十萬石,銀四十萬兩。傑,降賊也,號「翻山鷂」,從李建泰起兵。兵敗,南走揚州,大肆殺掠。及設四鎮,傑踞揚州,黃得功與爭;朝廷命萬元吉為太僕寺少卿,監江北軍,往來開諭,以傑充史可法前鋒,始罷兵。
  • 5.    《明史·列傳三十五》:劉良佐,直隸人,明總兵,預擁立福王。順治二年,豫親王下江南,良佐以兵十萬來降。江南定,詣京師,隸漢軍鑲黃旗。五年,以來降功,授世職二等精奇尼哈番。從大將軍譚泰討金聲桓。師還,授散秩大臣。十八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總管銜。尋改直隸提督,改左都督。康熙五年,以病乞休。六年,卒。劉澤清既降復叛,誅死。
  • 6.    《清史列傳.卷七十九.貳臣傳乙》:劉良佐,直隸人,明總兵
  • 7.    《明季北略·崇禎七年甲戌》:八月二十四日,賊先鋒高傑降於賀人龍。初,傑與李自成同夥,有驍勇名,稱“翻山鷂”。自成掠得邢氏,以貌美嬖之。將出掠,留輜重家口於老營,令劉良佐守外營,傑護內營,有急互相救應,留重兵守之。自成既出,邢氏使婢遺傑嘉旨及白綾帨,遂與之通。傑懼事泄,挈邢氏及家丁五十人,降於賀人龍。人龍率以襲賊,卻之。良佐聞,因有歸朝意。
  • 8.    《明史·卷二百六十八·黃得功傳》:“忽飛矢至,中其喉偏左。黃得功知不可為,擲刀拾所拔箭剌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