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刀會

(清代民間秘密組織)

鎖定
小刀會,是中國清朝的一個民間秘密組織,清代民間秘密結社。天地會支派。乾隆年間創立於福建。1850年(道光三十年)閩籍華僑陳慶真廈門重建。會員以小刀為標記,故名。成員多為農民、手工業者、水手、搬運工、城市遊民,間有工商業主加入。承襲“反清復明”口號。1853年(咸豐三年)其首領劉麗川、黃威分別在上海、福建率眾起義,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匯成反清浪潮。 [1] 
最早記載見於乾隆七年(1742年)。主要在江蘇、安徽、福建、台灣等地活動。最初成立是一些平民自備小刀,以求互保,與反清復明無關。例如1783年,發生於台灣的林貴民變即與小刀會有關。道光三十年(1850年),陳慶真在廈門成立作為天地會的一個分支的小刀會,後傳入上海等地。成員包括遊民、農民、工人及商人。
中文名
小刀會
定    義
中國清朝的一個民間秘密組織
性    質
天地會支派
成員分類
農民、手工業者、水手等
來    源
天地會支派、白蓮教支派
標    記
小刀

小刀會簡介

小刀會來源有兩種:一屬天地會支派,二屬白蓮教支派。上海小刀會屬於前者。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立於福建廈門,不久傳至上海。 [2]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作為通商五口,正式對外開放。"迢迢申浦,商賈雲集,各色人等,相率來到滬濱"。其中又以廣東、福建人為多。這些人中有做外僑僕役的,有在租界經商的,有充當洋行掮客的,但大量的是無職業的遊民。遊民中有失業的水手、船伕,也有無賴、惡棍、鴉片販子,更有被太平軍擊潰流落來滬的兵勇。 [2] 
上海是中國沿海商賈雲集、帆檣如織的重要商業城市,水上交通曆來比較發達,自對外通商以後,外國輪船穿梭往返逐漸排擠了長江和沿海一帶木帆船的航運,使大批船伕失業。漳州泉州一帶主要靠的就是海上生計,上萬艘船隻沒有活路,大部分流入了上海、廣州。廣東的艇匪、閩浙的海盜都是過去的船民。他們喪失了土地,如今海上貿易也被洋船給奪去了。 [2] 
這些人有着共同的心理:不滿現狀、放蕩不羈。他們流落江南,以護送鴉片煙土為業,平時逐利構怨,樹黨相仇。聚眾尋仇,爭奪地盤,福建之泉州幫、漳州幫為最橫。浙江東台、寧州排行老二。當時上海小刀會共有 "七黨":"閩則曰建,曰興化;粵則曰廣,曰潮,曰嘉應;浙則寧波;而土著則上海。合之數千人,居無恆產,出無執業,攘奪搶擄,而資生之具莫能問所從來"。(注:《遐邇貫珍》,《彙編》第129頁。)這些人統稱為洪幫,另有青幫,主要是漕運 [2] 

小刀會醖釀起義

小刀會起義的指揮部(豫園點春堂) 小刀會起義的指揮部(豫園點春堂)
小刀會是成立於廈門的民間秘密團體,屬天地會支派,1851年傳到上海。
上海小刀會成員主要為上海的福建籍勞動人民和部分工商業主;與小刀會性質相同的秘密結社,上海還有主要成員為廣東人的天地會和本地人組成的廟幫﹑塘橋幫﹑百龍黨﹑羅漢黨等。
1852年,天地會成員周立春青浦領導發動抗糧鬥爭,南匯﹑華亭(今松江)﹑上海等縣繼之而起。這些鬥爭使各個秘密組織逐漸聯合起來。
隨着太平軍的興起,天地會各支派紛紛而起,上海地區一觸即發。通過劉麗川的串連,廣東、福建、上海、浙江七幫聯合起來,準備趁機起事,他們打出的口號就是"反清復明"。 [2] 
1853年,在福建小刀會起義的影響下,各支力量以小刀會名義結成統一組織,推舉天地會廣東幫首領劉麗川為首領,準備舉行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小刀會堅守上海

小刀會發行的錢幣“太平通寶” 小刀會發行的錢幣“太平通寶”
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舉義旗攻佔嘉定。7日,劉麗川和原小刀會福建幫首領陳阿林等在上海起義,佔領縣城。隨即,從上海﹑嘉定分別出發,接連攻佔寶山﹑南匯﹑川沙﹑青浦四縣,成立小刀會政權。初用“大明國”國號,旋即改稱太平天國,由劉麗川上書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領導。
佔領上海之後,起義軍以文廟為總指揮部,建立了"大明國"。公推劉麗川為"大明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李咸池為平胡大都督,陳阿林為左元帥,林阿福為右元帥,潘起亮為飛虎將軍。其他首領也封以將軍、先鋒等名號。劉麗川等發佈告示,嚴申軍紀:"不聽號令者斬,姦淫婦女者斬,擄掠財物者斬,偷盜豬狗者斬。" [2] 
清朝政府急從圍攻太平天國天京(今江蘇南京)的江南大營抽調部分清軍及其它地方武裝,由大營幫辦﹑署理江蘇巡撫許乃釗率領,趕赴上海鎮壓。
1853年9月22日,清軍陷嘉定,周立春被俘犧牲,其女周秀英徐耀率領部分起義軍轉入上海。至月底,周圍各縣相繼失陷。起義軍在上海堅守抗敵,曾宣佈豁免三年賦税錢糧,並鑄造貨幣,發展商業,保證糧食供應,打擊高利貸,得到上海人民的擁護。

小刀會失敗過程

英﹑美﹑法當局曾聲稱對局勢保持“中立”。但為維護在華利益和威脅清政府,1854年4月,英美駐軍襲擊了上海城內的清軍營盤。7月,清政府任吉爾杭阿署江蘇巡撫。
吉爾杭阿派蘇松太道吳健彰與英﹑美﹑法當局談判,以出賣上海海關和租界主權,換取它們的支持。
小刀會義軍形勢圖 小刀會義軍形勢圖
從此,上海海關開始由英﹑美﹑法三國委派的“税務司”共管,上海租界建立了獨立於中國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以外的統治機構。早在小刀會起義不久,外國勢力與清軍即在上海城北建築圍牆,以隔斷城內起義軍與外界的聯繫。
1854年12月14日,法國艦隊司令辣厄爾向小刀會宣戰。
1855年1月6日,法艦隊司令辣厄爾領法軍與清軍配合,用炮轟開城牆,清軍攻進縣城,史稱“北門之戰”。
除夕,江寧知縣劉存厚令攻破縣城,清軍湧入上海縣,1855年2月17日(正月初一),小刀會彈盡糧絕,劉麗川率眾突圍,次日到虹橋附近力戰,被江蘇提督虎嵩林殺死;周秀英徐耀等相繼犧牲。一部分餘部逃往鎮江加入太平天國陳阿林突圍逃出後,搭船到香港,後轉南洋經商。其它突圍殘部流散各地,繼續參加反清鬥爭。上海小刀會起義至此即告失敗。
事後清軍統帥吉爾杭阿奏請清政府獎勵;咸豐皇帝下旨,賞辣厄爾、法國駐滬領事愛棠綢緞各四卷,水師官兵白銀一萬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