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姓

鎖定
安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79位。安姓起源於黃帝。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原北部),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9] 
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較複雜,自西域人成為北方安姓主流以後,外族的血液融入一直沒有間斷過:北魏時河南鮮卑族的安遲氏改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後來成為柳城的安姓望族。唐時回鶻人、五代時沙陀人、吐谷渾人、奚人等均有安姓。明朝時菲律賓蘇祿東王于歸國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二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國,改姓温和安,今山東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時期,北方的蒙古人、回回人、滿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安姓者。西南地區的彝人、雲貴川地區的土司、土人在改流歸土中改用漢姓,安姓也是主要的姓氏。 [4] 
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9%,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25%。明朝時期,安姓大約有8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9%,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貴州和山西兩省,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0%。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佔安姓總人口的13%。 [4] 
中文名
外文名
An
得姓方式
以國為氏 [9] 
得姓始祖
昌意 [9] 
主要郡望
武陵郡、河內郡等
名    人
安清、安德裕
排    名
110位
人口數量
約 170 萬

安姓歷史發展

安姓姓氏淵源

  • 源於黃帝
遠古黃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原北部),到古代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出家為僧,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9]  [12-13] 
出自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國名“安國”為氏留居中原,後省文簡化為安氏。在唐朝時期“安史之亂”中的禍首安祿山,原為康氏,是中西亞的“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後裔,後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其後代遂以安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 [10]  [12-13] 
  • 少數民族
①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吐谷渾部中有安遲氏族。北魏王朝建立後,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遷都洛陽後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將其改為漢姓安氏,其後代多稱安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10]  [13] 
②源於突厥族。安祿山原來沒有姓氏,名字叫軋犖山。因為母親改嫁於一位姓安的番官,就跟着改姓了安。 [10] 
③源於回族。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東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魯,其後裔融入回族後,也取漢姓為安氏,現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天津兩地繁衍。 [10]  [12] 
④源於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回鶻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10]  [12] 
“安”字體演變 “安”字體演變
⑤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在西南地區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瑪氏、村密氏、吉巴氏等眾多部落,後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漢姓為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10] 
⑥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達斡爾族阿爾丹氏,世居黑龍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d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達斡爾族阿爾丹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10] 
安姓 安姓
⑦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安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錫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遼寧大連莊河)。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n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錫伯族、滿族安佳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10] 
⑧源於外夷,出自清朝時期沙俄侵略軍俄羅斯族哥薩克族戰俘,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這些俄羅斯“旗人”,後來由康熙大帝賜其姓氏皆為安氏,意為“安衞大清”,押留中國,禁止返俄。這批戰俘人數為一百二十九人,其後代遂以安為氏,後逐漸融入漢族、滿族,世代相傳至今。 [12] 
蒙古族、滿族、朝鮮族等有安氏。 [10] 

安姓遷徙分佈

西亞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戰亂頻繁,烽煙四起,中原士族大舉南遷,安姓也不外其列。由於湖南所處地理位置屬較安定地帶,故南遷安姓,多出甘肅支脈。此期,北方安姓雖籠罩於戰火的陰影中,卻也有發展。
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姓安,居於河南洛陽,後漸與漢族安姓融合,不分彼此。北魏有安同,遼東人,太武帝時進爵高陽公,曾以高官佐輔王室,晚年又大興寺塔,其族大支多,甚為興旺。唐代以後,安姓日漸活躍,名人不斷湧現。唐代有安祿山,為居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的雜胡人,本康姓 [1]  《唐書 列傳 安祿山傳》:“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本無姓氏,名軋犖山。突厥呼鬥戰為軋犖山,遂以名之。在突厥中,將軍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 開元初,與將軍安道買男俱逃出突厥中。道買次男貞節為嵐州別駕,收穫之。年十餘歲,以與其兄及延偃相攜而出,感愧之,約與思順等併為兄弟,冒姓為安。及長,解六蕃語,為互市牙郎. ”後安祿山叛亂遭鎮壓。
安氏家譜
安氏家譜(37張)
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和蒙古軍隊南下,致使北方再度處於混亂狀態,由此,中原人士大舉南下,安姓族人也多攜家南徙於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清時期江蘇無錫、金匱多安姓。
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貴州等地。清代有閩、粵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
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約佔全國漢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安氏如:安廟村、胡襄鄉安莊寨村,河南泌陽安氏比較多有安莊十個有餘,比如官莊的安莊,大安莊,小安莊。羊冊的上安、下安、安吳等等。 [8] 

安姓人口分佈

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後,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唐朝,是安姓發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
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74%,其次分佈於陝西、山東、廣西、甘肅、浙江、福建。全國形成了以四川和豫、冀、晉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安姓人口急劇減少,大約有8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貴州和山西兩省,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0%。貴州為安姓第一大省,佔安姓總人口的2l%。其次分佈於河北、江蘇、四川、陝西、山東、河南,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間,安姓人口減少很多,其分佈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東南遷移。全國形成以川貴、晉冀豫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當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萬增到170萬,達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安姓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佔全國安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佈於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陝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佔安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以渤海地區為中心,向西抵甘肅和向南達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佈帶。
安姓分佈很廣,但在人羣中分佈部均衡。安姓在人羣中分佈在翼京津、晉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段、貴州北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蘇西北、內蒙古大部、黑吉遼,安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9%的安姓人羣。在內蒙古東北部、山東東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皖蘇中部、雲南、川貴桂大部、重慶、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3%的安姓人羣。 [4] 

安姓傳統文化

安姓郡望堂號

  • 郡望
涼州:古雍州,天下要衝,國家番衞。六朝古都、西北首府。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涼州府。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衞。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9] 
姑臧:西北首府、六朝古都。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市。 [9] 
河南武陟縣小巖村安氏宗祠 河南武陟縣小巖村安氏宗祠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羣在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9]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 [9] 
  • 堂號
安姓的著名堂號有剖心堂。
剖心堂:出自唐朝安金藏。安金藏為武后朝時太常寺樂工。有人誣告太子要造反,武則天命酷吏來俊臣辦案。聞訊趕來的安金藏剖開自己的腹,指着自己的心,以此證明太子不會謀反。他的腸子流了出來,人也倒地昏死過去。武則天命用自己的輦把他拉進宮中,讓御醫搶救,整整一夜才甦醒過來。武則天很是感慨,下令放了太子,並封安金藏為代國公,死後謚“忠”。 [5] 
濟世堂:典自北魏遼東胡人安同。 [7] 

安姓宗祠楹聯

  • 四言通用聯
源自軒轅;望出武陵。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安姓的源流和郡望。
才堪濟世;學足通經。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魏遼東人安同,性格端莊來謹,有濟世之才,為道武帝所器重。太武年間被封為高陽公,歷任徵東大將軍,冀州、青州刺史。為官嚴明,長於校練,一時為人稱頌。下聯典北宋初朔州人安德裕,字益之,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的兒子。安重榮因不滿高祖石敬瑭向契丹自稱“兒皇帝”而反晉,被殺,其屬下秦習把安德裕藏匿養大。他幼年時就喜歡筆硯一類文具,讀書後,博貫文史,尤其精於《禮》、《傳》。北宋開寶初年進士,官至金部郎中,出任睦州知州。著文集四十卷。 [14] 
仙人食棗;樂工剖心。
福建晉江安海安氏宗祠 福建晉江安海安氏宗祠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代方士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當時人稱他為“千歲翁”。方士李少君曾對武帝説:仙人安期生吃巨棗,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尋找他而不得。下聯典指唐代長安人安金藏,在太常寺任樂工。當時有人誣告太子李旦(武則天的四兒子,後為睿宗)謀反,武則天命來俊臣追查。安金藏説:“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剖心來表明太子不反。”説完便抽出佩刀自剖其胸,腸子冒出來而倒地,經搶救後甦醒。武則天聽説後,馬上下令停止追查,睿宗景雲年間,安金藏官右驍衞將軍,封代國公。 [13] 
長髯太保;千歲老翁。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名將安俊,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禦史。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説:“此長髯將軍正是。”下聯典指戰國時琅玡鄉阜人安期生,賣藥海上,受學於河上丈人。時人稱他為千歲翁。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夜,賜以金璧,值數十萬,出阜鄉亭,皆置之而去。後始皇遣人求之,不可得。 [13] 
恥為夷子;洗此胡兒。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晉·安重榮。下聯典指唐·安祿山。
河內世澤;琅琊家聲。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秦·安期生,琅琊人。
  • 五言通用聯
畫超溪徑外;詩在頤山中。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清代畫家安廣譽與明代進士安盤二人的事典。
  • 七言通用聯
端溪石硯宣城管;王屋松煙紫兔毫。
——安鴻漸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安鴻漸《題楊少卿書後》詩句聯。
石刻二字藴厚意;胸剖一刀揭沈冤。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長安石工安民,熙寧間頒蔡京所書元佑黨碑,刻石於州縣,民被役。乞免,鐫“安民”二字於石末,聞者愧之。下聯典指唐代右驍衞將軍安金藏,長安人。在太常工籍,時唐睿宗為皇嗣,被誣謀反,武后命治罪。金藏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自剖胸,腸出。武后感動,不疑皇嗣。命醫治癒其傷。後為右驍衞將軍。
  • 七言以上通用聯
博通羣史,榮居司馬;屢建宏功,恥同祿山。
——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金部郎中安得裕的事典。下聯典指唐代名人安袍王的事典。

安姓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年代
藏地
備註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鈔十六卷
(清)安曾發輯
清嘉慶十六年(1811)刊本
美國
/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鈔不分卷
/
清咸豐元年(1851)鈔本
日本 美國
注:一名《瞻族錄》、《膠山安氏家乘瞻族錄同續編》。
【江蘇無錫】膠山安黃氏宗譜二十四卷
(民國)安榮光 安宗愈編輯
民國間中和堂天全堂活字本 二十八冊
北圖
注:有民國二十年侯鴻鑑序。
【江蘇無錫】安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安濤輯修
民國元年(1912)無錫安氏鉛印本
河南圖
/
【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譜□□卷
/
/
湖北浠水縣博(存卷1、5)
/
【貴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譜不分卷
/
清光緒間鈔本 一冊
中央民院
/
安氏家乘拾遺一卷
(明)安希範撰
稿本
上海圖
注:附《罨畫樓墨餘》一卷、《盂公不在茲集》一卷。
資料: [6] 

安姓姓氏名望

安姓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安姓歷代名人80名,佔總名人數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零六位;安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09%,排在並列第一百五十八位;安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8%,排在並列第一百六十一位;安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16%,排在並列第一百零九位。

安姓歷代名人

  • 兩漢
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秦始皇東巡時,方士李少君曾對武帝説:仙人安期生吃巨棗,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尋找他而不得。 [22] 
  • 魏晉南北朝
安同:北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14] 
  • 隋唐五代
安金藏:唐朝時期大臣。 [16-17] 
安祿山 安祿山
安祿山(703—757),營州柳城(在今遼寧朝陽) 雜胡人, 原名軋犖山,本姓康。後更名祿山。他懂蕃語,身體魁偉,驍勇善戰,被幽州節度使張守養以為子,後升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 [2-3]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省)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時期將領。 [15] 
  • 宋元
安德裕:己巳科狀元,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14] 
安民:宋代陝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 [18] 
安俊:宋代名將,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禦史,人稱長髯太保。 [19] 
安鴻漸:北宋初年洛陽人。晚年為教坊判官。
安燾:字厚卿,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劉稤榜進士第三人。 [21] 
安熙: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著有《默庵集》五卷。 [22] 
  • 明清
安磐: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 [20]  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顧鼎臣榜進士,改庶吉士。娶吳氏女為妻。正德年間,曾任吏、兵等科給事中,有直聲。 [21] 
安傳:明代淄川(今山東淄博)人,萬曆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衞輝府。著《蛩音集》。 [22]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 [24] 
安德海:清末宦官,直隸南皮(河北省南皮縣)人。 [23] 
  • 近代以來
安多民:1949年生,山西平遙人。字長樂,號真玉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山西書協篆刻創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藏書票藝委員會委員,山西師大客座教授,日本篆遊會特別會員。
安在峯:常用筆名:居山、艾峯 、安康、安迪、慧根、戈盾、劍聖、居山劍聖、武林儒生等,1957年11月生,江蘇省豐縣趙莊鎮安莊人。
安峯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常務理事,政府關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5]  [33] 
安文欽:陝西綏德縣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歷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
安哲:日照暴動的組織領導人之一。 [26] 
安子介 安子介
安子介:社會活動家,香港實業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1] 
安志敏(1916—1967),原名安天江,四川閬中縣紅土鄉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安希伋:男,1916年生,曾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國際農業經濟學家協會中國代表。 [27] 
安東(1918—1966),四川閬中縣涼水井(今閬中市涼水鄉)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冬,由縣蘇維埃保送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安偉: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 [28-29] 
安子文,原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30] 
安業民(1936-1958),男,滿族,遼寧省開原縣四寨子村人。海軍海岸炮兵班長,1958年炮轟金門戰鬥中重傷搶救無效犧牲。 [31]  被追認為中共黨員,追記一等功。為紀念英烈,家鄉改名為業民村、成立業民公社(業民鎮)。 [32] 
安悦溪,原名安靜,1989年6月10日出生於山東省濰坊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
安又琪(Angela),1982年10月14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雞西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安寧,1987年11月6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畢業於河北傳媒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網絡原創達人。
安泳暢,1996年3月4日出生於吉林省臨江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安姓史籍記載

《通志·氏族略二》:"安息王子入侍,遂為漢人,故其族出涼州。" [7] 
《姓氏尋源》卷十二"《唐·世系表》雲:安出自姬姓,黃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後漢末遣世子高入朝,因居洛陽。晉魏間,家於安定,徙遼東以避亂,又徙武威姑臧。……《隋書》康國支庶有安國,即以安為氏。《後魏·官氏志》安遲氏改為安氏。又康氏冒安姓者,安祿山是也。"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