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陵郡

鎖定
武陵郡,中國西漢時設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和廣西境。
“武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西漢武陵郡治,歷來有二説。 一曰治索縣,二曰治義陵,考古工作者已發現該城遺址。關於武陵郡設置的時間,《水經注·沅水》記為“漢高祖二年(前205年)”。新莽時期曾將武陵郡改為建平郡,臨沅縣改為監元,孱陵縣改為孱陸,仍屬荊州治。
中文名
武陵郡
別    名
義陵郡
建平郡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荊州
氣候條件
宜人

武陵郡簡介

漢武陵郡 漢武陵郡
漢書·地理志》記載:“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領)縣十三:索(今常德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地,故城今常德市東北六十華里)、孱陵(今湖北公安縣與湖南南縣、華容、岳陽、安鄉澧縣等縣地)、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和桃源縣地)、沅陵(今沅陵、瀘溪、吉首麻陽等縣地)、鐔成(今洪江市黔陽靖縣、綏寧、會同、通道、懷化等縣地,錯入今貴州省境)、無陽(今芷江新晃、懷化等縣地,錯入今貴州省境)、遷陵(今保靖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等縣地)、酉陽(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義陵(今漵浦縣地)、佷山(今湖北長陽縣地)、零陽(今澧縣、慈利、石門、臨澧等縣地)、充(今大庸、桑植縣地)”武陵郡又稱“義陵郡”。其來歷據晉人常林《義陵記》雲:“項羽弒義帝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郡治義陵縣(一説治索縣)。建置時間,據《後漢書·郡國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經注·沅水》記為“漢高祖二年(前205年)]

武陵郡歷史沿革

新莽時期曾將武陵郡改為建平郡,臨沅縣改為監元,孱陵縣改為孱陸,仍屬荊州治。
東漢監元縣複稱臨沅,孱陸複稱孱陵,建平郡複稱武陵郡。領十二縣:臨沅、漢壽[西漢索縣,陽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荊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陽、酉陽、遷陵、鐔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臨沅縣南境置,即今桃源縣地,故城在今桃源縣西南70華里]、作唐(分西漢孱陵縣置,今安鄉縣地,故城今安鄉縣北)13。郡治臨沅(即今常德市城區。《水經注·沅水》雲:“臨沅縣,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此後,臨沅一直為歷朝郡、州、路、府治。
西漢到陳朝,武陵郡的轄區已大為縮小。此後,隋唐朗州、武陵郡、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的轄區,基本上都與陳朝武陵郡相同。

武陵郡漢代

荊州刺史治漢壽,清顧祖禹《讀史書輿紀要》載,漢壽,今常德府東四十里有漢壽故城。(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徙治襄陽,舊領郡國七,今領郡七(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長沙郡),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廣東、廣西、貴州省一部分廣大地區。清同治《武陵縣誌》記載:“漢壽城,縣東北六十里,本漢索縣城,武陵郡治焉,漢順帝更名漢壽,移荊州刺史治於此,俗名“崆巄城’,悉為居民田業,遺址尚存”。據《常德文物志》記載:索縣漢代城,位於常德市東門外30公里處的斷港頭鄉城址村。城址遺蹟至今猶存。城由大、小二城組成,總面積54萬平方米,城垣殘高3—4米,寬12—18米,有東、南、西、北四門,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寬30米左右的護城河,城內殘存漢磚漢瓦,遍地皆是。城外東南方有漢墓羣14。唐劉禹錫《漢壽城春望》一詩,即寫此處。

武陵郡三國

三國時的武陵郡,治所仍在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的大部),初屬蜀,後屬吳,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將原漢壽縣改名吳壽縣,又在西部分零陵、充縣地設漊中縣、分孱陵縣地設南安縣、建立天門郡,治所在漊中縣(今慈利縣西和大庸縣地)15。此時,荊州治所已由漢壽遷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轄只有沅水流域的臨沅、吳壽(轄今漢壽縣西部和鼎城區東部)、龍陽(分東漢漢壽縣地,轄今漢壽縣東部)、沅南、沅陵、辰陽、黔陽、遷陵、鐔城、酉陽、舞陽等縣,而不再轄有澧水流域各縣。

武陵郡兩晉南北朝

西晉時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轄地區基本上無大變化,東吳時的吳壽縣此時已恢復為漢壽縣舊名。
南朝劉宋(420—479年)時期,武陵郡所轄地區仍無大變化,只是武陵郡原隸屬荊州改為隸屬郢州(州治武昌縣)(見《宋書·州郡志》);蕭齊(479—502年)時期,武陵郡治遷往沅陵,(見《南齊書·州郡志》),蕭梁(502—557年)時期,武陵郡治仍遷回臨沅,並升武陵郡為武州。(見《隋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紀要》)。陳朝(557—589年)時期,析原武陵郡所屬中上游地區的沅陵、辰陽、黔陽、遷陵、鐔成、酉陽、舞陽設置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區的臨沅、沅南、漢壽、龍陽4縣為武陵郡,郡治臨沅。其間,陳太建七年(575年),曾將梁在武陵郡地區設置的武州改稱沅州,下轄武陵、南義陽和南平等郡。

武陵郡兩種説法

一曰治索縣,持此説者、如:宋歐陽忞輿地廣記》、清段長基《歷史沿革表》、同治《武陵縣誌》。他們持此説,或許是據《漢書·地理志》,武陵郡所領十三縣,索縣置於諸縣之首。按該書慣例,郡治亦多置於轄境各縣之首,故以索縣為武陵郡治。
二曰治義陵。持此説者,如:唐魏王泰《括地誌》、唐顏師古《漢書注》、《嘉慶常德府志·輿圖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編《常德縣誌》、《常德市志》。筆者亦同意此説。理由是:西漢武陵郡為漢高帝改原秦黔中郡地所置。據《元和郡縣誌》雲,秦黔中郡治,在今辰州沅陵縣西二十里。

武陵郡考古發現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已發現該城遺址。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江南地為黔中郡。在此之前為楚黔中郡。秦置黔中郡,主要是從軍事、政治上加強對巫、黔中及江南地區的控制。把郡治設置在沅陵縣,是因沅陵處於沅水中游,上溯可達貴州牂牁,下游可逕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區都在掌握之中。從經濟方面講,貴州麗水的黃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陽ˆ等縣豐富的銅、錫、鉛等礦產,都是一個國家發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資資源。黔中郡設置在此,對經營整個西南具有重要經濟和戰略意義。漢取黔中郡後設置武陵郡,把郡治設置在離沅陵縣不遠的漵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對前朝在這裏所作的一切,都將取而代之。顏師古注漢書》,彙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註釋。他學識淵博,又有秘書省藏書可資利用,所注《漢書》,深為學者所重。他在《漢書》註釋中説:“舊治義陵,非郡名義陵也。”肯定是有依據的。或許是他對前面所講的此中奧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舊治義陵”的論斷。不過,我又認為索縣漢壽縣荊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過一段武陵郡治,時間也許是在義陵縣作郡治之後。因為它若未作過郡治,不具備設置較大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的條件,刺史治也不會遷移在那裏的。

武陵郡設置時間

關於武陵郡設置的時間,《水經注·沅水》記為“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雖《史記·高祖本紀》所記,“高祖二年,項羽弒義帝於江南,三月為義帝發喪”。與武陵郡改名“義陵郡”,似乎時間較吻合。但從當時楚漢戰爭形勢分析,高祖二年,漢王劉邦的主要力量,是將攻佔之地,設置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關之外,置河南郡(治洛陽)、河內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漢王自己進兵東下,在彭城靈壁東,被項羽打得大敗,連父母妻子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好不容易陸續收聚士卒,加上諸將所率和關中的兵力,才於滎陽破楚兵於京、素之間11。而對南方或西南地區設郡,此時根本無法顧及。至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在這一年裏,項羽自殺於烏江;漢王即皇帝位,都洛陽;封衡山王吳芮長沙王、越王無諸閩越王12。此時,在原秦黔中郡故地設置武陵郡,可謂順理成章,適得其時。

武陵郡名稱由來

“武陵”一名的來歷,據梁劉昭注《先賢傳》曰:“晉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注:高平為陵,’於是改名焉。”(見《方輿覽勝·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於《左傳》與《詩經》,始於漢初,後改“義陵郡”’;東漢時複稱“武陵郡”。潘京的對話沒有説完全。也許是倉促間對話,忘了説出最初取名,經過改名又複名的全過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武陵郡武陵縣

據《隋書·地理志》載,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廢陳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為朗州,並臨沅、漢壽、沅南為“武陵縣”。是為“武陵縣”設置之始。朗州轄武陵、龍陽二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又將朗州更名為武陵郡。
《舊唐書·地理志》雲: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置朗州,天寶元年(724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朗州。屬山南東道,舊領縣二:武陵(今常德市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地)、龍陽。又據《文獻通考》記載:唐昭宗時,以澧、朗二州為武貞軍
五代時期,據《十國春秋》、《五代史》,梁開平二年(908年)升朗州為永順軍,後唐天成二年(927年)改為武順軍,同光元年(923年)改為武貞軍,後改武平軍,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升為朗州大督都府。領縣三:武陵、龍陽、橋江(今益陽沅江縣地,從嶽州劃入朗州)。五代晚期,湖南的割據勢力,馬殷的後代馬希萼,其部將周行逢,在幫助馬氏兄弟爭奪權柄的火併戰爭中,憑藉“武陵負江湖之險,帶甲數萬”於(公元956年)取得勝利。此後,周行逢控制了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權(956—963年)。周行逢將首府由潭州移至朗州,這樣,常德在五代後期遂成為湖南的政治中心。周行逢並在朗州城中修築自己的府第和官署。
清同治《武陵縣誌》載:宋乾德二年(964年),軍降團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州(本唐、五代朗州)改鼎州(注:“鼎州”名稱的由來,據説是因武陵縣境,在沅澧二水匯合處有鼎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間”,故以名州)16。政和七年仍於(鼎)州置常德軍17 (注:常德軍,是“常德”一名在歷史上的最初出現。據《方輿覽勝》等書記載,是沿《詩經·大雅》、《常武》詩序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一句而命名。)18乾道元年(1165年),升州為常德府,均以縣隸焉(以武陵縣為其屬縣)。又據《宋史·地理志》建炎四年(1130年)升鼎澧州鎮撫使,紹興元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領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1162年)罷。乾道元年(1165年)以孝宗潛藩升府[注:潛藩:舊稱皇帝即位之前曾寓居或做過官的地方為潛藩。《嘉靖常德府志》載:“紹興十七年(1147年),孝宗初以普安郡王授常德軍、節度使”。是説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即位之前為普安郡王時,曾在鼎州任常德軍節度使。故鼎州為“孝宗潛藩”。孝宗即位後便將鼎州升格為“常德府”]。八年(1172年)依舊提舉五州(鼎、澧、辰、沅、靖州)三縣(武陵、桃源、龍陽)。[《元豐九域志》載:乾德元年(936年)析武陵縣地置桃源縣”。]南渡後增縣一:沅江。府治武陵縣。
元、明、清時期,據《元史·地理志》記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常德府安撫司,十四年改為總管府。常德路,領縣一:武陵,州二:桃源州、龍陽州,州領縣一:沅江。屬湖廣行省江南湖北道。
《明史· 地理志》載:“常德府,元常德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明太祖即帝位之前的公元1364年)為府,領縣四:武陵、桃源、龍陽、沅江。
嘉慶常德府志》、《大清一統志》載:常德府,康熙三年(1664年)屬湖南布政使司,領縣四: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府治在武陵縣
常德縣志》載:中華民國二年(1913)廢府,改武陵縣為常德縣。

武陵郡古文武陵

武陵郡名稱變遷

“武陵郡”一名,自西漢高帝五年(前202年)設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年),歷時960年,以後不再使用。其所轄地區,先後改稱朗州鼎州常德軍、常德路、常德府。“武陵縣”一名,自隋開皇九年(589年)設置開始,沿用至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1324年。

武陵郡武陵

“武陵”一詞,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此武陵人當是“武陵郡人”。晉孝武帝《徵武陵襲元之19》、晉胡濟(尚書郎)《薦武陵伍朝疏20》、六朝劉潛《為武陵王謝賜弟啓》中的“武陵”,也應是指“武陵郡”地區。因“武陵縣”之名,此時還不存在。唐以後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縣”。不過,無論唐以前或唐以後,在文人筆下,仍時有把原屬於“武陵郡”的湘西北大部分地區,習慣地泛稱“武陵”。

武陵郡別稱桃花源

在歷代寫“武陵”的詩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齡《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為題》、《武陵開元寺黃鍊師院》、司空圖《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堯臣《武陵行》、張斛《武陵春曉》、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詞》(六首)等詩,基本上是寫桃花源,標題卻寫的“武陵”,往往把“武陵”當作桃花源的代名詞。實際上桃花源是在桃源縣。桃源縣自宋太祖乾德一年(963)即已從武陵縣分離出去21,桃花源也自然不再屬武陵縣。而且原武陵郡也早在唐乾元元年(756)改為朗州,以後改鼎州……和常德府,不再稱武陵郡。而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武陵觀火詩》、《晚歲登武陵城頭顧水陸悵然有作》、宋楊川《遊武陵》、師嚴武陵客居》、元宋裘《憶武陵舊事》、明何景明《寓武陵詩》、嶽岱《武陵精舍》(六首)、袁中道《武陵道中時予將有衡陽之役》(二首)、清查慎行《再遊武陵德山為雨雪所阻宿乾明方丈次石間周益公詩二首》、師範《武陵雜詩》、胡焯《武陵風土十二韻》、高綱《武陵風俗詞》(七首)22等,均是寫的武陵縣範圍內的具體事物或景象。總的説來,唐以後“武陵”一詞,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所包涵的地域範圍,並不完全準確地反映當時行政區劃的變更狀況;而是沿襲傳統的習慣,把武陵縣和桃花源附近一帶籠統地稱為“武陵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