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洋颱風季

鎖定
太平洋颱風季(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指一年內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西北太平洋南海水域中熱帶氣旋的活躍時間段,是熱帶氣旋季的一種。西北太平洋在統計平均上是全球熱帶氣旋生成數量最多、強度最高的洋區,該洋區所產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
太平洋颱風季沒有明確的時間範圍界限,西北太平洋全年12個月都具有生成熱帶氣旋的可能性,但大部分熱帶氣旋的生成與活躍時間主要集中於5~12月。據中央氣象台統計,1949~2019年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颱風年平均生成數量約為27個 [2]  ;據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65~2022年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年平均累計氣旋能量指數約為290萬平方海里/平方時。
太平洋颱風季熱帶氣旋的主要影響地區為中國、菲律賓、日本、韓國、越南等,每年的熱帶氣旋都會對西北太平洋周邊地區造成一定社會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活動規律發生明顯改變,呈現出數量減少、強度增強、整體活躍程度降低、主要活躍與影響範圍北移、降水影響增強等特徵 [3] 
中文名
太平洋颱風季
外文名
Pacific typhoon season
性    質
熱帶氣旋活躍時間段(熱帶氣旋季)
所屬洋區
西北太平洋(含南海)
影響地區
中國、菲律賓、日本、韓國、越南等
CMA年均生成數
27(1949~2019年平均)
JTWC年均ACE
290×104kt2(1949~2019年平均)

太平洋颱風季定義總述

太平洋颱風季,即指一年內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西北太平洋南海水域中熱帶氣旋的活躍時間段,是熱帶氣旋季(風季)的一種。其時間範圍包括一年內公曆1月1日至12月31日協調世界時的任意時間段,空間範圍為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中東北太平洋水域產生的熱帶氣旋則被稱為“颶風”,屬於太平洋颶風季範疇。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季按照所屬不同洋區可分為太平洋颱風季、太平洋颶風季、大西洋颶風季、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南半球的熱帶氣旋季按照所屬不同洋區可分為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澳洲地區熱帶氣旋季、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季等,由於所處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其時間範圍為當年7月至次年6月。
自2000年開始,在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日本氣象廳)負責命名,而未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低壓級熱帶氣旋通常影響不大,因此不進行國際命名,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給予熱帶低壓及以上強度熱帶氣旋正式編號,通常以三位略縮編號xxW或八位完整編號WPxx+年份表示(W與WP指代西北太平洋)。而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責任區(PAR)內的熱帶低壓以上等級的熱帶氣旋會被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 給予其菲律賓本地命名,每4年重複使用,並在每年風季結束後例行對為菲律賓造成重大災難的熱帶氣旋名稱作更改撤換,用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或一個名稱被多個風暴使用。

太平洋颱風季機構業務

  • 中國氣象局(CMA)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台)將熱帶氣旋劃分為六個等級,最弱的三個等級和日本氣象廳所規定的是同樣風速,“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日本稱“猛烈颱風”)和日本氣象廳不同。中國採用二分鐘平均風速來作為持續風速來區分熱帶氣旋等級。
以下是等級表: [9] 
颱風等級表(中國)
熱帶氣旋等級
二分鐘中心最大風速
蒲福風級
單位:米/秒
單位:千米/小時
單位:海里/小時(節)
超強颱風(SuperTY)
16級及以上
≥ 51.0
≥ 184
≥ 99.4
強颱風(STY)
14~15級
41.5~50.9
150~183
81~98.8
颱風(TY)
12~13級
32.7~41.4
118~149
63.7~80.5
強熱帶風暴(STS)
10~11級
24.5~32.6
88~117
47.5~63.2
熱帶風暴(TS)
8~9級
17.2~24.4
63~87
34.0~47.0
熱帶低壓(TD)
6~7級
10.8~17.1
37~62
19.5~33.5
蒲福風力等級表由英國海軍上將弗朗西斯·蒲福(1774~1857)於1805年擬定,最初只有0~12級,1946年擴展到17級。
以下是蒲福風力等級表: [1] 
蒲福風力對應表
風力等級
10米處的風速
浪高(m)
名稱
海面狀況
陸面物象
對應熱帶氣旋等級
米/秒
海里/小時(節)
千米/小時
0
0.0~0.2
< 1
< 1
0
無風
平靜
靜,煙直上
1
0.3~1.5
1~3
1~5
0.1
軟風
微波峯無飛沫
煙示風向
2
1.6~3.3
4~6
6~11
0.2
輕風
小波峯未破碎
感覺有風
3
3.4~5.4
7~10
12~19
0.6
微風
小波峯頂破裂
旌旗展開
4
5.5~7.9
11~16
20~28
1
和風
小浪白沫波峯
吹起塵土
5
8.0~10.7
17~21
29~38
2
勁風
中浪折沫峯羣
小樹搖擺
6
10.8~13.8
22~27
39~49
3
強風
大浪白沫離峯
電線有聲
熱帶低壓
(TD)
7
13.9~17.1
28~33
50~61
4
疾風
破峯白沫成條
步行困難
8
17.2~20.7
34~40
62~74
5.5
大風
浪長高有浪花
折毀樹枝
熱帶風暴
(TS)
9
20.8~24.4
41~47
75~88
7
烈風
浪峯倒卷
小損房屋
10
24.5~28.4
48~55
89~102
9
狂風
海浪翻滾咆哮
拔起樹木
強熱帶風暴
(STS)
11
28.5~32.6
56~63
103~117
11.5
暴風
波峯全呈飛沫
損毀重大
12
32.7~36.9
64~71
118~133
14
颶風
海浪滔天
摧毀極大
颱風
(TY)
13
37.0~41.4
72~80
134~149
-
14
41.5~46.1
81~89
150~166
強颱風
(STY)
15
46.2~50.9
90~99
167~183
16
51.0~56.0
100~108
184~201
超強颱風
(SuperTY)
17
56.1~61.2
109~118
202~220
17級以上
≥61.3
≥119
≥221
  • 日本氣象廳(JMA)
日本氣象廳將熱帶氣旋劃分為四個等級,最高“颱風”等級再細化為三種不同的強度,最弱的三個等級與中國氣象局規定風速相同。日本氣象廳是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熱帶風暴及以上等級氣旋會被日本氣象廳命名,採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認證使用的颱風命名系統進行命名。日本採用世界氣象組織建議的十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來區分熱帶氣旋等級。
以下是等級表: [10] 
颱風等級表(日本)
熱帶氣旋等級
強度
十分鐘中心最大風速
單位:米/秒
單位:千米/小時
單位:海里/小時(節)
颱風(TY)
猛烈(Violent)
≥53.9
≥ 194
≥ 104.8
非常強(Very Strong)
43.6~53.6
157~193
84.8~104.2
強(Strong)
32.8~43.3
118~156
63.7~84.2
強熱帶風暴(STS)
24.4~32.5
88~117
47.5~63.2
熱帶風暴(TS)
17.5~24.2
63~87
34.0~47.0
熱帶低壓(TD)
≤ 17.2
≤ 62
≤ 33.5
注:日本的“猛烈”“非常強”“強”之説法分別對應中國的“超強颱風”“強颱風”“颱風”之説法,且對於同一強度的熱帶氣旋,由於計量標準不同,颱風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定強數值方面日本十分鐘平均風速<中國二分鐘平均風速<美國一分鐘平均風速。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
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採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分級法來區分熱帶氣旋等級,採用一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來區分熱帶氣旋等級。
以下是等級表: [11] 
颱風等級表(美國)
熱帶氣旋等級
一分鐘中心最大風速
單位:英里/小時
單位:海里/小時(節)
單位:千米/小時
強颶風(MH)
超級颱風(ST)
五級超級颱風(ST-5)
≥ 157
≥ 137
≥ 252
四級超級颱風(ST-4)
150~156
130~136
240~251
四級颱風(非超級颱風)(TY-4)
130~149
113~129
209~239
三級颱風(TY-3)
111~129
96~112
178~208
二級颱風(TY-2)
96~110
83~95
154~177
一級颱風(TY-1)
74~95
64~82
119~153
熱帶風暴(TS)
39~73
34~63
63~118
熱帶低壓(TD)
≤ 38
≤ 33
≤ 63
注:三級颱風以上等級的熱帶氣旋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中屬於“強颶風”(Major Hurricane)水平,持續風速達到150英里/小時(130海里/小時)以上的熱帶氣旋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非官方分級中屬於“超級颱風”(Super Typhoon)水平。
  • 不同計量標準下的風速換算關係
注:下表的風速數據為各機構在台風公報中所給的最常見的數據,定強依據來自德沃夏克分析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本表只反映相對大致對應強度,實際定強並非完全與本表數據一一對應。
以下是對應表: [12] 
熱帶氣旋現時強度指數
CI值
美國一分鐘風速
單位:海里/小時(節)
中國二分鐘風速
單位:米/秒
日本十分鐘風速
單位:海里/小時(節)
風速
等級
風速
等級
風速
等級
1.5
25
熱帶低壓
(TD)
13
熱帶低壓
(TD)
30
熱帶低壓
(TD)
2.0
30
15
35
熱帶風暴
(TS)
2.5
35
熱帶風暴
(TS)
18
熱帶風暴
(TS)
40
20
40
3.0
45
23
45
50
25
強熱帶風暴
(STS)
50
強熱帶風暴
(STS)
3.5
55
28
55
60
30
60
4.0
65
一級颱風
(TY-1)
33
颱風
(TY)
65
颱風
(Strong TY)
70
35
4.5
75
38
70
80
5.0
85
二級颱風
(TY-2)
40
75
90
42
強颱風
(STY)
95
80
45
5.5
100
三級颱風
(TY-3)
85
強颱風
(Very Strong TY)
105
48
110
50
90
6.0
115
四級颱風
(非超級颱風)
(TY-4)
52
超強颱風
(SuperTY)
120
55
95
125
6.5
130
四級超級颱風
(ST-4)
58
100
135
60
7.0
140
五級超級颱風
(ST-5)
62
105
猛烈颱風
(Violent TY)
145
150
65
110
7.5
155
68
115
160
70
165
72
120
8.0
170
75
175
78
125
180
80
8.5
185
82
130

太平洋颱風季風季影響

太平洋颱風季影響地區

三種常見颱風路徑 三種常見颱風路徑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源地主要分為南海、菲律賓以東與馬里亞納羣島周邊海域三類;移動路徑主要分為西行型、西北型、轉向型三類;主要影響地區為中國、菲律賓、日本、韓國、越南等西北太平洋周邊國家地區,每年的熱帶氣旋都會對西北太平洋周邊地區造成一定社會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
西行路徑颱風主要從菲律賓以東海面一直向西移動,經中國南海,在華南沿海和海南島、越南沿海一帶登陸。這條路徑的颱風對菲律賓與中國華南地區影響較大,例如2018年颱風山竹;在南海產生的熱帶氣旋,可能會吹襲中國華南與越南等地,例如2018年颱風天兔 [6] 
西北路徑颱風主要自菲律賓以東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動,橫穿中國台灣和台灣海峽,在福建、廣東一帶登陸;如果遇到副熱帶高壓較北的情況可能穿過琉球羣島,在江蘇、浙江沿海登陸。這種路徑的颱風常常侵襲中國,對華東、華南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被稱為"登陸型颱風路徑",如2005年颱風海棠 [6] 
轉向路徑颱風主要在菲律賓以東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動,以後轉向東北,呈拋物線狀,是最多見的路徑,如颱風在遠海轉向,主要襲擊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2018年颱風飛燕;如颱風在近海轉向,大多向東北方向移動,影響朝鮮半島,如2018年颱風康妮;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後期會折向西北行,登陸於中國遼魯沿海,如2022年颱風梅花;冬季這類颱風的轉向點很偏南,有可能影響菲律賓和中國台灣一帶,如2004年颱風南瑪都 [6] 

太平洋颱風季影響頻次

從全球各地歷年熱帶風暴發生的情況看,在南北兩個半球上,北半球發生的次數多於南半球;在東西兩個半球上,東半球又多於西半球;在各大洋東西兩岸上,大洋的西岸又多於大洋的東岸。全球平均每年發生颱風82個,北半球則佔了3/4,而颱風最多的海區為西北太平洋,佔全球枱風總數的1/3,平均每年有28個左右,是全球枱風的多發區 [5] 
2016年台風莫蘭蒂 2016年台風莫蘭蒂
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主要出現在北緯5~25度之間,其中以北緯10~20度為最多,也就是赤道以北、菲律賓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區。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全年12個月都可能有熱帶氣旋生成活躍。熱帶氣旋出現最多的月份為公曆7~10月,近50年資料統計,在這幾個月出現的總數佔全年總數的68%,也就是説有一半以上台風是發生在7~10月,其中尤以8月為最盛期,其次是9月,1~4月出現次數較少,2月為最少。此外在南海生成或從太平洋移進南海的熱帶氣旋,9~10月是其旺季 [5] 
西北太平洋海區出現的颱風,有1/4左右會在中國登陸,也就是每年平均有7個,最多年份可達12個,最少年份為3個;登陸時間多在7-9月,在這3個月中登陸的颱風佔3/4,最早登陸可出現在5月初,最晚為12月初;登陸的地區幾乎遍及中國整個沿海地區,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其中登陸次數最多的是廣東沿海,約佔1/3,其後依次是台灣、海南、福建、浙江 [5] 
2023年台風杜蘇芮與卡努 2023年台風杜蘇芮與卡努
菲律賓平均每年會遭遇20多個颱風的襲擊,受影響頻率在全球屬於較高水平。菲律賓的颱風季被習慣性分為夏台和秋台兩個不同的時段。夏台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這個時段的颱風大部分偏北行進,對菲律賓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仍有部分颱風可能造成嚴重災情,如2023年颱風杜蘇芮;秋台集中於9月至12月,行進路線偏西,正面襲擊菲律賓的可能性增大,帶來的破壞力也更嚴重,如2013年颱風海燕、2017年颱風天秤、2021年颱風雷伊等。此外,部分不直接登陸菲律賓的颱風對西南季風的增強作用同樣可能對菲律賓造成顯著影響,如2023年颱風卡努 [7] 

太平洋颱風季統計數據

  • 中央氣象台
據中央氣象台統計,1949~2019年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颱風年平均生成數量約為27個 [2]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大氣研究實驗室統計,1950年至2000年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熱帶氣旋年平均生成數量約為31個,其中平均27個達到熱帶風暴級以上強度,平均17個達到颱風級以上強度 [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據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65~2022年西北太平洋與南海水域年平均累計氣旋能量指數(ACE)約為290萬平方海里/平方時。

太平洋颱風季歷年數據

以下為1945年有紀錄以來歷年太平洋颱風季數據統計,包含歷年風力達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即被氣象部門給予編號或命名,含外洋移入)形成數量及距平,累計氣旋能量指數(ACE)及距平、不同機構認定下該年的最強風暴,中國香港、澳門特區發佈十號風球的記錄等。
注:表格中不同項目數據來源於不同機構,僅供參考。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數量方面,1949~1999年以中央氣象台數據為準(不區分統計西北太平洋本土生成與外洋移入) [2]  ,2000年及以後以國際編號數為準(區分統計西北太平洋本土生成與外洋移入);累計氣旋能量指數數據來自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統計 [8]  ;最強風暴僅當最大風速與最低氣壓相同時並列,最大風速相同時氣壓更低者優先。表格數據為長期更新。
  • 21世紀2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風季暫未開始
17(16本土+1進口)
極度偏少
268.5
偏低
(160kt,897hPa)
25
正常
163.2
極度偏低
(145kt,911hPa)
22
偏少
209.6
偏低
(170kt,882hPa)
23
偏少
152.8
極度偏低
颱風天鵝(170kt,884hPa)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87(86西太本土生成+1進口)
  • 21世紀1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29
偏多
276.8
略偏低
颱風夏浪(165kt,888hPa)
29(28本土+1進口)
略偏多
361.6
偏高
颱風山竹(155kt,896hPa)
颱風山竹
27
正常
169.4
極度偏低
颱風蘭恩(135kt,922hPa)
颱風天鴿
26
正常
261.9
偏低
颱風莫蘭蒂(170kt,895hPa)
27(25本土+2進口)
正常
462.9
極度偏高
颱風蘇迪羅(155kt,907hPa)
23(22本土+1進口)
偏少
277.8
略偏低
颱風黃蜂(155kt,907hPa)
31(29本土+2進口)
偏多
276.3
略偏低
颱風海燕(170kt,895hPa)
25
正常
302.3
正常
颱風三巴(155kt,907hPa)
颱風韋森特
21
偏少
189.7
偏低
颱風梅花(140kt,918hPa)
14
極度偏少
121.4
極度偏低
颱風鮎魚(160kt,903hPa)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52(246西太本土生成+6進口)
  • 21世紀0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22
偏少
278.1
略偏低
颱風妮妲(155kt,907hPa)
22
偏少
178.4
偏低
颱風薔薇(140kt,918hPa)
24
略偏少
219.5
偏低
颱風聖帕(140kt,918hPa)
23(22本土+進口1)
偏少
321.3
略偏高
颱風西馬侖(140kt,898hPa)
23
偏少
309.9
正常
颱風海棠(140kt,898hPa)
29
偏多
480.6
極度偏高
颱風電母(155kt,879hPa)
21
偏少
337.4
偏高
颱風鳴蟬(150kt,885hPa)
26(24本土+進口2)
正常
390.6
偏高
颱風風神(145kt,892hPa)
26
正常
307.3
正常
颱風法茜(155kt,879hPa)
23
偏少
252.9
偏低
颱風達維(155kt,890hpa)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39(236西太本土生成+3進口)
  • 20世紀9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21
偏少
109.9
極度偏低
-
-
颱風Bart
颱風York
14
極度偏少
152.9
極度偏低
颱風Zeb(180kt,875hPa)
26
正常
570.4
極度偏高
颱風Joan
25
正常
416.5
偏高
颱風Dale
23
偏少
255.1
偏低
颱風Angela
37
極度偏多
454.6
極度偏高
颱風Doug
28
略偏多
267.1
偏低
颱風Ed
31
偏多
470.1
極度偏高
颱風Gay
29
偏多
414.3
偏高
颱風Yuri
颱風Brendan
30
偏多
377.8
偏高
颱風Mike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64
  • 20世紀8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32
偏多
305
正常
-
-
颱風Gordon
26
正常
227.9
偏低
颱風Nelson
24
略偏少
356.5
偏高
颱風Betty
1986年太平洋颱風季
30
偏多
334.2
偏高
颱風Peggy
29
偏多
231.2
偏低
颱風Dot
1984年太平洋颱風季
26
正常
274
略偏低
颱風Vanessa
1983年太平洋颱風季
23
偏少
219.7
偏低
颱風Forrest
颱風Allen
1982年太平洋颱風季
26
正常
356.1
偏高
颱風Mac
1981年太平洋颱風季
28
略偏多
227
偏低
颱風Elsie
1980年太平洋颱風季
26
正常
237.8
偏低
颱風Wynne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70
  • 20世紀7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24
略偏少
278.4
略偏低
-
-
颱風Tip(175kt,870hPa)
颱風Hope
30
偏多
236.8
偏低
颱風Rita
23
偏少
164.1
極度偏低
颱風Babe
25
正常
301.3
正常
颱風Louise
1975年太平洋颱風季
23
偏少
171
偏低
颱風June
颱風Elsie
37
極度偏多
205.3
偏低
颱風Gloria
24
略偏少
148.1
極度偏低
颱風Nora(160kt,877hPa)
31
偏多
413
偏高
颱風Rita
37
極度偏多
380.2
偏高
颱風Irma
颱風Rose
29
偏多
287.5
略偏低
颱風Hope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83
  • 20世紀6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22
偏少
203.7
偏低
-
-
颱風Elsie
29
偏多
356.8
偏高
颱風Agnes
颱風Shirley
40
極度偏多
398.1
偏高
颱風Carla
35
偏多
302.2
正常
颱風Kit(170kt,914hPa)
32
偏多
436.3
極度偏高
颱風Dinah
1964年太平洋颱風季
36
極度偏多
403.1
偏高
颱風Sally(170kt,894hPa)
颱風Ruby
1963年太平洋颱風季
25
正常
386
偏高
颱風Judy
1962年太平洋颱風季
32
偏多
423
極度偏高
颱風Karen
颱風Wanda
1961年太平洋颱風季
33
偏多
365.6
偏高
颱風Nancy(185kt,882hPa)
颱風Alice
1960年太平洋颱風季
30
偏多
326.7
略偏高
颱風Shirley
颱風Mary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314
  • 20世紀5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MA
JTWC
1959年太平洋颱風季
24
略偏少
397.6
偏高
-
-
颱風Joan(170kt,891hPa)
1958年太平洋颱風季
33
偏多
445.8
極度偏高
颱風Ida(175kt,877hPa)
1957年太平洋颱風季
22
偏少
440.2
極度偏高
颱風Lola
颱風Gloria
1956年太平洋颱風季
23
偏少
305.6
正常
颱風Wanda
1955年太平洋颱風季
28
略偏多
249.8
偏低
颱風Ruth(180kt,925hPa)
1954年太平洋颱風季
23
偏少
305.5
正常
颱風Ida
1953年太平洋颱風季
27
正常
362.6
偏高
颱風Nina
1952年太平洋颱風季
31
偏多
338
偏高
颱風Olive
20
偏少
283.4
略偏低
颱風Iris
1950年太平洋颱風季
32
偏多
160.2
極度偏低
颱風Clara
累計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總數
263
  • 20世紀40年代
風季
(年份)
熱帶風暴級以上台風
累計氣旋能量指數
最強風暴
中國港澳十號風球
數量
數量距平
ACE指數
ACE距平
CMA
JTWC
1949年太平洋颱風季
27
正常
-
-
-
颱風Allyn
1948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
-
颱風Karen
1947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
-
颱風Rosalind
1946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
-
颱風Lilly
颱風Ingrid
1945年太平洋颱風季
-
-
-
-
-
颱風Helen

太平洋颱風季發展趨勢

  • 綜述
2022年台風軒嵐諾 2022年台風軒嵐諾
近年來,西北太平洋夏秋季熱帶氣旋呈顯著減少的變化趨勢。
在海洋變暖和氣候變暖的雙重影響下,1970年以來,全球強颱風強度增強,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命史的最大強度年平均水平也呈現增加趨勢,特別是1977年以來,登陸東亞和東南亞的颱風強度增加了12%至15%。
過去幾十年來,大部分海域上的颱風活動位置都存在向兩極移動的趨勢,西北太平洋海域尤為明顯。中國颱風災害的影響範圍向北擴展,北方地區颱風災害風險增大。
受人類温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系統增暖影響,強颱風自1980年以來在大部分海域都出現了顯著的季節性提前,西北太平洋地區最為明顯。
強颱風從秋季提前至夏季之後,颱風和季風暴雨疊加發生複合災害的風險大幅提升,需要不斷提升針對這類複合災害事件的預報預警和應對能力 [3]  。 
  • 西北太平洋颱風數量減少、強度增強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熱帶氣旋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近年來,西北太平洋夏秋季熱帶氣旋呈現顯著減少的趨勢。1951年至2017年,西北太平洋共生成熱帶氣旋1753個,平均每年26.2個,下降幅度為平均每年0.07個。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在人類活動和自然氣候變率等因素的影響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表温度變化導致大尺度環流變化,其中垂直風切變增強和低層渦度變化可能是颱風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升高,通過沃克環流的變化,對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減少的影響也非常重要。與熱帶氣旋有緊密聯繫的天氣系統,比如季風槽、洋中槽和副熱帶高壓的變化,通過垂直風切變、能量轉化等對熱帶氣旋的年代際變化也起到了直接作用。
在台風數量減少的同時,其強度卻在增強。1970年以來,全球強颱風強度增強,且趨於頻繁,給全球許多地區造成重大災害。其中,西北太平洋東經140°以西形成的強熱帶氣旋比例增加了16%至20%,頻率幾乎翻倍,1998年至2015年東亞沿海地區強熱帶氣旋的生成數量明顯增加。此外,196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命史的最大強度年平均值也呈現增強趨勢,1980年以後尤其顯著。同時,熱帶氣旋達到最大強度的位置向北移動,導致登陸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部地區的熱帶氣旋平均強度有所增強,特別是1977年以來,登陸東亞和東南亞的颱風強度增強 了12%至15%。海洋温度越高,海表下的温暖水域越深,就可以給颱風提供更多的能量。不僅如此,它的“壽命”也在增加——在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登陸的颱風,初步結果表明其衰減速度都在減慢,也就是更抗“衰老”。因此,如果不遏制全球變暖,颱風壽命將延長,破壞力也將大大增強 [3] 
  • 全球海温升高致颱風“北漂”
從2018年的“雨王”颱風“温比亞”到2019年的颱風“利奇馬”,再到2020年的颱風“巴威”“美莎克”和“海神”,近年來頻頻北上的颱風給北方地區造成嚴重危害。
研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大部分海域的颱風活動範圍都存在向兩極移動的趨勢,尤其是西北太平洋海域。1979年至2018年,西北太平洋上台風的整體活動範圍每十年平均向北移動約78±31公里。不僅颱風的平均生成位置北移,颱風達到生命週期中最大強度的平均位置也明顯北移。
與2001~2010年相比,2011~2020年7月中國熱帶氣旋災害損失表現為“北增南減”的分佈特徵,8月大部分地區熱帶氣旋災害損失增加,9月北方及南方內陸地區熱帶氣旋災害損失增加,東南部地區減少。
總體來看,中國颱風災害的影響範圍向北擴展,北京、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僅在2011~2020年遭受颱風災害,2001~2010年則沒有,表明近10年北方地區颱風災害風險增大。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在應對台風災害方面相對薄弱,面對颱風災害風險的挑戰更大,需要進一步提升颱風應對能力。
大尺度環境引導氣流的方向和強度是決定颱風路徑和移動速度的主要因素。由全球變暖導致的海温變化,會導致引導氣流發生變化,從而使颱風路徑偏北。談哲敏認為,東太平洋長期變冷和西太平洋長期變暖(拉尼娜型海温趨勢),以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東撤北移是導致颱風路徑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而颱風路徑變化則是決定颱風生命史過程中不同階段位置相對變化的關鍵因素。這種東太平洋變冷和西太平洋變暖的趨勢主要是受全球變暖和太平洋年代際振盪(IPO)的共同影響——全球變暖有利於形成拉尼娜型海温趨勢,再疊加IPO在2000年左右的位相轉變導致東太平洋進一步變冷。但受限於觀測資料的長度,全球變暖和內部變率這兩種因素的相對貢獻難以區分。因此,完全釐清颱風活動北移趨勢的根本原因尚需進一步研究 [3] 
  • 強颱風季節提前 加重夏季極端降水
多年統計數據分析顯示,強颱風在秋季最為頻繁,然而近些年來它們卻越來越多地在夏季發生,比如2023年的“杜蘇芮”、2021年的“煙花”以及2020年給浙江温州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強颱風“黑格比”。強颱風自1980年以來在大部分海域都出現了顯著的季節性提前,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別每十年提前了3.7天和3.2天。這種現象在台風最為活躍的西北太平洋地區最為明顯,而且僅出現在強颱風上,其他弱颱風表現並不明顯。
研究顯示,相比於人為氣溶膠、火山爆發和太陽活動等因素的貢獻,人類温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系統增暖對超強颱風季節提前起到主導作用。颱風快速增強是由於強颱風區別於其他弱颱風之間的關鍵物理過程,強颱風在其生命週期內通常會至少經歷一次快速增強過程。數據證實,颱風的快速增強過程同樣出現了顯著的季節性提前趨勢,而快速增強過程的季節提前與大尺度海洋有利條件的季節性前移聯繫緊密,最近幾十年,大尺度海洋有利條件的季節性前移主要是外強迫驅動所致,且温室氣體強迫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受季風或其他因素影響,夏天極端暴雨事件原本就比較多,而強颱風從秋季提前至夏季之後,颱風和季風暴雨疊加發生複合災害的風險大大提升。以中國華南地區為例,季風造成的極端降雨峯值在6月,而強颱風造成的極端降雨峯值在10月。過去幾十年,每年6月至10月期間該地區的極端降雨總量快速增加,這種不同因子造成的極端降雨重合可能會帶來更多更嚴重的自然災害,給現有防災減災體系帶來巨大挑戰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