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鎖定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英語: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他加祿語:Pangasiwaan ng Pilipinas sa Serbisyong Atmosperiko, Heopisiko at Astronomiko,縮寫:PAGASA),亦稱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是菲律賓共和國的一個政府部門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是菲律賓的國家氣象與天文機構,負責為公眾提供天氣報告和預報、水災和熱帶氣旋警報以及與氣象、天文及氣候等方面相關的資訊,主要用於保護民眾的生命、國家財產,同時維持經濟,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始於1865年西班牙殖民時期建立的馬尼拉天文台,於1901年5月22日由美國殖民機構改組為菲律賓氣象局,並於1972年12月8日由馬科斯總統下令重組為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1] 
中文名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外文名
Philippine Atmospheric, Geophysical and Astronomic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Pangasiwaan ng Pilipinas sa Serbisyong Atmosperiko, Heopisiko at Astronomiko
別    名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縮    寫
PAGASA
所屬地區
菲律賓
部門性質
氣象與天文機構
管轄範圍
菲律賓責任區(PAR)及毗鄰區域
上級部門
菲律賓科技部(DOST)
機構地址
菲律賓共和國奎松市迪裏曼區阿格海姆路科學花園
成立時間
1972年12月8日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歷史沿革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西班牙殖民時期

菲律賓的正式氣象和天文服務始於1865年馬尼拉天文台在馬尼拉帕德雷伏拉大街的建立。當時,年輕的耶穌會學者兼馬尼拉雅典耀大學教授範斯高·柯林納開始一天兩到三次系統地觀測和記錄天氣。另一位耶穌會學者海梅·諾奈爾就這些觀察結果寫了一篇簡短的論文,並由《馬尼拉日報》出版。這篇論文引起了馬尼拉商人的注意,並向耶穌會主任、聖胡安·比達爾神父提出了定期觀測的要求以實現向民眾傳達颱風警報的目的。這些商人集資購買了一種由羅馬梵蒂岡天文台聖安吉洛·西奇神父發明的稱為通用氣象儀的儀器,對晝夜觀測天氣大有幫助。
1866年,聖費德里科·福拉因其科學能力出眾而成為馬尼拉天文台台長。在此期間,馬尼拉天文台對菲律賓天氣進行了系統觀測。
1879年7月7日,在與西印度羣島的另一位耶穌會神職人員進行數據比較後,馬尼拉天文台發出颱風警報,表面有熱帶氣旋橫掃呂宋島北部。西班牙殖民政府基於警報採取了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最終這場颱風損失輕微,並鞏固了天文台的長期聲譽。這在同年11月,另一個熱帶氣旋經過馬尼拉時得到了同樣的預報預警。
1880年,馬尼拉天文台開始進行地震學和地磁觀測。
1885年,馬尼拉天文台開始為商船提供授時服務和視覺(信號)天氣警報系統。
1886年,福拉無液氣壓計問世。
1887年,馬尼拉天文台成立了地磁專門研究部門,並於六年後出版了菲律賓第一張地磁地圖。
1890年,馬尼拉天文台地震服務正式成立。
1899年,馬尼拉天文台天文服務正式成立。
隨着馬尼拉天文台名聲漸佳,名揚海外,各國其他氣象天文機構開始要求馬尼拉天文台發佈月度報告。由於民眾對天文台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1894年4月21日,西班牙皇室頒佈法令承認天文台為耶穌會教團下的官方機構並會得到其全力支持,這也促成了呂宋島上由多地多個二級站台所組成的監測網絡的建立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美國殖民時期

美西戰爭結束後,根據美西《巴黎和約》,西班牙於1898年12月10日將菲律賓羣島割讓給美國。
1899年,菲律賓獨立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於1902年以美國獲勝告終,而後美國在菲律賓的殖民政府建立。
1901年5月22日,美國菲律賓委員會頒佈了第131號法令,將馬尼拉天文台改組為內政部(DILG)下屬的氣象局。
1917年1月1日,菲律賓農業和自然資源部(DANR)於成立,氣象局從內政部轉移到了農業和自然資源部。隨着菲律賓聯邦的成立,農業和自然資源部改組為農業和商業部(DAC)。
在此後將近45年的時間裏,氣象局一直積極參與國際博覽會和科學考察,並以其準確的颱風預報和氣象學、地磁和天文學領域的科學工作而聞名。由克洛納斯神父於1908年發的布第一張遠東天氣圖成為熱帶氣旋預報的重要工具。該局出版的有關氣象學、地磁和天文學的著作一度得到普及,並在後來被證明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成功將日軍逐出菲律賓具有重大意義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二戰時期

1943年10月4日,由日本控制的傀儡政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成立,氣象局被轉移給公共工程和通信部。氣象局首不再受到來自耶穌會的管理,並首次由擔任菲律賓當地人擔任全體職務,其中以菲律賓大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系主任馬克西姆·拉奇卡為首。日本佔領時期,氣象局中央辦公室的活動空間有限,但氣象局仍在戰場上向來自美國和菲律賓本地的聯合解放力量提供了有關敵佔區的準確天氣信息。
1945年2月,由於辦公室在馬尼拉戰役中被毀,氣象局的業務被迫暫停。幾十年來積累的所有儀器、科學記錄數據等都在戰役中被毀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戰後重建時期

1945年7月24日,菲律賓氣象局在當時由七名組成人員在負責官員埃迪爾韋託·帕魯蘭的領導下重建。
1946年,根據《菲律賓獨立法案》,美國政府向馬尼拉派遣了一個美國氣象局代表團,獲知菲律賓氣象局的需求並進行氣象設備和技術援助,為氣象局建立標準氣象服務鋪平了道路。該服務模式效仿技術更先進國家的類似氣象機構。此外,氣象局被轉移至工商部,其職能由天氣、氣候、地球物理、天文和行政五個部門分別執行。
1947年,菲律賓氣象局中央辦公室遷至馬爾斯曼大樓(馬尼拉港區15號碼頭對面),其預報中心則轉移至舊巴拉各巴格航站樓(馬尼拉國際機場第一航站樓所在地),並更名為馬尼拉氣象總局(MMMO)。
1948年,菲律賓氣象局引入了一套電磁光記錄地震儀以改進其地震服務。
1949年,菲律賓氣象局第一個戰後地球物理觀測站成立位於菲律賓大學迪利曼校區後面。同年4月5日,菲律賓以菲律賓氣象局為其國家氣象服務機構加入世界氣象組織(WMO)。同年,拉瓦格宿務三寶顏實地站開始每天對高層大氣的温度、相對濕度和氣壓進行兩次觀測。
1950年,馬尼拉氣象總局通過一項電傳服務與美國克拉克空軍基地,美國海軍桑格利角站和電信局(美國國家電信委員會前身)實現交流互通。氣象局亦於同年開始與外國、飛行中的飛機和該國位於拉瓦格、列加茲皮、宿務和三寶顏四個航空重要站點站交換天氣報告。私人無線電系統和當時的國家民防局也幫助了氣象局數據的接收和數據的傳播。
1951年,馬尼拉天文台脱離氣象局進行單獨運營。
1954年,地球物理天文台開始了每日七次的時間信號無線電傳輸。
1963年,菲律賓氣象局中央辦公室的頂部首次安裝天氣監視雷達(但於1978年的一場大火中被徹底摧毀)。
1965年,在馬尼拉天文台成立一百週年之際,菲律賓全國一半的氣象站已經通過單邊帶無線電收發器的相互接,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氣象通信系統。
1968年,菲律賓加入了由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ECAFE,現為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或亞太經社會,ESCAP)和氣象組織組成的颱風委員會。
1969年,氣象局中央辦公室從馬爾斯曼大樓轉移到奎松市奎松大道1424號,同年還迎來了為期5年的“世界氣象組織馬尼拉培訓和研究項目”。該項目由菲律賓氣象局氣象研究所和菲律賓大學氣象系組成,旨在滿足該國氣象人員的培訓需求,並在氣象的各個領域進行研究。研究所提供了各級技術在職培訓,而氣象系則提供了攻讀氣象學碩士學位的研究生課程。該項目的實施逐漸實現了國際化商業機器的獲取並實現了氣象的電子化、計算機化。隨後,氣象局在馬裏基納河流域建立了遙測系統,這是其在洪水預報方面做出的初步努力。
1970年,衞星氣象學傳入菲律賓,當時建立了一個自動圖像傳輸系統以攔截氣象衞星對上層大氣的光傳輸。同年,氣象發起了第一個戰後重大研究倡議“颱風研究項目”,並於同年通過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的財政援助得以啓動。
1971年,應菲律賓的邀請,ECAFE/WMO聯合單位重新部署在馬尼拉,並被重新命名為颱風委員會秘書處。同年,連接在菲律賓不同地區的五台天氣監視雷達和馬尼拉雷達站(於1978年被摧毀)安裝完成,為該局的天氣雷達監視網絡鋪平了道路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管理局改組時期

因應1970年的幾次颱風襲擊菲律賓,造成數千人死亡和數百萬美元的損失,1972年,在費迪南德·馬科斯總統的威嚴統治期間,菲律賓氣象局被廢除,並由根據當地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法規成立了一個新機構——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該縮寫在他加祿語中含義為“希望”,下簡稱為“管理局”)以取代之,作為1972年菲律賓政府綜合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隸屬於菲律賓國防部(DND)。同年,馬科斯還成立了總統颱風緩和委員會,以協調、規劃和實施旨在遏制惡劣天氣影響的方案。此外,還成立了颱風緩解和洪水控制研究與發展理事會(後來成為颱風緩解研究與發展辦公室),以便研究和利用現代科學方法緩解颱風災害,並將損失降至最低。
在1973年台風季節對菲律賓造成進一步破壞後,管理局的颱風緩解計劃開始探索“雲播種計劃”,即通過人工手段干涉颱風,以將颱風的危險降至最低。其試圖通過在台風上釋放碘化銀等物質以削弱颱風,增加風眼寬度與颱風直徑,以增加陸地的覆蓋範圍並降低降雨強度。
1975年,管理局在米沙鄢中部進行了第一次人工干預天氣實驗。
1976年,管理局在年在呂宋中部進行了第二次人工干預天氣實驗。
儘管人工干預天氣實驗未能得到任何有效結果或結論,但其收集的數據最終證明有助於氣象學家跟蹤未來的天氣模式和颱風預報。
管理局最初由四個組織單位組成。國家氣象局負責準備並隨後及時發佈天氣和洪水情況的預報和警報。國家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數據服務局負責大氣和相關數據的採集、收集、質量控制、處理和歸檔。國家地球物理和天文局負責對地震和天文現象進行觀察和研究,併為國家提供官方時間。國家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科學研究所負責培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科學方面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後來在1977年,颱風緩解研究與發展辦公室和國家洪水預報辦公室也被劃歸於管理局管理之下。
管理局在馬科斯在任期間取得了許多成就。
1973年,管理局和公共工程、交通和通信部聯合開展的潘帕加河流域洪水預報和警報項目啓動,根據調查團的建議,日本政府為該項目提供了設備和人員培訓。
1974年初,管理局與民防辦公室合作,建立了一個帶有呼號DZCA的電台。通過位於潘帕加河及其主要支流沿線戰略點的自動站網絡,有關河流水位升降的數據通過現有遙測系統發送到中央辦公室的洪水預報中心。對潘帕加河流域洪水預報系統的成功使得馬科斯總統指示管理局更進一步探索在阿格諾河、比科爾河和卡加延河流域建立類似系統的可能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助的東南亞區域地震網於1974年在管理局地球物理觀測站設立了一個辦事處。它試圖規範人員和地震設備的培訓,並提高確定該地區地震震中的準確性。
1977年,管理局在馬尼拉建立了一個強震加速度計網絡,旨在記錄該地區的強烈地震振動。
1979年4月18日,科學園天文館向公眾開放,配備美能達天文館投影儀,可容納90人就坐觀看。
1981年6月,基於潘帕加河系統的比科爾河洪水預報子系統啓動。
1982年5月,位於阿格諾河、比科爾河和卡加延河流域三個子系統全面投入運行。同時,管理局地球靜止氣象衞星的地面接收站落成,使菲律賓的衞星氣象學取得了巨大的飛躍。
1983年4月,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國家電力公司和國家灌溉管理局在日本政府貸款的幫助下聯合實施了大壩運行洪水預報和警報系統。該項目的第一階段包括安加特和潘塔邦岸大壩,第二階段包括馬加特、賓加和安布克勞大壩,以及該項目的數據信息中心。
1984年,菲律賓政府將管理局移交於國家科學技術局管理,以集中指導所有政府科技工作的整合。該次重組還將管理局的地震服務移交於菲律賓火山研究所(PHIVOLC,現菲律賓火山與地震學研究所,PHIVOLCS)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新時期重組時期

1986年馬科斯下台後,時任新總統阿基諾夫人下令重組國家科學技術局(現稱為科學技術部)及其所轄的所有機構,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改由五個主要分支(天氣、洪水預報、氣候學和農業氣象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科學以及國家減災)和三個支持部門(行政、財務和管理以及工程和維護)組成。
2003年1月15日,管理局將其中央辦公室從奎松大道1424號搬遷至位於奎松市迪裏曼區阿格海姆路沿線的科學花園的永久總部。與此同時,其氣象和洪水預報中心正在進行科學和技術操作,該中心位於其當時總部的正前方。
2008年10月,時任總統格洛麗亞·阿羅約夫人宣佈對管理局實施合理化計劃,旨在將其工作重點放在關鍵核心職能上,並提高公共服務的效力和效率。
2015年11月3日,時任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簽署法案促使管理局職能水平現代化。政府最初從帕加科爾的收入中支出了30億比索(為期三年)用於國家氣象局的現代化基金,其中包括設備的升級和購置、員工的新工資計劃,未來天氣預報員的人力培訓和數據中心創建等計劃。
2019年8月8日,時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簽署《菲律賓太空法案》,成立了菲律賓航天局(PhilSA)以管理此前由管理局負責的菲律賓太空計劃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主要職能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氣候監測

PAGASA研究氣候數據 PAGASA研究氣候數據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監測每日降雨量和温度數據,並每月觀察標準降水指數、土壤水分、徑流和植被。管理局亦參與世界氣象組織(WMO)區域氣候中心(RCC)的東南亞氣候監測網絡節點。管理局還提供氣候預測,例如從10天到一個月的亞季節到季節概率預測,特別強調高影響天氣事件,專業預測也由管理局進行,類似於在大壩、流域、流域、其他重要水庫和洪水易發地區收集區域降雨前景的數據。管理局每月監測和評估氣候,定期諮詢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或拉尼娜等區域到全球氣候現象,以及乾旱期、乾旱、西南風季和乾季風等季節性氣候預測及其動態和統計降尺度。
管理局還通過其氣候學和農業氣象學司提供服務,以提供由各種氣候要素組成的氣候數據,這些氣候要素是在管理局的網絡上通過氣象觀測和質量控制程序定期觀察到的,並按照世界氣象組織推薦的最佳做法執行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熱帶氣旋監測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會在其負責範圍內監測熱帶氣旋的動向併發出警報,以下座標之內是其責任範圍(菲律賓責任區,PAR):
25.0°N 120.0°E、25.0°N 135.0°E、5.0°N 135.0°E、5.0°N 115.0°E、15.0°N 115.0°E、21.0°N 120.0°E [1] 
菲律賓責任區(PAR)與颱風海神(2020年) 菲律賓責任區(PAR)與颱風海神(2020年)
當熱帶氣旋進入該區域,管理局便會按照菲律賓當地熱帶氣旋命名錶給予一個名字。管理局將會對在該區域預料會登陸或影響菲律賓的熱帶氣旋每六小時發佈熱帶氣旋報文。若熱帶氣旋不影響菲律賓陸地,將會以每十二小時發佈熱帶氣旋報文。
在2022年,管理局將熱帶氣旋劃分為五個級別:
熱帶低壓:最高十分鐘平均持續風速達39至61千米/小時。
熱帶風暴:最高十分鐘平均持續風速達62至88千米/小時。
強熱帶風暴:最高十分鐘平均持續風速達89至117千米/小時。
颱風:最高十分鐘平均持續風速達118至184千米/小時。
超強颱風:最高十分鐘平均持續風速達185千米/小時或以上。
其中“超強颱風”一級為2013年颱風海燕之後於2015年設立,而其門檻在2021年颱風雷伊之後於2022年3月由原來的220千米/小時下調為185千米/小時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龍捲風監測

2007年8月27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宣佈設立龍捲風警告系統。為了面臨更強大和破壞性的龍捲風,並希望減輕在中央呂宋對房屋的損害。同時,面對並氣候變化和季候風。稍早於2007年8月23日,受第二龍捲風影響,布拉幹省聖米格爾內四條村莊的三十所房屋;而首次的龍捲風發生於同年8月8日,布拉幹省內破壞了二十七所房屋 [1]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技術裝備

PAGASA多普勒雷達 PAGASA多普勒雷達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奧羅拉省首府巴萊爾碧瑤市安裝了第一個多普勒天氣雷達站。新的天氣雷達可以監測颱風及其移動、中雨量或暴雨量,並使用視覺雷達監測器進行實時大氣預報,如2010年颱風康森。自2012年6月以來,大量數據被用於菲律賓國家海洋局項目的預警(如降雨)。管理局在全國安裝了至少16組多普勒雷達。
在管理局前局長尼洛卸任之前,裏薩爾省蒙塔爾班市的一個電信基站也安裝了一個自動雨量計(與智能通信合作),以監測過量降雨,作為使用手機避免洪水和山體滑坡影響的警告信號,氣象局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其模仿日本氣象廳的自動數據採集系統(AMeDAS),將數據從地面預報站快速傳輸到總部,以解決預報不準確及其問題。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將提供現代化項目,以加強服務水平,包括氣象和洪水預報,以及作為預防措施的龍捲風警報。
此外,管理局推出了由菲律賓大學發明的滑坡預警傳感器(LEWS),以減少滑坡時的人員傷亡。使用這種新設備,傳感器以計算機數據的形式提取信號,以顯示土壤和地面運動,並在發生滑坡時立即傳輸到地面站,以便啓動強制疏散。而洪水警報方面的另一項創新是採用了自動氣象站(AWS),該氣象站旨在監測降雨量和洪水水位,在收到警報的情況下,自動氣象站可以由計算機控制,即使無人值守,也可以通過警報器緊急疏散人員 [1] 
參考資料
  • 1.    PAGASA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引用日期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