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威馬遜

(2014年第9號超強颱風)

鎖定
超強颱風威馬遜(英語:Super Typhoon Rammasun,泰語:รามสูร,國際編號:14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Glenda)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威馬遜”一名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中的雷神,本次為“威馬遜”名稱第三次使用。 [15] 
颱風“威馬遜”於2014年7月12日獲得命名。而後其一路西行發展加強,在接近菲律賓與中國海南島時兩度出現近岸爆發增強,並以高強度登陸這些地區。期間其在海南省七洲列島的北仕島氣象站留下了最低站壓881.2百帕、海壓899.2百帕的實測,創下了1945年以來全球陸地氣象站實測氣壓的最低記錄(後於2016年被颱風莫蘭蒂超過)。 [30]  最後於7月20日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7]  事後“威馬遜”被認定在登陸海南省文昌市時的強度達到70米/秒,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 [19]  亦在南海獲得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最高的五級超級颱風的評價,為南海熱帶氣旋之罕見。 [14] 
颱風“威馬遜”對菲律賓、中國等多地造成嚴重災害,導致菲律賓至少106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386億比索;中國至少88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443.3億元;各地總計至少225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80.8億美元。因其嚴重致災,事後颱風委員會決定將“威馬遜”從颱風命名錶中永久退役,並由泰國提供新名稱“博羅依”以取代之 [11] 
中文名
超強颱風威馬遜
外文名
Super Typhoon Rammasun
รามสูร
名稱來源
泰國
名稱含義
雷神
國際編號
1409
JTWC編號
09W
菲律賓名
Glenda
起編日期
2014年7月10日(CMA最佳路徑) [1] 
停編日期
2014年7月20日(CMA最佳路徑) [1] 
影響地區
菲律賓、中國華南西南越南
CMA數據
超強颱風(72m/s,888hPa) [1] 
JMA數據
強颱風(90kt,935hPa) [13] 
JTWC數據
五級超級颱風(140kt) [14] 
HKO數據
超強颱風(240km/h)
PAGASA數據
颱風(160km/h)
實測數據
海南省七洲列島北仕島站壓最低881.2hPa、海壓最低899.2hPa [21] 
人員傷亡
至少225死、1250傷、26失蹤(中國至少88死、菲律賓至少106死、越南至少31死) [27] 
經濟損失
至少80.8億美元(中國至少443.3億元、菲律賓至少386億比索) [27] 
颱風地位
有氣象記錄以來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1945年以來全球陸地氣象站實測氣壓最低的颱風(後被颱風莫蘭蒂超過) [20]  [30] 
是否除名
[15] 
替補名稱
博羅依 [15] 

颱風威馬遜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12] 
“威馬遜”一名由泰國提供,是指當地神話的雷神,本次為“威馬遜”名稱第三次使用。由於威馬遜重創菲律賓和中國華南等地,因此在2015年2月於泰國曼谷舉行的颱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中,颱風委員會決定將“威馬遜”從颱風命名錶中永久退役, [11]  由泰國於次年提供新名稱“博羅依”以取代之,意思為泰式甜品椰奶 [15]  此外,“威馬遜”的菲律賓名“格蘭達”(Glenda)同樣也遭到了退役,並由“加爾多”(Gardo)取代。 [31] 

颱風威馬遜發展過程

颱風威馬遜形成初期

初生的威馬遜 初生的威馬遜
2014年7月9日,一個低壓區在楚克東部的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熱帶擾動編號92W。下午1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低”。
7月10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中”。下午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並將其評級提升為“高”。當晚2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9W。
7月11日凌晨3時,熱帶低壓09W組織轉好,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早上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7月12日凌晨2時,因熱帶低壓09W雲帶再次變得鬆散,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取消早前升格,並把此前升格的強度下調為熱帶低壓。中午12時,熱帶低壓09W在關島鶯歌沿海登陸。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起編為熱帶風暴。下午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威馬遜”,給予其國際編號1409。晚上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威馬遜”重新升格為熱帶風暴 [14] 

颱風威馬遜西行增強

西行中的威馬遜 西行中的威馬遜
7月13日凌晨3時45分,“威馬遜”進入香港天文台責任範圍,被其評級為熱帶風暴。晚上19時,“威馬遜”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責任範圍,菲律賓隨即給予其菲律賓名“格蘭達”(Glenda)。此時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威馬遜”以每小時22至25千米的速度西移,一直有對流引發及消散,強度未有顯著增強。
7月14日,“威馬遜”向西南偏西移動,並因環境改善而開始迅速增強。上午8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11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下午17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晚上21時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颱風。此時的"威馬遜"螺旋性更加顯著改善,令對流得以集中並維持。 [14] 

颱風威馬遜首次近爆

第一次近岸爆發中的威馬遜
第一次近岸爆發中的威馬遜(3張)
7月15日,“威馬遜”繼續保持其增強趨勢,並受亞熱帶高壓脊西南側影響而恢復向正西方向移動,其低層環流中心逐漸完成鞏固,螺旋雨帶已經變得清晰,並且包圍在系統的西南象限,且打開了猛烈的赤道方向流出,令系統強度大大提升,在登陸菲律賓前迎來近岸爆發,強度急劇增強。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直接升格為三級颱風。下午15時,“威馬遜”的細小風眼開始出現。下午15時30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17時,“威馬遜”在菲律賓呂宋島阿爾拜省拉普拉普首次登陸。下午18時30分,“威馬遜”在菲律賓呂宋島阿爾拜省巴卡凱第二次登陸。晚上20時,儘管“威馬遜”已經兩次登陸,但基於地形抬升加強對流,並且所處環境仍非常有利,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颱風 [14] 
7月16日,“威馬遜”轉向西北偏西方向行進,移動速度維持在每小時22至25千米,逐漸穿越菲律賓中部,並進入南海。子夜0時,“威馬遜”在菲律賓奎松省聖納西索第三次登陸。受地形磨損影響,“威馬遜”強度有所下降。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進一步降格為二級颱風。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上午9時30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1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進一步降格為一級颱風。因“威馬遜”的移動路徑與菲律賓羣島的高山接近,部分對流無法越過,導致其北面眼牆崩潰,出海時幾乎沒有對流覆蓋 [14] 

颱風威馬遜南海重整

進入南海重整的威馬遜
進入南海重整的威馬遜(3張)
7月17日,“威馬遜”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移速保持不變,逐漸穿越南海北部。進入南海後,受惠於良好的大氣環境及高水温,“威馬遜”開始重新增強。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再次升格為二級颱風。但在下午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又將其再次降格為一級颱風。下午17時,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下午18時45分,香港天文台亦再次將其升格為強颱風。“威馬遜”在入夜後向較偏西北方向移動。晚上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又將其再次升格為二級颱風。晚上20時後,“威馬遜”再次構建出風眼,併成功將南面對流卷至北面,重新建立穩固、紮實的眼壁。 [14] 

颱風威馬遜再度近爆

7月18日,“威馬遜”再度迅速顯著增強,並轉向西北方向移動,移速仍然穩定不變,維持在時速22千米,其增強趨勢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急劇,像其7月15日穿越菲律賓之前一樣再次迎來了近岸爆發,直至下午掠過海南島東北端前才達到強度巔峯。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將其直接升格為四級颱風。凌晨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香港天文台緊隨其後,在凌晨5時45分亦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威馬遜”此時受到海南島地形牽引,轉為向偏西方向移動。
當日下午15時30分,中央氣象台認定“威馬遜”以17級,60米/秒的顛峯強度登陸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這標誌着“威馬遜”成為按中央氣象台記錄繼1973年颱風瑪琪後41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風暴,以及按照香港天文台資料繼1979年颱風荷貝後35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初報中將此時的“威馬遜”評級為中心風力達到135海里/小時的四級超級颱風。 [14] 
再度達到巔峯的威馬遜 再度達到巔峯的威馬遜
短暫登陸海南後,“威馬遜”進入瓊州海峽。晚上19時30分,中央氣象台認定“威馬遜”以17級,60米/秒的強度在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龍塘鎮沿海再次登陸,該強度打破了1996年台風莎莉的記錄,成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廣東的最強颱風。由於達到強度頂峯後數小時內便兩度登陸,“威馬遜”的顛峯強度只能短暫維持;但依舊重創了海南、雷州半島一帶。當晚較後時間,“威馬遜”走過巔峯階段轉趨減弱,轉為向西北偏西的方向行進,掠過雷州半島,移入北部灣 [14] 

颱風威馬遜減弱消散

減弱消散中的威馬遜
減弱消散中的威馬遜(5張)
7月19日,“威馬遜”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穿越北部灣並逐漸減弱。凌晨2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上午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上午7時10分,中央氣象台認定“威馬遜”以15級,48米/秒的強度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光坡鎮沿海再次登陸,又成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廣西的最強颱風,隨後受地形摩擦影響,開始急劇減弱。上午9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15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7時30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降為強熱帶風暴。下午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進一步降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及香港天文台亦跟隨中央氣象台分別於當晚20時50分及21時30分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當晚22時,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20日,“威馬遜”橫越廣西及越南北部,進入中國雲南。由於西南季風的水汽供應亦遭切斷,“威馬遜”強度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及日本氣象廳分別在凌晨4時、早晨6時45分以及上午8時50分將“威馬遜”降格為熱帶低壓。上午8時,中央氣象台對“威馬遜”停止編號。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威馬遜”降格為低壓區。
7月21日,日本氣象廳將“威馬遜”殘餘降格為低壓區,但其殘餘低壓區並未立即消散,而是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深入內陸,最終於7月22日在陸上徹底消散。 [13-14] 

颱風威馬遜事後調整

在事後發佈的最佳路徑中,中國氣象局將“威馬遜”登陸海南前的巔峯強度由60米/秒,910百帕大幅上調至72米/秒,888百帕, [1]  並將“威馬遜”登陸海南的強度由60米/秒上調至70米/秒,將其登陸廣東的強度由60米/秒上調至62米/秒,將其登陸廣西的強度由48米/秒上調至50米/秒,成為上述三省(區)最強登陸的熱帶氣旋,亦標誌着威馬遜打破1973年台風瑪琪(登陸強度)的紀錄,成為建國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風暴。 [20]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事後發佈的最佳路徑中亦把“威馬遜”在南海的巔峯強度上調至140海里/小時,達到五級超級颱風的評價,使其成為繼1954年台風帕梅拉以來第二個在南海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最高的五級超級颱風等級的熱帶氣旋。 [14] 
香港天文台在2015年7月30日公佈的《2014熱帶氣旋年刊》中亦把“威馬遜”的中心風力由210千米/小時大幅上調至240千米/小時,成為香港天文台記錄中自1950年以來有紀錄以來南海最強的熱帶氣旋。
而日本氣象廳僅僅把“威馬遜”南海巔峯的氣壓下調至935百帕,仍然維持着十分鐘90海里/小時的評級。 [13] 
颱風“威馬遜”路徑圖 颱風“威馬遜”路徑圖

颱風威馬遜颱風特點

  • 強度高,兩度近岸爆發,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
颱風“威馬遜”誕生在盛夏,一路西行加強,憑藉良好的低層輻合與高層輻散,較弱的環境風垂直切變和適宜的海面温度與深厚的暖渦,其兩度迎來近岸爆發並分別多次登陸菲律賓呂宋島與中國粵桂瓊沿海。其有着高強度,尤其是在南海。據事後分析,它以70米/秒的風速登陸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以62米/秒的風速登陸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龍塘鎮,以50米/秒的風速登陸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光坡鎮,成為建國以來以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同時亦成為了建國以來以及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海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三省(區)的最強颱風。 [1]  [20] 
威馬遜第一次近岸爆發動圖 威馬遜第一次近岸爆發動圖
另一方面,“威馬遜”近岸爆發增強,在南海更是在事後得到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最高等級的五級超級颱風的評價,這對於南海熱帶氣旋來説是非常罕見的。“威馬遜”成為自1954年台風帕梅拉以來又一個在南海獲得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五級超級颱風評價的熱帶氣旋。 [14] 
威馬遜第二次近岸爆發動圖 威馬遜第二次近岸爆發動圖
  • 實測數據可觀,創下紀錄
颱風“威馬遜”掠過瓊粵桂期間,當地多處氣象站記錄下其氣壓與風速數值,留下了寶貴的實測數據並創造了中國、全亞洲乃至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陸地氣象站實測最低氣壓的新紀錄 [21]  (但該記錄於2016年即被颱風莫蘭蒂再次超過 [30]  )。
“威馬遜”於2014年7月18日13時至14時掠過海南省七洲列島北仕島氣象站和文昌浮標,北仕島氣象站(海拔174.5米)於13時21分錄得最低站壓881.2百帕,海平面氣壓為899.2百帕,打破了1977年衝永良部颱風(颱風Babe)907.3百帕的亞洲實測紀錄;文昌浮標在12時33分錄得最低海平面氣壓922.0百帕。北仕島氣象站於13時整至13時20分降壓至920百帕以下,氣壓至14時30分回升至921.7百帕,920百帕以下氣壓時間保持在1個小時以上;其於12時40分至12時50分降壓6.9百帕,於12時50分至13時降壓15.2百帕,於13時整至13時20分降壓27.6百帕,於13時20分至13時21分降壓9.1百帕;其10分鐘最大降壓15.2百帕,1分鐘最大降壓9.1百帕,10分鐘整點最低氣壓為13時30分錄得的907.0百帕;於12時54分測得最大10分鐘平均風速58.7米/秒,於12時51分測得最大陣風72.4米/秒,此時海平面氣壓氣壓約為950百帕,隨後測風塔被摧毀。文昌浮標站於12時39分測得最大10分鐘平均55米/秒,最大陣風74.1米/秒,此時海平面氣壓約為928百帕,其風速計受到嚴重破壞,一路風傳感器整體被風吹走,另一路風速傳感器風速軸承發生嚴重形變 [21] 
“威馬遜”在登陸海南、廣東後,兩省共有62個氣象站被“威馬遜”吹襲毀壞,其中海南省46個,廣東省16個,但仍然留下兩個930百帕以下的實測氣壓,分別為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堆頭小學於15時51分測得的本站氣壓921.5百帕、海平面氣壓923.3百帕與鋪前鎮木蘭頭站於17時整測得的海平面氣壓926.4百帕。海口海藍椰風小區自動站(海拔3米)測得37.5米/秒的10分鐘持續風速後損毀。海南、廣東、廣西均錄得60米/秒左右的陣風。文昌衞星發射中心的淺層風觀測塔(基底海拔50米)90米高度測風處測得最大持續風85.5米/秒,最大陣風99.9米/秒。 [21] 
另一方面,“威馬遜”的眼牆降水效率極高,海南文昌局部、廣西潿洲的最大1小時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地形降水總量極大,海南昌江的24小時最大降水量達702.1毫米,均為登陸颱風罕見。其中眼牆降水效率為中國登陸颱風之最。 [21] 
此外,“威馬遜”在先前吹襲菲律賓時曾於阿爾拜省測得959百帕的最低氣壓。

颱風威馬遜預報預警

颱風威馬遜中國

  • 中央部委
2014年7月15日下午18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4年7月16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上午8時30分,中國氣象局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出批示,指出颱風威馬遜向華南沿海襲來,形勢嚴峻,氣象局要嚴密監視颱風動向,加強預測預警,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啓動救災預警響應,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及時做好防範颱風威馬遜應急救助準備工作。
2014年7月17日下午13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紅色預警信號。下午18時,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為二級應急響應命令。
2014年7月18日上午8時,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二級為一級應急響應命令。 [3]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14年7月16日14時啓動防汛防颱風二級應急響應。 [3] 
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於2014年7月17日正午將海浪預警級別提升為紅色,這是中國大陸2014年發佈的首個海浪紅色預警。 [2] 
7月20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
  • 海南省
海南省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5] 
2014年7月16日7時30分,海南省氣象部門啓動部分單位熱帶氣旋四級應急響應,並在一天時間裏將應急響應級別連升三次,於7月17日15時提升為全省氣象部門熱帶氣旋一級應急響應。
2014年7月17日中午,海南省省長蔣定之簽發颱風一級預警。 [18] 
  • 廣東省
廣東省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廣東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辦公室決定於7月16日上午8時30分啓動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於7月17日上午8點30分升級為氣象災害(颱風)二級應急響應,於7月17日下午22時30分升級為氣象災害(颱風)一級應急響應。 [17] 
  •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佈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7月16日上午11時5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7月17日上午9時3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台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7月18日上午6時,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台發佈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4] 

颱風威馬遜菲律賓

菲律賓警報分佈 菲律賓警報分佈
2014年7月13日晚23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將已進入責任範圍的“威馬遜”升格為熱帶風暴,發佈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給予其菲律賓名Glenda(格蘭達),併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7月14日上午11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發出二號風暴信號。下午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發出三號風暴信號。
7月15日下午17時,威馬遜於菲律賓阿爾拜省拉普拉普沿海登陸。
7月16日下午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解除二號及三號風暴信號。
7月17日上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解除所有風暴信號。

颱風威馬遜美國

2014年7月10日,美國國家氣象局向關島、天寧島、羅塔島、塞班島以及關島周圍海域約75千米的區域發佈熱帶風暴警告。隨後,關島總督愛德華·卡爾沃宣佈,關島地區發佈三級熱帶氣旋警告以及烈風警報。隨後,“威馬遜”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為熱帶風暴,而關島地區亦將警報提升為二級。 [22] 
7月11日傍晚,關島地區一號警報被髮出,一切户外活動被禁止。
7月12日清晨,關島地區取消一切警報,總督卡爾沃重新恢復關島的季節性警報 [23] 

颱風威馬遜颱風影響

颱風威馬遜中國

  • 總體情況
截至2014年7月20日統計,“威馬遜”共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海南因倒房、洪水衝淹等死亡9人、失蹤5人,廣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 [3] 
2014年7月19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超強颱風“威馬遜”給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羣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緊急啓動國家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幫助做好受災羣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受“威馬遜”影響,預計7月17~19日,珠江流域南部沿海、海南將出現一次大雨到暴雨的降雨過程,粵西桂南沿海和海南大部過程面雨量50~100毫米、海南東部、雷州半島、桂南沿海南部局地過程點雨量可能有300~400毫米。 [6]  17日至20日,廣東南部、廣西南部和西部、海南、雲南南部及四川盆地西部、貴州西南部等地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過程累計雨量有80~180毫米,海南北部和西部、廣西南部、廣東西南部沿海有250~400毫米,局部可達500毫米左右,強降雨主要集中在18日至19日。 [8]  17日至20日,四川蘆山震區和汶川震區、雲南西部和南部、廣西西南部、廣東南部以及海南中南部等地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其中雲南西部和南部、廣西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高。 [8]  7月20日8時至21日8時,雲南大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雲南南部的局部地區有大暴雨(100~160毫米)。 [7] 
“威馬遜”進入南海,並在華南沿海登陸,相關部門需及時啓動防颱風災害預案;在南海海域航行的船舶和作業人員需及時回港避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華南各地及雲南需加強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內澇,尤其是雲南、廣西西部、四川西部和貴州西部等山區要加強山洪溝、公路邊坡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工作,嚴加防範山洪地質造成人員傷亡。 [8] 
“威馬遜”是2014年首個登陸珠江流域的高強度颱風,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珠江委主任嶽中明針對此次防颱工作的嚴峻形勢,對珠江防禦工作進行了再部署。一是充分考慮強降雨所在地和颱風影響區的地質條件,高度關注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二是認真做好流域水庫安全度汛工作,要加強相關區域內的水庫巡測,加強隱患排查;同時密切關注流域內病險水庫運行狀況,強化防颱工作,確保安全度汛。三是防汛、水情等值班人員要加強信息報送,加強值守,做好和前方工作組的溝通,以及信息的上傳下達。 [6] 
此外,“威馬遜”對瓊粵桂三省區電網造成衝擊。截至2014年7月19日上午,南方電網10千伏以上線路累計跳閘1342條次,累計損失負荷139.74萬千瓦。19日,南方電網已派出近萬人投入一線搶修。
截至7月23日9時統計,受“威馬遜”及其殘留雲系影響,廣東、廣西、海南、雲南遭受的颱風災害已造成154個縣(市、區)1107.3萬人受災,56人死亡,20人失蹤,86.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6.1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4萬間房屋倒塌,23.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13.9千公頃,其中絕收258.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84.8億元。 [26] 
據中國氣象局事後向颱風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威馬遜”共造成至少88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443.3億元。 [27] 
由於防颱減災工作有序進展,轉移工作順利進行,“威馬遜”並沒有造成過多的人員傷亡,被認為是防颱史上的奇蹟。 [28]  經過和“威馬遜”的鬥爭,氣象部門也總結出了不少經驗教訓,包括加強氣象監測、做好海洋精細化預報、完善颱風預警機制和做好災害預報等。 [29] 
  • 海南省
截至2014年7月19日,海南文昌、海口、瓊海、澄邁、定安等地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農作物大量受損。18.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100餘間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全省18日平均降水264毫米,其中昌江、海口降雨量均超過500毫米,全省水庫庫容增加3.18億立方米,241個水庫泄洪,未出現水庫垮壩。
據海南省民政廳初步統計,全省3個地市20個縣(市、區)全部受災,131.1萬人受災,5人死亡,4人失蹤。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文昌因超強颱風“威馬遜”造成8人死亡,99人受傷。
“威馬遜”在海南省文昌翁田鎮沿海登陸後,給海南省人民羣眾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據海南省政府據初步統計,全省有216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325.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8.28億元。另據各地各有關單位陸續上報海南省政府的情況,全省因災死亡或失蹤24人。據瞭解,截止7月20日21時,據各地各有關單位陸續上報海南省政府的情況,“威馬遜”已造成海南省24人死亡或失蹤,受傷、受困人員眾多。其中,海口市死亡8人,文昌市死亡7人、失蹤1人,昌江自治縣因公殉職2人,五指山市失蹤2人,白沙自治縣死亡2人、失蹤2人。此外,據海南省衞生廳應急辦報告,全省因風災就醫人數為4396人次,輕傷939人,重傷73人。
7月13日早晨5時,當“威馬遜”遠在菲律賓馬尼拉以東大約2080千米的洋麪上時,海南省氣象台就向公眾發佈了颱風消息,並於當天向省四套班子和相關部門60位領導報送了第一份決策氣象服務材料。13日12時20分起,省氣象部門通過電視、網絡、報刊、廣播、大屏幕、短信、報紙、電台等平台,向全省各市縣全網發送颱風一級預警信息。同時,省氣象部門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多種渠道廣泛發佈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分別與海南電視台新聞頻道、海南新聞廣播合作直播“威馬遜”登陸前後的有關情況,提醒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前做好防範。
據統計,“威馬遜”影響海南前和影響期間,省氣象部門向省四套班子和相關部門領導報送決策服務材料9期(次)、540份;通過預警決策短信平台向政府及各部門決策人員發送預警短信97.1萬人次,向氣象信息員發送預警短信4.28萬人次;15日起通過北斗衞星系統向海南6000多艘漁船發送“威馬遜”消息8次;對全省112萬有線數字電視用户全網發送預報預警信息2次,向中國移動500萬用户、中國電信6萬用户和中國聯通115萬用户發送預報預警信息1次;向全省執業導遊,司機和旅行社等相關責任人發送“威馬遜”信息7次;為粵海鐵路公司、海峽控股公司等海峽營運公司提供影響通航氣象服務信息通報44次;增加“威馬遜”信息專業用户傳真248份;向中石油海南分公司發送“威馬遜”短信140條。 [9] 
海南省民政廳報告,海口三亞2市8個區和16個省直轄縣320萬人受災,19人死亡,5人失蹤,38.1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包括從海上回港避險人員20.92萬人),2.5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2.3萬間房屋倒塌,1.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63千公頃,其中絕收105.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9億元。 [26] 
威馬遜重創海南多地
  • 廣東省
廣東省11.1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近2萬間房屋倒塌或受損。農作物受災面積79.62千公頃,其中絕收3.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48億元。雷州半島香蕉、甘蔗等農作物大面積被毀,農業遭受重創。
據廣東省民政廳初步統計,陽江茂名湛江3市15個縣(市、區)106萬人受災,9.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400餘間房屋倒塌,1.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2.3億元。
廣東省減災委於19日13時啓動三級救災應急響應。廣東省民政廳已緊急向湛江市調撥帳篷1000頂、摺疊牀2000張、毛巾被2000張、棉被1000張、衣服2000套。
廣東軍區出動現役部隊338人,民兵預備役1112人,各類車輛40餘台支援地方搶險救災;加固堤壩400餘立方米,疏通道路60餘千米,排除險情一處。湛江、茂名、陽江、江門支隊和總隊特勤大隊提前集結了632人、82輛消防車、41艘衝鋒舟(艇)以應對各類突發險情。
災情發生後,廣東民政部門已發放救災物資,確保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共發放災害救助資金10萬元,衣服768套,以及其它折價1.1萬元的救災物資。 [16] 
據廣東省民政廳2014年7月23日報告,雲浮、陽江、茂名等4市24個縣(市、區)263.3萬人受災,15.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4.2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7800餘間房屋倒塌,5.9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26.4千公頃,其中絕收109.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0.2億元。 [26] 
威馬遜重創廣東
  •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緊急轉移安置20.91萬人,12.57萬人需要緊急生活救助;還有426.87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成災 120.73千公頃,絕收13.81千公頃;倒塌農房822户1577間,嚴重損壞農房872户1356間,一般損壞農房23809户43822間;直接經濟損失16.2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2.91億元,家庭財產損失5851.75萬元。
廣西數十條普通公路部分路段斷通,高速公路沿線設施受到較大破壞,北海、欽州、防城等地數百條客運班線停運,交通部門正全力救災搶通。 [4]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初步統計,北海、防城港、欽州等5市15個縣(市、區)150.3萬人受災,3人死亡,18.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00餘間房屋倒塌,近1800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 [16]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2014年7月23日報告,北海、防城港、欽州等11市57個縣(市、區)428萬人受災,9人死亡,31.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9.3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8100餘間房屋倒塌,13.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465.1千公頃,其中絕收3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5.3億元。 [26] 
威馬遜重創廣西
2014年7月24日,受“威馬遜”帶來的強降雨影響,左江鬱江全線漲水,導致南寧母親河邕江水位猛漲,南寧城區出現罕見洪澇情況,沿河兩岸的綠化帶和城市民生廣場部分被淹。 [5] 
南寧出現罕見洪澇情況 南寧出現罕見洪澇情況
  • 雲南省
受“威馬遜”殘餘雨帶影響,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於7月21日持續降水,省內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芒海鎮一條村有山泥傾瀉,造成10人死亡,7人受傷,仍有10人失蹤。災區仍然持續降水,交通和電力中斷。相關部門調派過千人趕去災區救援,但路上多處塌方,要出動挖掘機開路。
據云南省民政廳報告,德宏、玉溪、紅河等9市(自治州)49個縣(市、區)96萬人受災,28人死亡,15人失蹤,66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900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1400間房屋倒塌,1.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59.4千公頃,其中絕收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3億元。 [26] 

颱風威馬遜菲律賓

2014年7月15日至16日,“威馬遜”以高強度共三次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南部。
據菲官方7月16日數據,自登陸以來,颱風“威馬遜”已在菲律賓造成10人死亡。另外,在15日颱風登陸的時候,已經有3位漁民失蹤。多個省份供電中斷,至少2省已宣佈進入災難狀態。而在受颱風影響失去了電力和電話聯繫的地區,損失尚未被估計。
“威馬遜”擦過首都馬尼拉,因此該地區並未承受颱風最嚴重的襲擊,但185千米/時的風速仍然颳倒電線杆、扯倒樹木、掀下屋頂。政府機關和學校也都受颱風影響關閉。菲律賓全國範圍內,超過37萬民眾逃離他們的家園,躲避在疏散中心,大部分都在東部颱風率先襲擊的阿爾拜省。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15日晚間通告稱,“威馬遜”颱風是2014年最強風暴,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250千米,巨大風力將樹木連根拔起,摧毀附近房屋和汽車,並導致大面積電力中斷。
菲律賓國家紅十字會主席理查德·戈登表示,首都內的損失非常小,暫時沒有收到洪水的警報。這次颱風降水很少,但是風勢非常強勁。
馬尼拉國際機場宣佈,“威馬遜”帶來的惡劣天氣,已導致200多個國內外航班停飛。
菲律賓風雨中的人們
據菲官方7月18日早間公佈的數據顯示,“威馬遜”侵襲菲律賓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至54人,約百人受傷,受災人數近90萬。
《菲律賓星報》7月18日報道稱,“威馬遜”波及大馬尼拉地區以及呂宋島的多個省份,近90萬人受災。
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18日晚間宣佈,颱風“威馬遜”已造成64人死亡。遇難者中,有45人是首都大馬尼拉地區及其附近5個省份的居民,其餘遇難者分佈在中呂宋地區、菲中西部等地區。此外,颱風還造成103人受傷。
根據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18日公佈的數據,受到颱風“威馬遜”影響的總人口達到88.2萬。據菲減災委員會初步估計,這次颱風造成的農業損失達到6.68億比索(約合1536萬美元),基礎設施損失為4550萬比索(約合105萬美元)。
“威馬遜”成為菲律賓在2014年雨季經歷的首個強颱風,也是在2013年台風“海燕”過後菲律賓經歷的最強颱風,其於15日傍晚在呂宋島登陸,菲律賓東部和首都馬尼拉地區遭遇了狂風暴雨,很多地區斷電或者被水淹;到17日,災區仍有多地停電,近53萬人仍住在避難所。
《菲律賓星報》報道稱,因此次颱風襲擊而受傷的人數已達百人以上,其中奎松省受傷人數多達75人。此外,共有16萬户近90萬人受災,大多數受災人員被迫撤離居所。
威馬遜重創菲律賓
據菲官方府20日數據統計,截至20日,“威馬遜”致死人數已經上升至94人,另有6人失蹤。新一場風暴“麥德姆”已經形成,給剛剛遭颱風肆虐的地區帶來又一輪降雨。
菲律賓國家減災機構一名發言人説,墜落的建築物殘骸和倒地的樹木是致死主要原因,一些人開船出海後遭遇颱風失蹤。
馬尼拉電力公司説,颱風16日襲擊菲律賓以來,首都馬尼拉超過40萬户民居依然斷電,電力公司正加緊搶修。 [10] 
據事後統計,“威馬遜”共導致菲律賓至少106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達386億比索。

颱風威馬遜越南

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從7月16日下午8時開始發報,首報風速每小時139公里。直至7月18日下午5時,風速達每小時176公里登陸海南,之後進入北部灣並減弱。7月19日上午8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風速每小時111公里。下午5時減弱為熱帶風暴,風速每小時64公里,並掠過中國廣西與越南諒山省邊界附近。下午7時發出最後的熱帶氣旋報文,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指威馬遜已減弱為熱帶低壓,並進入越南高平省,部分地區測得8-9級烈風程度陣風。然而其後仍持續發報與其殘餘低壓區相關之大雨及洪水警告。越南當局透露,由於颱風“威馬遜”引發的極端天氣影響,越南多地發生山洪、泥石流和雷擊。
據越南中央防風防汛指導委員會2014年7月21日數據統計,颱風“威馬遜”已造成4人死亡,2人失蹤。受颱風影響,越南北方各條河流水位持續高漲,許多房屋被淹或受損,部分農作物被淹。截至7月22日統計的死亡人數增加至27人。 [24] 
越南全國洪水和風暴控制委員會説:“大雨淹沒了7200座房屋和4200公頃農田,國家北部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造成的損失估計達到約600萬美元。” [24] 
據越南中央預防自然災害指導委員會事後統計,“威馬遜”導致越南至少31人死亡。 [25] 
威馬遜在越南致災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