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天秤

(2012年第14號強颱風)

鎖定
強颱風天秤(英語:Severe Typhoon Tembin,日語:てんびん,國際編號:12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5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Igme)是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風暴。“天秤”一名由日本提供,含義即黃道星座天秤座,本次為“天秤”一名第三次使用。
颱風“天秤”的前身熱帶低壓於2012年8月中旬在菲律賓以東近海生成,於8月19日上午獲得日本氣象廳升格命名 [2]  。此後其採取先向北後向西的行進路徑並迅速增強,兩度達到中央氣象台認定的強颱風水平(48米/秒) [40]  ,並於8月24日早晨以強颱風級別登陸中國台灣省屏東縣牡丹鄉 [49]  。其後因受到與颱風布拉萬雙颱風效應影響而在南海東北部逐漸轉向掉頭向偏東方向行進,強度亦多次出現起伏。再後其向東通過巴士海峽轉向北偏東方向行進,從東海北上趨向朝鮮半島,於8月30日上午登陸韓國全羅南道南部沿海,逐漸減弱消散並於當日下午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31] 
颱風“天秤”環流小、強度強、壽命長、路徑詭異複雜,影響範圍遍及菲律賓、中國、韓國等多地,被列為中國台灣省“四大侵台怪台”之一 [51]  。受“天秤”影響,菲律賓共有8死3失蹤,經濟損失約409萬比索 [74]  ;韓國有2死3傷 [33]  ;中國台灣省有2死16傷1失蹤,經濟損失達2.0344億新台幣以上 [64]  ,香港特別行政區受其外圍環流影響亦有1死1傷 [44] 
中文名
強颱風天秤
外文名
Severe Typhoon Tembin
てんびん
名稱來源
日本
名稱含義
天秤座
國際編號
1214
JTWC編號
15W
菲律賓名
Igme
起編日期
2012年8月17日 [40] 
停編日期
2012年9月1日 [40] 
CMA數據
強颱風(15級,48米/秒,945百帕) [40] 
JMA數據
颱風(80節) [41] 
JTWC數據
四級颱風(120節) [42] 
KMA數據
強颱風(45米/秒) [43] 
HKO數據
強颱風(49米/秒) [44] 
相互作用颱風
颱風布拉萬 [62] 
登陸地區
中國台灣省屏東縣、韓國全羅南道
颱風地位
中國台灣省“四大侵台怪台”之一
人員傷亡
13人死亡,20人受傷,4人失蹤 [44] 
經濟損失
約667萬美元(2012年美元價值) [64]  [74] 

颱風天秤命名由來

天秤座 天秤座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47] 
“天秤”一名由日本提供,含義即黃道十二星座之一的天秤座(Libra),是日本提供的首發的十個名稱的第一個,在台風命名錶中排第5位,本次為“天秤”一名第三次使用 [48] 

颱風天秤發展過程

颱風天秤風暴生成

颱風“天秤”早期熱帶低壓雲圖 颱風“天秤”早期熱帶低壓雲圖
2012年8月16日晚間,一個熱帶擾動在中國台灣島以東偏南洋麪生成,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熱帶編號96W。
8月17日,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8月18日,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GW)。當日下午14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起編升格為熱帶低壓 [45]  。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時15分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8月19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214並命名為“天秤”,同時中央氣象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2]  。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給予熱帶氣旋正式編號15W;同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當地命名“伊格美”(Igme) [74]  。中央氣象台預計24小時內“天秤”將在原地迴旋少動,以後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3]  。晚間1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進一步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颱風天秤發展強大

颱風“天秤””雙急流”快速發展時期雲圖
颱風“天秤””雙急流”快速發展時期雲圖(3張)
獲得命名後不久,“天秤”即受惠於良好的赤向流出與極向流出同時出現的“雙急流”等良好條件步入發展正軌,強度出現迅速增強。8月20日凌晨2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為強熱帶風暴,並於早晨5時即將其進一步升格為颱風 [4]  。同在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在凌晨將其升格為颱風,將“天秤”的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由90千米/小時大幅上調至120千米/小時,升幅較處理同年颱風韋森特時更大。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5]  ,並繼續提高對其的強度上望 [6] 
8月21日,中央氣象台認定“天秤”達到第一次強度巔峯(48米/秒,945百帕),但仍繼續對其上望至超強颱風級別 [7-8]  。同日香港天文台亦曾一度預測“天秤”將於8月22日升格為超級颱風,其資料顯示“天秤”當日以約12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北移動,預計將於22日升格成為中心風力達195千米/小時的超級颱風,並採取偏西路徑直撲台灣。但由於“天秤”以東有另新生成的颱風布拉萬亦在行進發展之中,或與“天秤”發生雙颱風效應以導致其路徑更難測 [1]  。但同日晚些時間“天秤”進入眼壁置換週期,其開始進行結構調整而出現強度回落,致使各機構對其繼續的強勢發展暫時落空。
颱風“天秤”眼壁置換前後雲圖
颱風“天秤”眼壁置換前後雲圖(3張)
8月22日早上7時,中央氣象台將“天秤”降格為颱風 [9]  。早上7時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將其降格為颱風。但中央氣象台預計“天秤”在完成眼壁置換後將再次進入增強階段,並將向台灣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10] 
8月23日,“天秤”完成眼壁置換再次進入增強階段,形態結構再次出現顯著改善。早上7時,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天秤”升格為強颱風 [11]  。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亦再次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以十分鐘平均風速而言,此時“天秤”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155千米/小時,其風眼亦再度出現。中央氣象台預計“天秤”將先在原地迴旋少動,後將以10千米/小時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台灣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加強,預計於24日凌晨到中午登陸或擦過台灣東南部一帶沿海 [12-13]  [38]  ,但考慮到其與“布拉萬”的雙颱風效應影響,其過島後路徑預計較為複雜,強度減弱,可能在南海東北部海面上徘徊,也有趨向可能在粵東閩南沿海再次登陸 [14] 
颱風“天秤”登陸中國台灣省前雷達回波 颱風“天秤”登陸中國台灣省前雷達回波
8月24日凌晨,中央氣象台認定“天秤”達到第二次強度巔峯(50米/秒,945百帕)。1時前後,“天秤”的風眼在綠島和蘭嶼之間通過,蘭嶼測得最大風速41.5米/秒,最大陣風68.4米/秒。早晨5時15分前後,中央氣象台認定“天秤”以強颱風級在中國台灣省屏東縣牡丹鄉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並將持續向西偏南移動 [15]  ,強度亦受地形磨損出現明顯回落。上午7時30分許,從屏東縣枋山鄉向西出海,進入台灣海峽。

颱風天秤中期迴旋

颱風“天秤”迴旋-掉頭折返時期衞星雲圖
颱風“天秤”迴旋-掉頭折返時期衞星雲圖(6張)
由於移速減慢,“天秤”中心滯留台灣海峽南部,而有可能與颱風“布拉萬”產生雙颱風效應而繞回巴士海峽後沿台灣東部海面北上 [16]  。8月24日上午9時,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天秤”降格為颱風 [16]  ;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在上午11時45分亦再次將“天秤”降格為颱風。下午18時,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把天秤降為輕度颱風。中央氣象台預計“天秤”將先以每小時5~10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以後逐漸轉向西南方向,未來2日將在南海東北部附近海域迴旋,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增強 [17] 
8月25日早上8時,中央氣象台將“天秤”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19]  ,但在下午13時又再次將其升格為颱風 [20]  。隨着外海台風“布拉萬”行進發展,“天秤”與其之間發生的雙颱風效應逐漸顯著而逐漸改向西南移動,並有減速跡象,移動速度減至10千米/小時左右 [18]  。中央氣象台預計“天秤”將先以5~1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以後逐漸折向西南方向,未來兩天“天秤”將在南海東北部附近海域迴旋,迴旋期間強度還將再次增強 [19] 
8月26日凌晨2時,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再次將天秤升格為中度颱風。早晨4時,中央氣象台認定“天秤”在南海東北達到第三次強度巔峯(38米/秒,965百帕)。該日“天秤”開始改向偏南緩慢移動,中央氣象台預計“天秤”將以每小時5~10千米的速度向偏南轉東北方向緩慢移動,逐漸向台灣省南部海面靠近,強度還將有所增強 [21-22] 
8月27日,受颱風“布拉萬”北上與雙颱風效應持續影響,“天秤”改向東偏北移動,並再度加速,移動速度增至14千米/小時,行進趨勢由不明朗的迴旋狀態逐漸轉為明確的北上狀態 [23-24] 

颱風天秤北上消散

颱風“天秤”北上消散階段衞星雲圖
颱風“天秤”北上消散階段衞星雲圖(4張)
8月28日凌晨,“天秤”進一步加速至22千米/小時,並自西向東橫過巴士海峽,在中國台灣省恆春半島鵝鑾鼻東南海域近距離掠過,進入台灣島東部近海,成為兩度襲擊台灣省的“回頭台” [25]  。早晨5時,中央氣象台認定“天秤”在台灣省東南近海達到第四次強度巔峯(38米/秒,965百帕)。同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天秤”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1時30分,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將“天秤”降格為輕度颱風。晚上1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晚間20時,中央氣象台亦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但預期其再北上東海後還會再一次出現增強 [26] 
8月29日,“天秤”進入東海並開始加速沿浙江近海北上,逐漸向朝鮮半島西部沿海靠近 [27]  ,其行進方向逐漸轉北偏東方向並顯著加速至約34千米/小時。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天秤”升格為颱風,認定其達到第五次強度巔峯(33米/秒,975百帕) [28]  。晚上21時,中央氣象台再次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29] 
8月30日,“天秤”抵達韓國南部近海。上午9時,中央氣象台在將“天秤”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9時20分許左右,認定其在韓國全羅南道寶城郡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 [30]  [39]  。其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天秤”發出最終警報(FW)。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同日下午14時,中央氣象台將“天秤”降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停止編號 [31]  。同日下午,日本氣象廳將“天秤”降格為熱帶風暴。晚上21時,日本氣象廳認定“天秤”轉化為温帶氣旋。

颱風天秤事後調整

在事後發佈的最佳路徑中,中國氣象局將“天秤”在台灣省東南近海達到的第二次巔峯風速(二分鐘平均持續)由50米/秒稍作下調降為48米/秒,與第一次巔峯強度持平,將其初報中在台灣省東南近海達到的第四次強度峯值修訂去除並降為33米/秒,將其在東海的最後一次巔峯的風速由颱風級(33米/秒)下調為強熱帶風暴級(30米/秒),其強度曲線總共呈現為菲律賓以東北、台灣省東南、南海東北部與東海四個峯值強度 [40]  。日本氣象廳則將“天秤”在菲律賓以東北達到的第一次巔峯風速(十分鐘平均持續)由90節較大幅下調至80節,但將其在台灣省東南近海達到的第二次巔峯風速由75節上調至80節,相較中國氣象局其強度曲線僅顯示了“天秤”在菲律賓以東北、台灣省東南以及南海東北部的前三次峯值 [46] 
各機構對台風“天秤”歷次強度峯值風速評價
巔峯次序
中國中央氣象台
(二分鐘平均)
日本氣象廳
(十分鐘平均)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一分鐘平均)
香港天文台
(十分鐘平均)
韓國氣象廳
(十分鐘平均)
菲律賓以東北
峯值強度
48m/s [40] 
80kt [46] 
115kt [42] 
49m/s [44] 
45m/s [43] 
中國台灣省東南
峯值強度
48m/s [40] 
80kt [46] 
120kt [42] 
46m/s [44] 
41m/s [43] 
南海東北部
峯值強度
38m/s [40] 
70kt [46] 
95kt [42] 
41m/s [44] 
38m/s [43] 
東海峯值強度
30m/s [40] 
55kt [46] 
(未顯示為峯值)
50kt [42] 
(未顯示為峯值)
31m/s [44] 
(未顯示為峯值)
31m/s [43] 
(未顯示為峯值)
颱風“天秤”路徑圖 颱風“天秤”路徑圖

颱風天秤颱風特點

颱風天秤自身特點

颱風天秤巔峯時期衞星分析與掃描圖
颱風天秤巔峯時期衞星分析與掃描圖(3張)
颱風“天秤”具有環流小、前期發展迅速、強度強、壽命長、路徑詭異複雜、強度變化多、巔峯次數多、影響範圍廣等特點,事後與1986年颱風韋恩、1991年颱風納德、2001年颱風百合一同被被列為中國台灣省“四大侵台怪台”之一。尺寸方面,其發展最旺盛時期7級風圈半徑200公里,10級風圈半徑100公里;路徑方面,先後經歷了偏北行、偏西行、南海東北部海域長時間迴旋、加速東北移動四個階段,路徑詭異曲折;強度變化方面,據中央氣象台,其分別於20日14時和23日7時先後兩次加強為強颱風,於22日07時和24日9時先後兩次減弱為颱風,28日晚上進入東海南部減弱為強熱帶風暴,29日17時又在浙江近海加強為颱風;生命史方面,“天秤”從生成至停編歷時12天,對中國大陸的影響時間分為兩段,分別為8月24日至26日、29日;經行區域方面,隨着颱風“布拉萬”8月27日至28日在東海、黃海海域北上,登陸朝鮮,隨即“天秤”於29日在東海和黃海相同海域北上,登陸韓國 [51] 
“天秤”於2012年8月19日8時獲得升格命名,據中央氣象台,其在短短兩天時間便由熱帶風暴加強為強颱風,強度迅速加強是它的特點之一,這受惠於其南北兩側良好的赤向流出與極向流出的“雙急流”流出等條件。另外,“天秤”的路徑比普通颱風要複雜。生成初期,它先在菲律賓東北部海面上長時間原地打轉,從生成地移出之後的路徑呈“倒拋物線”,先向北再向偏西方向移動,而一般“拋物線”型颱風都是先向西再向北移動,可以説它的路徑要複雜很多。此外,在“天秤”東部生成的另一個颱風“布拉萬”,對“天秤”的路徑造成一定影響,二者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所以後期預報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62] 
每年自東向西穿越過台灣的颱風都不少。監測顯示,颱風“天秤”截至2012年8月23日已給台灣北部帶來強降水。從23日的形勢來看,“天秤”的強度比較強,雲系結構非常密實,對台灣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我們預計“天秤”後期的速度比較慢,進入台灣海峽和南海東北部海面後以後可能會有迴旋打轉的情況,對周邊海域特別是台灣、福建南部、廣東東部一帶也帶來較大影響 [62] 

颱風天秤雙颱風效應

颱風天秤與布拉萬雙颱風衞星雲圖
颱風天秤與布拉萬雙颱風衞星雲圖(4張)
“天秤”和“布拉萬”是2012年8月連續出現的第二對雙颱風,雙颱風如此活躍出現是因為2012年8月份西北太平洋海温偏高,對流活動旺盛;其次,西南季風比較活躍,季風槽穩定;同時,8月份副熱帶高壓呈東西帶狀分佈,脊線比較偏北,這樣有利於在副高南側的赤道輻合帶或者季風槽上有熱帶氣旋的生成,由於這些颱風的移動路徑大多以西偏北行為主,逐漸趨向於中國,所以襲擊中國的颱風也就偏多 [62] 
颱風天秤與布拉萬雙颱風路徑圖 颱風天秤與布拉萬雙颱風路徑圖
截至8月23日,“天秤”和“布拉萬”的距離已經在1500千米以內,由於背景場引導氣流比較弱,二者強度相當,處於相持狀態,使得23日早晨到下午“天秤”處於原地迴旋狀態。雙颱風期間,兩個颱風的相互作用,加上兩者強度的變化、二者之間距離的變化以及大氣環流的調整(副高、冷空氣、季風等)就會使雙颱風的路徑變得複雜,預報增加難度。另外,與“蘇拉”、“達維”在8月初生成不同,“天秤”和“布拉萬”是在立秋之後生成,由於冷空氣活動越來越頻繁,整個環流形勢顯得格外複雜,進一步增加颱風預報的難度 [62] 
颱風“天秤”和“布拉萬”的行進路線顯著超出機構的預料,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原本預估兩台風沒有相互作用,但因為“天秤”前兩天走得太慢,至24日已幾乎確定兩個颱風將產生相互牽引現象。台灣地區氣象專家吳德榮分析,24日“藤原效應”已經變成控制“天秤”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天秤”中心在陸地上時發生“藤原效應”,它會被拉往西南方,在出海後被拉離台灣。但最麻煩的是“天秤”中心出海、跑到東沙羣島附近海面才產生“藤原效應”,這時它會在海面上先重整、增強,並可能轉彎後又回頭往台灣走,對台灣的影響就像兩個颱風接連跑來。吳德榮亦調侃表示,“就看藤原先生什麼時候出手” [63] 
香港天文台亦表示,若“天秤”移動路線靠近香港,天文台須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打破1971年的多風紀錄。不過,天秤的移動路線存在頗大變量,因為在“天秤”東面的颱風“布拉萬可能與“天秤”形成雙颱風系統,屆時兩者會互相牽制。天文台專家陳世倜表示,以往數據顯示在雙颱風效應下,“天秤”有機會轉為向北或向南移動,故難以預測其動作路徑 [37] 

颱風天秤預報預警

颱風天秤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於2012年8月19日上午11時向伊莎貝拉省和卡加延省發出一號風暴信號;至8月21日上午5時取消伊莎貝拉省的一號風暴信號,同時向加拉鄢羣島(Calayan)、巴布延羣島和巴丹羣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至上午11時取消卡加延省的一號風暴信號,下午17時只剩下巴丹羣島仍維持一號風暴信號;於8月22日下午17時將巴丹羣島提升至二號風暴信號;於8月23日上午11時再次向加拉鄢羣島、巴布延羣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於8月25日上午11時取消所有風暴信號,並對“天秤”發出熱帶氣旋最終警告;但於8月27日日間再次向巴丹羣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於晚間23時向加拉鄢羣島、巴布延羣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巴丹羣島提升至二號風暴信號;於8月28日上午11時取消加拉鄢羣島、巴布延羣島的風暴信號,將巴丹羣島改發一號風暴信號,於下午17時取消所有風暴信號,於晚間23時發出熱帶氣旋最終警告 [74] 

颱風天秤中國

  • 中央部委
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中央氣象台於2012年8月21日下午18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8]  ,於8月26日下午18時升格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22]  ,於8月29日上午6時降格為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7]  ,於8月30日上午10時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39] 
  • 台灣省
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於2012年8月21日下午14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58]  ,於8月22日上午5時30分發布陸上台風警報,於8月25日上午8時30分解除陸上台風警報,並於同日下午14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不過因預測路徑可能回頭影響台灣,氣象部門表示不排除於26日再度發佈海上颱風警報 [60]  ;後又於8月26日上午11時30分再次發佈海上颱風警報,並在8月27日凌晨2時30分再次發佈陸上台風警報 [59]  ,於8月28日下午8時30分解除陸上台風警報,並於同日夜間23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氣象部門總共對此颱風發出54次颱風警報,為發報改製為3小時一報以來的第二多,僅次於2001年台風百合的64報 [61] 
  • 廣東省
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氣象局於2012年8月23日17時啓動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至23日14時,全省共發佈颱風白色預警信號11站次;暴雨黃色預警信號41站次,暴雨橙色預警信號15站次,暴雨紅色預警信號1站次;雷雨大風藍色預警信號29站次,雷雨大風紅色預警信號1站次;高温黃色預警信號5站次 [68] 
汕頭海事局:汕頭海事局2012年8月19日下午16時啓動防熱帶氣旋四級響應,於22日中午12時將防颱應急響應由四級升級至三級 [36] 
汕頭市氣象台:汕頭市氣象台於2012年8月24日7時38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69] 
  • 福建省
福建省防汛辦:福建省防汛辦於2012年8月22日10時啓動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 [65] 
福建省氣象局:福建省氣象局於2012年8月23日8時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66] 
福州市氣象台:福州市氣象台於2012年8月23日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67] 
  • 浙江省
浙江省氣象局:浙江省氣象局於2012年8月28日啓動防禦第14號颱風“天秤”三級應急響應 [71]  ,同日下午發佈海上颱風警報 [73] 
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於2012年8月28日晚間決定將防颱風應急響應由先前“布拉萬”影響時期發佈的四級提升為三級 [70] 
舟山市防汛與抗旱指揮部:舟山市防汛與抗旱指揮部於2012年8月29日10時啓動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72] 
  •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天文台:香港天文台於2012年8月24日晚間22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於8月26日下午16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44] 

颱風天秤日本

日本氣象廳:日本氣象廳於2012年8月20日向沖繩南方海上發佈海上颱風警報。8月24日下午天秤雖已離開該海域,但由於布拉萬開始接近,日本氣象廳仍維持該海域的海上颱風警報,8月28日布拉萬已遠離該海域,但由於天秤再度接近,日本氣象廳仍維持沖繩南方海上的海上颱風警報,並向東海南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57] 
石垣島地方氣象台:石垣島地方氣象台於8月28日日本時間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6分將與那國町、石垣市及竹富町的強風注意報提升為暴風警報,強颱風天秤於8月28日日本時間下午16時在八重山地方與那國島附近掠過。8月29日向濟州島西海上發出海上颱風警報,預料天秤會再次增強並朝向濟州島附近海域後登陸韓國 [57] 

颱風天秤颱風影響

颱風天秤菲律賓

颱風“天秤”早期徘徊於菲律賓東北近海,為呂宋西部帶來一定降水,以至間中有暴雨,繼而引發泥石流及山洪。直至8月20日下午13時開始遠離菲律賓,向北緩慢移動。受颱風“天秤”前期吹襲影響,菲律賓共有8人死亡,3人失蹤,經濟損失約409萬比索 [74] 

颱風天秤中國

  • 整體影響
颱風“天秤”對中國多地產生明顯影響,其中台灣受其直接登陸吹襲有較強風雨影響,福建、廣東、浙江等地則以外圍大風影響為主,主要影響時段為8月22日至26日。受颱風“天秤”及其北側倒槽影響,8月24日至26日,福建中部沿海、浙江沿海和北部、上海東部、江蘇南部等局地降雨50~100毫米;廣東東部沿海、福建沿海、浙江中南部沿海出現8~9級瞬時大風,局部有10~11級。另外,8月22日至25日,台灣東部和南部出現較強風雨,屏東縣車城累計雨量730毫米、花蓮縣明裏569毫米、台東縣土阪546毫米、宜蘭縣太平山302毫米、高雄市排雲255毫米;蘭嶼、大武出現17級陣風,恆春13級,台東、成功12級,梧棲、東吉島10級 [51] 
“天秤”對中國大陸影響較輕,主要對浙江、福建、廣東的海上交通和漁業等產生輕度影響,但對台灣省影響相對嚴重。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天秤”在台東縣離島蘭嶼肆虐,“19級強風”加上12米高巨浪,將蘭嶼摧殘得“滿目瘡痍”,百年罕見。全島不僅停水、停電,還有斷油、斷糧危機,孤島亟待救援。另據中國台灣地區應變部門29日消息,全台灣農林漁牧業產物和設施毀損共有2.0344億元(新台幣) [51] 
  • 台灣省
恆春半島
颱風“天秤”於2012年8月24日清晨從屏東縣牡丹鄉登陸,使得當地從5時到9時出現狂風驟雨,7時到8時的雨量達168毫米,也打破百年紀錄。單日雨量到24日下午4時30分為止,恆春鎮已累積到580毫米,車城鄉更高達597毫米。恆春半島出現破百年紀錄的雨量,加上13級的陣風,不但淹大水,電力更受創嚴重,造成3萬户斷電。農業損失方面,24日下午15時的統計農作物受損面積約23公頃,主要作物以香蕉受損較嚴重約13公頃,其次為蓮霧約10公頃,漁業、畜禽及林業部分還沒有災情傳出。24日恆春人整體以“八八水災都沒淹這麼大水”形容“天秤”帶來的狂風驟雨。24日恆春鎮單日雨量打破了恆春氣象站建站百餘年的紀錄 [55] 
24日下午4時,恆春鎮、滿州和枋山的水退得差不多,車城鄉到下午5時水才退。水退後,大街小巷滿地泥濘和垃圾,居民、商家和軍事人員漏夜清理家園,希望早日恢復正常作息。風災造成恆春半島3萬多户電力中斷,電線杆倒了58支,通信系統也中斷,下午14時後仍有2萬多户還沒有修復,電力部門表示25日將繼續修復 [55] 
此後“天秤”受颱風“布拉萬”雙颱風效應影響向東折返時從恆春半島以南近海通過,未有登陸,恆春半島有驚無險,居民鬆了口氣 [55] 
根據香港天文台發佈的《2012年熱帶氣旋年刊》,颱風“天秤”第一次過境恆春半島時造成1人死亡、5人受傷 [44] 
蘭嶼
颱風“天秤”中國台灣省災情
颱風“天秤”中國台灣省災情(8張)
2012年9月28日凌晨,當“天秤”以回頭台的姿態掃過蘭嶼時,蘭嶼彷彿經歷大戰,一夜之間變為廢墟,全島800多住户,超過一半民宅泡在水裏或被強風吹垮。停靠在開元港內40多艘漁船全被海水吞噬,或被浪擊得粉碎;停在港邊的上百輛出租機車,有一半捲入海底;公路旁的農會超商、台灣中油加油站夷為平地;巨浪將蘭嶼機場地基淘空、跑道上出現數十個大小坑洞;海上礁岩、石頭全被卷衝堆在公路上;全島停水、停電。蘭嶼鄉長江多利形容稱“有史以來最慘”,80歲鄉民王明光説,“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颱風,我都嚇哭了” [32]  [54] 
“天秤”重創蘭嶼,島上道路基礎建設嚴重受損,台電公司蘭嶼低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的鐵卷門也被吹毀損。台電表示,已全面檢查儲存核廢料的儲存溝槽,並沒有進水,安全無虞。當地原子能部門表示,這次颱風只把蘭嶼儲存場的車庫鐵門吹歪,並未對儲放在23條壕溝內的10萬277桶低放射性固化廢棄物造成破壞。根據裝置在廠區內的即時輻射監測系統(HPIC)所傳回來的資料,也沒出現任何輻射異常現象。至於管制區集水井也只收集4噸的雨水,未超過標準值。原子能部門研判,受到地形屏障保護,位於島嶼東南方的儲存場未受到重創 [52] 
颱風“天秤”回頭重創蘭嶼,全台各方高度關注,台東縣長黃健庭29日一早搭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載送奶粉、白米等救災物資前往蘭嶼。據悉,台東縣行政部門向空中運輸部門申請波音234型直升機,運送礦泉水、奶粉、白米、罐頭、泡麪、汽油、氧氣瓶和女性用品共5噸物資進入蘭嶼。黃健庭表示,蘭嶼的情況很糟糕但已基本趨於穩定,受害地方是在迎風面,大概40~50户民宅受損,當中5~6户全毀,島上電力逐漸恢復,環島公路也在全力搶通。黃健庭認為,當時最大問題是開元港,因為有漁船沉在港口,鄉行政部門希望當天能將沉船打撈上岸,恢復通航。至於物資方面,黃健庭説,他上午帶一批物資進入,糧食可維持2天 [54] 
面對“天秤”颱風在蘭嶼造成的重大災情,中國台灣地區時任領導人馬英九宣佈將於30日親自前往視察,並於29日在臉書上表示,對災情感到不忍與痛心,並指示幕僚規劃視察行程,將於30日親自前往蘭嶼勘災。馬英九表示,災後重建是條艱難且漫長的道路,“中央”與地方會提供蘭嶼強力後盾,回覆美麗的家園。相關部會應研究能否仿效“八八水災”先例,出動海軍登陸艇搶灘運補,加速災後復建工作,讓蘭嶼在最短的時間內重上軌道。另外,中國台灣地區災害應變部門指揮人員李鴻源、地區行政部門執行人員高揚升等人也於29日上午趕至蘭嶼、綠島等地勘災,及早規劃後續重建具體措施。而軍事部門亦於29日下午在台東志航基地成立災害應變指揮中心,負責指揮蘭嶼救災工作,預定30日將海空軍事人員投送至蘭嶼鄉公所,執行災後復原工作;海洋軍事人員水下作業單位、登陸作戰單位、爆破單位等30日也將在蘭嶼灘頭及碼頭執行現場勘查任務,以利登陸艇搶灘運補工作 [32]  [53] 
根據香港天文台發佈的《2012年熱帶氣旋年刊》,颱風“天秤”回頭過境蘭嶼時造成1人死亡、11人受傷、1人失蹤 [44] 
  • 廣東省
受颱風“天秤”環流影響,汕頭附近海面2012年8月23日夜間起將有偏北風5~6級,陣風8級,24日上午將轉6到7級陣風9級並有逐漸加大的趨勢。惠來縣到南澳縣沿海各警報站繼續掛颱風2號風球 [36] 
汕頭海事局按照“以防為主,防抗結合”和“早準備、早部署、早檢查、早落實”防颱工作原則,於19日下午4點啓動了防熱帶氣旋4級響應,22日上午12時將防颱應急響應由四級升格至三級,並及時將颱風最新動態通過海岸電台、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電話、短信平台等方式通報到轄區各渡口、港航企業和施工單位,提醒相關單位及早做好防颱工作,及時安排船舶進港避風。同時汕頭海事局派出執法人員和船艇對轄區航道、錨地、碼頭等重點航段、水域加強巡查,做好轄區船舶特別是工程船、無動力船的調查摸底工作,及時掌握轄區船舶防颱動態,對在航道、錨地捕撈作業的40餘艘次的小漁船進行了清理,並對錨泊在錨地的船舶進行安全提醒,督促船舶加強錨泊安全值班、開啓AIS並保持VHF值守,要求船舶嚴格按汕頭海事局安排的錨位錨泊,提醒船舶之間應保持足夠安全距離,維護船舶錨泊秩序和通航環境 [36] 
由於“天秤”和“布拉萬”的雙颱風作用和台灣地形的影響,“天秤”的路徑和強度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汕頭海事局將繼續加強了與當地氣象部門和三防部門的聯繫,密切跟蹤“天秤”動態,進一步落實好轄區防颱工作 [36] 
  • 江西省
2012年8月22日,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召開防抗14號強颱風“天秤”和15號強熱帶風暴“布拉萬”視頻會議,交通運輸部總監宋家慧主持會議。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在南昌參加了視頻會議,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胡釗芳出席會議,廳機關有關處室、廳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一同收看 [35] 
交通運輸部於22日11時宣佈啓動防汛防颱風二級應急響應,並要求交通系統各單位根據各自的預案和受颱風的影響程度,啓動相應等級的應級預案。 [35] 
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第一時間把省防總辦《關於做好第14號強颱風“天秤”和第15號強熱帶風暴“布拉萬”防禦工作的通知》傳給相應的責任單位,要求各直屬單位按省防總辦的要求及部裏視頻會宋總監提的七點要求來加強防颱工作。 [35] 
  •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天文台亦曾一度預測“天秤”將於8月22日升格為超級颱風,最快23日進入香港800千米範圍,開始有雷暴驟雨,天文台預計將要“掛波”(懸掛風球)。但由於“天秤”以東有另新生成的颱風布拉萬亦在行進發展之中,或與“天秤”發生雙颱風效應以導致其路徑更難測。而受“天秤”下沉氣流影響,週五前香港酷熱兼污染。天文台資料顯示“天秤”以約12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北移動,預計將於22日升格成為中心風力達195千米/小時的超級颱風,並採取偏西路徑直撲台灣。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陳世倜表示,受天秤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香港21~22兩日會持續酷熱及有煙霞(霧霾),市區至23日最高氣温可達33℃ [1]  [37] 
據香港天文台發佈的《2012年熱帶氣旋年刊》統計,“天秤”吹襲期間,大帽山錄得的最高平均風速為47千米/小時,而大老山錄得最高陣風為70千米/小時。橫瀾島錄得的最高潮位(海平面以上)及最大風暴潮分別為2.52米及0.49米。受“天秤”的偏北下沉氣流影響,8月24~26日香港天氣出於酷熱狀態,25日有幾陣局部地區性驟雨,並錄得1~2毫米的雨量。“天秤”影響香港期間,2人在西貢海邊遭大浪捲走,其中1人死亡、另1人受傷 [44] 

颱風天秤韓國

據韓國氣象廳,颱風“天秤”截至2012年8月30日上午6時抵達韓國濟州西南90千米的海上,並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颱風中心氣壓為980百帕,最大風速為31米/秒。據韓國氣象廳預測,“天秤”將於30日下午在全羅道西海岸地區登陸。登陸後,“天秤”威力將逐漸減弱,最大風速降至20米/秒左右。31日上午,“天秤”在抵達江原江陵海上後將遠離韓國境內 [56] 
隨着颱風的接近,韓國多地開始降雨。濟州島地區風雨交加,最大瞬間風速高達每秒30米。截至30日上午7時,濟州部分地方降雨量在100-120毫米左右。韓國氣象廳預測,受颱風影響,中部地區和全羅道、慶尚南道南海岸地區31日降雨量將達40-100毫米。西海岸和全羅南道南海岸、江原嶺東部分地區還將出現150毫米以上的暴雨。受颱風影響,30日上午濟州機場的多數班機停航。韓國空港公社濟州本部表示,30日上午6點50分原本計劃從濟州出發至金浦的大韓航空航班停航,截至上午11時將有67個班次停航。濟州機場發出了颱風預警和風切變預警 [56] 
颱風“天秤”韓國災景
颱風“天秤”韓國災景(3張)
颱風“天秤”登陸韓國時為當地帶來狂風暴雨,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 [33]  。30日上午,在韓國全南地區,大風吹倒了路邊的鐵架,2位50多歲的婦女被壓在鐵架下,1人死亡,1人受傷。當天上午,全羅南道部分地區下起每小時75毫米的傾盆大雨,當地居民440多人到安全地點緊急避難。珍島和木浦等地4300多公頃農田淹。其他地區有3座住宅被水沖毀,75座房屋被水淹沒。共計78個家庭119人受災。漢拿山和智異山等韓國20多個國立公園的400多個道路禁止通行。濟州島9萬5千多個家庭停電,110所中小學停課或調整上學和放學時間。交通方面,全羅北道地方公路和全羅南道高速公交車站前的道路等多處路段被交通管制。濟州、木浦和仁川等9個地區的93條航線167艘客船停運,173個航班停飛 [33] 
颱風“天秤”30日登陸朝鮮半島後,帶來強風和大雨,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颱風“天秤”侵襲全羅道和忠青道地區,帶來大暴雨。當天下午5點,全羅南道最大降雨量達235.5毫米。降雨量最大的珍島和務安有數十棟房屋被淹,木浦市中心自1999年後時隔13年被淹沒務安羣、靈光郡、光州等地區共2.4萬户暫時停電,珍島、靈光、木浦地區農地受損嚴重 [34] 
全羅南道靈巖郡大佛工業園區內一個大型鐵門倒塌,一名女工被壓死。忠青南道天安市一名男子被樹木和土堆壓倒而喪生。忠青道也出現強降雨天氣,導致大田和忠青南道10多幢建築物浸水,有近1.4萬户遭遇停電。此外,濟州道、木浦、仁川等11個地區87個路線的126艘客船停止運行,金浦至濟州路線等201班飛機停航。濟州道各級學校停課或調整上學時間。全羅北道教育部門當天指示各級學校縮短上課時間,或讓學生早點回家 [34] 

颱風天秤颱風文化

颱風“天秤”活躍時期,其名稱及所指星座的讀音問題再一次引起了熱議 [48] 
中國內地專家表示,天秤座名稱來自拉丁語“Libra”,後來進入英語詞彙,漢語“天秤座”即根據該單詞翻譯而來。有觀點表示應該譯為“天平座”以更加順口。兩個名字僅有一字之差,裏面的學問卻不小。朱桂花在《英漢翻譯中的音譯及其用字規範研究》中説,根據《漢語外來詞詞典》和《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的要求,英譯用字的一條重要原則應該是:貼近原則,即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解釋為衡量物品重量的一種器具,春秋中晚期,楚國就製造出了小型的衡器——木衡,用來稱黃金貨幣,後來演化成桿秤,千百年來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至今仍在農村廣泛使用 [48] 
關於天秤和天平,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翁敏華説:“天平是歐洲人發明的,秤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翻譯成天秤比較合適,更契合中國文化。現在有些年輕人很少見到秤了,只知道天平。至於為什麼會把天秤讀作天平,可能就是秤這個字右邊是個平字,因而產生誤讀。”杭州師範大學文學院葉斌教授表示,日語和漢語是兩套語音系統,日語中“天秤”的讀音和漢語“天平”相近,颱風名“Tembin”應為日語詞彙“平秤”(てんびん)自行轉寫而成的英文,而中央氣象台選擇將其意譯為“天秤” [48] 
與此同時,香港天文台的電視廣播則把粵語名稱“秤”讀作“平均”的“平”,跟隨大眾通常將星座“天秤座”的“秤”讀成“平”的習慣,而非對稱的“稱”,同樣引起熱議。後來香港電視台引述香港天文台的迴應,天文台曾就該颱風的粵語讀音徵詢公務員事務局轄下法定語文事務部的意見,為避免和建築地盤的塔式起重機“天秤”(坊間主流讀作“chèng”)混淆,加上日本氣象廳提供此名時,以星座天秤座“てんびん”(Tembin)為其意義,故採用描述星座的讀音,讀作天“píng”。而日語中的天秤座中的“秤”為日語漢字,意指一種古代已經開始廣泛使用的度量衡工具“天秤”(或“天平”),而非另一種度量衡工具秤砣的“秤”。而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粵語審音配詞字庫,“天秤”的“秤”應讀作“píng”(粵語為“ping”),而“秤砣”的“秤”或單字“秤”則讀作“chèng”(粵語為“cing”) [5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