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竺寺

(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寺)

鎖定
天竺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天竺山的南麓,始建於石晉天福七年(943年),號西明院。據舊縣誌載:四十七都名張鋼世業今呈縣別興西門院,召僧住持,知縣譚禮給匾。宋大中祥符間改今額,後圮。度宗五年,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葉夢鼎損金卜宅。五世孫仁贄,舍宅贈地三百餘畝為寺。明景泰三年重建。至清初,剎宇連阡,巍峨輝煌。比丘、比丘尼達百數十人,終日誦經説法,焚香拜禮。
中文名
天竺寺
外文名
Tianzhu Temple
別    名
三天竺寺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之南麓
建築類型
佛家寺廟

天竺寺簡介

天竺寺
天竺寺(36張)
天竺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天竺山之南麓。天竺山東北面古木參天,遍山竹林,雲興霞蔚的山谷中,有一條約5公里長的峽谷,兩面山岩突兀,溝裏溪水淙淙,曲轉迂迴流入剡溪。山谷中有一條盤山公路經謝巖、白巖等村,蜿蜒地伸向天竺寺,沿路旁的的山谷裏,梯田層層蔚為壯觀,只能聽到飛禽的叫聲,沒有市井的喧囂,也沒有繚亂的雜色,形成了一個超逸塵外的清幽世界。
天竺寺 天竺寺
天竺山谷中發現有奇石曰安禪石,是一處清幽佛地,東晉十八高僧偕十八名士於嶺巒疊嶂、古薜幽松、雲霧繚繞、景色如畫之天竺聖地,曾居遊此地建寺。歷代高僧名士王羲之許詢戴逵李白杜甫陸游等來此雲遊,朝慕聖地,流連之情,言於詩章。白道猷詩云“連峯數十里”。李白詩云“自愛名山入剡中”。杜甫詩云“剡溪藴秀異,欲罷不能忘”。陸游詩云“便思泛樵風,次第入剡縣。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 寺始建於石晉天福七年(943年),號西明院。據舊縣誌載:四十七都名張鋼世業今呈縣別興西門院,召僧住持,知縣譚禮給匾。宋大中祥符間改今額,後圮。度宗五年,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葉夢鼎損金卜宅。五世孫仁贄,舍宅贈地三百餘畝為寺。明景泰三年重建。至清初,剎宇連阡,巍峨輝煌。比丘、比丘尼達百數十人,終日誦經説法,焚香拜禮。
現山門裏兩側立有保存完好的三塊石碑,其中一塊系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所立,碑文概述始建興衰延革、當時焚香頂禮佛、祈神、祭祖之盛況。另二塊系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補充的“西明院”《碑記》。

天竺寺下天竺寺

天竺寺 天竺寺
今稱法鏡寺,位於靈隱山飛來峯)山麓。東晉·咸和(326~334)初年,西天竺僧慧理至此,見山水秀麗,乃建一宇,號靈鷲寺。隋·開皇十五年(595),真觀、道安同至石室修頭陀行,檀越陳仲寶拓而修之,號南天竺寺。唐·大曆年間(766~779),法詵、澄觀、道標先後住此。貞元二十一年(805),住持道齊勸請四方學者至本寺講《華嚴經》,顯種種奇瑞,蒙敕額天竺靈山寺。唐末,遭兵火燒燬。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再興,建五百羅漢院。 宋真宗祥符年間(1008~1016),天台宗慈雲遵式入住此寺,大張天台教綱,學徒雲集。南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寺名改為思薦福寺。寧宗慶元三年(1197),恢復天竺靈山寺的舊稱。嘉定(1208~1224)初年,日僧俊■曾來本寺,習天台教學。元代時,鳳山子儀、真淨、蒙潤等相次來住。元末又遭回祿之災,明·洪武年間(1368~1398)重建。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大殿;高宗臨幸之際,御賜今名。現與中天竺寺皆為禪寺,存有真觀、遵式的墓塔與經幢(系祖韶所建)等。

天竺寺中天竺寺

天竺寺 天竺寺
位於下天竺寺之南、稽留峯之北。系中天竺僧寶掌於隋·開皇十七年(597)所創建,一説建於·貞觀十五年(641)。宋初,稱崇壽院;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稱天寧永祚禪寺。南宋時,與靈隱、淨慈諸剎同為遵四百佛寺中著名的禪院。至元代,改稱天曆永祚禪寺。·洪武年間,蒙賜額中天竺法淨寺;其後,大殿燒燬。嘉靖二十五年(1546),惠鏞重建之,又新立白衣觀音堂。清·乾隆三十年(1765)改名法淨寺,光緒十八年(1892)重修。後遭回祿之災,現殿宇多在修繕、重建。

天竺寺上天竺寺

天竺寺 天竺寺
今名法喜寺,位於北高峯之麓,中天竺寺之南。後 31晉·天福四年(939),道翊結廬於此,一夕得奇木,命孔仁謙雕刻成觀音像。其後,吳越王錢弘俶感得觀音靈告,乃興一寺,號天竺看經院。爾後,觀音屢現靈驗,澤被生民,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獲賜額天竺靈感觀音院。宋朝歷代皇帝甚尊崇此寺,除行幸外,並常於此祈雨、設水陸大齋。淳熙三年(1176),孝宗於寺內建護國金光明懺堂,頒賜‘白雲堂’之印,令統領天下禪、教、律諸宗。此外,文杲、性澄、本無、弘濟、真淨等諸大德亦相繼晉山,法幢甚盛。 元順帝(1333~1368在位)時,遭兵火破壞。其後,慧日再興之。至明代,寺內設置僧道衙門,掌管杭州一帶的宗教行政。清康熙帝四次駕幸;乾隆年間(1736~1795)改稱法喜寺,也稱法喜講寺。民國十六年(1927)重建。此寺規模之大、香火之盛,居三寺之首。

天竺寺相關歷史

天竺寺 天竺寺
由於宋真宗崇佛道,繼而宋仁宗推崇佛教,因此,當時杭州官如蘇軾蔡襄、沈文通等均與杭州佛門密切交往,也使靈竺趨於興盛。宋仁宗天聖初年(1023年) 有銑和尚在白雲峯獅子峯之間建觀音殿,一時香火甚盛,“眾山環拱,煙雲瓢渺,時聞鐘聲,恍然天官”。皇佑元年(1049年),宋仁宗曾將秘典5330卷賜予看經院,作為教藏,為此專門造了藏經殿。至嘉佑中(1059--1060年),杭州郡守沈文通認為“觀音以聲音宣佛力,非禪那所居”,提出“以教易禪 ”,將禪寺改為教寺,並命寺僧辯才(即元淨)主持築室,殿加重檐,宋仁宗親書“靈感觀音院”寺額。至治平中(1065年前後)蔡襄守郡,由宰相曾公亮出資修建寺皖,並將其所贈佛經5230卷藏於院之西廡。元符三年(1100年)十六觀堂落成。
宋室南遷後,金兵於建炎四年(1130年)入侵杭城。當時金兀朮(即完顏宗弼)曾謁上天竺,得咒觀音像始末,遂將觀音像及大藏經載於轎車內運往北方,寺僧智完率弟子跟隨至燕京西南五里的玉河鄉建寺供奉。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命住持惟日建藏經樓和應真閣,並於紹興五年親臨進香。隆興二年 (1164年),宋孝宗又命臨安府曹澄督建五百羅漢堂。幹道元年(1165年)二月,宋孝宗專門召見上天竺住持若納,並封為“右街僧竺”,後又封“左街僧竺”,賜“白雲堂印”,命若納管轄禪、教、律三宗和江南佛教事務,由此,上天竺寺名重京師。幹道三年(1167年),宋孝宗還視往察看,賜絹錢二萬,命重建十六觀堂。至幹道八年(1172年)二月又下詔重修寺院,改院為寺,御書“法輪寶藏”額,將曰月珠、鬼谷珠,貓眼等內宮珠寶賜予該院。淳熙元年 (1174年)又將福州印造的藏經500函賜藏該院。翌年,宋孝宗到上天竺進香,正式改院為“靈感觀音講寺”。當時,凡帝王上山進香都在白雲堂進齋。至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改名為“天竺教寺”,評定為教寺“五山之首”。凡高麗等國使者僧人來朝,都至上天竺交驗書牒並予接待。開禧二年(l206年) 七月燈火成災,十六觀堂被毀,住持妙蛙竭力營建,一年完工。南宋後期,上天竺菩薩被朝廷奉為“治國安邦”的主宰。宋理宗趙昀在《天竺靈感觀音大士贊》中稱:“神通至妙兮隱顯莫測,功德無邊兮應感奚速。時和歲豐兮豐佑我民,兵寢刑措兮康此王國。”
浙江省嵊州市天竺寺 浙江省嵊州市天竺寺
天竺寺 天竺寺
宋末鹹淳二年(1266年),寺院盡毀,於五年由寺僧慶思募建,乃改為“天竺教寺”,至元末時,上天竺寺院又毀,直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高僧宗泐人京任僧侶左善世師,奏請重建;明太祖遂下旨建觀音菩薩殿,並下令杭城駐軍停操二月為建寺搬運磚木。明正統十年(1445年)明英宗朱祁鎮將本山《北藏經》5048卷賜藏該寺左右,同時附有《護藏敕諭》一道。在明朝統冶二百七十餘年間,上天竺完全靠僧人募化等辦法整修寺院。清朝前期,清帝信奉觀音大士“奇術妙相”、“靈感顯應”,對天竺寺恩寵有加。康熙玄燁,六巡江南,五到上天竺。康熙五年(1666年)發朝廷內庫“重為周色”,並賜《金書尊經》,官員們盛讚此舉使“湖山動色,草木回光,美哉聖乎!”玄燁先後賜御書《金剛經》石刻一部、御書“法雨慈雲”匾額、金字《心經》、墨刻《藥師經》、御製《重修上天竺寺碑記》等。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弘曆初到南巡進兩到上天竺,除題詩外,並定名上天竺寺為“法喜寺”,御書寺額和“寶陀飛觀”、 “普甘露門”等匾額,題寫柱聯有:“繞座法輪明寶月,盈階甘雨散花天。”此後,他每到上天竺,必有賞賜或有卸書題字,先後該觀音像、佛像,石刻《蓮華經》,御書《華嚴涇》、《蘭亭圖石刻手卷》,並題寫“色空不二”、“印真闡諦”匾額等,他手書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經》石刻一冊曾刻石19塊嵌於法喜寺羅漢大士殿 [1] 
正是由於朝廷的提倡和眾多佛徒信眾對“觀音靈驗”的信奉,故明清時,浙江蘇南各地的鄉民村姑都紛紛來天竺進香,成為每年一度的“香市”。據《武林舊事》、《仁和懸志》稱:“方奉時,鄉民扶老攜幼,焚香頂禮大士,以祝豐年,香車寶馬,絡繹於道,更有自遠方負擔而來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院迴向,未有不至此者。”“二月十九日為觀音大士誕辰,三吳浙東士民,齋至藝香,舟車絡繹,晝夜不絕。”每年新年剛過,“春服既成”,而養蠶尚早,於是“銜舟打槳,進香天竺,結舫為鄰,棲至於此”。每逢香市自武林門、松木場、經昭訂寺到天竺,沿途擺滿各種貨攤,販賣各種用具、土產、玩具等,為時一月有餘,延綿數里,道為之塞。“天竺香市”被列為“十八景之一”,直至1949年前,三竺路旁仍建有相連平房供香客宿夜。50年代後開始衰落,70年代末開始重又興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