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陀區

(上海市轄區)

鎖定
普陀區,隸屬於上海市,位於上海中心城區西北部,西、北和嘉定區寶山區相接,東、南和靜安區長寧區毗連,總面積55.53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10月,普陀區下轄8個街道,2個鎮 [52]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户籍人口89.94萬人。 [51] 
普陀區是上海市西部的水陸交通要道,以境內普陀路而得名。吳淞江(俗稱蘇州河)橫貫全境,是西連太湖流域,東通黃浦江長江的內河航道。蘇州河流經普陀區14千米,岸線長達21千米。19世紀末葉,中外商人憑藉吳淞江水運之便,紛紛在兩岸興建工廠,促進了境內經濟的發展,逐步成為上海著名的老工業區。
2022年,普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48.23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04.8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43.42億元。 [51] 
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38.32 億元,比上年增長 6.1%。 [63] 
中文名
普陀區
外文名
Putuo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10107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上海市中心城區西北部
面    積
55.53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街道,2個鎮
政府駐地
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大渡河路1668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編碼
20033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23.91 萬(202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 [63] 
著名景點
真如寺長風公園玉佛寺莫干山路50號夢清園麗娃河
機    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火車站
上海西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產總值
1338.32 億元(2023年) [63] 

普陀區歷史沿革

普陀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普陀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早在唐代以前普陀區內部分地區就已成陸,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縣,現區南境屬之。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置嘉定縣。
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寶山縣,現區北境先後屬之。
直至19世紀末,區域仍以西浜、李家浜、木瀆港、蔡家浜、虯江等一線為界,南北分屬上海縣高昌鄉、法華鄉及寶山縣真如鄉、彭浦鄉。
鴉片戰爭以後,上海成為列強通商口岸。嗣後列強強佔租界,且多次擴大區域,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區境蘇州河以南之大部分地區被列強闢為公共租界,開始了城市化進程,逐步成為上海市區的一部分。
民國十六年(1927年),上海特別市建立後,轄有17個區。今區境之地,除公共租界外的其他地區分屬閘北、彭浦、真如、蒲松、法華等區。
抗日戰爭期間,汪偽政府“接管”公共租界,重新劃分政區,並在上海設立31個警區,蘇州河以南之地被劃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民國政府基本按舊時警區地段設區,蘇州河以南之地域為第十三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一月改稱普陀區,以境內普陀路得名。當時區界東、西、北三面俱沿蘇州河,南界安遠路、長壽路區域。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月底成立普陀區接管委員會。
1950年6月28日,普陀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3-4] 
普陀區蘇州河

普陀區行政區劃

普陀區區劃沿革

上海解放初期,普陀區區域範圍很小,只有2.65平方千米。
普陀區 普陀區
1950年7月,普陀區第一次擴區,從新涇、真如、閘北3區劃入蘇州河以北、中山北路以南地域。1956年,真如、大場、西郊、寶山等區縣部分地域又陸續劃入。隨着行政區域的調整擴大,區內街道行政區劃及其辦事處的設置,亦相應多次調整。
1959年正式定名為街道辦事處,年內,區內設置7個街道,即宜川新村、普陀路、林家港、東新村、沙洪浜、膠州路、曹楊新村街道。
1963年5月區轄調整為8個,建立中山北路街道。
1964年區轄街道調整為9個,建立朱家灣街道。
1982年2月,從宜川新村街道劃出部分地區,建立甘泉新村街道,從曹楊新村街道劃出部分地區建立曹安路街道,此時,區轄街道調整為11個。
1984年10月,嘉定縣的真如鎮劃入區境,行政區轄為11個街道1個鎮。
1987年,隨着滬太、管弄大型居住區的建成,寶山、嘉定縣部分地域再次劃入,同年7月,建立滬太新村街道。是年10月建立石泉新村街道,區轄為13個街道1個鎮。
1988年9月9日,林家港街道正式更名為長風新村街道,並一直至今。 [42-43] 
1991年9月,由於社會管理的需要,撤銷普陀路、膠州路街道、建立長壽路街道;撤銷甘泉新村、滬太新村街道,建立甘泉路街道;撤銷朱家灣、石泉新村街道,建立石泉路街道,行政區轄10個街道1個鎮。
1992年7月,嘉定縣的長征、桃浦2個鄉劃入區內,行政區轄為10個街道、1個鎮、2個鄉。
普陀區政區圖 普陀區政區圖
1993年3月,東新村街道更名為東新路街道。是年5月,沙洪浜街道更名為白玉路街道。同年12月,撤銷長征、桃浦2個鄉,建立長征鎮和桃浦鎮。行政區轄為10個街道、3個鎮。
1996年3月,新建真光路街道、白麗路街道。行政區轄為12個街道3個鎮。
1997年7月,撤銷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建立宜川路街道。行政區轄11個街道3個鎮。
2000年4月27日,普陀區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撤銷曹安路、白玉路、東新路、真光路、白麗路等5個街道。在撤併調整過程中各街道、鎮行政區劃也相應調整,調整後的行政區轄為6個街道、3個鎮。
2014年12月,撤銷真如鎮建制,設立真如鎮街道辦事處;萬里街道從長征鎮析出,設立萬里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的行政區轄有曹楊新村、長風新村、長壽路、甘泉路、石泉路、宜川路、萬里、真如鎮8個街道,長征、桃浦2個鎮。 [3-4] 

普陀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普陀區下轄8個街道,2個鎮 [52]  。普陀區人民政府駐真如鎮街道大渡河路1668號。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10107005000
310107014000
310107015000
310107016000
310107017000
310107020000
310107021000
310107022000
310107102000
310107103000

普陀區地理環境

普陀區位置境域

普陀區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21°39’,北緯31°25’,地處上海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東起滬太路彭越浦蘇州河與靜安區交界,南沿蘇州河萬航渡路長壽路、安遠路與長寧區靜安區毗鄰,西至滬寧鐵路、環浜與嘉定區接壤,北達真南路、薛家浜、靈石路與嘉定區寶山區相連。轄區內蘇州河東西穿越而過,距市中心人民廣場7.5千米 [5]  。總面積55.5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1.65平方千米。 [6] 

普陀區地形地貌

普陀區境內地勢平坦,屬河口濱海沖積平原。由於長江攜帶大量泥沙入海,不斷淤積,海岸線逐漸東移,境內在唐代以前已經成陸。由於處於吳淞江下游主河道範圍內,陸地的消長演變,又異於鄰近區縣。南北兩岸支河密佈,縱橫交錯,構成水網。 [7] 
普陀區境域地貌屬堆積地貌類型,為濱海平原的老濱海平原區。按地貌分類的形態及成因原則,區境微地貌可分為2個類型:一為老濱海平原,主要由長江攜帶入海的泥沙,經海潮相互作用積淤而成,約佔區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海拔3.0—4.5米;二為吳淞江沖積平原,古代吳淞江河道寬闊,由於長期江海泥沙的交織沉積,河牀逐漸淺窄,形成沖積平原,今區境吳淞江兩岸1—1.5千米呈條帶狀的地域,均屬這一沖積平原,約佔區境總面積的一半,海拔3—4米。
境內大部分地面海拔3—4米,最高地區在楊家橋一帶和北新涇苗圃西部,海拔為4.0—4.5米,最低地區在曹楊新村、沙洪浜和長風新村3街道地境接壤處,海拔在2.5米以下。地勢北部略高於南部,西部略高於東部。由於境內長期大規模開採地下水,使吳淞江沿岸部分地區地面由海拔4米左右沉降到2.5—3米,高潮時,造成河水高於地面的現象,這是區域微地貌的一大變化特點。 [8] 

普陀區氣候特徵

普陀區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海洋型氣候,常年温和濕潤,冬暖夏涼,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温16.1℃,最冷為1月份,平均温度5.5℃,8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温26.9℃,常年日照時數2150.7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113.5千卡/平方釐米,全年≥10℃活動積温5009.6℃,無霜期235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屬濕潤或半濕潤地區。

普陀區水系水文

普陀區地處長江入海口三角洲地區,屬長江水系吳淞江流域,水流豐富。普陀區有大小河道等45條,長征、桃浦鄉劃入普陀區有大小河道、湖泊及其他水體104條(個),其中骨幹河道22條,較大人工湖2個,一般河道及湖泊、水體80條個,水面積達272.2萬平方米。 [9] 
普陀區為長江三角洲感潮河網區,水域屬吳淞江流域的水系。古代吳淞江稱松江,源於太湖,是獨流入海自成水系的寬闊大江,在明代治理中,改道黃浦江入海,始從屬黃浦江水系。
吳淞江兩岸支河眾多,區境是該江下游支河最密集的地區。從河道分佈來看,可劃分為3個區域:一是虯江北岸,自東向西有彭越浦、新港、趙浦(亦稱夏長浦)、桃浦、雙浦等較大支河,水流均自北向南流入虯江。二是虯江與吳淞江之間連接的河道,自東向西有徐公浦北段、太浜、沙洪浜、林家港、木瀆港、達長浜、蔡家浜、王民港、張家浜、西浜等,水流均自北南流,並引虯江水匯入吳淞江,其中部分河道原是今吳淞江南岸支河的北段。三是吳淞江南岸有徐公浦、東蘆浦、草長浦、西蘆浦等,水流多自南向北流匯人吳淞江。各支河之間,又多人工開鑿的分支河浜;大部分村落傍水而聚,並開掘環村小浜,為密集的河網組成部分。
主要河道:
吳淞江:習稱蘇州河,是黃浦江的最大支流,繫上海市第二大河,全長125千米。下游一般河寬50—70米,河底寬僅20—30米,河底高程0-3米;水流平緩,每日受2次潮汐影響,潮流可上達黃渡附近,上游下來的清水流量每天約86萬立方米,江口每天最大進潮量約為110餘萬立方米。可通航60—100噸級船隻。
虯江:是吳淞江下游故道,自宋代以後,由於海潮侵蝕,泥沙淤積,河寬遞減,下游水澇災害嚴重。明代中葉,開鑿新渠引吳淞江水經宋家浜流人黃浦江,自此西起黃渡、東至入海口的吳淞江下游故道乃稱舊江,習稱虯江。桃浦以西河段,尚有通航功能,在1981年更名為西虯江。其中東起木瀆港,西至中槎浦河段,為八級航道,全長5.8千米,河面寬13—14米,河底寬4—8米,標高+1.0米,枯水水深0.88米,高水水深2.83米,船載噸位10噸。
彭越浦:南段位於境內東部,北段在閘北區境內。南段原為虯江河段,20世紀初,因闢築鐵路,下游阻斷,遂併入彭越浦。總長7.745千米,境內河段長1.3千米,河面寬15—25米,底寬3—6米,水深:枯水1.5—2.0米,高水2.5—3.0米上下,水流平穩,全河能通航,為八級航道,船載噸位為10—20噸。除航運外,與其支河構成排澇系統,在流入吳淞江的河口處,有節制閘1座,控制海潮倒灌。
木瀆港:位於境內西南部,長風新村街道境內。是吳淞江連接虯江的支河,與1970年新開鑿的新開河匯交於虯江。是西虯江、新開河貫連吳淞江航道的捷徑。該河流經區境北新涇工業區,有水運之便。河長2.1千米,河面寬17—25米,河底寬7—10米,枯水時水深1.30米,高水時水深3.30米,河底標高+0.5米,全部通航,為八級航道,船載噸位為15噸。
新開河:又名曹楊河、朝陽河,位於境內西部與西北部,曹安路街道和真如鎮境內,北段在嘉定縣境內。60年代,桃浦日益淤淺,為改善滬西航運和排灌設施,於1970年利用雙浦、小浦等河道加寬取直,開鑿而成。該河北接秦公浦等支河,南連西虯江,全長3.2千米,河寬15—18米,水深1.3—2.0米左右,水流平緩,仍有排澇和運輸的作用。因與西虯江相連,水質污染不潔,在連接虯江處有水閘1座。
桃浦:位於境內西部和西北部,北段在嘉定縣東南部,南段縱貫真如鎮和曹安路街道,北接走馬塘,南達虯江,經木瀆港,通連吳淞江,古代曾是吳淞江36縱浦之一,亦稱桃樹浦、桃溪,是真如鎮的最大幹河。該河與梨園浜相交處是真如鎮的中心區,昔時真如鎮的興盛與發展,該河起過重要的作用。今該河受吳淞江污水倒灌等原因,河牀日漸淤淺,河水嚴重污染,雖經多次浚治,未見好轉,今已不能通航,僅通行小木船、水泥船,運送蔬菜、廢品、垃圾等。全河長7.517千米,河寬15—25米,水深1.5米左右。 [10] 
蘇州河十八灣全景

普陀區自然資源

普陀區水資源

普陀區境內第二含水層水量豐富,水温為19℃,1965年前,區內開採量僅次於楊浦區,年開採量達2000—3000萬立方米。
1965年上海地礦局為控制地面沉降,於瀘定路南端吳淞江岸邊鑽探埋設基岩標,發現地下隱伏白雲岩裂隙溶洞中貯存岩溶水,經抽水測試,出水量為60立方米/時,水温30℃。1985年,上海地礦局對天廚味精廠2口白雲岩井進行特殊化學成分監測,並經國家礦泉水評審技術組確認為飲用天然礦泉水,作如下鑑定:井水中未檢出有害物質或檢出未超標,未遭受人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符合國家衞生部發布的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屬於優質地下水。 [11] 

普陀區地熱資源

為勘查上海地區地熱資源,自20世紀70年代始上海地礦局在全市各區縣建立地熱觀測井,在普陀區境內西南部白雲岩狀凸起地區,以及揭穿火山岩系下部白雲岩、灰巖,其温度梯度較高,達0.040—0.045℃/米,即每深100米增加4.0—4.5℃,屬於地熱異常地區。從上海化工研究院白雲岩井抽水,水温達30—35℃。 [8] 

普陀區人口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户籍人口89.94萬人。其中,男性43.93萬人,女性46.01萬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3566人,死亡人口10749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長率-8.0‰。全年外來人口出生1383人。 [51] 
截至2023年末,普陀區常住人口為 123.91 萬人,比上年減少 0.38 萬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 88.00 萬人,外省市常住人口 35.91 萬人。 [62] 

普陀區經濟

普陀區綜述

2022年,普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48.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1.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04.81億元,下降11.9%;第三產業增加值1143.42億元,下降0.6%。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為91.6%,比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至年末,經工商登記的各類市場主體8.48萬户,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內資企業(不含私營企業)4226户,增長2.5%;外商投資企業4112户,下降2.6%;私營企業5.67萬户,增長17.5%;個體工商户1.98萬户,增長1.6%。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點培育產業佔區級税收的比重達36.58%,較上年度提高5.03個百分點。四大重點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38.59%,比2021年底提高2.32個百分點。 [51] 
2023年,普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38.32 億元,比上年增長 6.1%。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 119.36 億元,增長 13.0%;第三產業增加值1218.96 億元,增長 5.4%。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區 GDP 的比重為 91.1%。 [62]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普陀區區屬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上年下降2.2%。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0.2%;建設改造投資下降9.1%。建設改造投資中,工業投資增長26.9%;社會事業投資增長5.7%;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下降38.5%。 [51] 
2023年,普陀區屬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上年增長 29.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長 33.6%;建設項目投資額增長11.6%。分行業看,工業投資額增長 49.8%;社會事業投資額增長 61.9%。全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額下降 25.4%。
2023年,普陀區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 200.0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2%。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長 33.6%。其中,住宅投資額增長 37.9%;辦公樓投資額增長 17.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額增長 26.3%。全年住宅施工面積 150.06 萬平方米,增長 97.1%。其中,新開工面積 65.83 萬平方米,增長 186.8%。全年住宅竣工面積 35.26 萬平方米,增長 184.6%。
2023年,普陀區新建商品房交易 5522 套,交易面積 63.46 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 21.1%,交易金額 480.22 億元;全年存量房交易 11433 套,交易面積 82.18 萬平方米,增長 22.8%,交易金額 378.88 億元。 [62] 
財税收支
2022年,普陀區實現財政總收入343.72億元,比上年減少3.2%。其中,區級財政收入138.12億元,增長10.0%。全年地方財政支出231.11億元,增長31.0%。全年民生投入124.36億元,增長27.5%。其中,衞生健康支出33.49億元,增長116.4%。 [51] 
2023年,普陀區實現財政總收入 377.63 億元,比上年增長 9.9%。其中,區級財政收入 154.43 億元,增長 11.8%。全年地方財政支出 232.31 億元,增長 0.5%。全年民生投入 122.83 億元,下降 1.2%。其中,衞生健康支出 21.59 億元,下降 35.5%。 [62] 

普陀區第一產業

普陀區為上海市中心城區,故無第一產業。

普陀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普陀區實現工業增加值43.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去年下降16.3%。完成工業總產值160.59億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4.47億元,可比下降13.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9.8%,比上年提升1.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10.71億元,增長11.7%。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26.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8.0%,佔比較上年上升3.6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成產值5.86億元,可比增長2.0%;高端裝備完成產值6.62億元,可比下降2.7%;節能環保完成產值3.35億元,可比增長0.1%;生物醫藥完成產值4.55億元,可比下降7.5%;新材料完成產值6.46億元,可比增長15.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0.03億元,比上年下降6.9%;實現利潤10.65億元,下降6.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盈利企業61家,虧損企業28家,虧損額8.81億元,虧損面31.5%,較上年擴大13.5個百分點。 [51] 
2023年,普陀區實現工業增加值 44.97 億元,比上年增長 4.4%。完成工業總產值 172.68 億元,增長 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54.33 億元,增長 5.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 99.3%,比上年下降 0.48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 9.96 億元,下降 6.7%。
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8.44 億元,比上年下降 22.9%,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 11.9%,佔比比上年下降 6.1 個百分點。其中,高端裝備完成產值 7.21 億元,下降 0.8%;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成產值 4.91 億元,下降 16.7%;生物醫藥完成產值 3.40 億元,下降 34.6%;節能環保完成產值 2.20 億元,下降 55.4%;新材料完成產值 1.65 億元,增長 12.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88.37 億元,比上年增長 4.5%;實現利潤 14.40 億元,增長 2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盈利企業 59 家,虧損企業 25 家,虧損額 4.19 億元,虧損面 29.8%,比上年擴大 2.38 個百分點。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 74.7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2%。年末有建築業資質等級企業 189 家。其中,一級以上資質企業 56 家。全年建築業資質企業完成總產值 546.68 億元,增長 8.2%。其中,內資企業完成產值 533.21 億元。 [62] 
建築業
2022年,普陀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1.75億元,可比下降8.6%。年末有建築業資質等級企業185家,其中一級以上資質企業53家。全年建築業資質企業完成總產值505.29億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內資企業完成產值496.73億元。 [51] 
2023年,普陀區建築業實現增加值 74.7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2%。年末有建築業資質等級企業 189 家。其中,一級以上資質企業 56 家。全年建築業資質企業完成總產值 546.68 億元,增長 8.2%。其中,內資企業完成產值 533.21 億元。 [62] 
上海天地軟件園 上海天地軟件園

普陀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普陀區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247.12億元,可比下降10.7%。全年完成商品銷售總額20317.28億元,下降16.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1.49億元,下降4.5%。至年末,各類市場成交總額5865.85億元,其中生產資料市場成交5734.13億元,消費品市場成交131.73億元。舉辦“五五購物節”、上海汽車節等系列活動,新增首店56家,9個品牌獲評“上海老字號”,4家企業獲得“上海品牌”認證。第五屆進博會普陀交易分團意向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0.6%。全年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4.08億元,可比下降17.5%。 [51] 
2023年,普陀區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 247.49 億元,比上年增長 2.2%。全年完成商品銷售總額 20987.09 億元,增長 3.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88.77 億元,下降 0.3%。至年末,各類市場成交總額 6344.81 億元,其中生產資料市場成交 6213.08 億元,消費品市場成交 131.73 億元。 [62] 
對外經濟
2022年,普陀區引進外資項目112個,比上年下降47.4%,其中批發零售業33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4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8個。全年合同外資20.9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4.4%,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32億美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75億美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48億美元。外資實際到位金額14.85億美元,增長11.5%,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90億美元,批發零售業0.26億美元,房地產業0.22億美元。全年進出口總額356.32億元,增長2.2%。其中,進口149.44億元,下降14.9%;出口206.89億元,增長19.6%。 [51] 
2023年,普陀區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 185 個,比上年增長 65.2%。其中,批發零售業 63 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56 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24 個。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 4.89 億美元,下降 76.6%。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2.72 億美元,批發零售業 0.93 億美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0.89 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 15.31億美元,增長 3.1%。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12.89億美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26 億美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0.61億美元。全年進出口總額 355.18 億元,下降 0.4%。其中,進口 182.86億元,增長 22.2%;出口 172.32 億元,下降 16.7%。 [62] 
招商引資
2022年,普陀區完成招商引資“十億百千萬+”計劃,引進12家税收億元級企業和120家税收千萬元級企業。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家。全年新設企業1.3萬家,位列中心城區首位。 [51] 
房地產業
2022年,普陀區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83.33億元,可比增長3.6%。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0.2%。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3.1%;辦公樓投資下降13.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22.3%。全年住宅施工面積76.13萬平方米,下降30.9%,其中新開工面積22.95萬平方米,下降10.6%。全年住宅竣工面積12.39萬平方米,下降72.7%。全年新建商品房交易4552套,交易面積50.8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2%,交易金額289.45億元;全年存量房交易9670套,交易面積67.84萬平方米,下降41.3%,交易金額316.91億元。 [51] 
2023年,普陀區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 200.0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2%。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長 33.6%。其中,住宅投資額增長 37.9%;辦公樓投資額增長 17.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額增長 26.3%。全年住宅施工面積 150.06 萬平方米,增長 97.1%。其中,新開工面積 65.83 萬平方米,增長 186.8%。全年住宅竣工面積 35.26 萬平方米,增長 184.6%。
全年新建商品房交易 5522 套,交易面積 63.46 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 21.1%,交易金額 480.22 億元;全年存量房交易 11433 套,交易面積 82.18 萬平方米,增長 22.8%,交易金額 378.88 億元。 [62] 
旅遊業
2022年,普陀區旅遊業住宿完成營業收入3.61億元,下降62.6%;住宿接待63.69萬人次,下降56.9%。年末星級賓館3家,完成營業收入0.35億元,下降82.0%;完成住宿接待2.48萬人次,下降77.3%。年末旅行社8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1家。全年旅行社完成營業收入2.03億元,下降39.8%;接待遊客7.14萬人次,下降58.5%。全區旅遊景點7個,其中A級旅遊景點3個。旅遊景點全年完成營業收入2.36億元,增長10.7%;接待遊客280.19萬人次,下降33.4%。 [51] 
2023年,普陀區旅遊住宿業完成營業收入 9.57 億元,增長 165.1%;住宿接待 164.55萬人次,增長 158.4%。年末星級賓館 3 家,完成營業收入 0.75 億元,增長 114.3%;完成住宿接待 8.24 萬人次,增長 232.3%。
截止2023年末,普陀區旅行社 90 家,其中出境旅行社 13 家。全年旅行社完成營業收入 8.84 億元,增長 335.5%;接待遊客 32.79 萬人次,增長 359.2%。全區旅遊景點 7 個,其中 A 級旅遊景點 3 個。旅遊景點全年完成營業收入 1.46 億元,下降 38.2%;接待遊客 639.78 萬人次,增長 128.3%。 [62] 
金融業
2022年,普陀區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15.35億元,可比增長7.3%。年末區內主要商業銀行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5056.52億元,其中企業存款2037.05億元,居民儲蓄存款2783.56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831.2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擔保貸款714.85億元。 [51] 
2023年,普陀區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 116.36 億元,比上年增長 5.9%。年末區內主要商業銀行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 5449.60 億元,其中,企業存款2054.03 億元,儲蓄存款 3111.07 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 3028.41億元,其中個人住房擔保貸款 657.01 億元。 [62] 
海上清風——老明信片上的蘇州河

普陀區交通運輸

普陀區距虹橋綜合交通樞紐10千米,距浦東機場50千米,滬寧城際鐵與地鐵11號線、15號線和規劃21號線在上海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實現“零換乘”,形成區域綜合立體交通,G2京滬高速入城段橫貫區內,S5滬嘉高速與之南北呼應;G204線、G312線從區內起始可達長江流域、東北、西北地區。普陀對內交通便利,內、中、外三條環線均從區內穿過,地鐵3、4、7、11、13、14、15號線,連接上海各中心區和鄰近郊區。 [12]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實有道路長度260.1千米,車行道面積407.41萬平方米,人行道面積157.66萬平方米,橋樑121座,排水管道長度757千米。2022年,普陀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8.63億元,可比下降7.4%。 [51] 
2023年,普陀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 29.93 億元,比上年下降 0.8%。 [62] 
中國飛人——劉翔

普陀區社會事業

普陀區科技事業

2022年,普陀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6家,新認定科技小巨人21家。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累計高新技術企業625家,全區累計科技小巨人企業297家。智能軟件、研發服務兩大產業合計實現區税20.6億元,佔區税比重21.6%,較去年同期提高4.25個百分點。全年登記技術合同96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1.33億元。申請專利22343項,專利授權4549項。全年新版社保卡申領3.20萬張,辦理敬老卡2.14萬張。“上海普陀”政府門户網站首頁瀏覽量22.36萬人次,頁面瀏覽量934.58萬人次。“海納小鎮”正式掛牌上海數字化轉型示範區,獲批全市唯一“上海市網絡安全產業示範園”。打造了27個數字化轉型示範項目和標杆場景,累計開通5G室外基站2388個。高質量推進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推薦中以(上海)創新園納入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序列,獲評首批“上海市海聚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稱號。推動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引進清微智能、協氫科技等清華系企業17家,合作成立未來空間數字創新聯合實驗室、數據中心先進計算架構聯合實驗室。
2022年,普陀區推進中以(上海)創新園、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海納小鎮等創新平台和“一帶一心一城”重點地區建設。推進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建設,集成電路研究平台獲張江專項重大項目立項,合作成立2家聯合實驗室,引進“清華系”企業16家。中以(上海)創新園累計集聚項目、機構113家,落地知識產權432項。持續加強武寧創新發展軸資源協同,牽頭18項國際、國家、團體標準制定。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6家,市、區科技小巨人企業21家,評選區“四才”104名,增發“人才優享卡”52張。 [51] 
2023年,普陀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67 家,新認定科技小巨人 20 家。至年末,全區累計高新技術企業 650 家,全區累計科技小巨人企業 317 家。智能軟件、研發服務兩大產業合計實現區税 24.76億元,佔區税比重 24.9%,比上年提高 2.03 個百分點。
全年登記技術合同 1145 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 130.61 億元。申請專利 22836 項,專利授權 3905 項。 [62] 

普陀區教育事業

2022年,普陀區財政對教育事業投入35.6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年末普通小學24所,在校小學生4.40萬人;普通中學51所,在校學生3.58萬人;幼兒機構84所,在園兒童2.31萬人。2022年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高中階段入學率98.9%,高考錄取率96.4%。年末學校教職員工達到1.26萬人。新增10個普惠性托育點,實現“一街鎮三普惠”。首批10個社區“寶寶屋”啓用。20家小區配套幼兒園已全部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普及普惠率超過95%。新增2所市示範性幼兒園,全區市一級以上優質園比例達78%。華師大二附中普陀校區、中福會託兒所普陀分部開工建設。 [51] 
上海市普陀區高中名錄(2022年)
上海市進華中學
上海市培佳雙語學校
上海安生學校
參考資料: [50] 
上海市普陀區特殊教育學校名錄(2022年)
參考資料: [50] 
2023年,普陀區財政對教育事業投入 38.01 億元,比上年增長 6.7%。年末普通小學 24 所,在校小學生 4.37 萬人;普通中學 51 所,在校學生 3.86 萬人;幼兒機構 83 所,在園兒童 2.01 萬人。2023 年義務教育入學率 100%,高中階段入學率 97.9%,高考錄取率 95.9%。年末學校教職員工達到 1.28萬人。 [62] 

普陀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有公共圖書館11個,其中區級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168萬冊,圖書流通18.13萬人次。其中,普陀區圖書館藏書103萬冊,圖書流通13.42萬人次。全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547場次,累計吸引186.55萬人次羣眾參與。全區擁有影劇院16個,全年共放映電影9.0萬場次,觀眾86.87萬人次。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0個,營業性卡拉OK廳28家,出版物和音像製品經營單位及個體58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正式開館。蘇州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完成改造提升並重新對外開放。實現蘇州河水上航線正式開通,促成蘇州河旅遊企業獨資子公司落户普陀。蘇河水岸工業旅遊基地入選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成功舉辦第二屆“半馬蘇河”文化旅遊節、首屆上海國際MCN大會暨品質生活直播節、第三屆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 [51] 
截至2023年末,普陀區公共圖書館 11 個,其中區級圖書館 1 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 173 萬冊,圖書流通 131.41 萬人次。其中,普陀區圖書館藏書 108 萬冊,圖書流通 117.03 萬人次。全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 5431場次,累計吸引 213.54 萬人次羣眾參與。全區擁有影劇院 16 個,全年共放映電影 16.15 萬場次,觀眾 243.12 萬人次。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0 個,出版物和音像製品經營單位及個體 51 家。
2023年,普陀區上海國際 MCN 大會、上海國際電影節數字影視體驗展、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上海國際廣告節等活動成功舉辦。“半馬蘇河”公園開放,真光路跨蘇州河橋通車,多層次的蘇州河景觀照明體系基本建成。累計建成蘇河驛站 27 座,長風灣等驛站對外開放。成功舉辦 2023 年第三屆“半馬蘇河”文化旅遊節。真如海心劇院完成建築施工,蘇河·夢立方項目開工。新增各類文化設施 5.6萬平方米。 [62] 
普陀區圖書館 普陀區圖書館

普陀區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共有體育場2個,體育館1個,游泳館2個,658處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個健身中心,15個社區公共運動場。全年舉辦區級各類比賽270場次,參與人數54.66萬人次。參加市級以上各類比賽獲得獎牌216枚,其中金牌84枚,銀牌56枚,銅牌76枚。新建改建19條市民健身步道、60處市民健身苑點,2處市民球場,1處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和2處市民健身驛站。啓動青少年運動保障基地建設。舉辦第三屆電競上海全民錦標賽、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日”活動暨首屆“半馬蘇河”運動生活節。全年銷售電腦型體育彩票1.70億元,銷售即開型體育彩票1898萬元。 [51] 
截至2023年末,普陀區區共有體育場 2 個,體育館 1 個,游泳館 2 個,647 處市民益智健身苑點,8 個健身中心,15 個社區公共運動場。全年舉辦區級各類比賽 406 場次,參與人數 27.37 萬人次。
2023年,普陀區新建成市民健身步道 17 條,市民益智健身苑點 42 處,冰上運動中心對外開放。成功舉辦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蘇州河城市龍舟國際邀請賽、上海 10 公里精英賽等一系列高水平賽事。 [62] 

普陀區衞生事業

2022年,普陀區財政對醫療衞生事業投入33.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4%。全區共有衞生機構總數224所,其中醫院13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含非獨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62所。全區衞生工作人員1.38萬人,衞生技術人員1.1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071人,註冊護士5328人。年末衞生機構實有病牀7818張,病牀使用率達到80.1%。全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完成診療總次數1148.81萬人次,其中門急診1129.92萬人次。全區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2.89歲,比去年下降1.6歲。其中,男性80.60歲,女性85.37歲,分別比去年下降1.48歲和1.67歲。區中心醫院等入選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單位,區中醫醫院、區婦嬰保健院通過二級專科醫院等級複審,萬里、桃浦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成功創建市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新增病牀數300張。互聯網醫院建設實現區屬綜合性醫院全覆蓋。推進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落地。 [51] 
同濟大學-上海天佑醫院 同濟大學-上海天佑醫院
2023年,普陀區財政對醫療衞生事業投入 21.59 億元,比上年下降 35.5%。全區共有衞生機構總數 228 所。其中,醫院 13 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含非獨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62 所。全區衞生工作人員 1.40萬人,衞生技術人員 1.16 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 4154 人,註冊護士 5317 人。年末衞生機構實有病牀 7854 張,病牀使用率達到95.7%。全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完成診療總次數 1277.78 萬人次。其中,門急診 1245.70 萬人次。全區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 82.47 歲,比上年下降 0.42 歲。其中,男性 80.05 歲,女性 85.12 歲,分別下降0.55 歲和 0.25 歲。 [62] 

普陀區社會保障

2022年,普陀區新增就業崗位3.61萬個,幫助成功創業591個,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564人,本區户籍城鄉登記失業人數為7916人。全年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9.85萬人次。全年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支出達到4285.36萬元。幫助1.17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和失業人員實現就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610人。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形成全市首份互聯網行業集體合同。
2022年,普陀區新增350張養老牀位,新建19個社區老年助餐場所,改建認知障礙照護牀位150張。開展長護險關心關愛行動。推進退役軍人服務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各類救助支出4億元。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城鎮低保覆蓋人數9.77萬人次,累計發放救助金1.27億元。其中,重殘無業人員2.81萬人次,發放救助金4917.09萬元;失業人員家庭5.32萬人次,發放救助金6362.63萬元。幫困助學669人次,發放幫困助學金100.42萬元;糧油幫困6.01萬人次,發放幫困金379.79萬元。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34億元。至年末,社會福利企業12家,共安置147名殘疾人就業。
2022年,普陀區新增租金配租361户,累計發放配租租金9527.59萬元,年末全區正在享受租金配租家庭3248户,正在享受實物配租家庭1904户。完成全區第十批(2022年)本市户籍和第四批非本市户籍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申請受理、審核及選房,受理659户,審核登錄560户,505户家庭選定住房。審核通過市籌、區籌公共租賃住房申請4951户。 [51] 
2023年,普陀區年新增就業崗位 4.02 萬個,創業幫扶數 1066 户,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 748 人,本市户籍城鄉登記失業人數為 8179 人。全年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 4.93 萬人次。全年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支出達到 4174.59 萬元。
2023年,普陀區城鎮低保覆蓋人數 9.09萬人次,累計發放救助金 1.28 億元。其中,重殘無業人員 2.84 萬人次,發放救助金 5267.31 萬元;失業人員家庭 4.89 萬人次,發放救助金 6251.65 萬元。慈善助學 981 人次,發放慈善助學金 125.78 萬元;慈善幫困 6754 人次,發放慈善幫困金 317.35 萬元。糧油幫困 5.94 萬人次,發放幫困金 373.57 萬元。全年銷售福利彩票 2.08 億元。至年末,社會福利企業 10 家,共安置 115 名殘疾人就業。
2023年,普陀區新增養老牀位378 張,改建認知障礙照護牀位 229 張,新建 4 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完成 518 户適老化改造。加大對困難羣體關心關愛,完成長護險評估 2.76 萬人次。為 350 户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優化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開展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 5503 套(間),籌措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牀位 740 張,打造“騎手新家”。 [62] 

普陀區基礎建設

2022年,普陀區軌交20號線上海西站站點、武威路區區對接道路開工建設。架空線入地和杆箱整治竣工20.9千米。新增公共停車泊位620個、公共新能源充電樁524個。推進蘇河水岸經濟發展帶360華東大安全總部、波克城市互聯網研發應用中心等項目建設,上海現代汽車服務產業集聚區、聞天下創新中心等項目全面完工。真如城市副中心高·尚領域280米地標大樓完工,真如境、京東上海中心、中海劇院等項目加快建設。大渡河路上2座亞洲最大的乾式氣櫃完成拆除。國內首創的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申能段開工建設。盒馬X會員店開業運營。市級數字化轉型示範區海納小鎮建設有序推進。桃浦智創城加快推進核心區建設,完成6幅土地出讓。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科技示範樓、睿創上海研究中心、桃浦科創服務中心等項目建成。智創TOP605項目竣工驗收。桃浦中央綠地南二塊基本完工。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項目全年共計開工71.7萬平方米,完工50.05萬平方米。啓動實施5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簽約507台、完工201台。開展房屋隱患處置,新增36處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 [51] 
截止2023年末,普陀區實有道路長度 261.29 公里,車行道面積 405.32 萬平方米,人行道面積 155.65 萬平方米,橋樑 121 座,排水管道長度777 公里。
2023年,普陀區廉租住房做到應保盡保,全年受理廉租住房家庭 1181 户,其中新受理 476 户,複核 705 户。全年新增租金配租 408 户,累計發放配租租金 9534.61 萬元。至 2023 年末,全區正在享受實物配租家庭 1862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有序推進,完成我區本市户籍第十一批次和非滬籍第五批次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申請受理、審核及選房工作,受理 547 户,審核登錄 429 户,391 户家庭選定住房。分別審核通過市籌公共租賃住房申請 2104 户,區籌公共租賃住房申請3598 户。
2023年,普陀區舊住房成套改造簽約全年完成 2.38 萬平方米,實現約 4.88 萬平方米成套改造項目完工交付,約 1431 户順利回搬新居。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工作有序開展,全年修繕項目共實施約 34 萬平方米。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全年共簽約 509 台、完工 335 台。開展房屋安全檢測、動態監測等約 16 萬平方米。 [62] 

普陀區環境保護

2022年,普陀區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37.10億元,比上年下降33.2%。全年環境保護資金投入相當於普陀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0%。10個市考水環境質量斷面全部達標,100%達到或好於Ⅲ類水。完成7幅地塊生態修復。全年新建綠地20.38萬平方米、綠道8.37千米、立體綠化3.26萬平方米。鞏固垃圾分類實效,居住區、單位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全年環境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308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4.4%。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值為2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值為4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29微克/立方米。
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綠地面積1494.3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727.23公頃,附屬綠地767.09公頃。綠化覆蓋面積1663.64公頃,綠化覆蓋率30.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5.87平方米/人。全年新增行道樹661株,累計5.48萬株。全區免費公園29個,公園面積131.09公頃。截至2022年末,普陀區有掃路車73輛,垃圾車218輛,灑水洗路車64輛,環衞公廁93座,垃圾箱1550只,廢物箱782只。全年清運生活垃圾34.96萬噸,清運糞便2.8萬噸,清掃道路901段,清掃道路總面積724萬平方米。全年環衞設施投資485萬元。 [51] 
2023年,普陀區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37.36 億元,比上年增長 0.7%。全年環境保護資金投入相當於普陀區生產總值的比例為 2.8%。空氣質量優良率達 85.5%,區域降塵量逐年下降,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值為 29 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值為 47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 5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 34 微克/立方米,10 個市考水環境質量斷面全部達標,100%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
2023年,普陀區綠地面積 1509.68 公頃。其中,公共綠地 737.52 公頃,附屬綠地 772.16 公頃。綠化覆蓋面積 1679 公頃,綠化覆蓋率 30.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5.93 平方米/人。全年新增行道樹 1644 株,累計 5.65萬株。全區免費公園 31 個,公園面積 157.77 公頃。
2023年,普陀區有掃路車 76 輛,垃圾車 222 輛,灑水洗路車 67 輛,環衞公廁 98 座,垃圾箱 1486 只,廢物箱 1054 只。全年清運生活垃17圾 36.91 萬噸,清運糞便 2.4 萬噸,清掃道路 909 段,清掃道路總面積 730 萬平方米。全年環衞設施投資 485 萬元。 [62] 

普陀區安全生產

2022年,普陀區共發生違反治安案件0.44萬起,發生刑事案件0.34萬起。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9起,死亡18人,傷殘6人,財產損失601.86萬元。發生火災事故660起,死亡6人,受傷2人,財產損失224.13萬元。全年發生工礦商貿生產安全傷亡事故7起,死亡6人。 [51] 
2023年,普陀區共發生違反治安案件 0.30 萬起,發生刑事案件 0.32 萬起。發生道路交通事故 65 起,死亡 19 人,傷殘 5人,財產損失 573.42 萬元。發生火災事故 589 起,火災直接死亡 3人,受傷 6 人,財產損失 296.77 萬元。全年發生工礦商貿生產安全傷亡事故 3 起,死亡 3 人。 [62] 

普陀區平安建設

2022年,普陀區食品監督抽檢6222件,總體合格率98.3;藥品抽檢314件,總體合格率99.7%。全年沒有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51] 
2023年,普陀區食品監督抽檢 6142 件,總體合格率 97.3%;藥品抽檢 377 件,總體合格率 99.7%。全年沒有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62] 

普陀區歷史文化

普陀區文物古蹟

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真如寺大殿(1996年)
真如寺大殿位於蘭溪路399號真如寺內。元延祐七年(1320年)移建現址,單檐歇山頂建築,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大殿樑柱枋栱等木構件上留有古代墨跡共54處,橫樑上陰刻“旹大元歲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日巽時鼎建”墨字。
2. 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2013年)
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位於延長西路619號。此處原為宋元時期的吳淞江支流故道。遺址面積1300平方米,距地表深7米,平面呈對稱八字形,以青石閘門為中心。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53] 
二、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 中央造幣廠舊址 (2014年)
中央造幣廠舊址位於光復西路17號,即現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前身。民國十一年(1922年)始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竣工,佔地面積7958平方米,現存原鑄幣廠房、水塔、輔助倉庫等歷史建築。
2. 聖約翰大學舊址(河東舊址)(2014年)
聖約翰大學舊址(河東舊址)位於光復西路1347號和1437弄。包括理科樓、美籍教室宿舍等,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其中理科樓為一幢中西合璧風格的磚混結構三層樓房。 [53] 
三、上海市普陀區文物保護單位
1. 韓塔(2006年)
韓塔位於桃浦鎮古浪路南敦煌路西。始建於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清、民國多次修葺,2003年按原形制重修。重修韓塔磚木結構三層,平面呈正六角形,牆面磨磚對縫,飛檐有雕飾。
2. 新會路華童公學舊址 (2011年)
新會路華童公學舊址位於新會路25號。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為磚木結構三層大樓,平面呈長方形,建築面積2682平方米。1938年華童公學因原校舍在抗日戰爭中被毀遷往此處。
3. 江蘇藥水廠舊址 (2011年)
江蘇藥水廠舊址位於宜昌路550號同濟大學二附中校園內。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英商開辦,是上海第一家化工企業,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遷至現址。現存建築為一幢二層磚木結構辦公樓。
4. 宜昌路救火會大樓舊址(2011年)
宜昌路救火會大樓舊址位於宜昌路216號。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建,大樓由兼作辦公、住宿和車庫用的四層大樓和火警瞭望塔兩部分構成,建築面積3130平方米。
5.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舊址(2011年)
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舊址位於長壽路170號。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建築面積1704平方米,為三合院式的石庫門建築,平面呈凹字形,1952年宋慶齡在此創辦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6. 玉佛禪寺(2011年)
玉佛禪寺位於安遠路170號。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成,玉佛禪寺為仿宋代宮殿式建築羣,佈局以中軸線對稱分佈,中軸線建築為照壁、天王殿、大雄寶殿和玉佛樓。
7. 天利氮氣製品廠舊址(2011年)
天利氮氣製品廠舊址位於雲嶺東路345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投產,該廠由吳藴初創設,佔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現存歷史建築有合成氨車間、硝酸車間、氫氣儲氣罐等。
8. 大夏大學舊址(2011年)
大夏大學舊址位於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範大學內。民國二十六年至民國三十三年(1937年—1944年)期間建造,現存歷史建築有羣賢堂、思羣堂、生物實驗樓和化學實驗樓等。
9.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舊址(2011年)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舊址位於宜昌路130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遷至現址,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啤酒廠。由匈牙利籍設計師鄔達克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派風格。現存歷史建築有灌裝樓、辦公樓和釀造樓等。 [53] 

普陀區非遺項目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7年)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是“絲竹”樂的一個分支,流行於江南,盛行於滬寧杭地區。上海是其作為一個樂種最終定名和成熟的重要地區。江南絲竹的娛樂性很強,常在私宅茶樓、婚喪喜慶、節日廟會時演奏助興。普陀與其他多個區縣共享這一項目。
錢幣生產的手工雕刻技藝
清末民初,中國雕刻師將中、西方手工雕刻技術相結合,發展出自己的雕刻手法。籌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的中央造幣廠,彙集了全國大量的雕刻人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錢幣雕刻技藝,用各種刀子、鑿子等工具在鋼模上雕出圖案及文字。與機器雕刻相比,手工雕刻出的模具圖案細膩,更具防偽性。
真如羊肉加工技藝
真如羊肉是聞名蘇浙滬的傳統風味小吃,成名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真如羊肉品種有白切、紅燒兩種。從製作羊肉的挑選、拆骨、切配到烹飪過程,形成了完整的真如羊肉加工技藝。 [54]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1年)
上海玉佛禪寺傳統梵唄藝術
梵唄是摹仿古印度的梵腔曲調創為新生,用漢語來歌唱,後來引申為佛教儀式中各種唱唸的通稱。梵唄自佛教傳入之初的西漢便隨之紮根,流傳至今。上海玉佛禪寺傳統梵唄藝術主要使用江浙一帶方言演唱,唱腔婉轉細膩,極具江南特色。 [54]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3年)
瓷刻
瓷刻又名刻瓷,是用特種刀具和色彩在出窯成型的瓷上“繡花”,屬陶瓷裝飾的一種。瓷刻創作包含書法、繪畫、篆刻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瓷刻流傳於上海地區始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在長期的實踐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徵。
石雕
上海的石雕藝術始於明代,最初主要以硯刻為主。20世紀初,以陳端友為代表的石雕技師開創了寫實雕刻的海派風格。寫實風格的石雕的特色在於,它將中西方雕塑、造型、繪畫技藝相融合,突出表現細節,所雕物品栩栩如生。
海派玉雕(水晶雕刻)
海派玉雕起源於19世紀初,與揚派、南派、北派並列為近代玉石雕刻四大流派。海派水晶雕刻與海派玉雕一樣,解放前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南市區一帶,由揚州老藝人帶入上海,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形成了內雕、陽雕、浮雕、圓雕、背雕、陰陽雕等極具特色的雕刻手法。
海派瓷藝
“瓷藝”是指在瓷器上進行裝飾性藝術創作。清末民初,制瓷技藝被帶人上海。由此,海上文人將傳統繪畫與制瓷技藝相結合,進行藝術創作,創作繪製出頗具風格與藝術品味的陶瓷作品,在數代長期的繼承與發揚之下,逐漸發展成了海派瓷藝。
趙家花園菊花種植技藝
趙家花園的花木、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已有200多年曆史。清乾隆年間,趙德嘉以獨特的菊花種植培育工藝聞名於世,其子孫們繼承衣缽,世代以花卉種植為業,現已傳至第九代,其種植的品種菊、大立菊聞名遐邇。 [54]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5年)
盧式心意拳
俗稱上海派心意拳,滬上老百姓又喜歡稱它為“十大形”,它以鷹熊為兩儀,分為八個大雜拳、七十二小手。上世紀30-40年代,其在普陀區逐步形成、發展、壯大,是上海尤其是普陀區境內著名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54] 
上海市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7年)
長征江南絲竹
長征江南絲竹起源於清同治五年,為民間藝人顧惠卿、朱亦甫創建的“太平橋絲竹班”,後改名為“長征國樂社”。該社創作的作品有《滿園春》等民樂合奏,曾多次榮獲國家文化部及上海市文化部門頒發的獎牌。
長征道教儀式美術
上海地區的道教儀式美術源頭是江南的正一道美術體系,而長征道教儀式美術來自南翔派的儀式美術,至今有200多年曆史。它有服飾美術、紙紮美術、雕塑美術、繪畫美術和鋪燈美術等五類,構成了完整的儀式美術體系。
真如廟會
真如廟會始於元末明初,每年四月初八佛誕節舉行。真如廟會會期3至7天不等,正日為四月初八“出會”。廟會期間各類民間活動紛紛登場,包括佛事活動,雜耍、戲曲等文體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等。 [54] 
上海市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1年)
長征紙藝
長征紙藝起源於當地“民間刺繡紋樣”和“節日民間燈綵美化”,早期俗稱“花樣”、“花樣經”或“燈綵”。長征紙藝沿襲了早期“花樣”的特點,分為構圖、製作、裝裱三個主要工藝流程。
海派鐵製書畫藝術
海派鐵製書畫藝術起源於安徽蕪湖鐵畫鍛制技藝,是指以鍍鋅鐵皮為材料,以經典書畫作品為藍本或自行創作,使之脱離紙質載體,以鐵製形象再現。其製作過程主要包括拓印、裁剪、鍛打、整形鑲腳、防鏽處理、排版裝裱等工序。
朱氏繩藝
朱氏繩藝歷經了朱氏家族13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最終形成了韻味十足的“繩”藝作品。作品以臘繩為主要原材料,以熱膠和漆為輔料,使用盤築、包裹、繩結等手段,設計、製作出豐富多彩的繩藝製品。
桃浦十二朝生育禮俗
桃浦十二朝是普陀區桃浦鎮民間多年流傳下來的生育禮俗,主要內容有:獻灶、領喜、寄名、報喜、賀生。據《桃浦鄉志》記載,民國時期,嬰兒出生之前,親戚鄉鄰送“舍婦羹”(產婦禮品)給產婦。出生以後,主家要做紅蛋、肉塌餅給送“舍婦羹”的親戚鄉鄰。
手繪彩蛋
手繪彩蛋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製作過程繁瑣,貴在精細與耐心。首先,需選擇表皮光潔、質地堅硬的禽類蛋品。其次,經過鑽孔、洗淨、消毒、風乾、打磨、手繪、上光、配座、裝裱等十餘道工序,一枚藝術彩蛋方能完成。
悦來芳食品製作工藝
悦來芳食品製作工藝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多年來形成了翻毛月餅、蘇式鮮肉月餅、青團、燻魚等代表作,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百姓的好評。製作這些傳統的食品,每道工序的細膩程度和要求都很高,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
紅木模型製作技藝
紅木製作技藝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手工技藝。紅木模型因形制較小,故被稱之為“紅木小件”,自古以來,為文人雅士們收藏和賞玩。
紙貼畫
紙貼畫是中國民間剪紙的延續和發展,是利用不同色彩、陰暗、肌理的各色紙材料,運用剪子、膠水和一些自制工具等工具,進行拼貼、組合和重疊粘合5最後形成一副完整的作品。作品主要以花卉、人物、風景、動物等為題材,具有工藝性、繪畫性、裝飾性等藝術特點。
竹簧
竹簧,又稱貼簧、翻簧、反黃、文竹,是中國所獨創的工藝之一。竹簧器是竹與木結合的工藝品,外形突破了竹材圓筒形的侷限,以木料作胎,器形多樣,可隨心所欲製作各種日用器物,集實用與美觀於一體。 [54] 
上海市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6年)
真如瓷盤畫
真如瓷盤畫是在書畫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傳統手工藝術,融瓷器工藝與書畫藝術為一體,顯示了普陀真如地區的歷史文化魅力。真如瓷盤畫是以新彩裝飾技法在瓷盤上精心巧構,通過勾、抹、拍、淌、炸等手法,加以沉澱,並經過一次和多次燒製,確保顏彩不變、不退。 [54] 
上海市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8年)
少林大紅拳
少林大紅拳起源於嵩山少林寺。20世紀30年代,由山東滕縣人王亮臣將此拳流傳至上海,並以普陀區長壽裏和黃浦區“共舞台”戲院為基地,逐漸向上海市各區縣推廣發揚,在上海灘形成一定影響。傳承至今,已有三代。拳法內容包括徒手拳套、對練、器械、中國式摔跤、擒拿等。
賞石木座配製技藝
賞石木座配製技藝起源於東陽木雕。目前,要分佈於浙江東陽和上海普陀。它是以觀賞石為主體,選用硬質木材作為底座,經過設計、選料、落榫、毛胚、精雕、打磨、油漆、晾乾等工藝流程製作而成。作品具有唯一性、獨創性,頗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竹絲編
竹絲編制技藝起源於四川。以慈竹為原料,經過刮青、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勻刀等工序,將100斤竹子製作成8兩左右的竹絲。通過緊扣瓷、秘藏頭等多種編織手法,製作成瓷胎竹編。或是用挑、破、壓、拼等多種編織手法編織出栩栩如生的竹絲畫。目前竹絲編的傳承、展示地點位於普陀區M50創意園內。
真如麥稈畫
麥稈畫是以麥稈為原材料,通過剪切,拼貼,烙燙等工藝,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來進行創作的民間藝術。上海開埠後,江浙等地的民間藝人將麥稈畫帶入上海,後經真如民間藝人劉庭祿、劉訓古等不斷研習,在傳統麥稈畫技藝中,融入海派繪畫藝術,在普陀真如地區逐漸興盛。
馬派皮影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影子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馬派皮影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傳承至今130餘年。其技藝主要包括皮影製作與皮影表演。普陀是馬派皮影傳承和收藏的主要地區。
誦芬堂雷存孝氏傳統醫藥生產技藝
誦芬堂雷存孝氏傳統醫藥生產技藝起源於康熙元年,由雷存孝開創誦芬堂藥號,歷經十五代傳人。第五代傳人雷大升(字允上)於雍正十二年接掌誦芬堂藥號,並以“允上”在店內掛牌坐堂行醫。自此,雷允上之名與藥號誦芬堂合二為一。咸豐十年,第九代傳人雷如金攜雷允上誦芬堂藥鋪丸散丹膏細料設店於上海。20世紀初,第十一代傳人雷徵明、雷顯之編寫了《雷允上誦芬堂丸散飲片全集》等藥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誦芬堂雷存孝氏傳統醫藥生產技藝。該項目保護單位的註冊地在普陀。 [54] 

普陀區風景名勝

普陀區有文物點40餘處,涵蓋工業遺產、宗教建築、文教建築、民居宅邸、革命史蹟等各種類型,普陀區段蘇州河畔是上海乃至中國近現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擁有中央造幣廠舊址、福新麪粉廠舊址、江蘇藥水廠舊址、上海啤酒廠舊址、天利氮氣廠舊址等近20處工業遺產。 [17] 

普陀區文化古蹟

普陀區文化古蹟
真如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蘭溪路399號,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僧永安在官場(今寶山區大場鎮附近)改建後名真如院,元延祐七年(1320年)僧人妙心從寶山大場舊址移建現址,明洪武、弘治年間兩次重修,清光緒重修,1963年1月落架大修,1964年10月竣工。
真如寺大雄寶殿為元延祐七年所建,歷經六百多年滄桑,至今仍保持着元朝寺院建築風貌,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11]  [18] 
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
位於普陀區延長西路633號,2001年5月發現,是迄今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下水利工程遺址。遺址地處宋元時期的蘇州河故道上,面積1300平方米,距地表深7米,平面呈對稱八字形。水閘以青石閘門為中心,閘門內寬6.8米;水閘底部過水石面長32米,最寬處30米。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對於瞭解蘇州河歷史變遷、水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19-20] 
玉佛禪寺
位於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由普陀山法雨禪慧根法師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從緬甸請得玉佛在滬募化造寺,初在江灣,民國七年(1918年)遷今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成。玉佛寺為仿宋代宮殿式建築羣,佈局以中軸線對稱分佈,現有殿堂樓屋二百多間,佔地面積7337平方米。玉佛寺是上海的三大寶剎之一,1963年初周恩來總理考察玉佛寺,使得玉佛寺成為上海唯一在“文革”中未遭破壞的寺院。 [21] 

普陀區愛國景點

普陀區愛國景點
淞滬抗戰十九路軍軍部遺址
位於桃浦路127號車站新村38—40號處。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役爆發,駐防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蔡廷鍇、蔣光鼐等率領下奮起抗擊,前敵臨時總指揮部設於真如站範莊。範莊系廣東人範肖1920年所建之別墅,為2幢西式平房,每幢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抗戰中毀於炮火。淞滬抗戰十九路軍軍部遺址1989年9月公佈為普陀區第一批革命紀念地,並在遺址立碑紀念。 [22] 
顧正紅烈士殉難處
位於澳門路原國棉二廠內。1925年5月,日本資本家撕毀與工人達成的協議並藉故停工,顧正紅率領內外棉七廠工人衝進工廠與日方評理,慘遭日方槍擊英勇犧牲。1959年5月在其殉難處以北的廣場西側塑建了高2.5米的顧正紅烈士像,並有原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魏文伯“顧正紅烈士精神不死”題詞,烈士像北設置廠史陳列室介紹顧正紅烈士鬥爭史蹟。
顧正紅烈士殉難處1989年9月公佈為普陀區第一批革命紀念地。 [23] 
滬西工友俱樂部遺址
位於安遠路278—280號德昌裏內。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在中共中央委員、工運負責人項英指導下,在這裏成立了滬西工友俱樂部,項英、鄧中夏、李立三、劉華、瞿秋白、惲代英等經常到俱樂部講課。民國十三年(1924年)底俱樂部在19個紗廠中建立了工會小組,成員發展到近千人。俱樂部舊址現已不存。滬西工友俱樂部1987年公佈為上海市級革命紀念地,1989年9月公佈為普陀區第一批革命紀念地。 [24] 
沈壽昌墓
位於真南路500號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原上海鐵道大學)。沈壽昌(1855—1894),上海洋涇人,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派出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北洋海軍愛國將領。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沈壽昌任代理艦長並指揮部下英勇抗擊,英勇犧牲。清政府為表揚其忠勇,追贈總兵頭銜,並定製“金頭”完整入殮,將靈柩運回原籍,安葬於真如鎮北三千里村。解放後幾經移遷,1998年安葬於現址。 [25] 

普陀區文教舊址

普陀區文教舊址
南林師範學校舊址
位於光復西路復興村180號,原為清末著名崑曲藝術家徐凌雲的別業徐園中“桃李園”的主體建築,是上海最早的崑曲傳習所舊址。民國三十一年(1943年),旅法化學博士宋梧生集資在此創辦了大中化學化工廠,即後來的上海葡萄糖廠,1963年後在此開辦學校,後為南林師範學校。現存建築為一幢清末民初時期外觀為巴洛克風格的磚木結構院落,可謂中西建築精髓完美融合的典範。2009年該建築向蘇州河岸平移約80米,現已成為蘇州河濱河景觀帶的一部分。 [26] 
暨南大學真如舊址
位於真南路以東、交通路以北區域,現有科學館、暨南新村一號、學生宿舍等歷史建築。科學館舊址位於交通路3965號,是暨南大學真如時期的重要建築。暨南新村一號,位於真南路交通路路口,由暨南大學為教職員工及家屬所建,大部分毀於1937年“八·一三”戰火,現僅存習稱暨南新村一號的一幢。暨南大學學生宿舍,位於交通路3891弄內。校區被日軍炸燬後此處曾用作汪偽時期的警察局,解放後為西郊區電話局,後作為民房居住至今。 [27] 
新會路華童公學舊址
即薛家花園,位於新會路25號,染料商薛寶潤建於1933年。華童公學創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1938年因校舍在抗日戰爭中被毀遷往此處,1943年汪偽政府接管後改名市立模範中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更名為晉元中學,後又易名陝北中學,晉元中學遷走後為新會中學。現存老大樓建築面積2682平方米,2006年按原樣修復,現為長壽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28] 
聖約翰大學河東舊址
聖約翰大學是華東政法大學前身,創辦於1879年,主校區位於長寧區的蘇州河灣西岸,與對岸校園遙相呼應,現有歷史建築包括理科樓舊址、美籍教師宿舍、四盡齋、小教堂、操場等。理科樓舊址位於光復西路1347號內。理化樓2007年大修,外觀仍基本保持原有歷史風貌。聖約翰大學理科樓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光復西路1437弄1—2號住宅,建於民國初年。 [29] 

普陀區工業遺產

普陀區工業遺產
阜豐機器麪粉廠舊址
位於莫干山路120號的蘇州河叉袋角區域,現存原廠房和辦公樓等歷史建築。廠房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佔地面積227.1平方米,建築面積1045.92平方米;辦公樓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佔地面積641.6平方米,建築面積1241.39平方米。1999年公佈為上海市級優秀歷史建築,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0] 
江蘇藥水廠舊址
位於在建的鎮坪路橋西南堍,宜昌路550號原同濟大學二附中校園內。江蘇藥水廠1874年由英商美查開辦,是上海第一家化工企業,1907年開始遷至現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佔領,戰後由英商收回,1954年改地方國營,1963年關閉,結束了其90年的歷史。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1] 
中央造幣廠舊址
即現上海造幣廠,位於光復西路17號,1922年經北洋政府核准後開始建造,1930年竣工,佔地面積7958平方米,現存原鑄幣廠房(辦公樓部分)、水塔、輔助倉庫、原廠門門柱等歷史建築。1994年公佈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2004年公佈為第一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2] 
福新第三面粉廠舊址
位於蘇州河北岸光復西路145號,建於1926年,原佔地10畝多,解放後曾作為上糧一站的倉庫,現僅存臨河主體建築的主體部分。因道路拓寬之需,按規劃該建築需往西北方向平移55米,平移後將在恢復外觀原貌的基礎上,改變原有功能進行商業運作。 [33] 
宜昌路救火會大樓舊址
位於宜昌路216號,1932年日商集資,公共租界工部局建造。大樓由兼作辦公、住宿和車庫用的四層大樓(後局部加蓋為六層)和火警瞭望塔兩部分構成,佔地約1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130平方米。
大樓為現代派風格,豎向線條構圖,內廊式,窗間牆上下通貫,長方形窗户,褐色面磚飾面,局部磚牆加白色勾縫。塔高40餘米,方形,向上逐漸收攏,四周設豎向窄長窗,頂部為八角形敞亭。1999年公佈為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2004年公佈為第一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4] 
上海啤酒公司舊址
位於宜昌路130號,前身為民國元年(1912年)德國人創辦的順和啤酒廠,即聯合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為上海第一家啤酒廠,生產“友啤”(“UB”)牌啤酒,廠址在江寧路1420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英商併購後更名為上海啤酒有限公司,繼續使用“友啤”商標,並發展成遠東最大的啤酒工廠。現址1933—1934年建造,1935年建成投產。1999年公佈為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5] 
信和紗廠舊址
位於莫干山路50號,佔地面積35.45畝,原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週氏的家族產業。信和紗廠前身是青島華新紗廠,創建於1917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遷現址,以英商註冊,為“英商信和紗廠”,解放初更名為“信和棉紡織廠”。廠區內保留了1930年代至1990年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2005年4月被上海市經委掛牌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上海時尚文化新地標。 [36] 

普陀區民居建築

普陀區民居建築
沈宅
位於江寧路1325號,建於1935—1937年,屬晚期獨棟石庫門建築精品。沈宅佔地約600多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佈局,為三開間兩廂房三合院式形制的石庫門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外天井、石庫門、內天井和東西廂房、客堂間、過道天井、灶披間。建築外牆為青磚清水牆,屋面為機平瓦,南立面廂房二層設小型陽台,東西山牆有西式裝飾,所有窗户均有精美的鐵藝防盜窗。該石庫門住宅的二層屋面除正屋為坡頂外,東西廂房和後樓屋頂均為曬台,通過建在二層東西山牆的露天樓梯可達廂房上部的曬台,後樓曬台則由過道天井兩側的水泥樓梯到達,這種大面積的曬台在傳統的石庫門建築中較為少見。 [37] 
蔡宅
位於安遠路294號、300號,由蔡氏家族於1935年建造。
蔡宅坐北朝南,南臨安遠路,磚混結構,有兩個對稱並列的三合院式的石庫門院落組成,平面呈“山”字形。該住宅面闊6間,進深3間,局部假三層,南北立面各有兩個出入口,其中南面石庫門為主入口,內有天井,北面後門有西式雨棚。
安遠路300號住宅2009年6月公佈為第二批普陀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38] 

普陀區著名人物

普陀區著名人物
徐虎
1969年參加工作,1975年分配到普陀區房管系統工作,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與雷鋒黃繼光錢學森王進喜等並列,成為全國知名的新聞人物。徐虎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從1989年開始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3] 
劉翔
1983年7月13日出生於上海市普陀區,中國男子田徑隊110米欄運動員。中國體育田徑史上、也是亞洲田徑史上第一個集奧運會冠軍、室內室外世錦賽冠軍、國際田聯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運動員。
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91秒的成績追平了由英國選手科林·傑克遜創造的世界紀錄,奪得冠軍。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紀錄奪冠。 [14] 
嚴裕棠
號光藻,滬西嚴家宅人。清光緒三十二年獨營大隆鐵工廠,民國初改修配紡織機件為主,代制美商恆豐洋行紡織機、麪粉機的傳動裝置,遷廠平涼路。
民國13年在光復西路購地6建造廠房,業務由紡織機件修配向機器製造方向發展。民國23年,收購上海隆茂紗廠,改名仁德紗廠,並投資常州民豐紗廠、戚墅堰通成毛紡廠和鄭州豫豐紗廠,成為上海、蘇南著名實業家。民國38年嚴氏至台灣,逐漸形成擁有汽車、紡織、機器、金融等業的裕隆集團,為台灣十大財團之一。1958年9月在台灣定居,10月18日病逝於台北 [15] 
陸昱霖
1980年7月31日生於上海市普陀區,內地影視男演員。2003年正式進入演藝圈,並拍攝第一部作品《101次求婚》,飾演哲民。2005年參與拍攝3D史詩片《解禮民》,飾演汪浩一角。2009年主演青春愛情勵志電視劇《大約在冬季》,飾演顧小凡。2011年與安以軒、馮紹峯合作領銜主演歷史古裝劇《後宮》,飾演袁放。2012年主演年代劇《嫁入豪門》,飾演曹鋭。2013年在黃建勳導演的都市情感劇《金玉滿堂》中飾演劉祥。 [16] 
金晶
1980年生 [59]  ,原上海輪椅擊劍隊隊員 [60]  ,上海市普陀區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上海市市殘聯兼職副理事長 [55]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61]  。北京奧運會境外火炬手,因在“藏獨”分子面前勇護聖火廣為人知。 [56]  被譽為“最美火炬手” [57]  ,先後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58]  、“全國自強模範” [58]  、“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 [56] 

普陀區榮譽稱號

2017年,普陀區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 [39]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40] 
2021年2月,入選“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41] 
2021年9月2日,入選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 [44] 
2021年10月25日,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確定為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 [45] 
2022年1月,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衞生城市(區)。 [46]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47] 
2022年10月,入選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48] 
2022年12月,入選“第二批長三角高鐵旅遊小城”。 [4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