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蒜

(中藥)

鎖定
大蒜,中藥名。為百合科 [5]  葱屬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人工栽培。南北各地均有分佈。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痢之功效。常用於癰腫瘡瘍,疥癬肺癆頓咳泄瀉痢疾
別    名

蒜頭
獨頭蒜
胡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百合科 [5] 
葱屬
分佈區域
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中文學名
大蒜
採收時間
春、夏採收
用    量
9~15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陰涼乾燥處

大蒜入藥部位

鱗莖。

大蒜性味

味辛,性温。

大蒜歸經

歸脾、胃、肺經

大蒜功效

解毒消腫,殺蟲,止痢。

大蒜主治

用於癰腫瘡瘍,疥癬肺癆頓咳泄瀉痢疾

大蒜相關配伍

1、治腦漏鼻淵:大蒜切片,貼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2、治寒瘧,手足鼓顫,心寒面青:獨蒜一枚,黃丹半兩。上藥相和,同搗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發時以茶下二丸。(《昔濟方》蒜丸
3、治暑風卒倒:用大蒜三兩瓣細嚼,温湯送下,禁冷水。(《直指方》)
4、治耳聾:用大蒜一瓣,一頭剜一坑子,以好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其熟,入在蒜內,以新棉裹定塞耳中。(《景嶽全書》)

大蒜用法用量

9~15g。

大蒜禁忌

陰虛火旺肝熱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及時行病後均忌服生品,慎服熟品。敷臍、作栓劑灌腸均不宜於孕婦。外用對局部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發皰,故不可過久敷。

大蒜炮製

大蒜採集加工

夏季葉枯時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通風晾曬至外皮乾燥。

大蒜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外皮,薄膜及鬚根,洗淨,曬乾。

大蒜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全體具強烈臭辣味。地下鱗莖球形或扁球形,由6~10個肉質瓣狀小鱗莖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紅色的幹膜質鱗皮。葉數片,基生,扁平中實,條狀披針形,灰綠色,寬約2.5cm,長達50cm。夏季開淡粉色花;花葶高約60cm,直立,圓柱形,傘形花序頂生,有膜質長苞片1-3枚;花常為珠芽多代替,通常為不育性,具長梗;花被6片,雄蕊6;子房上位,3室。蒴果。種子黑色。

大蒜生長環境

人工栽培。南北各地均有分佈。

大蒜性狀鑑別

大蒜藥材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3~6cm。表面被白色、淡紫色或紫紅色的膜質鱗皮。頂端略尖,中間有殘留花葶,基部有多數鬚根痕。剝去外皮,可見獨頭或6~16個瓣狀小鱗莖,着生於殘留花莖基周圍。鱗莖瓣略呈卵圓形,外皮膜質,先端略尖,一面弓狀隆起,剝去皮膜,白色,肉質。氣特異,味辛辣,具刺激性。

大蒜飲片性狀

鱗莖類球形,外包白色或淡紫紅色膜質鱗葉;小鱗莖瓣長卵圓形,頂端略尖,背面略隆起,外被膜質鱗葉,內為白色肥厚的肉質鱗葉。氣特異,味辛辣。

大蒜藥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及抗原蟲作用;
2、對心血管的作用:降血壓;
3、降血脂與及抗粥樣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
5、抗腫瘤抗突變和阻斷亞硝胺合成的作用;
6、保肝作用;
7、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提高細胞免疫作用;
8、其他作用:增加其肝糖元合成,降低血糖水平並增高血漿胰島素水平,有降血糖作用。;
10、毒性。

大蒜相關論述

1、《別錄》:“主散癰腫蠿瘡,除風邪,殺毒氣。”
2、《新修本草》:“下氣消谷,除風破冷。”
3、《食療本草》:“除風殺蟲。”
4、《本草拾遺》:“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温補,無以加之,療瘡癬。生食,去蛇蟲溪蠱等毒度。”
5、《日華子》:“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温,療勞瘧、冷風、痃癖癬、温疫氣,敷風損冷痛,蛇蟲傷、惡瘡疥、溪毒、沙蝨。”
6、《滇南本草》:“"祛寒痰,興陽遭,泄精,解水毒。”"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冉先德主編 .《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
  • 3.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5.    蒜 Allium sativum|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