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漿膜腔積液

鎖定
漿膜腔積液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漿膜腔同時發生積液,包括惡性積液和良性積液,良性積液的常見病因有肝硬化結核急性胰腺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希恩綜合徵等。
中文名
多漿膜腔積液
外文名
polyserositis
釋    義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漿膜腔同時發生積液

多漿膜腔積液一、病因及常見疾病

最常見的是結核、腫瘤,這兩類基本上各佔40%左右。還有結締組織疾病,比如紅斑狼瘡也可以引起多漿膜腔積液。還有類風濕等疾病引起的膜腔積液。還有膜腔積液少見的原因,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可以引起多漿膜腔積液。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也可以引起多漿膜腔積液,最常見還是結核和腫瘤兩大類。
其發生機制為以下四個方面:(1)感染病原體直接擴散、侵犯到漿膜;(2)機體變態反應性增高,而致漿液滲出;(3)淋巴引流障礙;(4)感染病原體通過淋巴或血行播散到漿膜。

多漿膜腔積液二、鑑別診斷

既往研究認為良惡性漿膜腔積液的超聲特徵互相重疊,尤其是結核性和惡性漿膜腔積液,需鑑別。
結核性漿膜腔積液表現的大網膜增厚均勻並瀰漫分佈;而惡性則表現為局部增厚,厚薄、回聲不一。惡性漿膜腔積液患者多因大網膜、腸繫膜病變而致腸管難以在腹水中漂浮,不能接觸前腹壁,而向後固定;而良性漿膜腔積液腸管可在腹水中自由漂浮,能接觸前腹壁。

多漿膜腔積液三、檢查

(一)漿膜腔液蛋白質檢查:
1.漏出液蛋白定性(李凡它試驗)陰性,定量<25g/L,常由心功能不全腎病肝硬化腹水引起。
2.滲出液蛋白定性陽性,定量>40g/L,常見於化膿性、結核性疾患,惡性腫瘤,肝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徵等。
(二)細胞學檢查
在胸腹水中檢查腫瘤細胞,對診斷胸、腹腔腫瘤十分必要,其敏感度和特異性均達90%。肺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以及原發性間皮細胞瘤、間皮細胞肉瘤等發生轉移時,均可在漿膜腔積液中找到其有關的腫瘤細胞。
採取細胞學的方式進行細胞塗片研究,能夠發現其中存在的細胞並沒有疊加和累積的情況,而且細胞的數量也不小,能夠呈現出清晰的結構信息,降低了誤診發生的概率。
(三)漿膜腔液鐵蛋白(IBP)測定:
胸腔積液中IBP可作為腫瘤性積液與結核性胸膜炎性積液的鑑別診斷指標,若胸水中IBP>1500ng/ml,則為腫瘤性積液的可能性較大。
(四)漿膜腔液溶菌酶檢測:
結核性胸水患者胸水溶菌酶的含量同血清溶菌酶含量的比值常>1.0,而惡性胸水患者此比值皆<1.0,故對二者的鑑別診斷有一定意義。

多漿膜腔積液四、治療原則

對於胸腔積液患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積液的性質,是良性積液還是惡性積液,確診後才能對症治療。惡性積液一般是腫瘤晚期併發症,臨牀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主要治療方法有胸腔穿刺、IPC、胸膜固定、胸膜切除、胸膜腹膜分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