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來是這樣

(旭崬主持的科普脱口秀音頻節目)

鎖定
2014年,網絡電台興起,旭崬科普節目《原來是這樣》在喜馬拉雅FM上播出。播出兩期後,突破十萬點擊量。旭崬依然在這個平台上,以周更的時間單位,分享一直以來他最想要分享的內容。作為一個沒有團隊來運營,靠着自己的愛好和專業經驗來操作的科學普及類節目 [1] 《原來是這樣》的收聽量已經累積達到了3.41億次,訂閲量也有60.18萬 [6] 擁有71.38萬粉絲(2024年4月) [7] 
中文名
原來是這樣?!
外文名
It's That?!
主    播
旭崬,子凌,姜雯,水兄,冰楓,潔羽 [2] 
開播時間
2014年03月08日
節目類型
脱口秀音頻節目
音頻平台
喜馬拉雅FM [2] 
slogen
原來是這樣 就是這樣
更新時間
每週五18:00+不定時更新

原來是這樣主播簡介

原來是這樣旭崬

旭崬 旭崬
旭崬,男,SMG東方廣播中心科學節目主持人。 [3] 
旭崬 旭崬
旭崬 旭崬
所在地:上海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騎牆派,
SMG主持人,業餘科學愛好者。

原來是這樣子凌

子凌(右) 子凌(右)
暱稱:子凌凌
所在地:上海
性別:女
子凌 子凌
簡介:東廣新聞台主持人

原來是這樣姜雯

姜雯 姜雯
暱稱:乖乖貓仔菌
所在地:上海
性別:女 [2] 

原來是這樣節目列表

原來是這樣2014年

  • 001:“2B”鉛筆的秘密?2014-03-08
  • 002:十分鐘顛覆你的星座觀2014-03-24
  • 003:紙只能對摺9次嗎?2014-03-28
  • 004:那張對摺到太陽的紙2014-03-28
  • 005:中國也有十二星座2014-04-02
  • 006:紙牌背後的事兒2014-04-09
  • 007:重新認識你的頭髮2014-04-17
  • 008:貓的世界你不懂2014-04-24
  • 009:狗的世界太瘋狂2014-04-30
  • 010:笑為什麼會傳染?2014-05-07
  • 【番外】微信平台正式上線啦!2014-05-13
  • 011:土豪時代説“黃金”2014-05-13
  • 012:一次關於“廣播”的廣播2014-05-21
  • 013:味道的秘密2014-05-27
  • 014:穿越回古代吃些啥?2014-06-05
  • 015:五穀是哪五穀?2014-06-06
  • 016:蚊子真挑血型喝?!2014-06-11
  • 017:蚊子怪談2014-06-18
  • 018:真實比例的太陽系(上)2014-06-25
  • 019:真實比例的太陽系(下)2014-06-26
  • 【番外】旭崬換搭檔啦!2014-07-02
  • 020:梅雨?黴雨!2014-07-02
  • 021:足球世界盃之“足球”2014-07-09
  • 022:足球世界盃之“世界和杯”2014-07-09
  • 02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2014-07-16
  • 024:一打“雞蛋問題”請打包帶走!2014-07-23
  • 025:真實比例的銀河系(上)2014-07-30
  • 026:真實比例的銀河系(下)2014-07-31
  • 027:“腦細胞”那點事兒2014-08-06
  • 【科普】地震來了怎麼辦?你必須get的自救手冊2014-08-13
  • 028:我們為什麼要睡覺?2014-08-13
  • 029:一起睡覺吧!2014-08-20
  • 【番外】和我們聊聊~2014-08-20
  • 030:如果月亮消失了?!2014-08-27
  • 031:月球軼事2014-09-03
  • 032:蘋果,不是你們想的那個!2014-09-18
  • 033:我們為什麼會無聊?2014-09-10
  • 034:向"拖延症"宣戰!2014-09-25
  • 【特刊】電梯出事故怎麼辦?2014-09-30
  • 035:百蟹全説2014-10-02
  • 036:秋天的驚歎2014-10-09
  • 037:一兩銀子值多少錢?2014-10-16
  • 038:流星雨沒啥大不了2014-10-23
  • 039:我們為什麼會哭泣?2014-10-30
  • 040:人真的會哭瞎嗎?2014-11-06
  • 041:水能載舟,亦能毀三觀2014-11-14
  • 042:的區別?2014-11-20
  • 043:世界上最高的山?!2014-11-27
  • 044:趁着吃不起之前搞懂巧克力!2014-12-05
  • 045:坐飛機,你必須知道的常識2014-12-11
  • 046:飛機上的“便便”去哪了?2014-12-18
  • 【年終特輯】2014,謝謝你們!2014-12-25

原來是這樣2015年

  • 047:歷史上消失的10天2015-01-02
  • 048:月份和星期的來歷2015-01-09
  • 049:農曆其實不是“陰曆”2015-01-15
  • 050:“閏月”到底咋回事?2015-01-22
  • 051:你的生肖可能錯了?!2015-01-29
  • 052:理解“四維空間”2015-02-05
  • 053:顛覆你的情人節!2015-02-13
  • 054:咩~羊年説羊2015-02-19
  • 055:“A4紙”裏的秘密2015-03-13
  • 056:再從2B鉛筆説起!2015-03-06
  • 057:紙真是中國人發明的嗎?2015-03-20
  • 058:折過的紙如何復原?2015-03-27
  • 【特刊】解析月全食2015-04-04
  • 059:一個"聯覺者"的自白2015-04-10
  • 060:我們如何丈量世界?2015-04-19
  • 061:真實比例的微觀世界2015-04-24
  • 062:穿越回古代如何買房?2015-05-01
  • 063:浩劫與重生2015-05-08
  • 064:我們為什麼會恐懼?2015-05-15
  • 065:恐怖片的秘籍2015-05-22
  • 066:大腦是家大公司2015-05-29
  • 【番外】氫OS及尋寶答案2015-06-05
  • 067:科舉高考,真不是一回事兒!2015-06-05
  • 068:如何準備一場科舉考試?2015-06-12
  • 069:人為什麼要有血型?2015-06-19
  • 070:血型真和性格有關係?!2015-06-26
  • 071:關於眼睛的實驗課2015-07-03
  • 072:眼睛其實有盲點2015-07-10
  • 073:站在冥王星上是一種怎樣的感受?2015-07-17
  • 074:謝謝“腐爛”2015-07-24
  • 075:彩虹究竟是哪七色?2015-07-31
  • 076:彩虹為什麼是彎的?2015-08-07
  • 077:夜空為什麼是黑的?2015-08-14
  • 078:減肥的基礎課2015-08-21
  • 079:減肥的正確姿勢2015-08-28
  • 080:我們為什麼會做夢?2015-09-04
  • 【特刊】流星·射電·夏天的星2015-09-11
  • 081:夢的解釋2015-09-18
  • 082:懷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2015-09-25
  • 083:關於科學家的不科學故事2015-10-09
  • 084:科學家童年的“神話”2015-10-16
  • 085:蟻后傳2015-10-23
  • 086:螞蟻漫談2015-10-30
  • 087:閒話寶石2015-11-06
  • 088:寶石真有神奇的功能?2015-11-13
  • 089:喝咖啡的正確姿勢2015-11-20
  • 090:咖啡速成指南2015-11-27
  • 【特刊】《火星救援》的科學劇透2015-12-05
  • 091:狹義相對論入門2015-12-04
  • 092:廣義相對論淺談2015-12-11
  • 093:入埃及記2015-12-18
  • 【年終特輯】2015,感謝有你!2015-12-25

原來是這樣2016年

  • 094:我們為什麼會老去?2016-01-01
  • 095:你到底幾歲了?2016-01-08
  • 096:萬物之齡 · 生物篇2016-01-15
  • 097:萬物之齡 · 格物篇2016-01-22
  • 098:火到底是什麼?2016-01-29
  • 099:穿越回古代如何生火?2016-02-05
  • 100:吼~猴年話猴2016-02-12
  • 【番外】原來旭崬是這樣?!2016-02-19
  • 【特刊】宇宙最強音——引力波2016-02-19
  • 101:饅頭的前世今生2016-02-26
  • 102:細菌的世界2016-03-04
  • 103:再次顛覆你的星座觀2016-03-11
  • 104:漫遊十二星座2016-03-18
  • 105:跳進黑洞是怎樣的體驗?2016-03-25
  • 106:分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2016-04-01
  • 107:虛數不“虛”2016-04-08
  • 108:你真的會説話嗎?2016-04-15
  • 109:你真聽得懂話嗎?2016-04-22
  • 110:一起吃“醋”吧!2016-04-29
  • 111:病毒的國度2016-05-06
  • 112:花兒為什麼這樣紅?2016-05-13
  • 113:植物的“視覺”2016-05-20
  • 114:玻璃為什麼是透明的?2016-05-27
  • 115:玻璃是固體嗎?!2016-06-03
  • 116:遇見霸王龍該怎麼辦?2016-06-10
  • 117:侏羅紀漫遊指南2016-06-17
  • 118:我們為什麼會尷尬?2016-06-24
  • 119:尷尬為什麼會傳染?2016-07-01
  • 120:植物的“嗅覺”2016-07-08
  • 121:比無窮大還大?!2016-07-15
  • 122:蜂王傳2016-07-22
  • 123:談談“茶”經2016-07-29
  • 124:奧運偏門知識掃盲2016-08-05
  • 125:穿越回古代如何參加奧運?2016-08-12
  • 126:我們為什麼要運動?2016-08-19
  • 127:顏色的“黑歷史”2016-08-26
  • 128:牛奶的“白知識”2016-09-02
  • 129:真菌的樂土2016-09-09
  • 130:土,是有生命的!2016-09-16
  • 131:秘密的秘密2016-09-23
  • 132:“強迫症”到底是什麼?2016-09-30
  • 133:“強迫症”還有救麼?2016-10-07
  • 134:住在"紅矮星"是怎樣的體驗?2016-10-14
  • 135:太陽之死2016-10-21
  • 136:穿行德意志2016-10-28
  • 137:我是誰?!2016-11-04
  • 138:山之重2016-11-11
  • 139:“油”的學問2016-11-18
  • 14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016-11-25
  • 141:世界上最“冷”的地方2016-12-02
  • 142:我們為什麼會冷?2016-12-09
  • 143:雪球地球2016-12-16
  • 【年終特輯】2016,咱們一起!2016-12-27

原來是這樣2017年

  • 144:初探量子世界2017-01-06
  • 145:不講理的量子世界(上)2017-01-13
  • 146:不講理的量子世界(下)2017-01-13
  • 147:隧穿·糾纏·那隻貓2017-01-20
  • 148:嘰~雞年聊雞2017-01-27
  • 149:植物有“觸覺”嗎?!2017-02-03
  • 150:計算機都在“計算”些什麼?2017-02-10
  • 151:處方真的是“天書”嗎?!2017-02-17
  • 152:大腦是如何讓我們説話的?2017-02-24
  • 153:對不起,我得了“微信恐懼”2017-03-03
  • 154:古中國的星空2017-03-10
  • 155:“既視感”到底是什麼?!2017-03-17
  • 156:手術的“黑歷史”2017-03-24
  • 157:麻醉簡史2017-03-31
  • 158:鼻子裏的學問2017-04-07
  • 159:嘴巴里的科學2017-04-14
  • 160:關於“果實”的奇葩事兒2017-04-21
  • 161:大登陸時代2017-04-28
  • 162:無菌術白大褂2017-05-05
  • 【番外】關於《天文原來是這樣》的八個問題2017-05-12
  • 163:太陽系水世界2017-05-12
  • 164:水從哪裏來?!2017-05-19
  • 【活動】7月15日北京,我們約一個吧~2017-05-26
  • 165:我們逃不開的“偏見”2017-05-26
  • 166:AI眼中的世界2017-06-02
  • 167:大海怪2017-06-16
  • 【特刊】消費電子與我的這30年(1997-2027)2017-06-22
  • 168:陸與海之歌丨卷一(海爬時代)2017-06-23
  • 【特刊】“要命”的嗓子疼!2017-06-30
  • 169:輸液治療的前世今生2017-07-07
  • 170:陸與海之歌丨卷二(鯨魚王朝)2017-07-14
  • 171:如果宇宙只有一年2017-07-21
  • 172:健身前,先聽聽我的故事2017-08-04
  • 173:健身入門指南丨原理篇2017-08-11
  • 174:健身入門指南丨訓練篇2017-08-11
  • 【活動】8月20日,我在深圳等你!2017-08-12
  • 175:健身入門指南丨飲食篇2017-08-18
  • 176:指紋的秘密2017-08-24
  • 177:“指紋斷案”那些事兒2017-09-01
  • 178:的旅程2017-09-08
  • 179:電的安全2017-09-15
  • 180:我們為什麼會過敏?!
  • 181:過敏了該怎麼辦?
  • 182:貧血沒那麼簡單
  • 【特刊】FAST找到脈衝星啦!
  • 【特刊】黑猩猩真的能崛起嘛?
  • 183:從“雙中子星合併”説起
  • 184:你的直覺靠譜嗎?
  • 【特刊】家電可以是這樣的?!
  • 185:感性的力量
  • 186:神秘的第六感?!
  • 187:超能力動物世界(上)
  • 188:超能力動物世界(下)
  • 189:廚房裏的科學(上)
  • 190:廚房裏的科學(下)
  • 191:泰國再體檢報告
  • 【年終特輯】2017,一路同行!

原來是這樣2018年

  • 192:我們從哪裏來?
  • 193:從無性到有性
  • 194:千奇百怪的“性別”
  • 195:不忍直視的“愛情”
  • 196:什麼是愛情?!
  • 197:旺~狗年講狗
  • 198:那些“狗”事兒
  • 【番外】狗年闖關的試卷分析
  • 199:淺談“文房四寶
  • 200:長頸鹿,你的脖子怎麼那麼長?!
  • 【特刊】紀念霍金:巨人的遺產
  • 201:充滿誤會的長頸鹿
  • 202:鳥從哪裏來?
  • 203:顏料的“毒”成分
  • 204:我們為什麼要吃鹽?
  • 205:鹽從哪裏來?
  • 206:謝謝小白鼠!
  • 【特刊】汽車裏的黑科技
  • 207:謝謝“果蠅”!
  • 208:未來的那些事
  • 209:我們為什麼那麼臭?
  • 210:大豆為什麼如此重要?
  • 旭崬-個性是怎麼來的?
  • 211:行進土耳其(上)
  • 212:行進土耳其(下)
  • 213:人們為什麼喜歡陰謀論
  • 214:防腐劑有點“冤”?!
  • 215:線粒體夏娃
  • 216:膚色簡史
  • 217:世界上最快的傢伙
  • 【特刊】突破,讓快更快!
  • 旭崬-那些很有“個性”的星星
  • 218:土與火之歌 | 從
  • 219:土與火之歌 | 從中國到世界
  • 220:惡之花
  • 【特刊】工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221:颱風是怎樣煉成的?
  • 222:我們為什麼會上癮?
  • 223:從“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
  • 224:鼠後攻略
  • 【番外】無中生有的孤獨福利
  • 225:免疫療法為什麼能抗癌?
  • 226:便便是如何拉出來的?
  • 227:便便品鑑指南
  • 228:進入原子世界
  • 229:撞開原子核
  • 230:物質的本源
  • 【番外】精彩的腦洞是會上癮的!
  • 231:大氣層之旅
  • 232:大氣從哪裏來?
  • 【特刊】取暖那些事兒
  • 233:我們逃不開的霧霾
  • 234:比黃金還貴的“鋁”?
  • 235:一切命中註定?!
  • 【特刊】六個關鍵詞回顧科技界的2018!
  • 【年終特輯】2018,永不言棄

原來是這樣2019年

  • 236:回不到的過去,看不見的未來
  • 237: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 238: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髮際線?
  • 239:可編程的物質
  • 240: 逐年談豬~哼
  • 241: 錢幣往事
  • 【番外】豬年闖關的試卷分析
  • 242: 如果地球真去流浪了
  • 243: 生二胎是怎樣的體驗?
  • 244: 胚胎歷險記丨精子的戰爭
  • 245: 胚胎歷險記丨從受精卵到胎兒
  • 246: 胚胎歷險記丨向着出生,衝刺!
  • 247: 深入火山
  • 248: 意識不到的感覺
  • 【特刊】直面黑洞丨首張黑洞照片的台前與幕後
  • 249: 黑洞照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 250: 如何設計一枚火箭?
  • 251: 獸族崛起丨哺乳動物的先祖
  • 252: 大腦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 253: 如何殺死一顆草莓?
  • 254: 小心,別觸電了!
  • 【特刊】車鑰匙簡史
  • 255: 有趣的“火腿”
  • 256: 漫遊西地中海丨岸上篇
  • 257: 漫遊西地中海丨船上篇
  • 258: 垃圾分類背後的邏輯
  • 259: 不靠譜的記憶
  • 【特刊】聲音背後的科學
  • 【特刊】為了翻山越嶺,人類都馴化過哪些坐騎?
  • 260: 節奏感是怎麼回事?
  • 【番外】感冒了,交張請假條
  • 261: 除了鳥,動物都是如何上天的?
  • 262: 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 263: 月亮上到底有水嗎?
  • 【番外】我們終於有書啦!
  • 264: 我們為什麼能“嗅”到?
  • 265: 嗅覺到底有多重要?
  • 轉採 每個小問題都值得被尊重
  • 266:其他“人”
  • 267:人類起源丨我們為什麼直立行走?
  • 268:人類起源丨我們為什麼來自非洲?
  • 269:植物為什麼要吃肉?
  • 270:我們為什麼要呼吸?
  • 271:遇見尼德蘭丨巴黎感覺
  • 272:遇見尼德蘭丨名畫之旅
  • 273:重元素從哪來?
  • 274:“中國機長”究竟經歷了什麼?
  • 275: 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
  • 276:反常的黑洞
  • 277:雪花為什麼是六瓣的?
  • 【特刊】青花椒的故事
  • 【年終特輯】2019,繼續探索!

原來是這樣2020年

  • 279:“終點”那些事 | 生理篇
  • 280:“終點”那些事 | 思想篇
  • 281:“終點”那些事 | 永生篇
  • 282:鼠年叨鼠~吱
  • 【番外】鼠年闖關的試卷分析
  • 283:水遊澳洲
  • 284:你所不知的“肺炎” | 呼吸篇
  • 285:你所不知的“肺炎” | 病毒篇
  • 286:你所不知的“肺炎” | 炎症篇
  • 287:你所不知的“肺炎” | 診療篇
  • 【特刊】被龍捲風捲起來會怎樣?
  • 288:參宿四真要炸了嗎?
  • 289:麪糰裏的學問
  • 【特刊】被吸塵器吸進去會怎樣?
  • 290:什麼樣的藥物是可信的?
  • 291:水果為什麼這樣甜?
  • 【特刊】步入星際文明,人類還差幾步?
  • 【特刊】系外宜居行星調查
  • 292:假消息的真面目(上)
  • 293:假消息的真面目(下)
  • 294:我們為什麼會眨眼?
  • 295:銀河系到底長啥樣?
  • 296:無窮大減一是多少?
  • 【特刊】發明的邏輯
  • 297:現代世界的發明者
  • 298:獸族崛起 | 龍族的黎明
  • 299:獸族崛起 | 與巨龍同行
  • 300:獸族崛起 | 走向新生代
  • 301:迷信背後的科學
  • 【特刊】火星,我們來啦!(上)
  • 【特刊】火星,我們來啦!(中)
  • 【特刊】火星,我們來啦!(下)
  • 302:消暑那些事兒
  • 303:長高秘籍
  • 304:謝謝“模式生物”!
  • 305:我們為什麼要撒尿?
  • 306:人會被尿憋死嗎?
  • 【特刊】轉基因蚊子要來了?
  • 307:我們是如何學會説話的?
  • 308: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
  • 309:金星上的生命?
  • 310:熵之逆
  • 【特刊】“黑洞”獲諾獎意外嗎?
  • 【特刊】“酸湯子事件”的警示
  • 311:海上的高速公路
  • 312:如何靠賣“借條”致富?
  • 313:潛入深淵
  • 【特刊】如何潛入深淵?
  • 【特刊】腸道會左右你的情緒?!
  • 314:阿雷西博的遺產
  • 315:不一樣的顏色
  • 316:嫦娥五號的全解析
  • 【請回答2020】科技視角下的疫情啓示錄
  • vol.05 科技重塑生活
  • 317:走進艾滋病——U醫生驚魂記
  • 【年終特輯】2020,重新出發!

原來是這樣2021年

  • 【特刊】人造子宮真的要來了?
  • 318:直面腫瘤 |生理篇
  • 319:直面腫瘤 | 心理篇
  • 320:直面腫瘤 | 診療篇
  • 321:暖冬裏的寒潮?!
  • 322:牛年説牛~哞
  • 【番外】牛年闖關的試卷分析
  • 323:牛肉入門指南 | 品種篇
  • 324:牛肉入門指南 | 解剖篇
  • 325:圓周率要多精確才夠用?
  • 326:如何科學地倒時差?
  • 327:接種新冠疫苗是怎樣的體驗?(上)
  • 328:接種新冠疫苗是怎樣的體驗?(下)
  • 329:冰之暈 | 日暈是如何形成的?
  • 330:冰之暈 | 幻日是怎麼一回事?
  • 331:時間之問 | “現在”真的存在嗎?
  • 332:時間之問 | 時間真在“流逝”嗎?
  • 333:築夢天宮 | 中國空間站將如何搭建?
  • 334:築夢天宮 | 我們為什麼需要空間站?
  • 335:肥皂為什麼能去污?
  • 336:“祝融號”會在火星做什麼?
  • 337:超高能天文 | 神秘的宇宙線
  • 338:超高能天文 | 最高能的光子
  • 339:核輻射之殤 | 物理篇
  • 340:核輻射之殤 | 生理篇
  • 341:核輻射之殤 | 防護篇
  • 342:魚會被淹死嗎?
  • 343:蝸牛為什麼這麼慢?
  • 344:《中國醫生》裏的急救細節
  • 345:你的精神有問題嗎?
  • vol.909 科學怪人也不都是直男審美好伐?
  • 346:木頭為什麼不導電?
  • 347:蜂蜜裏的放射性“銫”?!
  • 348:網頁是如何打開的?
  • 349:上海天文館的正確打開方式(上)
  • 350:上海天文館的正確打開方式(下)
  • 【特刊】當我們這一代人老去時
  • 351:重回“細菌的世界”
  • 352:穿越回古代如何吃飯?(上)
  • 353:穿越回古代如何吃飯?(下)
  • 354:計算羣星 | 談談女性與航天
  • 355:水熊真有這麼強?!
  • 356:萬物之網
  • 357:“辣”的本質是什麼?
  • 【特刊】屏幕的進化史
  • 358:觸覺其實有“四種”?
  • 359:感覺之外的“現實”
  • 360:現實是什麼?
  • 361:如何防禦一顆小行星?
  • 362:盲人如何理解顏色?
  • 363:星星為什麼會閃?
  • 【特刊】電動車真的更環保嗎?
  • 364:聊聊“超級鴿王”——詹姆斯·韋布望遠鏡
  • 【年終特輯】2021,相伴相依!
  • (數據截止自2021-12-31,來源喜馬拉雅)

原來是這樣配套圖書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我們原來是這樣》
我們為什麼這麼臭:我們原來是這樣》,旭崬冰楓 著,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9年。 [4] 
生命的戰爭》,旭崬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1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