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普及

鎖定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公眾接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
2021年6月25日,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提出推動設立科普專業 [1-2]  12月21日,《中國科學傳播報告(2021)》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3] 
中文名
科學普及
別    名
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
簡    稱
科普
社會學角度
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

科學普及概論

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説,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形象地説,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為背景,以社會為舞台,以人為主角,以科技為內容,面向廣大公眾的一台“現代文明戲”,在這個舞台上是沒有傳統保留節目的。
從本質上説,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於學校教育,也不同於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羣眾性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羣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個極其龐大而複雜的立體結構體系,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種社會職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識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視其內在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知識信息中含有的四個不同層次(即數據、信息、知識和智能)中,佔據最高層次的智能,才是構成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質。而這對身處不同崗位的各級領導幹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來説,尤為重要。

科學普及科普機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其後,在各部門、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科普管理機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科普場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設有科普專項經費,以支持科普活動。中國的科普經費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各界,包括科技界、媒體出版業、城市社區、企業等等,都積極投身於科普工作之中。

科學普及管理機構

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機構是相對集中型的。為統籌管理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普活動,使各部門都重視科普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規定,科技部負責制定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院和羣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後,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於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在國務院各系統中,各部委的科普職能都是依據其主要職能而展開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下設立了科普處。該處的職能是:起草國家科普政策法規、組織協調國家重大科普活動、完善和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等。
教育部下設機構中,基礎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科學技術司、師範教育司、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等依據自己的職能,不同程度地參與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衞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導初級衞生保健規劃和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的實施、指導醫學科技成果的普及應用工作等。
農業部在農村科普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農業部下設的科技教育司負責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此外,農業部還積極支持中國農學會的科普工作。

科學普及活動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雖是一個羣眾性科技團體,但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中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學技術普及。建國以來,它通過組織科普活動,為中國的科學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明確規定了科協組織是科普工作主力軍的地位,它擔負着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的任務。
在中國科協機關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部,主管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
中國科協所屬167個全國性學會,其中138個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普創作協會成立於1979年。在22個直屬事業單位中,中國科學技術館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從事科普事業的有14個。全國已建縣級以上科協2881個,學會65482個,企業科協10674個,大專院校科協328個,街道科協4191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2511個。科協機構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有系統的最完善的科普組織。
中國科學院也是中國科普工作活動的重要部門,在科普方面的職責是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設施先進的優勢,加強各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與社會公眾的聯繫;動員和組織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種形式宣傳科技知識;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研究實驗室,通過舉辦講座、組織參觀等多種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為充分發揮自身智力和設施資源的優勢,及時有效地向社會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和中科院科普辦公室,負責中國科學院的科普工作,並積極開展科普活動。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下設婦女發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職能有:指導各地婦聯組織婦女文化科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動員和組織婦女參與扶貧、西部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農村婦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導各地婦聯開展“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巾幗建功” 活動等。兒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職能有:開展女童工作,促進女童發展;參與推進校外教育,協調、推動全社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
此外,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青團等部門都有專門的機構設置負責職工和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

科學普及科普立法

2002年6月,中國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國務院頒佈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9年,南京市頒佈了《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科學普及科普日

科學普及背景

全國科普日,是為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佈而開展的活動
全國科普日由中國科協發起,全國各級科協組織和系統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佈和實施而舉辦的各類科普活動,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雙休日。
2002年6月29日,我國第一部關於科普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佈實施。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頒佈一週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 從2005年起,為便於廣大羣眾、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一直以來,全國科普日活動都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特別是中央書記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自200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來,中央書記處領導同志每年都蒞臨全國科普日北京活動現場,與首都各界羣眾一起參與科普日活動,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國各地主要黨政領導也都參加當地的科普日活動。
2009年底,中央書記處在聽取中國科協黨組工作彙報的時候,進一步明確要繼續辦好全國科普日活動,並且提出“中央書記處全體同志都要繼續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進一步體現了中央領導對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科學普及宣傳資訊

滁州市氣象局對“全國科普日”進行宣傳
滁州市氣象局參加了由市科協牽頭組織的2012年“全國科普日”啓動儀式暨科普宣傳、義診活動。
科學普及 科學普及
在宣傳活動中,市氣象局通過擺放展板、發放氣象科普資料、現場接受市民諮詢等方式,大力宣傳氣象科普知識,共發放各類材料1000餘份,接受諮詢50餘人次,為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和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做出了積極努力。
其他地區宣傳
昌樂縣“全國科普宣傳日”啓動儀式在喬官鎮寶石溝科普示範基地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豔芳講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科協主席周曉玲主持。縣政協副主席滕建勳出席。
劉豔芳在講話中説,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紮紮實實搞好全縣科普工作。各級科協組織要進一步落實《綱要》要求,面向農民羣眾,組織相應的科普活動,真正做到科普惠民,實現科普成果由社會共享,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三個昌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啓動儀式結束後,還開展了“綠色·健康”體驗活動,進行現場採摘,並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講座。

科學普及大型科普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遊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衞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週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羣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着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讚歎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產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諮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台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於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諮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科學普及特色教育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設施落後,人均受教育水平較低,因此公眾的整體科學素養水平比較低。此外,中國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公眾的科學素養存在很大的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職業差別。因此,中國的科普是一個多層次的立體工程,較之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包括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科普一直被作為公益事業,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設立了科普管理和協調機構,建設了大量科普場館和設施,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科學普及場館設施

科普場館和設施是面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截止到2001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科學技術博物館240多座,包括科技館 21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8座,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博物館6座,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農業、航空、航天、郵電、鐵路、中醫藥、煤炭、軍事等專業性技術博物館約50座,水族館38座,另有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設立的自然部9座。

科學普及科學技術館

科學技術館是指綜合性科學普及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2萬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會開放;1999年國慶50週年時2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會正式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二期工程新展廳的展示內容着重反映了新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與航天、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以及基礎科學等各學科不同領域展品300餘項,還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技館穹幕廳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廳之一。
2006年,將有一座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中國科技館新館矗立在奧林匹克公園內,更加現代化的設施將使之進入世界三大科技館之列。
上海市科技館是地方政府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動場所。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海爾科技館是中國第一家由企業出資興建的現代化科技館,創建於1998年並於1999年正式對外納客。海爾科技館是以企業文化為依託,融科技、文化、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展館。

科學普及自然博物館

有人説21世紀是博物館的世紀,博物館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表達了人們對精神生活更高層次的追求和嚮往,同時也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和公眾科學素養的提高。
中國大陸建有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其中包括恐龍等生物博物館30座、天文館15座、地質館70座。
常州中華恐龍園應用的先進技術堪稱中國自然博物館之典範。恐龍園運用情景營造手段,以飛濺的瀑布、冷峭的山岩、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現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環境。化石陳列運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聲光電的運用,結合影視成像、卡通動畫、恐龍翻模、網絡遊戲以及各類科技製作等,使中華恐龍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觀念,成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觀賞、遊樂、參與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恐龍博物館
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全館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各廳通過邏輯路線,有分有合,互為關聯。以生物演變史作為設計背景,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構思主線,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人類必須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深刻主題。

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動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眾開放,也是中國科普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確定了第一批對公眾開放的科普教育試點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與古人類研究所、計算機研究中心。
科普的發展歷程
1.前科普階段(近代科技革命--19世紀中葉)
此時期人類科學活動剛擺脱神學“婢女”的地位,科普藉助於知識傳播和技術傳授活動來進行。
2.傳統科普階段(19世紀中葉--20世紀上半葉)
隨着經典力學電磁學的成熟與完善,三大定律(細胞學説能量轉化守恆定律、生物進化學説)的相繼發現,近代科學各門類理論體系逐步建立。科普活動活躍起來,湧現出大量熱衷科普的科學家。通過撰寫文章、發表演説等方式向公眾傳播科學。
3.現代科普階段(20世紀上半葉--現在)
以二戰後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的“公眾理解科學”活動為標誌,將人類科普事業帶入了全新的階段。

科學普及傳播情況

2021年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首部《中國科學傳播報告(2021)》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共出版科普圖書9853.6萬冊,發行科普期刊258種,新建科普網站2732個,創辦科普類微博3282個,創辦科普類微信公眾號8632個。 [3] 

科學普及職稱評審

2023年,中國科協印發通知,試點開展在京中央單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