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勵志會

鎖定
勵志會是清末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第一個愛國團體。光緒年間在日本東京成立。由戢翼翬、沈翔雲等任幹事。以“聯絡感情,策勵志節”為宗旨。發刊《譯書彙編》和《國民報》(月刊),宣傳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會員共計四十餘人。成分複雜。1900年8月,部分成員參加了“自立軍”起義,失敗後,該會成員發生分化,部分會員轉向革命。1901年5月,會員秦力山、沈翔雲、戢翼翬等在東京創立《國民報》月刊,鼓吹革命,提倡顛覆清王朝,開始反對保皇黨。該會對留日學生中的激進分子的逐步集結起了一定作用。 [1-2] 
中文名
勵志會
成    員
中國留日學生
刊    物
譯書彙編》《國民報

勵志會歷史背景

晚清中國人留學日本發端於1896年春,最初只有官費學生13人,到1899年夏,官費、自費留日學生總數也不過70人餘人。進入20世紀後,隨着清廷實施新政,留日學生越來越多,從1901年至1903年,“斠其人數,迺至如一與四之比例,進步可謂至速”。到1905年,總數更接近萬人。伴隨着留日學生日漸增長,排滿革命思想日益傳播,一些有革命黨人參加或由革命黨人主導創立的團體,如勵志會、青年會、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等,陸續出現。這些團體與其後華興會光復會等的創立有着直接的淵源關係,並最終發展至中國同盟會成立。 [3] 

勵志會發展歷史

勵志會創立

勵志會是清末留日學界創立最早的一個團體。按上世紀40年代馮自由出版的《革命逸史》所記,該會是1900年由東京留學界所組織。其性質從初創到後來發生過明顯變化。作為最早的會員,曹汝霖説該會“設立宗旨只是聯絡情誼,研究學術”;章宗祥説“會員個人以義合,而不以會自相標榜,可稱最純潔之團體”;張繼也説當時“尚無革命與不革命之分,餘尚戴辮髮,對於政治毫無正確認識”。這些説法所反映的都是初創時的情況。不久,會員思想就發生劇烈變化,故熟悉該會的馮自由説:“會中有激烈、穩健二派,沈翔雲、戢元丞、程家檉楊蔭杭雷奮等屬於前一派……後一派如章宗祥曹汝霖、吳振麟、王璟芳等。”又説:“是時革命思潮已風起雲湧,會員中主張光復主義者大不乏人,激烈派如戢元丞、沈翔雲等均任會中幹事,故亦不啻一革命宣傳機關。庚子七月漢口一役殉義之黎科、傅慈祥、蔡丞煜、鄭葆晟及脱險之戢元丞、秦力山、吳祿貞諸人,皆此會會員也。”則勵志會雖不能視為純粹的革命團體,但與留日學界革命力量的初步聚合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故後來論及留日學界革命團體者,幾乎無一不從勵志會講起。
關於勵志會創始時間,學界一般都是依據馮自由的記述,但其説恐怕不確。根據相關檔案記載,上述庚子漢口一役也就是自立軍起事被鎮壓後,湖廣總督張之洞得知其所派留日學生參與了該事件,並創立勵志會,大為震駭,立即致電駐日公使李盛鐸,要其訓誡諸生“猛省悔悟,勤學報國,勿為邪説亂人所惑”。李盛鐸接電後,傳集留學諸生調查了一番,然後電覆張之洞説:“據稱,勵志會始自去秋,專為研究學問及譯書而設,月聚一次,演説皆系學問,未及國事。”可知勵志會創始其實是在1899年秋,而非1900年。張繼回憶他加入勵志會,也是在1899年夏赴日後。
沈翔雲等實為孫文與勵志會之間聯繫的紐帶,並對擴大勵志會激進派的力量起到了關鍵作用,勵志會因此出現“革命化”趨勢。

勵志會革命化

隨着勵志會成員逐漸“革命化”,會員活動日益活躍。1900年夏,有多名會員利用康、梁及唐才常等發動自立軍起事之機,回國參與其中,結果傅良弼、蔡丞煜、黎科、鄭葆丞等慘遭殺害,沈翔雲、戢元丞、秦力山、吳祿貞等僥倖逃脱,復返日本。不久,又傳來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失敗的消息。不過,此時革命已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同情,不像之前被人視為“大逆不道”,“革命同志如雨後春筍,暴長不已”。
1901年陽曆元旦,勵志會開新年慶祝會於上野精養軒,有30多名會員參加,並請菲律賓獨立軍代表鵬西、日本進步黨領袖犬養毅以及橫濱興中會會員尤列、翟美徒為來賓,拍照紀念。尤列是孫中山最早的革命同志之一,世所謂“四大寇”之一,惠州起義時負責運動長江會黨,起義失敗後流亡橫濱,聯絡翟美徒等建立中和堂,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尤列在橫濱與孫文同住一寓,並與勵志會戢翼翬、沈翔雲、秦力山、程家檉等往來頗密。元旦聚會表明,勵志會與興中會之間有了更加緊密的接觸,並且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會員已經傾向或主張革命。
在勵志會逐漸“革命化”的同時,會中亦有一些人“漸趨向拜官主義”,特別是1901年後清廷下詔實施新政,逐步頒佈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廢止八股文,改試策論,選派學生出洋等,並且有留學生畢業後酌用之議,於是留學生中一些人視此為仕途捷徑。勵志會內部分化日益嚴重,“凡遇政府派員到日考察,章(宗祥)等輒為之翻譯引導,因是漸與官場接近,而以穩健自命;激烈派漸鄙其行,詆為官場走狗,兩派積不相能,遂成水火”。建立純粹的革命團體已勢在必行。
針對勵志會分子不純,一些人醉心利祿,漸為清吏收買,沈翔雲、戢翼翬、秦力山、張繼等於190130年5月10日創刊《國民報》月刊,開始公然倡導民族主義,同時準備組織國民會,以糾勵志會之腐敗。《國民報》宗旨是“破中國之積弊,振國民之精神,撰述選譯必期有關中國大局之急務,毋取空瑣,毋蹈偏私”。從內容看,主要是介紹西方革命思想和歷史,聲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抨擊清廷的專制統治,並回擊改良派對革命派的攻擊,但因經費困難,該刊出至第四期即停辦,國民會亦因之擱淺,是否召開過第一次會議,成員情況如何,均不得而知。
1902年正月,因自立會起事時列名張園國會而受到通緝的章太炎流亡到了日本,並與孫文相識。他認為“欲鼓吹種族革命,非先振起世人之歷史觀念不可”,因此提議在是年農曆3月19日以紀念明崇禎帝殉國二百四十二週年的名義,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紀念會原本定於農曆三月二十日在上野精養軒舉行,屆期留學生報名赴會者多達數百人,孫中山也自橫濱帶領華僑十餘人來參與,然因清朝駐日公使蔡鈞出面要求日本外務省禁止開會,以全兩國友誼,紀念會最終為日本警視廳臨時解散。但輿論已經造成,馮自由説“此舉影響於各省留學生絕巨,其後留學界中愛國團體繽紛並起,即導源於亡國紀念會也”。對於此次紀念會,勵志會中激烈派羣起和之,穩健派如曹汝霖、章宗祥、吳振麟等則態度消極。

勵志會沒落

1902年夏,留學界又發生一件大事,有顧乃珍等9名已經到達日本的學生欲入成城學校學習陸軍,駐日公使蔡鈞為防革命,不允諮送,吳稚暉與之力爭,蔡鈞竟唆使日警將吳拘解回國,各省學生因此大憤。激烈派由此“嘆異族政府之不足有為,傷神州之將陸沉”,加快了建立純粹革命團體的步伐,是年冬遂有葉瀾、董鴻禕、秦毓鎏等創立青年會之舉。會章第一條明白揭示“以民族主義為宗旨,以破壞主義為目的”。會名頗費斟酌,最初有人謂意大利獨立前先有少年意大利,故主張定名“少年中國會”。後經再三研究,以為“少年中國”四字易招清廷當局注意,不利進行,於是隱約其詞,名曰青年會,實即“少年中國”之意。
青年會26人中,屬於原勵志會者有4人,即戢翼翬、金邦平、張繼、程家檉。不過,金邦平在該會成立不久,就“以不禁章宗祥等明哲保身之勸告,竟正式宣告脱會”,從此遠離革命。其餘3人都是堅定的革命者。勵志會成員之所以只有少數人能夠延續到青年會,是因為從勵志會創立到青年會成立,已經過了三年多時間,原勵志會成員已各有不同的去向。除了自立軍起事死難4人以及以上4名加入青年會者外,其餘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回國參加工作,但所做工作與革命無關,如範源廉、嵇慕陶、富士英等。
二、回國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如秦力山繼東京《國民報》停刊後,又在上海創辦《大陸報》,請雷奮、楊廷棟擔任筆政;楊蔭杭回到無錫後,在教書同時創設勵志學會,繼續宣傳排滿革命;沈翔雲則至南洋及香港、廣州從事革命活動。
三、轉至別國留學,並從事革命活動,如王寵惠先後到美國、德國留學,與到歐美活動的孫中山保持着緊密關係。
四、仍在日本留學,雖有革命思想,但未參加青年會,如藍天蔚。
五、回國供職清廷,但仍與革命保持聯繫,如吳祿貞、劉道仁、吳祖蔭、萬廷獻等。特別是吳祿貞,回國後在湖北將弁學堂等處任職,以武昌花園山孫森茂花園為秘密機關,召集同志,繼續暗中從事革命活動。
一般認為,青年會成立後,勵志會已經瓦解,不復存在。但從《譯書彙編》所登該會“壬寅十二月改正”章程來看,青年會成立後,勵志會依然存在,只不過修改了章程,其綱領第一條為“研究實學,以為立憲之預備”,主要成員即原穩健派曹汝霖、章宗祥、吳振麟等。故曹汝霖回憶錄有該會“後又改定章程,主張君主立憲,出一刊物,名《譯書彙編》”之説。項士元談及青年會的成立時,也説“清漪、詢士(即葉瀾、董鴻禕)均富排滿精神,在日本嘗組織青年會……時嘉興吳振麟、烏程章宗祥等組織立憲黨,與之勢成對壘,蓋立憲黨主和平,此主激烈也”。不過,此後並未見勵志會在邀求政府立憲方面有何重要舉動,章宗祥、曹汝霖作為留學生會館幹事,除了不時組織留學生歡迎東遊日本的親貴,為自己謀求進身之捷徑外,無所事事。

勵志會組織性質

清末留日學生組織的第一個愛國團體。該會對留日學生中愛國志士的團聚集結有一定作用。 [2]  [4] 

勵志會歷史評價

日本實為晚清中國留日學界革命派的大本營。伴隨着甲午以後留日學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一些由留日學生創立的團體,如勵志會、青年會、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等相繼出現。這些團體之間具有清晰的衍變關係。最初創立的勵志會,激進派與穩健派並存,而後激進派通過與孫文興中會一派聯絡,以及支持和參與章太炎發起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等活動,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進而獨自創立起具有明確排滿革命宗旨的青年會。在上述過程中,一些留日學生被淘汰出了革命行列,更多留日學生則加入到了革命陣營。 [3] 

勵志會人員構成

勵志會會員,張玉法統計有42人,即:王宰善、王璟芳王寵惠、沈琨、沈翔雲、吳振麟、吳祿貞、呂烈煌、汪榮寶良弼金邦平、夏循塏、高淑琦、唐才質、秦鼎彝、秦毓鎏、張瑛緒、張奎、張繼、陸世芬、馮閲模、關炳榮、陳榥、薛錦標、章宗祥富士英曹汝霖稽慕陶、葉基貞、葉瀾、傅慈祥程家檉戢翼翬雷奮楊廷棟楊蔭杭董鴻禕、廖世綸、黎科、蔡丞煜、鄭葆晟、錢承誌。沈渭濱增補蔡鍔、範源廉2人,合計44人。但反覆查證發現並沒有可靠資料記載汪榮寶、秦毓鎏、葉瀾、董鴻禕4人為會員。良弼為會員之説則見陶成章《浙案紀略》,謂“勵志會之目的系關於對外而起,無滿漢之分,以故滿學生亦得列於會,若宗室覺羅良弼(字賚臣)其人者,亦勵志會之會友也”。然而,勵志會活躍時期陶成章並不在日本,從他説勵志會“系關於對外而起”,即可知他對該會並不瞭解,從該會具有反滿革命色彩來看,良弼加入該會也是不可信的。而有資料明確記載為會員的劉道仁(劉賡雲)、吳祖蔭、萬廷獻、藍天蔚4人,則未受到張、沈二位學者注意。這樣,勵志會實有會員就應該為43人。
這43人到日本後的讀書情況,主要有三種:一是先進日華學堂等校補習日文,而後入日本各大學;二是先進成城學校,而後入陸軍士官學校;三是進東京高等大同學校或其他學校讀書。其中最活躍者當數沈翔雲、戢翼翬等。張繼稱二人為當時“留東學界執牛耳者”,特別是戢翼翬,“倜儻有大志,同學多宗之”。勵志會創立之初,正值孫中山梁啓超先後流亡日本,“彼此往還,相與研究革命方略,至為透闢”。梁啓超創辦了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將原先在湖南時務學堂的舊生如林錫圭、秦力山、範源廉、李羣、蔡鍔、周宏業、陳為璜、唐才質、蔡鍾浩、田邦璇、李炳寰等十餘人,招來就讀;原先在康有為另一弟子徐勤控制下的橫濱大同學校的部分學生,如馮自由、鄭貫一、馮斯欒、曾廣勷、鄭雲漢、張汝智等,也來到東京高等大同學校就讀。學校“所取教材多采用英法名儒之自由平等、天賦人權諸學説,諸生由是高談革命,各以盧騷、福祿特爾、丹頓、羅伯斯比爾、華盛頓相期許”。沈翔雲偕戢翼翬、吳祿貞首先與孫文建立起關係,對孫文“一見如故”,“傾倒備至”,而後他又到東京高等大同學校與梁啓超時相交往,並將該校學生如秦力山、林錫圭、李炳寰、蔡鍔、蔡鍾浩、田邦璇等以及就讀東京其他學校的有志之士如劉道仁、吳祖蔭、傅慈祥、黎科、鄭葆丞、蔡丞煜、程家檉等,一一引見給孫文,“共商天下事”,孫文因此“深得其助”。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勵志會成員。 [3] 

勵志會協會刊物

1900年冬,留日學界最早的兩份刊物——《開智錄》與《譯書彙編》誕生。前者由粵籍留日學生鄭貫一主辦,並邀同是粵籍的馮斯欒、馮自由擔任撰述。《譯書彙編》主要由勵志會成員主辦,社員有戢翼翬、王植善、楊廷棟、雷奮、楊蔭杭、金邦平、富士英、陸世芬、章宗祥、汪榮寶、曹汝霖、錢承誌、吳振麟、周祖培等,除周祖培、王植善外全部是勵志會會員,並有一半是東京專門學校卒業生或在讀生。該刊“專以編譯歐美法政名著為宗旨,如盧騷之《民約論》、孟德斯鳩之《萬法精理》、約翰·穆勒之《自由原論》、斯賓斯之《代議政體》,皆逐期登載。譯筆流麗典雅,風行一時,時人鹹推為留學界雜誌之元祖”。 [3] 
針對勵志會分子不純,一些人醉心利祿,漸為清吏收買,沈翔雲、戢翼翬、秦力山、張繼等於190130年5月10日創刊《國民報》月刊,開始公然倡導民族主義,同時準備組織國民會,以糾勵志會之腐敗。《國民報》宗旨是“破中國之積弊,振國民之精神,撰述選譯必期有關中國大局之急務,毋取空瑣,毋蹈偏私”。從內容看,主要是介紹西方革命思想和歷史,聲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抨擊清廷的專制統治,並回擊改良派對革命派的攻擊。編輯室設在東京小石川區白山御殿町百十番地,四壁懸掛漢口之役殉難的傅慈祥、黎科、蔡丞煜、鄭葆丞四烈士遺照。其時《譯書彙編》已停刊,楊廷棟、楊蔭杭、雷奮等轉任此報主要撰稿人,王寵惠任英文論説,馮自由則任發行兼編輯人。在是年6月10日該刊第2期曾刊登國民會英文廣告一則,謂:“本報乃中國國民會的喉舌,該會章程已用小冊子形式出版,在居住本地及其他各地的中國人中廣為散發,已有相當多的有影響的中國人列名該會為成員。該會第一次會議即將召開,會議地址尚待擇定。”據該會章程,宗旨為“革除奴隸之積性,振起國民之精神,使中國四萬萬人同享天賦之權利”,而據馮自由記述,該會“宗旨在宣揚革命、仇滿二大主義,擬運動海外各埠華僑與內地誌士聯合一體,共圖進行,即以《國民報》為主動機關”。從廣告看,該會籌劃已到一定程度,並且準備召開成立大會,但因經費困難,該刊出至第四期即停辦。 [3] 
參考資料
  • 1.    陳旭麓等主編,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10,第282頁
  • 2.    李松林主編;王樹蔭,齊福霖,許曉軍副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第6頁
  • 3.    尚小明.同盟會成立前留日學界革命團體的衍變[J].廣東社會科學,2023(03):88-100+290-291.
  • 4.    苑書義主編;孟繁清副主編.中國歷史大事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第5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