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創傷性關節炎

鎖定
創傷性關節炎又稱外傷性關節炎、損傷性骨關節炎,它是由創傷引起的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和繼發的軟骨增生、骨化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牀表現的一種疾病。任何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多發於創傷後、承重失衡及活動負重過度的關節。
外文名
traumaticarthritis
別    名
外傷性關節炎,損傷性骨關節炎
就診科室
骨科
常見病因
暴力外傷,承重失衡,活動、負重過度
常見症狀
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
傳染性

創傷性關節炎病因

1.暴力外傷
如墜壓、撞擊等造成骨關節內骨折、軟骨損壞、關節內異物存留等,使關節面不平整,從而使其遭受異常的磨損和破壞。
2.承重失衡
如關節先天、後天畸形骨幹骨折成角畸形癒合,使關節負重力線不正,長期承壓處的關節面遭受過度磨損與破壞。
3.活動、負重過度
如某些職業要求肌體的某些關節活動頻繁或經常採取某種特定姿勢,或重度肥胖,或截肢後單側肢體承重等,均可造成積累性損傷,導致相應關節的關節面的過度磨損和破壞。

創傷性關節炎臨牀表現

1.症狀
(1)早期受累關節疼痛和僵硬,開始活動時較明顯,活動後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後症狀緩解,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係。
(2)晚期關節反覆腫脹,疼痛持續並逐漸加重,可出現活動受限關節積液、畸形和關節內遊離體,關節活動時出現粗糙摩擦音
2.體徵
(1)步態不同的病情可有其特殊的病理步態創傷性關節炎為抗痛性步態,即行走時,當患側足着地後,因負重疼痛而迅速更換健側足起步,以減少負重,故患肢邁步小。
(2)畸形因負重力的改變可出現下肢畸形,如膝關節內、外翻。若膝外翻角大於15°,內翻兩膝間距大於5cm稱為膝內、外翻畸形本病臨牀以內翻畸形多見。

創傷性關節炎檢查

創傷性關節炎沒有特異性的化驗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細胞比容血清蛋白電泳均屬正常。除全身性原發骨關節炎及附加有創傷性滑膜炎外,大多數病例血沉正常。
2.X線檢查
骨折或關節急性損傷過後,在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當受傷關節形成退行性變化時,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骨端硬化,關節邊緣部骨贅形成,關節內可能有遊離體,還可因骨端生長髮育障礙,或骨、關節損傷後而遺留肢體畸形,有時合併關節周圍軟組織內鈣化或骨化。
CT密度分辨力明顯優於X射線平片,更有利於明確關節及軟組織病變的大小、範圍和密度變化,以及骨病向毗鄰組織的侵襲。
4.MRI檢查
可觀察軟組織及軟骨病變的範圍及內部結構。
一次掃描可得到全身骨骼的閃爍圖,適用於做全身性篩選檢查。ECT敏感性高,故可早期發現病變,有利於定位及定量檢查。

創傷性關節炎診斷

1.有慢性積累性關節損傷史或有明顯的外傷史,發病過程緩慢。
2.早期受累關節痠痛,運動僵硬感,活動後好轉,但過勞後症狀又加重。
3.後期關節疼痛與活動有關,活動時可出現粗糙摩擦感,可出現關節交鎖或關節內遊離體,關節變形
4.X射線檢查,可見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關節面硬化關節邊緣有程度不等骨刺形成。晚期可出現關節面不整,骨端變形,關節內有遊離體。

創傷性關節炎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矯正畸形防止關節軟骨退變。創傷性關節炎是骨折移位和關節軟骨骨折的晚期併發症,所以晚期出現畸形可由畸形癒合造成,也可以是正常癒合後發育障礙所致,應對那些易出現畸形癒合的骨折部位及其移位方式十分熟悉。
(2)藥物治療臨牀常用的消炎鎮痛藥阿司匹林,具有鎮痛及抗炎作用,通常應用中等劑量為宜。另外緩解疼痛的藥物還有雙氯芬酸鈉/米索前列醇(奧濕克)、雙氯芬酸(扶他林)等。
(3)理療對人體機能起到調節的作用,併發生生物、化學等變化,使組織局部產生生理效應從而起到治療與預防作用。
(1)關節清理術適用於關節內有遊離體邊緣骨刺比較明顯,但關節負重面尚比較完整的病例。
(2)截骨術適用於明顯的膝內、外翻和骨折明顯成角畸形癒合者,通過截骨可以減少骨內壓力,矯正重力線,並使比較完整的關節面承擔更多的體重負荷。
(3)閉孔神經切除術適用於髖關節疼痛,但關節面破壞較少者,因髖關節受閉孔神經、股神經坐骨神經三重支配,而內收肌受閉孔神經和股神經的雙重支配,所以切除閉孔神經不會使髖關節完全失去神經的控制,內收肌也不致全部癱瘓,並能使關節疼痛有明顯改善。
(4)關節融合術適用於單發的下肢負重關節,關節破壞嚴重而又比較年輕需要從事行走或站立工作的患者。
(5)關節成形術適用於疼痛嚴重,關節破壞嚴重的老年人,人工關節置換術效果比較可靠,如髖關節中心性脱位可致髖臼底部骨折或股骨頭軟骨骨折,破壞了髖關節的完整性,癒合後形成創傷性關節炎,或外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若不採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必將引起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