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俞頌華

鎖定
俞頌華(1893-1947),江蘇太倉人。1932年5月,應《申報》總經理史量才之邀主編《申報月刊》(後改為週刊)。1937年4月,赴陝北採訪,受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接見。1941年10月,他應梁漱溟之邀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機關報《光明報》總編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淪陷,他轉移到桂林,擔任《廣西日報》主筆。1943年5月,他應大剛報社社長毛健吾之邀,赴湖南衡陽任該報社總編輯。1944年4月,大剛報社遷往貴陽,他回到重慶任黃炎培主辦的《國訊》雜誌主編。1947年10月11日在蘇州拙政園病故,時年54歲。 [2]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名
俞頌華
外文名
Yu Songhua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3年3月9日
逝世日期
1947年10月11日 [1] 
畢業院校
日本法政大學
出生地
江蘇太倉
原    名
俞慶堯

俞頌華人物生平

俞頌華1893年3月9日生於上海,原籍江蘇省太倉市,原名俞慶堯,筆名澹廬,垚,等。1905年起,在上海澄衷學堂(現為上海北外灘澄衷中學)12歲的俞頌華與14歲的胡適等為同學,校長蔡元培。 [1]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俞頌華為復旦公學(現復旦大學)在校生,參加其胞兄俞鳳賓(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組織的戰地救護隊,奔赴南京戰役,冒着硝煙炮火衝在紫金山前沿陣地搶救傷員,至12月2日攻克南京城,受到軍方李將軍表彰。他歷經革命戰爭的洗禮,九年後,冒着蘇俄內戰,努力採訪,勇往直前。 [1] 
1914年,他在復旦公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與錢智修陳寅恪梅光迪為同學,與于右任邵力子校友師兄為好友;校長嚴復,後為馬相伯 [1] 
1915年,俞頌華考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校時,陳獨秀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雜誌為陣地,激烈抨擊傳統儒家思想,引發廣泛爭論,24歲的俞頌華致信38歲的陳獨秀表示反對,並認為:“孔教是宗教,但可改良而不可廢棄。”陳闡述其孔教必當廢棄的理由。但俞並不認同,繼續致信爭論。1917年《新青年》3月1日和5月1日分別刊載兩人的四封通信,數千字。 [1] 
胡適日記:“1917年7月5日,我從美國留學回國,途經日本,與俞頌華和郭虞裳在東京一聚,相見甚歡,兩君皆澄衷學堂同學也。”1918年,俞頌華畢業回國在上海。 [1] 
1919年4月,26歲的俞頌華在上海《時事新報》的《學燈》副刊任主編,《學燈》副刊始於1918年,每週出半個版面。俞頌華接手改為日刊,為兩版,調整內容為促進教育,交流文化,為社會學子立説之園地,發起關於社會主義問題研究的徵文,受到各類探究者的響應。在國難當頭,中國向何處去,尋找適合國情的理論。他與22歲的宗白華等同事,刊載李大釗楊昌濟張聞天陳望道等文,轉載青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發表的政論文《民眾的大聯合》,郭沫若最早的兩首新詩,以及葉聖陶、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早期作品均在此發表,成為五四時期的四大副刊之一,成為“上海報壇的一盞明燈,在青年和進步知識分子中起着鼓舞的作用(徐鑄成語)。” [1] 
同年6月,陳獨秀被捕,俞頌華在7月1日和18日《時事新報》撰文呼籲釋放,還引用陳獨秀曾對其説“我們青年立志要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見《俞頌華文集》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1頁)在大家的努力下,陳獨秀在9月獲釋,次年到上海發展。 [1] 
同年9月1日,梁啓超組織的新學會在北京創辦《解放與改造》雜誌,張東蓀和俞頌華共同擔任主編。9月15日出版的第二期刊載俞頌華的《社會主義之批判》《社會主義之定義》,該刊也介紹烏托邦、民主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流派,保持思想的敏鋭和新鮮的見解,故風行一時,每期銷行達五六萬份,而創刊號和第2號更售出達十萬份,成為我國最早介紹社會主義的刊物之一,受到廣泛關注。1920年9月,改名為《改造》,梁啓超、蔣百里為主編;俞頌華離任,準備前往蘇俄。梁漱溟曾回憶:“愚之知有頌華先生其人,始於讀其《解放與改造》上之文章,其後所見先生文字益多,益為景仰,顧未有一面。” [1] 
1920年10月16日,27歲的記者俞頌華在34歲的張東蓀為總編輯的上海時事新報和47歲的梁啓超創辦的北京晨報的支持下,作為兩報聯合特派記者前往蘇俄採訪,由北京俄文專修館的在校生、21歲的瞿秋白和李仲武為翻譯,三人同行,成為中國頭一批走出國門的記者。 [1] 
1921年3月8至16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決定實行新經濟政策,以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列寧在大會作了報告。俞頌華採訪會議,3月31日的北京《晨報》刊載他發回的“莫斯科3月19日專電”,標題為《勞農政府最近之大問題:城市中糧食問題、西部之叛亂問題》。 [1] 
俞頌華採訪蘇俄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工農業等方面的情況,不斷髮回《旅俄之感想與見聞》和《俄國旅程瑣記》達4萬字,在兩報連載,尤其是從7月9日至9月5日在《晨報》連續報道37次,受到廣泛關注。 [1] 
同年5月19日,俞頌華完成了對蘇俄的採訪,離開莫斯科,隻身前往德國柏林,經由立陶宛、拉托維亞和波蘭採訪,擔任兩報駐德國特派記者,報道歐洲各國情況。8月10日,柏林中國留學生舉行報告會,請俞頌華介紹蘇俄情況。 [1] 
俞頌華在柏林不斷髮回關於在一戰後的德國和歐洲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態的大量報道,告知國人“歐洲發生了什麼和未來怎樣發展”;前往法國報道《留法勤工儉學學生之近況》等,成為國人瞭解世界的窗口。同時,俞頌華留學柏林大學,還聆聽愛因斯坦的講課,與朱家驊(後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吳經熊(後為上海法院首席大法官)為同學,與朱德、周恩來為朋友。 [1] 
1924年初,俞頌華前往法國居里夫人實驗室,把鐳的放射診斷治療器材首次引進我國,由其胞兄俞鳳賓的診所使用。他結束為期四年的駐外記者工作,從德國經海道回國,途中翻譯德國學者斯登堡的著作《柏拉圖政治教育學説今解》(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他回到上海,在中國公學擔任教授兼教務長。澄衷學堂的校長邀俞頌華回母校作駐外記者見聞的講座,受到廣泛關注(原載《澄衷校刊》1924年)。 [1] 
1928年起,俞頌華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擔任《東方雜誌》編輯,在總編輯錢智修的關照下,他兼任復旦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滬江大學商學院、中央大學商學院、暨南大學等大學教授,講授倫理學、社會學、邏輯學、新聞學課程。1931年起兼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新社會》半月刊總編輯。 [1] 
1932年1月27日23時30分,日軍向上海閘北中國軍隊發起攻擊,我十九路軍第78師156旅翁照垣部奮起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上海商務印書館及其東方雜誌社被日軍炸燬,上海的不少雜誌停刊。但是,此時的民眾士氣卻是最高昂的,需要創辦一份大型的綜合雜誌,鼓舞社會。在《申報》創辦60週年之際,52歲的該報總經理史量才聘請39歲的俞頌華創辦《申報月刊》並任總編輯,同年7月出版的創刊號達330頁。 [1] 
俞頌華不顧自家被炸燬,生存無着,卻積極為宣傳抗日而奔走,找到打響淞滬抗戰第一槍的翁照垣旅長,請年長一歲卻比自己晚多年留學日本的翁旅長撰寫《淞滬血戰回憶錄》,刊載在創刊號並連載,還彙編成小冊子出版,大力宣傳,鼓舞國人的抗戰士氣。 [1] 
魯迅在日記寫到:“1933年12月8日晚,在新雅酒樓應俞頌華之邀,同席共九人。夜風。” [1] 
當時,魯迅被打壓,俞頌華前後為其發表雜文14篇,之後設宴感謝魯迅的投稿並繼續約稿。同席的茅盾因俞頌華的約稿在《申報月刊》創刊號發表小説,其原名《倒閉》,被俞頌華改名為《林家鋪子》,使之更中性客觀;巴金因其小説《沙丁》發表,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該刊展開討論。為此,俞頌華一併宴請感謝並繼續約稿。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俞頌華夫婦和長女前往送別。1934年,史量才遇難,繼任總經理馬蔭良請俞頌華擔任《申報》總主筆即總編輯。 [1] 
1937年4月,俞頌華在西安事變後,繼斯諾、範長江(俞頌華的學生)之後,第三位前往延安採訪的記者。他與同齡的毛澤東久別重逢,徹夜長談,謝絕毛邀其參加共產黨,採訪久違的朱德和周恩來,採訪張聞天、徐特立等,在《申報週刊》1937年5月23日刊載《從上海到西安和陝北》的長篇報道中共的抗日主張,把拍攝的有抗戰標語的延安城樓的相片,刊載在雜誌封面,衝破新聞封鎖,引起國民黨統治區的廣泛關注。 [1] 
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申報週刊》停刊。次年,俞頌華赴任湖南芷江中央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後遷至重慶);1940年,因分別謝絕陳布雷和中央政治大學教務長陳立夫邀其參加國民黨,放棄優厚的待遇,毅然離開該校,開始顛沛流離,輾轉各地辦報,前往歷任香港《星報》、新加坡《星洲日報》、《光明報》(社長梁漱溟)、《國訊》(社長黃炎培)半月刊、《廣西日報》、《大剛報》等報刊總編輯。 [1] 
1945年起,俞頌華擔任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新聞系主任(副主任馬蔭良和教授曹聚仁),如今健在的學生有97歲的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98歲的張英霖(蘇州博物館原館長),校址在蘇州拙政園內。張英霖説:當年俞頌華的名聲很大,全國各地的青年都是衝着他的聲望來報考的。他指認俞的教研室和宿舍在拙政園東院的秫香館旁邊。 [1] 
1946年初,貧病交加的俞頌華一家回到上海,租住江蘇路480弄76號3層的單間。國民黨中執委常務委員並教育部部長朱家驊(俞的留德同學)前往探望並邀其到南京辦報,許以洋房和專車等高級待遇,俞頌華婉言謝絕,繼續堅守無黨無派。 [1] 
1947年5月,全國大中城市的學生紛紛舉行罷課和遊行示威,多名學生在“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遊行中被軍警毆傷,造成震驚全國的“五二〇”血案。全國60多個城市的學生團結一致,成立全國學生聯合會,與工人、農民、市民的鬥爭匯聚成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成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學潮,不少學生因參加“五二〇”學運而被開除。在上海江蘇路家中患肺結核重病的俞頌華立即前往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與校長據理力爭,抗議開除學生。他悲憤交加,當場吐血,舊病發作,10月11日在拙政園去世,享年54歲。為此,該校學生都未被開除。(1950年夏學校遷並,後為今日之蘇州大學;2015年拙政園遠香堂旁邊的長廊建《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院址記》石碑,記載俞頌華等曾在此任教) [1] 

俞頌華歷史評價

俞頌華逝世後,蘇州和上海兩地分別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各大報刊也紛紛刊登消息和追思文章。黃炎培是上海的俞頌華追悼會發起人之一,並且作悼詞致哀。 黃炎培的悼詞後來發表於報刊,用了《新聞界之釋迦牟尼——俞頌華》的標題,簡明扼要,不同凡響。文章寫到:“先生以新聞事業為唯一終身職志,熟於國際掌故,富於愛國心與正義感……‘人生為一大事而來’,既認定某大事,便須忠於其事,專於其事,將一生精力盡獻於某事。先生者,其新聞界之釋迦牟尼乎”。 [3] 

俞頌華後世紀念

2010年建成的上海愚園路1065號《歷史名人牆》,有曾居住本社區的人物康有為、蔡元培、陳獨秀、瞿秋白、黃炎培、沈鈞儒、俞頌華、施蟄存、張愛玲、惲代英、傅雷等40位民國人物的展牌,俞頌華與其中十餘位均有交往和合作。江蘇路480弄76號3層被市政府定為“俞頌華舊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