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倉

(江蘇省轄、蘇州市代管縣級市)

鎖定
太倉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介於北緯31°20′-31°45′、東經120°58′-121°20′之間。 [1]  東瀕長江,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 [2]  總面積809.93平方公里。 [3]  太倉市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其特點是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季冷暖多變,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4]  截至2020年4月,太倉轄6個鎮、2個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 [3]  [88]  市政府駐婁東街道縣府東街99號。 [4]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倉市常住人口為831113人,佔蘇州市的6.52% [76] 
明弘治十年(1497年)建太倉州;民國元年(1912年)定名太倉縣;1993年3月,撤縣建太倉市。 [5]  太倉境內有金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太倉現代農業園、太倉沙溪古鎮弇山園等旅遊景區。 [6-7]  被授予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衞生城市(區)、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等榮譽稱號。 [8-10] 
2021年,太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4.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82.3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7.69億元,三次產業佔比1.5:49.7:48.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54萬元。 [71] 
中文名
太倉市
外文名
Taicang City
別    名
婁城,金倉,婁東
行政區劃代碼
320585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江蘇蘇州
地理位置
蘇南地區,上海以北,長江以南
面    積
809.93 km²(陸域面積665.96平方公里) [92] 
下轄地區
2個街道,6個鎮 [88] 
政府駐地
婁東街道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400—215434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
著名景點
金倉湖
沙溪古鎮
弇山園
太倉名人館
火車站
太倉站、太倉南站、太倉港站
車牌代碼
蘇EJ、蘇EK、蘇EL、蘇U
地區生產總值
1574.05 億元(2021年)
人    口
831113人(2020年11日1日零時常住人口)

太倉歷史沿革

太倉為古婁地,屬吳。
戰國初期,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此為越國婁邑地(越立婁邑)。戰國中期,楚滅越,為楚國婁邑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婁邑為婁縣,屬會稽郡。
西漢初,曾為荊國婁縣地,後又為吳國婁縣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吳國除,會稽郡復為漢郡。境為漢郡婁縣地。
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婁縣更名婁治,屬會稽郡。
歷史回眸
歷史回眸(12張)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婁治複名婁縣,隸屬不變。永建四年(129年),析會稽郡的浙江以西地域另立吳郡。婁縣地屬吳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孫策部將朱治逐吳郡太守許貢。自此吳地歸屬三國孫吳。
吳大帝黃武元年(222年),置吳郡,領縣十五,婁縣屬之。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國,統一全國,分全國為19州。惠安鄉隸屬揚州吳郡婁縣。
東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封皇弟司馬嶽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屬揚州吳國婁縣。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吳國為吳郡。仍屬揚州。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惠安鄉隨屬。大同二年(536年),分信義縣置崑山縣,屬吳郡崑山縣。太清三年(549年),侯景置吳州,屬吳州吳郡崑山縣。大寶元年(550年)復州為郡,屬吳郡崑山縣。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分揚州吳郡地置吳州,屬吳州吳郡崑山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仍屬吳州吳郡崑山縣。隋開皇九年,隋平陳,吳州改蘇州,廢崑山縣,鄉屬蘇州常熟縣。開皇十八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崑山縣。大業元年(605年),復改蘇州為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屬吳郡崑山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吳郡複稱蘇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蘇州又稱吳郡;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吳郡又複名蘇州,崑山縣隨屬。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鏐為吳越王。鄉屬吳越國蘇州崑山縣。貞明三年(917年),蘇州升為中吳府;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又升為中吳軍,崑山縣隨屬,鄉隸不變。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改中吳軍為平江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表請納土,宋收其版圖,平江軍複稱蘇州,屬蘇州崑山縣。熙寧三年(1070年),見郟亶《吳門水利書》稱崑山之東,地名太倉。政和三年(1113年),蘇州升為平江府,屬平江府崑山縣。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裕元年(1275年),平江府降元,改為平江路,屬平江路崑山縣。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縣為中州,屬平江路崑山州。延祐元年(1314年),將崑山州治遷至太倉。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取平江路,改隆平府,隸屬隨改。次年,張士誠降元,隆平府複名平江路,屬平江路崑山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屬蘇州府崑山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崑山為縣,改昆為崑,屬蘇州府崑山縣。明弘治十年(1497年),劃崑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鄉;常熟之雙鳳鄉;嘉定之樂智、循義兩鄉建立太倉州,並轄崇明縣,隸蘇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遂升太倉為江蘇直隸州,並析州地置鎮洋縣。直隸州轄鎮洋、崇明、嘉定、寶山四縣,隸江蘇布政司。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佔蘇州,同年八月十四日攻佔太倉,隸天朝蘇福省。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十五日太平軍撤走,恢復清制,隸屬關係不變。清宣統三年(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同年九月十五日(11月5日),前清江蘇巡撫程德全宣告獨立,公舉為江蘇大都督,並飭電所屬府廳州縣一律懸掛白旗,以示光復。太倉州縣奉令合併。初稱“太鎮”,繼稱“太倉州”。
至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由江蘇都督府頒發印信,始定名為太倉縣,隸江蘇都督府。民國三年(1914年),江蘇省置設5道,太倉縣隸滬海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存縣,直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全省劃分13個行政督察區,隸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1日,全省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太倉隸無錫區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9月,全省又改設10個行政督察區,太倉隸無錫督察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4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太倉,接着成立偽太倉縣維持會,繼又改稱自治會。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成立偽太倉縣公署,隸偽江蘇省政府;同年9月,國民黨軍統琴嘉太昆青松六縣“遊擊司令”熊劍東委鄭鳳石為縣長,組建國民黨太倉縣流亡政府,活動於馮家橋、老閘一帶。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由國民黨江南行署正式任命羅啓祥為太倉縣地下縣長,組織流亡政府,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9月,偽太倉縣公署改稱太倉縣政府,隸屬不變。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在鹿河鄉唐家宅成立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太倉縣政府,隸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郭曦晨任縣長。建立了3個行政區,委任了區、鄉長。並於敵佔區建立了兩面政權,積極領導民眾開展抗日鬥爭。同年7月,日偽開展大規模“清鄉”,偽太倉縣政府改稱太倉縣特別區公署,隸屬清鄉委員會蘇州辦事處。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清鄉”第一、二階段結束,複稱為偽太倉縣政府,隸偽江蘇省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同年9月,國民黨太倉縣政府接收汪偽太倉縣政府,隸屬江南行署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江南行署撤銷,改設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13日,太倉解放,建立太倉縣人民政府,隸屬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10月,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改稱為江蘇省蘇州專員公署,太倉縣隨屬。1955年7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選舉權利,選出各級行政機構,成立太倉縣人民委員會,隸屬不變。1968年4月25日,成立太倉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江蘇省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13日,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改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又改蘇州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1月31日,太倉縣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恢復太倉縣人民政府名稱,隸屬蘇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的報告,全省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3月1日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太倉縣隸屬蘇州市。1993年3月,撤縣建太倉市。 [11-12] 
位於科教新城的開放式月季公園 位於科教新城的開放式月季公園

太倉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4月,太倉轄6個鎮、2個街道(陸渡街道和婁東街道)、1個高新區和1個新城。 [3]  [88]  政府駐地婁東街道 [13] 
社區
中區社區、東區社區、府東社區、縣府社區、南園社區、桃園社區、弇山社區、梅園社區、南區社區、康樂社區、西區社區、德興社區、西郊社區、偉陽社區、太豐社區、新毛社區
新農村、勝涇村、永豐村、電站村、萬豐村、東林村
沙溪鎮
新北社區、東市社區、西市社區、利泰社區、直塘社區、歸莊社區、嶽王社區、沙東社區
塗松村、印北村、洪涇村、半涇村、中荷村、松南村、勝利村、泥橋村、虹橋村、泰西村、太星村、嶽星村、新建村、嶽鎮村、塘橋村、項橋村、莊西村、凡山村、香塘村、渠涇村
瀏河鎮
復興社區、河北社區、閘北社區、漁村社區、新塘社區、紫薇苑社區、東方社區
瀏南村、東倉村、何橋村、新閘村、閘北村、萬安村、張橋村、新塘村
浮橋鎮
茜涇社區、馬北社區、牌樓社區、浮橋社區、九曲社區、老閘社區、時思社區、六尺社區、建紅社區、和平花園社區、新城花園社區、浮南社區、新港花苑社區、戚浦社區、陸公社區
茜涇村、馬北村、丁涇村、新邵村、七丫村、浮橋村、時思村、浪港村、方橋村、綠化村、三市村
璜涇鎮
西塔社區、王秀社區、玉影山社區、銀杏社區
新華村、榮文村、新聯村、蕩茜村、永樂村、王秀村、孫橋村、孟河村、楊漕村、新海村、新明村、長洲村、雅鹿村
雙鳳鎮
雙鳳社區、湖川橋社區、新川苑社區、鳳雅社區、新苑社區
慶豐村、鳳中村、黃橋村、勤力村、泥涇村、維新村、新湖村、新衞村、新闖村
經濟開發區
惠陽社區、太平社區、東郊社區、洋沙社區、朝陽社區、太勝社區、太東社區、香花橋社區、華盛園社區、婁江社區、濱河社區、陸渡社區、東城社區、景瑞社區、城北社區、珠江社區、浦溪社區、裕瓏社區、柳園社區、麗景社區、花北社區
小橋村、嶽南村、紅廟村、陸渡村、橫瀝村、洙涇村
科教新城
南郊社區、常豐社區、鵲橋社區、學苑社區、新豐社區、城南社區
——
參考資料: [14] 

太倉地理環境

太倉位置境域

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介於北緯31°20′-31°45′、東經120°58′-121°20′之間。東瀕長江,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 [1]  總面積809.93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665.96平方千米。 [3] 

太倉地質

太倉市地處下揚子準地台東部。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除了隨同整個下揚子準地台大規模的海浸海退外,地殼變動不大。境內地質構造較為簡單,主要由湖(州)蘇(州)斷裂斜插北部鹿河一帶越江而過,呈西南往東北向構造。岩漿活動極為貧乏,僅在陸渡橋鑽孔101-460米處見及玄武岩。 [11] 
太倉市地表全為第四系浮土掩蓋。在第四系之下由新到老尚有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等地層,各層次分佈情況為:第四系沖積層,遍佈全縣,厚度大於97米;第三系紅層,主要分佈於縣城到毛觀音堂(今新毛米廠)一帶,厚度大於300米;白堊系上統紅層,主要分佈於縣城到毛觀音堂及璜涇一帶,厚度大於1000米;侏羅系上統火山岩,主要分佈於沙溪、歸莊一帶及縣城至茜涇一線以南,厚度大於1000米;古生界地層,主要分佈於時思、九曲、老閘、嶽王、牌樓、浮橋等地的範圍內,厚度大於4000米。 [11] 

太倉地形地貌

太倉市全境地勢平坦,自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在歷史習慣上,以鹽鐵塘為界,西部為古瀉湖平原中的低窪圩區,東部為三角洲平原中的沿江平原。農業區劃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吳塘為界,西部為低窪圩區,東部為沿江平原。地面高程:西部為2.4-3.8米(基準:吳淞零點,下同),東部為3.5-5.8米。 [11] 

太倉氣候

太倉市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支配。冬季受北方冷空氣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氣為主;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炎熱;春、秋季是季風交替時期,天氣冷暖多變,乾濕相間。 [11] 
  • 氣温
太倉市年平均氣温15.3℃,最高年16.2℃(1961年),最低年14.7℃(1969、1980年)。以7月最熱,月平均氣温27.7℃;1月最冷,月平均氣温2.8℃。年較差24.9℃,年平均日較差8.2℃。氣温最高的兩天是1966年8月7日和1978年7月8日,均為37.9℃;氣温最低的一天是1977年1月31日,為-11.5℃。最高氣温大於等於35℃的高温日年平均6天,最多年15天(1967、1971年);有三年(1968、1973、1982年)沒有出現≥35℃的高温日。最低氣温小於等於-5℃的低温日年平均7天,最多年20天(1962-1963年度);兩個年度(1959-1960、1974-1975年度)沒有出現≤-5℃的低温日。 [11] 
  • 降水
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6張)
太倉市年平均降水量1017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564毫米(1960年),最少年619毫米(1978年)。年平均雨日(日雨量≥0.1毫米日數)130天。降水最多的一天是1960年8月4日,日雨量229.6毫米。汛期(5-9月)雨量609毫米,佔全年雨量60%。梅雨量(6月15日-7月10日)195毫米,佔全年雨量19%。 [11] 
太倉市全年降水量以4-9月份為多,每月都大於100毫米。以6月最多,為155毫米,佔全年總雨量15%;9月次多,為129毫米,佔全年總雨量13%;12月和1月最少,均為36毫米,兩月合計佔全年總雨量7%。 [11] 
  • 日照
太倉市全年可照4423.7小時(閏年4438.7小時),實際日照時數2013小時,佔可照時數45%。年際變化較大,最多年2280小時(1978年),最少年1687小時(1970年)。以8月最充足,月平均245小時,佔可照時數60%;2月最少,月平均126小時,佔可照時數40%。 [11] 

太倉水文

  • 河湖
按省劃定界線,屬太倉市境的長江江面為170.17平方千米。江岸線北起白茆口,由西北而東南經鹿河、璜涇、時思、浮橋、茜涇、瀏河6個鄉鎮,至瀏河鎮閲兵村姚家宅,與上海市躍龍化工廠北圍牆交界,全長近39千米。江面寬度:最北點,江堤至主航道中心線約6.25千米;最南點,江堤至主航道中心線約7.25千米。 [11] 
太倉市為太湖流域陽澄地區泄水尾閭,境內河流稠密,塘浦縱橫交叉。舊志概括為“七里縱一浦,十里橫一塘,縱連海勢,橫貫支脈,水性然爾。”現有大小河流4110條,總長度4213.4千米。主要河流,東西向的自南而北排列的有瀏河塘、楊林塘、七浦塘、浪港、鹿鳴涇、蕩茜涇、錢涇、新涇等8條通長江;南北貫通的自西而東排列的有吳塘、鹽鐵塘、半涇、十八港、江申涇、石頭塘、米場河、楊家浜等8條。 [11] 
  • 地下水
太倉市屬鬆散巖類孔隙含水組中三角洲含水巖組,地下富水性弱。省測定代表性水點:孔深103.2米,水頭埋深41米,含水層頂板埋頭65.2米,每小時湧水量10.4噸。據太倉自來水廠(城廂鎮)的測量資料證明,地下含水量並不富裕,水質欠佳,單井出水量每小時25-60噸。 [11] 
第一層水埋深70-95米左右,水質較差,有微土氣,硬度稍大於標準;氯化物超標4倍以上,氨氮超標3倍左右,單井出水量每小時60噸。第二層水埋深140米左右,水質含汞量超標,高硬度水,單井出水量每小時25噸。第三層水埋深180米左右,除汞、鉛超標外,其餘均小於允許標準,單井出水量每小時30噸左右。第四層水埋深在180米以下,除銅、錳超標外,還有異臭味,不宜作生活飲用水。 [11] 

太倉土壤

太倉土壤分為2個土類、5個亞類、9個土屬、29個土種。 [11] 
土類
亞類
土屬
土種
面積(畝)
佔百分比(%)
分佈
水稻土
水耕
堆疊土
水耕堆疊土
976.8
0.16
鹽鐵塘、瀏河塘邊的婁東、瀏河、直塘、雙鳳、南郊等鄉鎮
小粉土
小粉土
14881.8
2.38
七浦、測河、半涇、十八港等潮塘河沿岸的婁東、板橋、老閘、新毛、陸渡等鄉
沙土
沙土
11706.5
1.87
近潮塘河兩岸的板橋、九曲、嶽王、鹿河等鄉
灰底沙土
785.2
0.13
沙夾壟
沙夾壟
285017.5
45.56
位於沙土與壟泥的過渡地帶,常與壟泥相間分佈。離潮塘河較近,地形稍高,除新毛、雙鳳、新湖三鄉及城廂鎮外,各地均有分佈
粉底沙夾壟
16280.2
2.60
砂底沙夾壟
318.3
0.05
灰底沙夾壟
9051.5
1.45
老沙夾壟
54145.4
8.65
灰心老沙夾壟
25005.5
4.00
灰底老沙夾壟
15607.9
2.49
壟泥
壟泥
22723.6
3.63
與沙夾壟相間分佈,一般離潮塘河較遠,地形稍低,全縣一半地區有此土種。其中嶽王、陸渡、九曲、老閘、瀏河、牌樓、王秀等鄉面積較大
灰底壟泥
3456.9
0.55
老壟泥
8436.1
1.35
灰底老壟泥
2432.9
0.39
黃泥土
黃泥土
19895.3
3.18
鹽鐵塘、吳塘兩岸平田、低平田地區的直塘、雙鳳、新毛、新湖、婁東、南郊等鄉
灰底黃泥土
74937.0
11.98
灰深底黃泥土
10851.4
1.73
烏底黃泥土
19416.7
3.10
砂底黃泥土
3895.4
0.62
鐵砂底黃泥土
993.2
0.16
脱潛型
水稻土
烏柵土
烏柵土
3515.1
0.56
雙風鄉西部圩田
青紫土
6428.6
1.03
新湖、南郊鄉西部圩田
潛育型
水稻土
青泥土
青泥土
2930.6
0.47
新湖鄉圩田的低窪部位
灰潮土
灰潮土
潮沙土
1698.5
0.27
縣苗圃場及城廂鎮
潮泥土
656.6
0.11
縣長江林場
園田潮泥土
965.8
0.15
瀏河、沙溪鎮區周圍
磚屑潮泥土
838.1
0.13
城廂鎮
堆疊土
7793.7
1.25
瀏河、楊林、七浦、鹽鐵等大塘兩岸高埄地
參考資料: [11] 

太倉自然災害

太倉境內主要有低温冷害、連陰雨、乾旱、雨澇、颱風、冰雹、龍捲風等災害性天氣。據不完全統計,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的900餘年中,遭大災170餘次;民國元年(1912年)至1985年的70餘年,遭較大災害76次。 [11]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太倉自然資源

太倉土地資源

太倉境內陸土地面積,民國二年(1913年)822872畝(不含水域),二十一年(1932年)833422畝,三十五年(1946年)838585畝;1950年926006畝(含水域),1953年943810畝。1982年,測定內陸土地面積為967461畝,另有長江灘地及蘆葦地4586畝。境域陸水比例為1:0.21,耕地與非耕地比例為1:0.44,農業用地與非農業用地比例為1:0.41。 [11] 
太倉市各類土地利用、結構和比重一覽表
分類
面積(畝)
佔總面積(%)
耕地
671944.532
69.45
園地
4042.771
0.42
林地
11238.026
1.16
城鄉居民點用地
84137.532
8.70
工礦用地
9149.654
0.95
交通用地
14532.627
1.50
特殊用地
2251.277
0.23
水域
167158.281(其中淨水面94817.242)
17.28
國防用地
39.799
難利用地
2966.725
0.31
合計
967461.223
100
參考資料: [11] 

太倉生物資源

  • 植物資源
太倉市的常見樹木63種,分屬26科。以水杉、杞柳、槐樹、榆樹、櫸樹、楝樹、桑樹、法國梧桐居多,主要分佈於江堤、圩堤、大塘、公路、大道兩旁及住宅周圍;其他樹木數量不多,零星分佈。 [11] 
太倉市的主要品種約230種,分屬73科,多數系工匠栽培,供觀賞;藥材有百餘種,分屬46科。薄荷、留蘭香、藿香、荊芥、紫蘇等以人工栽培為主,其他以野生為主。 [11] 
  • 動物資源
太倉市有脊椎類動物120餘種,分屬5綱,刺蝟、狗獾、豬獾、野貓、水獺、烏鴉、灰喜鵲、老鷹、野鴨、貓頭鷹、啄木鳥、八哥,因生態環境惡化和大肆捕殺,數量極少;節肢類動物有66種,分屬4綱。 [11] 

太倉礦產資源

據地質部門鑽孔勘探,太倉市境內地下資源極為貧乏。20世紀70年代,地質部門曾在沿江航測,飛越浮橋一帶時,儀器顯示地下含有有色金屬銅物質。 [11] 
金倉湖 金倉湖

太倉人口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户籍人口52.59萬人,比2020年增加15400人。其中,男性25.14萬人,女性27.44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為5.59‰,死亡率為8.24‰,自然增長率為-2.65‰。 [71]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倉市常住人口為831113人,佔蘇州市的6.52%;常住人口中男性437913人,佔52.69%,女性393200人,佔47.31%,性別比為111.35(以女性為100);常住人口中0至14歲佔12.16%,15至59歲佔66.81%,60歲及以上佔21.03% [75] 
太倉為漢族聚居地區,少量少數民族散居。2013年末,全市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東鄉、納西、達斡爾、仫佬、羌、布朗、仡佬、錫伯、俄羅斯、鄂倫春、赫哲等32個少數民族,527户、711人(不含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其中以回族、滿族和土家族居多。
太倉藍天

太倉政治

職務
名單
市委書記
汪香元
市委副書記、市長
胡衞江
市委常委、副市長
吳敬宇
副市長
鄭丙華、周強、王莉萍、祝真旭、倪嘉臻、陳磊、張展
參考資料: [15]  [74]  (領導信息截至2022年1月)

太倉經濟

太倉綜述

2021年,太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4.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82.3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7.69億元,三次產業佔比1.5:49.7:48.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54萬元。 [71] 
2021年,太倉市共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03億元,比2020年增長11.0%;其中税收收入164.04億元,增長11.4%;税收佔比為86.3%。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56億元,比2020年增長10.9%。 [71] 
2021年,太倉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1.54億元,比2020年增長7.0%。其中,工業投資173.02億元,增長7.9%;服務業投資327.17億元,增長6.6%。完成新興產業投資151.8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0.27%;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76.04億元,佔工業投資的比重為43.95%。 [71] 
2021年,太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3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6元,分別增長8.7%和10.5%。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5993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285元,分別增長19.2%和23.5%。城鄉居民食品支出佔生活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分別為26.4%和27.0%。 [71] 

太倉第一產業

2021年,太倉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31億元,比2020年下降8.8%。其中,種植業產值24.10億元,比2020年下降12.3%;畜牧業產值1.83億元,下降34.9%;漁業產值6.42億元,上升1.0%。糧食、棉花、油料種植面積分別為32.39萬畝、0.02萬畝和0.88萬畝,糧食、棉花、油料作物總產量分別為152620噸、11噸和1452噸。年末生豬存欄4.03萬頭,生豬出欄1.57萬頭;年末家禽存欄4.28萬羽,家禽出欄53.88萬羽。 [71] 
2021年,太倉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9萬畝,改造養殖池塘4051畝。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8%,糧食產量超3億斤。梅山豬保種場投用。入選國家級農村創業園區(基地)9家。 [71] 

太倉第二產業

2021年,太倉市實現工業總產值3387.94萬元,同比增長11.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942.64萬元,同比增長16.9%。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59家,其中超億元企業478家、超五十億元企業6家、超百億元企業2家。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7.2%,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57.5%。 [71] 
2021年,太倉市資質內總專包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0.30億元,比2020年增長20.1%;建築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74.57萬平方米,增長78.2%;房屋竣工面積100.54萬平方米,增長12.8%。 [71] 

太倉第三產業

2021年,太倉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20.77億元,比2020年增長2.0%,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4.02%。商品房新開工面積235.73萬平方米,與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施工面積1004.62萬平方米,下降7.7%;竣工面積96.14萬平方米,下降1.5%;銷售面積222.86萬平方米,增長35.4%。 [71] 
2021年,太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7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32億元,同比增長27.5%。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15億元,同比增長18.4%。按消費形態統計,限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99.19億元,同比增長28.2%;限上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1億元,同比增長8.8%。 [71] 
2021年,太倉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70.87億美元,同比增長28.1%,其中出口總額92.70億美元,同比增長46.3%;進口總額78.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7%。新批外資項目117個,其中德資項目40個。完成註冊外資24.07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3.7%。完成實際利用外資9.39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15.2%。實現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11.59億美元,同比增長5.1%,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4.48億美元,增長8.5%。 [71] 
2021年,太倉市引進內資項目3652個,新增認繳資本300.88億元。其中,認繳資本在500萬元以上項目1315個。從產業分類看,引進一產項目3個,認繳資本0.12億元;二產項目866個,認繳資本92.07億元;三產項目2783個,認繳資本208.69億元。年末全市私營企業總量為44431户,比2020年增長19.5%,在冊私營企業註冊資本2610.11億元,比2020年增長17.7%。 [71] 
大美太倉
大美太倉(9張)
2021年,太倉市實現郵政業務總收入1.46億元,同比下降5.6%;電信業務總收入14.40億元,同比增長7.8%。 [71] 
2021年,太倉市旅遊接待境內外遊客488.51萬人次,比2020年增長5.1%;旅遊總收入100.05億元,同比增長31.9%。景區接待人數288.89萬人次,同比增長11.1%,平均客房出租率為35.0%。 [71]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2030.69億元,比年初增長8.8%;其中住户存款餘額856.85億元,比年初增長12.6%。外匯存款餘額119536萬美元,比年初增長22.3%。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167.86億元,比年初增長17.1%;其中短期貸款餘額703.71億元,比年初增長8.8%;中長期貸款餘額1392.16億元,比年初增長22.5%。外匯貸款餘額35091萬美元,比年初下降3.7%。 [71]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登記證券開户數99278户,比2020年增長2.8%;全年證券交易額2481.62億元,增長19.6%。2021年,太倉市保費收入29.15億元,比2020年增長1.5%;全年保險業務賠付10.62億元,增長11.7%。 [71] 

太倉交通運輸

  • 綜述
2021年,太倉市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92.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20年增長17.9%。完成旅客運輸量379萬人次,旅客運輸週轉量22031萬人公里;貨物運輸量2573萬噸,增長25.9%;貨物運輸週轉量706938萬噸公里,增長37.0%。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29.4萬輛,比2020年增長6.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4.1萬輛,增長6.2%。 [71] 
  • 公路
太倉公路
太倉公路(5張)
2020年,太倉市公路總里程1351.073公里,公路橋樑1232座,公路密度217.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538公里,一級公路272.975公里,二級公路495.228公里,三級公路105.893公里,四級公路419.439公里。較2020年相比,一級公路增加0.847公里,二級公路增加3.37公里,三級公路增加0.636公里,四級公路增加5.709公里。全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路計劃投資8.926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0254億元。太瀏快速公路(陸新路-G346)完成投資1.09億元。 [17] 
太倉市的農村道路基本形成“七縱八橫九連接”多層次主幹公路網及“六縱六橫”市域“網格狀”快速通道系統。截至2018年11月,太倉市擁有545條農村公路、1169.398千米路線里程和1059座農路橋樑。 [16]  2020年,太倉市新增停車泊位2.4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100個、純電動公交車55輛。 [71] 
  • 鐵路
2020年,太倉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及配套計劃投資24.620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約19.8647億元。蘇南沿江鐵路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8.9074億元。太倉港港口支線鐵路完成所有徵遷工作,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8.1773億元。滬蘇通鐵路太倉站、太倉南站配套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78億元。滬蘇通鐵路一期於2020年7月1日正式通車運營。滬蘇通鐵路太倉站、太倉南站配套基礎設施同步投入使用。 [17] 
北沿江鐵路方面繼續配合建設單位與專項單位,及時做好項目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滬蘇通鐵路二期項目根據前期進展和上級鐵路辦的工作計劃,結合北沿江鐵路適時啓動徵地拆遷,定期對規劃紅線區域內建築進行巡查。蘇錫常城際鐵路對接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項目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市域“5+1”軌道交通網絡和東西南北相互貫通的交通樞紐加快構建。 [17] 
  • 水運
2021年,太倉港全年實現港口集裝箱運量703.79萬標箱,比2020年增長35.0%;貨物吞吐量24325萬噸,增長12.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9209萬噸,同比增長12.0%。年末共有各類型泊位數95個、國際國內航線216條。首次躍居全國集裝箱港口第8位。 [71] 
2020年,太倉市航道總里程371.21公里,其中三級航道27.76公里;五級航道32.26公里;六級航道24.89公里;七級航道44.62公里;等外級航道241.68公里。2020年全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航道計劃投資4062萬元,實際完成投資3952萬元。蘇瀏線航道護岸維修整治工程完成投資1430萬元。 [17] 
  •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底,太倉市共有公路客運場站9個,長江汽渡1個,城市公交線路46條,投放車輛263輛;城鄉公交線路10條,投放車輛42輛;鎮村公交線路24條,投放車輛35輛;長途客運班線72條,投放車輛117輛。2020年完成公交客運量1172萬人次、長途客運量124萬人次。太海汽渡客運量51萬人次。全年共安全運送旅客1347萬人次。 [17] 
交通公路網 交通公路網

太倉社會事業

太倉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20所(含幼兒園),其中小學39所(含民辦小學8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高中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專業學校1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社區教育中心9個,老年大學1所。全市在校學生11.67萬人,其中公辦學校10.37萬人。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為100%。年末擁有專任教師7400人,其中公辦學校6612人。西工大太倉校區一期竣工,西浦太倉校區教學區封頂、生活配套區竣工。 [71] 

太倉科學技術

2021年,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7.68%。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24家,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35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新增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入選江蘇潛在獨角獸企業4家、瞪羚企業15家、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1家。入選蘇州市級以上各類“人才計劃”65人。全年專利授權量12752件,其中發明專利695件。年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72.48件。 [71] 

太倉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4個,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各1個、檔案館2個、博物館6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151.5萬冊,已開放各類檔案3.48萬卷。市美術館新館完成結構封頂,“婁東書房”市民公園、南園及西工大站建成開放。江南絲竹館、萬國碼頭主題藝術館、博物館入選蘇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間”。舉辦第九屆婁東之春文化藝術節、“致敬吳曉邦—中國太倉·舞蹈之夜”專場演出等活動。全年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000餘場次。 [71] 

太倉體育事業

2021年,太倉市承辦全國競走冠軍賽暨全運會資格賽、中國淡水釣魚全明星賽等3項國家級賽事,3項市級賽事和太倉市第十六屆全民運動會。舉辦羣眾體育賽事活動180餘項。新增全民健身工程37套。 [71] 

太倉醫療衞生

太倉雪景
太倉雪景(6張)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擁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15所,其中醫院、衞生院29所,婦幼衞生機構1所,疾控中心1所。年末衞生機構擁有牀位5096張,其中鄉鎮衞生院牀位數1226張;擁有衞生技術人員617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481人、註冊護士2604人。市公共衞生中心建成投用,4家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完成提檔升級,市一院上線互聯網醫院。 [71] 

太倉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太倉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6.31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6.14萬人,失業保險職工參保人數32.51萬人,參保率均在99%以上。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081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2033套。 [71] 
2021年,太倉市組織再就業培訓5548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9012人次,技能培訓28726人次,參加技能鑑定13651人次,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1694份。應屆畢業生就業率98.8%。年末城鎮失業人數2590人,較2020年增長7.7%;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5%。 [71] 
2021年,太倉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095元。發放各類生活救助金、慰問金(物資)6630萬元。城鄉居民養老金增長8%,發放尊老卡近16萬張。 [71] 

太倉基礎設施

2021年,太倉市新改建供水管網30公里。新設中壓燃氣管道25.5公里。500千伏二號主變等投用。新增特色康居鄉村46個、特色康居示範區3個、特色精品鄉村試點3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7%,疏浚農村河道123公里。改造老舊小區25個,梅園新村項目入選全國試點。獲評省級示範物業管理項目2個。建成現代化智慧農貿市場範本2個。生活垃圾分類片區全覆蓋,建成高質量片區3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試運行。新改建公廁103座。提檔智能公交候車亭527座,新增新能源公交車52輛、公共助力自行車500輛、停車泊位1.5萬個。 [71] 
2021年,太倉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沙溪工業污水處理廠主體完工。完成截污納管項目1025個,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104.5平方公里、生態美麗河湖92條。國省考斷面、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保持100%。關停木材、化工等低端低效企業586家。新增成片造林550畝,建成開放口袋公園4個。新增國家“綠色產品”4個、省“綠色工廠”5家。推出“企業環保經理發證”機制。實現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全覆蓋。 [71] 
航拍太倉 航拍太倉

太倉歷史文化

太倉地名由來

一説春秋吳王建倉。明弘治年間桑悦纂《太倉州志》:“春秋時,吳王於此置倉,故名太倉,又曰東倉”。持異議者,清嘉慶年間王昶纂《太倉州志》:“所據舊志,又以為春秋吳王之倉,然夷(唯)亭以東,在古皆為斥堠之地,且去國都太遠”。意不足據。
一説戰國春申君建倉,名東倉。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吳兩倉,春申君所造,一曰西倉,名均輸;一曰東倉,週一裏八步”。但文中隻字不見兩倉倉址何在,故王昶志指出:“東倉之名,無可考信,或元明間牽附舊聞”。
太倉風光
太倉風光(7張)
一説漢吳王濞之倉。元代楊譓纂《崑山郡志》:“今州遷治所,地名太倉,或雲吳王濞之倉,然濞都廣陵,不應建倉離都七百里之外。枚乘諫濞,所指太倉乃在海陵,海陵今泰州也,不宜牽引。”
一説三國吳孫權置倉。明永樂年間陳伸著《太倉事蹟考》:“太倉,古婁縣之惠安鄉。三國吳孫權和好於遼公孫淵,始置倉於武陵橋北,因以名焉。武陵橋北,人猶呼鎮海衞西基曰倉基(今城廂鎮百貨商場附近)”。然對此説亦有異議。清程穆衡認為:“孫權既都武昌,則不應於海口反置太倉矣”。明桑悦指出:“以為孫權結好於遼而置倉,不知何據?”
一説五代吳越王錢氏之倉。此説原出處不詳,見楊譓志援引:“若雲錢氏之倉,不惟去國都(杭州)太遠,且屢為淮南所陷,殆其邊境不可儲蓄。”
歷代編纂的《太倉州志》,對太倉地名的由來,有的採用篩選法,即在上述五種説法中擇定其一。而多數州志則取兩説並存觀點,如清光緒年間王祖畬纂《太倉州志》:“大抵太倉之得名,春秋最古,在東倉之前,然實二名即一地也”。 [11] 
太倉之名,傳因春秋吳王置倉於此而得名。首見於宋郟亶《吳門水利書》:“崑山之東,地名太倉,俗號岡身”。 [5] 

太倉文物古蹟

截至2013年3月,太倉擁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蘇州市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蘇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保單位30處,控制保護建築15處,古構築物3處。 [18] 
太倉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瀏河天妃宮遺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瀏河支行舊址、瀏河鄉政府舊址、南園等文物古蹟。 [19] 

太倉非遺文化

截至2020年4月,太倉共有60個項目列入太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其中有18個項目分別被列入國家、省和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20] 
太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覽表
序號
項目名稱
種類
代碼
級別
分佈
1
江南絲竹
民間音樂
042
國家級
太倉全市各鎮
2
滾燈
民間舞蹈
051
江蘇省級
沙溪直塘雙鳳
3
七夕節
民間文學
021
蘇州市級
南郊
4
堂名
民間音樂
04
蘇州市級
太倉全市各鎮
5
崑曲
民間戲曲
06
蘇州市級
城廂南郊沙溪等
6
宣卷
民間曲藝
079
蘇州市級
南郊雙鳳
7
雙鳳民歌
民間文學
024
蘇州市級[吳歌擴展]
雙鳳
8
太倉肉鬆
民間手工技藝
09
太倉市級
城廂
9
太倉糟油
民間手工技藝
09
太倉市級
城廂
10
古琴
民間音樂
042
太倉市級
城廂
11
利泰高蹺
民間舞蹈
05
太倉市級
沙溪直塘等
12
雙鳳龍獅製作
民間手工技藝
09
太倉市級
雙鳳新湖
13
矛子舞
民間舞蹈
05
太倉市級
浮橋時思
14
漁民號子
民間音樂
041
太倉市級
瀏河
15
媽祖祭奠儀式
民間信仰
14
太倉市級
瀏河
16
灶花畫
民間美術
031
太倉市級
陸渡等
17
紅木雕刻
民間手工技藝
096
太倉市級
璜涇
18
拋石鎖
傳統體育
166
太倉市級
浮橋
19
雙鳳羊肉面
消費習俗
112
太倉市級
雙鳳
20
白燒羊肉
民間手工技藝
099
太倉市級
陸渡
21
道教音樂
民間音樂
049
太倉市級
雙鳳
22
豬油米花糖
消費習俗
11
太倉市級
沙溪
23
太倉土布
生產商貿習俗
107
太倉市級
太倉東部鎮
24
姐妹舞
民間舞蹈
05
太倉市級
瀏河
25
搖大櫓
民間舞蹈
05
太倉市級
瀏河
26
肉鬆骨頭
消費習俗
112
太倉市級
城廂
27
河蚌舞
民間舞蹈
05
太倉市級
沙溪
參考資料: [21] 

太倉特產美食

太倉的特產有太倉肉鬆、糟油、雙鳳爊雞、長江四鮮(銀魚、刀魚、鮰魚、鰣魚)、雙鳳羊肉、新毛芋艿、太倉大米等。 [22] 

太倉風景名勝

截至2020年1月,太倉市有A級旅遊景區4家,其他旅遊景區10家、鄉村旅遊區8家。 [23] 
太倉市A級旅遊景區一覽表
景區名稱
等級
獲評時間
太倉現代農業園
AAAA
2012
太倉沙溪古鎮
AAAA
2015
蘇州太倉市太倉公園(弇山園)
AAA
2005
蘇州太倉市南園公園
AAA
2005
參考資料: [7] 

太倉著名人物

古代
張溥
朱清
毛澄
畢沅
——
——
——
近現代
項堯仁
李田文
楊子清
朱石麟
浦太福
顧阿桃
吳曉邦
蔣恩鈿
王健行
徐祖遠
姚永芳
顧薇
——
——

太倉榮譽稱號

稱號名稱
授獎單位
獲獎時間
2009—2011年度國家衞生城市(區)
——
—— [9] 
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七名
——
2017年、2018年 [25] 
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17年12月 [26] 
中國工業百強縣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7年12月 [27] 
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年12月 [28] 
國家衞生城市(區)
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
2018年 [9] 
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
2018年9月 [29]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
2018年10月 [30] 
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18年12月 [31]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43、中國最佳縣級城市第3名、中國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
——
2018年12月 [32-36] 
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019年2月 [37] 
中國百強縣
工信部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
2019年7月 [37]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
2019年10月 [38-41] 
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
2019年11月 [42] 
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19年11月 [43] 
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五、2019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第八名、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
2019年12月 [44-46] 
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第五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9年12月 [47] 
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
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1月 [10]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0年1月 [48-49] 
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86、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28、2020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
2020年1月 [50-52]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0年3月 [53] 
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
2020年3月 [54-55] 
2020年全國百強縣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新華社瞭望週刊社
2020年5月 [56] 
2020全囯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
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中國城市報》社
2020年5月 [57] 
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49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
2020年5月 [58] 
“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20位
《小康》雜誌
2020年6月 [59] 
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
2020年7月 [60]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
2020年7月28日 [61] 
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
2020年8月 [62] 
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生態環境部
2020年10月 [63]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
2020年10月 [64]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辦
2020年11月 [65] 
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年11月 [66] 
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0年11月 [67]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20年11月18日 [68] 
2020中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
——
2020年11月 [69] 
2020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0年12月 [70] 
2020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激勵候選縣
農業農村部等
2021年3月 [72] 
2020年度“江蘇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範縣(市、區)”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1年6月 [73] 
2021年賽迪百強縣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
2021年8月 [77] 
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
2021年9月 [78] 
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
2021年9月 [78] 
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
2021年9月 [78] 
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創建縣
交通運輸部
2021年10月27日 [80-81] 
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
2021年10月 [79] 
入選“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擬命名公示名單。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
2021年11月 [82]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單位
中國科協
2021年11月 [83] 
2021年中國百強縣(市)第15位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
2021年12月 [84] 
首批江蘇省創新型示範縣(市、區)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1年 [85]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21年12月 [86]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全國愛衞辦
2021年12月 [87]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2021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瞭望東方週刊》、瞭望智庫
2021年12月30日 [90] 
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11位
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眾誠智庫
2022年5月 [89] 
“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7位。
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
2022年11月 [91]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2022中國幸福城市論壇
2022年12月 [9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