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鎖定
2007年5月,為了紀念中央工委移駐西柏坡60週年,紀念石家莊解放60週年,由中國軍事博物館軍史專家王聚英教授牽頭髮起,開始籌備成立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2011年7月,在紀念中共建黨90週年之際,經中國紅色文化國際促進會研究批准成立,名稱為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該研究院主要由北京、河北、石家莊等地的專家學者組成: 院長:王聚英;常務副院長:尤秀斌(兼秘書長)、趙新月等;副院長:江山、張迎潮、安俊傑等。
中文名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建立時間
2007年5月
發起人
王聚英
成立時間
2011年7月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成果

研究院作品:紅都秘密封面 研究院作品:紅都秘密封面
(一)、 編著出版西柏坡系列圖書:《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山村紅都西柏坡》 王聚英 2007
西柏坡:紅都內外的秘密尤秀斌、王聚英、王魯東 2008
《開國第一城》、《大西柏坡賦》 趙新月 2011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擊手》 尤秀斌 2011
正在編寫的系列圖書有:
《你到西柏坡看什麼》——趙新月
繪畫本《西柏坡》(填補河北空白的)——尤秀斌 總負責
安俊傑撰寫出版著作:
1、歷史文化專著《解讀張家口》 2003年百花文藝出版社
2、考古科普讀物《泥河灣尋根記》 2006年10月中國文史出版社
3、史論《張家口詩詞史略》 2007年9月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
(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報刊發表文章;
《 深刻認識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內涵》王聚英尤秀斌 《人民日報》2009、4、7
《圓夢西柏坡》——尤秀斌(秀靈)《人民日報》2009、10、13
《弘揚西柏坡精神 推動“大西柏坡”建設》 《光明日報》2010 王聚英
《論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的歷史地位》 《神州》 2008 王聚英
《定都北京是人民與歷史的選擇》 《文史》 2009王聚英、尤秀斌、張迎潮
安俊傑撰寫發表論文:
1、試論泥河灣文化的歷史演進
2、古代國補筆
3、淺釋“東方人類從這裏走來”
4、試解“千古文明開涿鹿”
5、中華為何有三祖
6、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接軌,確立三祖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
7、關於張家口的歷史分期問題
8、影響張家口命運的二十個歷史瞬間—紀念張家口肇建580週年
9、試論新時期的張家口人文精神
10、保護張家口古城文脈芻議
(三)、 策劃拍攝了一批紅色文化影視項目:
《重走開國路》(石家莊、太原、西安電視台聯合錄製)——王聚英尤秀斌、張迎潮
《開國序曲》——王聚英、尤秀斌、張迎潮
西柏坡來電》——王聚英、趙新月、尤秀斌
狙擊英雄》(央視紀錄片)——尤秀斌
正在參與編寫拍攝:《習仲勳在解放戰爭時期》、《我的故鄉晉察冀》、《進城》等
向河北省、石家莊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提出一些策劃和建議:
1、在平山縣籌建中國西柏坡精神教育學院;
2、將石家莊舊火車站改建成全國解放戰爭和華北人民政府紀念館、
3、建設大西柏坡旅遊區等。
(五)、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教育:
研究院專家先後做客央視、河北衞視、石家莊電視台、燕趙講壇、省圖講壇等嘉賓,宣傳弘揚西柏坡精神。
(六)、參加策劃了全國紅色旅遊活動
1、參與舉辦了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展、西部開發10週年展等展覽;
2、策劃、主編了八路軍紀念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第四野戰軍紀念館、劉鄧大軍在安陽紀念館陳列大綱等。
3、中國紅色旅遊網報導大量紅色旅遊活動信息。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動態

聘希望將軍趙渭忠為本院高級顧問 聘希望將軍趙渭忠為本院高級顧問
參加晉察冀邊區研究院高層論壇合影 參加晉察冀邊區研究院高層論壇合影
2012年,研究院支持成立了晉察冀邊區文化研究院暨大好河山:第二延安高層論壇
2013年,研究院專家撰寫論文出席參加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65週年紀念和高層論壇;
2013年春天,開始籌備拍攝百集系列電視紀錄片《西柏坡精神》,目前正在準備中;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研究西柏坡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基礎上,我們配合中華民族探源工程,利用地理區位的優勢,拓展思路,尋根追遠,開始研究中華始祖(先祖)文化、東方人類、泥河灣文化、炎黃蚩中華三祖文化唐堯虞舜文化等。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參加西柏坡精神與中國夢研討會後合影 參加西柏坡精神與中國夢研討會後合影
隨着研究領域的拓展,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
新中國從西柏坡走來;泥河灣是東方人類的老家?東方人類從泥河灣走來?中國五千年文明從涿鹿走來?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學校領導

王聚英——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軍級研究員。曾做客央視講壇、京視講壇、燕趙講壇、冀圖講壇等,主講平型關戰役揭秘、西柏坡時期我軍的軍事指揮藝術、解讀西柏坡精神、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等 [1] 
範凌——武警水電部隊政治部主任、少將、著名軍旅文學作家
趙新月——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毛澤東特型演員
秀 靈——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紅旗網總編輯、反腐暢銷書作家
張迎潮——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副院長、新聞媒體高級編輯
李慶安——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組織部幹部培訓專家、中鐵黨校教授
丁萬明——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副秘書長、清華、北大客座教授
安俊傑——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副院長、晉察冀邊區文化研究院院長
[2]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聯盟單位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2013年11月25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院在河北省會石家莊掛牌成立。多年以來,炎黃等先祖文化的研究和開發一直受到國內外專家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該研究院的成立,對於整合“先祖文化”資源、提高“先祖文化”品牌、建設先祖文化旅遊區、舉辦公祭中華先祖大典,均有着積極意義。
河北省涿鹿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據《史記》、《水經注》記載,上古時期,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黃帝和蚩尤在涿鹿經“阪泉之戰”、“涿鹿之戰”,而“合符釜山”、“邑於涿鹿之阿”。張家口市涿鹿縣以礬山鎮為中心的30平方公里土地上,至今保存着黃帝城橋山黃帝泉釜山蚩尤寨、炎帝營等23處炎黃蚩先祖文化相關的遺址遺蹟。
據介紹,近年來,涿鹿縣先後投資3億多元建設了中華三祖堂中華合符壇蚩尤文化園等景觀和園區基礎設施。在2008年至2012年,連續五年舉行了海峽兩岸同胞共祭中華先祖大典儀式。祭祖大典與陝西黃陵公祭黃帝大典、河南新鄭拜祖大典一起,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全國性重大祭祖活動。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強在致辭中説,該研究院是一個旨在探索、弘揚炎黃文化的學術團體,挖掘“中華炎黃文化”深層次內涵,進一步豐富炎黃文化研究形態,增進炎黃文化國際影響,將以涿鹿歷史遺蹟為基礎的深厚的“中華炎黃文化”的文化推向全國,走向世界。該研究院將以涿鹿先祖文化園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人文始祖園”為契機,在始祖文化的研究、始祖紀念場所的建設、公祭中華先祖大典中有所創穫。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王聚英教授認為,先祖文化的研究對河北乃至中國的文化形象也是一個提升。他熱情邀請四海賓朋到河北省涿鹿縣尋根祭祖,“在先祖文化誕生的地方,找到文化的根。” [3] 
六、“進京趕考”繼續奮鬥:紀念毛主席和黨中央進駐北平65週年大會在京舉行
“我們要繼續發揚‘進京趕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國夢而努力奮鬥。”在紀念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進駐北平65週年紀念日之際,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在北京飯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紀念大會。大家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決心繼續傳承和弘揚偉大的西柏坡精神
參觀進京趕考 參觀進京趕考
年逾百歲的老紅軍王定國,老將軍吳雙戰、麋振玉、馮永生徐根初、趙渭忠、郭振焱、郭得河、楊春長範凌,毛主席女婿、李訥丈夫王景清,毛主席侄女毛小青,周恩來總理侄子周秉華,朱德元帥兒媳趙力平,任弼時之女任遠芳董必武之女董良翬和丈夫張力理,李富春之女李特特,謝覺哉之子謝飄、謝亞旭,徐特立孫女徐禹強,胡喬木之女胡木英,李中權將軍之子李洋,李大釗孫女李小玲等老一輩革命家子女和社會各界人士,應邀出席了紀念大會。
紀念會上,武警總部政治部文工團著名歌唱家劉子琪獨唱的一曲《紅旗飄飄》拉開了藝術家表演的序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進行了精彩表演,書畫家同時進行了現場創作和精彩展示,紀念會在阿里木精彩的歌舞聲中閉幕。 [4]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榮譽稱號

為了弘揚西柏坡精神,傳播紅色文化,鼓勵全社會各界人士發揚革命傳統,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國家、為人民多做貢獻 [5]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經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決定,2014年3月25日,在紀念中共中央進京“趕考”65週年紀念大會上,授予李慶安等人榮譽稱號。
紅色教育家:李慶安、趙新月
紅色中醫師:魯二郎
紅色箜篌演奏藝術家:汪麗萍
紅色作家:江山、尤秀斌(秀靈)
紅色書畫家:李樂古、田登輝
紅色表演藝術家:曹志穎、邱宏辰、陶賢鋒
紀念中共中央進京“趕考”65週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3月23日是中共中央進京65週年紀念日。日前,河北師範大學、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市委黨校聯合舉辦了“紀念中共中央進京‘趕考'65週年學術研討會”,來自12家單位的近40名專家學者受邀出席研討會。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
研討會以進京“趕考”與中國夢為主題,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趕考”的重要論述和“趕考”精神在新形勢下的重要價值、精神內涵及現實啓示展開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以“兩個務必”為主要內容的趕考精神,是中國革命28年風雨歷程的智慧結晶,是黨組織成熟、政治成熟、路線成熟的重要標誌。
與會專家指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黨正在繼續的“趕考”。樹立“趕考”意識,增強“趕考”能力,對於推進改革創新、綠色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6] 
“重走趕考路” 紀念中共中央進駐北平65週年
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紀念中共中央進駐北平65週年紀念活動
黨中央、毛主席離開西柏坡“進京趕考”65週年,20日,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組織開展了專家學者愛國實業家“重走趕考路”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65年前的3月23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65年後的3月20日上午8時30分,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主辦的“重走趕考路”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正式啓動,授旗儀式在西柏坡紀念館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紀念中共中央進駐北平65週年紀念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和重要載體,也是結合自身實際的一項重要活動之一。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院長王聚英支持鄭重地囑咐大家,這次重走趕考路,我們要身臨其境地接受“趕考精神”教育,領會“趕考精神”的精髓,與我們的弘揚西柏坡精神事業相結合,有力地推動西柏坡精神研究各項工作的開展。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名譽院長、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希望將軍趙渭忠參加活動並莊嚴授旗,宣佈“進京趕考”出發。
簡單而隆重的授旗儀式結束後,30位來自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河北師範大學石家莊市委黨校的專家學者,以黨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時期的工作生活場景以及離開西柏坡前往北京籌建新中國的“進京趕考”足跡為主線踏上了當年的“趕考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