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帝城

鎖定
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服炎帝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建一都城。
2020年,自疫情結束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運營時間內),全中國醫護工作者憑藉醫生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可享受景區門票免費政策。 [1] 
中文名
黃帝城
地理位置
涿鹿縣東南部的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
開放時間
全年 08:30-17:30 [3]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60元 [4] 
著名景點
陶鼎腿
著名景點
石杵
石斧
石鑿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北省張家口市
建議遊玩時長
2-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一年四季

黃帝城簡介

黃帝城
黃帝城(3張)
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米,南北長510——540米,殘存城牆高5——10米,底厚約10米,頂厚3米左右。遺址內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下七旗等遠古遺存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着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裏尋根祭祖。
黃帝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黃帝城遺址呈不規則正方形,長寬各500米,城牆系夯土築成。現存城牆高3至5米,南、西、北城牆尚在,東城牆浸於軒轅湖中。黃帝城遺址內,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夾砂泥質粗紅陶外,大部分是泥質灰陶和黑陶。器物殘件和陶鼎腿、乳狀鬲足、粗柄豆櫪等,到處都可揀到,有時還可揀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鑿、石紡輪、石環等。涿鹿之野的黃帝城,這座殘破的5000年前的古城堡,中華民族這個東方偉大的民族就從這裏起步。最初的文明就從這裏開始創立。
黃帝城

黃帝城黃帝泉

黃帝城圖片2 黃帝城圖片2
即古之阪泉,有名黑龍池。位於黃帝城東0.5公里處。傳説黃帝當年常在此泉“濯浴龍體”,故又稱“濯龍池”。黃帝泉為自流泉,水自平地湧出,瀦而成池,池圍97.2米,直徑31米,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河道,足供礬山鎮十多個村莊萬餘民眾飲用。據國家水利部門專家測定,黃帝泉水為地下1700米至5000米的深層水,水色清澈,泉湧如注,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人類的文明生活也離不開水。水利學家説,黃帝在涿鹿一帶的統一戰爭,就是由尋找水源開始的。當我們手掬這水質甜潤的黃帝泉水時,會自然想到,涿鹿這一帶能夠成為始祖文化的誕生地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否與這裏豐富的水資源有關呢?

黃帝城黃帝祠

黃帝城圖片3 黃帝城圖片3
軒轅湖以東、黃帝泉以北200米處,原來建有黃帝祠(現不存,改建為“中華三祖堂”),傳説與黃帝城同建於黃帝時代。黃帝祠是我國曆代帝王將相祭祀懷古的殿堂。秦始皇、東晉司馬德宗、清乾隆等,都曾不遠千里,風塵僕僕,前往拜謁。著名的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曾揮筆寫道:“我瞻涿鹿郡,古來戰蚩尤。黃帝立此極,玉帛朝諸侯。”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委派了一個15人代表團到陝西黃陵祭黃帝陵,其祭詞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對於具有開國奠基意義的黃帝城來説,情同此理,這個祭詞也同樣適用。 [2] 
黃帝泉一覽
黃帝泉一覽(11張)
軒轅黃帝華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炎黃文化的傑出代表,他的勇敢、智慧和功績,五千年來,世世代代不衰。黃帝城,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走近她,你會感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為什麼會千年不泯,因而這座最古老的城堡,是一處極具真實性,極富特色,極有深意的揭示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寶地。
橋山,位於今涿鹿城東南20公里處,以山頂有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橋而得名,海拔918米。史稱“黃帝崩,葬橋山,”即時指這裏,現仍存有黃帝廟遺址。橋山南側有一大方石,傳説是黃帝下棋的棋盤,故當地人稱“棋盤石”。

黃帝城內部景觀

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並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
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中華三祖堂、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着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裏尋根祭祖。

黃帝城歷史考究

黃帝城遺址在今易縣城西南三十華里的中易水北岸北福地村南,古為易氏部落遺址。
據縣誌載:“易縣在昔為黃帝城建都近畿之地,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因建都焉”。因長期處於戰事不得不建都以為指揮中心。畿者門限或門內也,古代帝王都門方千里亦曰畿。縣誌所載易縣在黃帝建都近畿之地,這説明寫縣誌的作者已經指出:在昔黃帝戰蚩尤時已在易縣境內建都,不在境外,但當時沒有指出具體的地點,因缺乏古遺址的考察。
據后土寶卷載:“黃帝上古帝王,華夏始祖,4700年前生於兗州壽丘(今山東曲阜)少典之子,原姓公孫,號有熊氏,遷至姬水之畔軒轅始姓姬,號軒轅氏,領華夏氏族轉戰中原在冀州(河北)後山定居,匯諸侯於釜山之陽,合符於釜山之巔,戰蚩尤於涿鹿之野,黃土坡大捷,盡逐黎蠻,遂收涿鹿,領督亢,回守中原……。”
辛亥革命時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全國是以黃帝紀年4609年11月13日為“中華民國”,因此黃帝紀年使用至該年1911年12月31日為止,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紀年,這就告訴我們1911年再加95年就是公元2006年,黃帝紀年到4704年。
據《易縣文物志》稿載:下嶽格莊遺址東羅村遺址、孝村遺址、西羅村遺址均為商代遺址,約在公元前1600-1100年間,北鄧家林遺址是新時器遺址,約公元前6000-2000年之間,北福地遺址、曲城遺址均為仰昭、新時期和龍山文化,約公元前6000-2300年間。根據古蹟年代看,北鄧家林、曲城、北福地遺址與黃帝戰蚩尤的時間公元前2700年左右較為融洽,但從考古面積看北鄧家林遺址只有50多平方米,曲城遺址200多平方米,面積都很小,唯有北福地遺址有10000多平方米,這樣看來北福地遺址就是黃帝城遺址
黃帝城是在易氏部落都城建立起來的,易氏部落遺址,據考古證實,有人類居住延續了幾千年一直到周武王十三年分封天下800諸侯時,召公?amp;#93;封北燕,建都於武陽,將易氏部落的人們遷至在武陽城,從此易氏部落遺址才停止使用。
易氏部落除黃帝都居時間比較安全以外,歷史上曾遭受幾次大的劫難,最利害的一次是:殷朝王子亥被易氏國君當做貴賓召來有易氏作客,而殷王子亥卻肆溢淫亂,被有易氏國君綿臣所殺,因此殷王上甲微從河泊借兵征伐了有易氏,有易國戰敗,國君綿臣被殺。
黃帝城圖片4 黃帝城圖片4
蚩尤是東方九黎族首領,有兄弟81人,個個兇猛殘暴,殺人如麻,使用金屬武器,並能呼風喚雨,炎黃聯合以後,他總想推翻炎黃,獨霸天下,經常擾亂炎黃所屬部落,殺掠子民,搶劫牛羊,於是黃帝在釜山之陽向各部落發出符牌,符牌是古代派遣使者或調兵的憑證,以竹、木、玉、銅器等製成,刻上符號,分成兩半,各部落見符牌分發戰場,在涿鹿之野的易水河畔黃帝城周圍與蚩尤發生戰事數百次,延續時間很長,最後五路合圍,將蚩尤主力圍困在黃土坡上,因山上缺水七天七夜大部分黎蠻下山投降,炎黃部落應時攻下黃土坡,生擒蚩尤于山澗,黃帝大獲全勝後率部到“釜山”宴請各部落首領,並將出征前所頌發的竹符,合符於釜山之巔,以示慶賀和團結,黃帝以天干、地支紀年法,於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為黃帝紀年,並製衣冠、服飾始稱帝位,黃帝紀年以釜山合符慶典始,就是中國老百姓傳統的舊曆年。
釜者,鍋也,山者大也,平地突出者為山。合符於釜山之巔,意在三千氏寨,華夏兒女,兄弟姐妹同食一大鍋飯,一家人大團圓,
古代會諸侯,各民族大團圓,多用此法,以示真誠。
黃帝合符於釜山,是在徐水西北的釜山。又名鍋底山,是天下第一次的釜山搞慶典,各民族大團結,全國統一的釜山,從此以後效仿黃帝者有懷來的釜山,淶水的釜山,湖南寧鄉的釜山等等。總之釜山是古代最純樸的表示一條心,釜山是團結,統一、安全的發祥地。
黃帝在釜山搞大慶典。千寨大聯歡時,不料北方葷粥(xianyun)族,一夜之間偷襲了後山的祖廟,強佔了宗祠黃帝孫姬揮與葷粥大戰於洛平川外,射斷了葷粥的帥旗葷粥大敗,遠逃塞外,不敢再犯。
據后土寶卷載:“荒山下,築新城,亦名涿鹿(此係當今涿州)任由他、炎黃爺,為帝為君”。這説明涿鹿城(涿州)是黃帝給炎帝建的,建好後黃帝又到河南有熊氏部落建都,易水河畔的都城就留給易氏國使用,這就是歷史上古稱為:“炎帝居河北,黃帝居河南,南北合治,天下太平,四海歸炎黃。
黃帝治國思想延續五帝五十王,到春秋末期的老子,孔子,釋氏三聖出現後才真正以文字記述黃帝治國之術。老子道德經五千文,在他出關時説:“我的書不過是記錄古人教悔,81章裏邊沒有自己的創造”。孔子教學育人但沒有教材,整理古書,言論講述,就連論語,也是他的學生整理的,他説:“我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但我講的話,皆為古聖先賢的話,沒有我自己的語言。”釋迦牟尼講經四十八年,留有浩瀚的經文存世,也都是他的弟子們後來追記的,釋迦牟尼説:“我講經一生都是重複古聖先賢的話,一點我自己的也沒有”。三聖所講的古聖先賢就是指的黃帝,是黃帝論述的再現,到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亦都是對黃帝教悔的評論和研討。
黃帝這個人才,世之絕倫,史無第二,黃帝乃是仁者之尊,智者之尊,孝者之尊,壽者之尊,這就充分説明黃帝的仁德,在華夏兒女的炎黃子孫,乃至整個世界的影響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我們要沿着黃帝指引的光明大道走下去,乃至世界大同,一直到共產主義社會

黃帝城地方交通

黃帝城自駕車

自駕車從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公路,到東花園出口下,沿野康公路過官廳後至礬山鎮西行即到,也可從康莊出口下沿康祁公路到官廳五里疙瘩,再向西即可到達。

黃帝城公交車

1、從北京朱辛莊乘坐898路涿鹿支線到涿鹿縣城後,轉乘到礬山鎮的客車即可到達。
2、從北京朱辛莊乘坐880路懷來線,五里疙瘩下車,有向西的客車即可到達。

黃帝城地方住宿

景區及周邊有黃帝泉度假山莊、礬磷賓館等,條件較好,食宿方便。

黃帝城景區美食

黃帝城圪渣餅

圪渣餅系陽原縣揣骨町的特產。圪渣餅起源於何時,無史可考,但在滿清時期,揣骨町的圪渣餅已聞名遐邇,膾炙人口了。據傳清朝咸豐年間,揣骨町李增光出任濱州知府時,曾以圪渣餅進貢朝廷,得到慈禧太后的讚賞。此後,圪渣餅便成為清廷貴苑喜食的上乘食品。
圪渣餅,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餅是半透明狀的圓形薄餅,色澤金黃,有油脂性的光彩。吃時,酥、脆、香、甜,別有風味,異常可口。陽原人稱“鍋巴”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為“圪渣餅”。圪渣餅作為饋親贈友的上等佳品。足跡幾乎遍佈全國各地,一些僑居國外抑或出國考查旅遊和求學的人,均以圪渣餅作為珍品饋贈國際友人。

黃帝城壩上莜麪

壩上莜麪是“口外之寶”中的第一寶。莜麪是由莜麥加工而成。莜麥,亦稱“裸燕麥”,俗稱“油麥”,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亞地區,最先引進歐洲大陸,爾後被我國引進,種植於西北、華北北部、內蒙古等地,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光緒二十八年頒佈開墾蒙署令,流民遷入此地,莜麥從此在壩上落户。莜麪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十分耐餓。口外廣為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四十里莜麪,三十里糕,二十里蕎麥麪餓斷腰。”説的是人們吃了莜麪,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蕎麥麪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這裏的人們對莜麪特別鍾愛,奉為至寶。莜麪窩窩、莜麪魚魚成為張家口獨特的風味食品。

黃帝城燒南北

燒南北”,是河北張家口市一種傳統風味菜餚。所謂燒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筍為主料,將它們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鍋煸炒,加上一些調料和鮮湯,燒開勾芡,淋上雞油即成。此菜色澤銀紅,鮮美爽口,香味濃烈。在我國民間,竹筍雅稱玉蘭片,盛產於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玉蘭片的雅稱來源於一個傳説故事。

黃帝城柴溝堡燻肉

張家口地區的柴溝堡是個塞外古鎮。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名叫郭登的廚師在這裏開設了一個燻肉鋪,馳名京包線一帶。他製作的燻肉皮爛肉嫩,表裏一致,色澤鮮豔,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齒。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作用。此肉出系柏木熏製,故夏季蚊蠅不爬,伏天貯存一週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懷安縣誌》載:“柴溝堡燻肉特佳,名馳省外,以之分贈親友,無不交口稱讚。”據説,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外逃時,路經柴溝堡進膳,對柴溝堡燻肉頗為讚賞。此後即被慈禧點為貢品。

黃帝城景區購物

景區便可買到張家口的特產:口蘑蕨菜貢米、大杏扁、牛奶葡萄龍眼葡萄長城乾紅乾白葡萄酒柴溝堡燻肉、懷安豆腐皮、蔚縣剪紙鸚哥綠豆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