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昧耶戒

鎖定
三昧耶戒,密宗的戒法之一。又稱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智三昧耶戒。以眾生原本有智慧德相為戒法。為真言修行者為止惡修善所持戒法,戒法通顯密諸大戒,即含攝五戒八戒具足戒等,而歸於‘眾生諸佛智慧之戒法。
中文名
三昧耶戒
別    名
三摩耶戒
別    名
秘密三昧耶戒等
地    位
密宗的戒法之一
相關書籍
大日經

三昧耶戒經書定義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以此戒為三世無礙智戒,並説其戒相四重禁︰‘常不應舍法、舍離菩提心、慳吝一切法、不利眾生行。’
大日經疏》卷九釋雲(大正39·671a)︰‘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秘密藏中四波羅夷也。’
無畏三藏禪要》稱此戒為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或稱真法戒,且以十重戒為其戒相,即
⑴不退菩提心、⑵不捨三寶、⑶不謗三寶、⑷不生疑惑、⑸不令退菩提心、⑹不令發二乘心、
⑺不輒説深妙大乘、⑻不發邪見、⑼不説我具無上道戒、⑽舍一切無利益事。
此十重戒亦是波羅夷罪
含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
三昧耶戒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故此三昧耶戒亦具此等諸義。即︰
⑴行者初發心時,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佛地三昧道,照見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
此即平等義,為三昧耶戒的根本義,故或稱此戒為生佛不二戒。
⑵既以三平等之理為緣,乃起大誓願,修大悲,行四無量四攝等,能利益眾生,即本誓義。
⑶由本誓發得三三平等之戒體時,能除滅過去、現在、未來的惡業罪障,即是除障義。
⑷自驚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即是驚覺義。

三昧耶戒基本步驟

必須密宗根本上師親自授傳所持佛法並親自為密授弟子灌頂,另須設道場先授此三昧耶戒法,其道場稱為三昧耶戒場、三昧耶戒壇。授戒的作法稱為三昧耶戒儀,或稱三昧耶戒作法。
戒儀的順序如下︰必須先恭敬禮拜供養三寶,其次懺悔罪障、請師、羯磨(四重戒、十無盡戒等)、授真言等秘法。在受三昧耶戒之後,退失本誓而不修行,稱為退三昧耶;或已受密法,卻對密藏產生疑謗之念,稱為破三昧耶;或未得阿闍梨允許,恣意見聞聖教口訣,稱為越三昧耶。此三類行,為真言宗之三大重罪,謂為三種重罪。其中,關於越三昧耶罪之義,《大日經疏》卷九嘗作如下之廣説,而謂(大正39·675a)︰‘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

三昧耶戒佛法戒律

吳明〈佛法戒律論〉(摘錄)
梵語三昧耶,義有多種︰⑴時(一時佛在)會(大會經)宗(顯示論)平等。⑵誓願。⑶警覺。⑷除垢障。三昧耶戒,即平等本誓戒,意謂與佛平等誓願。密宗修行,在傳法灌頂前,須先受三昧耶戒。由傳法之師男水自頭頂灌下,稱‘傳法灌頂’,以示永不違越。三昧耶戒,就是以三種菩提心為戒。
《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雲
‘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鋭無惑,宜修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為次諸尊,皆同大毗盧遮那佛身。(中略)凡人願為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惟真言法中,是説三摩地法,於諸教中,缺而不書。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
所以三種菩提心,就是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以三種菩提心為戒,即三昧耶戒。此諸佛菩薩共同發心平等本誓之戒也。所謂行願者,如論雲︰‘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所謂勝義者,如論雲︰‘觀一切法無自性。’所謂三摩地者,如論雲︰‘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中略)照見本心,湛然清淨。’三種菩提心可分為大悲(行願)、大智(勝義)、大定(三摩地)三德。東密胎藏界則分為佛部(大定)、蓮花部(行願)、金剛部(勝義)三部。亦有分為觀音(行願)、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或分為表德(行願)、遮情(勝義)與不二(三摩地)。
《大日經》〈具緣真言品〉所列舉之四重戒
‘三昧耶戒’語出《大日經》〈具緣真言品〉所列舉之四重戒,即︰
⑴不應遠離菩提心︰因學密行人尚在因位,具有菩提心而未圓滿,時有遠離之虞。且菩提心為三昧耶戒之根本,菩提心存則三昧耶戒在;菩提心失,則三昧耶戒失,故首要告誡不應遠離。
⑵不離正法不(或起)邪行︰此條對出家在家行人有同有別。出家在家均不能離開正法,即不離佛法般若,此乃共同之點。但出家人為佛法常住,清淨梵行,故不能邪行,如淫事。在家人行菩薩道,需入世俗行事,有時難免邪行,如夫婦性生活。三昧耶戒於此開許,但前提是不能離開正法,即不能脱離般若,脱離菩提心而邪行,此乃差別之處。故出家人為不離正法不邪行,在家人為不離正法起邪行。
⑶於一切法不慳吝︰佛法為公,不得私有。菩薩行願,弘法利生。慳吝法施,是乃滅法。故於一切法,自人天乘以至佛乘諸法,皆應法施,不得慳吝。慳吝即失菩提心,違反平等本誓。然於此知,法施是為利人,説法施皆應當機。故對大乘根機,不應説小法令退墮;對小乘根基,不應説大法令疑謗;不應向外道輒説自具妙戒,自有大法,令其嫉恨退失。
⑷不得不饒益眾生︰此乃菩提心根本所決定,法爾如此;有‘眾生有一不成佛者,我不成佛’之大定;有‘觀一切法自性,法爾如是,我為法王,如法自在’之大智。有一不饒益眾生,即遠離菩提心,違犯平等本誓。
以上四重戒,即佛所説三昧耶戒。亦即諸佛之平等本誓。以後四重禁戒,具體發展成為十重戒,亦稱十波羅夷。此十重戒在顯密二教中又各不相同。
梵網經》所説十無盡藏
顯教十重戒即《梵網經》所説十無盡藏戒,犯此戒律,則得波羅夷罪。即戒律中之嚴重罪。顯教十重戒是︰殺、盜、淫、妄語、酤酒、四眾過、自贊毀他、慳惜加毀、嗔心不受悔、謗三寶。
《大日經疏》第一種十重戒
密教十重戒有三種,其中二種是《大日經疏》所説,另一為善無畏三藏所説。《大日經疏》第一種十重戒為︰
⑴不應舍正法。
⑵不應舍離菩提心。
⑶於一切法不應慳吝。
⑷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
⑸不謗一切三乘教法。
⑹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
⑺不得邪見,撥無因果。
⑻於發大心人勸其深心,不令退息。
⑼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説大法。
⑽菩薩常當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
《大日經疏》第二種十重戒為
⑴不捨佛寶
⑵不捨法寶
⑶不捨僧寶
⑷不捨菩提心
⑸不謗一切三乘教法
⑹不慳吝一切法
⑺不起邪見
⑻不阻止他發大心,亦不得見其懈退而不勸發
⑼不差機説法
⑽不施一切不饒益他物。
⑴不應退菩提心,妨成佛故。
⑵不應舍三寶皈依外道,是邪法故。
⑶不應毀謗三寶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
⑷於甚深大乘經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非凡夫境故。
⑸若有眾生已發菩提心者,不應説如是法令退墮,趣向二乘,斷三寶種故。
⑹未發菩提心者,亦不應説如是法,令彼於二乘之心,違本願故。
⑺對小乘人及邪見人前,不應輒説深妙大乘,恐彼生謗獲大殃故。
⑻不應發起諸邪見等法,令斷善根故。
⑼於外道前不應自説我具無上菩提妙戒,令彼以嗔恨心求如是物不能辦得,令退菩提心,二俱有損故。
⑽但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及教人作、見作隨喜,於利他法及慈悲心相違背故。

三昧耶戒十戒條文

總攝上説,三昧耶之十戒條文歸納如下
⑴不退菩提,不離菩提心。
⑵不捨離三寶,不皈依外道
⑶不毀謗三寶,不謗三乘法。
⑷不應舍正法,不疑大乘法。
⑸不應起邪見,不撥無因果。
⑹於法不慳吝,不差機説法。
⑺不應向大心,説法令退墮
⑻不應向小根,輒説微妙法。
⑼不應向外道,自説具妙戒。
⑽必饒益有情,不作損害行。
藏密修學,亦首依持三昧耶戒,但其所出經典與唐密、東密略有不同。藏密三昧耶戒取自德光《律經》、慧賢《律經注》與宗喀巴《秘密戒頌》。藏密以原始乘所守為別解脱律儀,大乘所守為菩薩律儀,金剛乘所守則為密咒律儀。藏密戒中亦按修學次第等級不同而有不同之戒。未受何級灌頂修持何級密法者,即不得與聞其三昧耶戒。但菩薩戒亦為密宗戒之基礎,故學密在受‘十四根本墮’三昧耶戒前,必須先受菩提戒。此為東密台密藏密所同,蓋非大乘菩薩行人,不得入密也。

三昧耶戒主要特點

三昧耶戒,不同於一般戒律,乃密宗內部秘密戒法,其中常有大阿闍黎或密宗傳人之心得,成為入密宣誓之常規儀式。
東密教法,如未受傳法灌頂,擅入密宗事相領域,將會構成‘越三昧耶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