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真言宗

鎖定
真言宗,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密宗的一種,空海法師在唐求法,回國後以東寺為道場弘法,故稱東密。其後逐漸分為小野、廣澤二流,從此二流又分化出大量分派,大致可分為新義、古義二派。
中文名
真言宗
類    型
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分    類
分為新義、古義二派
廣    義
廣義之真言宗

真言宗廣狹二義

(一)廣義之真言宗,泛指唐開元年間自印度傳入中國漢地再轉傳日本之密宗。(參閲‘密宗’4477)
真言宗 真言宗
(二)狹義之真言宗,特指流傳於日本之密宗。為日本八宗之一。以‘即事而真’、‘三密加持’為主要法門。又稱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密宗、秘密宗、曼荼羅宗、瑜伽宗、陀羅尼宗、三摩地宗。以重視唸誦真言(即咒語),故稱真言宗。開祖為弘法大師空海(774~835)。相對於最澄所傳之天台密宗(即台密)而言,又稱東密。日本國內真言宗謂其法統由教祖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傳金剛薩埵(二祖)、龍猛(三祖)、龍智(四祖)、金剛智(五祖)、不空(六祖)、惠果(七祖)、空海(八祖),稱為付法八祖。其根本聖典為大日經善無畏譯)、金剛頂經(不空譯),稱為兩部大經。另又依準蘇悉地經、瑜只經、釋摩訶衍論、菩提心論、大日經疏等經軌與論釋。此外,空海自撰之十住心論、秘藏寶鑰、辨顯密二教論、即身成佛義、聲字實相義、吽字義、般若心經秘鍵等,亦極為重要。其教義大綱系講説六大(體)、四曼(相)、三密(用)等三大圓融,建立兩部曼荼羅,而以‘即身成佛’為其主旨。自空海極力弘傳,依據顯密二教判與十住心而建立橫豎二判之純密教,以表示勝於其他諸宗。
真言宗 真言宗
延歷二十三年(804),空海入唐,師事惠果共三個月,後周遊大唐各地寺院。大同元年(806)返國,以時機相應,受朝野歸仰。自來日僧入唐請回經籍者雖有所謂入唐八家,然得惠果親授典籍、儀軌,化風之盛,則無出空海之右者,故日本以之為付法第八祖,並被尊為日本真言宗開祖。弘仁七年(816),於高野山創設金剛峯寺。弘仁十四年,嵯峨天皇賜予東寺(即教王護國寺),遂與金剛峯寺同為此宗之根本道場。門人甚多,以真濟、真雅、實慧、道雄、圓明、真如、杲鄰、泰範、智泉、忠延等十人最為傑出,或媲美為世尊之十大弟子。空海與此等門人大揚宗風,而予平安時代社會各階層以極深之影響。然於空海寂後百年頃,事相之傳承分成小野、廣澤兩大流派。即於真雅之下有源仁,源仁之下有益信、聖寶二哲。益信之後,經數代至寬朝時,其門流稱廣澤流;聖寶之後,經數代至仁海時,其門流稱小野流。二者復各分六流,合稱野澤十二流,其後更生三十六流、七十餘流。
廣澤流以益信為開祖,以嵯峨之遍照寺為中心道場,宇多天皇對益信備極敬仰,昌泰二年(899)歸依、落髮、受具足戒,延喜元年(901)灌頂傳法而成法皇,置其僧房於花園(御室)之仁和寺,自此,仁和寺即成廣澤流之根本道場。至寬助時,廣澤流大別分出六派,稱廣澤六流:(一)仁和寺御流,由覺法法親王開出,住持皆由皇子出家之法親王擔任,此即日本皇族寺院門跡制度之嚆矢。(二)保壽院流,由永嚴開出。(三) 西院流,由信證開出。(四)華藏院流,由聖慧法親王開出。(五)忍辱山流,由寬遍開出。(六)傳法院流,由覺鍐開出。
小野流以聖寶為開祖,聖寶嘗習三論、法相、華嚴,尤精三論,以東大寺東南院為根本道場,專弘三論,同時又傾慕修驗道之祖役小角之行跡而於山中修行,故後世稱之為修驗道之中興人物。於其師真雅示寂後,從真然受密法灌頂,又從源仁受東密之奧密,聲譽與益信齊。寬平九年(897),其所建之醍醐寺被列為官寺,而與廣澤流之仁和寺並峙。聖寶之下,先後傳觀賢、淳祐、元杲、仁海,為小野流之極盛期,仁海與廣澤流之寬朝,號稱東密二大重鎮。仁海之下有成尊,成尊門下出義範、範俊、明算。義範之下傳勝覺,範俊之下傳嚴覺,由此二人各出三流,成為小野六流:(一)三寶院流,由定海開出。(二)理性院流,由聖覺開出。(三)金剛院流,由聖賢開出。(四)勸修寺流,由寬信開出。(五)隨心院流,由增俊開出。(六)安祥寺流,由宗意開出。
真言宗 真言宗
開出廣澤傳法院流之覺鍐,於天承元年(1131)登高野山,創建大傳法院,併兼任金剛峯寺座主,其時為平安末期。高野山與東寺向來主張‘大日如來本地法身説’,覺鍐則針對高野山之説而提倡‘自性加持身説’。由是兩派乃告分裂,高野山派稱為古義真言宗,覺鍐及其擁護者則稱為新義真言宗。其後覺鍐由於高野山徒之忌,於保延六年(1140)移至和歌山縣之根來,奠立新義派之基礎。覺鍐之下有兼海、證印,兼海之後有賴瑜,亦主張‘加持説’,並受報恩院流賢深之付法,開出中性院流,至聖憲時,集加持説之大成,確立新義派之基礎。根來遭毀後,專譽、玄宥各住大和長谷寺、京都智積院,各建法幢,開創豐山(長谷寺)、智山(智積院)二派。至於高野山,則有宥快長覺等固持‘本地説’,其後傳長譽、快全、成雄、仟遍、印融等。至江户時代,慧光、曇寂、道空、弘道等人輩出,致力融合新古二説,至后豐山之法住而集大成。
日本真言宗自根本之小野、廣澤二流開始,雖衍生眾多流派,然中世以來僅大別為新義、古義二派,江户時代,古義派多屬高野山,新義派則隸屬智山、豐山二山。明治五年(1872)設立教部省,初以高野山為古義派之總本山,以智、豐二山為新義派之總本山,由二派三山之住職輪流出任真言宗管長,未久以東寺得古義總本山之認可,遂由二派四山交替任管長職,統轄全日本真言宗寺院。十一年,仁和、大覺、廣隆、神護、法隆、西大、招提等七山?真言宗八祖  又作八祖相承。即指密教初祖大日如來、二祖金剛薩埵、三祖龍猛、四祖龍智、五祖金剛智、六祖不空、七祖慧朗,日本國內則視空海為八祖。真言宗認為,諸宗中以大日如來列為初祖者,僅真言宗而已,且顯教相承,僅為法之相承,不問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以親自就師受灌頂為限,故稱為血脈。以付法嫡傳之故,故真言宗稱之為付法八祖。

真言宗常見詞彙

【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屬秘密藏,為如來三密中之語密,故又稱為密宗。

真言宗派系

古義真言宗教重要者有七大派,即:
真言宗 真言宗
真言宗高野派,宗祖空海,本山在高野山金剛峯寺;末寺(指隸屬本寺之寺院)有2760所。依古義各派聯合制規,金剛峯寺座主任真言宗聯合高野山大學總理及高野山中學校長,並協同各寺派經營京都專門學校及東寺中學,以教育門下子弟。
真言宗山階派,宗祖空海,派祖嚴覺,大本山在山科勸修寺。為昌泰三面(900),醍醐天皇之母后發願所建,以承俊為開山。有末寺120餘所。並協同各寺派經營京都專門學校及東寺中學校,以教育本派子弟。
真言宗醍醐派,宗祖空海,派祖聖寶,總本山在山城醍醐寺。其法流稱小野流。領有末寺940餘所,並協同各寺派等,經營京都專門學校。
真言宗御室派,宗祖空海,派祖為寬平法皇(宇多天皇),本山在山城御室仁和寺。其寺為光孝天皇敕願,於仁和二年(886),在小松鄉大內山麓創建。本派又衍出廣澤御流、西院流、寶壽院流、忍辱山流、傳法院流、華藏流等派。末寺有1200餘所,並協同各寺派經營京都專門學校及東寺中學校,以教育門下子弟。

真言宗歷史發展

真言宗 真言宗
唐代密宗東傳日本,主要是在中晚唐,也就是當時日本的奈良末、平安初期。在此之前只有三論宗名僧道慈於開元年間入唐,問道於開元三大士之一的善無畏。後取回《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求聞持法》及其他一些經釋。自九世紀初開始,密法大興於中土,周邊諸國均有大心之士往來求法,以空海大師為主的不少日本僧人亦相繼渡海往大唐求法,其中最著名的八人,史記其為“入唐八大家”,此八人中,最早入唐的是空海與最澄,其後最澄回日本後又再向空海行弟子禮,領受其灌頂。常曉和圓行為空海大師之弟子,惠運宗睿是其再傳弟子;圓仁為最澄的弟子,圓珍為再傳弟子。此中空海所立真言宗完全尊大唐密宗的宗風,是純粹的密宗派別;而最澄所立的天台宗,則攙合了顯教當中的天台禪法及禪宗的牛頭禪法,教法顯密交半,非純粹弘揚密宗,故後世謂空海大師所立之宗為東密(義指在日本純粹傳持東土大唐密法教授的宗派),稱最澄所立之宗為台密(義指同時弘揚天台宗與陀羅尼教法的宗派)。此中於大唐青龍寺惠果大師得最極秘密灌頂之外國弟子者,則惟空海一人而已。
空海於元和元年(806)三月辭別歸國,從大唐求得大量的經籍文書及道法器道具,其中經論疏章達二百一十六部、四百六十一卷之多,大都為唐密經典,其中新譯經等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梵字真言贊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論典章疏等三十二部、一百七十卷,曼茶羅圖及祖師道影等十鋪,法器道具九種、惠果等咐囑物十三種,還帶回國許多經傳、詩文、雜書等,為日後奠定日本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真言宗 真言宗
空海回到日本之後,入筑紫觀世音寺,制大唐請來目錄表進上,在安藝、博多等地精修於惠果大師處所求得之妙法;元和二年(平城天皇大同二年709)遊化京都,入和泉槇尾山本寺山居修行。四年七月入京都,開始籌建真言宗。嵯峨天皇詔諸宗派相論法義,欲擇其勝者而習行之,空海大師因作《辨顯密二教論》、《即身成佛義》,辯論精微,且於宮內甘露殿內為諸十方諸山長老前示現即身成佛之神變,遂攝諸宗而聲名大震,天皇亦依之行弟子禮。弘仁元年,空海表請勅準,於高雄山寺為國講修《仁王護國經》法,並開設真言院,建灌頂堂,串法度人,自始,真言宗遂成專宗。後又兼任南都東大寺別當,勅準在高野山建立鏽行道場,至十年建成,號金剛峯寺。十三年(822)建立南都東大寺灌頂道場,專為國家修息災增益法,又為平城太上皇三昧耶戒灌頂;十一年賜傳燈大法師位,內供奉十禪師位。十四年初,天皇勅賜京都的皇家寺院東寺為真言宗秘密道場,其堂舍結構、佛像造立、年中行事、僧眾威儀,一依大唐青龍寺。十月置僧額五十人,禁止他宗僧人止住。同年,空海大師於冷泉院為嵯峨天皇及皇后授金剛界灌頂。後依勅於神泉苑修請雨法有勝妙驗,受淳和天皇嘉獎,賜授少僧都之職,並補東寺別當。天長二年(寶曆元年825)在東寺講經之餘,創建東寺講堂,賜額教王護國寺。三年初在高野山慈尊院開創仁王法會,四年五月升任大僧都之職;七年,天皇詔南北兩京各宗大德進本宗教義,空海大師撰《十住心論》十卷,闡明顯密優劣之佛法理論,四眾欽服。八年,囑東寺於弟子實惠,神護寺真言院於真濟,東大寺真言院於真雅,即出城歸高野山。承和元年(大和八年834)勅準在宮中設真言院,行後七日御修法。又作御遺告囑門下諸弟子,遂於承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入長期大定,永閉户扉;世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一。天安元年(大中十一年857)十月,天皇追贈大僧正,貞觀六年(鹹通五年864)賜法印大和尚位,延喜二十一年(後梁龍德二年922)尊號為弘法大師。空海大師的傳世的重要著作很多,詳閲別章。
真言宗 真言宗
真言宗
空海大師的弟子很多,其中實慧、真雅、真濟、道雄、圓明、真如、杲 鄰、泰範、智泉、忠延等被稱為“十賢”;實慧主持東寺,真然主持金剛峯寺,真雅主持東大寺真言院及弘福寺,真濟主持神護寺。法脈綿延而至今日,利樂有情,影響深遠!
空海大師入寂百年頃,真言密教理、事之傳承分成小野、廣澤兩大流派。即於真雅之下有源仁,源仁之下有益信、聖寶二哲。益信之後,經數代至寬朝時,其門流稱廣澤流;聖寶之後,經數代至仁海時,其門流稱小野流;二者復分六流,合稱野澤十二流,其後更生三十六、七十餘流之多。
廣澤流以益信為開祖,以嵯峨天皇之遍照寺為中心道場,宇多天皇對益信備極敬仰望。昌泰二年(899)皈依、落髮、受具足戒,延喜元年(901)灌頂傳法而成宇多法皇,置其僧房於花園(御室)之仁和寺;自此,仁和寺即成廣澤流之根本道場。至寬助時,廣澤流大分六派,史稱“廣澤六派”:
一、仁和寺御流,由覺法法親王開出,住持皆由皇子出家之法親王擔任,此即日本皇族寺院門跡制度之由來。
二、保壽院流,由永嚴開出。
三、西院流,由信證開出。
四、華藏院流,由聖慧法親王開出。
五、忍辱山流,由寬遍開出。
六、傳法院流,由惠果後身之覺鍐上人開出。其傳承為諸流中冠。
小野流以聖寶為開祖,聖寶嘗習三論、法相、華嚴,尤精三論,以東大寺東南院為根本道場,專弘三論;同時又傾慕修驗道之祖役小角之行跡而於山中修行,故後世稱之為修驗道之中興人物。於其師真雅示寂後,從真然受密法灌頂,又從源仁受東密之奧密,聲譽與益信齊。寬平九年(897),其所建之寺被列為官寺。聖寶之下,先後傳覺賢、淳佑、元 、仁海,為小野流之極盛期;仁海與廣澤流之寬助,號稱東密二大鎮寶。仁海之下有成尊,成尊門下出義範、範俊、明算。義範之下傳勝覺;範俊之下傳嚴覺,由二人各出三流,成小野六流:
一、三寶院流,由定海開出。
二、理性院流,由聖覺開出。
三、金剛院流,由聖賢開出。
四、修勸院流,由寬信開出。
五、隨心院流,由增俊開出。
六、安祥院流,由宗意開出。
開出廣澤傳法院流之覺鍐上人,尊唐古傳,提倡密修實證,於天承元年(1131)登高野山,創建大傳法院,併兼任金剛峯寺座主,其時為平安末期。因見地之分別,高野山門徒忌之,遂於保延六年(1140),移至和歌山縣之根來,奠立真言宗“新義派”之基礎。覺鍐大師之下有兼海、證印,兼海之後有賴瑜,並受報恩院現深之付法,開出中性院流,至聖憲時,確立真言宗新義派之基礎。根來遭毀後,專譽、玄宥各住大和長谷寺、京都智積院,各建法幢,開創豐山(長谷寺)、智山(智積院)二派。至於高野山,則有宥快、長覺等住持;其後傳長譽、快全、成雄、仟遍、印融等。至江户時代,慧光、曇寂、道空、弘道等人輩出,致力融合新古二説,至后豐山之法住而集大成。

真言宗主要影響

日本真言宗自根本之小野、廣澤二流開始,雖衍生眾多流派,然中世以來僅大別為新義、古義二派,江户時代,古義派多屬高野山,新義派則隸屬豐山、智山二山。明治五年(1872)設立教部省,初以高野山為古義派之總本山,以智、豐二山為新義派總本山,由二派三山之住職輪流出任真言宗管長,未久以東寺得古義派總本山之認可,遂由二派四山交替任管長職,統轄全日本真言宗寺院。十一年,仁和、大覺、廣隆、神護、法隆、西大、招提等七山合為西部真言宗,別置管長,四山輪流制乃廢,而東寺、高野二山則號真言宗。第二年,內務省命廢各部派管長,而應以一宗設立一管長,乃以東寺為此宗之總本山,設法務所,以統轄全宗。十八年,智、豐二山合稱真言宗新義派。二十九年,醍醐寺請願獨立一派。三十三年,古義派中,仁和寺稱真言宗御室派,高野山為高野派,大覺寺為大覺寺派,醍醐寺為醍醐寺派,東寺勸修寺、隨心院、泉湧寺等四山合稱真言宗;新義派中,智、豐二山亦分裂,各稱新義真言宗智階派(勸修寺)、真言宗小野派(隨心院)、真言宗泉湧寺派。大正十四年(1925),高野、御室、大覺寺三派聯合,以金剛峯寺為總本山,其他二寺為本山,改稱古義真言宗。昭和六年(1931),小野派又以善通寺為本山,派名改為善通寺派。

真言宗制度架構

真言宗的法事
教師試補(修士)
權律師(修四度加行
律師(灌頂阿奢黎)
大律師
權少僧都
小僧都
權中僧都
中僧都
權大僧都
大僧都
權少僧正
少僧正(允披紫色法衣
權中僧正
中僧正
權大僧正
大僧正(一定是大阿奢黎,法印轉披紅色法衣)
僧階共十六級,依次必須具備有相符應的學歷。但自權少僧正以上,至大僧正之間,則另有升遷辦法,並非僅由學歷即可升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