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騶虞

(古代傳説中的仁獸)

鎖定
騶虞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説中的仁獸,在傳説中它是一種虎軀猊首,白毛黑紋,尾巴很長的動物。據説生性仁慈,連青草也不忍心踐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山海經》卷一二〈海內北經〉:“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
中文名
騶虞
釋    義
古代傳説中的仁獸
出    自
《山海經》卷一二〈海內北
外    形
虎軀猊首,白毛黑紋,尾長於身

騶虞歷史記載

騶虞的形象最早見於山海經,是一種“林氏國”出產的珍獸。(《山海經》卷一二〈海內北經〉:“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
在後世的傳頌中不斷被神化為“仁獸”,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多次有騶虞現身的記載,永樂二年九月丙午,周王朱橚來朝,獻騶虞,百僚稱賀。宣德四年三月,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獻騶虞。 [2]  有《明內府騶虞圖》(見圖冊)傳世。
《毛詩故訓傳》:“騶虞,義獸也,白毛黑紋,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 [1] 
歷代騶虞圖
歷代騶虞圖(3張)
毛詩序:“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淮南子》:“白虎黑文而仁,食自死之獸,日行千里。”
司馬相如封禪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獸。”
張衡《束京賦》雲:“禮事展,樂物具,王夏闋,輜虞奏。”
歸有光題異獸圖》詩:“嗚乎,孰謂解衣盤礴稱良吏,不識騶牙與麟趾。”
鄂爾泰贈方望溪》詩:“《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詫名騶牙。”
王念孫疏證《四部備要》本引郭璞贊曰:“怪獸五釆,尾參其身。矯足千里,倏忽若神。是為騶虞,詩嘆其仁。”(《釋獸》騶吾條)
歐陽修新五代史》(藝文本)“嗚呼,自秦漢以來,學者多言祥瑞,雖有善辯之士,不能祛其惑也。予讀蜀,至於龜龍麟鳳騶虞之類,世道所謂王者之嘉瑞,莫不畢出於其國,異哉!…騶虞,吾不知其何物也。詩曰:‘吁嗟乎騶虞。’賈誼以為縐者文王之囿虞;虞,官也。當誼之時,其説如此。然則以之為獸者,其出於近世之説乎?”
宋陸佃《埤雅》:“蓋既名為虎,正宜以殺生為事。今獨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仁之至耳。”(《釋獸》騶虞條) [3] 
禮部志稿》卷三〈卻慶賀之訓〉:“宣德四年三月,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獻騶虞二,雲出滁州來安縣石固山。素質黑文,馴狎不驚,命羣臣觀之行在。禮部尚書胡濙等請上表賀,上曰:禎祥之興,必有實德庶幾副之。”
《明太宗實錄》卷三四:“永樂二年九月,周王橚來朝,及獻騶虞,百僚請賀,以為皇上至仁,格天所至。既罷朝,上謂侍臣言:朕方夙夜斯懼,何可謂騶虞是天降祥於朕。侍臣曰:聖志如此,所以上格天心。上曰:騶虞若果為祥,在朕更當加慎。是日,宴王於華蓋殿,賜其從官宴於中右門。”
《楊文敏集》卷一〈應制瑞應騶虞詩,有序〉:“曩者永樂二年秋,騶虞見於河南之鈞州。白質黑章,虎軀猊首,尾長於身。性則仁厚,不食生物,不踐生芻,旼旼穆穆,姿態異常。臣下得之,以進於朝。今茲永樂十一年,大駕巡狩北京,而騶虞復見扵青、兗之間,司獸者以獻”。“坤祇效靈,騶虞再出。維此曹邑,瑤光降靈。義獸在野,草木光榮。匪兕匪虎,匪熊匪羆。白質黑章,猊首虎軀。尾長於身,是曰騶虞。其內仁厚,其外舒舒。不食生物,不踐生芻。神馳靈邁,一日千里。周旋中規,其儀可喜。驅之不迫,撫之不驚。”
神垕鎮《重修騶虞橋記》 神垕鎮《重修騶虞橋記》
《神垕山神廟瑞獸碑》(上圖)碑文:“古者諸侯祭封內山川,誠以名山大川必有神祗主。生祥致瑞,御災捍患,其赫然靈異者俱載夫祀,祭饗有壇,奠謁有廟,神有依歸而人得瞻仰,禮不輟也。其或僻處遐遠,名不登與圖志,事不接於耳目,非以異日著,則人何由知之,而興事神之禮哉?神後山在州之野,岡巒巖壑之瑰奇,林木泉石之幽邃,固不下於嶽鎮,而人跡罕到,世未有知者。永樂二年秋,有瑞獸出焉,白質黑文,圓首而修尾,行則二虎隨之。其性不食生物,不踐生草。望之雖若悍猛,迫之則甚馴擾,即瑞應圖所稱騶虞是也。封人來啓其狀,父王卜日往觀,至境設檻取之。越三日,雷雨大作,逮夜而云開天朗,獸乃徐步入檻中,竟生致之以歸,導以鼓吹,衞以旗麾。民庶爭先快睹,歡欣踴躍,知為太平之上瑞。遂馳奏於朝,躬親入貢,伯父皇帝謙下自居,謂父王忠孝所致。御製金敕加錫禮以褒焉。內外羣臣拜表稱賀,而茲山之名一旦播於天下矣。嘗聞麒麟白澤,鳳凰神雀之屬,出則為祥瑞。今伯父皇帝在位,禮賢恤民,仁恩溥洽,風恬俗熙,遐方異域,重譯來獻,和氣致祥,騶虞之出,固其宜矣。然而寰宇之廣,不現於他境,而獨於茲山,則神祗之靈亦有以陰相之也。山在本家之休禎,不可以不報。乃命工擇地,建棟宇,設香火,妥神之靈禮也。廟成,謹撰迎送神曲歌以侑之。辭曰:山靡靡兮水泠泠,神所宅兮山有靈,騶虞出兮貢彤庭,帝王之瑞兮協圖與經。神有廟兮山之上,朝出遊兮暮還止,俎有牲兮樽有醴,午傞傞兮樂聲起,雨不驟兮風不顛,牛羊在野兮禾黍在田,降福祉兮來綿綿。” [4] 

騶虞形象特徵

隨着細節的豐滿,騶虞作為神獸的特徵可概括為:
外形:虎軀首,白毛黑紋,尾長於身
習性:性情馴良,不忍踩踏草地,不吃活的動物。
行動:優雅敏捷,奔跑速度極快,日行千里。 [2] 

騶虞相關考據

騶虞雪豹説

雪豹 雪豹
雪豹是一種只生活在雪線附近的大型貓科動物,分佈極為稀少。雪豹皎潔的白色長毛中佈滿黑色不規則環紋,很符合“白虎黑紋”的傳説,其外形最有特色的是在所有貓科中獨具一格的又長又粗的蓬鬆大尾巴,也與從遠古到近代傳言中“尾長於身”契合,甚至是所有考據觀點中相符的。
作為一種典型的高山岩棲動物,雪豹晝伏夜出,不喜在草地和林間穿行,只在傍晚沿着石崖和溪澗的固定路線覓食,這一特性與古人描述中”不踏生芻“的細節驚人的相符。雪豹捕獵時擅長利用保護色與岩石混為一體,在極近的距離伏擊獵物,過程只需數秒。這樣低調的習性很難為人觀察到捕獵全程,另外因為雪山環境惡劣,研究者觀察發現,有母獵豹將獵物埋在雪地裏,等食物短缺重新挖出來充飢的記錄, [5]  加上在世界範圍內從無有過襲擊人類的良好記錄,偶為人見就因為奇特的秉性很容易被附會成連草地都不忍心踩踏,不主動殺生只吃“自死之物”的仁獸了。
綜上所述,雪豹是現存動物中,符合傳説中騶虞所有特性的物種。

騶虞白化王獵豹説

(以下引自《明代“祥瑞”獸“騶虞”考》 [2] 
王獵豹 王獵豹
永樂宣德年間,曾三次“報告”有“祥瑞”之獸“騶虞”出現,並將相關的個體公開展示。而符合所述“虎軀獅首,體魄偉岸”,“白毛黑紋,尾巴修長”,“性格温馴,儀態優雅”,“動作敏捷,奔跑如飛”等四方面特徵的動物,非貓科動物“獵豹”的變異個體,毛色有“白化”傾向的“王獵豹”莫屬。
(據王應祥《中國哺乳動物種和亞種分類名錄與分佈大全》:中國體型較大的“食肉動物”,僅有熊科“馬熊”、“黑熊”,大熊貓科“大熊貓”,貓科“金錢豹”、“雪豹”、“虎”,海獅科北海獅”等。)
而這種可説是極其“珍稀”的動物個體,原產地乃在南亞非洲大陸。出於感激和維護,從禁錮中獲釋的周王朱橚,精心策劃了相關的“附會”和“進獻”。由於上古記載賦予茲種“食肉”獸類的“仁”、“義”特徵,“騶虞”的展示,意味着向世人宣告由“天意”促成的嶄新“紀元”的開始。而楊溥楊榮楊士奇等廷臣眾多的“贊”、“頌”,正是中國中世紀異常的“幽默”事件。

騶虞大熊貓説

此説爭議較大,支持者認為西晉的古人以騶虞稱呼大熊貓,因為傳説中的白底黑紋與熊貓的毛色相符,且熊貓以子為食不捕食其他動物的習性很可能被附會為”不食生物“的仁獸,並依照它的形象製成為求和的“騶虞幡”(即騶虞旗)。
反對的研究者認為古代熊貓已有固定的稱呼,即玄貘,且外形與白虎黑紋相去甚遠,不大可能被古人錯認,尤其尾長於身這一點歷代描述騶虞的特徵更是完全不符。故騶虞不可能是熊貓的別稱。 [6] 

騶虞藝術形象

J.K.羅琳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的中國神獸——騶吾!一種壯碩的貓科動物,紐特憑着一根逗貓棒(不)將其收服。騶吾取材自中國神話故事,據説生性仁慈,連青草也不忍心踐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7] 
參考資料
  • 1.    段玉裁.毛詩故訓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6
  • 2.    明代“祥瑞”獸“騶虞”考 王頲. --暨南史學,2004,第0期
  • 3.    王伊同.《王伊同學術論文集》 :中華書局,2006-4-1:鄒虞考 p1-p7
  • 4.    朱有燉佚文《神垕山神廟瑞獸碑》的發現及其價值: 5: 《文化遺產》 CSSCI 2012年第3期42-46
  • 5.    馬鳴.《新疆雪豹》:科學出版社,2013:(騶虞考)p10-p14
  • 6.    大熊貓古名研究--《動物分類學報》2008年04期
  • 7.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