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羽

(青年詩人陳澤宇的一首400字古體五言詩作)

鎖定
《項羽》是當代青年詩人陳澤宇所作的古體五言詩之一。此詩通過對西楚霸王項羽一生的描寫與概述,表達了詩人對項羽的敬仰之情。當代中國男兒普遍缺乏勇氣與熱血,詩人也希望通過此詩中描寫的項羽形象喚醒當代中國男兒體內隱藏的勇氣與熱血。
中文名
項羽
作者、詩人
陳澤宇
文學體裁
古體詩、五言詩
創作時間
2012年
字    數
400字(不包括題目)
類    型
詠史詩、敍事詩
特    色
歷史事件概括能力強

項羽編輯推薦

項羽是很多人心中的大英雄,太史公司馬遷曾評價説:“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1]  。下面《項羽》這首古體詩是青年詩人陳澤宇在他17歲時讀高二時所作,以表達他對項羽的敬仰之情。這首詩氣勢雄渾,頓挫抑揚,文字精煉,概括能力強,讀起來很容易入情入境,廣受讀者好評。

項羽作品原文

項羽
陳澤宇
項羽 項羽
楚雄(1)之後代 ,楚亡隱江東(2)。年少 懷大志,意為萬人敵(3)。
秦皇南巡時,狂言既已出(4)。而後江山亂(5),趁機建偉功。
江東士八千,涿鹿在中原(6)。救趙如火急(7),安能心躊躇?
因而誅宋義(8),破釜也沉舟(9)。楚師軍威振,一夫擋百卒。
九戰得九捷(10),秦能不亡乎?揮師向西去,秦關屬楚終(11)。
痛哉千古恨,鴻門逃沛公(12)。封侯十八路,稱王天下雄(13)。
怒錯殺義帝(14),西楚霸王兇。未久齊地反(15),揮師進山東(16)。
彭城亦告急(17),勢如破竹中。疲軍勝逸師(18),九州再臣服(19)。
楚漢之爭始(20),乾坤運轉中(21)。惜哉滎陽役,離間失范增(22)。
顛頗流離處,人間萬骨枯(23)。將士思鄉切,君王情亦衷(24)。
鴻溝分域治(25),楚河漢界出(26)。劉邦最否信,興起不義師(27)。
圍困於垓下(28),十面埋伏中(29)。月下軍帳外,四面楚歌聲(30)。
悲唱《垓下歌》,英雄末路時(31)。美人附和後,霸王已別姬(32)。
項羽 項羽
奮力突重圍,奔馳烏江前。亭長已擺渡,願君快上船(33)。
無顏見父老,亦不願殺生(34)。此有千里駒,其名曰烏騅(35)。
征戰有多年,立功於敵前。今日贈與汝,不願落敵手(36)。
攜它快上船,勿負吾心願(37)。船走追兵至,拔劍漢軍間(38)。
衝陷萬人陣,排山倒海川(39)。斷旗斬將後,又逢故人前(40)。
贈頭賜富貴,自刎烏江邊(41)。扛鼎人已沒,光輝天地中。
萬古流芳後,成敗不論雄(42)。炎黃不相比,堯舜莫爭鋒(43)。 [2] 
項羽 項羽
項羽 項羽

項羽詞語註釋

(1)楚雄:楚國的英雄,這裏指大敗秦軍的楚國大將軍項燕,項羽的爺爺。
(2)江東:古地名。楚國滅亡後,項羽叔父項梁帶着項羽隱居江東
(3)意為萬人敵: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項羽因為小時候不用心讀書,也不用心學劍,被叔父項梁責罵,但他卻説只想做以一敵萬的英雄,項梁因此教他兵法。
(4)狂言既已出:秦始皇南巡的時候,項羽看到威嚴的秦始皇,對叔父項梁説:”彼可取而代之“。
(5)江山亂:指陳勝吳廣起義。
(6)涿鹿在中原: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弟子涿鹿中原。
(7)救趙如火急:趙軍被秦軍圍困在鉅鹿
(8)宋義:楚國上將軍。率領楚軍停止不前,坐以待斃,被項羽所殺。
(9)破釜也沉舟:鉅鹿之戰中項羽下令破釜沉舟激勵士氣。
(10)九戰得九捷:鉅鹿之戰中項羽率領楚軍九戰九捷,大敗章邯,消滅秦軍主力,使秦國直接走向滅亡。
(11)秦關屬楚終:化用抗清名將金正希所作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2)鴻門逃沛公:指鴻門宴的故事。
(13)稱王天下雄:佔領咸陽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自稱西楚霸王。
(14)義帝:指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項梁起事後,也尊他為楚懷王,後來又被項羽尊為義帝,最後被項羽派人所殺。
(15)未久齊地反:是指田氏三雄抱怨項羽分封不均,在齊國故地起兵反項羽。
(16)山東:古代齊國在今天的山東省。
(17)彭城亦告急:彭城是西楚的首都,劉邦趁項羽攻打齊國的機會率領各路諸侯大軍佔領了彭城。
(18)疲軍勝逸師:彭城之戰中項羽率領3萬騎兵連夜從齊地趕到彭城,大敗以逸待勞的劉邦56萬大軍。
(19)九州再臣服:大敗劉邦後,天下諸侯再次臣服於項羽。
(20)楚漢之爭始:公元前206年,楚漢之爭正式開始,彭城之戰是楚漢之間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21)乾坤運轉中:在楚漢之爭中項羽由強變弱,劉邦由弱變強,並最終在韓信的幫助下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22)范增:項羽的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稱為”亞父“。在滎陽之戰中,項羽不但沒有抓住被困的劉邦,而且在陳平的離間計之下,還失去了范增。
(23)人間萬骨枯:連年的征戰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4)君王情亦衷:項羽曾對劉邦説天下之亂都是因為他們兩個人,所以希望與劉邦以鴻溝為界,分治中國,以此結束戰爭。
(25)鴻溝分域治:在約定中,鴻溝以西屬漢,以東屬楚。
(26)楚河漢界出:象棋中的楚河漢界就是源自鴻溝之約。
(27)興起不義師:劉邦違背諾言,偷襲項羽,卻被項羽打敗,只得求助於韓信。
(28)垓下:古地名。
(29)十面埋伏中:韓信率領漢軍把項羽圍困在垓下。
(30)四面楚歌聲:張良讓漢軍唱楚歌,以瓦解項羽以及楚軍的意志。
(31)英雄末路時:項羽被困垓下,無計可施。
(32)霸王已別姬:項羽在困境中唱完《垓下歌》後,虞姬接着唱完《和垓下歌》,為了不拖累項羽,在項羽不注意之下拔劍自殺。
(33)願君快上船:烏江亭長已經在烏江邊準備好船隻,請項羽上船過烏江,到江東後再捲土重來。
(34)亦不願殺生:項羽因為八千江東弟子只剩他一人活着,所以羞愧回江東,也不想再捲土重來,以免再次造成生靈塗炭。
(35)烏騅:馬名,項羽坐騎的名字。
(36)不願落敵手:項羽不希望他的愛馬落到別人的手上,於是送給烏江亭長。
(37)勿負吾心願:項羽希望亭長把烏騅帶上船離開,亭長帶烏騅渡船到江中,烏騅看到項羽自刎後,悲痛至極,也跳江自殺了。
(38)拔劍漢軍間:表現出項羽臨危不亂,臨死不懼。
(39)排山倒海川:表現出項羽力拔山兮,勇猛非凡。
(40)又逢故人前:項羽在殺敵的過程中碰到了他以前的部下呂馬童,已經投靠了劉邦
(41)自刎烏江邊:項羽對呂馬童説聽説劉邦承諾誰得到他的頭,就賜千金,封萬户。於是項羽就賣呂馬童一個人情,烏江自刎。
(42)成敗不論雄:後代人對項羽的評價從來不以他是失敗者而貶低他,都認為他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如杜牧的《題烏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43)炎黃不相比,堯舜莫爭鋒:詩人個人認為項羽滅掉暴秦,救萬民於水火,而且為了天下蒼生放棄捲土重來,把天下太平放在個人私慾之上,他的功德比起炎黃堯舜四大上古君王更勝一籌。

項羽作者簡介

陳澤宇,1995年10月23日出生,湖北黃岡武穴人。少年就有詩才,12歲開始寫詩。17歲還在讀高二的他發表400字長篇五言古體詩《項羽》,此詩一出,廣受全市師生好評。陳澤宇自幼博覽羣書,特別是歷史知識尤其豐富,古典文學功底厚,在大學期間獲得了湖北省首屆起點杯百科知識競賽全省總冠軍等一系列冠軍頭銜。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11月
  • 2.    湖北省武穴市育才高中2012年秋季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