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項燕

(戰國時代末期楚國名將)

鎖定
項燕(?-前224年),戰國末下相(今江蘇宿遷東南)人。 [32]  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 [33]  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 [34]  戰國末年楚國名將。 [35] 
項燕勇而有謀,愛護士卒,深得楚人愛戴。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率軍伐楚,項燕於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率領楚軍以示弱誘敵之計大敗秦軍,秦軍幾乎全軍覆滅。殺七都尉,收復失地南郡(今湖北江陵)。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率秦軍伐楚,攻下楚國首都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迫使項燕敗退至長江以南。次年,秦將蒙武、王翦攻楚,蘄南一戰,楚軍敗亡,項燕被追殺,一説自殺。 [36] 
所處時代
戰國時代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下相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24年 [32] 
主要成就
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
本    名
項燕

項燕人物生平

據《史記》記載,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其家族被封於項。
項燕 項燕
據唐朝《元和姓纂》和《大宋重修廣韻》記載項燕為周朝分封同宗姬姓項國後代,春秋時項國被魯國滅後以國名為族姓。 [1]  [3]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向東南方向進攻楚國,李信進攻平輿,蒙恬攻擊寢,大破楚軍,兵鋒指向楚國首都壽春。然而,此時當時居於郢陳的秦國大臣昌平君以其楚國公子身份在秦軍後方反秦。李信只好轉向西北去進攻後方的郢陳,於是率軍西進,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項燕趁機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擊,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2] 
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60萬大軍進攻楚國,楚國人聞訊王翦增兵而來,便出動國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軍。王翦下令堅守營寨不與楚軍交鋒。項燕多次到營前挑戰,秦軍始終也不出戰。王翦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飲食,安撫慰問他們,並親自與他們共同進餐。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王翦派人打聽:“軍中進行什麼嬉戲啊?”回答説:“軍士們正在玩投石、跳躍的遊戲。”王翦便説:“這樣的軍隊可以用來作戰了。”此時楚軍既然無法與秦軍交鋒,就揮師向東而去。王翦即率軍尾追,令壯士們發起突擊,大敗楚軍,直至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軍於是潰敗逃亡,楚國也隨之滅亡。 [4] 

項燕人物評價

陳勝“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5] 

項燕史料記載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項燕親屬成員

項燕兒子

  • 項氏,名字失考,項燕之子, [6]  項梁的兄長,項羽的父親。 [13]  [14] 
  • 項梁,項燕的兒子, [6]  起義後自任楚國武信君, [7] 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所殺。 [8] 

項燕子侄輩

  • 項伯,與項梁同輩,和項梁一同被項羽稱作“季父”, [9-10]  正史未明確是否為項燕兒子(存在同宗的可能)。 [11]  任楚國左尹,後降劉邦,賜劉姓及封射陽侯。 [12] 

項燕孫子

項燕其他親族

  • 項佗項他/項它) [18] 項羽族兄之子, [19]  與項燕血脈親疏關係不明。後來歸降漢朝,封平皋侯。 [20] 
  • 項襄,項氏宗族將領,與項燕具體關係失考。漢二年在定陶歸屬漢軍,後來被劉邦封為桃侯。 [21] 
  • 項舍(劉舍),項襄之子,漢景帝時擔任丞相。 [22] 
  • 項睢(劉睢),項伯之子,因犯罪無法繼承侯爵,封國撤除。 [23] 
  • 項嬰,項氏宗族將領,被常山王張耳所殺,首級被拿去投奔劉邦。 [24] 
  • 玄武侯,項氏族人,歸降劉邦後被封為玄武侯。其名字失考,也有可能為下列人員之中的一位。 [25-26] 
  • 項莊項羽的堂弟,史書未明確是否為項燕一脈。 [16]  在鴻門宴中曾想刺殺劉邦 [17] 
  • 項聲,項氏宗族將領,項羽派他平定淮北時,被漢軍將領灌嬰在下邳縣擊敗。 [27] 
  • 項冠,項氏宗族將領,被漢軍將領灌嬰等人在魯縣擊敗。 [28] 
  • 項悍,項氏宗族將領,和漢軍將領靳歙在濟陽縣交戰。 [29] 

項燕相關考證

關於項燕之死,正史中有以下兩處記載:①《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②《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按:這兩種説法並不矛盾,司馬貞史記索隱》雲:“不同者,蓋燕也王翦所圍逼而自殺,故不同耳。” [30] 
所以項燕是在與王翦的交戰中居於劣勢,最終在秦軍的包圍下,被逼自殺。
項燕死亡的時間,依《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説法為秦王政二十四年,即前223年,距陳涉首事14年。 [31] 

項燕影視形象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魏炳樺飾演項燕
參考資料
  • 1.    《大宋重修廣韻》記載:“項,姓。本姬姓國。《公羊》曰‘為齊桓公所滅’,子孫因以為氏,項燕為楚將,生梁。梁兄子籍,號‘霸王’。”
  • 2.    《資治通鑑》: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崐,與蒙恬會城父。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
  • 3.    《元和姓纂》記載:“《左傳》雲滅項,《公羊傳》曰為齊桓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項橐八歲服孔子,燕下相人,為楚將,子梁,梁兄子籍,號‘西楚霸王’,項他、項伯、項襄並籍之族也,漢初並封侯賜姓劉氏。”
  • 4.    《資治通鑑》:王翦取陳以南至平輿。楚人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御之;王翦堅壁不與戰。楚人數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戰,乃引而東。王翦追之,令壯士擊,大破楚師,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楚師遂敗走。王翦因乘勝略定城邑。
  • 5.    《史記·陳涉世家第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28]
  • 6.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 7.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聞陳王定死,因立楚後懷王孫心為楚王,治盱台。項梁號武信君。
  • 8.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諫,不聽。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 9.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其季父項梁。
  • 10.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 11.    陳直·《史記新證·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史記會注考證》中井積德曰:「季而字伯,不知何緣故。」直按:項伯在同父兄弟中則為伯,在共祖兄弟則為季,故名季字伯,至今江南各地,風氣猶然。〕
  • 12.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射陽,兵初起,與諸侯共擊秦,為楚左令尹,漢王與項羽有郄於鴻門,項伯纏解難,以破羽纏嘗有功,封射陽侯。
  • 13.    荀悦·《前漢紀·前漢高祖皇帝紀卷第一》:籍字羽,故楚將項燕之孫也。
  • 14.    班固·《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是月,項梁與兄子羽起吳。
  • 15.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户,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 16.    《三家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范增起,出召項莊。【正義】項羽從弟。
  • 17.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 18.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項它。〔師古曰:“它字與他同,並音徒何反。”〕
  • 19.    班固·《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列傳第一》:羽使從兄子項它為大將,龍且為裨將,救齊。
  • 20.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平皋,項它,漢六年以碭郡長初從,賜姓為劉氏;功比戴侯彭祖,五百八十户。七年十月癸亥,煬侯劉它元年。
  • 21.    司馬遷·《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桃,以客從漢王二年從起定陶,以大謁者擊布,侯,千户。為淮陰守。項氏親也,賜姓。(高祖)十二年三月丁巳,安侯劉襄元年。
  • 22.    班固·《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桃安侯劉襄,以客從,漢王二年起定陶。以大謁者擊布。侯,千户。為淮南太守。項氏親。三月丁巳封。七年,孝惠七年,有罪,免。二年,復封。十六年薨。【位次】百三十五。孝文十年,懿侯舍嗣,三十年薨。
  • 23.    班固·《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射陽侯劉纏。兵初起,與諸侯共擊秦,為楚左令尹。漢王與項有隙於鴻門,纏解難,以破羽降漢,侯。(漢高帝六年)正月丙午封,(在位)九年,孝惠三年薨。嗣子睢有罪,不得代。
  • 24.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於漢王。
  • 25.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 26.    《欽定四庫全書·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按史記項伯名纏,封射陽侯,子睢,封后以罪除。平皋侯名它,碭郡長,至曾孫勝,罪除。桃侯襄,最後封,子舍為丞相。而四侯中,玄武侯者,史記、漢書年表俱遺之。
  • 27.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
  • 28.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灌嬰)擊項羽之將項冠於魯下,破之。
  • 29.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靳歙)擊項悍濟陽下。
  • 30.    三家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4-12]
  • 31.    三家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4-12]
  • 32.    項燕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5-31]
  • 33.    巫聲惠編著,中華姓氏大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06.第864頁
  • 34.    李德義,於汝波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編,中國將師名錄,遠古至唐代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02.第77-78頁
  • 35.    聞達編著,寫給中國少年兒童的《史記》課堂,第5冊,百家爭鳴相中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20.10.第80頁
  • 36.    李德義,於汝波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編,中國將師名錄,遠古至唐代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02.第77-7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