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南高速公路

鎖定
雲南高速公路(YunNan Highway)是指中國雲南省行政區域內已建成、在建或者規劃的高速公路,是雲南省行政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和省級高速公路共同形成的省域高速公路網。
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雲南將開工建設82個高速公路項目,里程7186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項目15個、1946公里、省高速公路67個5240公里,建成6000公里。實現16個州市、125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中的“兩縱兩橫”全線貫通、“兩環”全面建成,建成21條出省、5條出境通道。
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6000公里,90個(市、區)已通高速公路。 [1] 
到2020年,雲南將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如期完成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初步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覆蓋廣泛、互聯互通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網。
2021年1月,雲南高速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9000公里,位居全國第2位。
2021年至2030年,雲南高速公路將加密提升,全面成網,“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高速公路網全部建成,通車裏程達到1.45萬公里。
中文名
雲南高速公路
外文名
YunNan Highway
別    名
雲高速、滇高速
通車裏程
9000公里(2021年1月)
規劃里程
1.45萬公里

雲南高速公路建設歷程

雲南高速公路規劃2016-2030年 雲南高速公路規劃2016-2030年
1996年10月25日,昆明至嵩明高速公路通車,雲南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
2014年,雲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255公里。預計到2017年,雲南將完成“七出省、四出境”大通道高速路建設。
截止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5022公里。
截止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5198公里。
2019年8月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定時定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雲南省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全面提速,1至7月完成投資1169.6億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5237公里,已有82個縣通達高速公路。到2020年,雲南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0000公里以上。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是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短板。雲南省政府下決心推動“五網”基礎設施建設,而“五網”建設中則首推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雲南省的129個縣(市、區)中,除德欽、維西、福貢、貢山等4個縣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沒有列入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外,到2020年其餘125個縣將全部實現高速公路“能通全通”。雲南縣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在2017年已全面啓動,當年就有12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新增5個縣通高速公路,新增通車裏程888公里,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 [2] 
新建的高速公路大橋 新建的高速公路大橋
2019年12月28日,瀘彌高速(二期)提前建成通車;12月18日,石瀘高速(紅河段)通車試運行……其他正在加緊推進,預計於2020年通車的有香麗高速、保瀘高速、蒙屏高速、宜石高速、玉臨高速、大永高速等,一幅“高速遍高原,天塹變通途”的雲嶺通達圖景正徐徐繪就。這帶給雲南各族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具體實在的,剛剛通車的格巧高速,將昆明到巧家的車程由原來的4.5小時縮短為2.5小時;在滇川渝間構築起又一條大通道,給了羣眾更多出行選擇,促進了區域間經濟、人員、文化的交流互動。 [1] 
雲南共有129個縣市區,不在通高速目標範圍的4個縣,分別是承擔生態功能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貢山縣和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維西縣。這4個縣暫不考慮修高速公路,而是因地制宜地修建美麗公路(二級公路),同時配套建設旅遊“慢行系統”。
2020年,新通車楚姚高速、保瀘高速、墨臨高速、呈元高速、石瀘高速、騰隴高速、上鶴高速、賓南高速、景打高速、蓉麗高速(攀枝花-華坪段)等高速公路,截止2021年1月,雲南省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9000公里。
2022年1月20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傳出消息雲南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萬公里。 [3] 
2022年12月,昆倘高速、“大漾雲”高速、昭陽西環高速即將迎來通車。 [4] 
2022年12月30日,麗(江)攀(枝花)高速華坪至麗江段、大(理)漾(濞)雲(龍)高速、昆(明)倘(甸)高速3條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 [5] 
2023年3月27日,雲南省S47高速公路寧蒗至永勝段全線試運營儀式舉行。 [6] 
2023年3月,功山至小鋪高速公路潘所海大橋首棵樁基順利澆築。4月,澄江至華寧高速公路華寧南樞紐區域橋樑工程首節墩柱順利澆築完成;峨石紅高速玉溪段小棚租1號大橋首樁澆築完成;永大高速控制性工程永仁大橋主橋UHPC橋面鋪裝完成;永金高速(戛元段)六分部全部橋樑架設完成;賓鶴高速西邑特長隧道左幅順利貫通;宣富高速項目土建八分部啓動挖方工程施工;宣威至會澤高速公路下村2號隧道出口端右幅順利進洞施工;會澤至巧家高速公路陳家村隧道順利進洞;孟連至勐海高速公路曼興龍隧道雙幅貫通;永平至昌寧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稻田隧道右幅順利進洞施工;瑞麗至孟連高速公路格浪龍果河大橋首片梁板順利架設;牟定至元謀高速公路琅井河1號大橋左幅3-1、3-2號墩柱首段墩身成功澆築;國高網G8512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勐海縣至打洛段建設項目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獲省交通運輸廳批覆;西疇至富寧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土建部分)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交通運輸局批覆。 [7] 
2024年3月15日,國家高速路網G5612大理至臨滄高速公路首段——大理至南澗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8-9] 

雲南高速公路現有高速

雲南高速公路國家高速

截至2024年4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共同印發《國家公路網規劃 [10]  ,雲南省高速公路所包含的國家高速公路網線路為:
國家高速公路雲南省境內段一覽
路線名稱
簡稱
編號
路線類型
京昆高速
G5
放射線主線
西麗高速
G0613
放射線聯絡線
蓉麗高速
G4216
橫線聯絡線
杭瑞高速
G56
橫線主線
大麗高速
G5611
橫線聯絡線
大臨高速
G5612
橫線聯絡線
保瀘高速
G5613
橫線聯絡線
天猴高速
G5615
橫線聯絡線
臨勐高速
G5617
橫線聯絡線
臨清高速
G5618
橫線聯絡線
昆大高速
G5621
橫線並行線
滬昆高速
G60
橫線主線
曲彌高速
G6012
橫線聯絡線
都香高速
G7611
橫線聯絡線
汕昆高速
G78
橫線主線
廣昆高速
G80
橫線主線
開河高速
G8011
橫線聯絡線
彌楚高速
G8012
橫線聯絡線
硯文高速
G8013
橫線聯絡線
銀昆高速
G85
縱線主線
昆磨高速
G8511
縱線聯絡線
景打高速
G8512
縱線聯絡線
屏興高速
G8517
縱線聯絡線
昆明繞城高速公路
昆明繞城高速
G5601
繞城環線
普立大橋 普立大橋

雲南高速公路省級高速

S10保騰高速公路(保山-騰衝)
S15廣那高速公路(廣南-那灑)
S17平馬高速公路(平遠-馬關)(薄竹至文山與天猴高速公路共線)
S19蒙屏高速公路(蒙自-屏邊)
S27呈元高速公路(呈貢小團山-元陽)
S39武晉高速公路
S42呈那高速公路(呈貢-那坡)
昆楚高速公路(昆明-楚雄)
楚廣高速公路(楚雄-廣通)
元蔓高速公路(元江-蔓秏)
S45永金高速公路(永仁-金平縣金水河口岸)
S48羊雞高速公路(羊街-雞街)
S50臨清高速公路(臨滄-清水河口岸)
S54臘滿高速公路(勐臘-勐滿)
S80保山東南繞城高速公路
S8011富那高速公路(富寧高邦-那坡)
S90騰瑞高速公路(騰衝-瑞麗)
沿邊高速公路(瀘水-富寧)
滇中環線高速公路
S92機場高速公路(兩面寺-長水機場)
S93長水機場北高速
格巧高速通車 格巧高速通車

雲南高速公路技術難題

  • BIM技術
雲南省開發了“基於BIM技術的項目建設雲管理平台”,並在麻昭、宣普、龍瑞等11條高速公路中推廣運用,取得了顯著成效。由於雲南省地處雲貴高原,山高坡陡、地質複雜,大多數高速公路項目橋隧比例達40%~60%,部分路段已超過90%,高墩、大跨橋樑及長大隧道較多,質量安全管控難度加大,風險較高。為提高效率,增強質量安全管理效果,強化項目管理過程“事中、事後”監管的思路開發了此平台。
亮點一:可實現對設計、前期工作的可視化和模擬,為合理劃分標段,規劃輸電線路、項目駐地、梁板預製廠、拌和場等前期工作提供依據;通過標識不良地質和環境保護範圍,實現路線比選和結構物選型;模似變更和完善設計方案、造價成本,強化設計變更管理和工程造價控制。
亮點二:實時監控橋樑、隧道等重點工程施工過程,並按BIM模型承載的設計信息指導構件標準化生產、智能化控制、規範化裝配,按BIM模型承載的設計技術要求實施混凝土強度、路基路面壓實度控制及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預控,實現了構件級質量安全管理的“可測”變“可控”。
亮點三:結合三維空間場景,監控現場安全設施設置,動態跟蹤特種作業人員或設備的行動路線和軌跡,適時發送工作指令,有效防止安全事故。

雲南高速公路價值意義

高速公路建設對於雲南還有另外一層重要意義,即帶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域發展。長期以來,雲南在外界不少人的眼中是美麗神秘的,藍天白雲、自然山水、人文風情無不具有非凡魅力;也是偏僻閉塞的,無數的盤山公路和上坡下溝讓很多遊客聞而卻步。如今,隨着高速路網的逐步完善,雲南各地的美景被高速路一個個“串”了起來,這一方面提升了更多景區景點尤其是較為偏僻地區的通達性,讓藏在“深閨”的美景得以走出山門;另一方面,增強了景區景點之間的互聯互通,提高了區域旅遊吸引力。同時,高速路網為時下流行的個性化、定製化、自駕遊等旅遊新方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有一些高速公路及服務區本身就是觀景線路,這為雲南推動旅遊業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雲南網評) [1] 
參考資料